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材料选择——第三章

合集下载

第三章,铬系铁合金

第三章,铬系铁合金

中低碳铬铁
55
4.0
3.0
0.06
0.05
微碳铬铁
65
0.1
2.0
0.035
0.04
铁合金课程讲义
2012年,中国的铬铁 产量约占全球总产量 的32%~33%,南非约 占34%。到2013年,中 国产量将占全球总产 量的35%,南非将占 33%。
铁合金课程讲义
3.2 铬矿及预处理
铬矿种类及产地
铬矿质量评定标准 铬矿预处理技术
铁合金课程讲义
铬矿的种类
锰铬铁矿 (Mn, Fe)O· 2O3 Cr
铬矿 硬铬尖晶石 (Mn, Fe)O· (Cr,Al)2O3 铬铁矿 (FeO)· (Cr,Al)2O3 铬矿石的用途 铬矿按其工业上的用途可分为化工用铬矿、耐材用铬 矿和冶金用铬矿三大类。 化工用铬矿—重铬酸钾
51.85 15.37 4.19 11.21 13.12 0.19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0.0063
3.37 3.47
52.75 15.18 3.7 12.13 12.36 0.56 0.012 0.006
铁合金课程讲义
铬矿预处理技术
铬矿资源中块矿只占总量的20%, 其余80%是粉矿,且相当一部分铬矿属 于易碎矿石,不能直接入炉。炉型愈大, 对炉料粒度要求愈高。入炉铬矿粉不得 超过10%,否则生产指标差。 冷压球—自然干燥 Ferrochrome Fines.mp4
图:铬铁成分与矿石中 Cr2O3/∑FeO比值的关系
MgO, Al2O3 基本都进入炉渣,要求矿石中的MgO,Al2O3含量不能过高。
硫、磷是铬矿中的主要有害成分。要求铬矿中硫含量低于0.05%,磷低于0.07%。

环境材料学-第三章 材料科学基本知识

环境材料学-第三章  材料科学基本知识
⑥ 欧洲策略型LCA研究网络(LCANET),描述最新的LCA方法学, 作为欧盟环境和气候计算研究的输入;
LCA方法的主要研究方向:生命周期清单分析和生命周期影响评价方法。 LCA分析工具的开发:基础数据库的研究和LCA评估软件的开发。
3.1 LCA方法的起源与进展研究
3.1.4 LCA在国内的研究进展
1979 ~ 1974年间,整个REPA的研究焦点是包装品废物问题; 20世纪70年代中期,REPA转向能源问题,能源分析法; 1975 ~ 1988年间,REPA发展缓慢,直到“垃圾船”事件,再次引起
关注。
3.1 LCA方法的起源与进展研究
3.1.1 LCA方法的起源与发展
② LCA的研究和推广重要发展时期
国内的研究工作内容
生命周期清单分析中的分配方法、环境影响类型分配体系、中 国环境影响特征因子和权重因子的确定。
标准化进程
① 1999年,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等同于ISO 14040的《生 命周期评价−原则与框架》国家标准;
② 2000年发布等同于ISO 14041的《生命周期评价− 目的与范 围的确定和清单分析》国家标准;
(1998 ~ 2000); ④ “考虑环境因素的产品生命周期的评价”(1999 ~ 2001); ⑤ “保护区生态旅游生命周期与承载力的关系及风险评价”
(2000 ~ 2002)。
3.1 LCA方法的起源与进展研究
3.1.4 LCA在国内的研究进展
在清洁生产审核、环境标志、绿色包装、绿色制造和城市交通 方式的选择方面,开展了LCA方法研究。
3.1 LCA方法的起源与进展研究
3.1.5 材料LCA评价的应用举例
1.2 范围的确定 • 评价范围选用的功能单元是1000kg,采用的是LCA 的简化模型。 • 此外,由于所研究的材料涉及到多产品系统,将各产品系统的输入和

