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论文题目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与解决途径论文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与解决途径论文在笔者所教学的班级中,留守儿童居多。
但这也不是我们一个班具有这样的情形,所在学校其他班级留守儿童也同样比较多。
平时与同仁们进行交流,也总感到现在的留守儿童多,对我们教育的影响也比较大。
因为其存有一定的心理问题,有的还存有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
作为教师则必须去认真分析心理问题的成因以及解决的策略,现拙于笔端的是自己比较肤浅的了解和不够成熟的思考,权且抛砖引玉。
1留守儿童的无所谓心理留守儿童都随祖辈一起生活,远离自己的父母。
有条件的学生每年的寒暑假可以与自己的父母亲生活在一起,平时他们听不到自己父母对自己的谆谆教诲,享受不到比较良好的家庭教育,导致这些学生对什么都感到是那样的无所谓。
吃好吃差无所谓,穿好穿差也无所谓,学习好差也是那样的无所谓,所有学生都在诸多的无所谓中生活学习着。
这对学生的发展是尤其不利的,特别是小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老是感到是那样的无所谓,这应当就是特别糟糕的事情,也应当就是我们现在乃至未来教育的一大悲哀,甚至就可能是我们一个个家庭之未来的悲剧。
解决的办法应当是,利用现代通讯工具多与我们学生的父母获取着经常性的联系,要求他们争取时间多了解自己孩子的现状,多关心孩子的生活和学习。
对家长,作为我们必须力求做到的是多晓之以理。
应当说我们所接触到的一个个留守儿童的家长,一般说来也都不是文化素养较高的家长,他们对孩子们的学习还多不以为然。
我们需要告诉家长们的是你们现在凭着体力可以外出挣钱,可是现代经济和信息经济的高速发展,你们的孩子如果仅有你们现在的水准,其将来挣钱的机会可以说就是寥寥无几的。
当我们能够晓之以理于我们学生的父母亲,他们将会无形中减小与孩子之间的距离,尤其能够经常与自己的孩子进行互动,变孩子在生活学习当中的多无所谓为多有所谓。
当我们的一个个孩子都对自己的学习产生有所谓的感觉或意识后,学生的学习将会产生无比强烈的主观能动性,形成认真学习的正能量。
2留守儿童的无需求心理我们所接触的留守儿童,从一般的角度去说,其智力也都不是十分低下的。
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论文题目

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论文题目“留守儿童”自幼离开父母,缺乏亲情的关爱,往往易产生焦虑、烦躁、悲观、疑虑等一系列的消极情绪,由于“留守儿童”长期生活在特殊的环境中,缺乏父母直接的关爱与呵护,久而久之,产生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以下是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论文题目,欢迎大家阅读。
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论文题目一: 1、论学校支持体系对留守儿童心理资本的影响 2、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 3、关爱留守儿童重在“常”与“长” 4、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与对策 5、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弹性培育探究 6、浅析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7、从留守老人故土情结看当前农村养老问题的解决途径 8、农村留守儿童发展困境分析及对策--基于依恋理论视角 9、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以宿迁X区为例 10、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 11、桂东民族地区留守儿童心理韧性在感恩与学习投入间中介作用 12、有“留守儿童”背景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初探 13、关于农村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问题研究 14、随州地区不同监护类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比较分析 15、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6、浅谈如何加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 17、体育运动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干预研究 18、留守儿童社会支持与情绪行为问题:心理资本的中介作用 19、农村留守儿童寄宿制学校管理问题审视 20、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权利保护--基于弱者权益保护视域下的探赜 21、让农村留守儿童有心理安全感 22、小学阶段留守儿童心理成长研究 23、浅析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问题及对策 24、农村留守儿童健康问题现状研究 25、团体心理辅导及体育锻炼对维吾尔族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26、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影响因素研究 27、用陪伴滋润留守儿童的心田 28、农村地区留守儿童心理韧性状况的调查研究 29、留守儿童的日常焦虑与自我认同--基于结构二重性视角的考察 30、苏鲁豫皖交界区空巢老人与留守儿童问题研究 31、流动儿童与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比较研究 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论文题目二: 32、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干预实证探究 33、奥尔夫音乐治疗应用于农村留守儿童人际交往障碍的策略研究 34、农村小学班主任对留守儿童的心理教育探析 35、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案例分析 36、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37、体育对提升留守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探究 38、浅析体育治理在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干预中的可能性 39、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策略探究 40、浅谈美术课堂教学中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辅导 41、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成因与对策研究 42、富裕型留守儿童的生活状态问题探析--基于浙江省若干区域的调查 43、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浅议--以安徽省东黄山村为例 44、为农村留守儿童搭建健康成长的平台--浅谈农村小学教师如何关爱留守儿童 45、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 46、留守之利:心理弹性视角 47、赣南地区“原中央苏区”农村留守儿童生活情感的现状研究 48、安顺市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 49、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及心理问题研究 50、农村留守儿童监护现状分析与建议 51、用师爱激发留守儿童数学学习兴趣的策略初探 52、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疏导方法的运用 53、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探索 54、农村留守群体:问题、根源与对策 55、刍议留守儿童问题的成因、现状及对策 56、浅谈农村留守儿童朋辈关系的社会工作介入--以“七色光”孤家子社区学堂为例 57、拓展训练对改善留守儿童团队合作意识的探析 58、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 59、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家校协同策略研究 60、依安县农村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及教育现况对照研究 61、初中留守儿童情绪性问题行为的影响因素与分析 