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的胜利ppt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课件(共22张PPT)

正面战场:张自忠
抗 日 战 争 的 胜 利
全民族 坚持抗战
敌后战场:左权
学生、妇女、工人、华侨和港澳同胞、文艺界
战略 反攻
军事上:
①世界反法西斯战场配合
②敌后战场的反攻
①中共七大的召开 政治上: ②《对日寇的最后一战》
9月2日签署投降书
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 日本投降:
抗日战争胜利
原因:①②③ 意义:①②③
①晋察冀、晋绥、晋冀豫、 (1)抗日根据地 山东、苏南、陕甘宁边区. ②延安. 军事上:人民游击战 (2)巩固措施: 政治上:抗日民主政权 经济上: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
(3)主要战役:
平型关大捷:时间、人物、意义。 百团大战: 时间、人物、目标、意义. (4) ①使根据地成为Fra bibliotek后游击战得以长期坚
根据地 持并取得最后胜利的基地。 建立的 ②与正面战场相互配合,构成中国抗日 影响: 战争的整体
4、历史意义:
①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
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②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 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 了重要基础。
材料一: 罗斯福说:“假如没有中国,假
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有多少个师团的日本兵, 可以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 澳洲,打下印度。一直冲向东欧和德国联合起 来,进行一个大规模的夹攻在近东会师,把俄 国完全隔离。
中共“七大”会场
三、战略反攻和日本投降
1944年1945年世界反法西斯战场捷报频传, 德国的失败已成定局,日本也节节败退,陷入 困境。中国敌后战场也开始了局部反攻。
表现
(1)美国: 8.6-8.9向日本投放了2枚原子弹
《抗日战争的胜利》ppt课件2024新版

国际社会支持和援助
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和作战的相互协同是二战胜利的根本原因, 苏美两大国在战争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得到了来自世界各国的宝贵支持和援助。许多国家 和国际组织向中国提供了物资、资金和人员等方面的帮助。
这些支持和援助不仅增强了中国抗战的实力和信心,也为中国与世界反 法西斯力量的合作奠定了基础。同时,中国的抗日战争也得到了国际社 会的广泛同情和赞誉。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 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 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
献。
中国战场是东方主战场,对日本 侵略者的彻底覆灭起到决定性作
用。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打破 了德、意、日法西斯瓜分全球、
称霸世界的侵略图谋。
对中国及世界历史进程影响深远
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国社 会的进步,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 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壮
敌后战场的发展壮大,抗击着约85%的侵华日军和 95%的伪军,逐渐成为主战场,为赢得抗日战争胜利 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战争,是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 法宝。
人民战争的威力在于广大人民的支持和参与。中国共 产党在敌后广泛建立大小根据地,控制人口达1亿; 在国统区和其他地区积极开展抗日民主运动,为抗日 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04
国际援助与支持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
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 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 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 正式形成。
同盟的建立壮大了反法西斯国家的力 量,改变了双方力量的对比,鼓舞了 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斗志,成为世界 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保障。
国际社会对中国抗日战争支持
《抗日战争胜利》课件

日本的侵略野心
大东亚共荣圈计划
01
日本试图通过建立大东亚共荣圈,实现其在亚洲的霸权地位和
资源掠夺。
对中国的领土和资源掠夺
02
日本企图通过战争夺取中国的领土和资源,以满足其国家发展
的需要。
长期占领与殖民统治
03
日本企图长期占领中国,并对其进行殖民统治,实现其侵略野
心。
02
抗日战争过程
战争初期
01
02
03
04
1931年9月18日,日本 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 我国东北地区。
中国人民率先举起抗日 旗帜,东北抗日联军与 日寇浴血奋战。
1937年7月7日,日本发 动七七事变,全面抗战 开始。
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与 日寇展开殊死搏斗,保 卫家园。
战争中期
1940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 后战场逐渐成为主战场,开展 游击战、地道战、地雷战等战 术。
03
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对中国的影响
01
02
03
民族独立
抗日战争的胜利,使中国 摆脱了被日本侵略和殖民 的屈辱历史,恢复了国家 的独立和主权。
国家统一
战争结束后,中国实现了 国家的统一,结束了国内 长期存在的分裂状态。
国际地位提升
中国的抗日战争在世界上 赢得了广泛的尊重和支持 ,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 地位。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中 国与美国、英国等国家建立同 盟关系,共同抗击日本。