第三章 高分子材料的降解

第三章 高分子材料的降解

一、高分子材料降解方式
1、降解形式
(2)解聚 解聚反应是先在大分子末端断裂,生产活性较低的自由基,然后按
连锁机理迅速脱除单体。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解聚反应。
分解特点是分解初期,质量减少非常快,而相对分子质量减少并没有那 么快。人们可以通过对高分子末端的封端,来阻止由于解聚而引起的质
量减少和相对分子质量的降低。
第三章 高分子材料的降解
绿色高分子的定义
相对于常规高分子材料来说,在材料合成、制造、加工和使用过程中不 会对环境产生危害(如污染或破坏环境),也称环境友好高分子材料。
广义的讲,具有耐用、性价比高、易于清洁生产、可回收利用和可环境 消纳等性能的高分子材料, 都属于绿色高分子材料研究开发和推广的范畴。 环境可降解高分子是绿色高分子材料中重要的一部分。
2、降解作用方式
Hale Waihona Puke 4) 生物降解生物降解是材料被细菌、霉菌等作用消化吸收的过程,大致有 三种作用方式: (1)生物的物理作用—由于生物细胞的增长而使物质发生机械性的毁坏; (2)生物的化学作用—微生物对聚合物的作用而产生新的物质; (3)酶的直接作用—微生物侵蚀部分导致塑料分裂或氧化崩裂。
二、降解高分子的分类与原理
可降解高分子材料 可降解高分子高分子材料概念材料是相对通用高分子而言的,广义上认
为,材料在使用废弃后,在一定条件下会自动分解而消失掉。严格地说,降 解材料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其化学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并造成某些性能下 降的能被生物体侵蚀或代谢而降解的材料。
二、降解高分子的分类与原理
高分子材料的自然降解包括生物降解和非生物降解两大类。非生物降解 又包括光降解、热降解、氧化降解、水解等。从环保的角度考虑,生物降解 材料及生物降解与非生物降解相结合的材料更受欢迎。国内外已相继开发出 了不少产品。

第三章 植物的矿质与氮素营养(3,4,5,6)

第三章  植物的矿质与氮素营养(3,4,5,6)

特别是在作物生长后期根系活力降低、吸肥能力衰退时或在养 分临界期时使用; 或因干旱土壤缺少有效水、土壤施肥难以发挥效益; 或因某些矿质元素如铁在碱性土壤中有效性很低;Mo在酸性土 壤中强烈被固定等情况下,采用根外追肥可以收到明显效果。

常用于叶面喷施的肥料有尿素、磷酸二氢钾及微量元素 注意:根外施肥不能代替根部施肥,只能作根肥的补充。
角质层
细胞壁
质膜
途径:
外连丝
溶液 ↗角质层孔道 ↘ 气孔
外连丝(细胞壁)
叶脉韧皮部← 细胞内部← 表皮细胞的质膜

2.影响因素
营养物质进入叶片的量与叶片的内外因素有关
1)叶结构 嫩叶比老叶的吸收速率和吸收量要大, 对角质层 厚的叶片(如柑橘类)效果较差。


2)温度 温度对营养物质进入叶片有直接影响,在30℃、20℃ 和10℃时,叶片吸收32P的相对速率分别为100、71和53。
金属离子——离子。
(二)矿质元素运输的途径
1 . 根 吸 收 的 矿 质 元 素 的 运 输 途 径
根系吸收的无机离子主要通过木质部向上运输,同时 可从木质部活跃地横向运输到韧皮部。
2.叶片吸收的矿质元素的运输途径
叶片的下行运输是以韧皮部为主。也 可以从韧皮部横向运输到木质部。
二、矿质元素在植物体内的分配与再分配
如P过多时,与Zn形成不溶解的Zn3(PO4)2,而导致缺Zn。
2.离子协同作用 即一种离子的存在能促进植物对另一种离子 的吸收。这种作用经常发生在阴、阳离子间。 P 能促进 N 的吸收,因为蛋白质合成时需要大量 ATP
和核酸。
K能活化许多酶,促进核酸形成和N代谢,所以,也
能促进N的吸收与利用。

绿色建筑材料采购与施工合同

绿色建筑材料采购与施工合同

绿色建筑材料采购与施工合同合同编号:__________甲方(供货方):__________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方(施工方):__________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一章定义与术语1.1 绿色建筑材料:指符合国家绿色建筑标准,具有环保、节能、减排、可循环利用等特性的建筑材料。

