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各课题习题精选含问题详解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含答案解析)(1)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含答案解析)(1)一、选择题1.具备基本的实验技能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础和保证。
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B.倾倒液体C.检查装置气密性D.加热液体2.下列实验数据合理的是()A.用100mL量筒量取5.26mL的稀硫酸B.用托盘天平称取15.6g氧化铜粉末C.用普通温度计测得某液体的温度为25.62°C D.用托盘天平称取9.28g食盐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倾倒液体时,细口瓶上的标签向着手心,是为了防止试剂淌下腐蚀标签B.吸取液体后的胶头滴管应保持胶头在上,是为了避免液体倒流腐蚀胶头C.加热液体时试管口不对着自己或他人,是为了防止管内液体喷出伤人D.将未用完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中,是为了节约药品4.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石蜡熔化B.活性炭吸附冰箱内的异味C.燃放烟花D.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5.我国古代文献记载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
下列记载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天工开物》—“侯潮一过,明日天睛,半日晒出盐霜”B.《易经》—“泽中有火……上火下泽”C.《淮南万毕术》—“曾青得铁则化为铜”D.《抱朴子》—“丹砂HgS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6.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实验探究的基础和保证。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加热液体B.倾倒液体C.量取液体时读数D.点燃酒精灯7.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食物腐败变质B.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C.水结冰D.海水晒盐8.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下列古诗词中对划线对象变化的表述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B.河上姹女,灵而最神,得火则飞,不见埃尘C.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D.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9.下列描述中,前者是化学性质,后者是该项性质表现出来的化学变化的是()A.酒精易挥发,滴一滴酒精在手心中感到凉意B.汽油能燃烧,人靠近汽车能闻到一股刺激性气味C.铁的熔点高达1535℃,熔化的铁极易在空气中变成黑色的物质D.蜡烛有可燃性,点燃蜡烛产生黄色火焰,生成了气体10.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读取数值B.倾倒液体C.检查装置气密性D.加热液体二、填空题11.判断下列操作或做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1单元 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同步练习(含答案)

初三化学绪言;第一单元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同步练习(答题时间:45分钟)1. (威海)下列不属于...化学科学研究范畴的是()A. 将废旧塑料变成汽车燃料B. 研制新型航空材料C. 研制新药D. 研究地壳板块结构及运动规律2. (烟台)为纪念化学学科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对人类文明的贡献,联合国将2011年定为“国际化学年”。
下列对化学学科的认识中错误的是()A. 化学为人类研制了新材料B. 化学的发展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C. 化学为人类提供了新能源D. 化学已成为生命科学的重要基础3. 以下是海南省部分市县特产,其制作过程主要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海口铁画B. 椰岛米酒C. 屯昌剪纸D. 石山木雕4. 下列一些物质的自我介绍,其中介绍了自己化学性质的是()A. 我是紫红色固体B. 我在天然界中硬度最大C. 我在常温下是气体D. 我会生锈*5. 下列诗词句或典故描述的主要是物理变化的是()A. 水滴石穿,金石可镂B.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C.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D.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6. 下列现象或事实中,能说明蜡烛燃烧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蜡烛熔化B. 放热C. 发光D. 有二氧化碳和水生成*7. 下列过程不是通过化学变化获得能量的是()A. 利用炸药爆炸开山炸石B. 利用煤燃烧发电C. 利用汽油燃烧驱动汽车D. 利用水力发电*8. 实验室里,几种物质在互相谈论着。
