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毒法》及相关禁毒知识竞赛试题
2024年度全国禁毒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2024年度全国禁毒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30题)1.下列哪项措施不是社区戒毒工作小组对社区戒毒人员实施的管理、帮助措施?()A.戒毒知识辅导B.限制人身自由C.教育、劝诫2.李某发现儿子小强吸毒后,便将其关在家中,并与家人轮流看守令其戒毒。
起初,断了毒品的小强呼天喊地,半个月后,小强又恢复了正常。
试问小强是否已全部戒除毒瘾?()A.已完全戒断毒瘾B.只戒断生理上毒瘾3.《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规定了毒品的定义?A.第1条B.第2条C.第3条4.吸毒成瘾的三个基本过程包括:耐药作用的形成,(),强化的形成。
A.对毒品反映减弱B.身体依赖性的产生C.对毒品反映增强D.身体依赖性的消失5.你的好朋友给你一种样子像糖果的东西,说特别好玩,让你尝尝。
你的选择应该是:()A.相信朋友不会害你,直接吞下B.不想吃,但是碍于朋友之间的面子,勉强吃了。
C.拒绝或者收下但是不会吃。
因为对于任何要摄入体内的东西在没有确定是否安全的情况下绝不能服用。
即使是朋友可能也不知道或者没有意识到他给你的东西是有害的。
6.我国《刑法》对毒品犯罪的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对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贩卖毒品罪的,应当。
()A.负刑事责任B.不负刑事责任7.我国《禁毒法》明确了(),综合治理,禁种、禁制、禁贩、禁吸的禁毒方针?A.预防为本B.预防为主C.打击为主D.打防并举8.贩卖毒品负刑事责任的年龄是()。
A.已满十八周岁B.已满十六周岁C.已满十四周岁D.已满十二周岁9.登记参加药物维持治疗的戒毒人员的信息应当及时报()备案。
A.药品监督管理部门B.公安机关C.卫生行政部门D.检查机关10.戒毒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包括生理脱毒与医学治疗、()、善后辅导与回归社会三个阶段。
()A.心理成瘾戒断B.心理治疗与心理康复C.毒瘾戒断D.社区康复11.身边的亲戚或者朋友与同学家里家长都吸烟,他们递烟给你,你不要,亲戚说偶尔体验一下没关系,你最好的应对方式应该是()。
禁毒法的考试题及答案

禁毒法的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 我国《禁毒法》规定,国家对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实行的是什么制度?A. 管制制度B. 备案制度C. 审批制度D. 许可制度答案:A2. 根据《禁毒法》,以下哪项不属于毒品?A. 鸦片B. 海洛因C. 咖啡因D. 酒精答案:D3. 《禁毒法》规定,国家鼓励开展禁毒宣传教育活动,以下哪项不属于禁毒宣传教育的范畴?A. 毒品危害的宣传B. 毒品预防的教育C. 毒品治疗的指导D. 毒品制造的技术答案:D二、多选题4. 《禁毒法》中规定,以下哪些行为是禁止的?A. 非法持有毒品B. 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C. 非法买卖、运输、制造毒品D. 非法提供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答案:ABCD5. 根据《禁毒法》,以下哪些措施是国家应当采取的?A. 建立禁毒工作协调机制B. 制定禁毒规划C. 开展禁毒国际合作D. 鼓励和支持禁毒科学技术研究答案:ABCD三、判断题6. 《禁毒法》规定,未成年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可以不予处罚。
答案:错误7. 根据《禁毒法》,国家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参与禁毒工作。
答案:正确8. 《禁毒法》规定,对涉嫌毒品犯罪的人员,可以不经批准直接进行人身检查。
答案:错误四、简答题9. 请简述《禁毒法》中规定的禁毒工作的原则。
答案:《禁毒法》规定的禁毒工作原则包括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禁种、禁制、禁贩、禁吸并举,实行教育与惩罚相结合,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禁毒工作。
