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排水管网技术标之6
管网排查与检测完整技术标方案

管网排查与检测完整技术标方案1. 引言管网排查与检测是保障管网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
通过定期排查和检测,可以及时发现管网系统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和维护,以确保管网系统的正常运行和用户的安全使用。
本文档将提供一个完整的技术标方案,旨在为管网排查与检测工作提供指导和规范。
2. 排查与检测目标管网排查与检测的目标是对管网系统各个组成部分进行全面排查和检测,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管道泄漏及损坏情况的排查与检测;•管道压力及流量的检测;•管道阀门、连接件等设备状态的排查和检测;•管道内部结垢或堵塞情况的检测;•管道隐患的排查;•管网系统设备运行状况的监测。
3. 排查与检测方法为了实现对管网系统的全面排查与检测,可以采用以下方法:3.1 可视化检测通过使用无人机、摄像头等设备,对管道进行可视化检测。
可以检测管道表面的破损、渗漏等情况,并记录下来供后续参考。
3.2 声波检测利用声波传感器等设备,对管道进行声波检测。
可以通过分析声波信号的变化,判断管道是否存在漏水、堵塞等问题。
3.3 压力检测通过安装压力传感器等设备,对管道进行压力检测。
可以监测管道的压力变化,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3.4 温度检测通过安装温度传感器等设备,对管道进行温度检测。
可以监测管道的温度变化,判断是否存在异常情况,如过热或过冷等。
3.5 化学检测通过取样并进行化学分析,检测管道内部的介质成分、浓度等参数。
可以判断管道内部是否存在腐蚀、污染等问题。
4. 数据分析与处理排查与检测完成后,需要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将所有数据导入到数据库中,建立相关的数据表和索引,方便后续查询和分析。
•利用数据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可视化,包括绘制管道图像、绘制数据曲线等。
•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归纳,以便得出重要结论和提取有价值的信息。
•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确定管网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修复措施和改进建议。
5. 报告撰写与提交排查与检测工作完成后,需要按照规定的格式和要求,撰写相关报告并提交给相关部门或上级机构。
管网排查与检测完整技术标方案

管网排查与检测完整技术标方案
管网排查与检测是指对管道网络进行系统性的检查和测试,以保障
管道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以下是一个完整的管网排查与检测技术标方案:
1. 管道规划:确定管道系统的布局和网络结构,包括主干管道和支
线管道的设置,以及与其它设施的连接方式。
2. 设备准备:准备必要的工具和设备,包括便携式排查仪、检测设备、计算机和软件等。
3. 管道清理:对管道进行清洁,包括清除杂物、沉积物和堵塞物等。
4. 排查程序:按照设定的程序,逐一检查管道系统的各个部分,包
括管道连接处、阀门、泵站、压力调节器和防腐层等。
5. 管道检测:使用合适的检测设备,对管道进行各项指标的测试,
包括流量、压力、温度、腐蚀程度等。
6. 数据分析:对检测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判断管道的运行状态和问题存在的地点。
7. 异常探测:通过观察检测过程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如漏水、堵塞和变形等,确定管道存在的问题。
8. 故障修复:根据检测结果,对管道系统进行维修和修复,包括更换损坏的部件、修复漏水点和清除堵塞物等。
