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比赛简介及跆拳道比赛规则
跆拳道规则及评分标准

跆拳道规则及评分标准跆拳道是一项以脚法、拳法为主要技术手段,通过战术和技术方法攻击对手的格斗运动。
作为一种竞技体育项目,跆拳道有着严格的规则和评分标准。
以下是关于跆拳道规则和评分标准的参考内容。
一、跆拳道规则1. 比赛场地与装备- 比赛场地为一个12x12米的平坦区域,有边界线的划定,并且对角线中心有两个红蓝色相对的角标。
- 运动员需穿着专业跆拳道服,参赛时必须佩戴保护装备,包括头盔、护胸、护齿、护腿、脚垫等。
2. 比赛规程- 比赛分为“竞技者对抗击”和“技术说教”两个环节。
- 竞技者对抗击环节是双方运动员一对一进行实战对抗,根据规则进攻、防守、格斗,决出胜负。
- 技术说教环节是运动员进行技术表演和实战演示,展示技术水平和能力。
3. 比赛时间与分局- 比赛时间分为三局,每一局为两分钟。
若两分钟内无一方取得比分,则比赛进入加时赛。
- 分局共有四种情况:优势胜局、故意犯规失局、非故意犯规不见分、技术击失局。
4. 犯规和警告- 运动员在比赛中有一些禁止行为,如非法碰触、器械不当、浑脚、逃避攻击等。
- 犯规时会收到警告,连续三次警告会被扣分。
5. 胜负判定- 竞技者对抗击环节的比赛胜负由完胜、技术分或优势胜等决定。
- 技术说教环节的比赛胜负由裁判员个人观点和整体评估决定。
二、跆拳道评分标准1. 完胜- 运动员通过有效技术将对手击倒,对手无法站立起来或不能继续比赛。
2. 技术分- 运动员通过控制技巧、攻击技巧或反击技巧积累分数。
- 打击技术分为正面踢、侧面踢、扫踢、圆踢、拳击等。
3. 优势胜- 运动员在比赛中获得比分领先优势,且差距较大,可判定为优势胜。
4. 故意犯规失局- 运动员故意犯规被警告累计达到三次,或故意犯规造成对手重伤,则判定犯规方失局。
5. 非故意犯规不见分-运动员在比赛中有一些非故意的违反规则行为,但不会受到直接的惩罚。
6. 技术击失局- 运动员在比赛中没有采取有效技术,或技术被对手成功防御,未获得比分。
小学跆拳道比赛规程

小学跆拳道比赛规程跆拳道作为一项在小学生中广受欢迎的体育项目,有助于培养孩子的意志力、纪律性和身体素质。
为了确保比赛的公平、安全和顺利进行,制定一份规范的比赛规程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小学跆拳道比赛规程,包括比赛项目、参赛资格、比赛规则和奖励等内容。
一、比赛项目小学跆拳道比赛通常分为两个主要项目:型和散打。
型是指参赛选手按照特定的动作和组合进行表演,评委会根据动作的规范性和美感进行评分。
散打则是两名选手之间的对抗,以打击对方身体的方式获得分数。
二、参赛资格1. 年龄要求:参赛选手年龄一般不超过12岁,根据学校或组织的具体要求而定。
2. 身体健康:参赛选手须经过健康检查,确保身体适应跆拳道运动。
3. 技能水平:参赛选手需具备一定的跆拳道技能,并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考核。
三、比赛规则1. 穿着要求:参赛选手需穿着规定的跆拳道服,并佩戴护具,如头盔、护腿器和护胸具等。
2. 器械规定:散打比赛中,参赛选手可使用标准的跆拳道拳套,但不允许使用其他任何武器。
3. 加权规则:为确保公平竞争,不同年龄组别和级别的选手可根据实力进行分级,并通过加权方式进行比赛得分计算。
4. 比赛时间:型表演的时间一般为1-2分钟,散打比赛的时间一般为3轮,每轮时间根据年龄组别而定。
四、评分标准1. 型表演:评分主要从动作的规范性、连贯性、力度、节奏和美感等方面进行评判。
2. 散打比赛:评分主要根据标准的动作和得分区域进行,如中踢和正面打击等。
