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论考试试题

合集下载

教学能手理论考试——新课程理论知识试题

教学能手理论考试——新课程理论知识试题

教学能手理论考试试题新课程理论知识试题一、填空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2.这次课程改革的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3.课程改革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4.课程改革要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

)。

5.课程改革要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6.课程改革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7.课程改革要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8.课程改革要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9.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

这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10.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特点是:(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

新课程理论测考试试题

新课程理论测考试试题

新课程理论测试题(一)一、填空题:1、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

2、《标准》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的数学学习方式。

3、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水平)基础之上。

4、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5、按照《标准》的基本理念,学生的发展包括了(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和(情感态度)四个方面。

6、(数学与代数)是小学数学学科中最庞大的领域。

7、《标准》提出在(第二)学段引入计算器。

8、《标准》提倡采取(开放)的原则,为有特殊需要的学生留出发展的时间和空间,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二、单选题:1、新课程标准通盘考虑了九年的课程内容,将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分为(B )个阶段。

A)两个 B)三个 C)四个 D)五个2、《标准》安排了(B )个学习领域。

A)三个 B)四个 C)五个 D)不确定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 )A)《标准》并不规定内容的呈现顺序和形式B)《标准》提倡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基本模式呈现知识内容C)《标准》努力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D)199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后,制订了中小学各学科的“教学大纲”,以逐步取代原来的“课程标准”三、简答题:1、课堂教学应树立哪四个基本观念?2、课堂教学应遵循哪四项基本原则?3、课堂教学有哪三个要求?4、写出本学科课标的基本理念。

1、(1)全面发展的质量观。

(2)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3)民主合作的教学观。

(4)优质高效的效益观。

2、(1)目标导向性原则。

(2)主体性原则。

(3)面向全体的原则。

(4)知情并重原则。

(5)开放性原则。

3、(1)创设良好氛围,激励学生学习。

(2)围绕教学目标,开展教学活动。

(3)突出思维训练,培养思维能力。

(4)着眼学生发展,组织学生活动。

新课程理论考试题及答案

新课程理论考试题及答案

新课程理论测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2、对学生的评价不仅1、课程的价值在于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态度及情感的)和谐发展。

ﻫﻫ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

改变单纯通过书面测验、考试检查学生对知识技能掌握的情况,倡导运用多种方法综合评价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进步与变化。

ﻫﻫ3、校本教研的核心因素是:(教师个体)、(教师群体)、(专业研究人员);(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是校本教研的三种基本活动形式。

ﻫ4、新课程改革重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以及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5、新课程要求教师必须明确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发展的主体。

课堂教学的着力点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ﻫ6、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ﻫ7、探究学习是一种教学方式,更是一种教学思想。

探究性学习是让学生在主动参与过程中进行学习,让学生在探究问题的活动中获取知识。

8、未来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的基本要求是什么ﻫﻫ具备宽厚的基础知识、系统的专业知识、灵活的思维方式和较强的动手能力,更需要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合作精神及沟通能力。

ﻫ9、所谓个性发展,就是面向有个体差异的学生,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为每一个学生的成才提供机会,使所有学生都能成才,以适应各个领域发展的需要。

ﻫ10、校本教研是以学校为研究主阵地,以学校教师为主体,以学校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为研究对象,以促进学校发展、教师专业化水平提高为目的,把教师培训、教育科研和教学研究融为一体的研究制度ﻫﻫ二:简答题1、课堂教学应该遵循哪些基本原则?2)主体性原则。

ﻫ1)目标导向性原则。

ﻫﻫ5)开放性原则。

【试题】2022版新课程标准前言部分理论测试(含答案)

【试题】2022版新课程标准前言部分理论测试(含答案)

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前言部分理论测试题(含答案)教师姓名:_______得分(共72分):_______一、填空题。

(每空2分,共54分)1.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课程教材要发挥、的作用,必须坚持的指导地位,体现_________________最新成果,体现___________________风格,体现____________对教育的基本要求,体现____________基本价值观,体现人类文化知识积累和创新成果。

