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讲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56张PPT)
合集下载
7.24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教学课件)-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

3.渡江战役
1949年4月,人民解 放军百万雄师兵分三 路,横渡长江,占领 南京,结束了国民党 在大陆的统治。国民 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
有一位海外学者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 后,当时南京国民政府库存的黄金、白银、美钞 的价值空前未有,并且拥有400万美式装备的军队, 配有飞机千架,舰艇如云,但为时不过3年就被 “小米加步枪”的中国共产党打得落花流水。为 什么会这样奇怪呢?
时间:1947年
土地 措施:《中国土地法大纲》 土地改革总路线 改革 结果:人民分得了土地,支持革命
三大 辽沈战役 战役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
渡江 时间:1949年4月 战役 影响: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C 1.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序幕的是(
)
A.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
B.粉碎国民党军队对陕甘宁边区的重点进攻
A.国民党作战时物资匮乏 B.共产党深得民心,人民大力支持 C.国民党作战不够勇敢,妥协投降 D.共产党军事战术指挥得当
时间 目的 内容
意义
重庆谈判
政治协商会议
1945.8—10
1946.1.10
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 毛泽东为了争取和平
1945.10.10 双十协定
避免内战 和平建国
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为中国实现 民主统一、和平建国带来了一线曙光。
内战标志 粉碎 重点 进攻
著名论断 自卫战争
1946年6月蒋介石全力围攻中原解放区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①③② D.②③①
D 6.国民党政权垮台的标志是( )
A.北平解放 B.沈阳解放 C.上海解放 D.南京解放 7.淮海战役期间,中原、冀鲁豫等解放区共出动民工543万人,征集担 架20万副,大小车88万辆,挑子30万副,牲畜76万头,总共筹运粮食
解放战争的胜利 PPT课件2 华东师大版

•
15、只有在开水里,茶叶才能展开生命浓郁的香气。
•
16、别想一下造出大海,必须先由小河川开始。
•
17、不要让未来的你,讨厌现在的自己,困惑谁都有,但成功只配得上勇敢的行动派。
•
18、人生最大的喜悦是每个人都说你做不到,你却完成它了!
•
19、如果你真的愿意为自己的梦想去努力,最差的结果,不过是大器晚成。
•
30、时间,带不走真正的朋友;岁月,留不住虚幻的拥有。时光转换,体会到缘分善变;平淡无语,感受了人情冷暖。有心的人,不管你在与不在,都会惦念;无心的
情,无论你好与不好,只是漠然。走过一段路,总能有一次领悟;经历一些事,才能看清一些人。
•
31、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可是我们的未来是自己去改变的。
•
解放战争的胜利
ZHENG ZHIJUN 实验二中
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
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
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
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
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辽沈战 (1948.9役--1948.11)
战
长 春
略
决
战
锦
州
沈阳
营口
淮海战 (1948.11役-- 1949.1)
战
略
碾庄
决
中 陈官庄
战
原
徐州
野
战 军
双堆集
平津战 (1948.役11--1949.1)
张家口
战
新保安
略
第五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精品.ppt

毛泽东先生勋鉴: 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能实现,
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 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事关 国家大计,幸勿吝驾,临电不胜迫切悬盼 之至。
蒋中正 八月十四日
【发掘】蒋介石的真正意图是什么?
【深思】毛泽东要不要去重庆谈判?
1945.8重庆谈判开始
【发掘】谈成了吗?
1949.4人民解放军发动渡江战役,国 民政府覆灭
解
放
江阴
战
南京
争
胜
湖口
利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 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间正道是沧桑。
世纪回眸:
曾经亲密无间,也曾相互猜疑,无奈兄
1948.11-1949.1
林彪 罗荣桓 刘伯承
陈毅 邓小平
粟裕 谭震林
林彪 罗荣桓 聂荣臻
东北人民 解放军
华东人民解 放军、中原 人民解放军
华北人民解 放军、东北 人民解放军
解放东 北全境 奠定解放 长江以南 各省的基 础
华北全境 基本解放
三大战 役基本 上消灭 了国民 党的主 力,大 大加速 了解放 战争在 全国的 胜利。
、8
力
共 产
上 130万 升 280万
多
高 昂
巩 固
党
国 民 党
430万
下365万 降
少
低 落
危 机 四 伏
1948.9——1949.1人民解放军发动辽 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并取得胜 利
三大战役概况表
名称
时间 领导人 作战部队
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共22张PPT)

——毛泽东对战略反攻部署的生动比喻
战略反攻的目标为什么要选定中原地区的大别山?
