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系统综合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地理信息系统实验报告

地理信息系统实验报告

地理信息系统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和意义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是一种将地理学、地图学、测量学以及计算机科学等技术应用于地理空间数据管理和分析的工具。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和应用,了解地理空间数据的获取、处理和分析方法,提高数据处理和空间分析能力。

二、实验内容1.熟悉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操作界面和功能,了解地理数据的组成和类型。

2.学习地理空间数据的获取方法,包括地图扫描、GPS定位等。

4.学习地理空间数据的分析方法,包括数据查询、空间关系分析等。

5.完成一个简单的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案例,例如根据地图数据绘制出一些区域的土地利用图。

三、实验过程与结果1.实验环境准备:安装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并了解其基本功能和操作方式。

4.数据分析: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提供的查询和分析功能,绘制该区域的土地利用图,并进行空间关系分析。

5.实验结果: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得到该区域的土地利用图并进行分析,得出相关结论。

四、实验心得与体会本次实验使我深入了解了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功能和应用,通过实际操作提高了我的空间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地理信息系统在地理空间数据管理和分析方面的重要作用,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地理现象、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工作效率。

此外,通过地理信息系统,我们还可以进行遥感监测、环境评估、城市规划等一系列重要应用。

综上所述,地理信息系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工具,在地理学、规划学、环境科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本次实验,我深入了解了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和应用场景,对于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地理信息系统综合实习报告

地理信息系统综合实习报告

地理信息系统综合实习报告地理信息系统综合实习报告辽宁科技学院实习报告姓名:xxxx学号:09111xxxxx系部:资源与建筑工程学院专业:测绘工程班级:测绘xxxxxx指导教师:xxxxxxxx实习名称:地理信息系统综合实习实习时间:20xx-8-2720xx-9-7实习单位:辽宁科技学院资源与建筑工程学院辽宁科技学院教务处制辽宁科技学院实习报告地理信息系统综合实习报告一、实习内容1、熟悉Mapinfo的各种操作并了解其功能,练习操作不同的地图投影的转换。

2、对栅格地图进行数字化操作并制作相关地图。

3、对数字化地图进行空间分析。

二、实习目的巩固地图制图基础的理论教学内容,加深对地图制图软件Mapinfo的认识、理解及操作使用,并以此将学习内容付诸实践,增强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自己的制图水平。

三、实验操作(一)打开Mapinfo软件,导入老师给的1:10000扫描城市地图,更改各属性,制作5的经纬格网,然后根据投影性质和变形情况选择投影种类制成三幅不同几何形状、不同变形的世界地图。

(二)1、先打开Mapinfo软件,在进行地图矢量化之前必须先装入经过扫描仪所获取的栅格图像,通过文件菜单下的打开表或工具栏上的打开表按钮打开“打开表”对话框。

选择配准,选择投影,然后选择自己的地图上的已标记好坐标的点,将坐标值输进去。

确定。

2、下一步矢量化等高线。

在本窗口新建一个图层,选择绘图工具条中的找出等高线的一端然后开始画图,等高线要进行圆滑处理选择3、接着矢量化房屋。

选择,,从地图的边界可以进行注记。

可以画出房屋,并填充好颜色。

,选择绿色,,像素4、矢量化主干公路。

新建图层。

选择绘图工具条上的为第四个,然后按江苏地图上的主干公路画下来就可以了。

5、矢量化高速公路。

新建图层。

选择绘图工具条上的第四个,然后按江苏地图上的高速公路画下来就可以了。

6、矢量化铁路。

新建图层。

选择绘图工具条上的四个,然后按着江苏地图上的铁路画下来就可以了1 ,选择黄色,,像素为,选择红色,,像素为第辽宁科技学院实习报告7、矢量化水系。

地理信息系统实验报告

地理信息系统实验报告

地理信息系统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理解,
掌握GIS的基本功能和操作方法,提高地理信息处理和空间分析能力。

二、实验内容
1. 熟悉GIS软件的基本界面和功能;
2. 创建地理数据,包括点、线、面数据;
3. 对地理数据进行编辑、查询、分析和可视化操作;
4. 制作地图输出,并进行布局设计。

