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制作二胡琴码

合集下载

二胡的制作技术

二胡的制作技术

二胡的制作技术二胡始于唐朝,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最早源于我国古代北方的少数民族地区,那时叫“奚琴”,我们习惯于叫“胡琴”,它用于声乐的伴奏和其它乐器的合奏。

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发展成为可用于独奏的乐器,解放后的二胡,在专业团和乐器生产厂家的相互配合下,二胡不断得到改进和发展,并且创造多重式样及各种规格的二胡,且发音洪亮、圆润、浑厚,音质优美。

更加悦耳动听,上下把位均匀,音域宽广,在民族乐队中承担着独奏、伴奏、合奏、重奏的多种功能。

二胡经过多年的发展、改革,已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十分喜爱的乐器之一。

为了便于广大二胡爱好者的生产厂家,制作好二胡,本人结合前人的经验,以及自己几十年的二胡制作经验,将二胡制作技术介绍如下:二胡的选材二胡用材种类很多,有红木,紫檀木,乌木、花梨木、缅甸红木、榉木、什木等等。

用材的不同,二胡音质音色也就不同。

现在市面上有许多的用料很不科学,根本不适合做二胡。

我个人实践认为,“老红木”“紫檀木”“乌木”制作的二胡比较理想。

就是同一种木料,也要有选择的使用。

(1)、琴筒料木纹要直、无节疤。

琴筒板料,六块板,敲打一下声音要清脆有金属声的较好。

方块板头的声音要近似,如果敲起来无清脆的声音,听起来很闷,说明不适宜制作高级二胡。

(2)、琴杆它是要能承担一定的拉力的,根据测算每根琴弦的拉力是二十五公斤左右。

如果负担不起这些拉力,琴杆就会弯曲而影响发音和使用。

所以琴杆选用木材无节疤、纹路直、无腐朽。

(3)、琴弓:选用江苇竹,细的凤尾竹、小杂竹等粗细要均匀、结实,生长期在3年以上的老竹。

(4)、琴轴:应该用和琴杆和琴筒一致的木材纹路较直、无节疤、无虫蛀孔。

好的二胡最关键是二胡的皮膜。

蟒蛇皮的质量决定二胡的音质音色。

蟒蛇皮有大、有小、有雄、有雌,有病死剥皮的,有打死剥皮的,有病和无病的,有刚脱皮的,有快要脱皮的,皮有厚有薄,一条蛇皮从头到尾都是不一样的。

我们选择蟒蛇皮,要选健康的,雄性的,颜色鲜艳,棱格分明清爽。

琴码选择

琴码选择

码作为一个连接弦与蒙皮的重要器件,它的作用占有多大的份量,怎么给你的二胡配码?且听草民慢慢道来。

做码的材料可以有很多种,常见的有松节码,柞木码,泡桐码,竹节码,还有红木料的码,甚至有硅化木或塑料码,初学的小阿弟也会用铅笔截一段暂时用一下,发烧友器材党当然也会把码下油锅煎一下,并煎成了流行码。

但是知道一个码的重量却很少有人去称一下。

我告诉各位,码的重量通用型的在0、5g左右,竹码一类轻质码约0、2g,而硬木红木等重质码一般不超过1g。

码有轻重之别,却无贵贱之分。

就象二胡用老红木,京胡申胡还得用竹筒一样,音质音色是第一位的。

这就是配码的技巧了。

二胡的材质及蟒皮虽然有一定的规范要求可循,但制作的工艺及用心程度以及自然条件下二胡的熟化过程都可带来许多不确定的因素。

这就是二胡从新上手至物理变化稳定过程中需要经常配码的原因。

一把好的二胡,俗称顺手的琴,首先在拉奏的时候有弓毛粘弦的主观感受,再进一步的是琴身有强烈的振动感,不飘忽,刀刀入肉,这种实实在在的感受不是每一把二胡都有的,但肯定是码的作用。

弦受到弓的摩擦把振动传递给码,码又把振动传递给蒙皮,在这个过程中问题是码是否有效振动起来了?我们知道,二胡标准音高是A1,Dl,空弦的振频是300HZ到400HZ左右,拉弦时外弦可延伸至800HZ,这个数据是死的,而不确定是蒙皮的厚度及紧张度,以及琴筒的共振条件,要使这三者达到最佳的配合,琴码是关键,这就是谐振范围。

