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生档案人事关系答疑(整理版)

合集下载

毕业未就业学生的档案应该怎么办

毕业未就业学生的档案应该怎么办

毕业未就业学生的档案应该怎么办第一篇:毕业未就业学生的档案应该怎么办毕业未就业学生的档案应该怎么办从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等相关机构了解到,国家对于毕业未就业的大学生的档案,一般采取三种方法:一、把档案转至生源地,由所在地级市的人事局接收。

★ 适合对象:比较适合准备在生源地范围内就业的毕业生和暂时不想就业的毕业生。

★ 优点:在生源地就业后办理手续简单方便。

★ 缺点:两年内如离开生源地就业,需重新办理改派手续。

二、把档案留在学校。

2002年国家下发文件,允许毕业时尚未落实单位的毕业生户口、档案留校两年。

待落实工作单位后,将户籍和档案迁至工作单位所在地,申请档案留校超过两年仍未落实工作的,学校将其档案和户口迁回生源地,学校不再为其发放就业报到证。

★ 适合对象:适合有就业愿望但尚未就业的毕业生。

★ 优点:学校诚信度较高,代为保管户口关系和档案不收取额外费用。

★ 缺点:毕业生档案留校只是延长了择业期,与学校没有人事隶属关系,涉及人事关系的证明都不能出具。

三、把档案转至就业代理或人才交流中心。

★ 适合对象:比较适合创业、灵活就业的毕业生。

★ 优点:易于毕业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 缺点:由于毕业生与指导中心交流相对少,容易造成信息不畅。

第二篇:关于就业报到证和学生档案答疑毕业生就业报到证和学生档案1.什么是《报到证》?答:毕业研究生使用由省教育厅签发的、国家统一制定的《全国毕业研究生就业报到证》;高等学校本专科毕业生使用由省教育厅签发的、国家统一制定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毕业生就业报到证》(以下简称《报到证》)。

《报到证》由教育部统一印制、省级高校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签发的,只有列入国家就业方案的毕业生才持有。

报到证只能一人一份,由其他部门印制或签发的报到证无效。

《报到证》要妥善保管,不论什么原因,凡自行涂改、撕毁的报到证一律作废。

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书》或正规的劳动合同,都可以办理《报到证》。

2.《报到证》的组成?答:《报到证》由上下两联组成,上联(研究生为红联,本专科生为蓝联)发放给毕业生交与用人单位办理报到手续,下联(研究生、本专科生均为白联,又叫就业通知书)由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存入毕业生本人档案。

档案有关业务问答

档案有关业务问答

档案有关业务问答1、问:档案的作用是什么?答:档案主要有三大职能:1、档案是个人经历的真实记录;2、档案表明了一个人的行政隶属关系;3、档案是中心为个人提供相关人事服务的依据。

档案除了是对一个人的人生记录和鉴证以外,它还肩负着其他一些重要的任务,如个人需要的身份鉴定,司法公证、职称申报、报考研究生、开具个人证明、办理退休手续、新单位入职审查、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考政审、工龄的审核认定、退休工龄的审核,出国政审、办理保险等等。

2、问:择业代理的毕业生,档案放到中心后如何办理转正定级手续?答:报到证派到中心满一年后,本人提出申请,来中心填写《干部履历表》和《工资审批表》,准备一张两寸的彩色照片,即可办理。

参加工作时间的认定,工龄的计算以及档案工资的调整,均是从派到中心的时间算起。

3、问:省外院校的毕业生,如何转递档案?答:省外院校的毕业生,若已经办理了报到手续的,本人持报到证,身份证办理转档手续,我们将依据报到证将其档案转到原籍或就业单位;若未报到的,需先办理报到手续,再转档案。

4、问:档案以什么方式转递?单位人事部门可以来中心直接调走调档吗?答:档案通过机要交通转递。

单位人事部门直接调走档案,需出具毕业生报到证、单位的介绍信和工作证。

5、问:择业代理的毕业生,如何办理回原籍手续?答:本人持择业代理协议书、身份证,来中心办理终止代理的手续,填写《终止择业代理申请登记表》。

正常情况下,两周之内办好。

然后,本人持身份证领取报到证和户口迁移证,档案通过机要形式转到生源地教育局。

6、问:择业代理的毕业生,落实就业单位后如何办理相关手续?答:有两种方式:派遣和调动1、派遣毕业生本人持就业协议书或用人单位出具的接收函、择业代理协议书、身份证,来中心办理终止代理的手续,填写《终止择业代理申请登记表》。