三、实验步骤
1. 打开GIS软件,创建新项目;
2. 导入地理数据,包括栅格数据和矢量数据;
3. 对数据进行编辑,添加属性信息;
4. 进行空间分析,包括缓冲区分析、叠加分析等;
5. 设计地图输出,包括添加比例尺、图例、文字标注等;
6. 输出地图文件或打印地图。

四、实验结果
经过实验操作,我们成功创建了一个包含多种地理数据的GIS项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编辑和分析,最终设计制作出了一幅具有美观布局
和丰富信息的地图输出。

通过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GIS的应用和功能,提高了对地理信息系统的认识和技能水平。

五、实验总结
地理信息系统作为一种重要的地理信息处理工具,已经在各个领域
得到广泛应用,对地理信息的管理、分析和展示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
本次实验,我们不仅掌握了GIS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还加深了对空
间数据处理和地图制作流程的理解。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将
能更加灵活和熟练地运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地理信息处理和空间分析。

六、参考文献
暂无
七、附录
实验数据文件及地图输出截图
以上为本次地理信息系统实验的报告内容,谢谢!。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实验报告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实验报告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实验报告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是一种集地理空间数据采集、存储、管理、分析与输出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地理信息处理系统,是以空间数据为基础进行空间数据采集、处理与分析的一种技术体系。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使用ArcGIS软件,熟悉GIS的基本操作,掌握GIS的数据处理与分析能力。

实验内容:1.数据准备与导入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实验中所用到的数据。

本次实验的数据城市的地理空间数据,包括道路、建筑物和绿地等要素。

我们需要将这些数据导入到ArcGIS中进行进一步的操作。

在ArcGIS软件中,选择“文件-导入”命令,将地理空间数据导入到工作空间。

导入完成后,可以通过浏览工具栏上的各种控制按钮,了解导入的数据。

2.数据显示与查询在导入数据后,我们需要对数据进行显示与查询。

通过选择“工具-选择”命令,选择要素,在地图上显示选中的要素,并可以进行查询操作。

通过使用查询命令,我们可以根据不同属性对数据进行查询,并在地图上显示结果。

例如,我们可以查询城市中所有建筑物的位置,并将其显示在地图上,方便我们进行进一步分析。

3.空间分析空间分析是GIS的重要功能之一,主要用于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分析。

本次实验我们将通过使用缓冲区分析和叠加分析两种方法,对已导入的数据进行空间分析。

首先,我们使用缓冲区分析,将其中一地点设为分析点,对周围的要素进行缓冲区分析,并绘制缓冲区范围。

这样我们就可以清楚地了解这一地点周围的道路、建筑物和绿地等要素分布情况。

其次,我们使用叠加分析,通过将不同要素进行叠加,来得到新的结果。

例如,我们可以将建筑物要素与道路要素进行叠加分析,得到建筑物与道路相交的部分,从而了解建筑物与道路的关系。

4.数据输出与报告生成最后,我们可以将分析结果进行输出,并生成实验报告。

在ArcGIS软件中,选择“文件-输出”命令,将分析结果输出为图片或PDF文档等格式。

地理信息系统实验报告

地理信息系统实验报告

地理信息系统实验报告第一篇:地理信息系统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地理信息系统原理A课程实验所属课程:地理信息系统原理A开课学期:2014-2015第一学期所在专业:所在班级:学号:姓名:完成时间:目录实验一:地理信息系统基本构成…………………………3-7 实验二:地理信息系统数据结构…………………………8-16 实验三:地理信息系统数据管理………………………17-19 实验四: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处理………………………20-25 实验五:空间操作及其空间分析………………………26-34 实验六:地理信息系统数据输出………………………35-42实验一地理信息系统基本构成一、实验目的了解GIS的组成和软硬件平台,熟悉平台软件的界面环境、基本操作,理会GIS的基本功能二、实验分组每人一组,独立完成三、实验内容启动MapInfo MapInfo界面结构菜单命令 MapInfo的工具条读取栅格图像并使用绘图工具打开表完成实验结果、体会指定项目,和个人收获。