中国军队在国内外战场取得一 系列胜利,如平型关大捷、台 儿庄战役等。
战争后期
1945年,美国在日 本投下两颗原子弹,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
中国政府代表团参加 联合国成立大会,为 维护世界和平贡献力 量。
历史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课抗日战争的胜利课件ppt

对世界的影响
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中国在抗日战争中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的战场成为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战场之一。
国际地位的提高
中国在抗日战争中表现出的坚强毅力和巨大牺牲,使中国的国际 地位得到了提高,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尊重和认可。
促进了世界和平
中国在抗日战争中积极倡导和平、合作、共赢的理念,为世界和平 事业作出了贡献。
抗日战争的国际背景
01
国际联盟的调解失败
在抗日战争爆发后,国际联盟曾试图通过调解来平息战争,但因日本
帝国主义拒绝接受调解而失败。
02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
随着二战的爆发,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中国成为同盟的重要成
员之一,为抗日战争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援助。
03
苏联的支持
苏联在抗日战争期间向中国提供了重要的军事和经济援助,对中国的
05
抗日战争的影响与意义
对中国的影响
国家统一
抗日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民族团结一致抵抗外敌 入侵的战争,这场战争激发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爱国 情怀,促进了国家统一。
民族觉醒
抗日战争使中国人民认识到了自身的力量和价值,促进 了中华民族的自我觉醒和民族意识的增强。
经济发展
在战争期间,中国的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特别是在 军工、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为中国的现代 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对未来的意义
铭记历史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不屈不挠、艰苦奋斗的历史见证,是 对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教材。
弘扬民族精神
抗日战争中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团结一致、不怕牺牲等精神, 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得到继承和弘扬。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共36张PPT)-课件

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无关的是( A )
A.中国人民实现了真正的和平与民主 B.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C.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D.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 民族解放战争
2.中国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 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 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 高。
【抗日战争启示录】
抚今追昔,我们从抗战中获得 了哪些启示?
抗日战争的胜利 一、全民坚持抗战 1、日本侵华方针的改变及影响 2、坚持全民抗战 二、中共七大 1、时间、地点、内容 2、意义 三、战略反攻和日本投降 1、国际国内形势 2、日本投降:时间、台湾回归 四、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与伟大意义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河西 山冈万丈高.河东河北高梁熟了.万山丛中,抗日英 雄真不少!青纱帐里,游击靳逞英豪!端起了土枪洋 枪,挥动着大刀长矛,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 保卫全中国!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经过 十四年艰苦抗战,中国军民终于取得抗日战争的 历史性胜利。
苏联参加对日作战
• 1945年8月8日,根据雅尔塔协定,苏联政府对日宣 战。当时在东北聚集了日本关东军24个师团、12个旅 团共70余万人,伪“满”“蒙” 军8个师、12个旅约 20余万人,飞机五六百架,坦克160多辆,火炮5 000 门。
8月8日夜,苏军越过国境向关东军进攻。当时苏军出动了80个 陆军师团,5000余架飞机,500余艘军舰,5 500余辆坦克及各 种战车,26 000多门火炮,陆海空总兵力共150多万人。由于在 各方面战线上苏军都占绝对优势,以及关东军对苏军的进攻估 计不足,缺乏准备,指挥混乱,所以,从一开始,日军即陷入 被动。苏军进展顺利,经6天作战,至8月14日,西线集团已越 过大兴安岭,进入东北平原;东线集团已进入牡丹江平原;北 线集团达到佳木斯附近。
A.中国人民实现了真正的和平与民主 B.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C.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D.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 民族解放战争
2.中国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 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 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 高。
【抗日战争启示录】
抚今追昔,我们从抗战中获得 了哪些启示?
