超经典的经络养生知识
中医养生知识经络养生

中医养生知识经络养生第一部分:经络养生的基本概念经络养生是中医传统医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指的是通过调养经络,以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保持身体健康的目的。
在中医养生理念中,经络是贯穿全身的通道,负责输送气血、调节气血运行,是人体生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部分:经络养生的重要原则1. 中医养生的格物致知中医养生强调观察自然界的变化,以格物致知的理念来指导个体的养生实践。
通过观察自然现象,体会阴阳、五行、经络的规律,从而调养身体,防患于未然。
2. 气血调和气血在中医养生中被视为生命的基本物质,调和气血能够保持身体的健康状态。
通过按摩、拔罐、针灸等方法调和气血,可以缓解疲劳、增强抵抗力,提升身体的免疫力。
3. 调养五脏六腑中医养生强调五脏六腑的调养,认为五脏六腑是身体各个器官的主要功能部位。
通过食疗、运动、按摩等方法,调节五脏六腑的功能,保持人体的平衡状态,预防疾病发生。
第三部分:经络养生的实践方法1. 穴位按摩中医认为,经络中的穴位是气血运行的关键点,通过按摩穴位可以促进气血的循环,调节经络的畅通。
常用的按摩方法包括指压、推拿等,适当使用这些方法可以改善身体的不适症状,提升免疫力。
2. 气功练习气功是中医养生中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呼吸调节、动作练习等方式,可以调和气血,保持经络的畅通。
常见的气功包括太极拳、气功八段锦等,适当练习气功可以增强体质,改善身体状况。
3. 中药调理中药在中医养生中占据重要地位,各种药材对五脏六腑、经络气血均有调理作用。
通过中药调理,可以调和脏腑、平衡阴阳,达到舒筋活络、养生保健的效果。
根据个体的体质、病情进行中药调理,可以提高养生效果。
结语中医养生注重调和人体的气血、调整五脏六腑的功能,保养经络、提高身体抵抗力,从而达到延缓衰老、预防疾病的效果。
通过中医养生的实践方法,可以改善身体的健康状况,提升生活质量。
希望大家都能够重视经络养生,在生活中多加注意养生,保持身体的健康。
养生知识,中医十二经络,你知道多少

养生知识,中医十二经络,你知道多少?你如果对中医养生比较感兴趣的话,肯定知道我们的身体有许多经络之分。
而且中医治疗的时候,只有达到这些经络相通,人们的身体才会更加健康。
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些中医养生知识,快来看看中医十二经络,你知道多少呢?各个经络的功效以及对治方法,大家赶紧学习一下吧。
十二经络,经络分类名。
指十二经及其脉络。
《灵枢·本输》:“凡刺之道,必通十二经络之所终始。
”如果能时不时的拍打一下经络,无疑对身体也是极好的,到底十二经络是哪些呢?对应什么功效呢? 1手太阴肺经寅时(3点至5点)—肺经旺寅时睡得熟,色红精气足;“肺朝百脉。
”肝在丑时把血液推陈出新之后,将新鲜血液提供给肺,通过肺送往全身。
所以,人在清晨面色红润,精力充沛。
寅时,有肺病者反映最为强烈,如剧咳或哮喘而醒。
肺经不通:怕风易汗,咽干咳嗽;过敏性鼻炎,皮肤干燥容易过敏;动则气短胸翳面色皮肤无华。
对治方法:拍打通用部位+肺经+前胸+后背+头面部+用拉筋凳拉筋2手阳明大肠经卯时(5点到7点)—大肠经旺卯时大肠蠕,排毒渣滓出;“肺与大肠相表里。
”肺将充足的新鲜血液布满全身,紧接着促进大肠进入兴奋状态,完成吸收食物中的水分和营养、排出渣滓的过程。
清晨起床后最好排大便。
大肠经不通:牙痛头痛,口干,皮肤过敏;青筋斑点多,肠胃功能减弱;肩周痛慢性咽喉炎。
对治方法:拍打通用部位+大肠经+肺经+肚子+用拉筋凳拉筋3足阳明胃经辰时(7点到9点)—胃经旺。
辰时吃早餐,营养身体;人在此时段吃早餐最容易消化,吸收也最好。
早餐可安排温和养胃的食品如稀粥、麦片、包点等。
过于燥热的食品容易引起胃火盛,出现嘴唇干裂、唇疮等问题。
胃经不通:咽喉痛,胃痛,怕热,消化不良;倦怠,膝关节酸痛,便秘;唇干舌燥,身体消瘦。