9. 定期检测:建立定期检测和维护机制,保证管道系统的长期运行和安全性。
10. 报告编制:根据排查和检测的结果,编制详细的报告,包括问题描述、解决方案和维修建议等。
以上是一个管网排查与检测完整技术标方案的基本内容,具体实施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细化。
给排水管线工程招标文件(技术标)

给排水管线工程招标文件(技术标)给排水管线工程招标文件(技术标)1. 项目概述1.1 项目背景(在此章节中详细介绍项目的背景信息,包括项目的目的、背景、重要性等)1.2 项目范围(在此章节中详细描述项目的范围,包括工程的位置、规模、涉及的设备和材料等)1.3 项目要求(在此章节中列出项目的技术要求,包括工程的设计标准、材料要求、施工要求等)2. 技术标评审标准2.1 技术评审须知(在此章节中列出技术评审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包括评审标准、评审流程、评审人员要求等)2.2 技术评审指标(在此章节中详细列出每一个评审指标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包括工程设计、施工方案、质量控制等)3. 技术标编制要求3.1 文件格式要求(在此章节中列出技术标文件的编制格式要求,包括字体、字号、行间距、页边距等)3.2 文件内容要求(在此章节中详细列出技术标文件的具体内容要求,包括项目概述、设计方案、施工组织、质量控制等)4. 工程设计4.1 设计标准(在此章节中列出工程设计所使用的标准文件,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4.2 设计要求(在此章节中详细列出工程设计的具体要求,包括管径、坡度、连接方式等)5. 施工方案5.1 施工组织(在此章节中详细描述施工方案的组织方式,包括施工队伍、施工流程、施工设备等)5.2 施工计划(在此章节中列出具体的施工计划,包括施工周期、施工阶段安排等)6. 质量控制6.1 质量目标(在此章节中列出工程质量的具体目标,包括合格率、验收标准等)6.2 质量控制要求(在此章节中详细描述质量控制的具体要求,包括检测方案、质量管理体系等)7. 安全保障7.1 安全标准(在此章节中列出安全工程所需满足的标准和要求)7.2 安全管理措施(在此章节中详细列出安全管理措施,包括施工期间的安全防护措施、事故应急预案等)8. 环境保护8.1 环境保护标准(在此章节中列出环境保护所需满足的标准和要求)8.2 环境管理措施(在此章节中详细列出环境管理措施,包括施工期间的环境保护措施、危(wei)险废物处理措施等)9. 资质要求(在此章节中详细列出参预招标的承包商需要满足的资质要求,包括注册资质、施工经验等)10. 合同条款(在此章节中列出招标合同的具体条款,包括合同金额、支付方式、保证金要求等)11. 投标文件要求(在此章节中详细列出投标文件的具体要求,包括投标文件的准备、递交方式、截止时间等)12. 附件本所涉及的附件如下:(在此章节中罗列出本所涉及的附件,如设计图纸、施工图纸、技术规范等)13. 法律名词及注释本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如下:(在此章节中罗列出本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对应的注释)。
给水管网技术标

给⽔管⽹技术标⾩康市供⽔管⽹改造⼯程(第⼆标段)1.施⼯组织设计1.1 ⼯程概况1.1.1⼯程名称: ⾩康市供⽔管⽹改造⼯程(第⼆标段)1.1.2建设单位:新疆天池城建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供排⽔分公司1.1.3设计单位: 新疆建设规划设计研究院1.1.4招标范围: 供⽔管⽹管道⼟⽅、基础、消⽕栓井、阀门井、排⽓井、⽀墩施⼯、管道安装、阀门等安装及本次招标⽂件、施⼯图纸及⼯程量清单范围的施⼯内容1.1.5要求⼯期: 计划2009年10⽉3⽇开⼯,2009年11⽉12⽇竣⼯,总⼯期41天(⽇历⽇)1.1.6质量标准: 达到GB50300-2001《建筑⼯程质量统⼀验收标准》及市政⼯程质量验收合格等级1.1.7施⼯内容⾩新西街⾼速下⾏线⾄百合园⼩区DN300PE供⽔管长900⽶;民族巷(清真寺⾄乌奇路)DN200PE供⽔管长349⽶;迎宾北路⾄北环路DN300PE供⽔管长760⽶;博峰街⾄廉租房DN110PE供⽔管长170⽶。