抗日战争的胜利 一、全民坚持抗战 1、日本侵华方针的改变及影响 2、坚持全民抗战 二、中共七大 1、时间、地点、内容 2、意义 三、战略反攻和日本投降 1、国际国内形势 2、日本投降:时间、台湾回归 四、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与伟大意义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河西 山冈万丈高.河东河北高梁熟了.万山丛中,抗日英 雄真不少!青纱帐里,游击靳逞英豪!端起了土枪洋 枪,挥动着大刀长矛,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 保卫全中国!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经过 十四年艰苦抗战,中国军民终于取得抗日战争的 历史性胜利。
苏联参加对日作战
• 1945年8月8日,根据雅尔塔协定,苏联政府对日宣 战。当时在东北聚集了日本关东军24个师团、12个旅 团共70余万人,伪“满”“蒙” 军8个师、12个旅约 20余万人,飞机五六百架,坦克160多辆,火炮5 000 门。
8月8日夜,苏军越过国境向关东军进攻。当时苏军出动了80个 陆军师团,5000余架飞机,500余艘军舰,5 500余辆坦克及各 种战车,26 000多门火炮,陆海空总兵力共150多万人。由于在 各方面战线上苏军都占绝对优势,以及关东军对苏军的进攻估 计不足,缺乏准备,指挥混乱,所以,从一开始,日军即陷入 被动。苏军进展顺利,经6天作战,至8月14日,西线集团已越 过大兴安岭,进入东北平原;东线集团已进入牡丹江平原;北 线集团达到佳木斯附近。
2024版第17课《抗日战争的胜利》PPT课件

整理出版抗战史料和研究成果,为学术研究和社会教育提供丰富素材和参考依据。
推动抗战历史研究成果的国际化传播,让世界更多了解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贡献和意义。
当代青少年教育引导
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抗战历史主题教育活动,如演讲比 赛、知识竞赛、主题班会等,激发青少年的爱国情感和 民族自豪感。
将抗日战争历史纳入中小学教材和课堂教学内容,确保 青少年能够全面了解抗战历史和民族精神。
1939年1月,中国国民政
01 府迁都重庆。
1940年5月,枣宜会战,
03 张自忠将军殉国。
1940年8月-12月,百团
02
大战,对日军造成沉重打
击。
1941年1月,皖南事变发
04
生,国共合作受到严重挑
战。
战略反攻阶段(1944-1945)
1944年4月,豫湘桂战役 开始,中国军队展开局部 战略反攻。
灵活多变的战术
中国军队在战术上灵活多 变,运用地道战、地雷战、 麻雀战等多种战术打击敌 人。
敌后战场的开辟
中国军队在敌后广泛建立 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 对敌人后方造成了严重威 胁。
04
抗日战争胜利意义及影响
民族独立和解放实现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实现了民族独立和解 放。
05
纪念活动பைடு நூலகம்文化传承
纪念设施建立及活动举办
建立抗日战争胜利纪念碑、纪念 馆等纪念设施,以供人们缅怀历
史、铭记先烈。
在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等重要时 间节点,举办纪念活动,如献花 篮、瞻仰纪念碑、举行纪念晚会
等。
组织开展重走抗战路、寻访抗战 遗址等主题活动,让历史照进现
实,激发人们的爱国情感。
推动抗战历史研究成果的国际化传播,让世界更多了解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贡献和意义。
当代青少年教育引导
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抗战历史主题教育活动,如演讲比 赛、知识竞赛、主题班会等,激发青少年的爱国情感和 民族自豪感。
将抗日战争历史纳入中小学教材和课堂教学内容,确保 青少年能够全面了解抗战历史和民族精神。
1939年1月,中国国民政
01 府迁都重庆。
1940年5月,枣宜会战,
03 张自忠将军殉国。
1940年8月-12月,百团
02
大战,对日军造成沉重打
击。
1941年1月,皖南事变发
04
生,国共合作受到严重挑
战。
战略反攻阶段(1944-1945)
1944年4月,豫湘桂战役 开始,中国军队展开局部 战略反攻。
灵活多变的战术
中国军队在战术上灵活多 变,运用地道战、地雷战、 麻雀战等多种战术打击敌 人。
敌后战场的开辟
中国军队在敌后广泛建立 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 对敌人后方造成了严重威 胁。
04
抗日战争胜利意义及影响
民族独立和解放实现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实现了民族独立和解 放。
05
纪念活动பைடு நூலகம்文化传承
纪念设施建立及活动举办
建立抗日战争胜利纪念碑、纪念 馆等纪念设施,以供人们缅怀历
史、铭记先烈。
在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等重要时 间节点,举办纪念活动,如献花 篮、瞻仰纪念碑、举行纪念晚会
