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红外传感器的发展与应用论文

合集下载

浅析我国红外传感器的发展与应用论文

浅析我国红外传感器的发展与应用论文

浅析我国红外传感器的发展与应用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物联网工程班级: 15xx班学号:**********xx姓名:gllh摘要:红外传感器是一种能感应红外电磁波信号并将其转换为电学输出信号的传感器,由红外传感器组成的红外焦平面阵列(IRFPA)是红外热成像技术的核心器件。

[5]随着红外传感器技术不断发展,我国在对红外传感器的利用方向也有着不断的进步,红外传感器由于诸多特点在军用和民用领域都取得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红外探测、红外成像、红外制导等方面,但还是与世界水平有所差距,本文简述国内外红外传感器的应用,围绕红外传感器测量的意义、目前红外传感器测量的原理、红外传感测量的现状、不同红外传感器的对比和结论展开讨论。

关键字:红外传感器、应用、原理、对比、现状目录:一.摘要 (2)二.目录 (3)三.红外传感器测量的意义 (4)四.目前红外传感器种类及测量方法 (4)1.被动红外传感器 (4)2.红外点传感器 (4)3.不分光红外传感器 (4)五.红外传感器应用现状 (5)1.热成像相机 (5)2.红外制导 (6)3.红外运动探测 (7)六.红外传感器原理与方法对比 (8)七.结论 (12)八.参考文献 (14)一.红外传感器测量的意义利用红外传感器进行测量时具有测量速度快、灵敏高的特点,红外传感器可以不直接接触被测物体而进行测量工作,对于无接触温度测量,无损探伤以及分析气体成分等方面的检测工作而言,其常需要用红外线传感器来进行操作,比如测量体温、测量物体运动等,任何自身具有一定的温度的物质都能辐射红外线,因此利用红外线的反射与折射等物理性能即可进行测量工作。

红外传感技术是近几十年来新兴的一门技术,经过多年的研究发展,它己在科技、军事、生产、生活等各个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

其应用主体现在以下方面:(1)红外福射计:用于福射和光谱福射测量;(2)査找与跟踪系统:运用红外原理查找和跟踪目标物,并确定其空间位置并对其动作进行跟踪;(3)热成像系统:呈现所有的分布图像;(4)红外测距系统:实现物体间距离的测量;(5)通讯系统:建立无线通信方式;(6)混合系统:以上各类系统中的两个以上的组合。

红外传感器的研究和应用

红外传感器的研究和应用

红外传感器的研究和应用红外传感器是目前得到广泛应用的传感器种类之一,其在物联网、智能家居、电子设备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着重介绍红外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种类和应用,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工作原理红外传感器是通过检测物体辐射出的红外线信号来实现检测和控制的。

在物体温度高于绝对零度时,其会辐射出电磁波,其中包括可见光和红外线。

红外线是指波长在0.78-1000微米之间,频率在3×10^11-4.3×10^14Hz之间的电磁波,可以分为近红外、中红外和远红外三个波段。

红外传感器主要基于两种效应来实现对红外线的检测:热释电效应和光电效应。

其中,热释电效应是通过将红外辐射引起的物体温度变化转化为电信号来实现检测,典型的热释电传感器包括热电偶、焦平面阵列等;而光电效应则是通过将红外光辐射引起的电荷变化转化为电信号来实现检测,典型的光电传感器包括红外线测温仪、反射式传感器等。

二、种类及特点红外传感器根据其检测方式、材料、形状等因素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以下是常见的几种类型及其特点:1. 热电偶传感器热电偶传感器使用的是热释电效应,其通过将红外辐射引起的物体温度变化转化为电信号来实现检测。

该传感器的特点是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可靠性好,但需要加热器件来消除自身产生的杂散信号。