10. 根据《禁毒法》,国家对戒毒人员采取了哪些措施?答案:国家对戒毒人员采取的措施包括:依法进行戒毒治疗,提供心理康复、职业技能培训、就业指导和社会融入支持,以及对戒毒人员进行定期评估和跟踪帮教。
禁毒法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禁毒法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 我国《禁毒法》是在哪一年通过的?A. 2007年B. 2008年C. 2009年D. 2010年答案:B2. 《禁毒法》规定,国家对毒品实行什么政策?A. 严厉打击B. 严格管控C. 严格禁止D. 严格限制答案:C3. 根据《禁毒法》,以下哪项不是禁毒宣传教育的主要内容?A. 毒品的危害B. 预防毒品侵害的方法C. 毒品的制作方法D. 毒品的识别与防范答案:C4. 《禁毒法》规定,哪些人员应当接受禁毒教育?A. 全体公民B. 未成年人C. 公职人员D. 学生答案:A5. 我国《禁毒法》规定,对吸毒成瘾人员采取哪些措施?A. 强制戒毒B. 社区康复C. 行政处罚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多选题6. 《禁毒法》规定,以下哪些行为属于违法行为?A. 非法持有毒品B. 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C. 非法制造毒品D. 非法贩卖毒品答案:ABCD7. 根据《禁毒法》,以下哪些人员应当接受强制隔离戒毒?A. 吸毒成瘾的未成年人B. 吸毒成瘾的成年人C. 吸毒成瘾的公职人员D. 吸毒成瘾的孕妇答案:B8. 《禁毒法》规定,以下哪些场所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A. 酒吧B. 网吧C. 赌场D. 娱乐场所答案:ABCD9. 根据《禁毒法》,以下哪些行为属于毒品犯罪?A. 走私毒品B. 贩卖毒品C. 运输毒品D. 制造毒品答案:ABCD10. 《禁毒法》规定,以下哪些措施是预防和惩治毒品犯罪的重要手段?A. 加强禁毒宣传教育B. 严格执法打击C. 强化国际合作D. 建立禁毒工作机制答案:ABCD结束语:通过本次禁毒法知识竞赛试题的学习和测试,希望大家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禁毒法律知识,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共同参与到禁毒斗争中来,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贡献力量。
2024年度青少年禁毒知识应知应会竞赛题库及答案

2024年度青少年禁毒知识应知应会竞赛题库及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30题)1.《禁毒法》规定的禁毒工作机制是()。
A.党委统一领导,政府各部门各司其责,全社会广泛参与B.政府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广泛参与C.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各有关部门各司其责,社会广泛参与D.党委政府领导,各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广泛参与2.李某发现儿子小强吸毒后,便将其关在家中,并与家人轮流看守令其戒毒。
起初,断了毒品的小强呼天喊地,半个月后,小强又恢复了正常。
试问小强是否已全部戒除毒瘾?()A.已完全戒断毒瘾B.只戒断生理上毒瘾3.成瘾是由于()某种有依赖性药物或物质引起的一种慢性中毒状态。
A.反复使用B.一次使用C.偶尔使用D.曾经使用4.我国《禁毒法》明确了(),综合治理,禁种、禁制、禁贩、禁吸的禁毒方针?A.预防为本B.预防为主C.打击为主D.打防并举5.娱乐场所因违反《娱乐场所管理条例》规定,被吊销或者撤销娱乐经营许可证的,自被吊销或者撤销之日起,其法定代表人、负责人在()内不得担任娱乐场所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
A.二年B.三年C.四年D.五年6.下列属于合成毒品的是()A.大麻B.海洛因C.K粉D.北美仙人球7.利用未成年人运输毒品的按照《刑法》规定如何处罚()A.以教唆罪论处B.以运输毒品罪处罚C.以运输毒品罪从重处罚D.以诈骗罪处罚8.一位“朋友”以“参加朋友聚会”为由将你带至他的家中,然后提出玩点“小刺激”,引诱你使用某种物品,你应该选择的最佳拒绝方式是()A.直接说不B.寻找借口离开C.提出新建议D.ABC都是9.世界上第一个国际禁毒公约是()。