等。
组织开展重走抗战路、寻访抗战 遗址等主题活动,让历史照进现
实,激发人们的爱国情感。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共30张PPT)

(1)材料一是抗战胜利前夕,毛泽东在中共的一次重要会议上的讲话,这次 会议是哪次会议?它的召开有什么重大意义?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 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
(2)材料二中“五十年”前中日两国之间发生的事件,给中国人民造成了怎 样的危害?当时为什么说中国人民宣泄清洗了“愤怒”和“屈辱”?
材料三:2013年1月7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执政党自民党会议上高唱《君 之代》,宣告新年“开工”,声称“这是‘夺回日本’的第一步。”《君之 代》这首颂扬天皇统治天长地久的歌曲,曾经是日本军国主义铁蹄蹂躏亚洲 大地的主题曲与背景音乐。安倍政府的举动,已经引起国际社会的不安。韩 联社认为日本政府表现出对一系列右翼政策的追求,安倍的动向“令人焦 虑”。
2.国民党表现:
(1)1940年3月__汪__精__卫____在____南__京____建立伪国民政府。 (2)国民党1941年1月制造了震惊中外的“_______________”。
皖南事变
3.共产党表现:
大生产运动
(1)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抗日根据地掀起____________________,自己动手,
7.有利形势:
广岛
长崎
(1)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先后向日本______和_______各投下一枚原子
弹。 (2)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出兵中国___东___北___,对日本关东军发
起进攻。
(3)1945年_____________,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抗日战争取得了最
后胜利。
A.抗日战争是近代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 B.抗日战争洗刷了中国近百年的民族耻辱 C.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D.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 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
(2)材料二中“五十年”前中日两国之间发生的事件,给中国人民造成了怎 样的危害?当时为什么说中国人民宣泄清洗了“愤怒”和“屈辱”?
材料三:2013年1月7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执政党自民党会议上高唱《君 之代》,宣告新年“开工”,声称“这是‘夺回日本’的第一步。”《君之 代》这首颂扬天皇统治天长地久的歌曲,曾经是日本军国主义铁蹄蹂躏亚洲 大地的主题曲与背景音乐。安倍政府的举动,已经引起国际社会的不安。韩 联社认为日本政府表现出对一系列右翼政策的追求,安倍的动向“令人焦 虑”。
2.国民党表现:
(1)1940年3月__汪__精__卫____在____南__京____建立伪国民政府。 (2)国民党1941年1月制造了震惊中外的“_______________”。
皖南事变
3.共产党表现:
大生产运动
(1)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抗日根据地掀起____________________,自己动手,
7.有利形势:
广岛
长崎
(1)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先后向日本______和_______各投下一枚原子
弹。 (2)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出兵中国___东___北___,对日本关东军发
起进攻。
(3)1945年_____________,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抗日战争取得了最
后胜利。
A.抗日战争是近代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 B.抗日战争洗刷了中国近百年的民族耻辱 C.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D.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抗日战争的胜利课件(共26张精品)

3、苏联红军开赴中国东北战场, 同中国军民一道对日作战
苏联红军向东北兴安岭地区的 日军发动进攻
苏联红军进入哈尔滨
长崎胖子
广 岛小男孩
4、美国向日本投下两颗原子弹,加速了彻底打败 日本侵略者的进程
美军向广岛投下原子弹
美 国 在 长 崎 投 下 原 子 弹
1945年8月9日,毛泽东发表
向日军全面发起攻击的我八路军
9月2日
日本向盟国签订投降书.