¢1200消⽕栓井18座,¢2200阀门井29座,¢1200排⽓井3座,⽀墩198座。
1.2⼯程设计特点1.2.1建筑设计依据1、《室外给⽔设计规范》GB50013—20062、《埋地聚⼄烯给⽔管道⼯程技术规程》CJJ101—20043、《给⽔排⽔管道⼯程施⼯及验收规范》GB50268—974、《设计合同》5、《地勘报告》1.2.2设计内容1、管线位于路边建筑3⽶处,四段管线总长2219⽶。
2、采⽤DN300、DN200、DN300、DN100管径PE(聚⼄烯)给⽔管,管材管件应符合国家现⾏标准《给谁⽤聚⼄烯管材》GB/T13663和《给⽔⽤聚⼄烯管件》GB/T13663.2的规定,卫⽣性能应符合现⾏国家标准《⽣活饮⽤输配⽔设备及防护材料的安全性评价标准》GB/T17219的要求。
3、开槽及回填⼟:(1)开槽底宽:沟槽底宽1400,边坡1:0.63.(2)如遇不良地基⼟,通知设计⼈员调整边坡系数。
供水管网技术标

第1章概述1.1编制依据1、黄兴大道北延线供水管网延伸工程(二期)(浔龙河风景区-滨湖东路)施工招标文件;2、现行国家、行业规范、规程;3、参照已往所承建的类似工程施工情况、成熟经验;4、现有的施工机械设备能力、施工技术水平。
1.2工程施工条件1.2.1工程概况黄兴大道北延线供水管网延伸工程(二期)(浔龙河风景区-滨湖东路)施工项目位于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安沙镇、黄花镇和星沙街道。
本工程从黄兴大道北延线供水管网延伸工程(二期)路青线~浔龙河风景区段末端,浔龙河风景区临时公交站南侧(J1,坐标X=116587.42,Y=68316.5)管道由黄兴大道北延线西侧自北向南敷设,重点位于滨湖东路与黄兴大道交叉口西南侧(J611,坐标X=106042.59,Y=62542.623),供水管线管道主要为DN900及DN1000球墨铸铁管,特殊地段采用焊接钢管,全长约13717米,沿途从供水干管预留支管,管径为DN150~DN300,管材为涂塑钢管(道路西侧)和焊接钢管(道路东侧,拉管施工),全长约1278米。
本工程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结构设计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抗震设防分类为丙类,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
拟建供水管网场地类别为Ⅱ类,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值为0.35s。
输水管道管材选用及施工方式如下:1.2.1.1管材选用及接口1)本设计中,管材主要选用给水用球墨铸铁管,K9级,横穿马路预留支管、管道下穿涵洞、河流、上路池塘涵洞、及转弯较多的地段釆用焊接钢管,压力等级1.0MPa ,钢管材质为 Q235-B级钢板;西侧预留支管釆用涂塑钢管,管材应符合《给水涂塑复合钢管》CJ/T120-2008的规定;排泥湿井与排泥阀井之间的连接管及溢流管采用PE100给水管 ,压力等级为1.0MPa。
2)球墨铸铁管道釆用T型滑入式连接,钢管及PE管釆用焊接连接,管道与阀门及不同管材、管件之间的连接釆用法兰连接。
饮水管网技术标

饮水管网技术标饮水管网技术标是一个旨在确保饮用水供应系统质量和安全的技术标准。
它包括管道材料、设计和安装要求、维护和检查等方面的标准,以确保饮用水供应系统具有良好的性能和可靠性。
下面将对饮水管网技术标的相关内容进行详细介绍。
1. 管道材料饮水管道材料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采用无毒、无味、无害的材料。
目前常用的管道材料有铜管、钢管、塑料管和铝塑复合管等。
其中,钢管应采用镀锌钢管或陶瓷内衬钢管,以防止钢管腐蚀;塑料管则应采用符合GB/T13663标准的聚乙烯管或PVC管,以防止水质受到污染。
管道连接应使用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的管道连接件,并应采取防水措施,以避免漏水。
