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西县玉米品种比较试验
云南省维西县塔城镇土壤适宜性评价

植海坡土
被 覆
拔 高
度
地 利
盖度
用
率
类
型
土 土有 土
灌排
壤 质 地
层 厚 度
机 质
pH
壤 速速速 效效效
值 NPK
溉 条 件
水 条 件
光 气降
照 温水
时
量
间
图1 土壤适宜性评价预选指标集 Fig1 The Pre-index system of Soil quality evaluation
1.3.7 评价指标筛选
以土地利用现状图为基础,将有关土壤普查图件、地形图等逐一叠加,进行综合分析、 取舍,在工作底图上勾划出评价单元。
2. 塔城镇各评价单元土壤适宜性评价
云南省维西县塔城镇位于云南高原西北部(99 º 10′ 30″ ~99 º 32′49″ E,27 º 18′3″ ~27 º 40′ 40″N),地处丽江、中甸、德钦、维西的结合部。[7]农业生产为传统耕作方式,凡有土地 的部位基本都开垦耕种,以种植水稻、玉米、小麦、豆类、薯类等为主,沿河的土地相对肥
100
75
10°~15° 50
>15° 0.2
25
农耕地适宜等级指数和范围(P) ≥85
85~65
65~45
<45 ---
1.3.10 适宜性类和等级的划分和面积的量算 按照土地优劣的实际情况,划定土地等级,将项目区内的土壤质量分为3个级别:一级
地,土壤质量好,质地适中,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强,地下水源充足,能灌溉, 目前为高产 田;二级地,土壤质量较好,质地适中,土壤有一定保水保肥能力,地下水源较充足,但缺 乏灌溉设施,目前为中、低产田;三级地,土壤质量差,适宜性较差, 因受土壤质地、水 分不足、地形等限制,农业利用时需要采取一定改良措施。 1.3.11 评价图件的编绘
云南省迪庆州维西县稻谷、小麦、玉米、豆类种植面积3年数据专题报告2020版

云南省迪庆州维西县稻谷、小麦、玉米、豆类种植面积3年数据专题报告2020版前言迪庆州维西县稻谷、小麦、玉米、豆类种植面积数据专题报告围绕核心要素粮食作物总种植面积,稻谷种植面积,小麦种植面积,玉米种植面积,豆类种植面积等展开深入分析,深度剖析了迪庆州维西县稻谷、小麦、玉米、豆类种植面积的现状及发展脉络。
迪庆州维西县稻谷、小麦、玉米、豆类种植面积专题报告中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等权威部门,通过整理和清洗等方法分析得出,具备权威性、严谨性、科学性。
本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本报告从多维角度借助数据客观反映当前迪庆州维西县稻谷、小麦、玉米、豆类种植面积真实状况,趋势、规律,迪庆州维西县稻谷、小麦、玉米、豆类种植面积数据专题报告必能为大众提供有价值的指引,提供更快速的效能转化。
目录第一节迪庆州维西县稻谷、小麦、玉米、豆类种植面积现状 (1)第二节迪庆州维西县粮食作物总种植面积指标分析 (3)一、迪庆州维西县粮食作物总种植面积现状统计 (3)二、全省粮食作物总种植面积现状统计 (3)三、迪庆州维西县粮食作物总种植面积占全省粮食作物总种植面积比重统计 (3)四、迪庆州维西县粮食作物总种植面积(2017-2019)统计分析 (4)五、迪庆州维西县粮食作物总种植面积(2018-2019)变动分析 (4)六、全省粮食作物总种植面积(2017-2019)统计分析 (5)七、全省粮食作物总种植面积(2018-2019)变动分析 (5)八、迪庆州维西县粮食作物总种植面积同全省粮食作物总种植面积(2018-2019)变动对比分析 (6)第三节迪庆州维西县稻谷种植面积指标分析 (7)一、迪庆州维西县稻谷种植面积现状统计 (7)二、全省稻谷种植面积现状统计分析 (7)三、迪庆州维西县稻谷种植面积占全省稻谷种植面积比重统计分析 (7)四、迪庆州维西县稻谷种植面积(2017-2019)统计分析 (8)五、迪庆州维西县稻谷种植面积(2018-2019)变动分析 (8)六、全省稻谷种植面积(2017-2019)统计分析 (9)七、全省稻谷种植面积(2018-2019)变动分析 (9)八、迪庆州维西县稻谷种植面积同全省稻谷种植面积(2018-2019)变动对比分析 (10)第四节迪庆州维西县小麦种植面积指标分析 (11)一、迪庆州维西县小麦种植面积现状统计 (11)二、全省小麦种植面积现状统计分析 (11)三、迪庆州维西县小麦种植面积占全省小麦种植面积比重统计分析 (11)四、迪庆州维西县小麦种植面积(2017-2019)统计分析 (12)五、迪庆州维西县小麦种植面积(2018-2019)变动分析 (12)六、全省小麦种植面积(2017-2019)统计分析 (13)七、全省小麦种植面积(2018-2019)变动分析 (13)八、迪庆州维西县小麦种植面积同全省小麦种植面积(2018-2019)变动对比分析 (14)第五节迪庆州维西县玉米种植面积指标分析 (15)一、迪庆州维西县玉米种植面积现状统计 (15)二、全省玉米种植面积现状统计 (15)三、迪庆州维西县玉米种植面积占全省玉米种植面积比重统计 (15)四、迪庆州维西县玉米种植面积(2017-2019)统计分析 (16)五、迪庆州维西县玉米种植面积(2018-2019)变动分析 (16)六、全省玉米种植面积(2017-2019)统计分析 (17)七、全省玉米种植面积(2018-2019)变动分析 (17)八、迪庆州维西县玉米种植面积同全省玉米种植面积(2018-2019)变动对比分析 (18)第六节迪庆州维西县豆类种植面积指标分析 (19)一、迪庆州维西县豆类种植面积现状统计 (19)二、全省豆类种植面积现状统计 (19)三、迪庆州维西县豆类种植面积占全省豆类种植面积比重统计 (19)四、迪庆州维西县豆类种植面积(2017-2019)统计分析 (20)五、迪庆州维西县豆类种植面积(2018-2019)变动分析 (20)六、全省豆类种植面积(2017-2019)统计分析 (21)七、全省豆类种植面积(2018-2019)变动分析 (21)八、迪庆州维西县豆类种植面积同全省豆类种植面积(2018-2019)变动对比分析 (22)图表目录表1:迪庆州维西县稻谷、小麦、玉米、豆类种植面积现状统计表 (1)表2:迪庆州维西县粮食作物总种植面积现状统计表 (3)表3:全省粮食作物总种植面积现状统计表 (3)表4:迪庆州维西县粮食作物总种植面积占全省粮食作物总种植面积比重统计表 (3)表5:迪庆州维西县粮食作物总种植面积(2017-2019)统计表 (4)表6:迪庆州维西县粮食作物总种植面积(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4)表7:全省粮食作物总种植面积(2017-2019)统计表 (5)表8:全省粮食作物总种植面积(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5)表9:迪庆州维西县粮食作物总种植面积同全省粮食作物总种植面积(2018-2019)变动对比统计表 (6)表10:迪庆州维西县稻谷种植面积现状统计表 (7)表11:全省稻谷种植面积现状统计表 (7)表12:迪庆州维西县稻谷种植面积占全省稻谷种植面积比重统计表 (7)表13:迪庆州维西县稻谷种植面积(2017-2019)统计表 (8)表14:迪庆州维西县稻谷种植面积(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8)表15:全省稻谷种植面积(2017-2019)统计表 (9)表16:全省稻谷种植面积(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9)表17:迪庆州维西县稻谷种植面积同全省稻谷种植面积(2018-2019)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0)表18:迪庆州维西县小麦种植面积现状统计表 (11)表19:全省小麦种植面积现状统计分析表 (11)表20:迪庆州维西县小麦种植面积占全省小麦种植面积比重统计表 (11)表21:迪庆州维西县小麦种植面积(2017-2019)统计表 (12)表22:迪庆州维西县小麦种植面积(2018-2019)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12)表23:全省小麦种植面积(2017-2019)统计表 (13)表24:全省小麦种植面积(2018-2019)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13)表25:迪庆州维西县小麦种植面积同全省小麦种植面积(2018-2019)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4)表26:迪庆州维西县玉米种植面积现状统计表 (15)表27:全省玉米种植面积现状统计表 (15)表28:迪庆州维西县玉米种植面积占全省玉米种植面积比重统计表 (15)表29:迪庆州维西县玉米种植面积(2017-2019)统计表 (16)表30:迪庆州维西县玉米种植面积(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6)表31:全省玉米种植面积(2017-2019)统计表 (17)表32:全省玉米种植面积(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7)表33:迪庆州维西县玉米种植面积同全省玉米种植面积(2018-2019)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表33:迪庆州维西县玉米种植面积同全省玉米种植面积(2018-2019)变动对比统计表表34:迪庆州维西县豆类种植面积现状统计表 (19)表35:全省豆类种植面积现状统计表 (19)表36:迪庆州维西县豆类种植面积占全省豆类种植面积比重统计表 (19)表37:迪庆州维西县豆类种植面积(2017-2019)统计表 (20)表38:迪庆州维西县豆类种植面积(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20)表39:全省豆类种植面积(2017-2019)统计表 (21)表40:全省豆类种植面积(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21)表41:迪庆州维西县豆类种植面积同全省豆类种植面积(2018-2019)变动对比统计表 (22)第一节迪庆州维西县稻谷、小麦、玉米、豆类种植面积现状迪庆州维西县稻谷、小麦、玉米、豆类种植面积现状详细情况见下表(2019年):表1:迪庆州维西县稻谷、小麦、玉米、豆类种植面积现状统计表注:1.本报告以国家各级统计部门数据为基准,并借助专业统计分析方法得出;2. 全省粮食面积数据为抽样调查数。
玉米新品种比较试验

试验研究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4年第1期玉米新品种比较试验管 伟,范建军(泰兴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江苏泰兴 225400)摘要:鉴定大面积生产上最新推广的玉米新品种在本地的适应性、丰产性、抗逆性、商品性,客观评价各品种特征特性和生产利用价值,为本地今后的玉米生产、推广提供依据。
关键词:玉米;新品种;试验1 试验方案参试品种共9个,分别为:苏玉161、苏玉34、长江玉9号、长江玉6号、中江玉99、江玉877、中江玉2号、中江玉1601、苏玉29(CK)。
1.1 田间设计 试验按统一方案执行,各参试组合随机区组排列,三次重复,小区面积13.2 m2,4行区,大小行种植,大行距0.8 m,小行距0.4 m,株距0.25 m,密度 4 500株/667 m2,纯作种植,四周设同品种玉米作保护行,对照品种为苏玉29。
1.2 试验基本情况试验在根思乡根思村金禾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进行,土质沙壤,肥力中等,地势平坦,灌排方便,前茬为水稻收获后的冬闲田,冬前耕翻晒垡,3月25日有机肥1 000 kg/667 m2+尿素25 kg/667 m2+复合肥30 kg/667 m2作基肥全田撒施后耕翻,试验于5月7日、5月25日、6月10日分三次追施尿素,用量分别为 20 kg/667 m2、25 kg/667 m2和30 kg/667 m2。
在每两穴玉米间人工用小锹穴施。
4月3日耙田整地设置小区,播前晒种1天,4月6日开沟直播,播后苗前地表喷都尔除草。
4月13日~14日出苗,4月23日间苗并移苗补缺,5月8日定苗,试验地耕翻前以3 kg/667 m2辛硫磷颗粒剂撒施防治地下害虫,5月23日以吡蚜酮和康宽防治蚜虫、飞虱,同时兼治玉米螟。
