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志206中级轿车悬架系统的设计

合集下载

汽车悬架系统优化设计及性能分析

汽车悬架系统优化设计及性能分析

汽车悬架系统优化设计及性能分析一、介绍汽车悬架系统是车辆不可或缺的部分。

它主要负责车辆的支撑和减震工作,为行驶过程提供了舒适性和稳定性。

因此,汽车制造商在设计汽车悬架系统时非常重视性能和稳定性,尤其是在高速行驶和曲线驾驶方面。

在本文中,将探讨汽车悬架系统的优化设计和性能分析。

首先,我们将了解悬架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组成部分。

接着,将讨论悬架系统的优化设计和性能分析方法,其中会包括液压悬挂系统和空气悬挂系统。

最后,我们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汽车悬架问题,并给出解决方案。

二、汽车悬架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组成部分汽车悬架系统是由许多组成部分组成的。

基本上,悬架系统包括垂直弹簧、水平限制器、减震器、保持器和底盘等部件。

这些部分的设计和性能影响着车辆的轻重平衡、转向能力、制动力等。

垂直弹簧是悬架系统中最基本的部分之一。

其主要作用是支持车载负载和路面扭曲。

在一般情况下,垂直弹簧采用钢制线圈弹簧或橡胶制减震器。

水平限制器是悬挂系统中的一种保护设备。

其主要作用是控制车辆在水平和纵向方向上的运动。

减震器是悬架系统的关键部分。

它负责控制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发生的震动。

减震器的作用是将垂直弹簧支持的能量转换成热能。

保持器主要是为了使车辆在转向时保持稳定。

在悬架系统中,保持器往往被视为弹簧与减震器之间的连接。

底盘是整个悬挂系统的核心部分。

它由上下两个零件组成。

下部通常由车身连接杆和悬架机构组成,而上部是用于固定悬架和与车体连接的结构。

底盘的作用是支撑整车负荷和稳定性。

三、悬架系统的优化设计和性能分析方法悬架系统的优化设计和性能分析一直是汽车工业中的重要问题。

优化设计方法的主要目标是减少悬架系统重量和体积,并增加车辆的稳定性和操纵性。

在性能分析方面,主要是采用试验、仿真和计算三种方法,以获得更准确的结果。

试验是最常用的分析方法之一。

它包括车辆实际测试、路试和底盘试验。

这种方法可以测量和分析悬架系统的各种性能参数,例如侧倾角、轮胎接地面、悬架行程、制动力等。

汽车悬挂系统结构原图解

汽车悬挂系统结构原图解

汽车悬挂系统布局原理图解之袁州冬雪创作系统布局, 汽车, 原理, 图解, 悬挂汽车悬挂系统布局原理图解教程什么是悬挂系统舒适性是轿车最重要的使用性能之一.舒适性与车身的固有振动特性有关,而车身的固有振动特性又与悬架的特性相关.所以,汽车悬架是包管乘坐舒适性的重要部件.同时,汽车悬架做为车架(或车身)与车轴(或车轮)之间作毗连的传力机件,又是包管汽车行驶平安的重要部件.因此,汽车悬架往往列为重要部件编入轿车的技术规格表,作为衡量轿车质量的指标之一. 汽车车架(或车身)若直接装置于车桥(或车轮)上,由于道路不服,由于地面冲击使货物和人会感到十分不舒服,这是因为没有悬架装置的原因.汽车悬架是车架(或车身)与车轴(或车轮)之间的弹性联合装置的统称.它的作用是弹性地毗连车桥和车架(或车身),缓和行驶中车辆受到的冲击力.包管货物完好和人员舒适;衰减由于弹性系统引进的振动,使汽车行驶中坚持稳定的姿势,改善把持稳定性;同时悬架系统承担着传递垂直反力,纵向反力(牵引力和制动力)和侧向反力以及这些力所造成的力矩作用到车架(或车身)上,以包管汽车行驶平顺;而且当车轮相对车架跳动时,特别在转向时,车轮运动轨迹要符合一定的要求,因此悬架还起使车轮按一定轨迹相对车身跳动的导向作用. 悬架布局形式和性能参数的选择合理与否,直接对汽车行驶平顺性、把持稳定性和舒适性有很大的影响.由此可见悬架系统在现代汽车上是重要的总成之一.一般悬架由弹性元件、导向机构、减振器和横向稳定杆组成.弹性元件用来承受并传递垂直载荷,缓和由于路面不服引起的对车身的冲击.弹性元件种类包含钢板弹簧、螺旋弹簧、扭杆弹簧、油气弹簧、空气弹簧和橡胶弹簧.减振器用来衰减由于弹性系统引起的振,减振器的类型有筒式减振器,阻力可调式新式减振器,充气式减振器.导向机构用来传递车轮与车身间的力和力矩,同时坚持车轮按一定运动轨迹相对车身跳动,通常导向机构由节制摆臂式杆件组成.种类有单杆式或多连杆式的.钢板弹簧作为弹性元件时,可不另设导向机构,它自己兼起导向作用.有些轿车和客车上,为防止车身在转向等情况下发生过大的横向倾斜,在悬架系统中加设横向稳定杆,目标是提高横向刚度,使汽车具有缺乏转向特性,改善汽车的把持稳定性和行驶平顺性. 悬挂系统的分类现代汽车悬架的发展十分快,不竭出现,崭新的悬架装置.按节制形式分歧分为主动式悬架和主动式悬架.今朝多数汽车上都采取主动悬架,如下图所示也就是汽车姿态(状态)只能主动地取决于路面及行驶状况和汽车的弹性元件,导向机构以及减振器这些机械零件.20世纪80年月以来主动悬架开端在一部分汽车上应用,而且今朝还在进一步研究和开辟中.主动悬架可以能动地节制垂直振动及其车身姿态,根据路面和行驶工况自动调整悬架刚度和阻尼.1. 