2. 设计和安装要求饮水管网的设计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
设计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考虑管道的布局、管道直径、水泵选型等因素。
同时,为了保证水质和供水量,管道的斜度应符合要求,以确保管道能够流畅并且有效地排放出水。
安装时,需要保证每个连接点都牢固可靠,并进行耐压试验和水压试验等质量检验。
3. 维护和检查饮水管网的维护和检查是确保系统安全和健康的重要环节。
其目标是保证管道畅通,并保持水质的良好状态。
如果检查发现水质存在问题,则应立即采取措施消除有害物质并确保管道的安全性。
维护时需要保持管道的清洁和干燥,定期检查管道的连接是否松动,以及检查管道是否受到了外界的损坏。
总之,饮水管网技术标已经成为保障饮用水安全的重要标准,在管道材料选择、设计和安装以及维护和检查等方面制定了相应的标准和要求,以确保系统的安全和健康。
我们应该加强对饮水管网技术标的认识和理解,提升对水质安全的意识,维护和保护好我们的生活环境和健康。
道路、排水、管网技术标讲解

第一章工程项目的综合说明和概述第一节编制总说明1.1.1 编制说明1、收到招标文件后,我公司立即组织各方面的专业及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和研究了招标文件、有关设计图纸资料及补充文件,并多次对现场进行了踏勘。
分析了各种影响施工的因素。
在积极响应招标文件各项要求的前提下,结合本投标人的施工经验,认真进行了本工程的细化设计和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力争做到设计方案科学合理、利于操作;施工方案组织严谨、管理科学。
我们有充分的信心,保证以高质量、如期完成本工程招标文件规定的工程范围内的任务。
同时加强现场施工管理,合理组织部署施工,积极配合业主、监理对本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的检查验收工作,加强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及各施工工序的施工过程控制,充分体现投标人“优质、安全、高效、文明”之宗旨。
经公司研究决定确定具有丰富管理经验的市政项目经理担任项目经理,并有一支在多项市政工程建设中担任过工程管理的管理人员组成。
2、严格按照国家及地方管理的有关规定,对施工现场的办公区、生活区、工作区等地方的卫生管理,落实专人打扫、消毒,在人员招收中建立人员档案制度,杜绝有病人员进入工程现场施工,医务室对工程的卫生及人员的健康真正起到监督和管理作用。
3、严格按照国家质量标准和有关规定组织施工,实施本项目的质量体系工作。
4、按照天津市有关建设工程安全施工、文明施工的规范规程组织施工。
所有现场临时设施均按要求布置搭设,做到“安全施工不放松,文明施工不扰民”。
1.1.2 编制依据1、《室外管网、低压电缆、道路及照明工程施工招标文件》2、现场踏勘的情况及本投标人的实际施工经验能力,机械设备能力,施工技术与管理水平以及多年类似工程实践中累计的施工及管理经验。
3、国家及天津市现行的施工验收规范、规程、标准、规定等。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2-1996)《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1-1990)《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1998)《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2007)《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有关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等的规定。
管网排查与检测完整技术标方案 (2)

管网排查与检测完整技术标方案
下面是一套完整的管网排查与检测技术标方案:
1. 前期准备:
- 向相关部门申请管网布置图纸和相关资料。
- 确定管网排查与检测的范围和目标。