试验于5月7日、5月25日、6月10日分三次追施尿素,用量分别为 20 kg/667 m2、25 kg/667 m2和30 kg/667 m2。
方法为在每两穴玉米间人工用小锹穴施。
试验于8月3日收获。
高产玉米种植及病虫防治关键技术研究

高产玉米种植及病虫防治关键技术研究摘要:近年来,粮食生产安全问题深受人们关注,绿色高质高效生产方式得到全面推广,在保证粮食产量稳定提升的基础上,促进主要粮食作物生产实现绿色高质高效。
玉米是十分重要的粮食作物,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提升,玉米种植产业呈现高速发展的趋势。
为了进一步提高玉米产量和质量,近年来维西傈僳族自治县采取有效措施推动玉米高产工作,加强高产高效示范基地建设,玉米生成规模明显过大,同时积极引进高产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保证作物产量和质量。
本文以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叶枝镇为例,对高产玉米种植及病虫防治技术进行分析。
关键词:高产玉米种植;病虫防治;关键技术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叶枝镇地处滇西北横断山脉的迪庆州西南部,距维西县城80公里,北毗巴迪乡,南邻康普乡,西沿碧罗雪山主系山脉与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茨开镇为界,东沿云岭山脉与金丝猴栖息地施坝萨马阁自然保护区相连。
当地群众依山势分别居住在高山、半山、江边河谷三个海拔带,受历史、自然、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滞后。
由于地理环境复杂,基础设施相对滞后,高稳产农田较少,玉米高产种植的难度较大,通过经验的积累和技术的引进,本文对高产种植及病虫防治的关键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
1.玉米高产种植及病虫防治的重要性分析玉米的根系发达,对环境适应性强,目前随着畜牧养殖、食品加工及工业等产业的发展,对玉米的需求显著提高。
玉米的用途广泛,除了粮食作物外,在深加工后还能够作为饲料、调料等,秸秆经处理能够作为有机肥料,经济价值非常高。
过往叶枝镇玉米种植过程中,受农业发展水平、技术及管理等因素影响,难以满足玉米高产要求,且部分种植户种植理念滞后,化肥使用不合理,影响作物产量。
高产种植及病程防治等关键技术的应用对于提高田间管理水平,保证作物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高产玉米种植技术1.深松深翻打破犁底层土壤是保证作物产量的重要基础,犁底层厚度过高、坚实,必然会影响作物根系下伸及通气、透水性能,为了避免这类问题需要采用深松或深翻方法,以避免犁底层的影响。
维西县小麦品种比较试验示范

维西县小麦品种比较试验示范摘要:主要对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所开展的小麦不同品种比较试验示范结果进行报告,为我县小麦新品种的引进工作,促进小麦品种的更新换代,为我县农业技术推广和种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小麦;比较试验;品种;报告为准确掌握不同小麦品种在维西县气候条件下的特性,筛选出高产、高效的优质良种,并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特安排本试验。
1试验材料和方法1.1 试验地点和材料该试验地点设在塔城镇启别村启别小组。
试验地土质为沙壤土,肥力中上等。
当地年平均气温是13.10℃,年平均降雨量是1400mm。
试验品种为16Ⅱ4-2、16Ⅱ4-5、16Ⅱ4-8、16Ⅱ4-9、16Ⅱ4-13、16Ⅱ4-15、16Ⅱ4-16、云麦52(CK)云麦53、云麦69。
1.2 试验设计试验采用随机排列,不设重复,小区面积28平方米,每小区(3.1米× 9.3米)平米,小区间距 0.3米,栽培密度每小区平均12排左右。