正常情况下,两周之内办好。

然后,本人持身份证领取报到证和户口迁移证,档案通过机要形式转到就业单位。

2、调动本人持择业代理协议书、商调函、身份证、一张两寸的彩色照片,来中心办理终止代理的手续,填写《终止择业代理申请登记表》、《干部履历表》和《工资审批表》。

高校毕业生毕业后档案及户口处理方法

高校毕业生毕业后档案及户口处理方法

高校毕业生毕业后档案及户口处理方法一、是转至生源地。

生源地人事部门一般是指地级市的人事局,这种转档案的方式比较适合准备在生源地范围内就业的毕业生和暂时不想就业的毕业生。

在生源地就业后办理手续简单方便,而毕业生两年内如离开生源地就业,需重新办理改派手续。

二、是办理暂缓就业,户口档案留校。

2002年国家下发文件,允许毕业时尚未落实单位的毕业生户口、档案留校两年。

该政策执行几年来,许多毕业生受益,但也凸现了一些弊端。

按照有关规定,毕业生只要与校就业指导中心签订档案留校协议,就可以将户口、档案暂时留在学校,待落实工作单位后,将户籍和档案迁至工作单位所在地,申请档案留校超过两年仍未落实工作的,学校将其档案和户口迁回生源地,学校不再为其发放就业报到证。

毕业生凭用人单位录(聘)用手续、劳动合同和《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证书》办理落户手续。

三、是转至工作所在地。

一般在毕业生尽快的落实工作和单位签订就业协议之后,由单位负责办理相应的手续。

但要求是单位必须具有人事权,单位为毕业生申请到接收函后,毕业生持接收函在学校办理派遣手续,由学校发放户口迁移证和报到证后到用人单位报到,户口迁移证交单位人事部门,而毕业生的档案则通过机要转递到单位。

四、是转至各地人事代理服务机构,即人事局下属的人才服务中心。

一是毕业生已落实了就业单位,但单位不具有人事权,可通过人事代理机构向人事局申请接收函;二是毕业生符合当地先落户再就业政策,可直接先办理落户手续,再完成就业工作。

毕业生持接收函等返回学校办理派遣手续,持报到证和户口迁移证等到人事代理服务机构报到即可。

此方案的适用性和灵活性均比较强,而且目前多数用人单位不负责毕业生的户口和档案,所以使用人事代理服务机构办理户口和档案的迁移成为一种很普遍的现象。

大学毕业后户口档案怎么办处理

大学毕业后户口档案怎么办处理

大学毕业后户口档案怎么办处理Final revision by standardization team on December 10, 2020.关于毕业后户口、档案那点事又到一年毕业季,如果入学时户口、档案迁入学校,那就要注意了。

学校一般不允许毕业生在毕业后将户口、档案继续挂靠在学校,这时有两个选择——要么挂靠到工作单位,要么打回原籍。

一、挂靠到工作单位如果工作单位可以接收档案户口,那就方便很多,直接按照学校给的流程办理离校、报到证打印、户口迁移等就可以了。

二、打回原籍如果毕业时,还没有确定工作单位,那就得把户口、档案迁回原籍了。

1、一般流程:①在学校就业办办理回原籍手续,办理时需要填写档案接收具体地址,并打印回原籍的报到证(有蓝色、白色共两联);②到学校武保处办理转户口关系,带着武保处给的准迁证去户籍所在派出所打印户口迁移证;③回老家(原户籍所在地)人才服务中心(第一步中提到的档案接收具体地址)办理报到手续,并把白色一联寄回学校档案馆;④带上身份证和原来的户口簿到老家(原户籍所在地)派出所,办理入户手续。

2、具体注意事项:①报到证一般是学校统一打印,在学校即可领取;但如果错过学校统一打印时间,就得自己拿着学校就业办打印的《打印报到证申请表》,自己到学生事务中心打印;②学校发的就业协议书没有签过,一定要保管好,签单位时可能还会需要;③白色一联寄回学校档案馆后,一定要在网上查询档案转递情况。