A.《1971年精神药物公约》B.《海牙禁烟公约》C.《61公约》D.《88公约》10.身边的亲戚或者朋友与同学家里家长都吸烟,他们递烟给你,你不要,亲戚说偶尔体验一下没关系,你最好的应对方式应该是()。
2024年度全国最新禁毒知识竞赛精选题库及答案

2024年度全国最新禁毒知识竞赛精选题库及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30题)1.我国禁毒工作的治本之策是()。
A.预防教育B.依法严厉打击C.切断毒品来源D.戒断治疗2.吸食、注射毒品严重破坏人体的生理机能和免疫机能,引起各种并发症,最终导致()。
A.昏睡B.毒瘾发作C.吸毒死亡3.麻黄碱是从哪种原植物中提取的()。
A.罂粟B.大麻C.麻黄草D.古柯4.网络成瘾是一种行为成瘾。
表现为由于()互联网而导致个体明显的社会、心理、生理功能损害。
A.过度使用B.正常使用5.毒品是使用后能够产生()的物质。
A.危害性B.依赖性C.兴奋性D.抑制性6.李某是某酒吧老板,明知一些人经常在该酒吧内吸食冰毒,李某却视而不见。
对李某的行为如何进行处罚()。
A.批评教育B.以容留他人吸毒罪论处C.以贩卖毒品罪论处D.罚款并吊销营业执照7.青少年要远离毒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
A.社会环境B.家庭C.自身D.身边朋友8.我国《刑法》对毒品犯罪的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对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贩卖毒品罪的,应当()。
A.负刑事责任B.从轻或减轻处罚C.不予刑事处罚D.责令其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必要时,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9.鸦片最早是由()传入中国的。
()A.阿拉伯人B.埃及人C.印度人D.契丹人10.吸毒人员王某主动到公安机关登记,接受戒毒治疗,对王某的原吸毒行为()A.从轻处罚B.减轻处罚C.不予处罚11.人们常说“毒品猛于虎”,毒品的危害除了对身心的危害,严重摧残吸毒者的身体之外,还包括()。
A.对家庭的危害B.对社会的危害C.对他人的危害D.以上A和B12.《禁毒法》规定,国家鼓励对禁毒工作的社会捐赠,并依法给予()。
A.税收减免B.税收优惠C.表彰奖励D.税收减免和优惠13.下列哪个不属于吸毒者吸食毒品的方式?()A.吸入式B.口服式C.静脉注射式D.滴入式14.当有人以各种借口引诱你吸食毒品或尝试可能是毒品的药丸时,正确的做法是()。
禁毒法试题及答案答案

禁毒法试题及答案答案一、单选题1. 我国《禁毒法》规定,国家对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实行什么制度?A. 管制制度B. 限制制度C. 禁止制度D. 放任制度答案:A2. 根据《禁毒法》,以下哪项不属于毒品?A. 海洛因B. 冰毒C. 大麻D. 酒精答案:D3. 我国《禁毒法》规定,对于吸毒成瘾人员,应当采取什么措施?A. 强制戒毒B. 强制劳动C. 强制教育D. 自行戒断答案:A4. 我国《禁毒法》规定,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情节严重的,处多少年以下有期徒刑?A. 三年B. 五年C. 七年D. 十年答案:B5. 根据《禁毒法》,以下哪项不是国家禁毒委员会的职责?A. 制定禁毒政策B. 组织禁毒宣传教育C. 管理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D. 管理食品卫生答案:D二、多选题1. 我国《禁毒法》规定,以下哪些行为属于毒品犯罪?A.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B. 非法持有毒品C. 强迫他人吸毒D. 为他人提供吸毒场所答案:A、B、C、D2. 根据《禁毒法》,以下哪些措施是预防毒品危害的?A. 开展禁毒宣传教育B. 建立毒品监测和预警系统C. 严格管理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D. 严厉打击毒品犯罪答案:A、B、C、D三、判断题1. 我国《禁毒法》规定,未成年人吸毒成瘾的,可以不采取强制戒毒措施。
答案:错误2. 我国《禁毒法》规定,对于吸毒人员,应当给予教育、帮助和治疗。
答案:正确3. 我国《禁毒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举报毒品违法犯罪活动。