1.2 采购:指甲乙双方就绿色建筑材料的购买、供应、运输、交付等事项所进行的商谈、签订合同等行为。

1.3 施工:指甲乙双方在合同约定的时间内,按照设计要求、施工规范及质量标准完成绿色建筑材料的施工安装工作。

第二章合同标的2.1 甲方同意向乙方供应合同附件一中所列明的绿色建筑材料。

2.2 乙方同意按照甲方提供的绿色建筑材料,完成合同约定的施工项目。

第三章交货及验收3.1 交货期限:甲方应在合同签订后____日内,将合同附件一中所列明的绿色建筑材料交付给乙方。

3.2 交货地点:乙方指定的施工工地。

3.3 验收标准:乙方应对甲方交付的绿色建筑材料进行验收,确认数量、质量、规格等符合合同约定。

3.4 验收期限:乙方应在收到甲方交付的绿色建筑材料后____日内完成验收。

第四章价格与支付4.1 甲方供应的绿色建筑材料价格按照合同附件二所示的价格执行。

4.2 乙方支付方式为:合同签订后____日内支付合同总价款的____%,余款在施工完成后____日内支付。

4.3 支付方式:电汇、转账、现金等,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第五章质量保证与售后服务5.1 甲方保证所供应的绿色建筑材料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及合同约定的质量要求。

节能环保产品设计指南

节能环保产品设计指南

节能环保产品设计指南第一章节能环保设计理念 (2)1.1 设计原则 (2)1.2 设计目标 (2)1.3 设计方法 (3)第二章能源利用优化 (3)2.1 能源类型选择 (3)2.2 能源转换效率 (3)2.3 能源回收与再利用 (4)第三章材料选择与处理 (4)3.1 生态材料应用 (4)3.1.1 选择原则 (4)3.1.2 应用实例 (5)3.2 材料循环利用 (5)3.2.1 循环利用方式 (5)3.2.2 循环利用实例 (5)3.3 材料环保功能评价 (5)3.3.1 评价标准 (5)3.3.2 评价方法 (5)第四章产品结构设计 (6)4.1 结构优化 (6)4.1.1 设计原则 (6)4.1.2 结构优化方法 (6)4.2 结构简化 (6)4.2.1 设计原则 (6)4.2.2 结构简化方法 (6)4.3 结构可拆卸性 (6)4.3.1 设计原则 (7)4.3.2 结构可拆卸性设计方法 (7)第五章产品功能与功能 (7)5.1 功能集成 (7)5.2 功能提升 (7)5.3 节能效果评估 (8)第六章人机工程与用户体验 (8)6.1 用户需求分析 (8)6.2 人机界面设计 (8)6.3 使用舒适度与安全性 (9)第七章产品包装与运输 (9)7.1 包装材料选择 (9)7.2 包装结构设计 (9)7.3 运输过程优化 (10)第八章产品生命周期管理 (10)8.1 设计寿命 (10)8.2 维护与保养 (11)8.3 产品回收与处置 (11)第九章环保认证与标准 (11)9.1 环保认证体系 (11)9.2 环保标准制定 (12)9.3 环保法规遵守 (12)第十章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趋势 (13)10.1 市场需求分析 (13)10.2 技术创新方向 (13)10.3 政策与产业环境 (14)第一章节能环保设计理念1.1 设计原则在当前我国积极倡导绿色发展的背景下,节能环保设计理念已成为产品设计的重要原则。