2.义务教育课程规定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体现了________意志,在________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3.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教学发展规律,落实____________根本任务,发展____________。

4.本次课程标准的修订将坚持______导向;坚持______导向;坚持_________导向。

5.新课程标准中对时代新人的培养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新课程标准遵循学生____________,加强一体化设置,促进_________,提升课程_________和_________。

7.新课程标准强化课程__________和__________,推动育人方式变革,着力发展学生__________。

二、选择题。

(每题3分,共18分)1.下列关于课程方案的变化,正确的是()。

①完善了培养目标②优化了课程设置③细化了实施要求④明确了考试范围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2.下列关于课程设置表述不正确的是()。

A.义务教育阶段九年的总课时是9522。

B.小学原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和初中原思想品德整合为“道德与法治”。

C.在艺术课程设置上,一至九年级以音乐、美术为主线。

D.科学、综合实践活动起始年级提前至一年级。

3.新课程标准规定,语文学科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课时占比是()。

2022版新课程标准(语文)理论测试1(含答案)

2022版新课程标准(语文)理论测试1(含答案)

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语文)理论知识测试题1(含答案)教师姓名:_______ 得分(共100分):_______一、填空题。

(每空2分,共40分)1.________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________、________课程。

________与________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3.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其课时量占到课时总量的__________。

(填百分比)4.新课程标准增强了课程实施的________和________,促进学习方式变革。

5.课程评价应准确反映学生的____________和学习状况,注重考察学生的____________能力、思维过程、审美情趣和价值立场,关注学生____________和学习进步。

6.________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课程________的集中体现。

7.语言是重要的________工具和________工具,语言发展的过程也是________的过程,二者相互促进。

8.小学一至二年级课程,应注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学习设计。

二、选择题。

(每题2分,共32分)1.下列属于文化自信的认知范畴的是()。

(多选)①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②热爱中华文化。

③具有比较开阔的文化视野和一定的文化底蕴④具有正确、规范运用语言文字的意识和能力A.①③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2.“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是()的具体要求。

A.第一学段B.第二学段C.第三学段D.第四学段3.第二学段要求课外阅读量不少于()万字。

A.5B.10C.40D.1004.第三学段要求,学生默读一般读物时,每分钟不少于()字。

A500 B.200 C.300 D.4005.下列几项作品不能反映优秀革命文化的是()。

2022版新课程标准(语文)理论测试2(含答案)

2022版新课程标准(语文)理论测试2(含答案)

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语文)理论知识测试题教师姓名:_______ 得分(共100分):_______一、填空题。

(每空2分,共30分)1.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________活动以及文学活动,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2.语文课程致力于全体学生________的形成与发展,为学生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

3.语文课程理念立足学生________发展,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育人功能。

4.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实施从学生____________出发,创设丰富多样的_________,设计富有挑战性的_________,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5.语文课程围绕________,体现________,反映课程________,确立________。

6.语文核心素养是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综合体现。

7.在语文课程中,学生的________能力、审美创造、________都以语言运用为基础,并在学生个体语言经验发展过程中得以实现。

8.新课程标准遵循学生____________,加强一体化设置,促进_________,提升课程_________和_________。

二、选择题。

(每题2分,共30分)1.第一学段要求学生会写汉字()个左右。

A.600B.800C.1200D.1600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学习独立识字是第一学段的学习要求。

B.第二学段要求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C.第二学段要求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D.初步感受汉字的文化内涵是第三学段的学习要求。

3.下列关于第二学段的学习内容表述不正确的是()。

A.该学段要求学生能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

B.该学段要求学生初步学会默读。

C.该学段要求学生学习圈点、批注等阅读方法。

D.该学段要求学生默读一般读物时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小学新课程理论试题及答案