9月9日 冈村宁次向中国政府呈交投降书.
10月25日 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百年雪耻
这是中华民族喜庆的日子,猜猜历史上的这一天发生了什么大事?
1945年
8.15
1945年
9.3
1945年
10.25
日本宣布无 条件投降
中国抗战胜利纪念日 台湾回归
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审议 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确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 念日的决定
抗日战争胜利
抗战胜利的原因
1.随着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中国战场迅速成为世 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与美国、苏 联、英国等国家逐渐结成同盟,共同抵抗法西斯 的侵略
2.世界所有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国际 组织及各种反法西斯力量,通过来华参战、提供 物资援助等方式,参与、支持中国的抗日战争。
见证台湾光复
(1945年10月25日)
抗日战争胜利后
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
8月6日和9日 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各投下一颗原子弹. 8月8日和9日 苏联对日宣战和对在中国东北的日军发起进攻. 8月9 日 毛泽东发出<<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声明,
朱德总司令发布进军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共七大
意义:
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 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 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 了战后的奋斗方向。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 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 中国。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 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思想—— 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 反对任何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偏向。
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一、全民坚持抗战
1.日本侵华方针改变
时间:广州、武汉沦陷后 原因:日军因战线过长、兵力不足 和国内资源紧张 内容:对国民政府进行政治诱降,辅之以
军事打击;加紧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 加强对占领区的军事统治和经济掠夺。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一、全民坚持抗战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中共七大召开的历史背景。
(1)国内背景:根据地军民在1941— 1942年间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度过了 最困难的时期。自1943年起,八路军和新 四军开始局部反攻,抗日形势好转。 (2)国际背景:1945年4月,中共七大 召开时。意大利法西斯已投降;德国法西 斯四面被围,苏联军队兵临柏林城下;大 会闭幕前,德国法西斯灭亡;日本法西斯 在太平洋战场和中国战场节节败退。
主要内容:(1)大会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
中国民主革命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总 结了抗日战争的丰富经验,制定了党的政治路 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 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 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2)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央领导机关,毛泽东在 七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主席。 (3)大会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 思想并写入党章。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一、全民坚持抗战 2.全民族坚持抗战
(3)影响: 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中华民族人 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八路军副参谋 长。1942年5 月,日军对太 行抗日根据 地发动大 “扫荡”,左 左权 权指挥部队 (1905—1942) 掩护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 张自忠 枣宜会战中壮烈殉国 军总部等机关突围转移,不 的第33集团军总司令 幸牺牲,年仅37岁。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中国七大会场
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的报告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刘少奇在七大上作 《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 朱德作军事讲话
材 料 研 读
“抗日战争的经验,给了我们和中国人 民这样一种信心: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努 力,没有中国共产党人做中国人民的中 流砥柱,中国的独立和解放是不可能的, 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也是不可能 的。”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
1、 九一八事变 标志着局部抗战的开始。 2、 西安事变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初步形成。 3、卢沟桥事变 标志着全面抗战的开始。 4、日本侵华最大罪证 南京大屠杀 5、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是 平型关大捷 。 6、抗战以来国民政府取得的最大胜利是 台儿庄战役 ,指挥者是 李宗仁 。 7、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战役是 百团大战 ,指挥者是 彭德怀 。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日本对国民党政府进行 政治诱降,付之以军事 打击;加紧进攻敌后抗 日根据地;加强对占领 区军事统治和经济掠夺。
