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远镜测距仪在林业上的应用
激光测距仪的测量方法及应用 激光测距仪常见问题解决方法

激光测距仪的测量方法及应用激光测距仪常见问题解决方法激光测距仪一般接受两种方式来测量距离:脉冲法和相位法。
脉冲法测距:测距仪发射出的激光经被测量物体的反射后又被测距仪接收,测距仪同时记录激光往还的时间。
光速和往还时间的乘积的一半,就是测距仪和被测量物体之间的距离。
脉冲法测量距离的精度是一般是在+/—1米左右。
此类测距仪的测量盲区一般是15米左右。
激光测距仪的应用领域:激光测距仪被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电力,水利,通讯,环境,建筑,地质,警务,消防,爆破,航海,铁路,反恐/军事,农业,林业,房地产,休闲/户外运动等。
为什么激光测距仪还有所谓“*”和“不*”的区分?激光测距仪是用激光做为紧要工作物质来进行工作的。
目前,市场上的手持式激光测距仪的工作物质紧要有以下几种:工作波长为905纳米和1540纳米的半导体激光,工作波长为1064纳米的YAG激光。
1064纳米的波长对人体皮肤和眼睛是害的,特别是假如眼睛不当心接触到了1064纳米波长的激光,对眼睛的损害可能将是*性的。
所以,在国外,手持激光测距仪中,完全取缔了1064纳米的激光。
在国内,某些厂家还有生产1064纳米的激光测距仪。
对于905纳米和1540纳米的激光测距仪,我们就称之为“*”的。
对于1064纳米的激光测距仪,由于它对人体具有潜在的危害性,所以我们就称之为“不*”的。
数据采集用于林业资源清查,即树高、可作商业性用材的高度,植被绘制,野生特别树种、优良树种定位,确定区域内树的等级及经济价值,或在进行培育管理讨论时如修枝,决议产生特定高度的地方的树位置,绘制伐木量剖面图,确定资源边界;在收成木材考虑捆堆木材方法时,用于捆堆木材通道的地形测定、绘制,以及用作通用目的的道路和坎坷小道施工前调查是很紧要的。
使用以往可使用的常规调查、航空摄影和GPS定位都可能碰到各种问题(例如:成本,精准度,障碍物等)。
激光测距仪在林业上的应用野外数据采集是一个长期困扰测量人员、制图员、GIS数据库管理人员、工程师和讨论人员的问题。
实验一 常用测树工具的使用

实验一常用测树工具的使用一、实验目的熟悉和掌握几种常用的测树工具的构造、原理及使用方法。
二、仪器的构造、原理及使用方法(一)测径器1.轮尺轮尺构造十分简单,如图1—1,可分为固定脚,游动脚和测尺三部分。
测尺的一面为普遍米尺刻度,一面为整化刻度。
在森林调查中,为简化测算工作,通常将实际直径按上限排外法分组,所分的组称为径阶,用其组中值表示。
径阶大小(组距)一般可以为1cm、2cm或4cm。
当按1cm、2cm或4cm分组时,其最小径阶的组中值分别为1cm、2cm或4cm。
径阶整化刻度的方法即是将各径阶的组中值刻在该径阶的下限位置。
图1—1轮尺1.固定脚2.滑动脚3.尺身4.树干横断面使用注意事项:(1)在测定前,首先检查轮尺,必须注意,固定脚与游动脚应当平行,且与尺身垂直。
(2)测径时,轮尺的三个面必须紧贴树干,读出数据后,才能从树干上取下轮尺。
(3)测立木胸径时,应严格按照1.3m的部位进行测定。
如在坡地,应站在坡上部,确定树干上1.3m处的部位,然后再测量其直径。
树木若在1.3m以下分叉时,按两株测算。
(4)当树干横断面不圆时,应测相互垂直的两个直径,取平均数作为测定值。
2.围尺(直径卷尺)围尺有布围尺,钢围尺和蔑围尺三种,围尺上除标有普通米尺刻度外,还标有对应于圆周长空的直径刻度。
使用时,必须将围尺拉紧平围树干后,才能读数,应使围尺围在同一水平面上,防止倾斜,否则,易产生偏大的误差。
(二)测高器三角原理测高:按三角原理设计的测高器,本质上都是一种测角器,多通过正切函数关系测算树高。
较为常用的是勃鲁莱测高器(图1-2)。
其刻度盘上标有不同水平距离(15,20,30、40m)时所对应的不同仰角和俯角的树高值。
图1-2布鲁莱斯测高器构造图1-3布鲁莱斯测高原理1.制动按钮2.视距器3.瞄准器4.刻度盘5.摆针6.滤色镜7.启动钮8.修正表测高时,首先选测某一水平距离,然后,分别以下情况测算树高:(1)在平地上测高:测者立于测点,按下仪器按纽,使指针自由下垂,用瞄准器对准树梢后,即按下制动纽,固定指针,在度盘上读出对应于所选测水平距离的数据h ,再加上测者眼高l ,即为全树高H ,见图l-4(a)。
简述遥感技术在现代林业中的应用

简述遥感技术在现代林业中的应用遥感技术是一种通过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方式,它可以利用电磁波、声波和激光等方式对地球进行监测和观测。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遥感技术已经成为现代林业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它为林业研究、管理和保护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下面我们将简要介绍遥感技术在现代林业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林业资源调查中的应用。