弹性元件;2. 纵向推力杆;3. 减振器;4. 横向稳定杆;5. 横向推力杆根据汽车导向机构分歧悬架种类又可分为独立悬架,非独立悬架.如下图所示.b. 独立悬架 a. 非独立悬架非独立悬架如上图(a)所示.其特点是两侧车轮装置于一整体式车桥上,当一侧车轮受冲击力时会直接影响到另外一侧车轮上,当车轮上下跳动时定位参数变更小.若采取钢板弹簧作弹性元件,它可兼起导向作用,使布局大为简化,降低成本.今朝广泛应用于货车和大客车上,有些轿车后悬架也有采取的.非独立悬架由于非簧载质量比较大,高速行驶时悬架受到冲击载荷比较大,平顺性较差. 独立悬架是两侧车轮分别独登时与车架(或车身)弹性地毗连,当一侧车轮受冲击,其运动不直接影响到另外一侧车轮,独立悬架所采取的车桥是断开式的.这样使得发动机可放低装置,有利于降低汽车重心,并使布局紧凑.独立悬架允许前轮有大的跳动空间,有利于转向,便于选择软的弹簧元件使平顺性得到改善.同时独立悬架非簧载质量小,可提高汽车车轮的附着性.如上图(b)所示.独立悬挂系统祥解独立悬架的左右车轮不是用整体车桥相毗连,而是通过悬架分别与车架(或车身)相连,每侧车轮可独立下下运动.轿车和载重量1t以下的货车前悬架广为采取,轿车后悬架上采取也在增加.越野车、矿用车和大客车的前轮也有一些采取独立悬架. 根据导向机构分歧的布局特点,独立悬架可分为:双横臂,单横臂,纵臂式,单斜臂,多杆式及滑柱(杆)连杆(摆臂)式等等.按今朝采取较多的有以下三种形式:(1) 双横臂式,(2) 滑柱连杆式,(3)斜置单臂式.按弹性元件采取分歧分为:螺旋弹簧式,钢板弹簧式,扭杆弹簧式,气体弹簧式.采取更多的是螺旋弹簧.双横臂式(双叉式)独立悬架如图1所示为双横臂式独立悬架.上下两摆臂不等长,选择长度比例合适,可以使车轮和主销的角度及轮距变更不大.这种独立悬架被广泛应用在轿车前轮上.双横臂的臂有做成A字形或V字形,如图2所示.V形臂的上下2个V形摆臂以一定的间隔,分别装置在车轮上,另外一端装置在车架上.图1:双横臂式独立悬架不等臂双横臂上臂比下臂短.当汽车车轮上下运动时,上臂比下臂运动弧度小.这将使轮胎上部轻微地表里移动,而底部影响很小.这种布局有利于减少轮胎磨损,提高汽车行驶平顺性和方向稳定性.图2滑柱摆臂式独立悬架(麦弗逊式或叫支柱式等)这种悬架今朝在轿车中采取很多.如图3所示.滑柱摆臂式悬架将减振器作为引导车轮跳动的滑柱,螺旋弹簧与其装于一体.这种悬架将双横臂上臂去掉并以橡胶做支承,允许滑柱上端作少许角位移.内侧空间大,有利于发动机安插,并降低车子的重心.车轮上下运动时,主销轴线的角度会有变更,这是因为减振器下端支点随横摆臂摆动.以上问题可通过调整杆系设计安插合理得到处理.图3一汽奥迪100型轿车前悬架.筒式减振器装在滑柱桶内,滑柱桶与转向节刚性毗连,螺旋弹簧装置在滑柱桶及转向节总成上端的支承座内,弹簧上端通过软垫支承在车身毗连的前簧上座内,滑柱桶的下端通过球搭钮与悬架的横摆臂相连.当车轮上下运动时,滑柱桶及转向节总成沿减振器活塞运动轴线移动,同时,滑柱桶的下支点还随横摆臂摆动.斜置单臂式独立悬架这种悬架如图4所示.这种悬架是单横臂和单纵臂(如下图所示)独立悬架的折衷方案.其摆臂绕与汽车纵轴线具有一定交角的轴线摆动,选择合适的交角可以知足汽车把持稳定性要求.这种悬架适于做后悬架.图4多杆式独立悬架独立悬架中多采取螺旋弹簧,因而对于侧向力,垂直力以及纵向力需加设导向装置即采取杆件来承受和传递这些力.因而一些轿车上为减轻车重和简化布局采取多杆式悬架.如图5所示.上连杆9用支架11与车身(或车架)相连,上连杆9外端与第三连杆7相连.上杆9的两头都装有橡胶隔振套.第三连杆7的下端通过重型止推轴承与转向节毗连.下连杆5与普通的下摆臂相同,下连杆5的内端通过橡胶隔振套与前横梁相毗连.球铰将下连杆5的外端与转向节相连.多杆纱前悬架系统的主销轴线从下球铰延伸到上面的轴承,它与上连杆和第三连杆无关.多杆悬架系统具有杰出把持稳定性,可减小轮胎摩损.这种悬架减振器和螺旋弹簧不象麦弗逊悬架那样沿转向节转动.如图5所示.图5:多杆前悬架系统1-前悬架横梁 2-前稳定杆 3-拉杆支架 4-粘滞式拉杆 5-下连杆6-轮毂转向节总成 7-第三连杆 8-减振器 9-上连杆10-螺旋弹簧 11-上连杆支架 12-减振器隔振块各类横向稳定器现代轿车悬架很软,即固有频率很低,为提高悬架的侧倾角刚度,减小横向倾斜,常在悬架中添设横向稳定器(杆),包管杰出把持稳定性.如下图所示杆式横向稳定器.1. 支杆;2. 套筒;3.杆;4. 弹簧支座弹簧钢制成的横向稳定杆3呈扁平的U形,横向地装置在汽车前端或后端(也有轿车前后都装横向稳定器).杆3的中部的两头自由地支承在两个橡胶套筒内,套筒2固定于车架上.横向稳定杆的两侧纵向部分的结尾通过支杆1与悬架下摆臂上的弹簧支座4相连. 当两则悬架变形相同时,横向稳定器不起作用.当两侧悬架变形不等时,车身相对路面横向倾斜时,车架一侧移近弹簧支座,稳定杆的同侧结尾就随车架向上移动,而另外一侧车架远离弹簧座,相应横向稳定杆的结尾相对车架下移,横向稳定杆中部对于车架没有相对运动,而稳定杆双方的纵向部分向分歧方向偏转,于是稳定杆被改变.弹性的稳定杆发生改变内力矩就阻碍悬架弹簧的变形,减少了车身的横向倾斜和横向角振动. 下图是另外一种车型横向稳定器的装置下图是车身的横向的稳定扭杆装置汽车悬挂的终极方向:电控主动2010319114934302.jpg(29.67 KB)汽车悬挂系统布局原理图解论坛非独立悬挂悬挂。