三、打回原籍以后,将户口档案迁移到其他市将户口档案打回原籍没多久,去了别的城市工作,于是想将户口档案迁过去。

这时候,必须咨询清楚该城市的相关政策。

举个办得比较麻烦的实例,我是7月份将户口档案迁回原籍,8月份到了深圳工作,签的单位是没有资格接收档案和挂靠户口的。

但是深圳的毕业生接收政策非常好,凡符合接收条件的毕业生在择业期内(根据国家规定毕业后两年内)未落实工作单位、未办理毕业生接收手续,其户口保留在原毕业学校或生源地,档案、组织关系保留在原毕业学校、或保留在各级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的,可办理毕业生接收手续。

毕业生办理人事代理和寄档指南

毕业生办理人事代理和寄档指南

毕业生办理人事代理和寄档指南一、毕业生档案为什么重要?毕业生档案是毕业生读十几年书的重要记载,档案材料涉及初高中毕业登记表、高考相关档案、填报志愿表、大学学习情况表、实习鉴定表等,涉及党团关系、政审、调函等一系列材料,以档案为依托可以评定职称、办理社会保险和退休手续、提供出国政审和涉外公正材料、出具报考研究生的相关材料等。

二、没有按规定办理人事代理或寄档手续,有何消极影响呢?一是影响个人利益。

有了档案,可以享受到相关的人事、劳动、社会保障服务,如办理社会保险、失业保险等。

无论是在原单位供职的人还是辞职后另求新职者,在办理社会保险,个人档案记录的工龄、工资、待遇、职务、社保参保年限等都是主要依据。

二是影响毕业生转正定级和工龄计算。

很多大学毕业生找到工作后,没有及时办理人事代理手续,工作几年后仍然是学生身份,从而影响了自己的转正定级,也影响到工龄和退休金的计算。

三是耽误职称评定和工作调转。

四是影响办理户籍转移手续。

很多弃档多年的毕业生认为档案并不重要,没有及时从学校转出户口和档案,结果耽误了办理相关手续。

五是导致干部身份丢失。

全日制普通高校毕业生,有办理人事代理的在工作满一年即见习期满一年时,通过办理转正定级手续之后,可获得干部身份。

没有办理人事代理手续,就没有干部身份。

根据上述情况,毕业生毕业后应尽快跟查自己的档案,及时办理相关档案寄存手续或按有关规定办理人事代理手续,在毕业后2年内办人事代理有效,逾期原则上不予办理。

三、办理人事代理和寄档有何区别?如何办理?人事代理——是将本人的人事关系及档案委托政府人事部门设立的人才服务机构管理。

人事寄档——是指单纯将人事档案委托寄存起来。

管理机关受理其档案材料政审及证明事宜,其他(如干部身份、工龄等)不予保留。

(一)办理人事代理的主要作用1、保留国家干部身份;2、签订《潮南区代管人事关系协议书》后,工龄自办理派遣手续之日起计算;3、一年见习期满可申请办理转正定级手续;4、见习期满如有正式接收单位(有人事管理权限的单位),可直接办理调出手续,工龄连续计算;5、办理专业技术职称任职资格的评定、考核晋升等手续;6、出具以人事档案材料为依据的各种证明等。

大学生毕业档案存放人才中心注意事项

大学生毕业档案存放人才中心注意事项

毕业季到了,武汉大学生毕业档案存放好了么?大学生毕业档案存放武汉人才中心注意事项有哪些?为进一步发挥政府人事人才公共服务功能,切实做好在我市就业创业的普通高校毕业生(以下简称“毕业生”)的人事代理服务工作,为毕业生提供统一、规范、便捷、高效的就业服务工作,特制定武汉市人才服务中心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方案。

一、对在武汉市就业创业的毕业生提供人事代理配套服务(一)服务对象与我市各类非公有制单位和实行人事代理制的行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签订《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的毕业生,或在我市灵活就业、自主创业等方式灵活就业创业的毕业生。

(二)办理程序1、签订个人人事代理协议:符合以上服务对象要求的毕业生持高校、用人单位、毕业生签订的《毕业生就业协议书》(一式四份)(灵活就业的毕业生需出具用人单位同意接收的工作证明,自主创业毕业生需出示武汉市工商营业执照)到武汉市人才服务中心毕业生服务窗口(以下简称毕业生服务窗口,地址和联系方式见附件))办理签订人事代理协议,主管部门签章手续,领取《毕业生报到须知》。