小区长方形,小区与小区及保护行间留道,道宽50公分左右。
1.3 试验过程10月26日按试验设计进行人工条播,种植前,用旋耕机进行机耕、机耙,精细整地,划定小区,开沟理墒,平整墒面。
亩用优质腐熟农家肥1500kg作底肥,播种前用三唑酮进行拌种,亩用25kg复合肥作种肥。
2020 年 1 月 1—3日冬灌;2 月至 3 月初进行化除两次,4 月 26 日、5 月 10 日统一开展“一喷三防”两次,有效预防了病虫草害的发生。
1.4田间观察记载11月6日-9日相继达到出苗期。
由于今年2月-3月份连续下了两场大雪使小麦在生长前期不同程度上受到冻害, 5月中旬各品种相继成熟,6月5日统一机收,同时分品种、分小区单收、单晒、单打计算实产,不同品种按技术要求进行室内考种。
在整个试验实施过程中认真做好田间观察记载、各品种室内考种有关性状、数据的记载确和整理,力求做到科学准确。
2试验结果与产量分析本试验于6月28日收晒完毕,通过室内考种、田间观察记载情况,各品种产量、生育期和主要经济性状总结如下:2.1主要经济性状参试品种株高在95-121cm之间。
玉米新品种比较试验

玉米新品种比较试验作者:毕英杰来源:《新农业》2016年第01期为加快新审定品种推广步伐,确定适宜品种推广和良种布局提供科学依据。
我们从各经营单位征集新审定的玉米品种进行对比试验,以筛选出适宜建平地区种植的新品种。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试验地点选在建平县昌隆镇昌隆村。
试验地地势平坦,褐土,土壤质地为壤土,前茬作物为玉米,前茬玉米每亩产量为750公斤。
前年秋季秸秆还田,具有灌溉条件。
试验玉米新品种①XY-168、②XY-106、③XY-177、④信玉9为吉林诺美信种业有限责任公司选育;⑤FY-1696、⑥FY-1338、⑦FY-1538为辽宁东亚种业有限公司选育;⑧辽单565为辽宁省农科院玉米所选育。
1.2 试验方法试验采用随机排列,不设重复,4行区,行长50米,行距55厘米,小区面积110平方米,每亩种植密度为4300株,以辽单565为对照。
田间管理,4月28日播种,机械播种,栽培模式采用大垄双行膜下滴灌栽培,播种时每亩一次性施入金正大缓控释肥(29-10-13)50公斤、磷酸二铵15公斤。
5月26日定苗,6月22日释放赤眼蜂防治玉米螟。
全生育期浇水3次,9月29日收获。
2 结果分析2.1 生育期调查通过对参试玉米品种的田间生育期调查可知:试验品种XY-168、XY-106、XY-177、信玉9号、FY-1696生育期天数和对照相差不大,为125~128天,FY-1338、FY-1538生育期天数略长,为129天,见表1。
2.2 生育性状抗逆性调查通过对参试玉米品种的生育性状调查可知:各品种的株高、穗位都比较适中,籽粒黄色,穗轴红色,全部活秆成熟,没有倒伏,株型为半紧凑和紧凑型。
2015年全县伏旱秋旱严重,玉米大斑病发生较普遍,通过田间植株调查,可以看出XY-168、XY-106品种较抗大斑病,XY-168、XY-106、XY-177品种较抗旱。
2.3 产量调查通过秋季测产可以得出以下结论:FY-1538玉米品种的每亩产量最高,为1003.1公斤,较对照增产19%,对照亩产842.7公斤,居参试品种第5位。
2013年玉米品种比较试验总结

2013年玉米品种比较试验总结作者:张梅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14年第08期一、试验目的为了筛选出在我县具有高产、抗病性强、优质、适应性广的玉米新品种在我县推广应用,从而提高我县玉米单产和总产量而进行试验。
二、参试品种齐单6号,罗单29号,大天1号,海禾2号CK,雅玉04809,雅玉889,豪孟玉509,路单8号,辽禾308,会单4号。
统一用海禾2号作对照。
三、试验地点试验地设在禄劝县撒营盘镇尚德村委会六组,王态珍家承包地内,海拔2260米,年平均气温12.3℃,年平均降雨量900毫米左右,冬闲晒垡,土地肥力均匀一致的块土,地势平坦,有水浇,光照充足。
四、试验设计及方法1.试验设计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10个品种,小区长5米,宽4.2米,宽窄行6行区=0.031,大约90cm,小行50cm。