琴码质地越疏,越小,越轻,谐振点越高,也就是说高音很亮,低音处于截止状态,如竹码。

但用在京胡上,高胡上正适合。

相反硬质码,越大,越重,低频諧振特性就好,如果要兼顾高音,可以调整琴码孔来获得适合的高频截止频率点。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实际上也不难,那就是细心感受二胡的共振感觉,如拉起来沉闷,轻弓音不灵敏,大多是琴码太重,触点太大,如拉起来音量灵敏度高但飘忽,大多是琴码太轻,触底小,而造成振动失谐。

除了在配码过程中注意琴的振动感和弓毛粘弦感外,还可以,以码的重量作一个参考,前面说过,一个中性码,底触面为直径十四公分的码,重量在0丶5克左右,每增加0丶1克或减少0、1克为一个数量级,同样,底触面直径减少或扩大码孔也有修正码的谐振范围作用。

二胡如何用琴码正确的方法

二胡如何用琴码正确的方法

二胡如何用琴码正确的方法二胡是一件靠皮膜振动而发音的乐器,琴码是传递振动的首要通道。

是除琴身主体之外对音质影响最大的零件了。

演奏时琴码是如何使用的呢?二胡如何用琴码我们可以把二胡的组成部件,看成是一种可以开发利用的资源。

二胡的琴身、琴筒和琴皮,在出厂时就已经定型了,其材质和工艺决定了琴的品质和挡次,我们已无法改变。

但对千斤、琴弦、琴码、琴弓、滤音垫的配置,我们还是有机会、有可能去选择、调整和改善,这就叫优化组合,或者叫资源的整合。

如果方法得当,配置合理,调整得恰到好处,就能够把琴的特点和优势发挥到最好的水平。

当然,这种整合、调整,只能是锦上添花,而不是脱胎换骨。

千斤的位置:教材上说,用自己的肘部抵住琴筒,手臂与琴杆平行,以小指根部的高度确定千斤的位置。

但每个人的手指长短不一,还要进行微调,手指长的上调,手指短,特别是小指比常人短的,应该将千斤下调,直到按弦音准合适为准。

绑千斤的线材对音质多少有些影响。

绵线柔和,尼龙线明亮,用金属挂钩,声音清脆。

可根据个人喜好选择。

琴弦的选择,琴皮松的,配硬些的弦,琴皮紧的,应配软些的弦。

琴弦也有一个与琴皮、琴码磨合、适应的过程,不要拉几首曲子就换掉,要等弦的张力稳定以后再作决定。

合适的琴弦,应该达到外弦、内弦音色差异不大,高低把位音量比较均衡,声音圆润优美,加滤音垫后各音区无噪音,琴弦的手感符合自己的要求。

琴码的调配:小小的琴码对音色有很大影响,这与它对琴弦振动频率的传导有关。

不同的木质密度、频率传导系数,会对琴皮的振动产生一定的影响。

另外琴码的形状、与琴皮的接触面积大小,都有说道。

琴的音色基本特征,如浑厚的、明亮的、柔和的、硬朗的,已经取决于琴的品质,不可能彻底改变。

你对音色的喜好,在买琴时就应该充分考虑,选择琴码只能是进一步发挥出这种特色,作局部的改善。

琴弓的挑选:琴弓的轻重、弓毛的薄厚,以及琴弓的松紧调整,取决于各人的习惯,只要运弓顺手就行。

需要注意的是,应选择摩擦力大的弓毛,好的马尾能咬住弦,不打滑。

琴码在二胡最佳的位置是哪里

琴码在二胡最佳的位置是哪里

琴码在二胡最佳的位置是哪里
琴码是二胡上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琴码在二胡上的最佳位置是什么呢?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相关知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琴码在二胡上的最佳位置
一般来说,琴码的位置应该按放在琴皮的中间部位,这种说法也对,我认为寻找最佳共振点才是确切的。

因为小提琴的音柱就是这个道理,如果偏一点就不是最佳共振点,不一定哪根弦振动不好,发音不饱。

二胡也是一样,琴码是传导琴弦发音的重要部件,如果按放偏一点,就不在最佳共振点上,二胡的振动相对衰减。

1.首先要从琴托的弦槽开始,到琴码.千斤.两个弦轸是否垂直成一条线,琴托的弦槽两槽中央是否与琴皮中央成一条线,可用卡尺量,用眼睛看。

2.琴码按放的位置:琴皮中央至上移0.5豪米处,在这个0.5豪米的范围内寻找最佳共振点。

3.最佳共振点的识别:以振幅增大,手感舒适,琴弓毛触弦不反弹,声音明显增大,高音区声音较亮,有效弦长的二分之一处泛音明亮成五度,下把位四分之一处泛音明亮成五度,传统一把位D调内弦
4.
5.
6.和外弦高音1.2.3.的泛音明显。