小学新课程理论试题及答案

小学新课程理论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 新课程理论中,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这体现了新课程理论的哪一方面特点?A. 知识传授B. 学生中心B. 教师主导D. 学科整合答案:B2. 在新课程理论指导下,教师的角色应该是什么?A. 知识的传授者B. 学习的引导者C. 课堂的管理者D. 纪律的执行者答案:B3. 新课程理论倡导的学习方式是:A. 接受学习B. 探究学习C. 机械记忆D. 重复练习答案:B4. 下列哪一项不是新课程理论中提倡的教学评价方式?A. 过程性评价B. 终结性评价C. 自我评价D. 单一的考试成绩评价答案:D5. 新课程理论认为,课程内容的组织应该更多地体现:A. 学科逻辑B. 生活逻辑C. 考试逻辑D. 教师逻辑答案:B6. 新课程理论中,对于学生评价的侧重点在于:A. 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B. 学生的能力发展C. 学生的考试成绩D. 学生的行为表现答案:B7. 在新课程理论中,以下哪项不是课程资源?A. 教科书B. 网络信息C. 课外辅导书D. 学生的先前经验答案:D8. 新课程理论强调的课堂教学应该是:A. 教师讲授为主B. 学生讨论为主C. 多媒体展示为主D. 实践操作为主答案:B9. 新课程理论认为,教育的目的是:A. 传授知识B. 培养能力C. 应对考试D. 获得文凭答案:B10. 下列哪一项不是新课程理论中提倡的教学方法?A. 合作学习B. 情境教学C. 题海战术D. 任务驱动答案:C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11. 新课程理论下,课堂教学应包含哪些要素?A. 教师的讲授B. 学生的互动C. 多媒体的使用D. 实践操作的机会答案:A, B, D12. 新课程理论中,学生的学习方式可以包括哪些?A. 独立学习B. 小组合作学习C. 网络学习D. 被动听讲答案:A, B, C13. 在新课程理论中,教师应如何评价学生?A. 根据考试成绩B. 根据学生的表现和进步C. 根据学生的作品和项目D. 根据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答案:B, C, D14. 新课程理论认为,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该包括哪些方面?A. 利用社区资源B. 利用网络资源C. 利用学校图书馆资源D. 仅使用教科书答案:A, B, C15. 新课程理论下,课堂教学环境应该是怎样的?A. 严肃的B. 民主的C. 互动的D. 竞争的答案:B, C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6. 新课程理论认为,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和服务者。

全国新课程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全国新课程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全国新课程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判断题1: 师生伦理关系并不是师生关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错2: 新课程观下的教学评价应该是诊断性的、形成性的评价。

正确3: 教学方法的优化就是指教师教的方法的优化。

错4: 评价教师课堂教学应关注的焦点是课堂上学生的状态。

对5: 新课程倡导的教学方式是研究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不主张接受式学习。

错6: 质疑就是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

对7: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又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内容和任务。

对8: 新课程观下,课程就是指文本课程,即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等文件。

错9: 学生犯错的过程是一种尝试和创新的过程。

正确10: 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活动实质上就是教师深层教学思想的具体化和现实化。

对11: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就学习而言,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是关于学习的评价。

错12: 对学生的评价是教师对学生的单向刺激过程。

错13: 档案袋评价法、小组评价法都是定性评价的方法。

错14: 新课程背景下,传统的教学基本功将不再被重视,教师的课程开发整合能力、信息的搜集处理能力等与新课程相适应的能力将逐渐取而代之。

对15: 教师在课堂上所扮演的角色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有时是直接的有时是间接的。

错16: 学生厌学的主要原因是现在的课业过重、课程要求过高、内容偏难。

错17: 出现刘海洋向狗熊泼硫酸、马家爵因打牌而残杀四位学友等极端事件的根本原因,在于刘、马等人的个人品质、素质低下,与社会风气以及教育方式方法等关系不大。

错18: 义务教育要以培养高级人才、专家、大家为根本目标。

错19: 教学的本质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是师生的交往和互动。

对20: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所以教师对学生具有绝对的权威,学生必须服从于教师。

