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系统实验报告2015资料
地理信息系统实验报告

地理信息系统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和意义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是一种将地理学、地图学、测量学以及计算机科学等技术应用于地理空间数据管理和分析的工具。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和应用,了解地理空间数据的获取、处理和分析方法,提高数据处理和空间分析能力。
二、实验内容1.熟悉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操作界面和功能,了解地理数据的组成和类型。
2.学习地理空间数据的获取方法,包括地图扫描、GPS定位等。
4.学习地理空间数据的分析方法,包括数据查询、空间关系分析等。
5.完成一个简单的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案例,例如根据地图数据绘制出一些区域的土地利用图。
三、实验过程与结果1.实验环境准备:安装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并了解其基本功能和操作方式。
4.数据分析: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提供的查询和分析功能,绘制该区域的土地利用图,并进行空间关系分析。
5.实验结果: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得到该区域的土地利用图并进行分析,得出相关结论。
四、实验心得与体会本次实验使我深入了解了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功能和应用,通过实际操作提高了我的空间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地理信息系统在地理空间数据管理和分析方面的重要作用,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地理现象、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工作效率。
此外,通过地理信息系统,我们还可以进行遥感监测、环境评估、城市规划等一系列重要应用。
综上所述,地理信息系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工具,在地理学、规划学、环境科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本次实验,我深入了解了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和应用场景,对于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地理信息系统实习报告3篇

地理信息系统实习报告地理信息系统实习报告精选3篇(一)实习报告一、实习概况本次实习是在某地理信息系统公司进行的,实习时间为一个月。
实习内容主要围绕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和开发展开,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地图制作等方面。
二、任务和成果1. 数据采集在实习期间,我负责参与地理数据的采集工作。
主要包括到各个地点进行实地调查,使用GPS设备采集地理坐标和其他相关信息。
通过采集的数据,可以为公司的地图制作和空间分析提供基础数据。
2. 数据处理在数据采集完成之后,我负责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整理工作。
主要包括数据清洗、数据格式转换等。
通过数据处理,可以使得数据更加规范化和方便后续的应用和分析。
3. 地图制作在数据处理完成之后,我参与了地图的制作工作。
根据公司的要求和需求,使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进行地图的制作和设计。
通过地图的制作,可以将采集到的数据可视化,更好地向用户传递地理信息。
三、实习感想和收获1. 实习期间,我对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实际操作和项目实践,我学到了很多地理信息系统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2. 通过实习,我也更加明确了自己的职业方向和兴趣。
我发现我对地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应用非常感兴趣,并且有一定的能力和潜力。
3. 在实习期间,我也学到了团队协作和沟通的重要性。
在项目中,我需要和团队成员进行密切合作,共同推进项目的进展。
四、实习总结通过本次实习,我不仅学到了地理信息系统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还锻炼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我相信这些经验和收获将对我的未来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同时,我也对地理信息系统行业充满了信心,将继续深入学习和探索这个领域。
地理信息系统实习报告精选3篇(二)地理信息系统实习报告一、实习单位概况我在XX公司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地理信息系统实习。