2. 焦平面阵列传感器焦平面阵列传感器也是基于热释电效应的,其通过一定方式将红外辐射引起的物体温度变化转化为电信号来实现检测。

与热电偶传感器相比,此种传感器可以在同等面积下实现更高的空间分辨率和灵敏度,从而可实现对图像的获取。

3. 红外线测温仪红外线测温仪是基于光电效应的传感器,其在红外波段内检测物体的辐射能量,并将其转化为温度值。

该传感器的特点是快速、非接触、可远距离测量,但需要考虑反射、衰减等因素对测量的影响。

4. 反射式传感器反射式传感器也是基于光电效应的传感器,其通过反射物体辐射出的红外线来实现检测。

该传感器的特点是方便安装、可远距离检测、灵敏度高、成本低,但需要考虑光线反射和衰减等问题。

红外线传感器的发展及应用

红外线传感器的发展及应用

HEFEI UNIVERSITY红外线传感器的发展及应用项目名称:红外线传感器的发展及应用作者姓名:班级: 1指导教师:李完成时间: 2015年6月6日星期六I一、简介红外线传感器是利用红外线的物理性质来进行测量的传感器。

红外线又称红外光,它具有反射、折射、散射、干涉、吸收等性质。

任何物质,只要它本身具有一定的温度(高于绝对零度),都能辐射红外线。

红外线传感器测量时不与被测物体直接接触,因而不存在摩擦,并且有灵敏度高,反应快等优点。

红外线传感器包括光学系统、检测元件和转换电路。

光学系统按结构不同可分为透射式和反射式两类。

检测元件按工作原理可分为热敏检测元件和光电检测元件。

热敏元件应用最多的是热敏电阻。

热敏电阻受到红外线辐射时温度升高,电阻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可能是变大也可能是变小,因为热敏电阻可分为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和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通过转换电路变成电信号输出。

光电检测元件常用的是光敏元件,通常由硫化铅、硒化铅、砷化铟、砷化锑、碲镉汞三元合金、锗及硅掺杂等材料制成。

红外线传感器常用于无接触温度测量,气体成分分析和无损探伤,在医学、军事、空间技术和环境工程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例如采用红外线传感器远距离测量人体表面温度的热像图,可以发现温度异常的部位,及时对疾病进行诊断治疗(见热像仪);利用人造卫星上的红外线传感器对地球云层进行监视,可实现大范围的天气预报;采用红外线传感器可检测飞机上正在运行的发动机的过热情况等。

二、红外传感器的应用红外线传感器常用于无接触温度测量,气体成分分析和无损探伤,在医学、军事、空间技术和环境工程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1、在医学上的应用:采用红外线传感器远距离测量人体表面温度的热像图。

应用电路:人体焦耳式体温感测焦耳式体温传感器,由于静电效应输出阻抗很高,因此基板之一侧连接一FET 作为阻抗匹配的电压随耦器,工作时需加直流于D极和S极。

当人体接近感知器时,在源极(S)端感应一脉冲信号,送至运算放大器做一正向放大器。

关于红外传感器的文献

关于红外传感器的文献

关于红外传感器的文献
红外传感器:研究进展与应用领域
红外传感器,作为一种非接触式的温度测量设备,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红外传感器技术也在不断进步,为各行业提供了更为精确、可靠的温度测量解决方案。

一、红外传感器的原理与种类
红外传感器主要基于热辐射原理,通过接收物体发出的红外辐射来测量其温度。

按照工作原理,红外传感器可分为热电偶型、热电阻型、热敏电阻型及光学型等。

其中,热电偶型和热敏电阻型是应用最广泛的类型。

二、红外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随着材料科学和微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红外传感器在灵敏度、响应速度和测量精度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提升。

新型的红外传感器,如量子阱红外传感器和二维材料红外传感器,以其独特的优势在科研和工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三、红外传感器的应用领域
医疗领域:在医疗领域,红外传感器被广泛应用于非接触式体温测量、红外线乳腺诊断、红外线治疗等。

