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造工序10.17
织造工艺流程

织造工艺流程织造工艺流程是将纱线或纤维通过织机进行编织成织物的过程。
下面是一个典型的织造工艺流程:1. 原材料准备:选择合适的纱线或纤维作为原材料。
纱线可以是天然纤维,如棉、麻、丝等,也可以是人造纤维,如涤纶、腈纶等。
原材料需要经过清洗和干燥处理,确保其干净和干燥,以便于后续的加工。
2. 纱线染色:根据需要,对原材料进行染色处理。
染色可以使用传统的染色方法,如印染或绞染,也可以使用现代的染色工艺,如悬浮染色或热转移染色。
染色可以将纱线染成各种颜色,以满足市场需求。
3. 纱线质量检验:对染色后的纱线进行质量检验,包括纱线的均匀度、强度、断裂强度、纺织密度等。
只有通过质量检验的纱线才能用于织造。
4. 纺纱:将纱线通过纺纱机进行纺织。
纺纱是将一根或多根纱束旋转并缠绕在一起,形成纱线。
纺纱的主要目的是使纱线具有一定的强度和柔软度,以便于后续的加工。
5. 织机调整:根据织物的要求,对织机进行调整。
调整包括改变织机的速度、织物的密度和纹理等。
织机的调整需要将织物的设计要求转化为织机的参数设置,以确保织物的质量和外观。
6. 织造:将纺纱后的纱线通过织机进行编织。
织机可以是传统的手工织机,也可以是现代的电子织机。
织造过程中,纱线被横向和纵向交织在一起,形成织物。
织造的速度和质量取决于织机的性能和操作员的技术水平。
7. 织物检验:对织造后的织物进行质量检验。
检验包括织物的密度、平整度、花纹的清晰度、色差和强度等。
只有通过检验的织物才能出厂销售。
8. 后整理:对织物进行后整理处理。
后整理包括洗涤、熨烫、印花、缩水等。
后整理的目的是使织物具有更好的手感和外观,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9. 包装和出货:将经过后整理的织物进行包装,并按订单要求出货。
包装可以是卷装或折叠装,以保护织物的品质和方便运输。
织造工艺流程是一个需要经验和技术的复杂过程。
随着科技的发展,织机的性能不断提高,使得织造工艺更加高效和精确。
不仅如此,人们对织物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对织造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织造工艺详细流程

1、织造生产工艺流程:(1)浆纱(丝)工艺:原纱(丝)筒子进厂→高速整经→浆纱(丝)→并轴→分绞→穿综筘→织造→坯检→打卷→染整。
(2)分条整经工艺:原纱(丝)筒子进厂→络丝→加捻→定捻→分条整经→穿综筘→织造→坯检→打卷→染整。
2、产品标识:产品标识是用于对每一个或每批产品形成进程中识别和记录的唯一性标记,产品标识的目的在于区分、区别产品,避免混淆,确保在需要时对产品实施可追溯性,生产进程中对筒子涂色、传票、布号各类标识牌及布头标识等方式进行标识。
织布工序涉及到标识工作有:落布标识(班别、时间、布号、机号)工艺标识牌,纬纱(丝)标识牌及标志线等。
织布挡车工主要做好布面交交班标识及落布标识,在布面和布底别离写上班别、时间、布号及机号。
在生产进程中失去标识或标识不清楚,应采取下列方式从头标识:(1)操作者在操作中将标识牌丢失或损毁,应有操作者及时补上。
(2)后道工序发现前道工序无标识牌或标识牌不清楚应及时通知质量员、值班长或车间主任,经确认查验后从头标识。
3、主要工序的作用:(1)络筒(丝):将原装筒丝按工艺卷绕成必然形状和需要长度的筒子,同时要清除纱线上的若干疵点及棉结杂质,以适合后道工序的需要。