传统的林业资源调查通常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成本较高,效率较低。
而遥感技术可以通过卫星遥感、航空遥感和地面遥感等手段,利用高分辨率的影像数据对森林资源进行实时监测和调查。
它可以实现对森林覆盖度、林木种类、树高、胸径等生长状况进行全面、高效的监测和测算,大大提高了林业资源调查的效率和精确度。
遥感技术在林业病虫害监测中的应用。
林业病虫害是林业生产中的一大难题,它不仅影响了林木的生长发育,还可能造成严重的森林破坏和资源浪费。
遥感技术可以通过红外遥感和高光谱遥感等手段,对植被的生长状况和光谱特征进行精准监测,及时发现林木的生长异常和病虫害的影响。
遥感技术还可以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对病虫害的传播路径和趋势进行分析,为林业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遥感技术在林业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森林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和污染。
遥感技术可以通过多光谱遥感和雷达遥感等手段,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土壤、水质、植被和动物等进行全面、动态监测,为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提供及时的环境数据支持。
遥感技术在林业灾害监测和应急响应中的应用。
森林火灾、暴风雨、洪水等自然灾害时常发生,给森林资源和人类社会造成严重的损失。
遥感技术通过卫星遥感和航空遥感等手段,可以及时对森林灾害进行监测和识别,在灾害发生后,可以快速获取受灾区域的影像数据,为灾害的评估和应急响应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
遥感技术在现代林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它不仅可以为林业资源调查、病虫害监测、环境监测和灾害应急响应等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还可以为林业生产和管理提供更加科学、快捷的决策依据。
gnss在林业中应用概述

gnss在林业中应用概述
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在林业中的应用,主要是利用GNSS技术,实现林业测量、定位、导航、物联网等等功能。
GNSS可以提供精确的定位功能,为林业提供了更高精度的测量技术,可以更准确地调研森林的形状,完成林业管理必备的测量任务,比如林分
的计数、林分的调查、林分的分布、林分的变化和林分的状况等等。
此外,GNSS还可以实现林业辅助导航。
其原理是利用GNSS定位精度
高准确获取森林中目标物体的位置,为森林管理者导航提供可靠的信息,
有效提高森林的管理效率。
GNSS可以用于森林物联网的建设,可以满足林业管理的物联网需求,实现实时监测森林动态变化,并及时发现变化,从而为林业实现智能化管理。
林业遥感总结

林业遥感总结1. 引言林业遥感是利用遥感技术对森林资源进行调查、监测和管理的一种手段。
通过对遥感影像的采集、处理和分析,可以获取大规模森林资源的相关信息,并为林业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介绍林业遥感的基本原理、常用技术和应用场景。
2. 林业遥感的基本原理林业遥感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获取、处理和分析遥感影像,获取森林资源的相关信息。
遥感影像可以分为光学遥感影像和雷达遥感影像两种类型。
光学遥感影像是通过接收、记录和解译由光学传感器获取的电磁辐射能量来获取影像信息的。
而雷达遥感影像则是通过接收和解译由雷达传感器发送的微波辐射信号来获取影像信息的。
3. 林业遥感的常用技术3.1 光学遥感技术光学遥感技术是林业遥感中最常用的技术之一。
它可以利用可见光、红外线和微波等电磁波段的信息来获取森林资源的各种特征。
常见的光学遥感技术包括数字相机拍摄、高光谱遥感和LiDAR(光探测与测距)技术。
数字相机拍摄是一种简单而常用的遥感技术,通过数字相机拍摄森林影像,可以获取森林的空间分布、结构和类型等信息。
高光谱遥感则是利用多光谱或超光谱传感器记录不同波段的反射或辐射能量,以获取森林植被的光谱特征。
LiDAR技术则是通过激光雷达测量和记录地面、植被和地形的三维信息,以获取森林的高度、密度和结构等信息。