工业控制:在工业控制领域,红外传感器被用于检测物体表面温度,如焊接、热处理等工艺的温度控制。

环境监测:在环境监测领域,红外传感器可用于测量大气温度、环境温度变化等。

军事应用:在军事领域,红外传感器可用于导弹制导、目标跟踪等方面。

综上所述,红外传感器凭借其非接触、高精度、高可靠性的特点,在众多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红外传感器将会在更多领域发挥其重要作用。

探究红外传感器的原理、应用及发展

探究红外传感器的原理、应用及发展

探究红外传感器的原理、应用及发展
先看一条三年前的资讯:“据悉,今年秋天,罹患渐冻症逾半个世纪的著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将出版一部回忆录,坦诚地透露71年来的生活细节。

据称,这是第一部霍金未借助他人帮助、完全依靠自己写成的书籍。

那么,一直以来,霍金是如何与他人进行交谈和发表演讲的呢?
原来,霍金轮椅下方和后方安装的电脑包含一个音频放大器和声音合成器,它们受到霍金眼镜上的红外传感器控制,能够对因面部运动而产生的光线变化作出反应……”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现如今,红外传感器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已经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并且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在了解红外传感器之前,首先,我们应该了解一下,什么是红外线,或者叫红外光。

我们知道,光线也是一种辐射电磁波,以人类的经验而言,通常指的是肉眼可见的光波域是从400nm(紫光)到700nm(红光)可以被人类眼睛感觉得到的范围。

如图所示我们把红光之外、波长760nm到1mm之间辐射叫做红外光,红外光是肉眼看不到的,但通过一些特殊光学设备,我们依然可以感受到。

红外线是一种人类肉眼看不见的光,所以,它具有光的一切光线的所有特性。

但同时,红外线还有一种还具有非常显著的热效应。

所有高于绝对零度即-273℃的物质都可以产生红外线。

因此,简单地说,红外线传感器是利用红外线为介质来进行数据处理的一种传感器。

红外传感器的种类
红外线是一种人类肉眼看不见的光,所以,它具有光的一切光线的所有特性。

但同时,红外线还有一种还具有非常显著的热效应。

所有高于绝对零度即-273℃的物质都可以产生红外线。

根据发出方式不同,红外传感器可分为主动式和被动式两种。

2024年红外线传感器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红外线传感器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红外线传感器市场发展现状摘要本文旨在介绍当前红外线传感器市场的发展现状。

首先,文章将介绍红外线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和应用领域。

然后,文章将详细探讨红外线传感器市场的规模、增长趋势以及竞争态势。

最后,文章将分析影响红外线传感器市场发展的因素,并提出未来发展的趋势和机遇。

1. 引言红外线传感器是一种能够感知、检测和转换红外辐射能量的设备。

由于其在军事、医疗、工业、安全等领域的广泛应用,红外线传感器市场迅速发展。

本文将详细介绍红外线传感器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2. 红外线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和应用领域红外线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物体发出的热辐射来进行检测和测量。

红外线传感器根据不同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热成像传感器、红外线接收器和红外线发射器等类型。

红外线传感器广泛应用于温度检测、夜视、安防监控、遥感测量和智能家居等领域。

3. 红外线传感器市场规模和增长趋势根据市场研究数据显示,红外线传感器市场在过去几年中保持了较高的增长率。

截至2020年,全球红外线传感器市场规模已经达到xx亿美元,并有望进一步扩大。

预计,红外线传感器市场的复合年增长率将保持在xx%左右。

红外线传感器市场的增长受益于多个因素。

首先,随着工业自动化的推进,红外线传感器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其次,红外线传感器在安防监控、智能家居等领域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再者,新兴的应用领域,如医疗健康、无人机等,对红外线传感器的需求也在逐渐增长。

然而,红外线传感器市场仍面临着一些挑战。

高价格和技术门槛限制了红外线传感器的普及和应用。

此外,市场上存在着大量的低质量和仿冒产品,给市场带来了不确定性。

4. 竞争态势红外线传感器市场具有一定的竞争度。

目前,市场上主要的红外线传感器供应商有xx、xx和xx等。

这些公司通过不断创新和合作拓展产品线,并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以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此外,新兴的科技公司也进入了红外线传感器市场。

