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源辨识及LEC评价法表格【最新版】
危险源(LEC)评价表

42 塔吊、电 超负荷作业 (起重伤害) 43 梯吊篮运 吊篮的坠落 (起重伤害) 转 44 超高、变幅、行走限位不灵(机械伤害)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机械设备的过载使用 (机械伤害)
地面进料口无防护或不符合要求 (高处 3 坠落 /物体打击) 1 起重机械 吊钩无保险装置 (物体打击) 安拆 未按程序进行拆除(高处坠落 /物体打击) 3 安全技术措施方案未经审批、审核就使 3 施工作业 用 (其他伤害) 未按要求做安全检查 (其他伤害) 3 3 安全网搭 错用扣件 (倒塌) 拆作业 搭拆不合要求 (高处坠落 /物体打击) 3 安全网搭 杆距超要求 (倒塌、机械伤害) 3 拆作业
10 7 10 7 6 7
1 10 7 3 3 7 1 3 7 3 3 7 3 3 7 3 3 7 1 3 7 3 3 7 3 3 7 1 3 7 3 3 7 3 1 7
危险源(LEC法)评价表
序 危险源及潜在风险 号 88 施工用电 非电工操作 ( 触电) 焊渣引起明火 (火灾) 89 电焊机无防护 ( 触电) 90 电焊机旁有易爆品 ( 触电) 91 焊钳漏电 ( 触电) 92 93 施焊无排风 94 气瓶与焊点间距超标 95 无灭火器材 无监护人员 (火灾) 96 未领取动火证 (火灾) 97 粉尘 (尘肺) 98 弧光辐射 (眼病) 99 违章操作 (火灾) 100 与木工交叉作业 (火灾) 101 102 焊接作业 非电焊工操作 ( 触电) 配线乱接乱拉 ( 触电) 103 焊把绝缘不良 ( 触电)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模板安拆 存放 双线不到位 ( 触电) 无保护接零或接地 ( 触电) 一次线二次线超长 ( 触电) 不使用防触电保护器 ( 触电) 非电焊工操作 ( 触电) 电焊机作业引燃周围可燃物 (火灾) 气焊作业乙炔瓶、氧气瓶间距过小、无 专人看管 (火灾) 支撑不合要求 (高处坠落) 存放不正确 (物体打击) 扰动大块模板 (高处坠落) 场地不平整 (物体打击) 施工荷载超规 (高处坠落) 支撑在非承重外架上 (倒塌) L 3 3 3 3 3 3 3 6 6 3 6 6 3 3 3 6 3 3 3 3 1 3 3 3 3 3 1 3 3 3 CX22/JL2---4 LEC=D 是否重 备注 E C D 要风险 63 3 7 否 3 7 63 否 2 2 12 否 3 7 63 否 2 7 42 否 2 7 42 否 2 7 42 否 2 3 36 否 2 3 36 否 2 3 18 否 3 3 54 否 3 3 54 否 3 7 63 否 3 3 27 否 3 7 63 否 6 7 252 是 6 6 6 6 6 1 6 6 2 3 3 3 3 6 7 7 7 7 15 7 7 7 7 7 7 7 7 3 126 126 126 126 90 21 126 126 42 63 21 63 63 54 是 是 是 是 是 否 是 是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危险源(危害因数)辨识、风险评价(LEC法)一览表

246附件D1
文件编号:NSD/ZHA-JL-4.3.1A-01A
受控状态:受控
危险源(危害因数)辨识、风险评价(LEC法)一览表单位:公司填表日期:2010年5月28日
Word精品文档,可编辑,欢迎下载
247
Word精品文档,可编辑,欢迎下载
248
Word精品文档,可编辑,欢迎下载
249
Word精品文档,可编辑,欢迎下载
250
Word精品文档,可编辑,欢迎下载
251
Word精品文档,可编辑,欢迎下载
252
Word精品文档,可编辑,欢迎下载
253
Word精品文档,可编辑,欢迎下载
254
Word精品文档,可编辑,欢迎下载
255
Word精品文档,可编辑,欢迎下载
256
Word精品文档,可编辑,欢迎下载
257
44 文书管理不规范操作泄漏机密 D 3 1 3 9 1 规范操作0
45 食堂就餐食品不卫生生病、食物中毒 D 3 6 7 126 3
加强对食堂承包方监督管理,加强食
品安全卫生监督检查, 定期对食物中
毒事故应急预案进行演练