2、签订单位人事代理协议:对接收毕业生数量较多的用人单位,由单位与武汉市人才服务中心签订人事代理协议,毕业生或用人单位持高校、用人单位、毕业生签订的《毕业生就业协议书》(一式四份),到毕业生服务窗口办理主管部门签章手续,领取《毕业生报到须知》。

3、办理毕业生报到、入户手续毕业生持省毕办签章的《毕业生就业报到证》、《毕业生就业协议书》、户口证明、毕业证、学位证、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各一份,到毕业生服务窗口办理毕业生就业报到手续,在汉入户的市外生源毕业生依次到拟入户区政务中心和派出所办理户口迁入手续。

4、办理档案转递手续与武汉市人才服务中心签订人事代理协议的单位或个人,毕业生档案由毕业生所在高校档案管理部门按照《毕业生就业协议书》档案转递地址统一转递到武汉市人才服务中心(地址:汉口车站路一号)。

5、党组织关系接转对与武汉市人才服务中心签订人事代理协议的毕业生党员,若接收单位尚未建立党组织,武汉市生源毕业生党员应将党员组织关系转到户口所在地街道社区的党组织管理;非武汉生源毕业生党员可将党员组织关系直接转入中共武汉市人才服务中心非公有制经济委员会托管。

高校应届毕业生档案问题须知

高校应届毕业生档案问题须知

学生档案须知一、毕业生档案流转问题毕业生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档案不断浓缩着你的大学生活,而且将伴随你新的人生之旅,档案如此重要,请你务必对下列问题给以关注。

1、问:学生档案能否由自己携带?答:根据国家和学校相关规定,毕业生档案不得由本人携带。

2、问:档案转递的方式有哪些?答:按照有关规定人事档案一般以机密件由机要通信方式转递到接收单位;但由于部分接收单位不够级别或没与当地机要通信局建立寄递关系,不能用机要通信方式转递,只能用中国邮政快递转递;广州市机要局查询电话:87751312,机要局门市电话:87758303;中国邮政快递EMS查询电话:11185。

3、问:档案何时转递?答:我校毕业生档案通常在七月底或八月初寄出,一般而言接收单位在2-4周内即可收到档案。

4、问:办理了暂缓就业的档案流转到何处?答:广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地址是:广州市农林下路72号(农林下路和东风东路交叉的十字路口的东北角,广东发展银行大厦对面),查询电话:37627806,37627803。

5、问:何为机要通信?答:机要通信是较普通邮政更为保密、安全、准确的文件转递渠道,其服务对象主要是县级以上党政军和国有企事业单位。

6、问:有关毕业生档案具体事宜如何查询?答:档案寄出后同学们可自行上档案馆网站查询档案寄发情况,网址:/portal/group/dag (点击档案馆主页右上角“档案查询”栏下的“查询暨南大学学生人事档案”即可进入毕业生档案去向查询界面);档案寄出两个月后,同学们可向接收单位的人事部门询问是否收到档案。

如档案未收到的可以向我校档案馆学生档案室查询;如发现档案中缺少材料的可以向各院、系、所党总支及负责学生工作部门查询。

7、问:有关毕业生出国留学其档案应如何办理?答:毕业生出国留学,其档案可转至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留学人员档案室、生源所在地人事部门(劳动部门、街道)或者政府指定的专门性档案保管服务机构,转出时应出具上述单位开具的接受档案的信函。

大学生必看!关于档案挂靠,户口迁移以及其它。。

大学生必看!关于档案挂靠,户口迁移以及其它。。

大学生必看!关于档案挂靠,户口迁移以及其它。

应届毕业生必看---毕业时签约合同社保户口档案问题应届大学毕业生毕业流程:一、应届生在大四第一学期开始找工作,学校会在这个时候(具体时间由各学校决定)发《三方就业协议书》(简称三方,一式三份),学生找到工作跟单位签《三方就业协议书》,这个协议书有法律约束效力,违约要赔违约金,签了劳动合同以后《三方就业协议书》失效。