物流行业绿色包装材料推广应用方案

物流行业绿色包装材料推广应用方案

物流行业绿色包装材料推广应用方案第一章物流行业绿色包装概述 (2)1.1 绿色包装的定义与意义 (3)1.2 物流行业绿色包装的重要性 (3)1.3 绿色包装材料发展趋势 (3)第二章绿色包装材料的选择与评估 (4)2.1 绿色包装材料的选择原则 (4)2.2 绿色包装材料的评估体系 (4)2.3 绿色包装材料的生命周期评价 (5)第三章生物降解材料在物流包装中的应用 (5)3.1 生物降解材料的特点与应用领域 (5)3.1.1 特点 (5)3.1.2 应用领域 (5)3.2 生物降解材料在物流包装中的优势 (6)3.3 生物降解材料的应用案例 (6)第四章可回收材料在物流包装中的应用 (6)4.1 可回收材料种类及特性 (6)4.1.1 种类 (6)4.1.2 特性 (7)4.2 可回收材料在物流包装中的应用 (7)4.2.1 纸类包装材料 (7)4.2.2 塑料包装材料 (7)4.2.3 玻璃包装材料 (7)4.2.4 金属包装材料 (7)4.3 可回收材料的回收利用流程 (7)4.3.1 收集环节 (7)4.3.2 预处理环节 (7)4.3.3 再生利用环节 (7)4.3.4 回收销售环节 (8)4.3.5 监管与政策支持 (8)第五章环保型包装材料的研发与创新 (8)5.1 环保型包装材料的研究方向 (8)5.2 环保型包装材料的研发策略 (8)5.3 环保型包装材料的创新成果 (8)第六章绿色包装材料推广策略 (9)6.1 政策法规与标准制定 (9)6.1.1 建立完善的绿色包装材料法规体系 (9)6.1.2 制定绿色包装材料标准 (9)6.1.3 加强与国际标准的对接 (9)6.2 企业绿色包装材料应用激励机制 (9)6.2.1 财政补贴政策 (9)6.2.2 税收优惠措施 (9)6.2.3 信贷支持 (10)6.3 绿色包装材料的宣传与培训 (10)6.3.1 加大宣传力度 (10)6.3.2 开展培训活动 (10)6.3.3 建立绿色包装材料展示平台 (10)第七章物流企业绿色包装实践 (10)7.1 物流企业绿色包装的实施步骤 (10)7.1.1 确定绿色包装材料的选择标准 (10)7.1.2 加强绿色包装材料供应商的管理 (10)7.1.3 优化包装设计 (10)7.1.4 建立绿色包装培训与宣传体系 (10)7.1.5 完善绿色包装回收体系 (11)7.2 物流企业绿色包装的案例分析 (11)7.3 物流企业绿色包装的效益评价 (11)7.3.1 环保效益 (11)7.3.2 经济效益 (11)7.3.3 社会效益 (11)第八章绿色包装材料的市场前景 (11)8.1 绿色包装材料的市场需求分析 (11)8.2 绿色包装材料的市场潜力 (12)8.3 绿色包装材料的市场推广策略 (12)第九章绿色包装材料的政策与法规 (13)9.1 国际绿色包装法规概述 (13)9.1.1 欧盟绿色包装指令 (13)9.1.2 美国绿色包装法规 (13)9.1.3 日本绿色包装法规 (13)9.2 国内绿色包装政策法规 (13)9.2.1 《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 (13)9.2.2 《限制商品过度包装条例》 (14)9.2.3 《绿色包装标识管理办法》 (14)9.3 绿色包装材料的政策建议 (14)9.3.1 完善绿色包装材料的标准体系 (14)9.3.2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14)9.3.3 加强绿色包装材料的宣传和培训 (14)9.3.4 建立绿色包装材料的信息共享平台 (14)9.3.5 强化绿色包装材料的监管 (14)第十章绿色包装材料的未来发展趋势 (14)10.1 绿色包装材料的技术发展趋势 (14)10.2 绿色包装材料的市场发展趋势 (15)10.3 绿色包装材料在物流行业中的应用前景 (15)第一章物流行业绿色包装概述1.1 绿色包装的定义与意义绿色包装,又称为环保包装,是指在包装设计、生产、使用及回收处理过程中,充分考虑到环境保护的需求,采用可降解、可循环、无毒无害的包装材料,以及降低能耗和污染的生产技术,以实现包装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运营管理选择题及判断题