二胡最佳共振点的保护
1.首先用眼睛看准琴码按放的位置,把它记住。

2.在每次拉完琴后可以松弦,在下一次调准弦后,用食指和拇指捏住琴码向下轻拉后,再用食指轻弹上几下,让琴码紧贴琴皮。

这是因为在紧弦时,弦皮随着逐步上移,把琴码向上带动,造成琴码底脚上紧下松现象。

3.记住最佳共振点的琴码位置后,把琴码底部在弓毛上来回擦几下,再放回原处,防止琴码移位。

你的二胡琴码高度合适吗?这6点因素需要你注意!如何给你的二胡挑选适合的琴码

你的二胡琴码高度合适吗?这6点因素需要你注意!如何给你的二胡挑选适合的琴码

你的二胡琴码高度合适吗?这6点因素需要你注意!如何给你的二胡挑选适合的琴码琴码的高度直接影响皮膜在受压后发生的震动,琴码高了,压力过重,有死音出现,皮膜得不到充分震动,琴码矮了,压力不足,音量是大了,可出来的都是散音,近了听声音很大,远了听就不大了,俗话说声音捆不住,没有穿透力,还容易出现噪音。

高矮适合了,近了听音量适中,稍有往耳根子里钻的感觉,声音结实,高音明亮,有很好的穿透力。

琴码高度还涉及以下几个相关因素:1.琴皮的松紧,琴皮松的,受压后琴皮与琴码接触点下陷的深,琴皮紧,受压后琴皮与琴码接触点下陷的浅。

琴皮松的,琴码的高度应适当增加,琴皮紧的琴码的高度应适当降低。

2. 琴杆的弯、直,(是指把琴弦调到DA音高后)琴杆向皮膜方向弯的,弯的越严重,琴码的高度越要适当增加,琴杆直的,就要选择正常高度的琴码,琴杆向反方向弯的,应适当降低琴码的高度,新琴的琴杆是直的,琴皮是紧的,琴码不宜过高,过高的琴码会影响琴皮的充分震动,开音时间会比较长。

3.千斤的宽、窄,在千斤部位,以琴弦至琴杆之间的距离为宽窄,宽的,应适当增加琴码的高度,窄的,应适当减少琴码高度。

4. 根据上述几种因素分析,制作琴码的高度定数是不存在的,只有因琴而定。

5.琴码的底部由于有弧度,在测量高度时,应该用卡尺(千分尺)以琴码的中心点测量。

6. 建议制作琴码时,琴码高度应以8.5--9毫米为宜,琴码的中心孔上下给预留出调整的余地,这样方便用者。

琴码最好根据二胡的实际状况,经过分析,量身定做是最合适了,就是再好的琴码也不可能拿过来上到琴上就会达到最佳效果。

如何给你的二胡挑选适合的琴码大家都知道二胡的琴皮随着使用时间的变长会变得越来越松,所以在选二胡的时候选择皮蒙的紧的二胡厂家,这样相对而言二胡使用寿命会长一些。

而琴码的选择不仅关系到音色,还会影响到琴皮的寿命。

琴码木材常见的有桦木、红木、紫檀木、乌木,密度从小到大,且相差很大。

琴皮如果很松就应该使用密度大的琴码,这样的话可以是音色明亮一些。

制作二胡碳化琴码的新方法

制作二胡碳化琴码的新方法

制作二胡碳化琴码的新方法广大二胡爱好者在演奏二胡的过程中对二胡琴码基本上都有共识,普遍认为老松节码、油煎码、碳化码、黄花梨码是比较好的琴码。

其中碳化码更是得到大众的青睐。

但是碳化码的制作材料比较难找。

木材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中逐步碳化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几千年),所以能够得到一块碳化木真的是不容易。