1 填表:陈子乔审核:批准:批准日期:2010 年 5 月 28 日
判别依据栏:A违反法律法规;B曾发生过事故仍未采取有效措施;C严重违规,重大隐患或企业主观确定;D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LEC)法。
若判别依据为A、
B、C或LEC法中C值≥40,风险级别为五、四、三级,“不可容许风险”填“1”否则填“0”。
Word精品文档,可编辑,欢迎下载。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LEC评价法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LEC评价法表格中存在格式错误,需要进行修改。
删除明显有问题的段落后,可以对每段话进行小幅度的改写。
表格中记录了不同危险因素的类别、具体描述、可能导致的事故、涉及相关方以及控制措施等信息。
其中,触电、火灾、车祸等危险因素都存在一定的风险。
针对电线老化、设备老化等问题,需要进行日常监督检查和更换。
对于涉及电器漏电、电线短路等问题,需要加强检查并制定相关制度,避免超负荷使用等情况的发生。
在生活区方面,煤气泻漏、食物受污染等问题也需要引起注意。
为了避免涉及中毒、窒息等风险,需要制定食堂卫生制度、定期检查设施、设置吸烟处等措施。
在控制措施方面,需要进行定期检查、制定制度、加强安全教育等措施。
通过这些措施的落实,可以有效降低不同危险因素带来的风险,确保工作和生活的安全。
毒和窒息作业人员、食物中毒、其他传染病、火灾、触电、施工人员等各种危险因素都是工作场所中常见的安全隐患。
为此,需要制定相关制度并定期检查,以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
火灾事故是常见的安全隐患之一,其中存放易燃易爆物品、未配备消防器材、逃生工具、烟雾报警器等问题都是可能导致火灾的因素。
因此,需要设置专用库房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并定期检查,同时配备足够数量的消防器材及逃生工具、烟雾报警器等。
在桩基工程中,高处坠落、物体打击等危险因素也需要引起注意。
例如,支架搭设作业无施工方案、机体架设连接不牢等问题可能导致人员伤亡。
因此,需要进行作业中危险性评价,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定期检查、严格方案审批制度等。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伤害和车辆伤害等问题需要注意。
例如,泥浆随意排放、砼罐车刹车失灵等都可能导致环境污染和人员伤害。
为此,需要按照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进行作业施工,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以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
序号活动。
危险因素类别。
具体描述。
可能导致的事故。
涉及相关方。
评价结果。
控制措施32 桩基工程触电。
钢筋笼的焊接,焊机漏电,漏保失灵。
LEC法评价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表

1
6 15 90 Ⅲ
中度危险 黄色 锅炉操作规程、
持证上岗
1
6 15 90 Ⅲ
中度危险 黄色
锅炉操作规程、 定期培训
危险源识别 序号 区域/活动 危险源名称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法)评价
危险评价D=L*E*C
第 4 页,共 9 页
管控主体
危险源类型 可能导致的危害
容器爆炸、其他 爆炸
压缩气体
37
动力 厂房
超温、超压
火灾、锅炉爆炸 设备缺陷
38
燃料管道泄漏
火灾、锅炉爆炸 、其他爆炸、中 易燃气体 毒和窒息
39
锅炉缺水
火灾、锅炉爆炸 、其他爆炸、中 设备缺陷 毒和窒息
40
锅炉 房
压力表、温度表、安全阀等安全装置 (附件)失效
火灾、锅炉爆炸 、其他爆炸、中 毒和窒息
做好人员教育, 现场做好警示
危险源识别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法)评价