运营管理选择题及判断题

《运营管理》单选、多选、判断题第一章导论一、单项选择1. 以下哪个行业所生产的产品是以无形产品为主?()A。

工业 B. 农业 C. 制造业D。

服务业D2。

对由输入到产出间的这一中间转换过程进行设计、运行和改进的管理是()。

A. 运营管理B。

财务管理 C. 营销管理 D. 人力资源管理A3. 运营管理的主要任务是()。

A. 尽可能提高产品质量B. 尽可能减少生产时间C. 建立高效的产品和服务的制造系统D. 尽可能降低产品成本C4. 在设计产品质量时要确定质量标准,质量标准主要取决于()。

A。

产品的成本 B. 产品所面对的消费者需求C。

生产过程的管理D。

工人的技术水平B5. 企业如果能够迅速改变产品设计、产品组合以及产品批量,反映了企业的()。

A. 服务能力强B。

设计能力强C。

柔性程度高D。

技术能力强C二、多项选择1. 与制造业的产品相比,服务业的产品主要是(). A。

无形的B。

不可见的C。

难以形成库存D。

生产过程与消费过程合二为一 E. 产品质量主要通过消费进行感知ABCDE2。

运营管理的输入的主要资源有()。

A。

人力资源 B. 设备和物料C。

资金 D. 信息与技术 E.能源和土地ABCDE3. 运营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