四、方案设计(要求)略五、实验结果1.快速启动项2.系统界面情况3.点数据层4.线数据层5.面数据层六、实验体会(结论)1.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构成 1.系统硬件:数据处理设备(包括从服务器到图形工作站、个人计算机等各种形式的计算机),输入设备(数字化仪,大幅面图形扫描仪,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全球定位系统),输出设备(显示器、投影仪、绘图仪、打印机)2.系统软件:系统软件(操作系统和数据库软件)、GIS基础软件平台(如MapInfo)、GIS应用软件3.地理空间数据和信息逻辑上分为矢量和栅格两种数据结构4.应用人员(系统开发人员和最终用户)5.应用模型(是和专业知识连接的纽带,模型的实现一般是在平台软件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的)2. MapInfo的主要功能① 测量分析② 缓冲区分析③ 地图代数④ 多边形操作⑤ 数字高程模型(DEM)分析3.地理信息系统应具备的基本功能 1.数据采集与编辑:…… 2.数据存储与管理 3.数据处理和变换 4.空间分析和统计 5.产品制作与显示 6.二次开发和编程实验二地理信息系统数据结构一、实验目的熟悉图象处理方法,明确数据结构构建原理,掌握图象配准、屏幕数字化、属性数据输入方法,理解物理坐标和用户坐标的转换关系及数据输入环境,体会图层概念二、实验内容栅格图象处理在MapInfo环境下用不同方式进行栅格图象配准矢量数据输入属性数据输入实验结果的指定内容及其它个人体会三、实验步骤略四、结果(一)栅格图象处理1.图象配准提示框(你想简单地显示未配准的图象,或配准它使它具有地理坐标)截图2.单位选择对话框截图3.投影选择对话框截图4.输入控制点坐标对话框截图5.4个控制点坐标输入完毕的图象配准对话框截图6.配准后的结果(文件另存窗口插入)7.方法2的步骤结果截图(选做)(二)屏幕矢量化(图形数据输入)(三)属性数据输入五、结论(体会)1.关于图象配准的功能配准一幅栅格图象时,要输入地图坐标(如经度/纬度),并指定栅格图象上与该坐标对应的点。

GIS武大实习报告

GIS武大实习报告

GIS武大实习报告篇一:GIS课程实习报告《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课程综合实习》实习报告班级:XXXX 姓名:XXXX学号:指导老师: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1. 实习目的本实习是为学习和理解《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课程的相关知识而专门设计的。

通过实习,加深学生对地理信息系统的组成、功能、数据库以及数据输入、数据编辑、数据分析、数据显示输出等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要求学生了解ArcGIS10.0的基本组成,了解Geoway和ArcGIS10.0软件的基本组成和基本功能;了解GIS数据库的相关知识;了解Geoway和ArcGIS9的文件结构和类型,掌握创建这些文件的方法;掌握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输入方法、数据编辑方法;TIN生成、DEM生成、坐标变换的基本方法;掌握栅格数据、矢量数据和属性数据的基本分析方法;掌握数据显示的基本方法以及布局地图的制作和输出方法。

2. 实习内容2.1 Geoway数字化实习采用软件Geoway数据加工平台进行数据采集,使用I49G037012栅格图,自选邻近的数字化4块公里格图块进行网数字化,使用自动跟踪、边角提取等有效的数字化功能对该栅格图进行数字化并输出成图。

2.2 ArcGIS软件学习学习ArcGIS软件,根据指导书中的操作步骤,进行ArcGIS软件的学习,同时学会运用其强大的分析功能进行空间分析,并学会制作地图、生成TIN、DEM等内容。

ArcGIS软件学习主要内容包括: 1) ArcMap 简介 2) 要素及其属性查询3) 专题地图显示4) 属性表的编辑、连接、维护 5) 相互位置查询、空间连接 6) 地图布局与报表 7) 栅格数据生成和显示 8) 栅格空间距离计算 9) 再分类与叠合计算10) 邻近区11) 多边形合并、叠合 12) 地表模型生成、显示 13) 工程中的土方、纵坡14) 视线、视域15) 最佳路径、最近设施、服务区 16) 点、线、多边形要素输入和编辑17) 多边形要素的高级编辑 18) 拓扑规则19) 投影变换、坐标校正 20) 通过转换建立数据库 21) ModelBuilder2.3 运用ArcGIS进行空间分析考核结合Geoway数字化成图,运用ArcGIS软件的空间分析功能,围绕某一主题进行相应的空间分析,要求所用图层不少于2层,运用到的功能不少于3个。