危险评价D=L*E*C
第 5 页,共 9 页
管控主体
序号 区域/活动 危险源名称
危险源类型 可能导致的危害
L
EC
D
风险等 级
风险水平
风险色
控制制度及措施 管控 级别
责任部门
责任人
1、《设备维护
火灾、其他爆炸 中毒和窒息
设备缺陷、违章 作业
1
罐体安全附件失灵(如呼吸阀冻凝、
52
液位计不准、压力表不准、安全阀不 能正常起闭)造成的罐体变形或者外
火灾、其他爆炸 中毒和窒息
设备缺陷
1
溢,,可致人中毒,遇火源可能引发
危险源辨识及评价标准表格

××××××××××××××××××××××危险源辨别及评论表×××××××××××××××××××××××××××危险源辨别及评论表单位:陕西省第十一建筑工程企业第五经理部西北政法项目部D=L×E×C重要危险序区活动/人员控制/应急重要危险源危险源可能的风险源,用√标号域/设备L E C D举措应急方案识1建筑选址不合理或搭建超出二层自然灾祸110050人员伤亡设备管理2办公、生活建筑未经过设计或使用前未经查收合格110050财富损失设备管理3 4 5 6 7 8 91011未装备消防器械或使用易燃资料搭建;无消防通火灾事故应抢营救火灾3340360√消防管理道或消防通道堵塞方案办公未经过漏电保护器接设或漏电保护器不动作触电114040电器使用用电管理及生电器线路绝缘老化、过载或短路火灾121530活区电脑辐射1616电脑使用职业损害职业防备复印机废粉、臭氧的排放367126上下班、出门做事发生道路交通事故161590职工管理职工管理人身损害职工连续加班367126劳务管理酒后驾车、疲屈驾驶、超速行驶611590车辆管理交通事故司机管理办公区无穷速标记或减速举措61159012车辆未按期审验及养护611590车辆管理15食堂无卫生赞同证161616炊事人员无健康证1616食品中毒17后勤卫生生熟食品未分案加工1616食堂管理传得病18食堂没有防鼠、防蝇举措161619厨房有腐化、变质食品16742危险源辨别及评论表D=L×E×C序区重要危险活动/人员重要危险源危险源可能的风险源,用√标控制/应急举措/设备L EC D 应急方案号域识携带传得病职工得不到实时辨别和20传染疾病61742卫生管理有效隔绝、治疗办公对流行性疾病没有预防举措,如注射21及生后勤卫生传染疾病3140120卫生管理疫苗等活区招录职工未经体检,不适合施工作业22不测事故33763劳务管理的疾病未被实时发现23无卫生饮用水供给或饮用水受污染疾病31行政后勤管理饮水机没有按期冲洗,或采纳不合格24传染疾病31行政后勤管理饮用水现场无卫生间或卫生间保洁不到位,生活25传染疾病63118行政后勤管理垃圾清运不实时26除“四害”举措落实不到位行政后勤管理夏天施工未供给防暑降温品,露天高27中暑33763夏天施工管理温作业时间过长28危险源辨别及评论表序区D=L×E×C重要危险活动/人员重要危险源控制/应急危险源可能的风险源,用√标/设备L E C D举措应急方案号域识1未成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或未落实生产安全事故631590项目经理负责建施工2安全管理经济承包中无安全生产指标生产安全事故3315135立项目安全生产区3未按规定装备专(兼)职安全员生产安全事故3315135责任制度和操作4未拟订安全管理目标或未进行安全责任目标分解生产安全事故33151355未拟订各工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生产安全事故3315135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无安全举措或未经企业及监理审6生产安全事故3315135批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中安全举措不全面、无针对性或7生产安全事故3315135未落实8未进行分部分项工程安全技术交底生产安全事故3315135未成立安全检查制度、安全教育制度、班前安全活动9生产安全事故637126制度未按期进行安全检查,检查失事故隐患不决人、定10生产安全事故611590时间、定举措新入厂工人未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变换工种时未进11生产安全事故311545行安全教育未成立工伤事故报告检查办理制度,工伤事故未按12生产安全事故311545事故检查剖析规定办理,未成立工伤事故档案13特种作业人员未拥有效证件上岗生产安全事故311545规程,健全项目安全保证系统,将安全生产目标分解落实,组织隐患排查和治理,保证安全投入有效实行;项目技术负责人负责编制和报批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方案,并监督实行;项目专职安全员负责实行安全教育培训,监察特种作业人员的持无现场安全标记部署总平面图(消防分散图)或未证上岗,成立安全管理档案;专业工长负责实14生产安全事故3315135按安全标记总平面图设置安全标记施安全技术交底,落实安全技术举措。