你认为它们的叙述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试管:我被摔碎了B. 灯泡:我通电后发光了C. 冰块:我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融化了D. 铁钉:我在潮湿的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生锈了*9. 2012年2月28日9时30分,河北赵县克尔化工厂硝酸胍车间发生爆炸,造成16人死亡,43人受伤。
下列关于爆炸物硝酸胍性质的描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 白色粉末B. 易燃C. 熔点212℃D. 具有刺激性*10. 下列各组物质,最好利用其化学性质不同来区分的是()A. 食盐和胆矾B. 铝块和铜块C. 水和澄清的石灰水D. 酒精和蒸馏水*11. 著名化学家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西博格说过:“化学——人类进步的关键。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j及答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j及答案同步训练1. 以下变化进程中主要发作物理变化的是〔〕A.石油分馏 B.火药爆炸 C.粮食酿酒 D.高炉炼铁2.以下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粉笔折断 B.棉纱织布 C.木材熄灭 D.汽油挥发3.日常生活中时辰发作着变化。
以下变化中包括化学变化的是〔〕A.美酒飘香 B.鸡蛋变臭 C.切割玻璃 D.滴水成冰4. 以下变化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蜡烛受热熔化和蜡烛熄灭都是物理变化B.海水〝晒盐〞和海水〝制碱〞都是物理变化C.葡萄光协作用和葡萄酿酒都是化学变化D.工业上制取氧气和实验室制取氧气都是化学变化5.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亲密相关。
以下做法不合理的是〔〕A.工业上用稀盐酸除铁锈B.农业上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C.碳酸钠用于玻璃、造纸、洗濯剂的消费D.水壶中的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用水清洗6.化学迷信的开展为人类提供了更多的生活、消费资料,下面做法应用了化学变化的是〔〕A.工业上分别液态空气失掉氧气、氮气B.工匠熔化玻璃吹制各种容器C.大棚蔬菜消费施用二氧化碳气体提高产量D.海员蒸馏海水获取海水7. 以下诗句描画的自然现象跟所触及到的物质变化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A.〝春风又绿江南岸〞——包括了化学变化B.〝日照香炉生紫烟〞——包括了化学变化C.〝北风卷地白草折〞——包括了物理变化D.〝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前者包括了化学变化,后者包括了物理变化8. 以下能量的转化中, 不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太阳能热水器提供热水B.水力发电C.熄灭自然气做饭 D.电取暖器取暖9. 以下有关物质性质和用途的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氮气化学性质动摇,可作维护气B.生石灰能吸收水分,可作食品枯燥剂C.金刚石硬度大,可作钻探机钻头D.硫酸呈酸性,可用于去除水垢10. 宣纸是中国文房四宝之一,其制造工艺被列入我国首批非物质文明遗产名录。
新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初中化学 第一单元教材习题答案课件

水结成冰只是水的状态发生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第三页,共十三页。
教材习题
3. 下列行为中,符合实验室安全规则要求的是( ) 。 A.酒精灯被碰翻着火时,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B.实验结束后,剩余药品要倒入下水道
C.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不能将试管口对着他人,要对着自己 D.为提高实验操作效率,没有毒性的药品可以直接用手抓取
的差别 D.化学科学和技术的快速发展必然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
答案:D
第二页,共十三页。
教材习题
2.下列变化中,与另外三个有本质区别的是( )。
A.铁锅生锈
B.牛奶变酸
C.葡萄酿成酒
D.水结成冰
答案:D
解析:铁锅生锈生成了新物质铁锈,牛奶变酸生成了不同于牛奶的新
物质,葡萄酿成酒的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酒精,都属于化学变化;而
氧化碳;小光猜测白烟是石蜡燃烧产生的水蒸气;小明猜测白烟是石蜡蒸气
凝结成的石蜡固体颗粒。
第九页,共十三页。
教材习题
[收集证据] (1)查阅资料:烟是由固体颗粒形成的,雾是由小液滴形成的。石蜡的
熔点和沸点都很低,很容易液化或气化。二氧化碳是无色且能使澄清 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2)实验探究:①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
第四页,共十三页。
教材习题
答案:A
解析:酒精灯打翻,洒出酒精着火时, 最便捷的灭火方法.是用湿抹布盖
灭。实验剩余的药品不能倒人下水道,否则会.造成环境和水体污染。给 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可对着人;实验室里药品的取用原则,
要做到“三不”:不能用手拿任何药品,不能用鼻子直接闻药品的气 味(特别是气体),不能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初三-化学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例题讲解及答案

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例题精讲】【例题1】1元硬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一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铁制成的。