3. 评委组成:评委由具有丰富经验和资质的专业人员组成,根据比赛的规则和标准进行评分。
五、奖励机制1. 个人奖项:参赛选手将根据综合表现和成绩获得个人奖项,如最佳运动员、最佳技术奖和最佳团队表现等。
2. 团体奖项:根据学校或组织的要求,可能还有校际比赛或区域比赛的团体奖项,以鼓励团队协作和合作精神。
六、安全措施1. 护具佩戴:参赛选手在比赛中必须佩戴规定的护具,以保护身体免受伤害。
2. 裁判监督:比赛期间,裁判员需严格监督比赛过程,确保选手遵守规则和标准,并及时报告任何意外情况。
跆拳道6人对阵表

跆拳道6人对阵表
摘要:
一、跆拳道简介
二、6 人对阵表的规则和意义
三、6 人对阵表的具体内容
四、跆拳道6 人对阵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五、结论
正文:
跆拳道是一项起源于韩国的格斗运动,其以腿法为主,结合了拳、肘、膝等部位的攻击技巧。
跆拳道强调精神和身体的修炼,追求“以礼始,以礼终”的武道精神。
6 人对阵表是跆拳道比赛中的一种常见形式,其规则是将6 名选手分为两队,每队3 人,进行对抗。
比赛时,每队选手按照事先排定的顺序上场比赛,每人只能上场一次,直至比赛结束。
6 人对阵表的比赛方式既考验了选手的个人实力,也强调了团队配合的重要性,是跆拳道比赛中最具挑战性和观赏性的一种形式。
具体的6 人对阵表如下:
1.第一场:红方1 号选手vs 蓝方1 号选手
2.第二场:红方2 号选手vs 蓝方2 号选手
3.第三场:红方3 号选手vs 蓝方3 号选手
4.第四场:红方1 号选手vs 蓝方2 号选手
5.第五场:红方2 号选手vs 蓝方3 号选手
6.第六场:红方3 号选手vs 蓝方1 号选手
在我国,跆拳道运动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普及,6 人对阵表比赛更是受到广大跆拳道爱好者的欢迎。
我国的跆拳道选手在各级别的比赛中均有出色表现,为我国赢得了诸多荣誉。
总之,跆拳道6 人对阵表比赛既展现了选手的个人魅力,又体现了团队的协作精神,为观众呈现了一场精彩的体育盛宴。
助力亚运跆拳道推送标题

助力亚运跆拳道推送标题摘要:1.亚运跆拳道赛事简介2.跆拳道比赛项目及赛制3.我国跆拳道选手在亚运会的表现4.观看亚运跆拳道比赛的实用指南5.总结正文:亚运跆拳道推送标题:一文掌握亚运跆拳道赛事精华,助你观赛无忧一、亚运跆拳道赛事简介亚洲运动会(Asian Games)作为亚洲地区最具规模的综合性运动会,跆拳道项目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
跆拳道起源于朝鲜半岛,是一项以腿法为主、拳法为辅的格斗运动。
在亚运会上,跆拳道比赛分为男子、女子两个大项,共计八个小项,分别为:男子58公斤级、68公斤级、80公斤级;女子49公斤级、57公斤级、67公斤级和团体赛。
二、跆拳道比赛项目及赛制亚运跆拳道比赛采用国际跆拳道联合会(ITF)规定的竞赛规则。
比赛分为资格赛、淘汰赛、半决赛和决赛四个阶段。
选手在资格赛中按照体重和年龄分组,通过单败淘汰制晋级。
淘汰赛阶段,选手将根据抽签结果进行对阵,胜者晋级半决赛。
半决赛胜者晋级决赛,争夺金牌,败者则参加铜牌争夺战。
三、我国跆拳道选手在亚运会的表现我国跆拳道队在亚运会上有着辉煌的成绩,迄今为止共获得了17枚金牌。
近年来,随着跆拳道运动的普及和竞技水平的提高,我国选手在亚运会上表现抢眼,如吴静钰、赵帅等名将均曾在亚运会上夺冠。
在即将到来的亚运会上,我们期待中国跆拳道队再创佳绩。
四、观看亚运跆拳道比赛的实用指南1.了解比赛规则:观看跆拳道比赛前,了解基本的比赛规则和评分标准,有助于更好地欣赏比赛。