汪伪国民政府成立
汪精卫在南京 伪国民政府成 立仪式上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国民党顽固派于 1941年1月,制 造了震惊中外的 “皖南事变”。
周恩来为皖 南事变挽词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延 安 大 生 产 运 动
中国共产党在打击倒退 势力后,又在各敌后抗 日根据地掀起大生产运 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打破了日伪军的封锁。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一、全民坚持抗战 2.全民族坚持抗战
(1)背景: 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 中国各民族、各政党、各政治 派别求同存异,共同抗敌。
结果: 在日本侵略者的诱降下,国民政府内 的亲日派头子汪精卫公开叛国投敌, 国民党 于1940年3月在南京建立伪国民政府;
国民党顽固派也不断制造反共“摩擦”,并 于1941年1月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
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 坚持抗战,并在各敌后抗日根据地 掀起大生产运动,自己动手,丰衣 足食,打破日、伪军的封锁
用史实说明抗 日战争是全 民族的抗战。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二、中共七大
背景: 抗日战争胜利前夕 时间: 1945年4月23日——6月11日 地点: 延安 报告名称: 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
作《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 刘少奇在七大上作《关于修改 党章的报告》。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二、中共七大
相 关 史 事
马本斋(1901~1944)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 冀中军区回民支队的创建人,抗日民族 英雄。“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 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南洋华侨学生卖花筹款救国
越南华侨献金救国
荷印华侨捐献的救护车
马来西亚森美兰华侨捐 赠给八路军的救护车
问 题 思 考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中国共产党在争 取国际独立和民族解放斗争中的作用。
材 料 研 读
中国共产党在争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 流砥柱的作用。中国共产党最早举起抗 日民族解放战争的大旗;中国共产党倡 导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并制定了全 面抗战的路线;中国共产党开辟了敌后 战场,坚持了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 则;中国共产党为中国抗战制定了正确 的政治路线和军事战略;中共七大确立 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为抗日 战争的最后胜利做了准备。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一、全民坚持抗战
2.全民族坚持抗战
(2)表现:
(1)在枣宜会战中,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 张自忠上将壮烈殉国; (2)在反“扫荡”作战中,八路军副参谋长 左权将军血洒疆场; (3)各地青年学生纷纷投笔从戎;广大妇女 积极参加抗日宣传、救护和战地服务;随工厂 内迁的工人不分昼夜,加班生产,支援前线; (4)海外华侨和港澳同胞,积极捐款捐物, 支援抗战,数万华侨青年回国参战; (5)文艺界成立各种抗战协会,通过文艺作 品宣传抗战,振奋士气。
意义:
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 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 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 了战后的奋斗方向。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 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 中国。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 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思想—— 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 反对任何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偏向。
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一、全民坚持抗战
1.日本侵华方针改变
时间:广州、武汉沦陷后 原因:日军因战线过长、兵力不足 和国内资源紧张 内容:对国民政府进行政治诱降,辅之以
军事打击;加紧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 加强对占领区的军事统治和经济掠夺。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一、全民坚持抗战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中共七大召开的历史背景。
(1)国内背景:根据地军民在1941— 1942年间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度过了 最困难的时期。自1943年起,八路军和新 四军开始局部反攻,抗日形势好转。 (2)国际背景:1945年4月,中共七大 召开时。意大利法西斯已投降;德国法西 斯四面被围,苏联军队兵临柏林城下;大 会闭幕前,德国法西斯灭亡;日本法西斯 在太平洋战场和中国战场节节败退。
主要内容:(1)大会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