塘距42厘米,每行种12塘,每塘播种3粒,留苗2株,每小区72塘,144株,折合每亩4537株。
重复间留走道50cm,品种间不留走道四周留1米保护行种玉米,收获中间2行计产,进行方差分析写出试验总结。
2.试验方法亩用农家肥1000kg盖塘,40kg复合肥N:P:K=10:10:12作种肥隔土播种,辛硫磷900g塘施。
播种后浇透水盖地膜,追肥5-7叶,提苗壮杆肥,亩用尿素20kg结合中耕锄草培土一次,11-12叶禾会肥亩用尿素50kg结合中耕锄草一次。
前期要抗旱保苗浇水,后期要开沟排水防涝。
只防虫、不防病。
3.田间种植草图五、试验过程和管理2013年4月12日整地,双犁双耙一平整。
达到摘平,垡细、埂子光、沟通,4月14日划小区,4月15日按试验方案进行播种。
亩用优质农家肥1000kg盖塘,900克辛硫磷防治地下害虫塘施,亩用40kg复合肥N:P:K=10:10:12作种肥隔土播种,浇透水,盖膜。
4月22日出苗,5月2日间定苗,每塘留苗2株。
5月26日亩追尿素20kg结合中耕锄草培土一次。
6月27日亩追尿素50kg,结合中耕锄草培土一次,7月7日喷施高氯菊脂防治粒虫,7月16日用硝黄草铜加秀去津防治杂草一次,9月17日收获。
玉米新品种比较试验报告

玉米新品种比较试验报告作者:李发琼李顺康马小英等来源:《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4年第8期李发琼,李顺康,马小英,罗涛,杨烈(攀枝花市仁和区农牧局,四川攀枝花 617000)近年来我区玉米病毒病流行危害,大部分主推品种都已感病,生产中减产或绝收的情况时有发生,严重地威胁着玉米的可持续生产,筛选抗病、高产玉米品种已成为当务之急。
为了验证杂交玉米新品种在我区的抗病性、适应性、抗逆性及其产量水平,在我区有代表性的玉米种植地区大龙潭乡和平地镇不同海拔区域进行了玉米品种正规试验和观察试验各一个。
现将两组试验情况报告如下:1 试验材料和方法1.1 参试品种神龙玉9号、华龙玉8号、黔玉1号、邡玉1号、飞歌1号、帮豪玉108、海禾一号(对照)。
1.2 试验方法1.2.1 正规品比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小区长7.6m,宽1m,面积7.6㎡,用小区实收产量和折算亩产进行分析比较。
1.2.2 观察试验不设重复随机排列,小区面积12㎡,用小区实收产量和折算亩产进行分析比较。
1.3 试验基本情况1.3.1 正规品比试验地点:仁和区平地镇白拉姑村小吴坝组孙家录家承包田,海拔1800m。
试验田土壤较肥沃,肥力较均匀,前作为青菜。
试验于2013年5月6日播种,规格为50cm×75cm,每窝播种3~4粒,匀苗时留两株健壮苗,667m2植3556株;8月23日以后陆续成熟,8月28日收获各小区收湿产。
1.3.2 观察试验地点:仁和区大龙潭乡裕民村小麦冲村民小组普发德承包地中试验,海拔1420m。
试验于2013年5月30日播种,小区长12m,宽1m;规格为50cm×75cm,每窝播种3~4粒,匀苗时留两株健壮苗,667m2植3556株;9月23日以后陆续成熟,9月30日收获各小区收湿产。
1.4 试验田间管理只要求农户不使用任何防病治虫的农药,其余中耕、除草、灌水、施肥、培土等均由农户自己进行。
1.5 试验调查内容、取样方法调查内容是株高、穗位高、穗长、突尖等农艺性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维西县玉米品种比较试验
作者:王娟彭慧娉孙冬梅等
来源:《云南农业》 2020年第10期
王娟,彭慧娉,孙冬梅,斯那央宗,此主拉姆
(维西县种植业管理服务中心,云南维西 674600)
维西县大面积推广玉米新品种以来,农业生产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粮食连年丰收,人民的生活质量也得到较大提高,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新品种新技术的不断运用,人们的生活观念也有了新的变化,已不再是满足于过去的高产型农业,而逐步向更深层次的优质型农业进军,从而达到优质高效的目的。
通过品种比较试验,摸清各参试品种的特征、特性、抗逆性、抗病性及品质,保证今后大面积推广种植,对大田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品种