62、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现状探究 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论文题目三: 63、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与辅导研究--以贵州省金沙县为例 64、对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思考 65、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研究 66、边远地区农村留守儿童自我认同感的调查研究 67、中国留守儿童精神健康问题综述 68、曾留守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探究--以重庆某独立学院为例 69、检察机关如何创新法律监督职能参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问题分析 70、当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问题研究 71、浅谈幼儿园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 72、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73、“留守儿童”问题行为评估与心理干预体系的构建 74、外来与留守小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的对照研究 75、高校志愿者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路径探索--以涪陵区为例 76、陕北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调查 77、甘肃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与人格特征关系研究 78、如何关爱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79、武威市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浅析 80、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疏导工作中音乐教育运用研究 81、关注留守儿童心理促进农村中小学生健康成长 82、安徽省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与安全保护状况调研报告 83、农村中小学教育现状及对策分析 84、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现状及对策 85、体育参与对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的干预研究 86、浅析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与对策 87、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安徽省利辛县为例 88、留守儿童抗逆力生成研究 89、我国留守儿童研究热点和前沿演进趋势--基于关键词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分析 90、用信息技术缓解和调适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 91、基于学校教育视角下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心理问题防治策略研究 92、我国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的困境、原因及出路 93、留守儿童教育的思路与对策 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论文题目四: 94、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研究与对策 95、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网络建构--以广西S村留守儿童为例 96、农村小学应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97、浙江省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测量的数据描述 98、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社会学分析 99、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须引起重视 100、浅析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及对策 101、湖南省永州市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调查及对策研究 102、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监护能力研究 103、农村留守群体问题破解之策 104、城乡劳动力流动对儿童福利的影响 105、小学留守儿童学习动机的干预研究 106、3-6岁留守儿童心理理论发展水平与白谎行为的关系研究 107、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调查报告 108、甘肃省天水市农村学前留守儿童社会性发展现状研究 109、留守儿童隔代抚养的模式与影响分析 110、农村学龄期留守儿童人际交往能力培养项目报告 111、朝鲜族留守小学生性格养成教育研究 112、绘画对农村留守儿童情感问题治疗的个案研究 113、基层政府为留守儿童提供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114、非政府组织参与农村留守儿童陪伴服务研究 115、农村留守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研究 116、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 117、云南省施甸县布朗族地区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研究 118、小组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儿童校园暴力问题的应用研究 119、留守儿童思想品德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120、湖北农村留守初中生体育锻炼行为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 121、网络文化对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122、浅谈留守儿童心理问题 123、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个案工作介入 124、农村留守儿童人际交往能力特点及其团体辅导干预研究 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论文题目五: 125、乡土音乐教育:解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创新 126、例析西北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 127、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与父母情感温暖的关系--基于潜在剖面分析的研究 128、探究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与教育对策 129、心理学视野下农村留守儿童性格多面性问题调查研究 130、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介入研究 131、L县共青团组织关爱留守儿童研究 132、农村留守儿童自卑心理的小组工作介入研究 133、童年农村留守经历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134、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 135、个案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研究 136、留守初中生看护人教养方式、自我控制能力与其问题行为的关系研究 137、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 138、农村留守儿童参与校外体育活动的现状分析 139、农村留守初中生核心自我评价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作用 140、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与对策研究 141、农村留守儿童自卑心理矫正的个案工作介入 