- 成立专项工作组,确定工作流程和责任分工。
2. 设备准备:
- 采购或租赁需要的仪器设备,如管道探测仪、红外相机、压力计等。
- 对所采购的设备进行检修和校准,确保其正常运行。
3. 管网排查:
- 根据管网布置图纸,进行现场勘察,确定排查路线和检测点位。
- 在管道布置图上做好标记,方便后续的检测工作。
4. 管道检测:
- 使用相应的仪器设备对管道进行全面的检测。
- 利用红外相机检测管道是否存在温度异常情况。
- 利用压力计检测管道是否存在泄漏或压力异常情况。
- 利用管道探测仪检测管道是否存在破损、堵塞、腐蚀等问题。
5. 数据收集与分析:
- 将检测过程中获得的数据进行记录和整理。
- 对数据进行分析,判断管道的运行状况和存在的问题。
6. 检测结果报告:
- 撰写一份检测结果报告,包括检测过程、数据分析结果和问题描述。
- 根据检测结果,提出相应的管道维修和改进方案。
7. 维修和改进:
- 根据报告中提出的问题,进行相应的管道维修和改进工作。
- 对修复后的管道进行再次检测,确认问题已经解决。
8. 后期管理:
- 建立管网排查与检测的定期维护机制。
- 监测和记录管道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以上是一套基本的管网排查与检测技术标方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补充和调整,以确保管道安全和运行的可靠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工程概况一、工程范围本工程设计是根据宜昌市夷陵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工程2标段招标文件编制。
二、工程特点本工程主要路段设计采用D800mm1159米、D500mm1233米及D400mm1404米钢筋混凝土承插口管,两处过河采用22+29米HDPE 管架空铺设,两处倒虹吸采用15*2+22*2米Q235-A碳素钢管。
污水管道采用开槽法施工。
根据设计,本工程排水体制为均匀流考虑。
三、施工条件1、地质条件:该标段的土质为粉质粘土。
2、地理位置及交通条件本标段管线施工条件较好。
3、施工用水、电条件在工程开工前与当地供电、供水部门取得联系,协商解决。
在供电确实难以解决的地段,可考虑用发电机施工,但必须将噪音减至最小,尽量减少对当地居民的干扰。
四、施工组织总体设想及方案的针对性本标段工程工期短,施工难度较大,所以我单位决定把该工程分为三个施工区同时作业。
方案的针对性如下:1、集中力量抓重点,抢工期,在人力、物资、机具上予以充分保证,各专业管理工作应协助指导组织好施工,搞好各方面配合。
2、按施工程序,合理安排施工。
遵循“先地下后地面”,“先主体后附属”的原则。
3、组织配合施工,穿插作业,重点部位抢工期,施工期间涉及到各种管线,必须主动做好配合工作,互创施工条件,确保各种管线和道路施工有条不紊地进行,按期完成任务。
4、推行先进施工方法和施工机具,提高机械化作业。
5、施工矛盾和障碍物的清除由成立的协调小组专门负责,主动与地方村党支部、村委会联系协调地方矛盾。
第二章施工部署一、施工区划分本标段的主要工程量为建设干管3.884公里。
招标文件规定,本标段总工期为240日历天。
根据这一要求及施工现场条件,我们将整个施工区域划分为三个施工区。
两个工程队:①工程一队负责开挖管道工程的施工;②工程二队负责河道边管网工程的施工。
二、项目经理部组成及管理制度一、项目经理部组成工程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安全领导小组和质量领导小组。
项目经理为工程质量、安全、效益及工期保证第一责任人,下设四个管理部门和两个工程队。
四个管理部门:①质量安全科负责整个工程的质量检验、试验、竣工资料的收集整理,现场的文明施工和安全施工等工作;②工程技术科主要负责生产调度,现场施工及技术管理,劳动力组织及实施,社会矛盾的协调工作;③材料设备科负责各种材料的采购、供应运输管理,机械设备组织、购置、管理、维修等工作;④财务计划科负责工程的财务管理、资金筹措、使用管理和工程计划统计等工作。
二、主要人员配备根据招标文件的工期要求及工程结构特点,组织精干力量施工该工程,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及工期。