2.关注选手技术特点:每位选手都有独特的技术风格,关注选手的技术特点,可增加观赛趣味性。
3.了解我国选手情况:关注我国选手在比赛中的表现,为其加油助威。
4.文明观赛:尊重选手和裁判,遵守赛场纪律,为营造良好的观赛氛围贡献力量。
五、总结亚运跆拳道比赛不仅展示了选手们的技艺和拼搏精神,更是传播跆拳道文化的盛会。
希望通过本篇文章,能帮助您更好地了解亚运跆拳道赛事,感受跆拳道的魅力。
跆拳道比赛_方案

一、比赛目的1. 提高我国跆拳道运动水平,促进跆拳道运动的普及与发展。
2. 增强参赛选手的竞技能力,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风尚。
3. 加强各地区、各俱乐部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跆拳道运动的国际化进程。
二、比赛时间2023年10月1日至10月5日三、比赛地点中国XX市XX体育馆四、参赛对象1. 各地跆拳道协会、俱乐部、学校及个人跆拳道爱好者。
2. 年龄在6岁至45岁之间,身体健康,无跆拳道比赛禁赛记录。
五、比赛项目1. 个人品式(规定品式、自选品式)2. 个人实战(品势实战、实战)3. 团体品式(规定品式、自选品式)4. 团体实战(品势实战、实战)六、比赛规则1. 个人品式- 规定品式:按照国际跆拳道联盟(ITF)或世界跆拳道联盟(WTF)规定品式进行比赛。
- 自选品式:选手自选品式,要求符合跆拳道技术特点,不得有违规动作。
- 每位选手比赛时间为1分钟,满分10分。
2. 个人实战- 品势实战:选手按照规定品式进行实战,要求动作准确、流畅,不得有违规动作。
- 实战:采用三局两胜制,每局2分钟,局间休息1分钟。
- 比赛场地为8x8米,双方选手必须佩戴护具。
3. 团体品式- 规定品式:按照国际跆拳道联盟(ITF)或世界跆拳道联盟(WTF)规定品式进行比赛。
- 自选品式:每个团队自选品式,要求符合跆拳道技术特点,不得有违规动作。
- 每个团队由5名选手组成,比赛时间为3分钟,满分10分。
4. 团体实战- 品势实战:每个团队按照规定品式进行实战,要求动作准确、流畅,不得有违规动作。
- 实战:采用三局两胜制,每局2分钟,局间休息1分钟。
- 比赛场地为8x8米,双方团队必须佩戴护具。
七、评分标准1. 动作规范性:动作准确、规范,符合跆拳道技术要求。
2. 动作流畅性:动作连贯、自然,没有停顿或重复动作。
3. 动作力量:动作有力,体现出跆拳道的攻击性和防御性。
4. 动作速度:动作迅速,体现出选手的反应能力和技术熟练度。
跆拳道的规则

跆拳道的规则跆拳道,作为一种古老而又充满魅力的武术运动,其规则严格而又具有深刻内涵。
在跆拳道的比赛中,运动员们需要遵守一系列规则,以确保比赛的公平和秩序。
本文将介绍跆拳道比赛中的一些重要规则,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跆拳道比赛的规则包括比赛场地、比赛服装、比赛时间、比赛方式等方面。
比赛场地通常为标准的跆拳道比赛场地,上面标有规定的边界线和标志。
运动员们需要穿着统一规定的比赛服装,包括跆拳道服和保护装备。
比赛时间一般为3分钟一回合,比赛方式主要有击打和踢腿两种方式。
在跆拳道比赛中,运动员需要遵守一些基本规则。
比如,在比赛中,运动员必须尊重裁判的指挥,遵守比赛纪律,不得有任何违规行为。
比赛中禁止任何形式的攻击对手的私处、头部等部位,否则将被判定为违规行为。
同时,运动员在比赛中还需遵守击打的部位和力度规定,确保比赛的安全性和公平性。
跆拳道比赛还有一些特殊的规则,比如击打得分规则。
在比赛中,运动员可以通过正确的击打方式打中对手的身体部位,获得相应的得分。
击打得分规则一般分为不同的部位,比如踢中对方的腰部得分1分,踢中对方的头部得分3分等。