汽车悬置系统设计指南(一)2024

汽车悬置系统设计指南(一)2024

汽车悬置系统设计指南(一)引言概述:汽车悬置系统是汽车底盘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汽车的驾驶稳定性和乘坐舒适性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提供汽车悬置系统设计的指南,帮助读者了解悬置系统的基本原理和设计要点,从而优化汽车悬置系统的性能与驾驶舒适。

正文内容:一、悬置系统基本原理1. 悬置系统的定义和作用2. 悬置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3. 悬置系统的工作原理4. 悬置系统与驾驶稳定性的关系5. 悬置系统与乘坐舒适性的关系二、悬置系统设计要点1. 悬置系统弹簧的选取和设计2. 悬置系统减震器的选择和调整3. 悬置系统阻尼的调节和优化4. 悬置系统材料的选择与优化5. 悬置系统与车体结构的匹配设计三、悬置系统振动控制1. 悬置系统振动类型与特性2. 悬置系统振动控制的方法3. 悬置系统调频器的设计与优化4. 悬置系统振动控制与驾驶稳定性的关系5. 悬置系统振动控制与乘坐舒适性的关系四、悬置系统磨损与维护1. 悬置系统磨损的原因与表现2. 悬置系统磨损程度的检测方法3. 悬置系统磨损的预防与延长寿命的方法4. 悬置系统维护的注意事项5. 悬置系统维护对驾驶稳定性和乘坐舒适性的影响五、悬置系统创新与发展趋势1. 悬置系统新材料的应用2. 悬置系统主动控制技术的发展3. 悬置系统电子化的趋势4. 悬置系统智能化的发展5. 悬置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方向结论: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汽车悬置系统的设计原理和要点,并在实际应用中引导悬置系统的优化与改进。