该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地理信息系统开发与应用的软件公司,主要产品包括地理信息系统软件、GIS数据处理软件等。
公司在该行业拥有良好的声誉和高度的影响力,与多家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有着合作关系。
地理信息系统实习报告

地理信息系统实习报告在本次的地理信息系统实习中,我有幸能够在公司的带领下,深入了解了GIS技术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并且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知识。
以下是我实习期间的实习报告:一、实习单位介绍我所在的实习单位是一家专业的地理信息系统服务公司,主要为政府部门、企业和其他机构提供GIS数据处理、空间分析、地图制作等服务。
公司拥有一支专业的GIS团队,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技术水平。
二、实习任务在实习期间,我主要负责以下几项任务:1. GIS数据处理:负责参与地理信息数据的整理、清洗和处理工作,保障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 空间分析:运用GIS软件进行空间分析,为客户提供相关的数据分析、地图展示等服务。
3. 地图制作:协助制作专题地图,并不断完善地图内容,确保地图表达准确清晰。
三、实习收获在实习期间,我学到了许多在课堂上无法学到的实践经验和技能:1. 熟练掌握了GIS软件的操作方法,包括数据输入、空间分析、地图制作等功能。
2. 学会了如何处理地理信息数据,包括数据清洗、转换、投影等工作。
3. 提高了空间思维能力,能够更好地理解地理空间关系和地图表达方式。
四、实习心得通过这次地理信息系统实习,我深刻认识到GIS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和广泛应用。
我将继续努力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为将来从事相关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以上就是我在地理信息系统实习期间的实习报告,感谢公司的指导和支持,也感谢老师们在学习上的帮助和指导。
希望今后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水平。
【字数:365】。
arcgis实验报告

本科生实验报告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课程名称:地理信息系统班级: 12城规学年学期: 2014 ——2015学年第一学期指导教师:***实验一:Arc gis的认识实验目的:认识arc gis,熟悉Arc map、Arc globe基本功能Arc mapArc globe实验二:地理配准实验目的:利用影像配准工具(右键添加地理配准工具条)进行影像数据的地理配准实验步骤:在地理配准编辑器下,不勾选自动校正,对图像进行控制点的添加点击右键输入坐标值:X输入经度值,y输入纬度值选取四点进行一阶多项式(防射)配准结果:实验三:矢量化实验目的:熟练编辑器的使用(点要素、线要素、多边形要素的数字化)实验步骤;在目录下选择文件,新建new shapefile(点、线、面)对图像上的点、线、面(城市、河流、省域)依次进行矢量化最终矢量化成图为:对所有的点、线、面矢量化完成后,再依次对点、线、面进行属性的修改,给每个点添加name:标注**城市;给线标注河流的名称;给省标注**省份(自治区)。
图层上点击右键——打开属性表,逐次进行修改实验四:投影实验目的:掌握定义地图的基本步骤实验步骤:目录下→工具箱→系统工具箱→Data management tools1)投影变换定义投影分别对点、线、面进行定义投影,坐标系选择:Beijing 19542)要素投影先选择地理坐标系:Asia——Beijing 1954再选择投影坐标系:Gauss Kruger——Beijing 1954——Beijing 1954 GK zone 18N 投影后图像:实验五:创建拓扑错误处理实验目的:1.利用ArcCatalog建立地理空间数据库。
2.掌握拓扑关系建立的基本步骤。
实验步骤:在目录下→ default.gdb 新建个人地理数据库,命名完成后点击下一步进行坐标系的统一(因为在数据库中所有要素必须具有统一的坐标系统),继续下一步进行容差的设置,完成要素数据集的新建,此时要素数据集仍然是空的,所以下一步要进行要素的导入,最后在进行拓扑的新建。
《地理信息系统》实验报告6

《地理信息系统》实验报告
实验项目名称:要素输入与编辑
实验目的:熟练掌握点、线、面要素的输入和编辑
一、实验过程(实验详细步骤)
1、新建Shapefile
在Windows下,选择/ArcGIS/ArcCatalog,启动ArcCatalog,在左侧的目录中\ex19\temp文件夹中如图分别建立Road、Town、Country三个Shapefile文件,将其保存在文件夹中并退出。
启动ArcMap,打开地图文档\es19\ex19.mxd.点击,加载上面新建的3个
Shapefile.
2、输入、编辑要素
基本工具(sketch工具)
在菜单栏中选择View/Toolbars/Editor,出现如图的sketch编辑工具,点击Editor/Start Editing,对Road、Town、Country进行编辑。
设置捕捉环境
设置捕捉距离:选择Editor工具条中Editor/Options,在Editor Options对话中进行如
图设置
预先设置:在Editor工具条选择菜单Editor/Snapping,如图进行自己选择
需要捕捉的要素,按鼠标右键,弹出绘图环境菜单,选择Snap To Feature.