A。

运营系统设计的管理 C. 运营系统运行过程的管理E。

运营过程改进的管理ACE4。

运营系统设计的内容包括( )。

A. 产品和服务的设计B. 流程的设计C. 设施的选址D. 设施的布置ABCD5。

运营系统的运行过程的管理主要包括()。

B。

运营计划C。

库存管理 D. 质量管理E。

项目管理BCDE。

第二章产品与服务设计一、单选题1。

宜家家具的设计很巧妙,可以通过不同组合变化为多种功能的家具,也可以根据使用者的不同需要及喜好改变摆放方式,这种产品设计的方式是( )。

A。

模块化设计B。

协同产品设计 C. 计算机辅助设计D。

绿色设计A2。

丰田汽车公司在开发某种新型汽车的过程中,负责该车销售的销售人员也参加开发小组的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绿色材料
循环材料
净化材料
绿色能源 材料
3
循环材料
循环材料多是可再生材料,包括再生纸、再生塑料、 再生金属等。
再生纸
再生塑料
再生金属
4
处理不会对 环境产生污
染。
可以多次重 复循环使用;
废弃物的处理消耗 能量少;
循环材料的特点
5
净化材料
净化材料是能分离、分解或能吸收废气、
废液的材料。
空 气 污 染 物 的 类 型
绿色制造(Green Manufacturing )
贺占蜀
1
目录
第1章 绿色制造概述 第2章 绿色产品类型 第3章 绿色材料选择 第4章 绿色产品设计 第5章 绿色生产工艺 第6章 绿色包装技术 第7章 绿色回收与再制造
2
绿色材料的概念
绿色材料是指在原料采取、产品制造、使用或者 再循环以及废料处理等环节中对地球环境负荷为最小 和有利于人类健康的材料。
• 离子交换树脂:主要处理含硫 烟气,常温下每10g产品可吸 附3—4g二氧化硫气体。
10
沸石吸附材料
•沸石及其合成制品独特的 吸附性和催化性, 可以对废 气进行吸附过滤以防止被 分离污染物的再附着, 可以 用于某些特殊的脱硫或抗 菌用途
11
粉煤灰吸附材料
• 粉煤灰是从煤燃烧后的烟气中 收捕下来的细灰,粉煤灰是燃 煤电厂排出的主要固体废物。
55
“无氟”推广障碍
无氟空调贵两三成; 充氟价格贵四倍; R410A温室效应指数较高;
56
选用易降解材料
韩国的环保牙签——以番薯、绿豆粉和玉米粉等可食 用的原料制成。
节约了大量木材,用后还可吃掉,不浪费粮食。
57
竹纤维扬声器
日本Panasonic用竹纤维来作HiFi扬声器的震动板,它 同样可以保证提供高质量的音效。
58
竹子是地球上最坚韧的绿色环保材料,比
钢铁还不易扯断。不少产品也开始用竹子
代替钢材和塑料来制造。
59
聚乳酸
聚乳酸是由生物发酵产生的乳酸经人工化学合成而得 到的聚合物,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
60
聚乳酸包装袋
60
索爱手机
61
聚乳酸适用于吹塑、热塑等各种加工方法。可用于加工从 工业到民用的各种塑料制品、包装食品、快餐饭盒、无纺 布、工业及民用布。
减少零件数量-----零件合并示例
包裝材減量設計
補強設計 減量
小型化
32
减少材料使用量
用空心黏土砖逐步替代实心黏土砖。
www.theme3g3
采用轻量化的材料
材料轻量化是指在满足机械性能要求的前提 下,将材料重量减轻。一般通过采用轻量化的金 属和非金属材料实现。
34
35
汽车轻量化
世界铝业协会的报告指出:汽车自重每减 少10%,燃油消耗可降低6%~8%。
7
活性炭纤维材料的应用
• 适用于二氧化硫、硫酸雾 、含汞、铬、铅等檄尘废 气 的吸附
• 适用于氯气、氯化氢、含 氟废气 的吸附
• 适用于硫化氢废气的吸附
8
膨胀石墨吸附材料
• 膨胀石墨:又称柔性石墨,是 一种疏松多孔的蠕虫状物质。 膨胀石墨对空气中的SO2的吸 附作用十分明显。
9
离子交换树脂型材料
硅是地球上蕴含量第二丰富的元素;无毒性,且氧化物稳定 。
硅太阳能电池是最有发展前景。
17
生物质能源材料
• 生物质(biomass)主要是指可再生或循环的有机物质 。
18
生物质能源材料
燃料乙醇——以玉米、小麦、薯类、糖蜜或植物等为 原料,经发酵、蒸馏而制成。它不单是一种优良燃料,而 且是一种优良的燃油品质改善剂。
注:√表示相容性好, O表示相容性一般, ×表示相容性差。
44
卡扣连接示意图
45
选用无毒、无污染材料
这款可口可乐罐,取消了可乐罐表面的有 害涂漆,而是把其标志设计成冲压凸起, 视觉效果同样震撼。
46
索尼公司所销售的光存储产品,在整个的生产制造过程中 ,全程采用无铅焊接材料,限制使用普通电子产品中含有 的铅、汞、镉、六价铬、多溴联苯及多溴联苯醚等六项有 害物质。
47
LED
48
一支普通的水银式玻璃体温计含有汞约1克。 由于所用容器的材质多为玻璃,若发生破碎 就容易导致汞泄露。
49
红外线式体温计,不含汞,可以非接触测量耳 温和额温。
50
含水银的用品打 破了该怎么办?
51
1972年日本报纸上刊载了用铅晶质玻璃瓶装威士 忌酒,保存5年后,从酒中检测了0.05~1.2×10-6的铅。
42
碳纤维还因为其环保、耐磨的特点而应用在刹 车片上,具有非常优秀的制动稳定性和热稳定性。
43
根据相容性选择复合材料
PE PVC PS PC PP PA POM SAN ABS PE √ × × × √ × × × × PVC × √ × × × × × √ √ PS × × √ × × × × × × PC × O × √ × × × √ √ PP o × × × √ × × × × PA × × O × × √ × × × POM × × × × × × √ × ×
高硬度 决定了它具有优异的耐磨性
高燃点 决定了它具有杰出的耐热性
高化学稳定性 决定了它具有良好的耐蚀性
陶瓷材料
26
陶瓷材料