参试品种:雅玉112、雅玉152、雅玉165、雅玉188、北玉1505、会单112、雅玉158与会单4号(CK)。
1.2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选择在维西县永春乡三家村坪子组,东经99°33′05″,北纬27°13′08″,海拔2261.2 m,年平均气温16.6 ℃,年平均降雨量106.12 mm,无霜期169 d;土质为沙壤土,肥力中等,自然降水灌溉,冬闲地,前作种植玉米。
1.3 试验设计
设置3个重复,8个处理,24个小区,每小区20 m2,每小区种5 行,行距0.8m,每小区每行种14塘,每塘留2株(株距18 cm),每小区140 株,每亩4669株。
1.4试验过程
播种前进行机耕机耙,精细整地,施足底肥,每亩用优质腐熟农家肥1500 kg作底肥,划定小区,开沟理墒,平整墒面。
晒种1 d。
玉米于2019年4月14日播种,每亩用25 kg复合肥作种肥。
4月27月至5月4日相继出苗。
3叶期间苗,4叶期定苗。
5月26日每亩施45 kg 的复合肥作提苗肥并进行第1次中耕除草。
7月16日每亩追施30 kg尿素加25 kg复合肥作攻穗肥并进行第2次中耕除草。
9月18日至10月1日各参试品种相继成熟,适时收获,每个品种取中间3行单收、单晒、单打计算产量,并随机取各参试品种10穗进行室内考种。
1.5生长期气候特点
2019年,全县大春生产期间4月下旬至6月下旬,持续2个月干旱,给玉米出苗造成一定的影响;7-8月遇持续降雨,这段时间的高温高湿,正遇玉米抽雄、吐丝、灌浆期造成抗病力弱的品种大面积感病、感蚜虫。
2结果分析
2.1参试玉米参试品种生育期及抗性比较(表1)
由表1知,会单4号(CK)生育期最短,会单112生育期最长;株高北玉1505最矮,会单112最高,其余品种比会单4号(CK)高;穗位高雅玉165最矮,会单112最高,雅玉188比
会单4号(CK)略矮,其余品种比会单4号(CK)略高;会单4号(CK)和雅玉152出现倒伏、倒折,雅玉152的倒伏率与会单4号(CK)一样,比会单4号(CK)低,其余品种无倒伏、倒折。
2.2 参试品种病虫害比较(表2)
由表2知,各品种均高抗小斑病、穗腐病、茎腐病和丝黑穗病;会单4号(CK)中抗大斑病,其余品种高抗大斑病;会单112和会单4号(CK)高感灰斑病,雅玉152和雅玉188感灰
斑病,雅玉112和雅玉158中抗灰斑病,其余品种高抗灰斑病;北玉1505和雅玉158中抗锈病,其余品种高抗锈病;雅玉112发生螟害,其余品种未发生螟害。
2.3参试品种穗部性状比较(表3)
由表3知,穗长雅玉152最短,会单112最长,北玉1505比会单4号(CK)略短,其余品种比会单4号(CK)略长;穗粗北玉1505最细,雅玉188最粗,雅玉152与会单4号(CK)一样粗,其余品种比会单4号(CK)略粗;秃尖长度北玉1505最短,雅玉188最长,雅玉165、
雅玉158和会单112都比会单4号(CK)短,其余品种比会单4号(CK)略长;百粒重会单
112最轻,雅玉165最重,其余品种比会单4号(CK)都重;出籽率会单4号(CK)最少,
雅玉112和雅玉158最多;单穗粒重会单4号(CK)最轻,雅玉188最重。
2.4 参试品种产量比较(表4)
由表4知,会单4号(CK)产量最低,雅玉112的产量最高,会单112的产量比会单4号(CK)略高,其余品种比会单4号(CK)明显增产。
3 结论
通过试验表明,雅玉112、雅玉188、雅玉165、北玉1505、雅玉158和雅玉152的产量比会单4号(CK)高,丰产性、适应性、抗病能力等综合性状都显著优于会单4号(CK),建议适当引进示范种植推广。
会单112产量比会单4号(CK)虽略有增加,但抗病性等综合性状最差,建议淘汰。
参考文献
[1] 桂雪梅.2016年国家杂交玉米品种联合体西南玉米组思茅试点简报[J].云南农业,2017(12)49-52.
[2] 雷杰,鲁金华,李进有,等.2017年云南省普通玉米品种区域试验[J].云南农业,2020(05)70-74.
[3] 张红粉,杨洋. 玉米新品种比较试验[J].云南农业,2017(增刊1)112-113.
收稿日期:2020-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