142、张家口某乡镇学校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 143、留守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对其英语学习影响的研究 144、河南省滑县初中留守学生音乐偏好问题的调查研究 145、农村留守儿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的实证研究 146、留守儿童与流动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对策 147、12~18岁留守儿童亲社会行为倾向及其与主观健康水平的关系 148、农村留守儿童关爱行动必要性研究--基于江西省六市的问卷调查 149、农村留守儿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150、农村留守儿童成长问题及对策 151、农村学龄前留守儿童心理行为社区家庭工作坊干预 152、重庆市永川区小学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对照研究 153、曾留守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154、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 155、留守儿童的日常生活空间及成长机制研究 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论文题目六: 156、山西省静乐县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研究 157、可行能力理论视角下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研究 158、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 159、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160、安徽省蚌埠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 161、留守儿童攻击性行为及其干预策略的研究--基于家庭视角 162、微观生态系统视域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路径探析 163、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及心理问题探讨 164、西部贫困地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对策研究 165、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探析 166、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 167、回迁社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研究 168、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情感培育研究 169、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监护制度的完善 170、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监护问题研究 171、成长环境对农村留守幼儿语言发展的影响 172、父亲缺位留守初中生孤独感和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 173、单亲留守儿童媒介素养水平实证研究 174、“留守儿童”问题行为与心理资本实证研究与启示 175、安徽省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与安全保护状况研究报告 176、精神科儿少病房留守儿童的流行病学资料分析及相关因素 177、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及其成因研究 178、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及其解决策略--基于X地区的个案调查研究 179、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呈现及分析 180、外出务工的父母对学龄前留守儿童情绪和行为问题影响的研究 181、论大学生志愿者在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双向作用 182、徐州市农村地区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研究 183、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探析 184、新时期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研究 185、庄河市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 186、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教育问题及对策分析。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策略优秀获奖科研论文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策略优秀获奖科研论文新时代下,农村教育更加多元化,不仅注重传统的文化教育,还注重心理健康教育。
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也一直受到各方的关注,如不及时关注和加以改善这一问题,会影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和未来的个人发展。
本文从留守儿童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成因和体现、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以及策略研究出发,剖析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策略。
一、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成因和体现“全国乡村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痛点及公益帮扶模式探索”论坛发布了《乡村儿童心理健康调查报告》。
调查结果显示:乡村儿童抑郁、焦虑情况较为严重,留守儿童这两项指标均高于非留守儿童。
要保障乡村儿童健康成长,必须直面城乡心理健康教育资源配置不均的问题,缩小差距,补齐“短板”。
教育部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提出,要坚持公共教育资源和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中西部地区倾斜,逐步缩小东西部、城乡和区域之间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差距,以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发展为重点,推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全面、协调发展。
按照“城乡结合,以城带乡”的原则,加强城乡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交流与合作,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全覆盖和城乡均衡化发展。
事实上,即便是在城市地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也仍有重视不够、投入不足等问题。
2020年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在被调研的全国3142所小学及941所初中里,仅有19.16%的城市地区学校设有专职心理教师,乡村学校的状况,可想而知。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速,乡村学校规模普遍变小,这给配备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带来了很大的难题。
按照教育部的规定,每所乡村学校应配置至少一名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
但是,乡村学校普遍采取的方式,是让学科教师参加心理健康培训,然后兼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前述研究报告显示:只有2.64%的农村学校设有专职心理教师。
这一现状,显然难以满足乡村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
相比于城市儿童,乡村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受到家庭环境和校园环境影响更大。