二、实验探索(对课程内容的应用、创新与功能探索)
在上图的基础上进行数据统计。
地理信息系统实验报告

南阳师范学院本科学生实验报告姓名李想院(系)环境科学与旅游学院专业地理信息科学班级 13级4班实验课程名称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及其应用指导教师及职称张海军讲师开课时间 2014 至 2015 学年一学期南阳师范学院教务处编印实验名称目录实验一:图像配准实验二:矢量化练习实验三:创建拓扑与拓扑改错实验四:几何纠正实验五:图幅接边处理实验六:实验七:实验八:实验九:实验十:学生姓名:李想专业:地理信息科学班级: 13级4班实验名称:图像配准实验编号:01课程名称: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及其应用指导教师:张海军实验地点:六楼机房实验时间:10.25小组成员:小组合作:是()否(√)实验目的:对一幅地图录入真实世界的值,进行投影转换,赋予它真实世界的坐标值,进行地图配准。
实验设备:数据:南阳市地图计算机,Arc Map 10.1。
实验内容及步骤:加载地图(两种常用方式)(1)(2)Catalog→Foldex Connetions→新建文件夹→单机鼠标左键拖入快捷键:放大——Z 缩小——X 移动——C2)加载“Georeferencing”工具条3)设置数据框坐标系4)为控制点录入真实世界坐标值5)更新地理参考系6)图像纠正并保存Rectify(cell size 单位大小,即分辨率 NoData as 无数据表达Resample Type 重采样形式,一般采用Nesrest NeigborOutput Location路径信息 Compression Type压缩运行图像压缩格式JPEG 、LZW、 PACKBITS 、CCITTCID 、RLE (游程长度编码的压缩格式)、CCITT GROUP3 、CCITT GROUP4)7)投影:110,6344 、114,0308计算配准后图像的经度范围,并计算投影带进行投影转换(Arctoolbox→Date Mangment Tools→Projections and Transformations→Raster→Project Raster双击→OK→Project Raster√在ArcMap中数据格式:Shapefile 可以看成可编辑Coverage 只可以看,不可编辑,若想编辑需装个ArcInfo workstation Geodateba se采用面向对象的方法,简写GDB实验小结:通过此次实验操作,让我们掌握了Arc Map 的基本操作和原理,并知道一幅普通的地图和一幅在地理坐标系中的地图的区别是什么,如何对一幅地图录入真实世界的坐标值,如何进行投影转换等。
地理信息系统综合实习实习报告

实验一:栅格数据矢量化打开MAPGIS软件,再进入“图形处理”中的“输入编辑”。
在矢量化过程中既可以先对图像进行配准,也可以先矢量化再进行配准。
下面所说的是先矢量化再配准。
进入系统后,新建工程,设置系统参数,建立点、线、区、网等文件并设置存储路径。
再装入光栅文件,在“图层”的下拉菜单中选择“改当前层”,对图层进行设置,把矢量化过程中的各类特征的地物、地貌分入各自的图层中。
接下来就进行矢量化过程,可以先单击右键,打开工具箱。
在矢量化的过程中为了避免每次都去更改属性最好先对相同的部分进行矢量化。
例如可先把道路部分矢量化,单击“造线”功能,在里面可以设置线的各种属性,主要有线型、线宽、颜色、图层等。
在通过“矢量化-交互式矢量化”功能可以快速,且能较精确地进行矢量化,输入点元时与此类似。
我们知道区是由线围成的,在造区的时候先通过“其他-线转弧段”命令,把弧段线保存(注意保存文件应为区文件),接着调入刚保存的区文件(**.wp),再进行“拓扑重建”即可以形成区。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一个区,显然是有界的,因此所围成的弧段线就应该是封闭的,若不封闭的话是不能进行拓扑重建的,针对没有封闭的情况,我们可以通过“其他-拓扑差”命令进行节点平差,将不封闭的区域封闭。