大别山地处武汉和南京正中间,控制住大别山就意味着西 可取武汉;东可取南京,可谓整个长江中下游地区唾手可 得。
二、千里跃进大别山
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鲁豫解放军主力, 强渡黄河天险,千里挺进大别山。
影响: 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
2、人民解放军的英勇作战。
3、中国共产党决策英明,领导正确,抓住准确时机, 针对三个战役制定出了各具特点的作战方针
阅读117页的材料研读,然后回答书上问题?
1949年国共决战胜负已定,南京政府精锐丧尽。此时 此势,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面对的情况,是“宜将 剩勇追穷寇”,解放全中国?还是“沽名学霸王”, 满足于“划江而治?”,毛泽东以元首阶级革命家的 雄才大略,提出要将革命进行到底。
略进攻的序幕
大 别 山
武汉
南京
三、发动三大战役的条件
后方
装备
兵力
士气
形势
共产党 巩固 大大改善 280万 高昂
主动
国民党 危机 略占优势 365万 低落
被动
经过连续作战,人民解放军先后歼灭国民党军精锐200万, 迫使国民党军队退守沈阳、北平、徐州等孤城,被动作 战。
四、辽沈战役
关门打狗
起止时间
1948.9~1948.11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一、土地政策的调整
抗日战争胜利后,原有的土地政策已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 要,中国共产党适时调整了土地政策,将抗战时期的减租 减息政策改为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
二、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
时间 1947年
颁布机构 全国土地会议
战略反攻的目标为什么要选定中原地区的大别山?
大别山地处武汉和南京正中间,控制住大别山就意味着西 可取武汉;东可取南京,可谓整个长江中下游地区唾手可 得。
二、千里跃进大别山
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鲁豫解放军主力, 强渡黄河天险,千里挺进大别山。
影响: 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
2、人民解放军的英勇作战。
3、中国共产党决策英明,领导正确,抓住准确时机, 针对三个战役制定出了各具特点的作战方针
阅读117页的材料研读,然后回答书上问题?
1949年国共决战胜负已定,南京政府精锐丧尽。此时 此势,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面对的情况,是“宜将 剩勇追穷寇”,解放全中国?还是“沽名学霸王”, 满足于“划江而治?”,毛泽东以元首阶级革命家的 雄才大略,提出要将革命进行到底。
略进攻的序幕
大 别 山
武汉
南京
三、发动三大战役的条件
后方
装备
兵力
士气
形势
共产党 巩固 大大改善 280万 高昂
主动
国民党 危机 略占优势 365万 低落
被动
经过连续作战,人民解放军先后歼灭国民党军精锐200万, 迫使国民党军队退守沈阳、北平、徐州等孤城,被动作 战。
四、辽沈战役
关门打狗
起止时间
1948.9~1948.11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一、土地政策的调整
抗日战争胜利后,原有的土地政策已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 要,中国共产党适时调整了土地政策,将抗战时期的减租 减息政策改为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
二、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
时间 1947年
颁布机构 全国土地会议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课件(25张PPT)

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
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
插上一刀。
作用:大别山地处武汉和南京正中间, 控制住大别山就意味着西可取武汉; 东可取南京,可谓整个长江中下游地 区唾手可得。
武汉
南京
二.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 2.三大战役
(1)背景:国民党的力量严重削弱,共产党的力量显著增强,决战时机来到。
“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 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 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进京 赶考
二.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
国共划江
渡江战役
把共产党阻止在长江北岸……司徒雷登大而不治好,…好 使曾说:划江而治,搞一个国共两党“南
北朝”……美国人的一厢情愿,构成了李
宗仁全部言和活动的精神支柱。
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
◎油画《渡江战役》
中国近代毛史是泽从东南京到南京人民解放军强渡长江
解放战争胜利—原因
有一位海外学者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南京国民政府库存的黄金、白银、 美钞的价值空前未有,并且拥有400万美式装备的军队,配有飞机千架,舰艇 如云,但为时不过3年就被“小米加步枪”的中国共产党打得落花流水。
淮海 战役
刘伯承 陈毅 邓小平 粟裕
谭震林
中原野战 军、华东 野战军
解放长江 中下游以 北地区
猛虎掏心 徐州
平津 战役
林彪 罗荣桓 聂荣臻
东北野战军华北全境 华北人民解基本解放
放军
瓮中捉鳖 傅作义
影响: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 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平津战役 淮海战役