汽车悬置系统的设计不仅影响驾驶稳定性和乘坐舒适性,也与汽车的安全性和性能密切相关。

因此,合理设计和维护汽车悬置系统对于提高整车的操控性和乘坐舒适性至关重要。

未来,随着汽车技术的飞速发展,悬置系统将面临更多的创新与发展机遇,我们期待悬置系统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对于汽车驾驶体验和乘坐舒适性的需求。

悬架设计开题报告

悬架设计开题报告

悬架设计开题报告1. 引言悬架系统是汽车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对于提高车辆的稳定性、操控性以及乘坐舒适性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正确设计悬架系统可以使车辆在各种路况下保持稳定,并提供良好的减震效果。

本文将以悬架设计为主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

首先介绍悬架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相关理论知识,然后结合数学模型进行仿真和优化设计。

最后,通过实验验证和性能测试评估悬架系统的性能。

2. 悬架系统概述悬架系统是连接车身和车轮之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由弹簧、减振器和控制装置组成。

它的设计目标是在保持车辆稳定的前提下,提供最佳的悬架行程和减震效果。

悬架系统有多种类型,如独立悬架、扭力悬架和多连杆悬架等。

每种类型的悬架都有各自的优点和适用场景。

3. 悬架系统工作原理悬架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弹簧的弹性和减振器的阻尼来吸收道路面的不平和震动,防止车辆颠簸。

弹簧起到支撑重量和减震的作用,而减振器则控制弹簧的反弹和抑制车身的剧烈晃动。

悬架系统还可以通过控制装置来调整悬架的刚度和阻尼,以适应不同的路况和驾驶要求。

4. 悬架系统设计的数学模型为了更好地理解和优化悬架系统的设计,我们需要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

悬架系统的数学模型可以基于物理原理和运动学方程进行建模。

其中,悬架系统的动力学方程可以利用牛顿定律和胡克定律进行描述。

通过数学模型,我们可以分析悬架系统的性能和行为。

5. 悬架系统的仿真和优化设计在实际设计中,我们可以利用计算机仿真来模拟悬架系统的工作情况,并进行优化设计。

通过仿真,我们可以评估悬架系统在不同路况下的响应,并调整设计参数以满足特定的性能要求。

优化设计可以基于仿真结果和经验法则进行,以提高悬架系统的性能和效率。

6. 悬架系统的实验验证和性能测试为了验证悬架系统的设计和仿真结果,我们需要进行实验和性能测试。

实验可以通过搭建悬架系统的物理模型来进行,然后进行各种测试,如车身动态响应测试、减震性能测试和悬架刚度测试等。

通过实验和测试,我们可以验证悬架系统的设计是否满足要求,并对悬架系统进行进一步改进。

常见的五种车辆悬挂系统解析

常见的五种车辆悬挂系统解析

优点。:它结具构有简单与、麦节弗省逊空悬间挂、造相价近低的廉操。控
连杆支柱悬挂的优缺点及适用车型:
通大过限性对 度能连的,接发又运挥动轮有点胎比的抓麦约地弗束力逊角从悬度而设提挂计高更使整高得车的悬的连挂操在控压极缩限时。能主优动点调:整车结轮构定简位(单这个、设节计省自由空度间非、常大造),价能低完廉全针。对车型做匹配和调校以最
A型下控制臂(下摆臂)
麦佛逊式悬挂结构图
广州本田飞度、一汽 丰田卡罗拉、东风标 致307、一汽大众迈腾 等车型前悬挂均采用 麦佛逊式独立悬挂
典型的麦佛逊式悬挂
麦佛逊式独立悬挂的优缺点及适用车型: 优点:结构简单、节省空间、响应速度快、造价低廉。 缺点:横向刚度小、稳定性不好、过弯侧倾严重 适用车型:中小型轿车、中低端SUV前悬
多连身杆连式接独的立悬A字挂优型缺控点制及臂适改用成车型了:三根
的多连杆式悬挂,成本也低于多连杆悬挂故被不少厂家采用。
通过连对杆连定接位运动。点转的弯约时束产角生度设的计横使向得力悬,挂在压缩时能主动调整车轮定位(这个设计自由度非常大),能完全针对车型做匹配和调校以最
大限主度要的由发减挥轮振胎器抓支地柱力和从横而提拉高杆整来车承的担操控极限。
麦佛逊式悬挂的重量轻,对车轮变化的响应速度快,并且一个下摆臂和支柱的结构设计能够自动调整车轮外倾角,使其能在过弯时自
适应路面,能够达到车轮与路面接触面积最大化。
奔驰S级车型多连杆前悬挂结构图
舒适性有限
连杆支柱与麦弗逊悬挂一样,用来支撑车体也是减振器支柱,这种悬挂把减振器,减振弹簧组装在一个总成中。
多连杆悬挂能实现主销后倾角的最佳位置,大幅度减少来自路面的前后方向力,从而改善加速和制动时的平顺性和舒适性,同时也保