对治方法:拍打通用部位+胃经+肚子+头面部+腹股沟+用拉筋凳拉筋4足太阴脾经巳时(9点至11点)—脾经旺巳时脾经旺,造血身体状;“脾主运化,脾统血。
经络养生知识点总结

经络养生知识点总结一、经络的基本概念1. 经络的起源经络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内经》中,它认为经络是人体内部的气血流动的途径。
经络起源于古代医家对人体生命活动和疾病的认识,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总结了一套完整的经络理论。
2. 经络的分类根据《内经》的记载,经络可分为经脉和络脉两大部分。
经脉是指人体内部的气血运行通路,主要包括十四经脉和奇经八脉;络脉是指那些分布在人体经络系统之外的气血流动通道,主要包括络脉、淤血及皮部络。
3. 经络的作用经络在中医理论中是非常重要的,它具有调节气血运行、联系脏腑、调整阴阳、抵御外邪等作用。
通过经络系统,人体的气血得以运行,脏腑之间得以联系,从而保持了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
二、经络养生的重要性经络养生是中医理论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认为人体的健康与经络的畅通有着密切的关系。
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路,只有经络畅通,气血才能得以运行,从而保持脏腑功能的正常。
而经络不畅通,则会导致气滞血瘀,从而影响了人体的健康。
1. 经络与人体健康的关系经络在人体健康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通过调节气血运行、联系脏腑等作用,维护了人体的健康状态。
在中医理论中认为,经络不通会导致气滞血瘀,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
2. 经络养生的作用经络养生是通过调理经络系统来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它包括了通过推拿、按摩、针灸等方法来调理人体的经络系统,以达到改善人体健康状态的目的。
在中医理论中,通过经络养生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提高机体抗病能力,从而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三、经络调理的方法1. 推拿按摩推拿按摩是中医养生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通过手法作用于人体经络系统,以达到调理气血、活络筋骨、舒经活络等作用。
推拿按摩可以通过揉、捏、点、按等手法,作用于人体经络系统,从而达到调理气血、舒筋活络的目的。
2. 针灸疗法针灸疗法是中医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它是通过针刺作用于人体经络系统,以调理气血、调整脏腑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非常实用的经络与穴位保健功效

非常实用的经络与穴位保健功效经络及穴位保健1 晚上9-11点按摩三焦经补气内经灵枢篇:“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为气血通行之道路”,由此可知,经脉在体内连结于内脏器官,在体外,则运行于躯干四肢,通过经络系统,联系着身体机能,也可藉由体表经络来治疗体内脏腑,因此有“经络是保健与治病的捷径”的说法。
“手少阳三焦经”,运行的时间是晚上9点到11点,也就是“亥时”,起源于无名指外侧端,经过手掌背面、手腕,沿着手臂背侧正中线上行,经过手肘外端凸起处,继续上行到肩关节后面,经过背部肩胛骨、侧面颈部,绕行耳朵外缘,最后止于眉毛外端。
三焦经主治“主气所生病者”,可区分为上焦、中焦、下焦三个部分,约略等于胸腔、腹腔及骨盆腔。