危险源辨识与危险性评价法(LEC)

无需深奥的理论,便于在较短时间内使广大的危害因
素识别评价人员掌握;
通过半定量计算,可分析出各危害因素的风险等级,
进而采取控制措施。
26
危害因素评价方法
缺点:
L、E、C 的取值标准只是一个较笼统的概念; 需要分析者有各方面的知识和对评价对象有一定的经验; 同一个风险不同的人会评价出不同的结果。
摔倒时,雇员的身体擦过金属抽屉,割伤了 手臂。缝了四针。
While falling, employee’s body grazes edge of metal drawer and lacerates arm. Four stitches.
第二个雇员在咖啡上滑倒,摔倒了,但 没受伤
A second employee slips on coffee, falls, and gets bruised, but no lost work time.
18
危害事件
事件原因及特征
序号
作业区 域
作业活 动
可能的 危害事件
事件 原因
发生 人员 可能 接触
性 频次
危害 程度
L
E
C
风险 值D= L·E·C
风险 等级
是否重 大 风险
控制措施
危害事件:
1. 物理性伤害:可参照 GB6441-86《企业伤亡事故分类》中规定的20大类危 险源填写(如:物体打击-工件坠落砸脚);
23
现状控制
事件原因及特征
序号
作业区 域
作业活 动
可能的
危害事件
事件 原因
发生 可能 性
人员 接触 频次
危害 程度
L
E
C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LEC评价法

部门 /项目工地:填表人:填表日期:№:序作业号活动12345办公区6789危险峻素可能以致涉及类别详尽描述的事故相关方触电事触电、火故火灾电线老化员工灾事故其他伤电脑辐射电磁辐射员工害其他伤长时间办公肩背痛员工害火灾事消防器材装备不足,或火灾员工故压力不足触电事电器漏电人员伤亡员工故触电事电线短路人员伤亡员工故车辆伤车辆违章行驶车祸员工害触电事电源插座接线松动,破人员伤亡员工故损,超负荷使用火灾事夜间办公用设施使用设施老化员工故后没断电惹起火灾作业中危险性议论控制措施L E C D161590平常督查检查、更换老化线路106160按规定、常例执行66136按规定、常例执行36354拟定应急方案、现场督查检查、装备足够数量消防器材16318平常督查检查16318平常督查检查36354平常督查检查、如期教育培训311545加强检查,及时更换131545拟定制度使用后切断电源议论结果IVIVIVIVIVIVIVIVIV单位 /部门领导审察签章:部门 /项目工地:序作业危险峻素号活动类别详尽描述火灾事10故中毒煤气泻漏窒息11其他伤食品受污染害12其他伤操作人员未体检害13火灾事乱扔未熄灭烟头故14生活区触电事使用高压照明故15触电事使用电热器具故16火灾事吸烟,随手扔掉未灭的故烟头其他伤生熟食未分开,容器未17如期消毒、购买变质食害品18其他伤环境卫生脏、乱、差害填表人:可能以致涉及的事故相关方火灾、中厨房操毒和窒息作人员施工人食品中毒员其他(传施工人生病)员施工人火灾员施工人触电员施工人触电员施工人火灾员施工人食品中毒员其他(传施工人生病暴员发)共24页第1页填表日期:№:作业中危险性议论议论控制措施结果LECD111515如期检查,及时更换IV321575拟定食堂卫生制度IV66136操作人员必定体检,持证上岗IV6315270设置吸烟处III131545配置低压配电器IV311545加强安全教育,平常检查时,发IV现问题及时制止6315270设置吸烟区III311545拟定食堂卫生制度IV311545拟定相关制度,如期检查。
危险源(危害因数)辨识、风险评价(LEC法)一览表

D
1
3
15
45
2
执行相关方管理程序
0
安全意识不强