(2)加捻:将络好的筒丝按工艺要求加以必然的捻度,同时确保捻度均匀,而且成形要好,便于整经顺利退绕。
(3)浆(纱)丝:把若干经轴引出的整个纱片浸入按规定比例调制的浆液中,然后烘干,按规定匹数和长度再卷绕成若干织轴,以备织造利用。
(4)穿经:依照织物组织结构图,把经丝别离穿入停经片和钢筘(穿综方式有三种:一是利用结经机在织机上结经,二是在机下穿经架上穿经,三是在引进的入口全自动穿经机上穿经)。
(5)供纬:对捻度较大的纬丝,为了避免织造时产生纬缩等疵布,通过对捻度不稳定的化纤加捻纬丝进行定捻处置,使纬丝捻度稳定,定捻一般采用自然吸湿和加温给湿等方式。
(6)织造:把织轴装在织机上,引出经纱,按织物工艺要求与纬纱交织成布。
制丝工艺过程包括哪些工序

制丝工艺过程包括哪些工序
在纺织工业中,制丝工艺是生产丝绸的重要过程之一。
制丝工艺通过一系列的工序,将蚕丝或化纤等原料加工成丝绸面料。
下面将分别介绍制丝工艺中的主要工序:
原料准备
制丝工艺的第一步是准备原料。
这里主要包括采集蚕茧、提取蚕丝或选择化纤等原材料。
采集的蚕茧需要经过煮丝、脱胶等处理,化纤原料需要经过特定的加工工艺。
精炼
精炼是制丝工艺中的关键环节,主要目的是将原料进行混纺、染色、舒展等处理,使其具备适合制丝的特性。
在这一工序中,经常需要配方调配、机械梳理等操作。
纺丝
纺丝是将精炼处理过的纤维进行拉伸、纺织,形成连续的丝线。
这一工序通常包括拉伸、捻合、卷绕等操作,需要严格控制纤维的拉伸率和直径。
织造
经过纺丝后的丝线需要经过织造工序,将其织成面料。
织造过程中需要考虑图案设计、织物密度、织机设置等因素,以确保织物的质量和外观。
经后处理
经过织造的丝绸面料还需要进行经后处理工序,以增加面料的光泽度、手感等特性。
这包括煮煅、漂白、整理等一系列操作,最终使丝绸面料达到最佳的品质要求。
以上就是制丝工艺过程中的主要工序,每个环节都需要精心设计和严格控制,以确保生产出优质的丝绸制品。
只有每一个环节都精益求精,才能生产出让人满意的丝绸产品。
织物生产工艺流程2010.7

棉型织物生产工艺流程:(参考)经纱:络筒→整经→经轴染色→浆纱→穿经纬纱:松式络筒→染纱→脱水→烘干→倒(络)筒→织造→坯布准备→烧毛→退浆→煮练→漂白→丝光→预缩→定型→成品举例:(1)中浅色纯棉色织府绸整理工艺流程坯布→翻布缝头→烧毛→平幅酶退浆→丝光→煮练→加白、柔软处理并拉幅→打码→检验→打包。
(2)各工序实现的工艺目的翻布缝头:将原布加以缝接。
把同规格、同工艺原布划为一类加以分批分箱;烧毛:除去布面上的绒毛,使织物光洁、纹路清晰,提高成品外观质量,并防止在整理加工过程中因绒毛脱落而产生的疵病。
退浆:去除织物上的浆料,为后续加工创造条件,也去除部分天然杂质。
丝光:使织物纤维排列整齐,对光线的反射更有规律,改善外观,提高强力,提高织物稳定性,降低缩水率。
煮练:去除油脂蜡质、果胶物质、含氮物质、棉籽壳及残留的浆料等天然杂质,使纤维获得良好的润湿性能,有利染整加工。
柔软拉幅:在拉幅机上进行,选用热风拉幅机,车速30m/min,轧液温度40~45℃。
目的是保证织物成品幅宽。
精纺毛织物主要经烧毛、煮呢、洗呢、剪毛、蒸呢及电压等整理。
粗纺毛织物的整理主要有缩呢、洗呢、起毛、剪毛及蒸呢等。
(1)洗呢毛织物在洗涤液中洗除杂质的加工过程称为洗呢。
洗呢就是在染整加工之前,洗去毛织物上含有的纺纱、织造过程中加入的和毛油、抗静电剂、浆料等物质,以及加工过程中沾染的油污、灰尘等。
(2)煮呢煮呢是使织物产生定形,使织物获得良好的尺寸稳定性,避免织物在后续加工或服用过程中产生变形和折皱等现象,同时煮呢还可使织物呢面平整、有身骨、手感挺括。