3.2 雷达遥感技术雷达遥感技术在林业遥感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与光学遥感不同,雷达遥感可以在雨雪等恶劣气象条件下进行观测,并且具有穿透能力,在森林植被密集的地区也能获取有效的数据。
常见的雷达遥感技术包括合成孔径雷达(SAR)和激光雷达。
SAR技术通过接收地面散射的微波信号,并对信号进行处理和分析,可以获取森林的覆盖度、湿度和结构等信息。
激光雷达则通过发送激光脉冲并测量其返回时间来获取地面、障碍物和地形的三维信息,用于森林高度和结构的测量。
3.3 多源数据融合技术多源数据融合技术是指将不同传感器获取的多种遥感影像数据进行整合和分析,以获取更全面、准确的森林资源信息。
insar在农林业方面的应用

insar在农林业方面的应用
INSAR(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在农林业方面有许多应用。
下面列举了几个常见的应用场景:
1. 土壤湿度监测:通过INSAR技术可以定量地测量土壤湿度,实时监测农田土壤中的水分含量。
这对于农作物灌溉管理和监测农田排水系统的效果非常有帮助。
2. 地表沉降监测:INSAR技术可以检测和监测土地表面的沉降,包括地面沉降、河堤沉降等。
在农林业中,这有助于识别土地整平不良、地表稳定性和农田排水问题。
3. 森林生长监测:INSAR技术可以测量森林高度、密度和生
长速率。
这对于森林资源管理、森林健康状况评估和森林火灾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4. 农田监测:INSAR技术可以提供农田的地表形变和沉降信息,帮助农民监测农田的稳定性和土地沉降问题。
此外,INSAR还可以用于评估农田排水系统的效果,并提供农田土
壤的湿度信息。
5. 耕地变化监测:INSAR技术可以检测和监测耕地的变化情况,包括土地开垦、农田扩展、土地利用变化等。
这对于农地规划和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INSAR技术在农林业方面的应用可以提供重要的地貌
和土地信息,帮助优化农业生产管理、森林资源管理和土地利用规划。
遥感技术在林业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林业中的应用遥感技术是一种通过卫星、飞机等远距离传感器获取地面信息的技术,通过对地球表面进行高分辨率、多光谱的监测,可以获取大范围的地表信息。
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林业领域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本文将介绍遥感技术在林业中的应用,包括森林资源调查、森林生态监测、林火监测等方面的应用,并探讨其在林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一、森林资源调查遥感技术在森林资源调查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帮助实现森林覆盖率、林木种类和密度、林地变化等森林资源的动态监测。
利用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大范围的高分辨率森林覆盖数据,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可以实现对森林资源的全面调查和监测。
这为森林资源管理部门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可以帮助他们制定合理的森林管理政策,保护和利用森林资源。
二、森林生态监测森林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为复杂的生态系统之一,遥感技术可以帮助实现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全面监测。
通过监测森林植被的生长情况、植被覆盖度等指标,可以及时发现森林生态系统的变化,帮助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而且,利用遥感技术还可以实现对野生动植物种群的监测,帮助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和保育工作。
对于珍稀濒危物种和生态敏感区域的保护,遥感技术更是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林火监测林火是造成林业资源损失以及生态环境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遥感技术可以帮助实现对林火的监测和预警。