人员伤害
D
1
3
15
45
2
0
15
大型集体活动
食品不卫生
食物中毒
D
1
1
3
3
1
选择卫生条件好的就餐点
0
应急措施考虑不充分
加重损失
D
1
1
1
1
1
充分考虑应急措施
0
治安环境差
财产损失
D
1
1
3
3
1
增强自我安全防范意识,选择安全环境好的地点
0
人员伤害
D
1
1
7
7
车辆损坏
D
1
1
15
15
1
加强安全教育、执行车辆使用安全管理程序并加强监督管理程序
0
人员伤亡
D
1
6
15
90
3
1
超速、酒后驾车
车辆损坏
C
1
人员伤亡
C
1
未按规定保养车辆
车辆损坏
D
1
1
15
15
1
0
人员伤亡
D
1
6
15
90
3
1
10
客户接待
疲劳、过度饮酒
身体损坏
D
1
6
1
6
1
加强自我控制
0
11
上下班途中
乘座非法营运交通工具
财产损失
D
10
1
3
3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危险源辨识及LEC评价法表格
目的
1.1 最大限度地识别出各部门在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够控制的危险源,并及时更新。
1.2 最大限度地识别出供方/相关方在与本公司进行活动或提供产品、服务时可望施加影响的危险源,并及时更新。
1.3 评价出不可接受风险,确保其得到有效的控制,并为确定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提供依据。
适用范围
2.1 各部门在活动、产品或服务中涉及的危险源的识别、评价及更新。
2.2 供方/相关方在与本公司进行活动或提供产品、服务时产生的危险源的识别、评价及更新。
定义或术语
3.1 危险源: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
破坏的根源或状态。
3.2 危险源辨识: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性质的过程。
3.3 头脑风暴法:又叫畅谈法、集思法等。
它是采用会议的方式,引导每个参加会议的人围绕某个中心议题,广开言路,激发灵感,在自己的头脑中掀起风暴,毫无顾忌、畅所欲言的发表独立见解的一种创造性思维的方法。
职责
4.1 企业管理处在公司网站上发布《危险源清单》及更新信息。
4.2 各部门负责对各自范围内的危险源进行具体辨识和评价,确定不可接受危险源,并进行控制,并向企业管理处上报本部门危险源更新信息及《不可接受风险清单》。
工作程序
危险源辨识
5.1.1 危险源的分类
5.1.2 危险源辨识的范围
a. 各部门工作场所内的常规和非常规活动,如:施工过程、设计活动、办公室水磨石地面墩地(有滑倒危险)等;
b. 所有进入工作场所的人员(包括合同方、供方人员和访问者)的活动;
c. 工作场所的设施(无论由本公司还是由外界所提供)。
5.1.3 危险源辨识的方法
a. 询问和交流;
b. 现场观察;
c. 查阅有关记录;
d. 获取外部信息;
e. 工作任务分析;
f. 安全检查表;
g.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
5.2危险源辨识的分工
5.2.1 企业管理处在以往体系运行识别控制的基础上,在公司网站上发布《危险源清单》。
5.2.2 各部门根据各自的活动或承揽的工程项目,在《危险源清单》基础上进行具体辨识。
辨识时,要考虑在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将来)和三种状态(正常、异常、紧急)情况下的危险源。
5.3危险源的风险评价
5.3.1 在危险源辨识过程中发现危险源属于如下情况时,可直接确定为具有不可接受的风险:
a. 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
b.不符合公司方针的;
c.员工或相关方有抱怨和要求的;
d.曾经发生过事故,且未采取有效防范控制措施的。
5.3.2 采取作业条件危险评价法,分析危险源导致危险事件、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确定危险源的风险等级。
5.3.3 作业条件危险评价法