我在一位收藏家的手里讨得两小块千年古木(碳化木)时的高兴心情是难以言表的。

因此,前辈二胡制作人发明了油煎码。

油煎码实际上就是将琴码的质地通过油煎而碳化,使音色的传导更加圆润、甜美。

但是也有不足之处,油煎后的琴码几何尺寸会发生变化(俗称变形)。

在市面上油煎码是能够大量供应的,但是没有一个码子的尺寸是基本一致的且不美观。

找千年古木不易,使用油煎码不美。

而现在可以用一种方法来弥补二者的不足。

这就是本人在制码过程中所运用的方法。

非常之简单,易操作。

其做法如下:一、找一个碾制中药的药碾子。

(就是我们经常看到的用两只脚踩着一铜滚轮在一个圆弧形的槽中碾压的那个东西)二、找碎木炭,也可以用碎无烟煤和石墨。

(这可是地地道道的碳啊)仔细地挑一挑。

然后在碾子里碾成极细的粉末。

三、用环氧树脂(化工商店有卖的,叫双管胶或者A,B胶)1:1 配制胶液,迅速将胶液与碳粉末搅和成炭块。

然后让它固化。

(大小根据所制作的琴码的大小来确定,留出加工余量)用胶的量比较难以说明白,需要自己体会。

用胶量不宜多,以能够粘合碳粉末即可。

经过以上步骤后,所得到的胶块就可以用来制作琴码了。

其音色效果与千年古碳化木码完全一致。

二胡码

二胡码

二胡码琴码:是琴弦与琴皮之间振动的媒介体,对发音有重要作用中文名二胡码琴码外文名Erhu code(英) Code Erhu(法)发源时间中国唐代适用领域独奏民乐(二胡)应用学科音乐表演它采用的材料有木、竹、金属和纸等,常用的有木松节马、枫木马。

木松节马木质柔软,发音圆润、淳厚,枫木马软硬适中,发音柔和、噪音少。

琴码是将琴弦的声音传导到琴筒的关键部件,它对发音的好坏、音量的大小起着重要作用。

制作琴码的材料很多,几十年来,人们对琴码的制作进行了多种试验,均各有利弊,现在大都使用枫木和松节制作的琴码,底部有圆形的或椭圆形的,高度为1厘米,底部宽度为1.5厘米,上部横宽为1厘米。

这两种琴码普遍认为发音柔和、音质纯正。

当然,二胡发音的好坏不仅仅取决于琴码,它与琴筒的木质好坏、皮膜的薄厚、松紧、天气的阴晴、空气的潮湿、干燥、冷暖均有直接关系。

因此,琴码尽可多备几种(木质、竹质、骨质、塑料等到以便在不同气候情况下进行调整,至于在何种情况下用何种琴码,需要自己去体验。

下面小编将介绍下松节码:1、新松节。

刚从砍伐的松木节子呈橙红或黄色,颜色较鲜活,有半透光特征,因水分与松节油含量较高,材质油性大,切面较粘,硬度高、脆性差、比重大,此时不适合用来做琴码。

2、一般取伐木后5-30年左右,如锯开木材通风条件好的环境下干燥速度要稍快,如未锯开且通风条件差包含在木料中的松节干燥就非常慢。

在此阶段所切开松节一般是气味呈松脂清香,颜色一般金黄、金红色等,比新松节颜色稍深,稍有半透光特征,材质比重较大,材性较坚硬结实,此时如用来做琴码,声音柔和圆润,只是通透感不足,可用在未开音的新琴上。

3、老化、碳化初期及中期。

一般为伐木后30-100年左右,此阶段松节经空气及生物酶等微生特的作用下半纤维素与部分木纤维逐渐收缩分解碳化,油脂及其中的挥发质部分逐渐得到分解挥发。

此阶段切开松节一般是气味呈松脂较浓的发酵酸香味,颜色逐渐加深呈红褐色等,随着颜色加深半透光特征逐步减弱,材质比重逐渐变小,材性逐渐变酥脆,材质中管孔逐渐增多增大,松脂结晶体逐渐明显,这类松节整体材质裂、朽较多,出材率很低。

二胡琴码简易改进—开顶琴码

二胡琴码简易改进—开顶琴码

二胡琴码简易改进——开顶琴码
琴码缘
作为二胡琴码爱好者对二胡音质改善常常乐此不疲,闲暇时会做各种尝试,琴码缘研究琴码十余年,偶有一点点效果都兴奋不已,能有明显效果更是很不容易,现介绍一下最近的一点改进。