绝对没错21: 教师在课堂上注意的中心应该是自己的思想或教案。

错22: 课本知识就是权威的、绝对正确的。

放屁23: “苹果广告”说明思维应突破常规,要多角度多层次思考才能有所创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怎样理解“课程标准”代替“教学大纲”?第一,课程价值趋向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第二,课程目标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第三,从只关注教师教学转向关注课程实施过程。第四,课程管理从刚性转向弹性。
五、习作。(二选一或自定内容写)
1.在你的从教生涯中一定有令你感动的事情,请你把它写下来,作为你对从教以来的一个回顾。题目自拟,书写要认真,卷面要工整。
2.结合你的教学实际,举例谈谈自己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具体做法。(15分)
教学设计部分(50分)
请依据新课程理论,对《爸爸的咳嗽》这篇课文进行教学设计。(50分)
爸爸的咳嗽
自从我家搬进新居以后,不知怎的,爸爸得了一种奇怪的咳嗽病——有时咳得厉害,有时咳得轻些,有时却又像没病似的。
后来我发现,每当我家朝南的窗户打开,东南风吹进来时,爸爸就咳得厉害。难道爸爸咳嗽和东南风有关系吗?我悄悄地记着观察日记:
16、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是什么?第一,整体性。第二,实践性。第三,开放性。第四,生成性。第五,自主性。
17、作为学习方式的“研究性学习”与作为课程的“研究性学习”,二者是什么关系?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师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作为一种课程形态,“研究性学习”课程是为“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充分展开所提供的相对独立的、有计划的学习机会。具体地说,是在课程计划中规定一定的课时数,以更有利于不家务事从事“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为使“研究性学习方式”尽快深入人心,有必要设置专门的“研究性学习”课程。再者,即使各门学科有效渗透了“研究性学习方式”,也有必要设置“研究性学习”课程。
18、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什么?我国基础教育中的信息技术教育面临任务是:第一,加强中小学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建设。第二,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程,迅速全面地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第三,加信息教育与其他课程的整合。
19、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系如何?1)教材编写必须依据课程标准,教材编写者必须领会和掌握本学科课程标准的基本思想和各部分内容,并在教材中予以充分体现。2)义务教育的课程标准应适应普能义务教育的要求,让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能达到。3)教材是对课程标准的一次再创造,再组织。4)教材的编写和实验可以检验课程标准的合理性。
①纸上得来终觉浅,
②,人情练达即文章。
③千淘万漉虽辛苦,
④落红不是无情物,
4、常识填空。(每空1分,共4分)
①请把十二地支补充完整: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②中国书法所谓的“颜筋柳骨”是指(颜真卿、柳公权)的书法特色。
③英国女作家J.K.罗琳所著系列魔幻小说《哈利.波特》近年风靡全球。
5、成语填空。(每空1分,共5分)
2、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策略是什么?第一,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第二,重建新的课程结构。第三,体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第四,倡导建构的学习。第五,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念。第六,促进课程的民主化与适应性。
4、为什么说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第一,固有的知识本位,学科本位问题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所产生的危害影响至深,这与时代对人的要求形成极大的反差。第二,传统的应该教育势力强大,素质教育不能真正得到落实。
师:要相信自己,要有信心。
(许多同学举手,要求说)
师:我们相信她会把意思说完整。
生:因为电线远,而且高,看不清楚,在蓝天里只留下了一丝痕迹。
师:说得多好!大家看,她笑了,这是胜利的微笑。(教室里充满了愉悦的气氛)还有吗?请看那个“嫩”字。作者形容天空为什么不用“蔚蓝”,而用“嫩蓝”?
(一时无人举手)
12、这次课程改革设置了哪些综合课程?1)《品德与生活》(1——2年级);2)《品德与社会》(3——6年级);3)《科学》(3——6年级);4)《历史与社会》(7——9年级);5)《科学》(7——9年级);6)《艺术》(1——9年级);7)《体育与健康》(7——9年级)
13、实施综合课程要注意哪些问题?第一,知识的锁碎化问题。第二,教师的知识和经验问题。第三,管理的问题。
1.依据新课程理论,写出下列案例的分析。(15分)
师:课文最后一节有两个词用得特别传神,不知有人注意到没有。请读读第二句。
生:(读)“嫩蓝的天空,几痕细线连在电杆之间,线上停着几个小黑点,那就是燕子。”
生:这里的“痕”字用得好。
师:说说理由。