地信实验报告总结(3篇)

地信实验报告总结(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与目的随着地理信息科学(GIS)技术的不断发展,地理信息系统(GIS)已成为地理科学研究、资源管理、城市规划、环境监测等领域的重要工具。

本次实验旨在让学生掌握GIS的基本操作,熟悉地理空间数据的处理流程,提高地理信息分析能力。

通过本次实验,学生能够理解GIS的基本原理,掌握地图制图、空间分析等基本技能。

二、实验内容与步骤本次实验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GIS软件安装与启动- 安装ArcGIS软件,确保软件版本与实验要求相符。

- 启动ArcGIS软件,熟悉界面布局和基本功能。

2. 地理空间数据准备- 收集实验所需的地理空间数据,包括地形数据、土地利用数据、行政区划数据等。

-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转换,确保数据格式符合ArcGIS要求。

3. 地图制作- 使用ArcGIS软件创建新的地图项目。

- 在地图中添加地理空间数据图层,设置图层属性和显示参数。

- 完成地图布局,包括标题、图例、比例尺等。

4. 空间分析- 选择合适的空间分析方法,如缓冲区分析、叠加分析、网络分析等。

- 输入分析参数,执行空间分析操作。

- 对分析结果进行可视化展示。

5. 实验报告撰写- 按照实验要求,撰写实验报告。

- 实验报告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实验总结等。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地图制作- 成功创建地图项目,添加了地形、土地利用、行政区划等图层。