标志206中级轿车悬架系统设计

标志206中级轿车悬架系统设计

摘要本次设计的主要内容是:标致206汽车的前、后悬架系统的结构设计。

其前悬架采用目前比较流行的麦弗逊式独立悬架,后悬架采用拖曳臂式独立悬架。

减震器为液力双向作用筒式减震器。

本说明书还包括前、后悬架性能和结构特点的介绍,悬架参数的确定,减震器设计及计算过程,螺旋弹簧设计及设计过程,悬架刚度和挠度的计算以及各零部件包括连接处的选择。

并用MATLAB软件编程平顺性的分析,论证了该系统设计方案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在对样车悬架进行平顺性分析中,建立了两自由度的平顺性分析模型,分别绘制车身加速度幅频特性曲线、相对动载幅频特性曲线、弹簧动挠度幅频特性曲线分析了悬架参数对汽车平顺性的影响。

因此,这次设计的悬架系统具有良好的行使平顺性。

关键词:悬架设计;独立悬架;平顺性;自由度AbstractThe project mainly includes the designs of the front and suspension system of the Peugeot 206Automobiles.The independent McPherson suspension in common use is adopted in the front suspension system,The rear suspension is Independent Suspension Arm drag The shock absorber with two-direction hydraulic-cylinder is applied here. This papers introduced the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ront and rear suspension, determined the suspension parameters, designed and calculated the shock absorbers and coil spring, etc. Furthermore, a program for ride performance computation is compiled by using MATLAB software.In the suspension analysis of the sample car, a model with two degree of freedoms is established. Some curves for ride quality analysis are carried out. From the calculated curves, some topics on how the suspension parameters effect on the ride comfort are discussed. Therefore, a conclusion can be drawn that the current designed suspension system has a good ride performance.Key word:Suspension fork design; Independent suspension fork; Smoothness; Degrees of freedom目录第1章绪论 (1)第2章前后悬架结构的选择 ............................................................................... .22.1 汽车悬架的性能要求 (2)2.2 悬架结构形式分析 (2)2.2.1 悬架的分类 (2)2.2.2 独立悬架结构形式 (3)第3章悬架技术参数确定计算 (5)3.1 自振频率 (5)3.2 悬架的刚度C (6)3.3 悬架的静挠度fc和动挠度fd (6)3.3.1 悬架的静挠度fc (6)3.3.2 悬架的动挠度fd (7)第4章弹性元件的设计计算 (8)4.1 前悬架弹簧 (8)4.2 后悬架弹簧 (9)第5章悬架导向机构 (11)5.1 导向机构设计要求 (11)5.2 麦弗逊独立悬架示意图 (11)5.3导向机构受力分析 (12)5.4 横臂轴线布置方式 (14)第6章减振器设计 (15)6.1 减震器的概述 (15)6.2减振器分类 (15)6.3 减振器参数选择 (16)6.4减振器阻尼系数 (16)6.5最大卸荷力 (17)6.6 筒式减振器工作缸直径 (17)第7章横向稳定杆设计 (19)7.1 横向稳定杆作用 (19)7.2稳定杆直径计算 (19)第8章平顺性分析 (21)8.1 平顺性概念 (21)8.2汽车的等效振动分析 (21)8.3 车身加速度的幅频特性 (23)8.4相对动载的幅频特性 (25)8.5悬架动挠度的幅频特性 (25)8.6影响平顺性的因素 (27)8.6.1结构参数对平顺性的影响 (27)8.6.2使用因素对平顺性的影响 (27)第9章结论 (29)参考文献 (30)致谢 (31)附录Ⅰ ................................................................................................................. .32 附录Ⅱ (36)第1章绪论这次毕业设计的题目是标致206悬架系统设计。

悬架系统设计计算报告

悬架系统设计计算报告

悬架系统设计计算报告一、引言悬架系统作为汽车底盘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车辆的行驶稳定性、乘坐舒适性和操控性能等方面有着重要影响。