在讨论时,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
就“拿磁铁来吸一下”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实验B、假设C、观察D、做结论【解析】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答案】A【例题2】将少量澄清石灰水分别加入两个集气瓶中(集气瓶Ⅰ盛有空气,集气瓶Ⅱ盛有呼出气体),振荡后,集气瓶Ⅰ中无变化,集气瓶Ⅱ中产生白色浑浊现象,其原因是()A、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里二氧化碳含量高B、呼出气体中水蒸气含量比空气里水蒸气含量高C、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比空气里氧气含量高D、呼出气体中氮气含量比空气里氮气含量高【解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二氧化碳,结合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实验,得知二氧化碳越多,石灰水越浑浊。
抓住题义,得出本题A符合。
【答案】A【例题3】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盛有下列气体的四个集气瓶中,木条燃烧更旺的是()A、空气B、呼出气体C、二氧化碳气体D、氧气【答案】D【例题4】把一根火柴梗平放在蜡烛的火焰中,约1s后取出,可观察到()A、均匀地被烧黑B、与外焰接触部分被烧黑C、与内焰接触部分被烧黑D、与焰心接触部分被烧黑【答案】B【例题5】某同学在常温下用如右图实验来证明泥土中有微生物。
问:(1)实验开始时,试管A和试管B内泥土的唯一区别是。
(2)48 h后预计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3)该实验能证明泥土中有微生物的理由是。
【解析】运用对比可知,未用高温处理过的泥土和处理过的泥土之间的差别是有无微生物,生物知识和化学知识结合起来,常识告诉我们高温处理过的泥土无微生物,不会呼吸产生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
【答案】(1)泥土是否受到强热的处理;(2)A中石灰水不变浑浊,B中的石灰水变浑浊。
(3)微生物呼吸能够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例题6】现有一集气瓶,想要测量该集气瓶最多能收集气体的体积,请你写出最简便的测量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三化学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45 分)1、化学研究的对象是()A 物质B 实验C 运动D 性能答案:A解析: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所以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
2、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蜡烛熔化B 冰雪融化C 纸张燃烧D 酒精挥发答案:C解析:纸张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等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蜡烛熔化、冰雪融化、酒精挥发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3、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 颜色B 密度C 可燃性D 熔点答案:C解析: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颜色、密度、熔点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
4、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A 镊子B 药匙C 纸槽D 手答案:B解析: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药匙,块状固体用镊子,粉末状固体用药匙或纸槽。
5、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A 1/2B 1/3C 2/3D 3/4答案:B解析: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以免液体沸腾喷出伤人。
6、下列仪器中,不能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是()A 烧杯B 试管C 蒸发皿D 燃烧匙答案:A解析:烧杯加热时需要垫石棉网,不能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试管、蒸发皿、燃烧匙都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
7、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 用嘴吹灭酒精灯B 实验剩余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C 取用粉末状药品用药匙D 量取液体时俯视读数答案:C解析: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A 错误;实验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试剂瓶,以防污染试剂,B 错误;取用粉末状药品用药匙,C 正确;量取液体时俯视读数会使读数偏大,D 错误。