瓷质无铅,无镉,绿色环保杯。
瓷 保
无任何重金属对人体造成的危害是绝
温 杯
对绿色环保的产品。
陶瓷中大半是烧结陶瓷,因为它 难以像金属和塑料那样使熔化的熔液
流入模型,靠本身的塑性变形性质而
无需介质
可靠性高
寿命长
无噪音
22
常用的绿色材料
木材 竹材 陶瓷材料 纳米材料
23
木材
优良的共 振性
易改造表 面
易加工
绝缘性
可塑性强
较高的强 重比
木材
耐久性
防火木材
人造板
胶压木材
24
竹材
富弹性
较安全
加工容易
强度大
生长快
自重轻
竹材
较高的强 重比
竹材复合板
25
陶瓷材料
陶瓷是采用粘土类及其它天然矿物原料经过粉碎加工、 成型、烧结等过程而得到的。
颗粒态污染物
气体状态污染物
① 粉尘 ②烟 ③ 飞尘 ④ 黑烟 ⑤雾 ⑥① 铅硫氧化物 ② 氮氧化物 ③ 碳氧化物 ④ 挥发性有机物 ⑤ 硫酸烟雾 ⑥ 光化学烟雾 ⑦ 温室气体 ⑧ 持久性有机物 6
活性炭纤维材料
• 与颗粒活性炭相比,活性炭纤维 吸附容量大10倍以上,吸附速度 快100倍。
• 活性炭纤维成型好,不易粉化、 再生容易、再生速度快、易于加 工成毡、布、丝、纸等优点。
镁铝变速器壳体
39
全铝车身设计
奥迪A8 铝合金框架支撑着全铝合金车身 ,车身结构由挤压的铝部件及压铸件组成。
40
塑料在汽车上的应用
碳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有足够的强度和刚 度,可使汽车车身、底盘减轻重量40%~60%。
41
塑料在汽车上的应用
法国跑车布加迪:整个车身采用了碳纤维材质打
造,而底盘则由蜂窝式结构的铝合金制成,底盘量 仅为70kg,车重仅有1330kg。
36
汽车轻量化
采用轻型材料(如镁、铝、塑料和复合材料等) 替换车身骨架及内、外壁板原有的钢材是汽车轻 量化的发展趋势。
37
轻质材料发动机
采用铝合金或者镁合金降低发动机质量。
2008年2月22日,我国 第一款自主研发的全铝制轻 量化V12发动机在中国第一 汽车集团公司成功点火。
38
轻质材料变速器壳体
66
卡车轮胎内胎制成的皮包。
67
绿色设计
68
电线缠绕着一个废弃的酒瓶制成台灯。
69
• 可以增加汽油的含氧量,使汽油燃烧更充分。 • 环保可再生。 • 可解决陈化粮问题,增加农民收入。
• 发展燃料乙醇的拦路虎
• 与人争粮、与人争地 • 技术、成本问题亟待解决
19
生物质能源材料
生物柴油是指植物油与甲醇进行酯交换制造的脂 肪酸甲酯,是一种洁净的生物燃料。
减轻对石油的依赖; 低温启动性能好; 较好的润滑性能; 环境友好,尾气污染小;
用热压铸成形法制成制品,所以采用
粉体成形,然后进行烧结的方法来生
产。
27
纳米材料
纳米材料就是在微观尺寸上为纳米级的材料。 在原始材料中加入纳米材料,可以大大拓展性能。
纳米塑料
纳米金属
纳米布料
28
绿色材料选择原则
减少材料使 用量
选用无毒、 无害材料
降低能耗 环境负荷 最小
选用可回收 或再生材料
选用能自然 降解的材料
• 粉煤灰吸附材料还可用于处理 含氟废水、电镀废水与含重金 属例子废水和含油废水.
12
净化空气的植物
• 吊兰、黛粉叶等,对装修后室内残存的甲醛、氯、苯 类化合物具较强吸收能力;
• 常青藤可吸收苯;
13
仙人掌防辐射???
14
绿色能源材料
绿色能源材料是指能够利用洁净的能源和废热能源的材料。
太阳 能
基础玻璃成分无毒,但可溶出有害物质,当用这 类玻璃容器盛装食品时,溶出的铅、砷等有害元素将 随食品进入人体。
52
为了避免或减少玻璃容器中有害物质的溶出,首 先必须优化玻璃的化学成分。
* 在铅玻璃中加入一定数量的Al2O3并用Na2O代替K2O可 减少铅的溶出量,或者用BaO、ZnO、TiO2代替PbO制晶质玻 璃。
20
热电材料
热电材料是:是一种实现热能和电能直接相互转换的 功能材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