中国民主革命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总 结了抗日战争的丰富经验,制定了党的政治路 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 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 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2)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央领导机关,毛泽东在 七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主席。 (3)大会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 思想并写入党章。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一、全民坚持抗战 2.全民族坚持抗战
(3)影响: 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中华民族人 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八路军副参谋 长。1942年5 月,日军对太 行抗日根据 地发动大 “扫荡”,左 左权 权指挥部队 (1905—1942) 掩护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 张自忠 枣宜会战中壮烈殉国 军总部等机关突围转移,不 的第33集团军总司令 幸牺牲,年仅37岁。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中国七大会场
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的报告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刘少奇在七大上作 《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 朱德作军事讲话
材 料 研 读
“抗日战争的经验,给了我们和中国人 民这样一种信心: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努 力,没有中国共产党人做中国人民的中 流砥柱,中国的独立和解放是不可能的, 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也是不可能 的。”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
1、 九一八事变 标志着局部抗战的开始。 2、 西安事变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初步形成。 3、卢沟桥事变 标志着全面抗战的开始。 4、日本侵华最大罪证 南京大屠杀 5、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是 平型关大捷 。 6、抗战以来国民政府取得的最大胜利是 台儿庄战役 ,指挥者是 李宗仁 。 7、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战役是 百团大战 ,指挥者是 彭德怀 。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日本对国民党政府进行 政治诱降,付之以军事 打击;加紧进攻敌后抗 日根据地;加强对占领 区军事统治和经济掠夺。
汪伪国民政府成立
汪精卫在南京 伪国民政府成 立仪式上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国民党顽固派于 1941年1月,制 造了震惊中外的 “皖南事变”。
周恩来为皖 南事变挽词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延 安 大 生 产 运 动
中国共产党在打击倒退 势力后,又在各敌后抗 日根据地掀起大生产运 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打破了日伪军的封锁。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一、全民坚持抗战 2.全民族坚持抗战
(1)背景: 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 中国各民族、各政党、各政治 派别求同存异,共同抗敌。
结果: 在日本侵略者的诱降下,国民政府内 的亲日派头子汪精卫公开叛国投敌, 国民党 于1940年3月在南京建立伪国民政府;
国民党顽固派也不断制造反共“摩擦”,并 于1941年1月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
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 坚持抗战,并在各敌后抗日根据地 掀起大生产运动,自己动手,丰衣 足食,打破日、伪军的封锁
用史实说明抗 日战争是全 民族的抗战。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二、中共七大
背景: 抗日战争胜利前夕 时间: 1945年4月23日——6月11日 地点: 延安 报告名称: 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
作《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 刘少奇在七大上作《关于修改 党章的报告》。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二、中共七大
相 关 史 事
马本斋(1901~1944)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 冀中军区回民支队的创建人,抗日民族 英雄。“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 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南洋华侨学生卖花筹款救国
越南华侨献金救国
荷印华侨捐献的救护车
马来西亚森美兰华侨捐 赠给八路军的救护车
问 题 思 考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中国共产党在争 取国际独立和民族解放斗争中的作用。
材 料 研 读
中国共产党在争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 流砥柱的作用。中国共产党最早举起抗 日民族解放战争的大旗;中国共产党倡 导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并制定了全 面抗战的路线;中国共产党开辟了敌后 战场,坚持了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 则;中国共产党为中国抗战制定了正确 的政治路线和军事战略;中共七大确立 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为抗日 战争的最后胜利做了准备。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一、全民坚持抗战
2.全民族坚持抗战
(2)表现:
(1)在枣宜会战中,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 张自忠上将壮烈殉国; (2)在反“扫荡”作战中,八路军副参谋长 左权将军血洒疆场; (3)各地青年学生纷纷投笔从戎;广大妇女 积极参加抗日宣传、救护和战地服务;随工厂 内迁的工人不分昼夜,加班生产,支援前线; (4)海外华侨和港澳同胞,积极捐款捐物, 支援抗战,数万华侨青年回国参战; (5)文艺界成立各种抗战协会,通过文艺作 品宣传抗战,振奋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