运动员们需要根据规则合理运用不同的击打技巧,争取获得更多的得分。
在比赛中,还有一些其他规则需要注意。
比如,比赛中的技击动作应该流畅、有力,符合跆拳道的技术要求。
同时,运动员在比赛中还需展现出体育道德和比赛精神,尊重对手、裁判和观众,不得有任何不文明行为。
只有遵守这些规则,运动员才能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并得到他人的尊重和认可。
总的来说,跆拳道的规则严格而又具有深刻内涵,体现了这项运动的精髓和价值观。
通过遵守这些规则,运动员们能够在比赛中展现出自己的技术实力和体育精神,同时也能够提升自己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希望广大跆拳道爱好者能够牢记这些规则,努力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享受跆拳道带来的乐趣和收获。
跆拳道规则及评分标准

跆拳道规则及评分标准跆拳道是一种韩国传统的格斗技术,也是一项常见的竞技运动。
它注重技巧与身体控制,以及尊重和谦逊的精神。
在比赛中,跆拳道有一系列的规则和评分标准,以确保比赛的公正和规范性。
首先,跆拳道比赛的规则包括进攻和防守两个方面。
选手可以使用脚和拳头进行攻击,但是袭击他人的故意或超越规则的攻击是被禁止的。
比赛中,选手戴上警惕器,教练员、裁判员通过警惕器发出信号来判定比赛的有效攻击。
在选择攻击时,选手应注意掌握技巧和力度,以避免对对手造成严重伤害。
其次,评分标准是跆拳道比赛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评分标准:1. 击中得分:选手成功击中对手身体特定的目标区域,例如头部、胸部或腹部,可以获得得分。
不同目标区域的得分可能不同,例如头部击中得分可能更高。
同时,分数也取决于出拳或踢腿的力道和准确度。
2. 技术性得分:选手展现出的技术性动作也可以得分。
这些动作包括高难度的技巧、连招和身体控制。
裁判员会根据选手的动作流畅度、技术难度和控制能力来评判得分。
3. 效果得分:选手的攻击是否对对手产生实质性影响也会影响得分。
例如,如果选手的攻击击中对手并使其失去平衡或倒地,这将获得更高的得分。
而如果攻击没有有效地使对手受到影响,则可能无法获得分数。
4. 体能和耐力:体能和耐力对于跆拳道比赛非常重要。
选手必须具备良好的体能和耐力,以保持稳定的动作和高强度的比赛。
裁判员可能会在比赛过程中评估选手的体能和耐力,并据此给予加分。
跆拳道的规则和评分标准在保证比赛公正性和规范性的同时,也注重选手的技术表现和精神素质。
在比赛中,选手应遵守规则并尊重对手和裁判员。
跆拳道强调互敬互谅的精神,所以选择与道德和伦理标准相一致的动作和行为也会得到额外的认可。
总的来说,跆拳道比赛的规则和评分标准包括进攻和防守规则以及相关的打击得分、技术得分、效果得分和体能耐力评估。
通过遵守这些规则和表现出色的技术和精神素质,选手可以在跆拳道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跆拳道比赛规则解读

常见犯规行为列举
攻击禁击部位
包括后脑、颈部、裆部等,使 用任何攻击方式攻击这些部位
都视为犯规。
使用禁用技术
例如用肘、膝、摔法等攻击对 手,或使用反关节等造成对手 身体伤害的技术。
消极比赛行为
如逃避战斗、故意倒地、假装 受伤等,以图获得不正当利益 。
不尊重对手或裁判
包括挑衅、侮辱、攻击对手或 裁判的行为,以及不遵守比赛
礼仪等。
处罚措施及执行程序
警告
对于较轻的犯规行为,裁判可给予警告,提醒运动员注意规则。
扣分
根据犯规行为的严重程度,裁判可扣除运动员一定分数,通常为0.5 分或1分。