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

留守⼉童的⼼理健康问题2019-09-03摘要:建⽴留守⼉童之家,建⽴爱⼼妈妈、爸爸⼯作站,设⽴⼼理辅导站,开设⼼理健康课程,设⽴亲情热线等⽅法。
关键词:⼼理健康;学习⽅⾯;交往⽅⾯;情绪⽅⾯;⾏为⽅⾯;留守⼉童随着改⾰的深⼊和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进⼊城市。
⽽“流动⼈⼝”“农民⼯”也成为了当今中国的常⽤词。
在此背景下悄然⽣长起来的⼀代孩⼦就成为了⼀个特殊的群体―留守⼉童。
据统计,我国现阶段有接近2000万留守⼉童,⽽且这⼀数据还呈上升趋势。
调查显⽰,55.5%的留守⼉童表现为任性、冷漠,内向等性格特征。
如果这些⼼理问题不能及时解决,不仅会对留守⼉童造成⼼理危机,也会给和谐社会的构建带来隐患,⽆疑这是⼀个值得深思和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留守⼉童的⼼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点:学习⽅⾯:据调查同等条件下,留守⼉童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均低于⽗母在⾝边的学⽣。
留守⼉童绝⼤部分存在着严重的⾃卑感。
他们在⽣活上,学习上遇到困难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疏导和帮助,⾃信⼼⽇益减弱,⾃卑感就⽇益严重。
⾃卑会消磨⼀个⼈的意志,使他们悲观失望。
久⽽久之,他们就会对学习丧失兴趣,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因为留守⼉童⼤多和爷爷奶奶住在⼀起,除了吃饱穿暖以外,没⼈辅导孩⼦的学习,学习变成了⼀件头疼的事。
交往⽅⾯:⼼理学研究表明,⼉童对⽗母都有依恋倾向,依恋是幼⼉出⽣后最早形成的⼈际关系。
依恋的程度与性质如何,直接影响⼉童对周围世界的信任感。
留守⼉童由于⽗母长期在外,缺乏最起码的⼼理交流机会,内⼼的烦恼⽆处倾诉,导致对外界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他们不愿与⼈交流,别⼈很难⾛进他们的世界。
当出现问题时,他们往往不知道怎么处理。
卡耐基发现,⼀个⼈事业上的成功,只有15%是由于他们的学识和专业技术,85%靠的是良好的⼼理素质和善于处理⼈际关系。
由此可见,处理好⼈际关系是多么地重要。
情绪⽅⾯:情感是未成年⼈⼼理活动的⼀个重要⽅⾯,⼤量的研究表明,未成年⼈的情绪情感对其⼈格的健全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作⽤。
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与对策论文

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与对策论文儿童时期是人生成长最重要的基础时期,而此时父母的亲情和教育引导对孩子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留守儿童因为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缺乏亲情关爱、陪伴和教育引导,会严重影响其健康成长,造成行为习惯、个性品质、心理健康等多方面的问题。
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已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本研究试图揭示留守儿童的主要心理问题及成因,并提出改进建议。
一、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一)情绪问题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产生首先是从情绪改变开始的,当人们受到外界环境刺激或生活发生不良变化时,就会通过情绪的发泄来表现对外界的不满。
儿童时期身心发展变化快,还没有形成稳定的心理特质,自我控制、调节能力差,情绪的稳定性差。
留守儿童父母不在身边,缺失了最佳交流倾诉对象,缺少亲情温暖和安全感,也缺乏周全的监护和良好的家教,情绪问题十分突出,主要表现为孤独感、焦虑恐怖感、沉默寡言、喜怒无常、脾气不好、自暴自弃等。
有研究发现,留守儿童“认为‘自己脾气不好’‘情绪控制不住’的孩子占68%,与同学、老师、监护人发生争执并次数大于三次的占了27%。
”[1](二)行为问题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成长具有基础性、潜移默化性、长期性影响,孩子的行为习惯、思想意识、个性特点等都是在家庭教育中逐步形成的。
而留守儿童的父母远在他乡,既缺乏亲情关爱,又缺少严格管教,加上监护人监护不力,社会环境负能量影响,学校教育对留守儿童的问题重视不够、措施不力等,导致留守儿童行为问题明显偏多。
有人对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心理行为进行比较研究发现,留守儿童出现抽烟、饮酒、逃课、撒谎、打架行为的概率都高于非留守儿童[2];此外,留守儿童出现铺张浪费、卫生习惯差、不团结同学、不尊重关心他人、攻击性行为、违纪行为等也明显偏多。
(三)性格问题长期缺乏亲情关爱、严格管教,在期盼与失望、孤独无助、放任自流中成长起来的留守儿童,往往具有我行我素、自私自利、不善分享与合作,敏感多疑、自惭形秽、自卑内向、悲观消极退缩,胆小怕事或放荡不羁、抑郁、叛逆等性格。
最新版关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论文

关于留守儿童心理安康问题的论文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城市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
他们一般与自己的父亲或母亲中的一人,或者与上辈亲人,甚至父母亲的其他亲戚、朋友一起生活。
留守儿童问题是近年来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欢!篇一?浅析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一、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现状一人际交往障碍敏感多疑,缺少朋友。
大多数留守儿童父母长期外出,家里经济条件较为落后,一般由爷爷奶奶抚养长大,隔代抚养的劣势是祖辈受教育水平普遍较低,接触的生活面与儿童的有很大不同,不利于儿童模仿学习人际交往方式,在人际交往中往往处于劣势,并且表现为过度敏感、疑心较重,总是感觉被别人轻视和欺负,在与人交流之时常常充满警觉和敌意,久而久之,导致朋友越来越少。
二怨恨不满情绪怨恨父母,不满社会。
许多留守儿童认为家里穷,父母没有能力,只能出去打工,对父母打工并不理解,认为父母不爱自己,因此而产生了对于父母的怨恨之情,并且刻意与之疏远,甚至在心底埋怨父母的无情。
有些孩子在看到正常家庭的儿童生活较为富裕幸福之后,还会认为社会不公平,对社会不满。
三行为反常恐惧焦虑,行为叛逆。
一般情况下,留守儿童父母长时间不在身边,缺乏监护与教育,他们有很强烈的不平安感,这会导致他们道德品质较差,常有违规、违纪现象,并且叛逆行为时有发生;而他们又由于这些叛逆行为的发生而不被其他教师、同学所接纳,甚至受到排斥和歧视,这更加深了他们的焦虑和不满。
四人生观、价值观的偏移打工主义,现实主义。
在“打工潮〞带来的影响下,家长平时对子女的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并不关心,由于长时间见不到孩子,家长更多的是给予孩子金钱方面的弥补,使得留守儿童的道德水平呈下降趋势;并且给留守儿童带来了初中毕业就外出打工赚钱的不良影响,导致儿童对个人价值,人生理想狭隘化,固化,难以树立高远的理想,宏大的抱负。
二、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成因分析一社会因素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人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随着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开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这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研究课题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内容摘要]近几年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剩余劳动力越来越多,农民利用自身的优势外出务工,这样在农村的生活结构中就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
这些孩子都是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抚养,还有些都是寄养在亲戚及朋友家中,家庭教育不当,亲情严重缺失,使他们心理上不同程度地出现了问题,直接影响了健康成长。
本课题主要分析和研究“留守儿童”身上出现的心理问题及对策,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素材与案例。