二、(er _)签了《三方就业协议书》,就等学校派《报到证》,一般要到大四下学期的6月低才发,到时候就拿着《报到证》去单位报到,完成档案转移手续。

需办理户口迁移的还需到户口所在地开具户口迁移证,没有《报到证》是转移不了档案和户口。

三、找不到工作的或者延迟的可以申请暂缓就业。

四、上班(si _shang ban),签劳动合同。

关于三方就业协议书三方就业协议书是(san1 fang1 jiu4 ye4 xie2 yi4 shu1 shi4)为了明确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三方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权利和义务,经协商签定的协议。

《三方就业协议书》主要是是给应届毕业生在校期间与达成就业意向的单位签订劳动就业意向、工资社保待遇、档案户口去处的协议。

毕业后需要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

1.三方就业协议书更多的是学校统计就业率的根据,由教育厅下发给学校,再发给个人,个人签订了盖上章,就学校一份,个人一份,单位一份,一总三份。

2.三方就业(_san fang jiu ye)协议书除了法律效力、统计就业率外还有一个功能,就是教育厅根据协议书发出《报到证》。

《报到证》也叫做《派遣证》,这个很重要,要有这个报到证才能完成档案的户口的迁移。

就是说,你到时去单位报到,要有《报到证》人家才可以接收你的档案,如果迁户口同样要有这个《报到证》,才可以迁出和迁入户口。

3.签订三方就业协议书时要注意以下问题①三方(_san fang)就业协议书上面有甲方单位信息和乙方学生信息,均需完整填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毕业生档案人事关系答疑(整理版)大学毕业生档案人事关系答疑(整理版)1、毕业生“学籍档案”与“人事档案”的区别及联系?毕业生的学籍档案是指通过参加全国统一考试并被录取的大中专院校学生的档案,它以文字资料的形式记录了高考成绩、在校学习成绩、家庭状况、在校期间表现和奖惩情况等。

毕业生的人事档案由学籍档案转换而来,是指毕业生毕业后,在其学籍档案中放入该毕业生的报道证(又叫派遣证),然后由学校将档案转交毕业生就业单位的人事部门或委托的人才交流机构。

这时的学籍档案正式成为人事档案,它是通过毕业生与用人单位或委托的人才交流机构签订就业协议(又叫三方协议),然后履行相关毕业程序并取得报道证后,才得以实现。

2、毕业生应如何对待自己的档案?目前,毕业生中有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对档案不了解,也不关心;甚至有的毕业几年了,可档案还在学校放着;还有的将档案放在家里,更甚者早已不知将档案丢在何处,似乎“档案没什么用了”。

其实不然,这里只作简要说明。

现在,企事业单位招聘员工,国家公务员的选拔等都要审查档案,并以其记载的相关资讯作为甄选人才的重要证据,另外,如办理社会保险、职称评定、出具各种相关证明等也都需要你的人事档案。

总之,现实生活中,人事档案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应给予足够的重视,以免在日后的学习生活中造成不必要的烦恼和损失。

同时,强调一点,由于国家相关政策,规定毕业生毕业后暂时找不到就业单位的,其档案可免费由学校保存两年,这正是没有搞清“学籍档案”与“人事档案”的区别。

所以有些同学就误以为既然学校免费保存,就无须再到人才交流机构托管了。

学校保存的只是你的“学籍档案”,而真正发挥作用的恰是你的人事档案,如你的转正定级、职称评定等相关事宜都是由学籍档案转换成人事档案后才能进行的。

按国家政策规定,大中专毕业生毕业(以报道证人事部门签署日期为准)一年后,即可由所在单位人事部门或委托的人才交流机构批准转正定级;本科毕业生毕业工作一年(以报道日期计)、大中专毕业生毕业工作满三年可申报初级职称(参考:技术职称),由所在单位人事部门或委托的人才交流机构负责办理。

由此可见,学校保存的学籍档案只是“存放”,起不到任何作用,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得不偿失。

所谓的干部身份,就是你在一个单位工作满一年,上报人才市场后,给你办理转正定级确认干部身份。

你如果2年还没有找到工作,就无法转正定级,什么时候找到工作,什么时候开始一年以后的转正定级。

3、哪些机构能保管人事档案?按国家政策规定,组织、人事部门所属的各级人才交流机构才有资格保存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后的人事档案,各种私营民营企业、乡镇企业、中外合资、独资企业都无权管理员工的人事档案,一般由委托的各级人才交流机构托管。