- 地图布局合理,图层属性设置符合要求。

2. 空间分析- 成功执行了缓冲区分析、叠加分析、网络分析等空间分析操作。

- 分析结果准确,可视化展示清晰。

四、实验总结与反思1. 实验收获- 掌握了ArcGIS软件的基本操作,熟悉了地理空间数据的处理流程。

- 学会了地图制作和空间分析的基本技能,提高了地理信息分析能力。

2. 存在问题- 在地图制作过程中,图层属性设置不够精细,影响地图美观度。

- 在空间分析过程中,对部分分析方法的原理理解不够深入,导致分析结果不够理想。

地理信息系统实验报告

地理信息系统实验报告

地理信息系统实验报告书姓名:班级:指导教师:2012年11月目录实验一:空间数据库的建立------------------------------------------3 实验目的---------------------------------------------3实验原理---------------------------------------------3 实验软件---------------------------------------------3 实验内容与步骤---------------------------------------3实验二:地图可视化----------------------------------------------------9 实验目的---------------------------------------------9实验原理---------------------------------------------9 实验软件---------------------------------------------9 实验内容与步骤---------------------------------------9实验三:空间分析-------------------------------------------------------16 实验目的---------------------------------------------16实验原理---------------------------------------------16 实验软件---------------------------------------------16 实验内容与步骤---------------------------------------16总结-------------------------------------------------------------------------22实验一:空间数据库的建立一、实验目的通过实例,让读者掌握创建一个要素数据集的拓扑关系的整个流程,并实施创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太难了。点状要素的输入、编辑相对容易。
此外,本实验还用到对符号的设计,虽然ArcGIS的符号库内容较丰富,但并不一定满足所有专业领域,用户可以按自己的需要设计符号。本次的实验涉及点、线、面三种基本符号的设计、制作,包括用图片制作点符号、按需要制作线符号。ArcGIS中还有其他类型的符号设计、制作,可以在掌握了以上基本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制作出更加复杂、个性化的专题地图,满足特殊需要。
2.实验原理、实验流程或装置示意图
(1)、实验原理:
本次实验为综合性实验,在实验过程中,运用了ArcGis软件中很多方面的功能,比如专题地图符号的设计,利用ArcCatalog创建新的图层文件等等。
实验主要根据所采集的地图,以该地图为模板,也即是背景图,绘制自己需要的图层,以达到实际运用的需求。
(2)、实验流程:
4.实验总结
本次实验属于综合性实验,对操作地理信息系统软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此次实验,我对软件的使用更加熟练,以前的单章练习一直是顺着参考书的要求按部就班,学到的只是皮毛,只有通过真正自己的设计,融入自己独特的设计理念,做出来的地图才会更有个性,制作者才能在这个过程中学到更多,了解更多。
始终是初次接触地理信息系统,我对系统软件的应用还只停留在原始阶段,在制图中往往遇到了很多困难,做出的地图还只是次品。例如,还不能在地图中插入有效准确的指南针、比例尺等等。对软件的很多功能并不是太了解,做出的地图在美观上、精确度上还有待改进。实验的一个失误在于输出地图时没有取消模板地图的显示,以及地图的页面布局不太协调。
(4)、图形输出
完成对各新建图层的编辑之后,就要对地图进行输出。
在所制作的地图中插入标题、图例等要素,调整页面设置,达到自己的要求后,就选择file菜单下的输出图形功能,完成整幅地图的制作。
二.实验报告
1.实验现象与结果
2.对实验现象、实验结果的分析及其结论
本实验主要是对点、线、多边形空间数据的输入和基本编辑,是实验的重要内容,ArcMap提供了许多空间数据的输入、编辑功能,各种功能配合使用,可以提高效率,防止差错,保证质量。只有反复实践、切身体会,才能积累编辑的经验和技巧。掌握线状要素的输入、编辑是关键;学会了线要素的输入、编辑,再处理多边形就
Type Picture Marker Symbol下拉选择
系统自动跳出窗口,提示选择图片文件,选择图片“景点图标.BMP”,按“打开”按钮,返回符号特性编辑(Symbol Property Editor)对话框。继续作如下的设置:
Size10
Angle0
X offset0
Yoffset0
景点符号制作完成。选择OK,退出符号特性编辑(Symbol PropertyEditor)对话框。返回Styles Manager对话框,此时还需要输入新制作点符号的名称,将其取名为“景点”,按Close键退出Styles Manager对话框。自己制作的点符号“景点”就可以用于景点要素的显示、制图。
依据实验原理,实验流程主要有以下几点:
1、寻找模板地图;
2、符号设计;
3、创建图层;
4、对图层进行编辑;
5、输出地图。
3.实验设备及材料
ArcGis系列软件,Windows操作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实习教程
一.实验设计方案
4.实验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
(1)实验步骤:
①、寻找模板地图,作为此次实验的底图;
②、符号设计,地图中涉及“村庄”、“医院”、“景点”等要素,设计其符号助于后续使用;