内经说“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三焦的功能与人体体液代谢、淋巴回流相关;又说“三焦者,气之所终始也”,也就是与气的推动及运行有关。
利用推敲经络的方式,使三焦经运行顺畅,可以使人充满元气,精神饱满。
●推法:手臂处用刮痧板顺着经络方向,轻轻推刮,也可加点精油,推动会更顺畅)。
●敲法:也可以手握拳头,同样顺着经络方向,轻轻敲打,每日数次,左右皆做。
摘自《歧黄医林.中医论坛》防习惯性便?多按天枢、支沟穴预防习惯性便?,可多按摩身体上的穴道。
这种症状相当常见,产生的原因多半是胃肠功能异常、精神压力过大、缺乏运动、水分或纤维质摄取不足等因素所造成,治疗上宜促进胃肠蠕动,同时多喝水、多吃蔬果,有空时多按摩天枢穴、支沟穴等人体穴位,可加以预防。
有习惯性便?的人常出现大便不易排出的情形,会有这种情况可能是大便坚硬或排出困难,或解不干净,或里急后重,或是因为开刀后肠道狭窄所致。
里急后重为一种常见的肠道症,里急是指患者出现想上厕所的冲动,去晚一点就感觉好像要拉到裤子上,后重则是指去厕所后却不顺畅,只能拉一些出来。
不过,每个人的排便习惯都不同,有的人每天排便,有的人二、三天才排一次便,其实就算是暂时异常都没有太大的关系,但如果是经常性绞痛或不舒服,且常常无法改善时就应接受治疗,除了服用中药处方外,平常可搭配天枢、支沟等穴位按摩,有助于习惯性便?的预防保健。
经络养生小知识100个

经络养生小知识100个
摘要:
1.经络养生的基本概念
2.经络养生的重要性
3.经络养生的方法
4.经络养生的常见问题与解答
5.经络养生的注意事项
正文:
经络养生是中华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通过刺激和调节人体经络系统,以达到预防疾病、治疗疾病和保持身体健康的一种养生方法。
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能够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保持人体的健康。
因此,经络养生对于人体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经络养生有很多方法,比如针灸、拔罐、刮痧、按摩等,这些方法都能够有效地刺激经络,促进气血运行,调节人体阴阳平衡。
此外,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动作也能够帮助我们养生,比如早晨起床时的伸展运动、工作中的短暂休息等,这些小动作都能够有效地刺激经络,保持身体健康。
经络养生中,人们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针灸时的疼痛、拔罐后的淤血等,这些都是正常的现象,说明经络养生正在发挥作用。
同时,也有一些人会对经络养生的效果产生怀疑,认为经络养生并不能治疗疾病,这只是因为他们对经络养生的理解不够深入。
实际上,经络养生不仅能够预防疾病,还能够治疗疾病,只不过它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耐心。
在进行经络养生时,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我们遵守,比如选择正规的养生机构、遵循医生的建议等,这些都能够保证经络养生的效果。
此外,我们还需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合理的饮食、充足的睡眠等,这些都能够帮助我们保持身体健康。
总的来说,经络养生是一种有效的养生方法,它能够帮助我们预防疾病、治疗疾病和保持身体健康。
养生必知的100个经络常识

二 一看就懂的经络和穴位图谱
任脉
督脉
03
三 一学就会的经络祛病养生法
三 一学就会的经络祛病养生法
疲劳综 合征
颈椎病
肥胖症
腰肌劳 损
失眠
面神经 麻痹
三 一学就会的经络祛病养生法
感冒
头痛
胃下垂
腹泻
便秘
高血压
三 一学就会的经络祛病养生法
高血脂
前列腺 炎
糖尿病
口腔溃 疡
痛经
咽喉肿 痛
三 一学就会的经络祛病养生法
经络的含义及分类
01
经络养生的基础
02