二.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
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 军主力,在山东西南强 渡黄河天险,千里跃进 大别山。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课件(共30张PPT).ppt

辽沈战役
三大战役—概况
辽沈 战役
时 间 1948年9月-11月 地 点 东北 部 队 东北人民解放军 将 领 林彪、罗荣桓 意 义 解放了东北全境
三大战役—概况
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 车推出来的! ——陈毅
时 间 1948年11月-1949年1月 地 点 以徐州为中心的广大地区 部 队 中原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 将 领 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 意 义 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
—毛泽东
千里挺进大别山
“蒋介石两个拳头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 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毛泽东
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
两三 翼军 牵配 制合
1947年6月,为了把战争引向国 统区,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 鲁豫野战军12.4万人挥师南进, 千里跃进大别山。
有一位海外学者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南京国民政府库存的黄金、白银、美钞 的价值空前未有,并且拥有400万美式装备的军队,配有飞机千架,舰艇如云,但为时
不过3年就被“小米加步枪”的中国共产党打得落花流水。
你认为奇怪吗?结合本课所学知识,小组讨论,
中共取得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得
民
政治: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解放战争全记录》
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 全国人民,保卫中国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
——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发布进军令
渡江战役 渡江战役
时间 结果 意义
1949年4月 横渡长江,占领南京 结束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解放战争胜利—原因
挺进大别山—概况
千里挺进大
三大战役—概况
辽沈 战役
时 间 1948年9月-11月 地 点 东北 部 队 东北人民解放军 将 领 林彪、罗荣桓 意 义 解放了东北全境
三大战役—概况
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 车推出来的! ——陈毅
时 间 1948年11月-1949年1月 地 点 以徐州为中心的广大地区 部 队 中原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 将 领 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 意 义 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
—毛泽东
千里挺进大别山
“蒋介石两个拳头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 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毛泽东
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
两三 翼军 牵配 制合
1947年6月,为了把战争引向国 统区,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 鲁豫野战军12.4万人挥师南进, 千里跃进大别山。
有一位海外学者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南京国民政府库存的黄金、白银、美钞 的价值空前未有,并且拥有400万美式装备的军队,配有飞机千架,舰艇如云,但为时
不过3年就被“小米加步枪”的中国共产党打得落花流水。
你认为奇怪吗?结合本课所学知识,小组讨论,
中共取得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得
民
政治: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解放战争全记录》
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 全国人民,保卫中国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
——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发布进军令
渡江战役 渡江战役
时间 结果 意义
1949年4月 横渡长江,占领南京 结束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解放战争胜利—原因
挺进大别山—概况
千里挺进大
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课件(共24张PPT)

战役 名称 时间 指挥者 林彪 罗荣桓
刘伯承、陈毅、 邓小平、 粟裕 谭震林
参战部队 东北人民 解放军
意义 解放东北全境
辽沈战役 1948.9--11 1948. 11 -1949.1
淮海战役
中原野战军与 解放了长江中下游 华东野战军 以北的广大地区 东北、华 使华北全境基本 北人民解放军 解放
1948. 11 平津战役 -1949.1
辽沈战役(1948.9.12-1948.11.2)
长 春