(3)缩呢利用羊毛纤维特有的缩绒性能使毛织物收缩,使毛织物表面产生一层绒毛,使织物的质地紧密厚实,强力提高,弹性、保暖性增加,获得丰满、柔软的手感,适当遮盖织物组织,改进织物外观。
(4)烘呢烘呢是烘去织物多余的水分并保持适当的回潮率,同时将织物幅宽拉伸到规定的要求。
(5)起毛利用起毛针布、钢针或刺果钩刺的作用,将织物表面纱线中的纤维抓松并挑出,使织物表面形成一层密致的绒毛,可隐蔽织纹,柔和花纹,使呢面上的绒毛呈现出耸立、卧伏或水波纹等效应,美化织物外观。
织造学_精品文档

第一章织造工艺流程第一节织物的形成一、织物的形成织物是由纱线或者纤维制成的产品, 主要包括机织物、针织物和非织造布。
由两组相互垂直的纱(线)在织机上交织而成的织物称为机织物, 简称织物。
沿织物长度方向排列的纱线称为经纱。
沿织物长度方向排列的纱线称为纬纱。
▲织物形成过程的五大运动⑴开口: 按照经纬纱交织规律, 把经纱分成上下两片, 形成梭口的开口运动;⑵引纬: 把纬纱引入梭口的引纬运动;⑶打纬: 把引入梭口的纬纱推向织口的打纬运动;⑷卷取: 把织物引离织物形成区的卷取运动;⑸送经: 把经纱从织轴上放出输入工作区的送经运动。
织物形成示意图(如图1-1)二、织机工作圆图图1-2为织机各主要机构的运动,都是在主轴回转一周的时间里循序完成的, 各运动之间应有严格的时间协调关系, 必须合理配合, 才能使织机正常运转。
由于织机各主要机构的运动都是主轴传动的。
因此, 各机构的作用时间, 常以主轴回转角度来表示, 即形成织机的工作圆图,并以此来分析和调整织机各运动的相互关系, 达到各机构协调运动的目的。
三、织机的生产效率织机生产率的高低, 常用以下几个指标来衡量:⑴理论产量: PL=6N/PWm/台h⑵实际产量: P实=P理ηm/台h⑶入纬率: L=N×B m/min第二节织造的工艺流程工艺流程简图1.络筒: 将容量小的管纱卷绕成密度适宜、成形良好的容量大得多的筒子纱, 同时清除纱线上的疵点和杂质。
2.整经: 根据工艺设计要求, 把一定数量的筒子纱, 按规定的长度、排列顺序、幅宽等均匀平行地卷绕在经轴或织轴上, 供浆纱或穿经工序使用。
3.浆纱:浆纱工序的任务是在浆纱机上进行经纱上浆, 并按整幅织物所需的总经纱根数, 合并若干个经轴的经纱, 把上浆后的经纱卷绕成织轴。
其目的是使纱线毛羽贴伏, 提高纱线强力和耐磨性, 尽量保持纱线的弹性伸长, 改善经纱织造性能。
4.穿结经与纬纱准备:根据织物工艺设计的要求, 把织轴上的全部经纱按一定的规律穿入停经片、综丝眼和筘齿, 以便织造时形成梭口, 织成所需要的织物, 并在经纱断头时能及时停车而不致造成织疵。
纺织工艺过程概述

纺织工艺过程概述1. 简介纺织工艺是指将纤维材料转变为纺织品的一系列工艺操作过程。
纺织工艺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是人类活动中最早的一种技术之一。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纺织工艺逐渐演变成为一个综合性的工艺体系,涵盖了从纤维选择到纺织品制成的各个环节。
纺织工艺过程主要包括:纤维的选别、纺纱、织造、染色和整理等环节。
本文将对每个环节进行概述,介绍其主要工艺步骤和相关技术。
2. 纤维的选别纤维材料是纺织品的原材料,纤维的选别是纺织工艺的第一步。
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适合的纤维材料可以确保纺织品的质量和性能。
常见的纤维材料主要包括天然纤维和人造纤维。
天然纤维包括棉、麻、丝和羊毛等,其特点是柔软、透气、吸湿性好。
人造纤维包括人造纤维和合成纤维,如锦纶、涤纶和腈纶等,其特点是耐磨、耐褪色、抗皱。