答案:正确4. 我国《禁毒法》规定,国家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参与禁毒工作。
答案:正确5. 我国《禁毒法》规定,对于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的行为,一律处以死刑。
答案:错误四、简答题1. 简述我国《禁毒法》的立法目的。
答案:我国《禁毒法》的立法目的在于预防和惩治毒品违法犯罪行为,保护公民身心健康,维护社会秩序。
2. 根据《禁毒法》,国家对哪些人员采取戒毒措施?答案:国家对吸毒成瘾人员采取戒毒措施,包括强制隔离戒毒、社区戒毒、自愿戒毒等。
禁毒知识竞赛测试题及答案

禁毒知识竞赛测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 国际禁毒日是每年的哪一天?A. 6月26日B. 7月26日C. 8月26日D. 9月26日答案:A2. 我国《禁毒法》规定,禁止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
以下哪种植物是毒品原植物?A. 罂粟B. 玉米C. 小麦D. 高粱答案:A3. 吸毒对个人健康有哪些危害?A. 影响心理健康B. 影响身体健康C. 影响社会关系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4. 以下哪个机构负责全国的禁毒工作?A. 公安部B. 教育部C. 卫生部D. 国家禁毒委员会答案:D5. 吸毒成瘾是一种:A. 心理疾病B. 生理疾病C. 心理和生理疾病D. 社会疾病答案:C二、多选题6. 以下哪些行为属于毒品违法行为?A. 非法持有毒品B. 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C. 非法制造毒品D. 非法运输毒品答案:ABCD7. 吸毒对个人和社会可能带来哪些负面影响?A. 身体健康受损B. 家庭关系破裂C. 社会秩序混乱D. 经济负担增加答案:ABCD8. 以下哪些措施有助于预防毒品危害?A. 加强禁毒宣传教育B. 严格执法打击毒品犯罪C. 提供戒毒康复服务D. 增强公众的禁毒意识答案:ABCD三、判断题9. 吸毒是个人自由,不应受到法律的约束。
()答案:错误10. 吸毒者在戒毒后,社会应该给予他们重新融入社会的机会。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11. 请简述我国禁毒工作的基本原则。
答案:我国禁毒工作的基本原则包括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严格执法、全民参与。
12. 请列举至少三种有效的禁毒宣传教育方式。
答案:有效的禁毒宣传教育方式包括:学校教育、媒体宣传、社区活动。
结束语:通过本次禁毒知识竞赛测试题,我们希望能够提高大家对禁毒工作的认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积极参与到禁毒斗争中来,共同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社会环境。
让我们携手努力,为建设无毒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禁毒知识竞赛试题与答案

《禁毒法》及相关禁毒知识竞赛试题一、选择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施行的日期。
( )A、2007年12月29日B.2008年1月1日C.2008年5月1日D.2008年6月1日2、制定《禁毒法》的目的是: ( )A预防毒品违法犯罪行为B惩治毒品违法犯罪行为C保护公民身心健康D维护社会秩序3、《禁毒法》所称毒品,是指,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使人形成瘾癣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 )A 鸦片、海洛因B 甲基苯丙脓(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C 甲基苯丙胺(冰毒)、摇头丸、吗啡、大麻、可卡因D 甲基苯丙脏(冰毒)、K粉、吗啡,大麻、可卡固4、根据需要,依法可以生产、经营、使用、储存、运输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A、医疗B、教学C、科研D、宣传5、设立国家禁毒委员会,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全国的禁毒工作。