8、下列仪器中,能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是()A 集气瓶B 量筒C 烧杯D 试管答案:D解析:集气瓶和量筒不能加热,烧杯加热时需垫石棉网,试管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作业设计(附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作业设计【A组】一、选择题1.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铜丝作导线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天然气作燃料D.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2.下列属于物理性质的是()A.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B.铁在潮湿空气中易生锈C.一氧化碳有剧毒D.木炭能在空气中燃烧3.下列为一些物质的自我介绍,其中介绍自己化学性质的是()A.我是紫红色固体B.我在自然界中硬度最大C.我在常温下是气体D.我会生锈4.下列叙述中,前者属于物质发生的化学变化,后者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铜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铜绿B.镁在空气中燃烧;食物在夏天易变质C.氢氧化铜受热易分解;汽油燃烧D.石灰石可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蜡烛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5.下列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挥发性B.溶解性C.稳定性D.导电性6.下列物质的用途由化学性质决定的()A.海绵用于吸水B.氢气用于燃料C. 石墨用作电刷D. 干冰升华用于降温制冷7.下列描述中表达的是物质化学性质的是()A.干冰能升华B.-183℃以下氧气是淡蓝色的液体C.氢氧化钠在空气中易变质D.水蒸发产生水蒸气8.下列事实中,属于物质化学性质的是()A.普通玻璃属于易碎品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金刚石硬度大D.盛有水和植物油的试管振荡得到乳状浑浊液体9.对立统一是物质运动的普遍规律,下列①一④描述的是两种物质的性质的变化,①氧气的氧化性和一氧化碳的还原性②汽化和氦气的液化③氯化钠的溶解④盐酸的酸性氢氧化钠的碱性。
其中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或物理变化的是()A.②③B.②④C.①④D.①③10.下列叙述中,与铁的化学性质有关的是()A.纯铁是银白色的有金属光泽的金B.铁能传热导电属C.铁在潮湿的空气中能生锈D.纯铁有良好的延展性11.下列物质的用途,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A.酒精可作燃料B.铜丝可做导线C.金钢石制作刀具D. 钢材制铁轨12.下列各组物质中,必须利用化学性质的不同才能区别的是()A.水和食醋B.铜片和铝片C.水和澄清石灰水D.铁粉和食盐13.物质的用途和性质密切相关。
2019年精选粤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章 大家都来学化学1.1 身边的化学练习题[含答案解析]四十二
![2019年精选粤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章 大家都来学化学1.1 身边的化学练习题[含答案解析]四十二](https://img.taocdn.com/s3/m/79a7d24714791711cd791703.png)
2019年精选粤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章大家都来学化学1.1 身边的化学练习题[含答案解析]四十二第1题【单选题】人们的生活“衣、食、住、行”,离不开化学。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尼龙、蚕丝、棉花的主要成分都是合成纤维B、多食用水果、蔬菜可补充人体所需的维生素C、铝合金门窗表面因有一层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而不易被腐蚀D、少驾私家车出行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符合“低碳”理念【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泉城济南,风景秀丽。
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下列做法中,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A、使用含磷洗衣粉B、大量燃放烟花、爆竹C、随意丢弃废旧电池D、将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条件有明显改善,下列选项中对新农村建设没有促进作用的是( )A、合理使用农药,减少农药对农产品和环境的污染B、用清洁能源代替化石能源,减少它们燃烧时对空气的污染C、农村中有大量天然的井水,不经过消毒杀菌便可直接饮用D、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减少对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化学已经渗透到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在①环境保护;②能源开发利用;③新材料研制;④生命过程探索等领域中,与化学科学发展密切相关的是( )A、只有①②③B、只有②③④C、只有①②④D、①②③④【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列行为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的是A、将生活垃圾就地焚烧B、大量使用农药以防治病虫害C、生活废水直接排入江河D、工业废水经处理循环再用【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蕴藏着巨大的能量B、破坏高空臭氧层的气体是液态氮气C、将垃圾直接倒人河流中,让水冲走,保护环境D、物理变化一定有形状的改变【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绿色化学”是21世纪化学发展的主导方向,“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消除污染,它包括“原料的绿色化”“化学反应绿色化”“产物绿色化”等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用文档5.