穴位的含义、分类 及命名
03
04
经络及穴位的祛病 养生作用
经络养生的常用手 法——按摩、刮痧、
拔罐、针灸
05
一 一点就通的经络祛病养生原理
经络的含义及分类
十二经 脉
十二经 别
奇经八 脉
络脉
十二皮部 和经筋
一 一点就通的经络祛病养生原理
穴位的含义、分类及命名
01
穴位的 含义
02
穴位的 分类
03
穴位的 命名
一 一点就 通的经络祛 病养生原理
经络及穴位的祛病养生作 用
经络的祛病 养生作用
1
穴位的祛病 养生作用
2
一 一点就通的经络祛病养生原理
经络养生的常用手法——按摩、刮痧、拔罐、针灸
A
按摩—— 身手合一 的自然疗
法
B
刮痧—— 祛淤活血 的养生方
法
C
拔罐—— 温经散寒 的养生方
三 一学就会的经络祛病养生法
胃下垂
推拿按 摩
刮痧疗 法
经络总论知识点归纳总结

经络总论知识点归纳总结经络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概念,也是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
在中医中,经络被认为是人体内部的一种生物电传导系统,通过这个系统,气血等生命物质得以在人体内部运行和流通。
下面将对经络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经络理论。
一、经络的概念和特点1. 经络的概念经络是中医理论中的基本概念,是中医对于人体生理和病理的理论基础之一。
经络具有传导气血和营养物质的功能,是连接人体各个部位的通路。
2. 经络的特点经络具有沿身体特定方向延伸的特点,分为经和络两个部分。
经络的走向和分布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通过这些规律可以推断出人体内部的病理变化。
二、经络的分类和功用1. 经络的分类经络按其功能和走向的不同,可以分为经、络和腧穴三个部分。
经络包括十二经、奇经八脉和十五络。
腧穴又分为十四经穴和八脉穴。
2. 经络的功用经络的主要功能包括传导气血、调节阴阳、运行营养物质等。
不同的经络在人体内部承担不同的功能,协调着人体各个部位的生理活动。
三、经络的病理变化1. 经络的病理变化经络的病理变化包括经气郁滞、经血瘀滞、经络寒热、经络虚实等。
这些病理变化常常影响着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2. 经络病症的诊断与辨证通过观察患者的舌苔、脉象、脏腑症候和经络病变的特点,可以用中医的辨证方法进行诊断和辨证。
这些方法对于治疗和预防疾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四、经络的调理与治疗1. 经络调理的方法经络的调理方法包括针灸、艾灸、推拿、拔罐、针刺、穴位按摩等多种中医疗法。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调理和治疗经络的病理变化,恢复人体的正常生理状态。
2. 经络治疗的应用经络治疗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如风湿病、神经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
这些方法在临床上取得了一定的疗效,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五、现代研究与发展趋势1. 现代研究的进展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对于经络的研究逐渐深入,一些先进的医学影像学技术和生物电学技术被用于研究经络的结构和功能。
24条经络的专业知识

24条经络的专业知识经络是中医学中的重要概念,是人体内部的一种生物电传导系统。
经络是人体内部的一种能量传输通道,它贯穿全身,连接着各个器官和组织,起到调节和平衡身体功能的作用。
下面是24条经络的专业知识。
1. 手太阴肺经:起于大肠经,止于手厥阴心包经,主要调节呼吸和心血管系统。
2. 手阳明大肠经:起于手厥阴心包经,止于足阳明胃经,主要调节消化系统和排泄系统。