关门围 打狗锦 打 援
锦州
zxxkw
沈阳
黑山、 大虎山
塔山
西 廊 走
辽
徐州 陈官庄 双堆集 碾庄
淮 海 战 役 示 意 图
平津战役(1948.11.29-1949.1.31)
张家口
不战而屈敌之兵 北平和平解放
北平
瓮中捉鳖
天津
zxxkw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新课讲授
1.政策 2.措施
一、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将抗战时期的减租减息改为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 1947年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 》 制定 土地改革总路线 。
宣传《中国土地法大纲》
冀东人民拥护《中国土地法大纲》
《中国土地法 大纲》
了土地、房屋、粮食和衣物。
4.影响 (1)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使农村的阶级关系和土地占有状况发生了根本 性变化,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 (2)翻身农民踊跃参军参战,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 物力保障。
解放区人民踊跃支前
解放区农民从亲人参军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二、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
今天的台湾问题是怎样来的? 解放战争中国民党的残余势 力退往台湾。
刘伯承、陈毅、 邓小平、 粟裕 谭震林
参战部队 东北人民 解放军
意义 解放东北全境
辽沈战役 1948.9--11 1948. 11 -1949.1
淮海战役
中原野战军与 解放了长江中下游 华东野战军 以北的广大地区 东北、华 使华北全境基本 北人民解放军 解放
1948. 11 平津战役 -1949.1
辽沈战役(1948.9.12-1948.11.2)
长 春
关门围 打狗锦 打 援
锦州
zxxkw
沈阳
黑山、 大虎山
塔山
西 廊 走
辽
徐州 陈官庄 双堆集 碾庄
淮 海 战 役 示 意 图
平津战役(1948.11.29-1949.1.31)
张家口
不战而屈敌之兵 北平和平解放
北平
瓮中捉鳖
天津
zxxkw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新课讲授
1.政策 2.措施
一、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将抗战时期的减租减息改为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 1947年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 》 制定 土地改革总路线 。
宣传《中国土地法大纲》
冀东人民拥护《中国土地法大纲》
《中国土地法 大纲》
了土地、房屋、粮食和衣物。
4.影响 (1)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使农村的阶级关系和土地占有状况发生了根本 性变化,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 (2)翻身农民踊跃参军参战,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 物力保障。
解放区人民踊跃支前
解放区农民从亲人参军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二、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
今天的台湾问题是怎样来的? 解放战争中国民党的残余势 力退往台湾。
《解放战争的胜利》人民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PPT课件 图文

北地区
国民党主要军事力量被歼。
农民踊跃参军
农民担架队准备上前线
农民小车队为前线送粮食
淮海战役中陈毅说: “我们的胜利是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三、渡江战役
1、南京解放—国民党政权跨台
湖口
江阴
500多公里
时间:1949年4月21开始
4月23日,南京解放,南京国民政府 22 年 统治结束
5月27日,中国最大城市 上海 解放。
石
1946年8月,毛泽东在与美国记者斯特朗谈话中,提出了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图为1947年4月 的《美亚杂志》和5月的上海《文萃》杂志刊登此谈话的 期刊封面 。
一、挺进大别山
1、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1947年6月30日夜,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 突破黄河防线,千里跃进大别山,建立根据地.揭开了人 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图为部队夜渡黄河。
在职场中,凯勒时常告诫自己的手下:“永远不要丢弃你的同伴,尤其是在火场中。”许多次,他为了保护战友,工作时都是自己率先冒着生命危险冲进去。然而,他却没有将这句真理应用在自己的婚姻生活中,在经历过了无数次激烈的争吵冷战后,离婚似乎成了他们唯一的选择。 凯勒的父亲不忍心看着他们婚姻破裂,他给了儿子一个《爱的挑战40天》的手抄本,恳请儿子按照上面写的做法,花40天的时间修复一下夫妻感情,为挽救自己的婚姻做最后的努力。他告诉儿子,他并不是不爱妻子了,只是忘记了怎样去爱。凯勒答应了,在工作之余,他照本宣科地做起了笔记上的事,在妻子发火的时候不抱怨、为妻子准备一顿早餐,在妻子生病时,贴心倒水喂药,泡咖啡、洗碗、打扫卫生、买鲜花、烛光晚餐…… 凯勒原本对这段挑战很抵制,后来却在日复一日的坚持中悟出了婚姻的真谛,他重新审视了一切,明白了自己婚姻破碎的原因,是因为不懂得如何维护两人之间的感情。面对丈夫的点滴变化,凯瑟琳最初不为所动,认为那些不过是丈夫不想离婚暂时使出的小伎俩。凯勒并不放弃,依旧打起12分精神继续坚持着,他一点一点填补着夫妻之间的鸿沟,慢慢融化着妻子被尘封的心,后来,妻子终于重新戴上了婚戒。两个人回到了往昔的甜蜜时光,经历这次婚姻危机,他们学会了在婚姻中要有爱的表达,才能守住幸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东北义勇军开始进行抗日,