因此,在汽车设计和制造过程中,悬架系统的设计十分关键。

本报告将介绍悬架系统设计过程中的计算方法和依据,并对其进行详细说明。

二、悬架系统设计计算方法1.载荷计算:首先需要计算车辆在不同行驶条件下的载荷。

通过分析车辆的使用环境和客户需求,确定悬架系统的额定载荷。

然后,根据车辆自重、乘员重量、行李重量、荷载等因素,计算出车辆的总载荷。

2.载荷分配计算:在计算悬架系统的载荷分配时,需要考虑车辆的静态和动态载荷。

静载荷主要指车辆停靠时的重力,而动载荷主要指车辆行驶过程中因加速度、制动力和路面不平均性等引起的载荷。

通过对车辆不同部位的载荷进行测量和分析,确定每个车轮的载荷。

3.悬架系统刚度计算:悬架系统的刚度对车辆的操控性和乘坐舒适性有着直接影响。

悬架系统的刚度可以分为纵向刚度、横向刚度和垂向刚度等。

在设计悬架系统的过程中,需要根据车辆的使用环境和性能需求,计算悬架系统的刚度。

4.悬架系统减振器计算:悬架系统的减振器的设计和选型是悬架系统设计的重要环节。

减振器可以减少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震动,提高乘坐舒适性和行驶稳定性。

根据悬架系统的刚度和载荷等因素,计算减振器的选择和设计参数。

5.悬架系统运动学计算:悬架系统的运动学计算是为了确定悬架系统在不同行驶状态下的主要参数,以便进行悬架系统的设计和调整。

通过对车辆的几何尺寸、运动学参数和悬架结构的分析和计算,确定悬架系统的工作范围和参数。

三、计算依据在悬架系统设计计算中,需要依据以下相关标准和原则进行设计:2.汽车悬架系统设计手册:根据汽车制造商提供的相关手册和技术资料,对悬架系统设计进行指导和计算。

3.数学和工程力学原理:在悬架系统设计计算过程中,需要运用数学和工程力学的相关原理和方法,如力学平衡、弹性力学、振动理论等,进行悬架系统的计算。

4.仿真和试验数据:通过对悬架系统的仿真分析和试验测试,获取悬架系统的相关参数和性能数据,为悬架系统的设计计算提供依据。

汽车悬架和转向系统设计

汽车悬架和转向系统设计

汽车悬架和转向系统设计1. 概述汽车悬架和转向系统是汽车中至关重要的部分,对汽车的操控性、行驶稳定性和乘坐舒适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悬架系统负责支撑汽车车身,保证车轮与地面的接触,同时吸收来自路面的冲击力;而转向系统则负责使车辆按照驾驶员的指令实现转向操作。

在汽车设计中,悬架和转向系统的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车辆的用途、性能需求、成本以及使用环境等。

本文将介绍汽车悬架和转向系统设计中的关键要点,并探讨一些常见的设计策略和优化方法。

2. 悬架系统设计2.1. 悬架类型常见的汽车悬架类型包括独立悬架和非独立悬架。

独立悬架指的是四个车轮各自独立悬挂,相互之间没有连接,可以独立运动。

非独立悬架指的是四个车轮之间通过悬架系统相连接,受到相互影响。

独立悬架相较于非独立悬架具有更好的悬挂效果,能够提供更好的操控性和乘坐舒适性。

常见的独立悬架类型包括麦弗逊悬架、多连杆悬架和双叉臂悬架等。

2.2. 悬架参数设计悬架系统的参数设计对于汽车的行驶稳定性、乘坐舒适性和操控性都有重要影响。

其中一些关键的参数包括减振器刚度、悬架弹簧刚度、悬架几何参数等。

减振器刚度决定了汽车在受到冲击力时的反应速度,过大或过小的减振器刚度都会影响汽车的乘坐舒适性。

悬架弹簧刚度则负责车身的支撑和回弹,也对乘坐舒适性有重要影响。

悬架几何参数则涉及到悬架的运动轨迹和相对位置,对悬架系统的整体性能起着决定性作用。

2.3. 悬架系统优化悬架系统的优化设计旨在提升汽车的行驶性能和乘坐舒适性。

在悬架系统设计中,常见的优化手段包括材料选择、刚度调整、阻尼控制和减重等。

材料选择是悬架系统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采用合适的材料可以提高悬架系统的刚度,同时减轻悬架组件的重量。

刚度调整可以通过调整减振器和弹簧的硬度来实现,以获得更好的悬架效果。

阻尼控制则可以通过控制减振器的阻尼力来实现,以提升汽车的稳定性和乘坐舒适性。

减重是悬架系统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目标,通过使用轻量化材料和结构设计优化来减轻悬架组件的重量,从而提高汽车的燃油经济性和操控性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本次设计的主要内容是:标致206汽车的前、后悬架系统的结构设计。