一、研究背景近几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村多数耕地已被征用为高速公路、铁路、苗木基地以及大棚种植园等,致使人均耕地面积很少。
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据调查,农村近85%的男女壮年都出到外面打工营生,年初出门,年末回家,一年在家呆不了10天,有的甚至几年不回家,这种生活状况已经成为现在农民的生活趋势。
他们在外面尝到了甜头,改变了家里的经济状况,看到了新的希望,便纷纷放下了手中的锄头、镰刀,也撇下了年老的父母和年幼的孩子,一窝蜂地去实现自己的外出打工梦。
留下的也都是些年老体衰、年幼在读的老人和小孩。
留下这些在读的小孩,自然而然也就成了所谓的“留守儿童”。
我校位于五里铺村中心,是一所农村完小。
现有在校学生101名,其中留守儿童89人,占在校生总数的88%,孤儿2人,单亲家庭子女4人。
据我们的调查,这些“留守儿童”绝大部分都是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抚养,还有些都是寄养在亲戚及朋友家中,而这些监护人大多数年老体衰又都类似文盲或半文盲,无法辅导孩子学习,重“养”不重“教”,还有一部分孩子中午经常不回家吃饭,一个馒头就可应付,至于思想文化教育更无暇顾及。
所以“留守儿童”在家中不听话,经常有抵触情绪,没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在学校对学习感到十分吃力,学习兴趣不高,不想学、不愿学,学习成绩普遍偏低,在人际交往方面,很难与周围同学和睦相处,且性格上出现两个极端,一部分性格孤僻,内向,不愿与其他同学来往,另一部分则性格刚烈,脾气暴躁,刁蛮任性,喜欢惹事生非,由于正常家庭教育的严重缺失,“留守儿童”身心发展尤其是心理健康成长方面存在的问题正日益凸显。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论文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论文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论文摘要:留守儿童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种热点现象,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身体心理各方面发展成长的关键时期,关心留守儿童以及关心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成为当前一个刻不容缓的主题。
本文针对“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进行了分析,找出其中的原因并提出合理有效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原因;策略留守儿童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种热点现象,特别是其心理方面的问题。
他们长期缺乏来自父母的关爱和教育,内心孤独寂寞,长此以往可能会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如内心封闭、自卑懦弱、缺乏交流的主动性等,以上心理问题严重影响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危害社会稳定。
一、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表现1、自卑心理普遍所谓自卑,即低估自己的能力认为自己各方面都不如其他人,是一种异常消极的情绪体现。
留守儿童在父母离开后经常看到同龄小朋友对爸妈撒娇,而自己却没有依靠,他们就会生出自己不受父母喜爱、处处不如人的念头,自卑心理就会悄然生出并逐渐增强。
他们不敢尝试新事物、面对挑战停滞不前,不敢与同学老师交流。
这种心理无形之中给自己设定了一系列不该存在的障碍,本来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目标也会认为“我不行”而放弃追求,自卑的孩子看不到人生的希望、领略不到生活的乐趣。
2、自我封闭自我封闭是一种随所处境遇自然产生的对环境的心理防御机制。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吐露心声的对象,但是他们在孩子年幼时就外出长期分开,孩子缺少亲情的滋润,从而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孤独寂寞成为他们的心声。
他们没有感情依靠,性格内向,久而久之就把自己与外界隔离开来。
除了必要的生活和学习,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家里或一个人独处,不和他人来往封闭自己的内心。
长期的寡言、焦虑和紧张,使儿童在人际沟通时会显得不知所措,缺乏独立自主的能力。
3、逆反心理祖辈过度溺爱致使孩子养成一系列不良习性,把家长话语当耳旁风,滋生逆反心理。
他们常常不按常理做事,对不良倾向持认同情感,对思想教育会抵制蔑视对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论文题目“留守儿童”自幼离开父母,缺乏亲情的关爱,往往易产生焦虑、烦躁、悲观、疑虑等一系列的消极情绪,由于“留守儿童”长期生活在特殊的环境中,缺乏父母直接的关爱与呵护,久而久之,产生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以下是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论文题目,欢迎大家阅读。
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论文题目一:1、论学校支持体系对留守儿童心理资本的影响2、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3、关爱留守儿童重在“常”与“长”4、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与对策5、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弹性培育探究6、浅析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7、从留守老人故土情结看当前农村养老问题的解决途径8、农村留守儿童发展困境分析及对策--基于依恋理论视角9、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以宿迁X区为例10、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11、桂东民族地区留守儿童心理韧性在感恩与学习投入间中介作用12、有“留守儿童”背景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初探13、关于农村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问题研究14、随州地区不同监护类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比较分析15、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6、浅谈如何加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17、体育运动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干预研究18、留守儿童社会支持与情绪行为问题:心理资本的中介作用19、农村留守儿童寄宿制学校管理问题审视20、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权利保护--基于弱者权益保护视域下的探赜21、让农村留守儿童有心理安全感22、小学阶段留守儿童心理成长研究23、浅析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问题及对策24、农村留守儿童健康问题现状研究25、团体心理辅导及体育锻炼对维吾尔族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影响26、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影响因素研究27、用陪伴滋润留守儿童的心田28、农村地区留守儿童心理韧性状况的调查研究29、留守儿童的日常焦虑与自我认同--基于结构二重性视角的考察30、苏鲁豫皖交界区空巢老人与留守儿童问题研究31、流动儿童与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比较研究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论文题目二:32、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干预实证探究33、奥尔夫音乐治疗应用于农村留守儿童人际交往障碍的策略研究34、农村小学班主任对留守儿童的心理教育探析35、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案例分析36、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37、体育对提升留守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