罚出场外
对于严重的犯规行为或多次犯规的运动员,裁判有权将其罚出场外, 取消其比赛资格。
执行程序
一旦运动员犯规,裁判应立即吹哨暂停比赛,指出犯规行为并给出相 应的处罚。如有必要,可请求录像回放以确认犯规行为。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及挑战应对
跆拳道比赛规则的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跆拳道运动的不断发展和普及,未来跆拳道比赛规则可能会更加注重运动员的安全和健康,同时 更加强调比赛的公平性和观赏性。例如,可能会引入更加先进的电子计分系统和视频回放技术,以减 少人为因素对比赛结果的影响。
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措施
在未来发展过程中,跆拳道比赛规则可能会面临一些挑战,如如何平衡比赛的竞争性和安全性、如何 确保比赛的公平性和公正性等。为应对这些挑战,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如加强运动员和裁判员的培 训和教育、完善比赛监督和申诉机制、引入科技手段提高比赛的透明度和公正性等。
跆拳道比赛规则解读
汇报人:XX
2024-01-14
REPORTING
• 跆拳道比赛基本规则 • 进攻与防守技巧 • 犯规行为与处罚措施 • 裁判职责与执裁要点 • 观赛礼仪与观众互动环节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跆拳道比赛简介及跆拳道比赛规则:
奥运会跆拳道发展史:
1988年,跆拳道作为奥运会表演项目首次出现在汉城奥运会上。
1994年,国际奥委会表决通过了跆拳道成为2000年悉尼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
中国于1995年正式开展跆拳道运动,随后此项运动在中国得到快速普及。
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中国女子跆拳道选手、来自北京体育大学的陈中在女子67公斤以上级比赛中敢打敢拼、顽强拼搏,为祖国首次夺得奥运会跆拳道比赛的金牌。
2004年雅典奥运会,来自中国北京体育大学的陈中和罗薇参加跆拳道比赛,她们奋力拼得两枚金牌。
其中罗薇获得女子负67公斤级金牌;陈中则获得女子67公斤以上级金牌。
中国台北奥运会代表团也在跆拳道项目上一举取得了金牌零的突破,陈诗欣和朱木炎各夺得1枚金牌。
跆拳道的起源、沿革:
跆拳道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现已知最早的关于跆拳道的记载是在两千年前高句丽王朝的皇室墓葬的壁画中,画中有两名男子在用跆拳道的攻防姿势互相争斗。
在跆拳道没有正式命名之前,徒手的搏击流派有很多,名称也有跆跟、手搏、唐手、托肩、花郎道等。
1955年,韩国将国内各种武技统一命名为跆拳道。
现代跆拳道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以参加比赛为主要目地的竞技跆拳道,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跆拳道。
它是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主要是以腿法为主。
竞技跆拳道在比赛中禁止用拳击打对手头面部,不能使用膝、肘的击打动作,不能抱摔对手。
另一种是被称为武道的跆拳道,这种跆拳道被人们称为大众跆拳道、表演跆拳道等。
它的训练内容比较丰富,包括踢、打、摔、拿等格斗技术以及品势、功力测试、表演等。