作业条件危险评价法是用与系统危险性有关的三种因素指标值之积来评价危险的大小,这三种因素是: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E----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
C----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
其简化公式是:D=L×E×C
a.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当用概率来表示时,绝对不可能的事件发生概率为0,而必然发生的事件概率为1。
但在做系统安全考虑时,绝对不发生事故是不可能的,所以人为地将"发生事故可能性极小"的分数定为0.1,而必然要发生的事件分数定为10。
介于这两种情况之间的情况指定了若干个中间值,如表1所示。
表1发生事故的可能性(L)
b. 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人员出现在危险环境中的时间越多,则危险性越大。
规定连续暴露在此危险环境的情况定为10,而非常罕见地出现在危险环境中定为0.5。
同样,将介于两者之间的各种情况规定若干个中间值,如表2所示。
表2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
c. C----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
事故造成的人身伤害变化范围很大,对伤亡事故来说,可从极小的轻伤直到多人死亡的严重结果。
由于范围广阔,所以规定分数值为1-100,轻伤规定分数为1,造成10人以上死亡的分数规定为100,其他情况的数值均在之间1与100,如表3所示。
表3发生事故造成的后果(C)
d. D----危险性分值
根据公式就可以计算作业的危险程度,但关键是如何确定各个分值和对总分的评价。
根据经验,总分在20以下,被认为是低危险,也叫可容许风险;总分达到70-160之间,那就有显著的危险性,需要及时整改;总分在160-320之间,是必须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整改的重大危险;总分在320以上的表示非常危险,应立即停止生产直到危险得到
改善为止。
危险等级划分如表4所示。
表4危险等级划分
5.3.4 运用作业条件危险评价法进行分析时,危险等级为3级、4级、5级的危险源,确定为具有不可接受风险。
5.4危险源控制
5.4.1 对识别出的危险源,被评价为具有不可接受风险的,可通过制定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予以控制;可采用具体控制程序(如:《电气安全控制程序》、《产品、过程与绩效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安全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培训监督检查等)或制度等进行控制。
5.4.2 对识别出的危险源的信息,可为员工培训提供输入信息,具体执行《能力、意识和培训控制程序》。
5.5危险源的更新
5.5.1 危险源的辨识应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各部门在项目管理或日常工作中发现有未辨识的危险源,应将其上报企业管理处,由企业管理处及时在公司网上发布危险源更新信息。
5.5.2 各部门根据危险源更新信息,结合各自的活动或承揽的工程项目,识别新的危险源是否适用于本部门,适用时对其进行评价。
5.5.3 当发生以下情况时,各部门应及时组织人员进行危险源的重新识别评价。
a. 法律、法规与其它要求发生较大变更时;
b. 当本公司活动、产品、服务、机构、设施、范围发生较大变化时;
c. 当本公司环境方针有变化时。
6.相关文件
6.1 《电气安全控制程序》。
6.2 《产品、过程与绩效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6.3 《消防控制程序》。
6.4 《劳动保护用品控制程序》。
6.5 《污水、扬尘、噪声控制程序》。
6.6 《油品及化学品控制程序》。
6.7 《能力、意识和培训控制程序》。
7.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