其前悬架采用目前比较流行的麦弗逊式独立悬架,后悬架采用拖曳臂式独立悬架。

减震器为液力双向作用筒式减震器。

本说明书还包括前、后悬架性能和结构特点的介绍,悬架参数的确定,减震器设计及计算过程,螺旋弹簧设计及设计过程,悬架刚度和挠度的计算以及各零部件包括连接处的选择。

并用MATLAB软件编程平顺性的分析,论证了该系统设计方案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在对样车悬架进行平顺性分析中,建立了两自由度的平顺性分析模型,分别绘制车身加速度幅频特性曲线、相对动载幅频特性曲线、弹簧动挠度幅频特性曲线分析了悬架参数对汽车平顺性的影响。

因此,这次设计的悬架系统具有良好的行使平顺性。

关键词:悬架设计;独立悬架;平顺性;自由度AbstractThe project mainly includes the designs of the front and suspension system of the Peugeot 206Automobiles.The independent McPherson suspension in common use is adopted in the front suspension system,The rear suspension is Independent Suspension Arm drag The shock absorber with two-direction hydraulic-cylinder is applied here. This papers introduced the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ront and rear suspension, determined the suspension parameters, designed and calculated the shock absorbers and coil spring, etc. Furthermore, a program for ride performance computation is compiled by using MATLAB software.In the suspension analysis of the sample car, a model with two degree of freedoms is established. Some curves for ride quality analysis are carried out. From the calculated curves, some topics on how the suspension parameters effect on the ride comfort are discussed. Therefore, a conclusion can be drawn that the current designed suspension system has a good ride performance.Key word:Suspension fork design; Independent suspension fork; Smoothness; Degrees of freedom目录第1章绪论 (1)第2章前后悬架结构的选择 ............................................................................... .22.1 汽车悬架的性能要求 (2)2.2 悬架结构形式分析 (2)2.2.1 悬架的分类 (2)2.2.2 独立悬架结构形式 (3)第3章悬架技术参数确定计算 (5)3.1 自振频率 (5)3.2 悬架的刚度C (6)3.3 悬架的静挠度fc和动挠度fd (6)3.3.1 悬架的静挠度fc (6)3.3.2 悬架的动挠度fd (7)第4章弹性元件的设计计算 (8)4.1 前悬架弹簧 (8)4.2 后悬架弹簧 (9)第5章悬架导向机构 (11)5.1 导向机构设计要求 (11)5.2 麦弗逊独立悬架示意图 (11)5.3导向机构受力分析 (12)5.4 横臂轴线布置方式 (14)第6章减振器设计 (15)6.1 减震器的概述 (15)6.2减振器分类 (15)6.3 减振器参数选择 (16)6.4减振器阻尼系数 (16)6.5最大卸荷力 (17)6.6 筒式减振器工作缸直径 (17)第7章横向稳定杆设计 (19)7.1 横向稳定杆作用 (19)7.2稳定杆直径计算 (19)第8章平顺性分析 (21)8.1 平顺性概念 (21)8.2汽车的等效振动分析 (21)8.3 车身加速度的幅频特性 (23)8.4相对动载的幅频特性 (25)8.5悬架动挠度的幅频特性 (25)8.6影响平顺性的因素 (27)8.6.1结构参数对平顺性的影响 (27)8.6.2使用因素对平顺性的影响 (27)第9章结论 (29)参考文献 (30)致谢 (31)附录Ⅰ ................................................................................................................. .32 附录Ⅱ (36)第1章绪论这次毕业设计的题目是标致206悬架系统设计。

该题目来源于科研课题。

近年来,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人们对汽车的的乘坐舒适性,操纵稳定性的要求逐渐提高,舒适性要求汽车有良好的行驶平顺性。

汽车行驶平顺性又与悬架密切相关。

悬架系统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汽车的舒适性能。

汽车悬架是车架与车轴之间的弹性联结装置的统称。

它的作用是弹性地连接车桥和车架,缓和行驶中车辆受到的冲击力。

悬架系统必须能满足以下这些性能的要求:首先悬架系统要保证汽车有良好的行驶平顺性,对以载人为主要目的的轿车来讲,乘员在车中承受的振动加速度不能超过国标规定的界限值。

其次,悬架要保证车身和车轮在共振区的振幅小,振动衰减快。

再次,要能保证汽车有良好的操纵稳定性,一方面悬架要保证车轮跳动时,车轮定位参数不发生很大的变化,另一方面要减小车轮的动载荷和车轮跳动量。

还有就是要保证车身在制动、转弯、加速时稳定,减小车身的俯仰和侧倾。

最后要保证悬架系统的可能性,有足够的刚度、强度和寿命。

悬架结构形式和性能参数的选择合理与否,直接对汽车行驶平顺性、操纵稳定性和舒适性有很大的影响。

由此可见悬架系统在现代汽车上是重要的总成之一。

第2章前、后悬架结构的选择2.1汽车悬架的性能要求汽车悬架是车架(车身)与车桥(或车轮)之间弹性连接的部件。

它的主要作用是缓和、抑制由不平路面引起的振动和冲击,保证乘员乘坐舒适和所运货物完好;除传递汽车垂直力以外,还传递其它各个方向的力和力矩,并保证车轮和车身(或车架)之间有确定的运动关系,使汽车具有良好的驾驶性能。