探究38、浅析体育治理在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干预中的可能性39、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策略探究40、浅谈美术课堂教学中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辅导41、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成因与对策研究42、富裕型留守儿童的生活状态问题探析--基于浙江省若干区域的调查43、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浅议--以安徽省东黄山村为例44、为农村留守儿童搭建健康成长的平台--浅谈农村小学教师如何关爱留守儿童45、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46、留守之利:心理弹性视角47、赣南地区“原中央苏区”农村留守儿童生活情感的现状研究48、安顺市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49、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及心理问题研究50、农村留守儿童监护现状分析与建议51、用师爱激发留守儿童数学学习兴趣的策略初探52、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疏导方法的运用53、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探索54、农村留守群体:问题、根源与对策55、刍议留守儿童问题的成因、现状及对策56、浅谈农村留守儿童朋辈关系的社会工作介入--以“七色光”孤家子社区学堂为例57、拓展训练对改善留守儿童团队合作意识的探析58、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59、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家校协同策略研究60、依安县农村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及教育现况对照研究61、初中留守儿童情绪性问题行为的影响因素与分析62、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现状探究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论文题目三:63、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与辅导研究--以贵州省金沙县为例64、对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思考65、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研究66、边远地区农村留守儿童自我认同感的调查研究67、中国留守儿童精神健康问题综述68、曾留守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探究--以重庆某独立学院为例69、检察机关如何创新法律监督职能参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问题分析70、当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问题研究71、浅谈幼儿园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72、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73、“留守儿童”问题行为评估与心理干预体系的构建74、外来与留守小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的对照研究75、高校志愿者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路径探索--以涪陵区为例76、陕北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调查77、甘肃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与人格特征关系研究78、如何关爱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79、武威市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浅析80、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疏导工作中音乐教育运用研究81、关注留守儿童心理促进农村中小学生健康成长82、安徽省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与安全保护状况调研报告83、农村中小学教育现状及对策分析84、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现状及对策85、体育参与对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的干预研究86、浅析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与对策87、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安徽省利辛县为例88、留守儿童抗逆力生成研究89、我国留守儿童研究热点和前沿演进趋势--基于关键词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分析90、用信息技术缓解和调适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91、基于学校教育视角下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心理问题防治策略研究92、我国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的困境、原因及出路93、留守儿童教育的思路与对策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论文题目四:94、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研究与对策95、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网络建构--以广西S村留守儿童为例96、农村小学应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97、浙江省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测量的数据描述98、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社会学分析99、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须引起重视100、浅析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及对策101、湖南省永州市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调查及对策研究102、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监护能力研究103、农村留守群体问题破解之策104、城乡劳动力流动对儿童福利的影响105、小学留守儿童学习动机的干预研究106、3-6岁留守儿童心理理论发展水平与白谎行为的关系研究107、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调查报告108、甘肃省天水市农村学前留守儿童社会性发展现状研究109、留守儿童隔代抚养的模式与影响分析110、农村学龄期留守儿童人际交往能力培养项目报告111、朝鲜族留守小学生性格养成教育研究112、绘画对农村留守儿童情感问题治疗的个案研究113、基层政府为留守儿童提供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114、非政府组织参与农村留守儿童陪伴服务研究115、农村留守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研究116、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117、云南省施甸县布朗族地区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研究118、小组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儿童校园暴力问题的应用研究119、留守儿童思想品德的现状与对策研究120、湖北农村留守初中生体育锻炼行为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121、网络文化对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122、浅谈留守儿童心理问题123、