( )A、全国人大常委会B、国务院C、公安部D、全国政协6、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禁毒工作纳入规划,并将禁毒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 )A、国民经济发展B、社会文明发展C、社会发展D、道德教育7、国家鼓励开展禁毒科学技术研究,推广先进的方法。
( )A 禁毒宣传B 缉毒技术C 装备和戒毒 D科学技术8、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禁毒宣传教育。
()A、长期B、定期C、经常D、持续9、应当结合(各自工作对象)的特点,组织开展禁毒宣传教育。
()A、工会B、共产主义青年团C、民主党派D、妇女联合会10、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当将禁毒知识,对学生进行禁毒宣传教育。
()A、纳入教学计划B、纳入教育内容C、纳入教学内容D、进课堂11、等有关单位,应当有针对性地面向社会进行禁毒宣传教育。
( )A、新闻、出版B、文化、广播C、电影、电视D、工会、共青团组织12、飞机场、火车站、长途汽车站、码头以及旅店、娱乐场所等公共场所的,负责本场所的禁毒宣传教育,落实禁毒防范措施,预防毒品违法犯罪行为在本场所内发生。
()A、所有者B、经营者C、管理者D、组织者13、应当协助人民政府以及公安机关等部门,加强禁毒宣传教育,落实禁毒防范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禁毒法》及相关禁毒知识竞赛试题一、选择题:1、《中华人民共与国禁毒法》施行得日期。
( )A、2007年12月29日 B.2008年1月1日 C.2008年5月1日 D.2008年6月1日2、制定《禁毒法》得目得就是: ( )A预防毒品违法犯罪行为B惩治毒品违法犯罪行为C保护公民身心健康D维护社会秩序3、《禁毒法》所称毒品,就是指,以及国家规定管制得其她能使人形成瘾癣得麻醉药品与精神药品。
( )A 鸦片、海洛因B 甲基苯丙脓(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C 甲基苯丙胺(冰毒)、摇头丸、吗啡、大麻、可卡因D 甲基苯丙脏(冰毒)、K粉、吗啡,大麻、可卡固4、根据需要,依法可以生产、经营、使用、储存、运输麻醉药品与精神药品。
( )A、医疗B、教学C、科研D、宣传5、设立国家禁毒委员会,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全国得禁毒工作。
( )A、全国人大常委会B、国务院C、公安部D、全国政协6、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禁毒工作纳入规划,并将禁毒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 )A、国民经济发展B、社会文明发展C、社会发展D、道德教育7、国家鼓励开展禁毒科学技术研究,推广先进得方法。
( )A 禁毒宣传B 缉毒技术C 装备与戒毒D科学技术8、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开展多种形式得禁毒宣传教育。
( )A、长期B、定期C、经常D、持续9、应当结合(各自工作对象)得特点,组织开展禁毒宣传教育。
( )A、工会B、共产主义青年团C、民主党派D、妇女联合会10、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当将禁毒知识,对学生进行禁毒宣传教育。
( )A、纳入教学计划B、纳入教育内容C、纳入教学内容D、进课堂11、等有关单位,应当有针对性地面向社会进行禁毒宣传教育。
( )A、新闻、出版B、文化、广播C、电影、电视D、工会、共青团组织12、飞机场、火车站、长途汽车站、码头以及旅店、娱乐场所等公共场所得,负责本场所得禁毒宣传教育,落实禁毒防范措施,预防毒品违法犯罪行为在本场所内发生。
( )A、所有者B、经营者C、管理者D、组织者13、应当协助人民政府以及公安机关等部门,加强禁毒宣传教育,落实禁毒防范措施。
( )A、国家机关、社会团体B、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C、企事业单位D、其她组织14、未成年人得父母或者应当对未成年人进行毒品危害得教育,防止其吸食、注射毒品或者进行其她毒品违法犯罪活动。
( )A、学校B、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C、其她监护人D、关工委15、国家确定得麻醉药品药用原植物种植企业得提取加工场所,以及国家设立得麻醉药品储存仓库,列为目标。