这些公司通过引入先进的技术和通过降低成本来打破传统市场格局。

红外传感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红外传感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红外传感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传感技术的需求越来越高。

红外传感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传感技术,因其具有不受光照影响、适应性强等特点而受到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本文将着重介绍红外传感技术的研究进展以及其在各领域中的应用。

一、红外传感技术的研究进展红外传感技术是指利用物体辐射的红外辐射进行监测、控制和测量的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红外光谱学对物体所发出的辐射能进行分析,并从中得出需要的信息。

目前,红外传感技术已经发展出了多种传感器、探头和仪器设备,应用范围覆盖了安防、医疗、工业、环保等多个领域。

在红外传感技术的研究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进展:1、新型材料的研发:针对不同的应用领域,科研人员不断开发新型的红外传感材料,包括硅基、砷化镓、砷化铟等。

这些新型材料的应用,为红外传感技术带来了更大的可能性和发展空间。

2、探头的性能优化:探头是红外传感技术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性能的优化对于红外传感技术的发展至关重要。

目前,科研人员成功开发出了多种新型的探头,如微型化、低功耗、高灵敏度等。

这些探头的应用,不仅提高了红外传感技术的精度和可靠性,同时也使得红外传感技术更便于应用于实际场景中。

3、算法的研究与优化:红外传感技术的应用离不开算法的支持。

为了提高算法的适应性和实用性,科研人员开发了多种新型的算法,如神经网络、遗传算法等。

这些新型算法的应用,使红外传感技术在应对复杂环境和场景中更为灵活和高效。

二、红外传感技术的应用1、安防领域随着人们对于安全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安防领域已经成为红外传感技术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

利用红外传感技术,可以实现对于人员、物体、动态场景等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

例如,通过红外探头,可以检测到生命体征,如心跳、呼吸等,从而实现对于人员的监测和救援。

同时,红外传感技术还能用于对于爆炸品、管制刀具等危险物品的识别和监测,从而提高了安全等级。

2、医疗领域在医疗领域中,红外传感技术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作用。

红外探测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红外探测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红外探测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摘要:近年来,在我国社会经济与科技快速发展背景下,红外探测技术得到空前的发展。

红外探测技术具有低成本、高精度的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我国军事、民用、医疗等领域,应用效果显著,受到业内人士的高度认可。

但是当前我国红外探测技术的发展水平与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的发展水平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应该加大红外探测技术的研究力度,尤其是在新形势发展背景下,更应该不断创新并优化红外探测技术,进一步扩大其应用范围,提高其应用性能,为我国社会的发展进步提供有利的支撑。

关键词:红外探测技术;发展历史;应用案例前言:科技的发展推动红外探测技术的进步。

红外探测技术发展历史悠久,经过不断的创新与优化,红外探测技术得到明显的提升,不仅有利于提高我国军事、农业、医疗等领域的发展水平,而且有利于实现红外光谱的科学检测,对我国综合实力的提升积极的推动作用。

但是当前出现我国科技及经济发展水平与红外探测技术发展程度不相符的情况,因此我国相关管理部门应该与时俱进,为红外探测技术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促进红外探测技术高质量的发展。

1红外探测技术基础理论1.1应用原理如果目标与背景发生不一致的现象时,将生成热点或图像,红外探测技术据此获取目标与背景相关的数据信息。

光学系统和探测器、信息输出接口及中心计算机和激光测距是我国当前拥有的主要的探测系统。

与普通接收光学系统相比,红外接收光学系统一般在红外波段展开工作,且其光学材料和镀膜应该与其工作波长保持一致性,二者结构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红外接收光学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对所接收的红外辐射信号进行科学处理与转化,形成电信号,然后通过不均匀性修正和放大,整合成视频上传到处理器。