纤维的选别要考虑到纺织品的用途、成本和环保等因素,同时还要注意纤维的纤度、强度和长度等指标。
3. 纺纱纺纱是将纤维进行纺成纱线的过程。
纺纱的主要目的是将纤维材料进行加工,使其成为纺织品制造的基本原料。
传统的纺纱工艺主要包括手工纺纱和机械纺纱。
手工纺纱使用纺车和纺锤等工具,需要纺纱工人经过长时间的练习和经验积累才能掌握。
机械纺纱则借助机械设备,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纺纱的主要工艺步骤包括:并条、精梳、粗纺、细纺和捻线等。
不同的纺纱工艺对于纱线的质量和性能有着直接的影响。
4. 织造织造是将纱线按照一定的规律穿织成织物的过程。
织造的主要目的是将纱线进行组合和加工,使其具有一定的纬向和经向强度。
常见的织造工艺包括手工织造和机械织造。
手工织造主要通过手工织机进行,可以制作出独特的纹样和图案。
机械织造则借助于织机等机械设备,可以实现高速、大规模的生产。
织造的主要工艺步骤包括:绗缝、穿经、穿纬、打结和剪断等。
织造工艺的精细与否直接影响着织物的外观、质量和使用寿命。
5. 染色染色是将白织物或已织成的灰布进行染色的过程。
染色的主要目的是给纺织品赋予丰富多彩的颜色,增加其艺术性和时尚感。
纺织制造工艺流程

纺织制造工艺流程
《纺织制造工艺流程》
纺织制造是一个复杂的工艺流程,涉及多个环节和技术。
从原材料选取到成品加工,每一个步骤都需要精密的操作和严格的控制。
以下是纺织制造的一般工艺流程:
1. 原材料准备:纺织制造的原材料通常是纱线和面料。
在开始生产前,需要对原材料进行检查和筛选,确保质量符合要求。
2. 纱线制备:纺织制造的第一步是制备纱线。
这个过程包括纤维的梳理、粘合和拉伸,以及纺纱机的操作,最终将原料纤维变成可以用于织造的纱线。
3. 织造或编织:接下来是将纱线进行织造或编织。
织造是将纱线纵横交错制成面料,而编织则是将纱线按照一定规律交织在一起。
这个环节需要用到织布机或者织服机等设备。
4. 印染或后整理:经过织造或编织后的面料需要进行印染或者后整理。
在这个环节,面料被印上图案或者染上颜色,然后进行烫平、定型和整理等工序,使面料更加平整、柔软和可穿。
5. 剪裁和缝制:经过印染或者后整理的面料需要进行剪裁和缝制,制成各种服装或者家纺用品。
6. 质量检测和包装:最后,制成的服装或者家纺用品需要进行质量检测,确保符合标准,然后进行包装和标识。
纺织制造工艺流程需要精密的操作和严格的控制,以确保最终产品质量。
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纺织制造工艺也在不断更新和改进,应用新的技术和材料,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丝绸织造流程

精心整理丝 绸 织 造流程一件丝绸衣服,从栽桑养蚕到缫丝织绸,漂染印整到载剪缝纫,要经过多少工序,无人统计,就栽桑说来,从栽桑到可采桑叶养蚕,要3年。
养蚕从孵化到结茧,要24-35天。
从茧进工厂,经过 选、剥、煮、缫、络、并、捻、蒸、倒、牵、打、织,如若仔细一一数来,有不下30多道工序,方能织成绸子。
丝的规格:) 旦,,、114、140 1 真丝绸质量:重要参数:1、经纬密度,2、姆咪数,3、幅度,4、表面疵点,5、缩水率,6、白度,7、成品绸的色牢度、和加工疵点,鲜艳度,重演度(复样)。
等。
化纤绸质量:重要参数:原料丝:FDY-常规丝(涤纶丝)DTY-假弹丝(涤弹丝)尼龙丝1、丝的粗细:D-单丝粗细度,F-一根丝中的单丝数,如40D/72F,75D/96F。