汽车悬架性能是影响汽车行驶平顺性、操纵稳定性和行速度的重要因素,在悬架的设计中应满足如下性能的要求:(1)保证汽车有良好的行驶平顺性。

为此,汽车应有较低的振动频率,乘员在车中承受的振动加速度应满足国际标准ISO-2631-97规定的人体承受振动界限值。

(2)有合适的减振性能。

它应与悬架的弹性特性很好匹配,保证车身和车轮在共振区的振幅小,振动衰减快,使汽车具有良好的乘坐舒适性。

(3)保证汽车有良好的操纵稳定性。

导向机构在车轮跳动时,应不使主销定为参数变化过大,车轮运动与导向机构运动协调,不出现摆振现象。

转向时整车应有一些不足转向特性。

(4)汽车制动时和加速时能保持车身稳定,减少车身纵倾(即‘点头’或‘后仰’)的可能性。

(5)能可靠地传递车身与车轮的一切力和力矩,零部件质量轻并有足够的强度和寿命,保证车辆的正常行驶,和减少轮胎磨损等功能。

2.2悬架结构形式分析2.2.1悬架的分类汽车悬架可分为两大类:非独立悬架和独立悬架。

非独立悬架(如图 2.1)的特点是左右车轮用一根刚性轴连接起来,并通过悬架与车架(车身)相连。

其典型代表是纵置板簧式悬架。

主要形式有纵置板簧式非独立悬架、螺旋弹簧非独立悬架、空气弹簧非独立悬架、油气弹簧非独立悬架。

非独立悬架结构简单,工作可靠,被广泛应用于货车的前、后悬架。

在轿车中,非独立悬架仅用于后桥。

现代轿车的前悬架都用独立悬架来代替非独立悬架。

1.非独立悬架优点:1)结构简单;2)制造容易;3)维修方便;4)工作可靠。

2.非独立悬架缺点:1)汽车行使平顺性较差;2)容易使车轴和车身倾斜;3)前轮容易产生摆动;4)非簧载质量大,高速行使时稳定性不容易保证。

独立悬架(如图 2.2)的特点是左右车轮不连在一根轴上,单独通过悬架和车架(或车身)相连。

独立悬架按车轮运动的形式可分为:车轮在汽车横向平面内摆动的(单横臂式或双横臂式)悬架;车轮在汽车纵向平面内摆动的(单纵臂式或双纵臂式)悬架;车轮绕着汽车纵轴线一定角度的轴线摆动的(斜臂式)悬架;车轮沿主销滑动的滑柱摆臂式悬架(麦弗逊式悬架)。

3独立悬架的优点是:簧下质量小;悬架占用的空间小;弹性元件只承受垂直力,所以可以用刚度小的弹簧,使车身振动频率降低,改善了汽车行驶平顺性;由于采用断开式车轴,所以能降低发动机的位置高度,使整车的质心高度下降,改善了汽车的行驶稳定性;左、右车轮独自运动互不影响,可减少车身的倾斜和振动,同时在起伏的路面上能获得良好的地面附着能力;独立悬架可提供多种方案供设计人员选用,以满足不同设计要求。

4独立悬架的缺点是结构复杂,成本较高,维修困难。

这种悬架主要用于乘用车和部分质量不大的商用车上。

2.2.2独立悬架结构形式麦弗逊式(滑柱摆臂式)悬架系统有下横臂和减振器—弹簧组两个机构连接车轮与车身,其结构简单、质量小、占用空间小、上下行程长等,缺点是由于减振器—弹簧组充当了主销的角色,使它同时也承受了地面作用于车轮上的横向力,它具有很强的道路适应能力和良好的行驶稳定性,是一种经济实用、安全可靠的独立架。

拖曳臂独立悬架占用车身空间小,不会让车身在运动中发生外倾角变化,减振器不会发生应力弯曲加剧轮胎磨损,同时该悬架制造成本低,装配简单。

目前市场上的主流微型、小型车低端SUV都采用了这种形式的后悬架。

拖拽式独立悬架的设置可以保证良好的驾乘舒适性。

本次设计为,前悬架为麦弗逊式悬架,后悬架为拖曳臂独立悬架。

图2.3拖曳臂独立悬架第3章 技术参数确定与计算3.1 自振频率汽车前后悬架与其簧载质量组成的振动系统的固有频率,是影响汽车行驶平顺性的主要参数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