毕业生也可以以个人名义委托人才交流机构托管人事关系。

另外,各级人才交流机构,如省人才、市人才、各区人才等,它们的区别只是所属部门的不同,其它无任何区别。

4、哪些毕业生的档案适合到人才交流机构托管?不想回本地而想将户口落在石家庄市的毕业生,准备考研的毕业生,还无法确定能否在现单位长期干下去的毕业生,以上这些毕业生还可选择将自己的档案人事关系在人才交流机构托管。

补充:对于毕业后尚未就业的大学生的档案的三种管理办法:一是把档案转至生源地,由所在地级市的人事局接收。

这种方式比较适合准备在生源地范围内就业的毕业生和暂时不想就业的毕业生,优点是在生源地就业后办理手续简单方便,而缺点是两年内如离开生源地就业,需重新办理改派手续。

二是把档案留在学校,待落实工作单位后,将户籍和档案迁至工作单位所在地,申请档案留校超过两年仍未落实工作的,学校将其档案和户口迁回生源地,学校不再为其发放就业报到证。

这种方式适合有就业愿望但尚未就业的毕业生,优点是学校诚信度较高,代为保管户口关系和档案不收取额外费用,其缺点是毕业生档案留校只是延长了择业期,与学校没有人事隶属关系,涉及人事关系的证明都不能出具。

三是把档案转至就业代理或人才交流中心。

这种方式比较适合准备考研、创业、灵活就业的毕业生,优点是易于毕业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缺点是如果毕业生与指导中心交流相对少,则容易造成信息不畅。

5、毕业生在签订就业协议时应注意的事项。

除本市企业外,在与外省市企业签就业协议时,毕业生应注意以下事宜:签协议前,应对企业全面了解,包括工作环境、工资待遇、工作时间、劳动强度等,同时结合自己实际情况和愿望进行综合考虑,待明确后再签就业协议。

考虑周全为上策(按规定改派是有时间限制的),同时这里也提醒到北京、天津、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工作的毕业生,除单位给你上保险外,其它情况,如不能将户口迁到本市,单纯的档案调动对你无任何意义。

你可将人事档案落在石家庄某人才交流机构,然后去上述城市工作,这样可减少不必要的麻烦,甚至造成损失。

6、毕业生委托人才交流机构人事代理后都享有哪些服务?(一)负责人事档案关系接受、调出相关手续;(二)办理毕业生的转正定级;(三)档案工资的晋级;(四)职称晋升申报;(五)办理落户手续;(六)出具省份证明、落户证明、购房工龄证明、计划生育证明、出国政审等;(七)代收代缴养老保险、失业保险、代办医疗保险手续等。

7、有关就业协议书《就业协议书》(又叫三方协议)是为了明确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三方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权利和义务,经协商签定的协议。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就业协议书》在就业计划中是非常严肃的,学生就业按就业协议办理。

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就业观点的日益变化,大量新的问题涌现出来,如签了就业协议书,但人不去报到,或是签了就业书,等到毕业时,该单位没有了,还有的学生签了就业协议书,但一报到就发现单位不是他想象的,提出解约,不同意解约就一走了之,等等。

就业协议书的约束力在减弱,但国家教育部仍在使用,所以,在实际过程中要注意正确使用好《就业协议书》。

学校是凭《就业协议书》来派遣的。

学校依据《就业协议书》的内容开出《毕业生就业报到证》和《户口迁移证》,同时转移学生档案。

一般学校会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日期(如每年6月底)上交《就业协议书》,学校再以《就业协议书》为依据进行派遣,如果超过这一时限,学校会把学生的关系和档案一并派回原籍。

不想回原籍的学生都必须十分清楚自己是否符合要去的地方的落户条件。

如杭州,本科以上学历、大专学历紧缺专业或具备其它特殊条件的毕业生可进杭落户。

有那么一部分学生,虽已在杭找好工作,但不符合进杭落户条件,结果户口落不下来,变成口袋户口。

如果你不符合进这个城市的落户条件,又想进这个城市工作,可以先将关系返回原籍,在原籍落户,在原籍人才中心存放人事档案,然后出来工作,等条件成熟以后再办理人才引进,这样,你就不会遇到一些不必要遇到的麻烦,如出国政审,考研证明,结婚证明等没地方去办理。