下列关于绿色化学的描述,哪些不是其主要特点()习题精选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课题1 A.提高原子的利用率,力图使用所有作为原料的原子都被产品所消纳,实现“零排放”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B.生产出有利于环境保护、社区安全和人体健康的产品).下列各项内容中,属于化学研究的内容是(1C.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反应,以减少废物向环境排放A.培育新品种,提高农作物产量D.加速化学反应的进程,为人类提供更多更好的物质B.利用指南针确定航海方向6.“绿色化学”是指()C.利用石油生产人造纤维A.无害化工产品.设计新程序,开发电脑新功能DB.能研究和创造自然界不存在的物质2.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研究和发展化学科学的基础是()C.绝对不含任何化学元素的无害产品.实验AD.只能使用,不能再生的化学产品.测量B7.化学研究物质变化,能研究和创造自然界不存在的物质。
如:①新型的半导体C.推理②电阻几乎为零超导体③有记忆能力的新材料④能骤冷骤热又轻又透气的特殊衣料下D.理论列选项属于新型研究项目的是()A.①②.九年级化学课本中有一幅彩图,3其内容是一只可爱的小猫气定神闲地站在一放在高温火焰上的高分子合成材料上,这一事实可说明此高分子合成材料一定具有的性B.③④)质是(C.②③.良好的绝热性AD.①②③④B.良好的导电性8.下面四个标志中,属于“中国节能标志”的是()C.隔水D.熔点高.手放在一块被火烧烤的板上仍安然无恙,则制造这块板的材料和性质是(4 )A.无机材料透气.特殊钢板耐高温B C.纳米碳板熔点高).通过观察和使用食盐,得出以下不属于食盐性质的是(9 D.有机高分子材料绝热.白色固体A文案大全.实用文档B.调味品制开发超导材料⑧研制高效无磷洗衣粉。
把有助于上述问题解决的课题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C.易溶于水(1)健康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空气中很容易变质D(2)环境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下列不属于化学工业的是((3)能源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农药(4)粮食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印染B2.将淀粉浆糊各取2mL,注入到两支试管中,再向其中的一支试管加入2mL的.汽车C清水,向另一支试管中加入2mL的唾液。
并同时将两支试管放在37℃的水中恒温加热,约10分钟后取出。
待试管冷却后,向两支试管中各滴入2.陶瓷D 滴碘液,滴入清水的试管里的浆糊变成蓝色,滴入唾液的试管里的浆糊没有变成蓝色。
这个实验说明:_______中,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11.诗人白居易在《大林寺桃花》中诗云:含有_____,它对淀粉有_____。
这实际上描述一个有趣的自然现象。
影响山中桃花迟开的主要原因是()3.4岁的小英耳朵有点痛,需要服用补热息痛糖浆或滴剂(糖浆与滴剂的作用相.温度A同),而家里只有扑热息痛滴剂。
对于一个4岁的儿童来说,服用糖浆的安全用量为6 .湿度B毫升(见下图)。
则服用多少毫升的滴剂等于服用了6毫升用量的糖浆().降水量CD.土壤.在一些科普读物中常见下列语汇,其中跟相关物质的颜色没有必然联系的是12 )(.蓝色晶体A .黑色粉末BC.绿色食品.白色烟雾D二、填空题.当前,我国所面临的挑战有健康问题、环境问题、能源问题、粮食问题等,化1学家们希望从化学的能源,通过化学方法解决问题,为我国的发展和民族的振兴做出更大的贡献。
化学界所研究的课题很多,其中有:①高效化肥的合成②新型药品的开发③在低消耗情况下分解水分子而得到氢所得到氢气作为燃料④寻找快速降解塑料、橡胶等化工产品再利用的途径⑤研制人造血管⑥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反应⑦研A.3毫升毫升6.B文案大全.实用文档4.简答:为什么说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毫升C.9个性练习设计12毫升D.1.方便面拆封后放置一段时间会变软,这是为什么?2.在本课题的实验探究中,我们使用了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这说明了二氧化碳参考答案具有什么性质?A 11C .9.D 10.7531一、.C 2.A .A 4.D .D 6.A .D 8.C 3.在做人工呼吸的时候是吹气还是呼气?请说明理由。
C12.4.久置不用的深井、久未开启的菜窖底部都存在着二氧化碳,由于它不能供给呼①④⑥⑧④⑥⑧二、1.②⑤吸,人如果长期呆在二氧化碳含量较高的环境中会窒息而死,因此,人们在进入这些地方之前会进行灯火实验,原因是;如果灯火熄灭或燃烧不旺,说明了二氧化碳含量。
分解作用2.唾液唾液淀粉酶参考答案A3..(略)4 C 3.B 1.C 2.习题精选(一)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个性练习(略)随堂练习习题精选(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1.水A基础题.二氧化碳B)分(时间:15分钟分数:50.二氧化碳和水C.从冰箱取出瓶装的饮料放在空气中,不久瓶的外壁出现水珠,这说明空气中含1.灰烬D有())。
.人呼出的气体的主要成分是(2A.氧气.水蒸气A.氮气B.二氧化碳B C.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水和氧气C.水蒸气D.氧气D.下列观点你认为不正确的是(2 ))。