在交互式矢量化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交错的情况,我们可以用F5把图放大,用F9退点,F8加点,F11改线向等,对于地物比较密集的区域,交互式矢量化读取栅格点的会出现错乱,这时候直接用细线人工描绘会更好一些。
1、矢量化2、修改线形对线宽、线的颜色进行修改。
对等高线进行首曲线、计曲线、间曲线、助曲线按照要求进行修改。
3、点元输出是对矢量化的图中对高程点和需要注记的点进行高程,名称等进行注记。
4、结果的输出在完成矢量化后要进行的是误差校正,当装入文件后,可用图中的公里网的格网作为控制点进行校正。
在完成上述一系列的操作以后,图形矢量化过程就基本上完成了。
通过这一次的实习我对MAPGIS这一软件有了初步的了解,但由于学习课时有限,不能对其进行系统性的认识,对此深感遗憾,我将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来学习这一软件,希望在自己的努力下能熟练的运用这一软件。
《地理信息系统》实验报告1

《地理信息系统》实验报告实验项目名称:要素及其属性查询实验目的:初步掌握ArcMap的一些查询及使用功能\一、实验过程(实验详细步骤)1、选择要素(1)设置可选图层:启动ArcMap,打开地图文档\gis_ex09\ex02\ex02.mxd.首先在Date frame 1点击右键选择Activate激活,选用菜单Selection,选择Set Selectable Layers,出现方框。
鼠标点击图层名“道路”的左侧复选框,勾号消失,该图层不参与要素选择,只有“乡镇”处于可选状态。
选好后,用Set Features选择图形中的某部分,则选择的均为乡镇,不会选择道路。
(2).点击选择要素(开窗)在目录表中,右键单击图层“乡镇”,在快捷菜单中选择Open Attribute Table,图层对应的属性表被打开。
利用键盘上的Shift键,在地图上可以多选多个要素并看到起对应的数据;在属性表中,利用Ctrl键,点击I属性表记录左侧多个小方格,可以看到表中多行记录改变颜色。
在地图窗口下方的Drawing部分,选择折线。
在地图上画出你想要的图形,以双击结尾。
在Selection中选择Select by Graphics,在地图上便会显示与折线所相交的部分在土地使用图层上点击右键选择Open Attribute Table 便可以看到相交部分的土地的相关数据。
3、按特定字符串查询点击Tools中的Find按钮,即望远镜的符号,出现查询框。
在Feature中可以按其特点查找相关要素。
如:需查询土地类型为C的土地,则在Find中填写C,大小写均可。
在In中选择需要在哪查询,如选择土地使用。
点击Find,则自动查询土地使用中C类的土地。
在下面的方框中选择想要查找的土地双击,则在地图上显示土地。
4、条件组合查询关闭“Find”对话框,首先在土地使用图层中点击右键,选择Open Attribute Table 在Option 中选择Select By Attributes如需查询土地类型为C且FAR大于2的土地,操作过程如下:首先双击LANDUSE,点击Like,点击Get Unique Values 双击C2在下面的输入框将2改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报告一熟悉ARCGIS软件
实验者实验日期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掌握ARCGIS软件的安装步骤。
2.了解ARCGIS软件的结构体系。
3.熟悉ARCGIS Desktop应用环境。
4.了解ARCGIS软件中的基本术语及所使用的数据格式。
二、实验内容
1.安装ARCGIS软件。
2.ARCGIS数据的基本操作。
三、实验习题
1.ARCGIS家族成员有哪些?
2.ARCGIS Desktop 都包含哪些组件,都是用来做什么的?
3.什么是Geodatabase?什么是ArcSDE?什么是云GIS?
4.什么是“Feature”、“Feature class”、“Feature dataset”、“Layer”、“Data frame”及“Map Document”?