生:因为电线在远处,又有点高,看不清楚。
师:说得很好。但是意思还没表达完,还要补充一句。
2.写自己熟悉或印象深的一个人,在叙述事件时要抓住人物的特点,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和神态。要求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通顺连贯。题目自拟,书写要认真,卷面要工整。
5、填写人名,通过成语引出人物的主人公(3分)
卧薪尝胆()精忠报国()闻鸡起舞()
铁面无私()负荆请罪()完璧归赵()
1、补充词句(4分)
7、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是什么?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4)改变课程实施过程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2月22日阴天北风不咳嗽
3月8日晴天东南风咳嗽厉害
3月10日雨天北风咳嗽轻了
4月19日多云南风有点儿咳嗽
4月21日阴有雨北风不咳嗽
4月22日晴转多云南风有点儿咳嗽
5月1日晴天东南风咳嗽厉害
啊,果然如此!
有个星期天,爸爸妈妈带我到奶奶家去。走出家门不远,一阵东南风吹来,我们闻到一股呛人的气味,爸爸突然咳嗽起来。我抬头一望,远处硫酸厂的烟囱冒出的烟气正随风飘来。我猜测着,爸爸的咳嗽,大概就是这烟气造成的吧?
②课程目标根据、、三个维度设计。
2、根据诗文原句填空。(每空1分,共5分)
①横眉冷对千夫指,。
②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③问渠哪得清如许,。
④业精于勤荒于嬉,。
⑤出淤泥而不染,。
3、根据要求写出诗文原句。(每小题2分,共8分)
①由“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可以联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两句话是:
(天)马行空 (心)猿意马 (万)马齐暗 (秣)马厉兵 (悬)崖勒马
第一部分课标与语文素养(26分)
1、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填空。(每空1分,共4分)
①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②课程目标根据(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2、根据诗文原句填空。(每空1分,共5分)
9、什么是课程结构的均衡性?课程结构的均衡性是指学校课程体系的各种课程类型、具体科目、课程内容能够保持一种恰当、合理的比重。
10、课程结构的综合性体现在哪些方面?第一,加强学科的综合性。第二,设置综合课程。第三,增设综合实践活动。
11、新课程中的分科课程具有什么特点?第一,在课程目标上,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及情感太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整合,摒弃了以往分科课程片面强调知识与技能的倾向,从而使分科课程的目标也实现了由知识本位向学生发展位的转向。第二,在课程内容上选择和组织上,注重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实用性和综合性。
8、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2)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开设技术类课程,积极试行学分制管理。3)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程。4)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深化“农科教相结合”和“三教统筹”等项改革,试行通过“绿色证书”教育及其他技术培训获得双证的做法,城市普通中学也要逐步开设职业技术课程。
②中国书法所谓的“颜筋柳骨”是指、的书法特色。
③英国女作家J.K.罗琳所著系列魔幻小说《》近年风靡全球。
5、成语填空。(每空1分,共5分)
( )马行空 ( )猿意马 ( )马齐暗 ( )马厉兵 ( )崖勒马
14、综合实践活动包括哪些内容?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须课程,其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
15、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是什么?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这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
走进新课程知识竞赛(理论试题)
1、当前整个时代发展对基础教育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同时代发展的主要特征中,可以看到,具有高度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对于21世纪人类发展具有越来越关键的意义。所谓具有高度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掌握基本的学习工具,即阅读、书写、口头表达、计算和问题解决;二是要具备基本的知识、技能,以及正确的价值观和态度。只有这样他才能具有能够和生存下去、有尊严地生活和工作、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充分发展自己的能力,才能积极参与社会的发展,并能终身学习。
师:妙不可言,是不是?
生:“嫩”是不是说颜色浅?
生:因为刚下过雨,天空有透明的感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