3. 足阳明胃经:起于足大趾,止于头顶,主要调节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
4. 足太阴脾经:起于足大趾,止于手阳明大肠经,主要调节消化系统和免疫系统。
5. 手少阴心经:起于心包经,止于小肠经,主要调节心血管系统和情绪。
6. 手太阳小肠经:起于手少阴心经,止于足太阳膀胱经,主要调节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
7. 足太阳膀胱经:起于小腿外侧,止于头顶,主要调节排泄系统和神经系统。
8. 足少阴肾经:起于足厥阴肝经,止于足太阳膀胱经,主要调节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
9. 手厥阴心包经:起于手少阴心经,止于手太阴肺经,主要调节心血管系统和情绪。
10. 手少阳三焦经:起于手太阳小肠经,止于足少阳胆经,主要调节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
11. 足少阳胆经:起于头部,止于足少阴肝经,主要调节消化系统和情绪。
12. 足厥阴肝经:起于足大趾,止于手少阳三焦经,主要调节肝脏和情绪。
13. 手阳明大肠经:起于手厥阴心包经,止于足阳明胃经,主要调节消化系统和排泄系统。
14. 手太阴肺经:起于大肠经,止于手厥阴心包经,主要调节呼吸和心血管系统。
15. 足阳明胃经:起于足大趾,止于头顶,主要调节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
16. 足太阴脾经:起于足大趾,止于手阳明大肠经,主要调节消化系统和免疫系统。
17. 手少阴心经:起于心包经,止于小肠经,主要调节心血管系统和情绪。
18. 手太阳小肠经:起于手少阴心经,止于足太阳膀胱经,主要调节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
19. 足太阳膀胱经:起于小腿外侧,止于头顶,主要调节排泄系统和神经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二时辰养生法
1、卯时(5:00-7:00)大肠经当令,这个时候,天也基 本上亮了,天门开了,五点醒是正常的。这个时候我们应 该正常地排便,把垃圾毒素排出来。这个时候代表地户开, 也就是肛门要开,所以要养成早上排便的习惯。 见晨光 即起床,叩齿300次,转动两肩,活动筋骨,先将两手搓 热,摩鼻两旁、熨摩两目六七遍;再将两耳揉卷五六遍; 最后去室外晨练。
肾精足的一个表现就是志向。比如:老人精不足 就会志向不高远,小孩子精足志向就高远。所以 人要做大事,首先就是要保住自己的肾精。
8、戍时(19:00-21:00)心包经当令,心包是 心脏外膜组织,主要是保护心肌正常工作的,此 时阴气正盛,阳气将尽,喜乐出焉,人应在这时 放松娱乐,古人在这时都是聊天休闲。轻微活动 后安眠。睡时宜右侧,“睡如弓”。先收心,后 睡眠,睡前什么都不想,自然安睡。
用木梳梳头百余次,有醒脑明目之作用;漱口时 间延长好。早餐宜食粥。饭后,徐徐行走百步, 边走边手摩小腹,老年人脾胃虚弱,轻微活动和 按摩腹部可刺激肠胃蠕动,促其消化。
3、巳时(9:00-11:00)脾经当令,脾是主运化 的,早上吃的饭在这个时候开始运化。我们的胃 就像一口锅,吃了饭怎么消化?那就靠火,把脾 胃里的东西一点点消化掉。
7、酉时(17:00-19:00)肾经当令
晚餐宜早,宜少,可饮酒一小杯,不可贪多。用 热水洗脚,有降火、活血、除湿之功效。晚漱口 以固牙齿。
元气藏于肾,元气是我们天生带来的,也就是所 谓“人活一口气”。这个元气藏在哪里?它藏于 肾。所以大家到一定年龄阶段都讲究补肾,而身 体自有一套系统,经脉要是不通畅的话,吃多少 补品都没用,补不进去,一定要看自己的消化吸 收能力。
午餐应美食,要求食物暖软,不吃生冷坚硬之食物。只吃 八分饱,食后用绿茶漱口。
5、未时的功能是吸收被脾胃腐熟后的食物精华,然后把它分配 给各个脏器。午饭要吃好,营养价值要丰富一些。