2、经纬密度:用(经线根数+纬线根数)T表示,如190T、210T、300T。
丝、(织)绸工艺检测↓就是对白厂丝进行纤度、强力、伸长、抱合、回潮率、清洁、洁净等项目是否符合质量要求的检验。
选丝也称为手工检验,是对每绞丝进行逐一色泽、夹花、杂物、糙次、硬龠角等疵点的挑出。
烘干平衡浸泡后的桑蚕丝进行脱水处理后再用烘干(蒸气),然后凉丝及平衡,有利于下道工序的加工。
此工序需24小时以上时间。
捻丝↓根据不同品种规格要求,把已并好的股线加工成所要的捻向及捻度的丝线。
捻度:1米单位长度上的捻回数;用T/m表示;其捻向只有二种,一种是S向(左向),另一种是Z向(右向)。
成绞↓当所生产的产品为真丝色织产品时,后道工序为绞装染色,为了适应以后染色工序的加工,对前几道工序所加工的筒装进行重新成绞,以利于染色。
染色后还需返回络丝工序。
整经↓将卷绕成筒子的丝线,按织物品种规格所需要的经丝根数、长度,密度与幅度,以一定的张力均匀地平行卷绕到大园框上,然后再退绕到经轴上的工艺过程,称为整经。
分条整经机坯绸检验↓对剑杆机和有梭织机织下来的绸缎,进行逐米的检验,以便病疵分析:a)可以对上道工序的某些病疵进行预防及进行有效的监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装饰用织物品种繁多,常按用途划分。 床上用品:如被面、被套、床单、毛巾被、 枕巾等。 家具布:如沙发套、椅套等。 室内用品:窗帘布、贴墙布、地毯等。 餐厅和洗浴用品:如桌布、毛巾、浴巾等。
(三)产业用机织物
产业用机织物随着产业的发展不断增加,各 产业所用机织物列举如下: 第一产业用:如农用的水龙带、渔用帆布、 蓬盖用帆布等。 第二产业用:如制造中轮胎所用的帘子布、 传送带、修筑公路大坝用的土工布、各种橡 胶底布、过滤布、筛网、造纸毛毯等。 第三产业用:降落伞布、人造血管等。
任务实施
9、织造工艺 织造工艺主要包括织机类型、织机幅宽、织 机主轴转速、开口时间、后梁高度、经停架 高度、上机张力、边撑位置、边撑形式和规 格、开口形式、织边装置形式、提综顺序、 变换齿轮齿数、在机布幅、车间相对湿度等 。
(二)织造工艺设计的主要依据 织造工艺设计的主要依据是原纱条件和织 物规格。原纱条件包括纤维原料名称、纤维混 纺比例、原料等级(纤维细度和长度等)、纱 线特数、纺出标准干重、纱线捻向、捻系数、 单纱强度等。织物规格主要包括织物匹长、幅 宽、经纬纱细度、经纬纱密度。
任务实施
一、棉本色布标准和检验 (一)分等规定
棉本色以织物组织、幅宽、密度、断裂强力、棉 结杂质疵点掐率棉结疵点格率、布面疵点七项作为评 等依据。其品等分为优等品一等品、二等品、三等品, 低于三等品的为等外品。
任务实施
一、棉本色布标准和检验 (一)分等规定
(1)织物组织;按设计要求,不符合即为二等品。 例如纱卡要求斜纹向左,如踏盘方向不对,斜纹向 右了,就要降为二等品。 (2)幅宽;标推允许+1.5%,—1.0%,超过此范围 降为二等品。 (3)密度;允许偏差经密-1.5%,纬密-1.0%.超过 此范围降为二等品。
二、织造对纱线的质量要求 1、对纱线强度的要求 2、对纱疵的要求 3、对原纱条干均匀度的要求 4、对纱线毛羽的要求 5、对纱线张力的要求
三、织造各工序的质量要求与控制 1、络筒质量控制 2、整经质量控制 3、浆纱质量控制 4、穿结经质量控制 5、织造质量控制
织物规格及技术要求
一、织物品种分类
平布、府绸、斜纹、哗叭、华达呢、卡其、 直贡、麻纱、绒布坯等类别
知识点学习
二、织物紧度计算
三、织物技术条件