相信在对地理信息系统的更多学习中,会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水平。
教师评语及评分:
签名:年月日
用同样的方法制作出来医院的符号“医院”。
(3)、创建图层
①、ArcCatalog中新建Shapefile
Windows 下,选择开始 / 程序/ ArcGIS / ArcCatalog,启动ArcCatalog。在ArcCatalog 左侧Catalog 窗口中,选择所要创建的文件夹,单击鼠标右键,选择New / Shapefile,进入新建Shapefile 对话框:
Color设置颜色为黑色
With调整线宽设置为0.5
点击OK,关闭Symbol Selector对话框,返回符号特性编辑(Symbol Property Editor)对话框。继续选择特template选项卡,此处用于设置虚线线型的间距。用光标选择滑动标尺,将标尺上的滑块滑动到第11格,将线型的间距设置为10个单位。然后,点击标尺第四个单位处,系统将再生成一处一段虚线,设置效果如图:
用同样的方法,完成对公路线性图标的制作,在这次试验中,公路的制作比铁路容易得多。
2、点符号制作
选择菜单Tools / Styles / Styles Manager,进入Styles Manager对话框,进行有关设置。在左侧的对话框中,选择ESRI / Maker Symbols,然后将光标移动至右侧的对话框中,单击鼠标的右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New—Maker Symbol…,进入符号特性编辑(Symbol Property Editor)对话框。在符号特性编辑(SymbolProperty Editor)对话框,调整以下两个设置:
Color保持为黑色
With调整设置为0.5
点击图标,增加一个图层,可以看到在Layers窗口下增加了一个图层。选择新增加的图层,在右侧的Properties列表中选择Hash line选项卡。在Hash line选项卡下方,点击Hash Symbol,进入Symbol Selector对话框,再作如下的设置:
在 Editor 工具栏中选用Editor / StopEditing,停止编辑状态,。在目录表(TOC)中,右键单击图层“村庄”,在快捷菜单中选择Open Attribute Table,图层对应的属性表“Attribute of村庄”打开,在右侧Option菜单中新建一个字段“名称”,在每个点要素的“名称”字段中输入地名。如图所示:
用同样方法编辑“铁路”线要素图层。
面要素编辑:
在Target 下拉表中选择目标图层“水体”,对水体进行编辑,点击任意线(Sketch)工具图标,开始输入多边形要素,此时,光标变成了带小十字的圆圈。第一次单击鼠标的左键,就输入了多边形边界线的第一个结点,再单击鼠标,就输入该线的另一个拐点,双击鼠标左键结束多边形的输入,多边形自动封闭。同样打开“Attribute of水体”,对名称进行输入。
1、制作公路与铁路的线型符号
移动至右侧的对话框中,单击鼠标的右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 New—Line Symbol,进入符号特性编辑(Symbol Property Editor)对话框。如图所示:
在符号特性编辑(Symbol Property Editor)对话框,调整以下两个设置:
Type Cartographic Line Symbol下拉式选择
本科学生综合性实验报告
学号姓名
学院专业、班级
实验课程名称地理信息系统
教师及职称
开课学期至学年学期
填报时间年月日
云南师范大学教务处编印
实验序号
2
实验名称
地图符号的设计及地图初步制作技巧
实验时间
2011年12月20日
实验室
地理信息系统实验室
1.实验目的
(1)、应用所学知识,学会地图的初步处理及制作;
(2)、提高自身思维能力,为进一步运用ArcGis软件处理地图打下坚实基础。
用同样方法编辑“景点”“医院”两项点要素图层。
线要素编辑:
在Target 下拉表中选择目标图层“公路”,对公路进行编辑,点击任意线(Sketch)图标,开始输入线要素,此时,光标变成了带小十字的圆圈。第一次单击鼠标的左键,就输入了一条线段的起结点(Start Node),再单击鼠标,就输入该线的中间拐点(Vertex),双击鼠标左键输入了终结点(End Node)。同样打开“Attribute of公路”,对名称进行输入。
Name: 村庄 键盘输入文件名
Feature Type:point下拉选择,类型为点要素
成功创建村庄点要素Shapefile。其界面如下图:
运用同样的方法,创建点要素Shapefile“景点”“医院”,线要素“公路”“铁路”、面要素“水体”。
2加载图层
退出ArcCatalog,在ArcMap中,点击加载按钮,在创建Shapefile的文件目录下将刚刚创建的“景点”“医院”“村庄”“公路”“铁路”Shapefile加载。加载后显示为空白,图层里没有任何要素。
3、对图层的编辑
点要素编辑:
继续加载模板地图,在ArcMap标准按钮栏中点击按钮,调用出Editor工具条,也可在菜单中选用View / Toolbars / Editor。在 Editor 工具栏中选用Editor / Start Editing,进入编辑状态。
在Task列表中,显示为Create New Feature,表示目前处于新建要素状态。在Target 下拉表中选择目标图层“村庄”,对村庄进行编辑,利用任意线(Sketch)工具找出模板地图上需要的村庄要素的点。
③、创建图层,利用ArcCatalog新建Shapefile;
④、加载新建的Shapefile,对图层进行编辑,这是本次实验的主要内容;
⑤、输出地图,并在输出的地图中插入图例、图名等要素。
(2)注意事项:
在新建Shapefile的过程中,要明白自己的路径,以免造成找不到数据的问题;在对图层进行编辑的时候,如果要在属性表中添加字段,需要先选择“stop editing”停止编辑,才能顺利添加。
选择Cartographic Line选项卡,调整虚线段的几个特性:
Color保持为黑色
With调整设置为8
铁路线型制作完成,可以在对话框的预览窗口看到制作线型符号的效果。按OK键,退出符号特性编辑(Symbol Property Editor)对话框,返回Styles Manager对话框,此时还需要输入新制作型符号的名称,这里将其取名为“铁路”,按Close键退出Styles Manager对话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