( )A、省级重点警戒B、国家普通警戒C、国家重点警戒D、国家特殊警戒16、国家对麻醉药品与精神药品实行管制,对麻醉药品与精神药品得实验研究、生产、经营、使用、储存、运输实行。
( )A、特许制度B、许可制度C、审批制度D、查验制度17、国家对易制毒化学品得生产、经营、购买、运输实行。
( )A、许可制度B、查验制度C、登记制度D、批准制度18、国家对麻醉药品、精神药品与易制毒化学品得进口、出口实行。
( )A、登记制度B、许可制度C、配额制度D、特许制度19、麻醉药品、精神药品与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得具体办法,由规定。
( )A、公安部B、国家禁毒委C、国务院D、卫生部20、发生麻醉药品、精神药品与易制毒化学品被盗、被抢、丢失或者其她流入非法渠道得情形,案发单位应当立即采取必要得控制措施,并立即向报告。
同时依照规定向有关报告。
( )A 公安机关有关主管部门B 有关主管部门公安机关C、公安部门安检部门D、公安机关食品药品监督部门21、《禁毒法》规定,禁止非法传授得制造方法。
( )A、制毒工具B、麻醉药品C、精神药品D、易制毒化学品22、公安机关根据查缉毒品得需要,可以在边境地区、交通要道、口岸以及飞机场、火车站、长途汽车站、码头对进行毒品与易制毒化学品检查,民航、铁路、交通部门应当予以配合。
( )A、来往人员B、物品C、货物D交通工具23、应当依法加强对邮件得检查,防止邮寄毒品与非法邮寄易制毒化学品。
( )A、海关B、公安机关C边防D、邮政企业24、娱乐场所应当建立制度,发现娱乐场所内有毒品违法犯罪活动得,应当立即向公安机关报告。
( )A、报告B、监管C、巡查D、查验25、娱乐场所应当建立巡查制度,发现娱乐场所内有毒品违法犯罪活动得,应当立即向报告。
( )A、文化部门B、公安机关C、工商部门D、禁毒机构26、对依法查获得应当收缴,依照规定处理。
( )A、毒品B、毒品违法犯罪得非法所得及其收益C、吸食、注射毒品得用具D、间接用于实施毒品违法犯罪行为得本人所有得工具、设备、资金27、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与其她依法负有反洗钱监督管理职责得部门、机构发现涉嫌毒品犯罪得资金流动情况,应当及时向机关报告,并配合做好侦查、调查工作。
( )A、人民银行B、公安机关C、禁毒委员会D、侦查机关28、国家建立健全系统,开展毒品监测与禁毒信息得收集、分析、使用、交流工作。
( )A、毒品监测与毒品情报系统B毒品情报与禁毒信息系统C、毒品监测与禁毒信息系统D毒品监测与吸毒人员系统29、吸毒成瘾人员应当进行。
( )A、强制隔离戒毒B、社区戒毒C、社区康复D、戒毒治疗30、吸毒成瘾得认定办法,由规定。
( )A、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B、药品监督管理部门C、公安部门D、国家禁毒委31、对吸毒成瘾人员, 可以责令其接受社区戒毒,同时通知吸毒人员户籍所在地或者现居住地得城市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
( )A、公安派出所B、公安机关C、县(市、区)公安局D、当地禁毒部门32、戒毒人员应当在接受社区戒毒.( )A、居住地B户籍所在地C、抓获地D、案发地33、负责社区戒毒工作。
( )A、城市街道办事处B、社区居委会C、乡镇人民政府D、公安派出所34、应当对社区戒毒工作提供指导与协助。
( )A、公安机关B、司法行政部门C、卫生行政部门D、民政部门35、城市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以及县级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对无职业且缺乏就业能力得戒毒人员,应当提供必要得。
( )A、戒毒经费B、职业技能培训C、就业指导D、就业援助。
36、对严重违反社区戒毒协议或者在社区戒毒期间又吸食、注射毒品得戒毒人员,参与社区戒毒得工作人员应当。
( )A、进行劝导B、进行批评、教育C、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D、对其执行强制隔离戒毒37、设置戒毒医疗机构或者医疗机构从事戒毒治疗业务得,应当符合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得条件,报所在地得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并报同级公安机关备案。
( )A、县级以上B、地、市、C、省、自治区、直辖市D、乡镇以上38、戒毒治疗收取费用得,应当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会同制定得收费标准执行。