信息处理器是将软硬件融合形成,能够将视频处理成目标信息,并通过数据接口输出。

1.2应用优势当物体自身温度达到绝对零度之上,将会辐射红外光,温度不同所辐射的红外光频率也不同,其辐射特征有所差异,并通过大气传输至探测接收器,经过光电转换,处理成肉眼可见的图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我国红外传感器的发展与应用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物联网工程班级: 15xx班学号:**********xx姓名:gllh摘要:红外传感器是一种能感应红外电磁波信号并将其转换为电学输出信号的传感器,由红外传感器组成的红外焦平面阵列(IRFPA)是红外热成像技术的核心器件。

[5]随着红外传感器技术不断发展,我国在对红外传感器的利用方向也有着不断的进步,红外传感器由于诸多特点在军用和民用领域都取得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红外探测、红外成像、红外制导等方面,但还是与世界水平有所差距,本文简述国内外红外传感器的应用,围绕红外传感器测量的意义、目前红外传感器测量的原理、红外传感测量的现状、不同红外传感器的对比和结论展开讨论。

关键字:红外传感器、应用、原理、对比、现状目录:一.摘要 (2)二.目录 (3)三.红外传感器测量的意义 (4)四.目前红外传感器种类及测量方法 (4)1.被动红外传感器 (4)2.红外点传感器 (4)3.不分光红外传感器 (4)五.红外传感器应用现状 (5)1.热成像相机 (5)2.红外制导 (6)3.红外运动探测 (7)六.红外传感器原理与方法对比 (8)七.结论 (12)八.参考文献 (14)一.红外传感器测量的意义利用红外传感器进行测量时具有测量速度快、灵敏高的特点,红外传感器可以不直接接触被测物体而进行测量工作,对于无接触温度测量,无损探伤以及分析气体成分等方面的检测工作而言,其常需要用红外线传感器来进行操作,比如测量体温、测量物体运动等,任何自身具有一定的温度的物质都能辐射红外线,因此利用红外线的反射与折射等物理性能即可进行测量工作。

红外传感技术是近几十年来新兴的一门技术,经过多年的研究发展,它己在科技、军事、生产、生活等各个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

其应用主体现在以下方面:(1)红外福射计:用于福射和光谱福射测量;(2)査找与跟踪系统:运用红外原理查找和跟踪目标物,并确定其空间位置并对其动作进行跟踪;(3)热成像系统:呈现所有的分布图像;(4)红外测距系统:实现物体间距离的测量;(5)通讯系统:建立无线通信方式;(6)混合系统:以上各类系统中的两个以上的组合。

[4]二.目前红外传感器种类及测量方法目前红外线传感器主要分为三大类:被动红外传感器、红外点传感器和不分光红外传感器。

红外线传感器运用对红外能量的监测从而实现对物体的感知,在比可见光更长的波长下,电磁波谱中存在红外辐射,而红外能量是电磁波谱的一部分,虽然不能被看到,但可以被检测到,它包含了来自X射线,紫外线,红外线,微波和无线电波的辐射。

这些都是波长相关和区分的,而所有物体都会发射一定量的黑体辐射作为其温度的函数,因此物体的温度越高,黑体辐射的红外辐射越多,并且红外传感器可以在完全黑暗的环境下工作,因此红外传感器一般运用菲涅耳透镜的聚乙烯,将红外线聚焦到传感器元件上。

红外传感器成像中有很多关键性的环节,包括光学系统的设计、探测器件的选用以及信号处理单元的设计等,这些关键环节的好坏对性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其中红外探测处理系统由光学系统、孔径光阑、探测器以及信号处理单元组成,光学系统可以是折射式或反射式,将目标的红外辐射成像在系统的焦平面上。