它不但能使用摔法制服对手,而且能用拳击打对手面部,因此与竞技跆拳道有很大区别。
1966年,韩国成立了第一个国际性跆拳道组织——国际跆拳道联盟(简称I.T.F)。
1972年,国际跆拳道联盟总部迁到加拿大的多伦多。
1973年5月,第二个跆拳道联盟——世界跆拳道联盟在韩国汉城成立。
同时第1届跆拳道世界锦标赛也在汉城举行。
当时有来自19个国家和地区的选手参加。
1975年,世界跆拳道联盟(W.T.F)被接纳为国际体育联盟正式会员。
1980年,国际奥委会正式承认了世界跆拳道联盟。
在短短30多年里,跆拳道这项运动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迅猛发展。
奥运会跆拳道比赛场地、装备:
跆拳道的比赛场地是一个10米×10米的垫子,运动员在垫子上进行比赛。
比赛时,两名对抗的运动员要穿跆拳道道服,系腰带,还要戴上头盔用以保护头部,并且穿上护甲、护腿等护具。
护甲的颜色是红色或蓝色。
护甲要穿在道服外面,头盔的颜色要与护甲的颜色相一致。
其它保护装备还有穿在道服里面的护裆、护臂和护腿。
尽管这些护具的重量都很轻,但在比赛过程中,由于全身包裹严密,运动员仍会大汗淋漓。
跆拳道竞赛规则要点:
跆拳道比赛时,双方运动员都要穿道服和护具,戴头盔,用脚或直拳击打对手的合法部位。
即只能击打对手被护具包裹的锁骨以下、髋骨以上的躯干部位和头部(禁止用拳击打对手头部)。
行礼
比赛开始前,双方运动员互相敬礼以表示尊重。
场上裁判发出“准备(Joon-bi)”和“开始(shi-jak)”后,比赛正式开始。
比赛时间
跆拳道比赛分为3局,每局2分钟,局间休息1分钟。
蓝方和红方选手使用规则允许的技术动作努力击败对手。
比赛结果根据双方运动员三局的得分总和来计算,得分多者为胜者。
允许攻击的部位
跆拳道竞赛规则允许攻击的部位只有两个,一是头部,二是躯干。
在对抗中,允许使用拳和脚的技术攻击躯干被护具包裹的部分,但禁止攻击后背脊柱。
允许使用脚的技术攻击对手头部,但不能攻击对手的后脑部位。
即可以用脚踢击对手头部和被护甲包裹的躯干部位,但不能用脚踢击对方后脑部分,同时禁止用拳击打头部。
运动员可以使用拳的技术击打被护甲包裹的躯干的前面和侧面部位。
得分
在比赛中,用脚踢击对手躯干部位一次只能得1分,而用脚击打上对手头部则可以得2分;如果击倒对手,裁判员读秒后再加1分。
因此,虽然用脚踢技术击打上对手头部的难度比较大,但许多运动员在比赛中也还是千方百计的使用脚击打头部的技术以尽可能地多得分。
比赛由一名主裁判员在场上主持,其他四名边裁判员根据运动员的技术使用情况负责评判并打分。
如何判断得分
在比赛中,判断一名运动员是否得分,关键要看运动员的技术是否准确、被允许、有力及有效。
跆拳道赛场上加油声、呐喊声总是不断,判断一方运动员是否得分,可以看双方运动员的进攻和反击时的动作,并随时看一下计分板;一个运动员如果得分了,在1秒钟内裁判员会按压手中的采分器,该运动员的得分也就及时公布在计分板上了。
警告和扣分
现在的跆拳道规则对运动员倒地的判罚比较严厉。
一般来说,运动员故意倒地就有可能被裁判员判罚一个警告。
但如果是意外滑倒和被对手重击倒地或是技术性倒地(即在使用动作时无法控制身体平衡而倒地)则不被判罚。
如果一名运动员被对方合理技术击中而身体摇晃或摔倒(一般是被击中头部),裁判员要数秒数到八。
如果数到八时,该运动员站起来表示能继续比赛,则比赛继续进行;如果运动员没有站起来,则另一方赢得比赛。
在比赛中,如果一方采用搂抱、推拉对手、消极逃避比赛,用肘、膝顶击对手,摔倒对手、故意用拳攻击对手面部等犯规动作则会被判罚警告或扣分(一个扣分扣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