后来中国共产党组织东北抗日联军进行抗战。 2.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执行片面抗战路线,共产党执 行全面抗战路线,其主要区别是依靠力量的不同。(√) 国民党片面抗战路线依靠的是政府和军队,共产党执行
析 考 点 · 重 难 突 破
提 考 能 · 随 堂 自 测
提 考 能 · 随 堂 自 测
明 考 向 · 真 题 细 研
发动民众
在抗日民族统一 清政府是地主阶级的代表, 战线的推动下, 站在民众的对立面,不可 实现了全民族抗 能认识到人民群众的力量, 战, 这是中国抗 因而没有发动民众进行反 日战争取得胜利 侵略斗争 的根本保障
单
课 后 作 业
菜
新课标 ·历史
合作;第二次是党外合作,没有固定的组织形式,国共两党
各自领导所属的政权和军队,在战略上相互支持和配合。 (4)结果和前途:第一次合作,由于国民党右派叛变革 命,中国共产党犯了右倾错误,合作中途破裂;第二次合 作,尽管两党存在着矛盾和斗争,但在中国共产党的努力维
课 后 作 业
明 考 向 · 真 题 细 研
2.人民解放战争 (1)爆发标志: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 中原解放区 _______________。
菜 单
明 考 向 · 真 题 细 研
课 后 作 业
新课标 ·历史
固 考 基 · 教 材 回 扣
(2)战争进程 战略阶段 战略防御 战略重点 粉碎国民党军队全面进攻和 重点进攻 ___________ 大别山 刘伯承、邓小平率军挺进_________ 辽沈、淮海、平津 发动____________________三大战役 国民政府 推翻____________统治,解放南京
析 考 点 · 重 难 突 破
提 考 能 · 随 堂 自 测
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
③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是 毛泽东思想 ______________的胜利。
课 后 作 业
明 考 向 · 真 题 细 研 菜 单
新课标 ·历史
固 考 基 · 教 材 回 扣
1.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地区开始局部进行抗日战争。(√)
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的支援和配合
课 后 作 业
明 考 向 · 真 题 细 研 菜 单
新课标 ·历史
固 考 基 · 教 材 回 扣
抗日战争的三个主要特点 1.民族性
析 考 点 · 重 难 突 破
提 考 能 · 随 堂 自 测
这场反帝斗争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包括了全国各阶 级、各阶层、各民族的一切抗日力量,是一场广泛的民族战
固 考 基 · 教 材 回 扣
西方列强偏袒日本; 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 国际 环境 初,资本主义国家侵 华以勾结为主,中国 人民面临列强共同侵 略的局面
正义的反侵略战争, 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
析 考 点 · 重 难 突 破
的支持;抗日战争是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 重要组成部分,得到
提 考 能 · 随 堂 自 测
太原会战 (1)表现:国民政府组织了淞沪会战、____________、徐 州会战、武汉会战等多次重大战役,英勇抗击日军侵略。 台儿庄 (2)结果:虽取得了平型关、__________等战役的胜利, 但失去华北、华中、华南和华东的大片领土。
课 后 作 业
明 考 向 · 真 题 细 研
菜
单
新课标 ·历史
新课标 ·历史
固 考 基 · 教 材 回 扣
第8讲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
析 考 点 · 重 难 突 破
提 考 能 · 随 堂 自 测
明 考 向 · 真 题 细 研 菜 单
课 后 作 业
新课标 ·历史
固 考 基 · 教 材 回 扣
1.侵略
九一八 (1)局部侵华:1931年___________事变后占领东北,华 北地区日趋殖民化,民族危机加深。
菜 单
明 考 向 · 真 题 细 研
课 后 作 业
新课标 ·历史
固 考 基 · 教 材 回 扣
百团大战 ③1940年,彭德怀指挥了_____________,主动出击日 军。
(2)作用:抗击了半数以上的侵华日军,成为抗日战争
的中流砥柱。
析 考 点 · 重 难 突 破
提 考 能 · 随 堂 自 测
3.正面战场
争。
2.持久性
课 后 作 业
明 考 向 · 真 题 细 研
中国的抗战坚持了八年,历经战略防御、相持、反攻三
个阶段,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场中开始较早、结束最 晚的战场。
菜 单
新课标 ·历史
固 考 基 · 教 材 回 扣
3.以弱胜强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面对的是亚洲最强大最凶残的 帝国主义国家,敌强我弱。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 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
何? (1)合作时间:1924年1月~1927年7月和1937年9月~ 1946年6月。 (2)合作概况 比较项 历史任务 组织形式 第一次国共合作 “打倒列强,除军阀” 党内合作 第二次国共合作 抗日救亡 党外合作
析 考 点 · 重 难 突 破
极抗战,并且从材料“国民党军队击毙日军80余万,平均每
提 考 能 · 随 堂 自 测
年抗击侵华日军40%”可以说明C项错误。
【答案】 C
课 后 作 业
明 考 向 · 真 题 细 研 菜 单
新课标 ·历史
固 考 基 · 教 材 回 扣
☆☆突 破 提 示☆☆
析 考 点 · 重 难 突 破
明 考 向 · 真 题 细 研
次国共合作、甲午中日战争比较,是突破本要点的关键。
课 后 作 业
菜
单
新课标 ·历史
固 考 基 · 教 材 回 扣
1.两次国共合作的不同点有哪些?