1.匹长 织物的匹长,以米为单位,取一位小数。 (1)公称匹长。工厂设计的标准匹长。 (2)规定匹长。叠布后的成包匹长。 规定匹长=公称匹长+加放布长 加放布长包括加放在折幅和布端的,其目的是为保 证织物成包后不短于公称匹长。 2.幅宽 (1)织物幅宽以0.5cm或整数为单位。其中英制换算 的小数取舍:0.26—0.75取0.5; 0.75以上取1, 0.26以下舍去。 (2)公称幅宽为工艺设计的标准幅宽。
知识点学习
三、织物技术条件 (3)边纱根数。边纱根数按表2-3-4规定
知识点学习
三、织物技术条件
6.筘号
(1)筘号以10cm内筘片数表示,取—位小数,4舍5入取整 数范围56~240号。 (2)筘号计算: (3)公英制换算 公英制筘号折算后的小数取舍:0.31—0.6取0.5;0.6 以上取1,0.3以下舍去。
四、织造质量控制的内容与依据
(一)织造工艺设计的主要内容 1、织物规格及技术条件 织物规格及技术条件包括织物组织(地组织、边组织)、幅 宽、匹长、联匹长度、总经根数、边经根数、经纬密度、织物 紧度、经纬纱缩率、织物断裂强度、每平方米无浆干燥重量 等。 2、用纱量 用纱量是指每百米织物需用经纬纱重量,单位kg/100m。 用纱量定额是一个消耗指标,也是一个技术经济指标。应考虑
(一)分批整经、浆纱工艺流程 分批整经、浆纱工艺流程主要应用于棉型坯 织物、苎麻织物、绢织物等的生产,一般分 批整径、浆纱工艺产品批量较大,大部分织 物组织比较简单,某些较简单的条格色织物 也可采用此流程生产。
(二)分条整经工艺流程 分条整经工艺流程主要应用于毛织物、丝织 物、色织物、棉织物等花色品种较多,产品 批量较少的织物的生产。
学习目标 了解织物相关技术指标 掌握织物相关指标的检验及控制方法
相关知识点
1、织物及织造过程 2、织物品种及技术规格 3、织物分等评级 4、织物疵点形成与防治
任务引入
某纺织厂在生产一批纯棉坯布,要求质量 不仅符合织物质量标准,同时要满足客户 要求。
相关知识点
一、机织物及其分类 织物是由纱(线)或纤维制成的产品,主 要包括机织物、针织物和非织造布三大类 。由两组相互垂直的纱(线)在织机上交 织而成的产品称为机织物。如常见的平布 、华达呢、卡其、绸缎等。沿织物长度方 向排列的纱线称为经纱,沿织物宽度方向 排列的纱线称为纬纱。
按织物花纹分 素织物:无花纹的织物。如各种平布、斜纹布、缎 纹织物等。 小花纹织物:通过织物组织的变化,在织物上形成 面积较小的花纹类织物,如各种花呢等。 大提花织物:通过控制单根经纱形成的大范围花纹 的织物,如花软缎等。 按织物幅宽分 可分为宽幅织物、窄幅织物以及 带织物。
(二)装饰用机织物的分类
三、织物技术条件
3.经、纬纱特数 (1)织物经、纬纱线密度用特数表示。如需要公英制同 时标出时,公制持数在前,英制支数在后并加括号,例如 29/29(20英支× 20英支)。 (2)新品种设计中,经、纬纱特数应根据规定的线密度 系列选择。
三、织物技术条件 4.经、纬纱密度 (1)织物的经、纬纱密度以l0cm内经、纬纱根数表示。
织物的工艺要求和产品用途、生产技术条件、季节性的气候变化和操作上的必要消耗等因素 , 制订合适的织物用纱量定额,作为检查实际消耗水平与定额完成情况的依据。
3、络筒工艺 络筒工艺主要包括络筒机类型、络筒速度、导纱 距离、张力装置形式及工艺参数、清纱装置形式及工 艺参数、结头形式及规格、筒子卷绕密度、筒子卷绕 长度等。 4、整经工艺 分批整经工艺主要包括整经机类型、筒子架形式、 整经速度、每轴整经根数、整经长度、张力器形式、 整经张力配置(筒子架上前、中、后和上、中、下张 力分布情况)、经轴卷绕密度等项内容,其中以整经 张力的设计为主。 分条整经工艺设计包括整经张力、整经速度、整 经长度、整经条数、条带宽度、定幅筘计算和斜度 板锥角及定幅筘移动速度等内容。