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个案工作介入124、农村留守儿童人际交往能力特点及其团体辅导干预研究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论文题目五:125、乡土音乐教育:解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创新126、例析西北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127、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与父母情感温暖的关系--基于潜在剖面分析的研究128、探究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与教育对策129、心理学视野下农村留守儿童性格多面性问题调查研究130、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介入研究131、L县共青团组织关爱留守儿童研究132、农村留守儿童自卑心理的小组工作介入研究133、童年农村留守经历对个人成长的影响134、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135、个案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研究136、留守初中生看护人教养方式、自我控制能力与其问题行为的关系研究137、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138、农村留守儿童参与校外体育活动的现状分析139、农村留守初中生核心自我评价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作用140、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与对策研究141、农村留守儿童自卑心理矫正的个案工作介入142、张家口某乡镇学校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143、留守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对其英语学习影响的研究144、河南省滑县初中留守学生音乐偏好问题的调查研究145、农村留守儿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的实证研究146、留守儿童与流动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对策147、12~18岁留守儿童亲社会行为倾向及其与主观健康水平的关系148、农村留守儿童关爱行动必要性研究--基于江西省六市的问卷调查149、农村留守儿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150、农村留守儿童成长问题及对策151、农村学龄前留守儿童心理行为社区家庭工作坊干预152、重庆市永川区小学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对照研究153、曾留守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154、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155、留守儿童的日常生活空间及成长机制研究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论文题目六:156、山西省静乐县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研究157、可行能力理论视角下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研究158、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159、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160、安徽省蚌埠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161、留守儿童攻击性行为及其干预策略的研究--基于家庭视角162、微观生态系统视域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路径探析163、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及心理问题探讨164、西部贫困地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对策研究165、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探析166、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167、回迁社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研究168、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情感培育研究169、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监护制度的完善170、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监护问题研究171、成长环境对农村留守幼儿语言发展的影响172、父亲缺位留守初中生孤独感和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173、单亲留守儿童媒介素养水平实证研究174、“留守儿童”问题行为与心理资本实证研究与启示175、安徽省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与安全保护状况研究报告176、精神科儿少病房留守儿童的流行病学资料分析及相关因素177、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及其成因研究178、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及其解决策略--基于X地区的个案调查研究179、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呈现及分析180、外出务工的父母对学龄前留守儿童情绪和行为问题影响的研究181、论大学生志愿者在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双向作用182、徐州市农村地区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研究183、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探析184、新时期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研究185、庄河市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186、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教育问题及对策分析留守儿童德育论文题目一:1、4-6岁学龄前儿童公平行为和公平意图的发展研究2、“留守儿童”德育缺失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3、公共治理视角下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问题研究4、非连续性教育视域下农村儿童“留守困境”研究5、未成年人社会保护服务现状研究6、农村留守儿童思想品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7、从效率到均衡的历史演进:陕西省普通高中标准化建设研究8、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中学留守儿童语文教学德育渗透研究9、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和谐师生关系构建探究10、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的变化与师生关系发展研究11、小学生养成教育实践研究12、新化县农村初中生不良行为习惯的成因与对策研究13、语文教育与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德育教育14、北京地区幼儿母亲角色扮演的个案研究15、农村留守儿童道德素质存在的问题和对策16、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教育问题研究17、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研究18、农村留守儿童品德教育研究19、家庭教育的缺失对农村寄宿儿童道德成长的影响及对策研究20、四川省井研县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情况调研21、改革开放时期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德育教育实践及经验总结22、农村留守儿童道德品质教育研究23、浅析农村留守