5.利用world文件夹中的数据,生成一个命名为world的地图文档,添加country、rivers、cities等要素类,并用相对路径和绝对路径两种方法来存储地图文档,写出操作步骤。
四、问题及体会
实验报告二空间数据输入
实验者实验日期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了解MAPGIS提供的基本输入方式及各输入方式的特点。
2.熟悉扫描矢量化输入的基本设备,了解Anatech Evolution 8型扫描仪和Microtek phantom H9型扫描仪的结构、原理、特点、功能及操作的基本方法。
3.了解支持以上扫描仪的软件系统。
二、实验内容
在EAnatech Evolution 8和Microtek phantom H9型扫描仪上实施地图及黑白、彩色图片的扫描。
三、实验习题
1.GIS数据处理的基本流程是什么?
2.GIS数据采集和输入的方式有哪些?
3.用扫描仪进行图件扫描的步骤?
四、问题及体会
实验报告三影像校正实验者实验日期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理解影像校正的目的和意义。
2.熟练掌握影像校正的作业方法和过程。
二、实验内容
利用ARCGIS软件对将要编辑的图像文件进行校正。
三、实验习题
1.影像校正的目的?
2.影像校正的实质?
3.影响校正的步骤?
4.如何选择校正控制点?
四、问题及体会
实验报告四空间数据编辑
实验者实验日期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熟练掌握对点、线、面要素编辑的基本技能。
2.熟悉数据的分层管理,错误检查、改正等技术方法。
3.掌握运用矢量化方法完成数据采集的作业过程。
4.能够耐心细致地进行地图矢量化。
二、实验内容
利用ArcGIS软件分别对已校正过的陕西行政区划图和陕西公路交通图(TIF格式)进行要素矢量化,分别生成相应的点要素类、线要素类和区要素类,并输入相应的属性数据。
三、实验习题
1.在自己的实习文件夹下:
(1)建立存放点要素的shape文件;
(2)建立一个以shanxi命名的Geodatabase个人数据库,一个要素数据集(要求坐标参考和已给100万陕西省数据一致),三个要素类(resident、road和admin)。
2.要素编辑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3.点、线、面元素编辑的步骤?
4.如何分割一个线要素
5.如何分割一个面要素?
6.如何从一个多边形中除去与另一个多边形相交的部分?
四、问题及体会
实验报告五地图数据符号化
实验者实验日期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了解ArcMAP中要素几何符号的控制因素。
2.掌握用要素的属性来控制显示符号的方法。
3.能够运用基本符号显示方法制作专题地图。
二、实验内容
对矢量化好的陕西省地图(包括点、线、面),用不同种类的符号进行表示,并最终根据要素特征保留最适合的一种符号形式。
三、实验习题
1.在ArcMAP中要素符号化的方式有哪几种?
2.专题地图的表示方式有哪些,体会如何用ARCGIS实现专题地图的绘制。
四、问题及体会
实验报告六拓扑查错
实验者实验日期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熟练掌握如何对点线面要素类内及要素类间进行拓扑错误检查的方法。
2.熟悉掌握拓扑建立、错误检查、错误修改和拓扑编辑等基本操作。
二、实验内容
通过已给拓扑规则来检验矢量化好的点、线、面要素类的质量,并对错误加以改正。
三、实验习题
1.写出要素类内及要素类间进行拓扑错误检查的步骤?
2.简要说明要素进行拓扑错误检查的目的和意义?
3.Cluster Tolerance是什么意思,如果它的值设置不合理,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四、问题及体会
实验报告七线面要素互转
实验者实验日期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掌握把面要素转换成点要素和线要素的方法。
2.掌握用线要素和点要素生成面的方法。
3.掌握光滑线要素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
将矢量化好的行政区面文件转换成线要素和点要素,然后光滑线要素,再与点文件一起生成面要素。
三、实验习题
1.面要素转换成点、线要素的步骤?面要素为何要转成点要素,转出的点要素实质是什么点?