心和小肠相表里。表就是阳,里就是阴。阳出了问题,阴 也会出问题,反之同样。心脏病在最初很可能会表现在小 肠经上。有的病人每天下午两点多钟就会胸闷心慌,可到 医院又查不出心脏有什么问题。因为小肠属于阳,是外边。 外边敏感的地方出了问题,里边的心脏肯定也会出现问题。
6、申时(15:00-17:00)膀胱经当令,此时读名人诗文, 或练习书法,或去田园绿地,或观落霞。
膀胱经从足后跟沿着后小腿、后脊柱正中间的两旁,一直 上到脑部,是一条大的经脉。
比如说小腿疼那就是膀胱经的问题,而且是阳虚,是太阳 经虚的相。后脑疼也是膀胱经的问题,而且记忆力衰退也 是和膀胱经有关的,主要是阳气上不来,上面的气血不够, 所以会出现记忆力衰退的现象。如果这个时候特别犯困, 就是阳虚的毛病。
中医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气足了才有大便。
2、辰时(7:00-9:00)胃经当令,胃经是人体 正面很长的一条经脉,胃疼是胃经的问题,其实 膝盖疼也是胃病,脚面疼也是属于胃经病,这些 地方都是胃经循行路线。
这时候吃早饭,就是要补充营养。这个时候是天 地阳气最旺的时候,所以说吃早饭是最容易消化 的时候。早饭吃多了是不会发胖的。因为有脾经 和胃经在运化,所以早饭一定要吃多、吃好。吃 早饭就如同“春雨贵如油”一样金贵。
9、亥时(21:00-23:00)三焦经当令,。三焦指连缀 五脏六腑的那个网膜状的区域。三焦一定要通畅,不通则 生病。 安眠养正气,环境宜静,排除干扰。
亥时的属相是猪,猪吃饱了哼哼唧唧就睡。所以在亥时我 们就要休息了,让身体和灵魂都沉浸在温暖的黑暗中,让 生命和身体在休息中得以轮回。
子时:胆经当令,子时是指夜里11点到次日凌晨1点。
心是不受邪的,那么谁来受邪呢?心包来受邪。 很多人出现心脏的毛病都可以归纳为心包经的病。 如果你心脏跳得特别厉害,那就是心包受邪了, 先是心怦怦地跳,然后毛病就沿着心包经一直走 下去。中医治病的原则就是从脏走到腑,所以当 你懂得经脉就可以治疗这类病。
心包经又主喜乐。所以人体在这个时候应该去有 些娱乐。
疲倦时即闭目养神,或叩齿咽津数十口。不宜高 声与人长谈阔论。因为说话多易耗气,老年人本 来气弱,最好“寡言语以养气”
4、午时(11:00-13:00)心经当令,子时和午时是天 地气机的转换点,人体也要注重这种天地之气的转换点。
对于普通人来说,睡子午觉最为重要,夜里11点睡觉和中 午吃完饭以后睡觉,睡不着闭一会儿眼睛都有好处。因为 天地之气在这个时间段转换,转换的时候我们别搅动它, 你没那么大的能量去干扰天地之气,那么怎么办呢?歇着, 以不变应万变。这个时候一定要睡一会儿,对身体有好处。
超经典的经络养生知识
生活当中有一个特别奇怪的现象,我们晚上吃完饭以后, 8、9点钟就昏昏欲睡,但一到11点就清醒了,所以现在很 多人习惯11点以后开始工作。还有的人到了夜里11点总想 吃点东西,在屋子里找点食,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这 个时候恰恰是阳气开始生发了,所以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 是最好在11点前睡觉,这样才能慢慢的把这点生机给养起 来,人的睡眠与人的寿命有很大关系,所以睡觉就是在养 阳气。
脾是什么呢?脾字的右边是一个卑,就像古代的 一个烧火的丫头,在旁边加点柴,扇点风什么的。 在五脏六腑里,脾就像个忙忙碌碌的小丫鬟,但 如果她病了,我们五脏六腑这个大宅门就都不舒 服了,就会得所谓的富贵病,比如说糖尿病什么 的。如果人体出现消瘦、流口水、湿肿等问题, 都属于脾病。
此时或读书或做家务,或种菜养花。
子时是一天中最黑暗的时候,阳气开始生发。《黄帝内 经》里有一句话叫做“凡十一藏皆取于胆”。取决于胆 的生发,胆气生发起来,全身气血才能随之而起。子时 把睡眠养住了,对一天至关重要。
丑时:肝经当令,丑时是指凌晨1点到3点,这个时候是肝 经当令。这个时候一定要有好的睡眠,否则你的肝就养不 起来。
在这个时候阳气生发起来,而这个时候叫丑时,丑时是什 么样子呢?丑字就像是手被勒住了,就好比这个时候阳气 虽然生发起来,但你一定要有所收敛,有所控制,就是说 升中要有降。所以要想养好肝血,1点到3点要睡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