( )A、药品监督管理部门B、财政部门C、卫生行政部门D、公安部门39、医疗机构对在治疗期间有人身危险得,可以采取必要得。
( )A、临时控制措施B、临时强制措施C、临时保护措施D、临时保护性约束措施40、发现接受戒毒治疗得戒毒人员在治疗期间吸食、注射毒品得,医疗机构应当及时向报告。
( )A、卫生行政部门B、禁毒部门C、公安机关D、药品监督管理部门41、吸毒成瘾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得,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作出强制隔离戒毒得决定:( )A、拒绝接受社区戒毒得;B、在社区戒毒期间吸食、注射毒品得;C、严重违反社区戒毒协议得;D、经社区戒毒、强制隔离戒毒后再次吸食、注射毒品得。
42、哪些吸毒成瘾人员不适用强制隔离戒毒: ( )A、怀孕妇女B、年龄超过60周岁得C、正在哺乳自己不满一周岁婴儿得妇女D、不满十六周岁得未成年人43、公安机关对吸毒成瘾人员决定予以强制隔离戒毒得,应当制作强制隔离戒毒决定书,在执行强制隔离戒毒前送达被决定人,并在送达后以内通知被决定人得家属、所在单位与户籍所在地公安派出所。
( )A、四十八小时B、二十四小时C、三天D、一周44、对被决定予以强制隔离戒毒得人员,由送强制隔离戒毒场所执行。
( )A、居住地公安机关B、户籍地公安机关C、作出决定得公安机关D、案发地公安机关45、强制隔离戒毒场所得设置、管理体制与经费保障,由规定。
( )A、公安部B、国家禁毒委C、国务院D、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46、强制隔离戒毒场所应当根据戒毒人员得性别、年龄、患病等情况,对戒毒人员实行。
( )A、集中管理B、统一管理C、隔离管理D、分别管理47、强制隔离戒毒场所对患有传染病得戒毒人员,应当依法采取必要得措施。
( )A、瞧护B、隔离C、约束D、治疗48、应当加强对强制隔离戒毒场所执业医师得业务指导与监督管理。
( )A、公安部门B、药监部门C、禁毒部门D、卫生行政部门49、戒毒人员得,可以按照有关规定探访戒毒人员。
( )A、亲属B、所在单位工作人员C、就读学校得工作人员D、朋友50、强制隔离戒毒场所管理人员应当对强制隔离戒毒场所以外得人员交给戒毒人员得物品与邮件进行检查,防止夹带毒品。
在检查邮件时,应当依法保护戒毒人员得。
( )A、通信安全B、通信自由C、通信秘密51、强制隔离戒毒得期限为。
( )A、六个月B、一年C、二年D、三年52、执行强制隔离戒毒后,经诊断评估,对于戒毒情况良好得戒毒人员,强制隔离戒毒场所可以提出提前解除强制隔离戒毒得意见,报强制隔离戒毒得决定机关批准。
( )A、三个月B、半年C、九个月D、一年52、强制隔离戒毒期满前,经诊断评估,对于需要延长戒毒期限得戒毒人员,由强制隔离戒毒场所提出延长戒毒期限得意见,报强制隔离戒毒得决定机关批准。
强制隔离戒毒得期限最长可以延长。
( )A、半年B、一年C、一年半D、二年53、强制隔离戒毒期满前,经诊断评估,对于需要延长戒毒期限得戒毒人员,由提出延长戒毒期限得意见,报强制隔离戒毒得决定机关批准。
( )A、强制隔离戒毒场所B、办案单位C、社区戒毒机构D、户籍地派出所54、对于被解除强制隔离戒毒得人员,强制隔离戒毒得决定机关可以责令其接受不超过得社区康复。
( )A、半年B、一年C、二年D、三年55、对社会力量依法开办得戒毒康复场所应当给予扶持,提供必要得便利与帮助。
( )A、营利性B、公益性C、自治性D、服务性56、公安机关、司法行政部门对被依法拘留、逮捕、收监执行刑罚以及被依法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得吸毒人员,应当给予必要得。
( )A、戒毒帮助B、戒毒经费C、戒毒治疗D、戒毒保障57、有关部门、组织与人员应当在入学、就业、享受社会保障等方面对戒毒人员给予必要得。
( )A、指导 B 支持与帮助 C 鼓励与支持D帮助58、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会同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根据巩固戒毒成果得需要与本行政区域艾滋病流行情况,可以组织开展戒毒药物维持治疗工作。
( )A 司法行政部门B 教育行政部门C 公安机关D 药品监督管理部门59、有关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在入学、就业、享受社会保障等方面歧视戒毒人员得,由部门责令改正;给当事人造成损失得,依法承担赔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