2.线要素生成面要素的一般步骤?
四、问题及体会
实验报告八矢量数据校正实验者实验日期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理解矢量数据误差校正的目的和意义。
2.熟练掌握数据误差校正的作业方法和过程。
二、实验内容
对已给的矢量数据进行校正,使其与矢量化好的陕西地图匹配。
三、实验习题
1.写出将已给水系矢量文件匹配到矢量化好的陕西地图文件的步骤。
2.什么时候会用到矢量数据校正?
3.Spatial Adjustment配准方式有哪些,都可以实现哪些数据配准?
四、问题及体会
实验报告九地图投影
实验者实验日期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理解地图投影和地图投影变换的概念。
2.了解地图投影的基本要素、分类及ArcGIS系统提供的投影类型。
3.对于给定数据,能够区分定义投影和转换投影的不同并正确应用。
4.掌握利用ArcGIS软件实现数据不同投影之间变换的操作方法及步骤。
二、实验内容
1.对实验八中校正过的水系要素定义投影,并将其转换成兰勃托投影。
2.将矢量化好的点、线、面要素分别转换成地理坐标和兰勃托投影坐标。
三、实验习题
1.数据在何种情况下需要定义投影且如何定义?
2.数据在何种情况下需要转换投影且如何转换?
3.实验中两幅不同分带位置相邻的标准图幅在定义投影和未定义投影时,在软件中的显示有何不同,为什么?
四、问题及体会
实验报告十矢量栅格数据互转
实验者实验日期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理解GIS数据的两种表达方式。
2.掌握栅格数据和矢量数据间的相互转换的方法和步骤。
二、实验内容
1.将陕西省的居民地、河流、行政区要素类矢量数据转换为栅格数据。
2.分别将经矢量转换成栅格的数据再转换成矢量数据,并与原矢量进行对比分析,感受经格式转换造成的数据误差。
三、实验习题
1.比较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的优缺点?
2.进行矢量栅格数据格式互转的操作步骤?
四、问题及体会
实验报告十一查询与分析
实验者实验日期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掌握根据要素属性条件查询空间位置的方法。
2.掌握根据空间位置关系查询要素的方法。
3.能够针对不同实例,选择正确的查询方法。
二、实验内容
根据实例,完成下面的查询分析
1.在陕西省面状行政区中查出人口>350万的地区。
2.Data Frame1(点线相邻选择查询):有点状“村庄”和线状“道路”两个图层,要求查出离开公路0.5km范围的所有村庄。
3.Data Frame2(面相邻选择查询):有面状图层“地块”和线状图层“供水管”。
“地块”属性中,“landuse=M”代表工业用地,要求查出离开工业用地不超过100m的地块。
4.Data Frame3(包含查询):有点状图层“学生”和面状图层“乡”,要求查出河西村的学生个数。
5.Data Frame2(相交选择查询):有面状图层“地块”和线状图层“供水管”。
任意选择一部分供水管作为即将维修的供水管,然后选出和这些供水管相交的地块。
三、实验习题
写出上述实验内容的实验步骤
四、问题及体会
实验报告十二空间数据输出
实验者实验日期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掌握ArcGIS中地图布局和页面设置的方法。
2.掌握Data Frame 在页面中的位置、比例、范围的设置。
3.掌握在地图布局中添加文字及其他元素的方法。
4.掌握为地图添加图框及坐标线的方法。
5.掌握用打印机输出地图的作业流程。
二、实验内容
利用ArcGIS的地图输出功能,配置好陕西省地图,图层包括地名、铁路、高等级公路、国道省级公路、行政区和河流,需要添加图框线、图例、比例尺、指北针、图名、学号和姓名等。
三、实验习题
1.写出添加图框线的操作步骤?
2.附打印输出的陕西省地图。
四、问题及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