8、报到证报到证有什么用:1、到接收单位报到的凭证;2、证明持证的毕业生是纳入国家统一招生计划的学生;3、干部身份证明;4、凭报到证以及其它有关材料办理户口手续。

现在看,前三点都不重要,第四点才重要,所以报到证不要丢失。

9、户口迁移证来到学校读书,户口从原籍迁到学校,但在学校是临时性的,毕业后都应该迁出。

户口迁移证,是学生毕业时其户口从学校所在地派出所迁出的证明,不能丢失,不管到哪里,你要在规定时间内把户口落下来,不要把《户口迁移证》一直放在口袋里。

10、档案(又叫人事档案)真正能证明你学习经历的就是你的档案。

档案里面有你各个时期的学籍卡、成绩单、各方面的评语、获奖证明、还有你的党团材料。

这些都是原始材料,不可复制,一定要重视自己的档案。

根据经验,最好将档案转递给各级人才交流机构,因为他们是管理档案的专门机构。

档案存放在人才交流中心,即安全又方便。

在这里,提醒大家在档案转递时要注意几点:1、在没有搞清楚用人单位是否具有人事主管权之前,不要把档案转入这个单位,应该把档案转递到这个单位所在地的人才交流中心去。

我们经常碰到一些没有档案管理权的单位在接收档案,个别单位会把学生的档案弄丢了或是扣住不放。

2、要询问清楚用人单位的性质,如果是国家机关、国有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他们或他们的主管单位是有人事管理权的,可以接收档案。

其它各类非公企事业单位、各类民营机构是无人事管理权的,要通过人才交流中心来接收学生,学生的档案要放到人才中心去。

3、档案的转递是有规定程序的,在离开学校之前最好弄清楚你的档案在什么时间被转到哪个地方去了。

因为在现阶段,主管学生分配的单位没有统一,有人事局、人才交流中心、教育局、专门的分配办等,比较乱。

而且档案转进转出比较麻烦,最好一步到位。

附:(武汉大学招生就业工作处,可查询档案去向。

)11、劳动合同一般来说,毕业生在办理报到手续后,就可与用人单位签定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书面合同,也是维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合法权益的法律保障。

现在使用的劳动合同一般是由劳动部门统一印制的格式合同,里面的必备条款有:①劳动合同期限;②工作内容;③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④劳动报酬;⑤劳动纪律;⑥劳动合同终止条件;⑦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⑧双方还可以协商约定劳动合同补充条款。

其中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条款比较重要,因为《劳动法》规定双方可以协商约定责任的认定、赔偿的范围、计算方法和承担方式,用人单位提供的合同补充条件款中常有这方面的约定,对这些,你心中要有数。

有些单位,包括一些事业单位(如医院、学校等)为了保证毕业生在该单位长期工作,约定了很多提前解约的赔偿条款,你务必认真对待。

毕业生提前辞职的赔偿责任不应当过高,一般不应当超过毕业生的年工资。

刚参加工作的毕业生一般签短期合同(一年)为好,待转正定级后再签中期或长期合同,这时,用人单位和你之间都已经相互了解。

但是现在劳动力供需矛盾突出,就业压力很大,很多单位在招收新员工时声称:单位不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如果有异议就另谋高就。

针对这些问题,同学们要记住两点:1、劳动合同中约定的试用期是包括在合同期限内的,而且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

也就是说,不能以试用为由拒签劳动合同,劳动合同中有关于试用期的专门条款。

2、对那些为了自身利益,不和劳动者签定劳动合同的单位,在你的利益受到损害时,照样可以拿起法律武器。

劳动部办公厅关于"用人单位不签订劳动合同员工要求经济补偿问题复函"[(1996)181号]中指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形成事实劳动关系后,用人单位故意拖延而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同时解除与劳动者事实劳动关系,劳动者因要求经济补偿与用人单位发生争议,如果劳动者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应予受理。

也就是说,只要存在事实劳动关系,在获得赔偿方面应一视同仁。

12、社会保险社会保险是由国家通过立法,多渠道筹集资金,对劳动者在因年老、失业、生病、工伤、生育而减少劳动收入时给予的经济补偿,使他们能够享有基本生活保障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主要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障和生育保险等项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