(1)政治背景和实力 ①第一次合作时,国共两党都处在发展的初期。中国共
析 考 点 · 重 难 突 破
提 考 能 · 随 堂 自 测
护下,合作坚持到了抗战的最后胜利。
菜 单
新课标 ·历史
固 考 基 · 教 材 回 扣
2.甲午中日战争与抗日战争的比较。 比较项 甲午中日战争 抗日战争 国共两党合作, 相互配合并贯彻 始终
析 考 点 · 重 难 突 破
清政府统治腐败;战前不 进行认真的准备;战争中 组织领导者 妥协退让,避战自保;打 击、压制抗战派;一些将 领贪生怕死
明 考 向 · 真 题 细 研
全面抗战路线,依靠的是全民族,主要原因是两党的阶级属
性不同。
课 后 作 业
菜
单
新课标 ·历史
固 考 基 · 教 材 回 扣
3.抗日战争的胜利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全胜利。抗日战争胜利不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明 考 向 · 真 题 细 研
为发动内战赢得时间。
菜 单
新课标 ·历史
固 考 基 · 教 材 回 扣
5.战略决战是解放战争的转折点。(×) 注意区分战略反攻和战略决战。战略反攻是指三路大军 挺进中原,是解放战争的转折点。战略决战是指三大战役, 最终国民党的主力基本被消灭。
析 考 点 · 重 难 突 破
提 考 能 · 随 堂 自 测
明 考 向 · 真 题 细 研 菜 单
课 后 作 业
新课标 ·历史
固 考 基 · 教 材 回 扣
析 考 点 · 重 难 突 破
提 考 能 · 随 堂 自 测
☆☆突 破 提 示☆☆ 抗日战争是一次伟大的民族战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的建立和全民族的抗战,是抗日战争的重要特点。与第一
析 考 点 · 重 难 突 破
提 考 能 · 随 堂 自 测
明 考 向 · 真 题 细 研 菜 单
课 后 作 业
新课标 ·历史
固 考 基 · 教 材 回 扣
1.(2013届合肥质检)据史料记载:八年抗战中,八路
军、新四军等人民抗日武装对敌作战十二万五千余次,消灭
日伪军114万人,其中日军五十万七千余人。 国民党军队击 毙日军80余万,平均每年抗击侵华日军40%。1943年中国远 征军入缅作战,解救被围英军7 600多人,歼灭日军4个师 团。从材料中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产党没有自己的军队和政权,国民党也只有少量的军队和弱 小的政权,是两个革命政党的合作。 ②第二次合作时,国共两党都有自己的军队和政权。国 民党已成为执政党,代表着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共产
课 后 作 业
明 考 向 · 真 题 细 研
党已走向成熟,拥有一支相当力量的革命军队和巩固的根据
地,成为中国革命的中坚力量。
析 考 点 · 重 难 突 破
提 考 能 · 随 堂 自 测
明 考 向 · 真 题 细 研
A.抗日战争是一场全民族的抗战
B.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课 后 作 业
菜
单
新课标 ·历史
固 考 基 · 教 材 回 扣
C.国民党军队一直消极抗日 D.中共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是抗战的中流砥柱 【解析】 本题考查抗日战争。在抗战初期国民党是积
析 考 点 · 重 难 突 破
提 考 能 · 随 堂 自 测
(1946.6~1947.6)
战略反攻 (1947.6~1948.9) 战略决战 (1948.9~1949.1)
明 考 向 · 真 题 细 研
课 后 作 业
渡江战役(1949.4)
菜
单
新课标 ·历史
固 考 基 · 教 材 回 扣
(3)胜利意义 ①对中国:结束了中国近代百年来屈辱的历史,迎来一 个独立自主的新中国。 政治格局 ②对世界:改变了世界_____________,壮大了世界和
菜 单 提 考 能 · 随 堂 自 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