通过卫星遥感可以实现对林地火灾的实时监测,及时发现火点并进行扑救,减少林火对森林资源的破坏。
而且,利用遥感技术还可以实现对烟雾和火灾热点的监测,帮助相关部门对火灾进行预警和应急救援。
这为森林防火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提高了林火扑救的效率。
遥感技术在林业中的应用为森林资源管理、森林生态保护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和决策参考。
而且,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其在林业领域中的应用还将进一步深化和拓展。
可以预见,遥感技术将为森林资源的科学管理和保护提供更为全面和精准的数据支持,推动林业可持续发展。
激光雷达测量技术在林业资源调查中的应用

激光雷达测量技术在林业资源调查中的应用近年来,随着激光雷达测量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逐渐增加,其中之一就是在林业资源调查中的应用。
激光雷达测量技术以其高精度、高效率和非接触性等特点,为林业资源调查带来了全新的解决方案。
首先,激光雷达测量技术可以实现高精度的地形测量。
传统的林业资源调查方法中,常常使用地面测量仪器进行地形测量,这种方法不仅耗时耗力,还受到地面条件的限制。
而激光雷达测量技术通过发射激光束并记录其回波时间,可以准确测量出地面的高程信息,从而建立起高精度的地形模型。
这种高精度的地形模型不仅可以为林业资源的调查和管理提供详尽的基础数据,还可以为林业防火、生态恢复等方面的工作提供支持。
其次,激光雷达测量技术可以实现树木高度的快速测量。
树木高度是林业资源调查中一个重要的参数,传统的方法通常需要人工上山测量或使用测距仪进行测量,耗时耗力。
而激光雷达测量技术可以通过测量激光束从树冠到地面的行程时间,从而精确计算出树木的高度。
激光雷达测量技术具有高精度和非接触性的特点,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快速获取到大量的树木高度数据,极大地提高了林业资源调查的效率和精度。
此外,激光雷达测量技术还可以进行林冠密度的遥感估算。
林冠密度是评价林木长势和林分结构的重要参数,传统的测量方法往往需要人工收集样地数据,并通过复杂的计算过程进行估算。
而激光雷达测量技术可以通过测量激光束在树冠层的反射和穿透程度,准确反映林分的垂直结构和光环境,从而实现对林冠密度的遥感估算。
这种非接触的遥感测量方法不仅减少了野外工作的难度和工作量,还提高了数据的可靠性和精度。
最后,激光雷达测量技术还可以用于森林火灾的监测和预警。
传统的火灾监测方法通常依赖于人工巡逻和卫星遥感数据,不仅成本高昂,而且无法实现实时监测。
而激光雷达测量技术则可以实现对火灾烟雾和火线的高精度监测,通过分析激光雷达数据,可以实时掌握火灾的发展情况,提前预警,并采取相应的灭火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林 | 欧尼卡望远镜来守护神龙架自然保护区
神龙架自然保护区位于湖北西北部,总面积达105.28 万亩,其中天然林覆盖率达80.02%。
气候条件是亚热带季风气候,保护区内分布着从热带季节性雨林到热带山地雨林等较全面的植被类型,其中包括长蕊木兰、蓝果树和藤枣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生物多样性丰富、稀有和典型性十分突出。
然而,受经济利益驱使,近年来盗伐林木、毁林开垦现象猖獗,再加上林区内不合理用火引起森林火灾,生态环境惨遭破坏。
据不完全统计,保护区一年受理和查处各类森林案件就达上百起。
为加大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对森林资源破坏现象的打击力度,神龙架自然保护区将机动性强、灵活度高、监测范围广的望远镜选为巡护助手,为3 个管护站都部署了大量的欧尼卡望远镜。
让我们一起去看看,欧尼卡望远镜如何帮助管护站工作人员进行日常巡护!人工巡护,难巡费时日常巡护是管护站最主要且最费时费力的工作,巡护员每年的巡护天数将近160 天。
神龙架自然保护区现共有4 条巡护路线,每条路线都长达110 多公里。
平均每个月需要2~3名巡护员组队巡逻4 次,每次耗时3~4 天。
保护区内山高路陡,巡护员在山与山之间巡逻时,光是攀登就要数小时,任务繁重。
活动于保护区内的野生动物还时刻对巡护员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
山高路陡,难以行走,受道路不通等因素影响,保护区内还存在不少巡查死角,地面人巡方式难以全部覆盖。
对于这些
难以巡查到的区域,传统的处理方式只能依靠卫星遥感反馈,中间需要间隔好几个月,无论是时效性和卫片可辨识度都难以满足需求。
5 分钟= 2 小时,
针对以上痛难点,神龙架自然保护区为巡护员配备了欧尼卡望远镜。
欧尼卡望远镜便于携带,巡护员可轻松携带上山,不增加额外负担。