.能够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是(3.世界由物质组成,物质由粒子构成A.氧气A.物质的性质取决于其自身的结构B.二氧化碳BC.从宏观看,物质有时处在相对静止状态,但从微观看,则是永恒运动的.水蒸气C.在固体物质中,粒子处于静止状态D.石蜡D文案大全.实用文档3.你认为确定一瓶标签残缺的试液是否是氯化钡溶液的最佳方法是()A.讨论B.实验C.调查D.上网含COCO是否比吸人的空气中的4.小明用如图装置进行“人体呼出的气体中的请依据图示将主要实验操作步骤及验证依据填入下表中:22量多”的探究实验。
(1)根据实验现象,小明得出的结论是。
2.化学与人类关系非常密切,生活处处有化学!通过对化学的学习和理解,请你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结合化学知识,提出一个问题或描述一种现象,并回答或解释。
含量变化的原因,通过查阅小明想进一步了解人体呼出和吸入的气体中的(2)CO2资料,知道这是由于在人体内的肺泡与血液、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发生了交换。
挑战题提高题.碳酸钠跟盐酸反应可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蜡烛燃烧也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1二氧化碳可使燃着的蜡烛熄灭。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一个对比实验,探究燃烧) 分50(时间:10分钟分数:,将另两支蜡烛放在烧杯中,(A)现象。
点燃三支蜡烛,在其中一支蜡烛上扣一只烧杯1.下表是空气中的气体成分和人体呼出的气体成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了简单的实验方案,验证呼出的气体与吸人空气成分的含量有什么不同,其主要操作步骤如图所示。
文案大全.实用文档请你帮助他们填写下表:(4)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对着其中的一块呼气;根节燃放鞭炮等挑战题.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呼出的气体与吸人的空气中氧气、二氧化21.碳和水蒸气的含量是否相同,设计了简单的实验方案,其主要操作步骤如(2)将澄清的石灰水分别滴入盛有呼出的气体和空气的集气瓶中;根据石灰水浑浊程度的不同判断CO含量不同2(3)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入盛有呼出的气体和空气的集气瓶中;根据木条燃烧情况的不同判断O含量不同2?第一步应如何操作(1)(4)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对着其中的一块呼气;根据玻璃片上水雾的不同判断(2)下表是他们的探究方案,请你填写完整:水含量不同参考答案走进化学实验室习题精选(一)基础题一.选择题B 3D 2D ...11.关于药品的取用,不正确的操作是()COCO比吸入的空气中的含量多)人体呼出的气体中的.(4122A.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应用药匙(2)气体B.取用较大块或颗粒状固体药品用镊子提高题C.实验室没说明用量,一般液体取1~2mL,固体只要盖满试管底部11.()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另收集两瓶空气D.从试剂瓶取出的溶液如果超出了需用量,应将超量的部分倒回原瓶内根据石灰水浑2()将澄清的石灰水分别滴入盛有呼出的气体和空气的集气瓶中;CO浊程度的不同判断含量不同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2根据木条燃烧情)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入盛有呼出的气体和空气的集气瓶中;(3A.将实验室用剩的药品放回原瓶O况的不同判断含量不同2.把鼻孔凑近瓶口闻药品的气味B文案大全.实用文档C.将洗净的试管倒放在试管架上C.镊子D.纸槽D.玻璃仪器外壁有水,加热前应擦干8.酒精灯的火焰可分为()3.下列仪器不能作为反应容器的是()A .试管.内焰、中焰、外焰ABB.广口瓶.焰心、内焰、外焰C .焰心、中焰、外焰C.量筒DD.下焰、中焰、上焰.烧杯9.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玻璃仪器是())。
4.取5mL液体,应当选用(A .托盘天平.蒸发皿ABB.带刻度试管.集气瓶C C.10mL量筒.烧瓶D量筒.100mL .试管D10 .用胶头滴管向试管里滴加液体的正确操作是().玻璃仪器洗净的标志是()5A.用热的纯碱溶液洗涤过A.滴管伸入试管竖直滴加B.用蒸馏水洗过多次.滴管位于试管口上方垂直滴加BC.洗涤后的仪器已经透明了C.滴管口斜靠在试管壁滴加D.仪器内壁的水附着均匀了.滴管水平向试管中滴加D11 6.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液体的量不超过试管容积的(.振荡试管内的液体时,正确的操作是())A.用手紧握试管,用臂晃动1/2 A.B.拇指堵住试管口,上下晃动.B1/3C.用手捏住试管,用腕摇动1/4 .CD2/3.D.手紧握试管,上下晃动127.取用块状固体可以用(.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的体积,量筒放平稳且面对刻度线,初次仰视凹液面)),往试管里装入固体粉末可以用(,则10mL19mL的最低点读数为,倾出部分液体后,俯视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手抓AmL)实际该学生倾出液体的体积是(.药匙B文案大全.实用文档A.9 18.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正:B.大于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 C.小于.无法判断D 二.填空题13.写出下列实验所需主要仪器的名称(只写一种)(1)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作收集或贮存少量气体时需用________________。
3)溶解较多量固体时应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给物质加热时需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