我单位在该工程上配备了各类技术精良的施工专业技术人员,主要有技术负责人、测量工程师、结构工程师、质检工程师、试验工程师、另有资料员、施工技术人员4名。
项目部主要人员表三、项目管理制度工程施工过程中项目部将执行如下制度:1、施工技术责任制度施工技术责任制度的目的是把各级生产组织的技术工作纳入集中统一的轨道,建立强有力的施工管理系统,保证各级组织和各种技术岗位都有技术负责人,加强技术管理,切实保证工程质量。
2、开工管理制度工程开工必须办理开工申请手续,只有在开工许可证发下后,方可开工。
3、施工图纸会审制度认真做好施工图纸会审,可减少施工图纸中的差错,提高工程质量,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4、施工技术交底制度施工技术交底的目的是使施工人员了解工程的规模、建设的意义、工程特点、明确施工任务,特殊的操作方地,质量标准、安全措施和节约措施等做到心中有底。
5、技术检验制度技术检验是科学的方法保证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的重要环节,技术检验的内容是对工程使用的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混凝士、电工仪表及施工精密量具等进行检查试验监督,防止错用、乱用和随便降低标准。
6、设计变更管理制度在施工过程中,如发现图纸与实际情况不符或施工条件,材料规格、品种、质量不能符合设计要求,以及施工人员提出合理化建设等原因,需进行施工图修改,应提出变更设计申请,办理签证后方可进行设计变更。
7、工程验收制度工程验收是检查评定市政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在施工过程中,除按有关质量标准逐项检查操作质量外,还必须根据工程的特点,分别对隐蔽工程、分项工程进行验收。
8、施工技术档案管理制度建立施工技术档案必须从工程开始准备、汇集、整理有关资料,并且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直到竣工验收后结束,凡列入技术档案的技术文件、资料都必须经各级负责人审定,所有资料,文件应如实反映情况不得擅自修改,伪造和事后补做。
第三章施工进度计划一、工期目标本工程要求工期为240日历天完成,根据设计图纸的实物工作量、各工序的搭接,工序的划分,以及根据我司以往的施工经验和公司的人力、物力,进行了科学的组合,确定以240日历天完成该项工程的施工任务。
因我方责任造成工期延误,每逾期一天向发包人支付人民币2000元的违约金。
二、施工进度计划表(附后)第四章施工准备与资源配置计划一、技术准备1、熟悉施工图纸和有关技术资料,认真做好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工作;2、在全面熟悉设计文件、设计交底和技术规范的基础上,进行现场踏勘和施工调查,以便更好地为施工生产服务,发现问题根据程序提出变更意见申报有关部门申请变更。
3、设立工地试验室,配备满足施工需要的试验检测仪器和设备。
试验人员,按监理工程师要求,建立施工技术档案,专人负责。
4、在接桩后作好复测,埋好保护桩,对高程网进行加密。
施工中严格复测,确保构造物位置的准备。
5、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各分部工程的施工方案。
二、主要材料计划建筑材料主要包括DN300及DN400钢筋混凝土承插口管、水泥、石子、黄砂及片石等。
建筑材料的准备主要是根据施工图预算分析,按照施工进度计划要求,按材料名称、规格、型号、使用时间,编制出需要量计划,并为组织备料确定仓库场地堆放所需的面积和组织运输提供依据。
主要材料计划表三、劳动力配置及保障劳务工资支付计划根据招标文件的工期要求及工程结构特点,组织精干力量施工该工程,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及工期,施工人员高峰期确保管理人员10人,生产一线工人不少于180人,其中四级以上的技工不少于一线职工总数的80%,专业技术人员配备齐全。
为保障劳务工资支付我方愿积极与劳动部门联系,确保劳务工资支付。