欧尼卡望远镜测距ARC系列主要优势是综合了望远镜、测距仪的功能,测距灵敏、显示数据直观。
在野外数据采集一直是一个长期困扰测量人员、、GIS数据库管理人员、制图员工程师和研究人员的问题。
问题是如何高效、准确地收集定位和物理特征数据,用于制图、编目、资源清查和存入数据库。
在某一给定情况下,找出这一问题的结果是令人烦恼的。
因为:(1)可能有很多方法和技术可以使用;
(2)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没有一种方法能单独提供完整而令人满意的结果。
数据采集用于林业资源清查,即树高、可作商业性用材的高度,植被绘制,野生特殊树种、优良树种定位,确定区域内树的等级及经济价值,或在进行栽培管理研究时如修枝,决定产生特定高度的地方的树位置,绘制伐木量剖面图,确定资源边界;在收成木材考虑捆堆木材方法时,用于捆堆木材通道的地形测定、绘制,以及用作通用目的的道路和崎岖小道施工前调查是很重要的。
使用以往可使用的常规调查、航空摄影和GPS定位都可能遇到各种问题(例如:成本,准确度,障碍物等)。
激光技术的应用,尤其是美国激光技术公司(LTI)研制的激光测距仪自
1990年由美国农业部林业局作为野外测量样机并进行评估其未来发展应用以来,日趋完善,并可与数据采集器、GPS连接,而且可配置丰富的各种软件,使林业测量由手操罗盘、绳带、倾斜仪和旧式望远镜推进到单人操作、全站位、全面综合的多用途仪器时代。
LTI设计的测量系统适合基本植被资源和木材销售巡查和规划测定,伐木量分布图和道路调查测量等的需要。
至1993年6月,美国林业局已购买这些仪器超过150台。
在美国农业部林业局在野外规划使用中,该激光测距仪不但功能完备、精确和耐用,而且节省成本,特别是对目标不清楚的地方。
从爱达荷北部的灌木地到阿拉斯加东南的大雨林都证明了这一点。
资源辽阔的中国,有着丰富的林业资源。
随着改革开放带来的大规模生产,林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日渐显著,商用木材需求激增。
如何规划林业的发展,对林业资源更高精度的测量,以木材销售为重点的更精确的林业资源清查和编目,成为林业部门重要的议题。
我们把激光测量技术介绍进来,将有助于推动我国的林业测量技术迈进新时代。
多功能激光测量系统的用途
(一)距离测量----距离测量为本仪器主要功能,可直接显示水平距离或倾斜距离。
(二)方位角----可直接显示测量目标的磁方位角,或者相对方位角。
(三)倾斜角----可以显示倾斜角度(垂直角)或倾斜百分率。
(四)目标坐标程序----目标程序功能即测量上所谓地址
以其中一条巡护路线必经的牛山为例,以往巡护员需要爬山2 小时才能抵达牛山查看情况,现在仅需5 至10 分钟就能完成对牛山的巡逻,效率提升10 倍以上。
对于传统人巡难以抵达的巡逻盲区,望远镜测距仪的信息更成为了重要线索。
辅助退耕还林
神龙自然保护区设立较晚,由于历史遗留问题,部分国有林地、集体林地被非法侵占,改种为茶树、橡胶等经济作物。
管护站既需要清理已有侵占区域,将其恢复为林地;又需要及时发现、制止新的侵占林地行为,与违法人员斗智斗勇。
自然森林区域和人工茶树种植区域
根据茶树种植的规律性,巡护员通过欧尼卡的测距望远镜收集信息,可以快速有效判断出人工茶树种植区域。
借助动态变焦功能,“御”2 行业版可在远处获取清晰影像,提升巡逻效率。
此外,视频与照片上记录的时间和GPS 位置信息,也极大方便了侦查工作的后续归档分析及取证。
由于使用望远镜进行工作的成本较低,巡逻的频率得到了大幅提升,针对毁坏林木、违法种植的查处更加及时,退耕还林工作的推进也更顺畅。
辅助森林防火
在日常巡护中,森林防火勘察工作尤为重要,特别在每年1~5 月的防火重点期,防火问题更成为神龙自然保护区巡护工作的重中之重。
森林防火对时效性要求非常高,根据规定必须在限定时间内对起火点进行有效处理,而单纯依靠卫星遥感图片只能得到大概范围,需要进一步确定疑似区域情况、地理位置等信息,在前期确认起火点就耗费了大量时间。
欧尼卡望远镜可以快速对疑似起火区域进行排查,准确定位起火点。
在树木茂盛,视线遮挡严重,搭载了欧尼卡RE45红外热成像摄像还可突破重重阻碍,将火场的轮廓、面积、生命源状况等关键信息传回后方指挥区,为制定合理灭火方案提供依据。
在灭火队作业期间,可持续监控火情,直至后期确保火灾隐患完全消除。
空地全方位巡护
望远镜测距仪加入日常巡护后,布龙自然保护区的巡护手段由原来单一的地面巡护发展为现在全方位结合巡护模式。
巡护具有灵活性强、响应速度快、监测范围广、巡护效率高等多重优势,在生态资源调查、生态环境监测、森林防火、生产用火监测等多个方面的工作都可发挥独特作用,有效辅助人工巡护。
目前,神龙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下属的8 个保护区基层管理所、科研所和局机关自然保护区管护所已全部装备欧尼卡望远镜测距仪,实现了生态良好、林区和谐提供科技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