孔径光阑一般是调制盘。

探测器则将已聚焦的辐射转换成电信号。

电信号由后续电路进行处理,用以提高信噪比并解析,光学系统在空间的稳定性通常用陀螺伺服系统来实现。

三.红外传感器应用现状现阶段红外线传感器主要应用于热成像相机、红外制导、红外运动物体探测等领域。

红外摄像机的工作波长可达14,000纳米(14微米),而不是400-700纳米的可见光相机,红外相机的使用被称为热成像。

图:[1]其中,热像仪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冷红外图像检测器和非冷却检测器。

冷却的检测器通常被包含在真空密封的壳体或杜瓦瓶中,并被低温冷却。

冷却对于所使用的半导体材料的操作是必需的。

典型的操作温度范围从4K到略低于室温,取决于检测器技术。

大多数现代制冷探测器的工作范围在60 K到100 K之间,具体取决于型号和性能水平。

非制冷红外传感器可以稳定在工作温度以降低图像噪音,但是它们不会冷却到低温,并且不需要笨重,昂贵,耗能的低温冷却器。

这使得红外摄像机体积更小,成本更低。

但是,它们的分辨率和图像质量往往低于冷却探测器。

这是由于制造工艺的差异,受当前可用技术的限制。

非制冷的热像仪也需要处理它自己的热标记。

在红外成像中,为了用于温度测量,图像中最亮(最热)的部分通常为白色,中间温度为红色和黄色,最暗(最冷)的部分为黑色。

应在伪彩色图像旁边显示比例以将颜色与温度相关联。

他们的分辨率远低于光学相机,大多只有160×120或320×240像素,但更昂贵的相机可以达到1280×1024像素的分辨率。

热像仪相比其可见光谱相机要昂贵得多,但2014年用于智能手机的低性能附加热成像摄像机的价格已经达到数百美元。

高端机型通常被认为是两用的和出口限制,特别是如果分辨率是640 x 480或更大,除非刷新率是9 Hz或更少。

但是在美国,热像仪的出口受“国际武器交通条例”管制。

对于红外制导,红外制导技术主要可以分为红外成像制导技术和红外非成像制导技术两大类。

[6]红外制导的是一种被动武器制导系统,它利用目标的红外(IR)发射来跟踪和跟踪目标。

使用红外寻找的导弹通常被称为“寻热器”,因为红外辐射强烈的热体。

诸如人,车辆引擎和飞行器之类的许多物体产生和发射热量,因此,与背景中的物体相比,在红外波长的光下尤其可见。

美国的“红眼睛”,前苏联的“”SAM- 7#地对空导弹以及美、英、法等国相继研制成功“响尾蛇”、“火光”和“马特拉”等第一代红外制导的空空战术导弹最为先进。

[7]红外制导分3个部分:成像系统、扫描模式和调制、引导头。

引导头:红外传感器使用的三种主要材料是硫化铅(II),锑化铟(InSb)和碲镉汞(HgCdTe)。

旧的传感器倾向于使用PbS,较新的传感器倾向于使用InSb 或HgCdTe。

冷却后,所有的表现都会更好,因为它们更敏感,并且能够检测到较冷的物体。

图:[2]扫描模式和调制:早期探测器中的探测器几乎没有方向性,接受来自非常宽的视场(FOV)的光,可能是100度或更多,由于导弹的目标是使目标在其弹头的致命半径内,这通常是通过把探测器放在某种望远镜的焦点上来完成的,随着FOV的减小,导引头变得更加精确,这也有助于消除背景源,一般来说,整个导引头组件安装在一个万向节系统上,使其可以通过广角跟踪目标,导引头和导弹飞机之间的角度用来产生导向修正。

成像系统:现代热寻的导弹利用成像红外(IIR),红外/紫外线传感器是一个焦平面阵列,能够产生红外图像,就像数码相机中的CCD一样。

这需要更多的信号处理,但可以更准确,更难以欺骗诱饵。

除了更加抗闪光之外,新的寻求者也不太可能被欺骗锁定到太阳上,这是避免寻找热导弹的另一个常见的技巧。

通过使用先进的图像处理技术,目标形状可以被用来找到导弹被导向的最脆弱的部分。

[45]所有西方短程空对空导弹如AIM-9X响尾蛇和ASRAAM,中国的PL-10 SRAAM 和以色列的Python-5使用红外成像仪,而俄罗斯的R-73仍然使用红外导引头。