儿童道德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24、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研究25、儿童道德教育现状及其小组工作介入:基于武汉市H区L小学的个案研究26、农村留守儿童道德行为养成教育研究27、社会支持网络视角下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28、朱子《小学》“习与智长29、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教育研究30、社会管理视野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制度完善探析31、农村小学布局调整后儿童道德成长困境研究32、农村初中学生主体性德育研究33、社会转型期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教育研究34、牡丹江地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35、农村留守儿童道德问题研究36、农村留守儿童道德素质教育问题研究37、农村留守儿童思想品德问题及对策研究38、农村留守儿童道德养成研究39、中职生思想道德问题及教育对策研究40、媒体时代大、中学生处理暴力和色情信息的德育问题研究留守儿童德育论文题目二:41、农民工权益保护研究4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幼儿道德教育变革研究43、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情感研究44、家庭教育现代化的启动与发展45、留守初中生思想品德的现状及对策研究46、重庆市农村初中留守儿童思想品德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47、农民工随迁子女思想道德教育研究48、营养改善计划在农村学校实施过程中的教育性问题研究49、武鸣县农村留守初中生的思想品德现状及其对策探究50、农村留守子女思想品德状况与对策研究51、农村留守儿童品德发展问题研究52、初中学生不良品德的成因及矫治对策53、农村留守儿童道德问题研究54、农村留守儿童的道德教育研究55、中小学德育走向56、农村学龄留守儿童面临的困难及其社会支持研究57、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研究58、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问题研究59、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现状研究60、政务信息语言应用分析61、农村留守儿童道德行为存在的问题及教育对策62、中原地区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问题研究63、少先队辅导员专业化问题及对策研究64、我国农村留守儿童道德人格教育研究65、农村留守青少年的价值观教育研究66、农村留守儿童思想品德教育研究67、鄂东某镇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情感的实证研究68、农村新生代成长中的积极教育研究69、江西省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研究70、农村中心小学校的德育途径创新研究71、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问题研究72、寄宿小学教师”替代父母关系“型师生关系研究73、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在校情况调研74、新时期小学生道德与德育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研究75、新疆喀什市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对策研究76、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情感培育研究77、”微时代“下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研究78、积极德育视域下当代家庭德育的问题与策略研究79、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留守儿童的道德问题及对策80、新时期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留守儿童德育论文题目三:81、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的元研究82、情感诉求在家庭伦理平面公益广告中的应用83、武汉市公共托幼事业研究(1949-1960)84、少先队活动有效促进儿童道德成长的路径研究85、农村留守儿童交往教学研究86、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87、乡村伦理的价值回归:农村小学德育课程研究88、农村小学德育过程中关心型师生关系的建构研究89、小学教师惩戒权运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90、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教育困境及相关对策研究91、农村初中生思想品德教育现状及其对策研究92、中山翠亨小学学生德育评价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分析93、四川省农村留守儿童思想品德教育现状研究94、抱冥冥之志95、传统家训对农村家庭德育的现实价值研究96、网络文化对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97、当代少年儿童道德意识养成的文化语境研究98、贵州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社会融入的内卷化研究99、留守儿童小组活动的差异性效果研究100、整合式社会工作方法介入智障儿童社会化的研究101、农村隔代教育视域下中高年级小学生道德认知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102、儒家文化视域下大学生道德自觉培育研究103、农村留守儿童思想品德现状及应对策略研究104、当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情感的状况及培养研究105、团体社会工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介入研究106、民族贫困地区农村小学德育校本课程开发初探107、社会变迁中农村留守青少年越轨行为研究108、城郊地区学校德育有效性的研究109、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系统研究110、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111、一个留守儿童品德发展的叙事研究112、对改革开放以来甘肃陇西农村留守儿童监护问题的研究113、从留守儿童浅析我国的监护制度114、镇江市农村高中留守学生问题行为研究115、温州市国际留守儿童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116、和谐社会构建视域下的”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研究117、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研究118、农村留守初中生思想道德素质问题及应对措施119、象山县农村家长学校办学中的政府干预120、伊斯兰教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德育研究121、城镇化进程中的山东省农村小学德育问题及对策探究122、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教育研究123、边远农村小学生中餐问题初探124、农村留守中学生问题研究125、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现状的分析与对策126、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思想品德教育问题研究127、目前农村留守儿童福利问题探究128、语文情感教育在留守儿童教育中的实施策略129、喀左县小马架子村”韶音会“考察与研究130、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教育研究131、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教育探析132、缺失和接替: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性发展研究133、社会工作介入少年儿童的假期生活134、美国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个案研究135、断裂与融合:农村小学布局调整后学生道德成长个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