最近为改善二胡两弦之间的干扰,突发奇想把码项(码梁)断开试试,这一试,真心出呼意料,有明显效果,经反复试听比较,感觉声音更清晰通透,穿透力增强,少了一点原有的朦胧感,音量似乎大了一点点(音量没测试,只是感觉)。

这种改进不只是对二胡有效,还可以应用到如小提琴等类似弦乐器中。

具体改进方法是用小钢锯在两弦槽之间,延码孔的方向把码顶锯断就完工了,就这么简单。

码子暂名为开顶琴码也可称断梁琴码。

注意不要把底盘也锯开了,保持琴码完整一体,详见附图。

有人可能担心这样码子会不会不结实,更容易损坏,对琴码整体强度而然是有一定损失,建议材料太松软码子不要作这个尝试。

从另一方面说,只要对音质有所改善,就是冒点风险也是值得的,呵呵。

初步效果原理分析:因两琴弦中间通过码顶相连,当一弦振动时,振动波会通过琴码传递给别一琴弦,使另一琴弦随之振动,这一振动再通过琴码叠加到琴皮上,从而发出了
额外的声音,相当于产生了音染,使声音有一种朦胧感,这里并不是说这种朦胧感不好,只是对二胡发音清晰度有一定影响。

通过这种改进,使琴振动波传递到另一弦时,由于码顶断开,振动传递行程有一定加长,由于琴码材料的衰减,传递到另一弦的幅度会相对减弱,特别是高频部分,但并不能完全削除。

相对而言音染会相应减弱,因没条件进行测试,缺少数据支撑,只能作一点肤浅分析,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乌金二胡琴码
碳化松节二胡琴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制作二胡琴码
方法:
1、选材:一般朋友可能找不到最理想的材料,你可以试一试找木材加工厂,可选红松、白松或落叶上松的下脚料中,没有裂痕、松脂充分饱满,体积够大手较好的松节。

2、粗加工:按照彭先生介绍的琴码的尺寸的长、宽、高各放大4-5厘米(注意这个尺寸就指琴码底面和高的最大尺寸),将木块夹在一个小台钳子上,可用钢锯(千万不能只用锯条,而就用锯弓子)锯成所定的尺寸,同时注意木材的纹理走向,尽量选择横木纹,以免牢度不够,加工时会弄坏。

3、打孔:可以将锯好的材料夹在台钳上,用铅笔点上需要打孔的位置,先用锥子试扎一个小孔,以免打偏。

再用3毫米的钻头用电钻先打一个小孔,注意千万不能打偏,要保证与木料平行。

然后看一看,如果有轻微的偏斜,再用4毫米的钻头再打一次(扩孔),并同时调整孔的方向,保证平直。

如果没有电钻,可将锥子的头磨成三棱锥,一点一点的钻出来。

当然,这样比较费劲,还容易碰手。

4、磨削:可选用大齿的圆锉或半圆锉(也可把砂布卷在圆柱形的物体上)按照彭先生介绍的尺寸进行细加工。

先将木块夹在台钳上加工大面的部分,基本形出来之后,从台钳上卸下来,再放到一个木片上手工加工琴码的两侧部分。

锉出基本形,但不要一次成型。

这一阶段千万要小心翼翼,一边加工,一边放到二胡上反复实验。

因为二胡的音色、音量、音质各不相同,需要调解改善音质的方法不同,可根据自己二胡的情况适当调整琴码的尺寸及重量、外形。

这对二胡的音色、音量的影响极大。

宁可一点点的多费些时间慢慢加工,千万不可一次成型!因为木料越加工越小,却不能扩大。

一旦加工时打磨的过大,无法弥补。

如果基本满意了,可用最细的水沙纸精心打磨抛光(干磨)。

这样就可以了。

如果选材比较好,加工的精细,并不次于市面上要价高昂的琴码。

如果你能选到不同树种、不同油脂、不同比重的松节,可多加工几个,尺寸也可做些微小调整(具体可参考彭曙光先生的介绍)。

这样既可以适应不同的二胡、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湿度,又可以在一个二胡上,用选择不同的琴码使二胡适应拉奏不同风格的曲子。

既节省了资金,又找到了乐趣,同时又提高了自己的制作小工艺品的水平,用起自己制作的琴码,岂不乐哉?
以上只就自己的一点制作体会,希望能对“胡友”们有些帮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