安全系统最重要的发展领域之一是能够智能地评估信号,并警告威胁是否存在,在美国战略防御计划的鼓励下,“智能传感器”开始出现。

这些传感器可以集成传感,信号提取,处理和理解。

有两种主要类型的智能传感器的。

一种类似于在可见光范围内使用的所谓“视觉芯片”,由于集成微电路增长的增加,允许使用智能感测技术进行预处理。

另一种技术更多地针对特定用途,通过其设计和结构来实现其预处理目标。

现阶段的红外运动物体探测多用被动红外传感器(PIR)检测装置,按照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感知方式把他们分为俯视感知模式和侧视感知模式,[9]一个独立的PIR传感器检测入射到其上的红外辐射量的变化,这取决于传感器前面的物体的温度和表面特性而变化,当人体等物体通过墙壁等背景前方时,传感器视场内该点的温度将从室温升至体温,然后再回来。

传感器将输入红外辐射的变化转换成输出电压的变化,并触发检测,最常见的型号有多个菲涅耳透镜或反光镜片,有效范围约为十米(30英尺),视场小于180度。

图:[2]另外,红外传感器在无人机导航方面也有应用,Tetracam ADC 近红外传感器和一般的可见光传感器相比,其最大的优势就是拓展了摄影成像的光谱范围,使其可在近红外波段摄影成像,大大的提高了光谱的应用范围,也充分利用了近红外波段的优势,使其对植被和水体敏感等特征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下图为TetracamADC 近红外传感器所获取的近红外单波段单片影像所拼接完成的近红外单波段全幅影像。

四.红外传感器原理与方法对比红外传感器包括三个部分:光学系统、检测元件、转换电路,其中光学系统又分为透射式、反射式,检测元件按工作原理的不同分为热敏检测元件、光电检测元件;在热敏检测元件中常用热敏电阻,利用红外线辐射热敏电阻时,因热敏电阻温度升高而使其电阻发生变化,其电阻发生变化的情史可通过转换电路变成不同的电信号而输出;在光电检测元件中常用光敏元件。

光敏元件是利用锗及硅掺杂料、碲镉汞三元合金、砷化锑、砷化铟、硒化铅以及硫化铅等材料制造而成的。

对红外线传感器系统而言,一个典型的传感器系统各部分的实体分别是:待测目标、大气衰减、光学接收器、辐射调制器、红外探测器、探测器制冷器、信号处理系统、显示设备。

以下对3中不同类型的红外传感器进行对比;1. 被动红外传感器(PIR传感器)是一种电子传感器,用于测量的红外(IR)光从在其视场中的物体辐射。

它们最常用于基于PIR的运动检测器。

基于PIR的运动检测器用于检测人,动物或其他物体的运动。

它们通常用于防盗报警器和自动启动的照明系统。

被动红外探测器通常被称为“PIR”,有时也被称为“PID”。

红外辐射通过传感器的前部进入,即“传感器面”。

PIR传感器的核心是由热电材料制成的固态传感器或传感器组,所述材料是在暴露于热时产生能量的材料。

典型地,该传感器是大约1/4英寸平方英寸(40 mm2),并采取的形式的薄膜。

图:[2]利用图所示的实验系统, 让受试者(女性,身高125 cm , 体重45 kg)沿离红外传感器的距离为 D 的路径通过红外传感器观测区域, 并记录红外传感器的输出信号。

[8]菲涅耳透镜(发音为Frennel)是一种Plano凸透镜,自身已经坍塌,形成一个平坦的透镜,保持其光学特性,但厚度更小,因此吸收损失更少。

菲涅尔透镜由具有8至14中的IR发射范围的红外透射材料的ü米这是人体的辐射最敏感的。

它被设计成使其凹槽朝向红外感应元件,使得光滑的表面呈现在透镜的主体侧,通常是容纳传感器的外壳的外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