5、调浆工艺 调浆工艺包括浆液配方、调浆体积、浆液浓度、煮 浆时间、浆液黏度、浆液酸碱度、供浆温度等。 6、浆纱工艺 浆纱工艺包括浆纱机类型(浆槽数量)、经轴架退 绕形式、浸压形式、压浆辊压力(高速压力、低速压 力)、湿分绞棒根数、浆槽温度、浆槽浆液黏度、烘 筒温度、浆纱卷绕密度、浆轴标准重量、浆纱速度、 上浆率、伸长率、回潮率、墨印长度、并轴只数、织 轴幅宽等。
2、织造对纱线的质量要求 织造过程是决定产品质量的主要环行。要提 高产品质量,主要是提高织造质量.要求减 少经纬纱断头、开口清晰、组织均匀、布面 匀整。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控制: (1)纱线强度的要求 (2)纱疵的要求 (3)原纱条于均匀度的要求 (4)纱线毛羽的要求 (5)纱线张力的要求
7、穿经工艺 穿经工艺包括综、筘、经停片的形式和规格、筘号 、穿筘幅宽、经纱每筘齿穿入数(边经、地经)、 经停片列数、穿经停片方法与顺序(边经、地经)、 综框页数、每页综综丝列数、穿综方法与顺序(边 经、地经)、每列综丝根数(含备用综丝)。 8、纬纱准备工艺 纬纱准备包括络筒、定捻、卷纬工序。纬纱准备工 艺包括纬纱络筒工艺(同前)、定捻方法、定捻温 度和时间、卷纬速度、卷纬张力、纬纱卷绕密度等 。
三、机织工艺流程
经纱、纬纱在上机织造之前,必须先经过一系列 的准备加工工序,这些工序统称为织前准备工程。
经纱准备的主要任务是提高纱线的强度和耐 磨性,消除纱线上的纱疵、杂质,以改善经 纱的织造性能,并把经纱卷绕成工艺设计所 要求的卷装。 纬纱准备的主要任务是清除纱线上的粗细节 及其他纱疵和杂质,并将其卷绕成一定规格 的纡管或筒子。
在英制折算公制时,不足0.5根的舍去,超过0.5根不 足1根的作0.5根计。 (2)设计新品种时,经、纬纱密度以0.5根或整数为单 位纱密度的选择要能够体现不同品种的特色。
三、织物技术条件 5.总经根数
(1)织物总经根数的计算。
(2)计算总经根数时,小数不计取整数。如穿筘穿不尽时, 应增加根数至穿尽为止。尾数是单数,每筘穿2根时,则 加1根;尾数是1根(或2根),而每箱穿4根时,则加3根(或 2根)。
三、织物技术条件
7.筘幅计算
在两边应增加适当数量的余筘。筘幅应以厘米表示计算取
两位小数。
知识点学习
三、织物技术条件 8.经纱和纬纱织缩率
(1)经纱织缩率。 经纬纱织缩率以百分串表示.计算取两位小数c (2)纬纱织缩率。 9.织物断裂强力计算 织物的断裂强力以5cm ×20cm布条的断裂强力(N)表示。 10.织物平方米干重
质量控制的主要依据
一、织物的质量要求 本色织物的质量高低是以品等来划分的,一般分为优 等品、一等品、二等品、三等品,低于三等品的为等 外品。 要求织物组织均匀正确,幅宽、经纬密度、断裂强力 符合产品规格要求,尽量减少棉结杂质Βιβλιοθήκη 点和布面疵 点,提高产品入库一等品率。
变换纱线的原料、粗细、组织结构或采用不 同颜色的纱线相互配合,不同的经纬纱相互 交织,即可织成不同风格和用途的织物。这 些织物按用途可分为服装用织物,装饰用织 物和产业用织物。
(一)服装用机织物的分类
服装用机织物常根据原料种类、纱线是否漂染 、织物花纹和幅宽进行分类。 按照原料分 纯纺织物:经纬纱线都是用同一种纤维制成的织 物。如棉织物、麻织物、毛织物、丝织物等。 混纺织物:经纬纱线都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纤维 制成的织物。如涤/棉织物、毛/涤织物、涤/麻织 物,毛/涤/腈织物及中长织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