劳动力配备计划表四、施工机械、设备配置确保工程顺利完成,达到预定目标,将配备满足该工程需要的机械设备,具体计划见下表为:施工机械配备表拟投入本工程的测量、试验、质检仪器设备表五、施工现场准备(1)做好施工场地的控制网测量(2)做好施工场地的“四通一平”(3)安排好生产和生活基地建设(4)安装调试施工机械(5)做好建筑制品的材料储存、堆放(6)及时提供建筑材料的试验申请计划(7)保安设施第五章主要施工方案一、临时道路修建1、租用当地居民的农田。
2、将临时道路内的青苗进行清除。
3、将基层进行翻晒、掺石灰处理,碾压。
4、铺设15cm的碎砖层,进行碾压。
二、开槽埋管、检查井施工1、埋管施工安排主线分段开挖埋管,分段长度为两个检查井间的管线长度,每段中有基坑开挖、排水处理、管基铺筑、排管、接头处理、检查井等。
2、埋管施工工艺流程3、砼管埋管施工3.1沟槽开挖沟槽开挖采用机械施工为主配合人工清底的方法进行开挖。
注意以下几点:(1)在开挖前,应调查地下管线的分布情况,以及考虑对周转建筑物的影响,在不适宜进行机械开挖的地段,采用人工开挖。
(2)根据深度、土质、地下水情况,管体结构确定开槽断面,开挖前向司机要详细交底,交底内容包括挖槽断面,堆土位置及施工技术、安全要求等,并指定专人与司机配合,配合人员熟悉机械挖土有关安全操作规程,并及时测量槽底高程和宽度,防止超挖。
(3)机械挖槽,确保槽底土壤结构不被扰动或破坏,开挖时在设计槽底高程以上保留20cm左右一层不挖,用人工突击清底。
(4)开挖的保持槽底无积水,在沟底开挖集水坑、排水沟,用水泵将沟槽水排请。
(5)为确保安全,根据开挖深度、土质、地下水情况,必要时沟槽两恻用木桩式钢板支撑,防止塌方,沟槽与路口相交时,沟槽两侧设立警告标志,沟槽边侧设护栏,夜间悬挂红灯。
3.2槽底排水因基槽开挖深度较深,为节约工期,降低成本,本方案采用集水坑排水。
在槽底两侧的边缘分别挖一条集水沟,集水沟宽度20cm,边坡1:1,纵向坡为2%,在沟槽的端点部位挖集水坑,坑深80cm,集水坑用编筐围护,防止泥砂堵塞吸水笼头。
抽水设备采用潜水泵或泥浆泵。
3.3槽顶地面排水在沟槽顶的地面开挖线之外要作相应的排水安排,阻止雨水进入槽内,在开挖线以外两侧1m处,分别沿沟槽挖一条截流沟,将雨水截在沟中,然后排入河流。
3.4管基铺设基槽开挖时不要超挖,尽量不扰动管基下面的原状土,人工用铁锹整平基槽底部。
故管基采用PE管开槽施工采用砂砾垫层基础,管基施工顺序为:沟底整平→铺碎石垫层→铺粗砂→安装管道3.5管道安装管节安装时应防止管节碰撞而影响质量。
管节接口严格按设计和《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要求施工。
埋管部分的检查井施工与管道铺设同时进行,检查井按《全国通用给排水标准图集》选用(倒虹管前后检查井选用沉泥井)。
施工顺序如下:底板铺垫→安装进、出口管节→流槽砌筑→井身砌筑→井筒砌筑→井盖制作、安装施工要点:1、管槽有井的位置开挖时宽度要增大,其底宽大于井底板宽度1m;2、采用标准砖,水泥砂浆M7.5,砼标号C20;3、抹面、勾缝、座浆及抹三角灰均用1:2.5水泥砂浆;4、井室内外及井筒内外抹面20mm;5、井室溜槽与井壁同时砌筑。
3.6闭水试验和试压试验(1)排水管道作闭水试验,应尽量上游往下游段进行,上游段试验完毕,可往下游段充水,倒段试验以节约用水。
在做试验前,应检查所做管道及各支管和井段的封闭情况,是否密封,可先做充水试验,如发现有渗漏现象可以再进行修堵以便一次性闭水试验合格。
(2)排水管道作试压试验。
管道试压前需对管路进行检查:管道充水、排水达到规定时间(不小于24小时),并要对管端堵板、弯头等处的支撑是否牢固,应加以检查;在试压前对管基进行检查:管基验收合格、管道两侧及管顶以上回填土高度不小于0.5m(接口除外);管道试压分段长度不大于1km;试验管段灌满水后,应在不大于工作压力的条件下充分浸泡不小于48小时;本工程管道设计工作压力0.4Mpa,试验压力0.8Mpa,升至试验压力后,恒压10分钟,检查接口及管道配件,如未发生破坏及较严重渗水现象,即可进行渗水量试验,管道渗水量不大于规定值为合格3.7土方回填隐蔽工程完成并验收合格后,即可进行土方回填。
土方回填应注意以下几点:1、回填时保证槽内无积水。
2、回填土的含水量要满足设计要求。
3、管道两侧的回填土层高差不得大于180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