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博士、硕士-采矿工程岩石力学考题3
(完整版)重庆大学考试《岩石力学》题统计

岩石力学以往考题一、名词解释1、矿物与岩石(2003,2009)矿物指由地质作用所形成的天然单质或化合物。
岩石是自然界各种矿物的集合体,是天然地质作用的产物,是构成岩体的基本单元。
2、地质体与岩体(2003)岩石与岩体(2004)p75地质体是指地壳内占有一定的空间和有其固有成分,并可以与周围物质相区别的地质作用的产物。
岩体是指在一定的地质条件下,含有诸如节理、裂隙、层理和断层等地质结构面的复杂地质体。
4、岩体完整性系数又称裂隙系数,为岩体与岩石的纵波速度平方之比,用来判断岩体中裂隙的发育程度.(附上书上的公式)5、岩石(芯)质量指标RQD(2003,2004,2005,2006,2007,2009)p119岩石质量指标(RQD):将长度在10cm(含10cm)以上的岩芯累计长度占钻孔总长的百分比。
(附上书上公式)6、岩石的流变性(2003,2006)与蠕变、松弛和弹性后效(2003)p198流变性:材料应力-应变曲线关系与时间因素有关的性质,包括蠕变、松弛和弹性后效。
蠕变:应力不变时,变形随时间增加而增长的现象.松弛:应变不变,应力随时间增加而减小的现象。
弹性后效:加载或卸载时,弹性应变滞后于应力的现象.7、岩石的透水性与渗透系数(2003)p29岩石的透水性:岩石能被水透过的性能。
透水性的大小可用渗透系数来衡量,它主要取决于岩石中孔隙的大小,方向及相互连通情况.渗透系数:单位水力梯度下的单位流量,它表示岩体被水透过的难易程度.8、(岩体)结构面的裂隙度和切割度(2003)p88-89岩体裂隙度:沿取样线方向单位长度上的节理数量。
切割度:岩体被节理割裂分离的程度.9、岩石的抗冻性(2004,2009)p30岩石的抗冻性是指岩石抵抗冻融破坏的性能,通常用抗冻系数表示.抗冻系数指岩石试样在±250C的温度区间内,反复降温、冻结、融解、升温,其抗压强度有所下降,岩样抗压强度的下降值与冻融前的抗压强度的百分比.10、抗剪切强度(2004)p43岩石抗剪强度是指岩石在剪切荷载作用下,达到破坏前所能承受的最大剪应力。
《岩石力学与工程》(科学)总复习题.doc

《岩石力学与工程》(科学)总复习题.doc《岩石力学与工程》(科学)总复习题岩石力学总复习一、概念题1、岩体质量指标RQD。
答:将长度为10cm (含10cm)以上的岩芯累计长度占钻孔总长的百分比,称为岩石质量指标RQDo (P119)2、岩石的弹性模量和变形模量。
答:应力(6 )与应变(£)的比率被称为岩石的弹性模量。
岩石的变形模量为正应力5与总应变(£ e+ £ p)之比。
(P59)3、地应力及次生应力。
答:地应力是存在与地层中的未受工程扰动的天然应力,也称岩体初始应力、绝对应力或原岩应力-(P129)经应力重分布形成的新的平衡应力,称为次生应力或诱发应力。
(P307)4、岩石的蠕变和松弛。
答:蠕变是当应力不变时,变形随时间增加而增长的现象。
松弛时当应变不变时,应力随时间增加而减小的现象。
(P198)5、地基承载力。
答:地基承载力是指地基单位面积上承受荷载的能力。
(P402)6、弹性变形。
答:物体在受外力作用的瞬间即产生全部变形,而去除外力(卸载)后乂能立即恢复其原有形状和尺寸的性质称为弹性,产生的变形称为弹性变形。
(P52)7、等应力轴比。
答:等应力轴比就是使巷道周边应力均匀分布时的椭圆长短轴之比。
(P315)8、极限承载力。
答:地基处于极限平衡状态时,所能承受的荷载即为极限承载力。
(P402)9、塑性变形。
答:物体受力后产生变形,在外力去除(卸载)后变形不能完全恢复的性质称为塑性,不能恢复的那部分称为塑性变形,或称永久变形、残余变形。
(P52)10、岩石本构关系。
答:岩石本构关系是指岩石的应力或应力速率与其应变或应变速率的关系。
(P183)二、填空题1、根据结构面成因,分为原生结构面,构造结构面,次生结构面。
P822、同一岩石各种强度最大的是单轴抗压强度,中间是抗剪强度,最小的是单轴抗拉强度。
3、岩石的抗剪强度用了凝聚力c和内摩擦角中表示。
P2194、隧道轴线方向一般与最大主应力平行(一致),弹性应力状态下无关,轴对称图形无关。
矿大高等岩石力学试题答案

1. 简述岩石的强度特性和强度理论,并就岩石的强度理论进行简要评述。
答:岩石作为一种天然工程材料的时候,它具有不均匀性、各向异性、不 连续等特点,并且受水力学作用显著。
在地表部分,岩石的破坏为脆性破 坏,随着赋存深度的增加,其破坏向延性发展。
岩石强度理论是判断岩石试样或岩石工程在什么应力、应变条件下破 坏。
当然岩石的破坏与诸多因素有关,如温度、应变率、湿度、应变梯度 等。
但目前岩石强度理论大多只考虑应力的影响,其他因素影响研究并不 深入,故未予考虑。
(1) .剪切强度准则a. Coulomb-Navier 准则Coulomb-Navier 准则认为岩石的破坏属于在正应力作用下的剪切破坏, 它不仅与该剪切面上剪应力有关,而且与该面上的正应力有关。
岩石并不 沿着最大剪切应力作用面产生破坏,而是沿其剪切应力和正应力最不利组 合的某一面产生破裂。
即:|| C tan式中 为岩石材料的内摩擦角,为正应力,C 为岩石粘聚力。
b. Mohr 破坏准则根据实验证明:在低围压下最大主应力和最小主应力关系接近于线性 关系。
但随着围压的增大,与关系明显呈现非线性。
为了体现这一特点, 莫尔准则在压剪和三轴破坏实验的基础上确定破坏准则方程,即 : II f此方程可以具体简化为斜直线、双曲线、 抛物线、摆线以及双斜直线等 各种曲线形式,具体视实验结果而定。
虽然从形式上看,库仑准则和莫尔准则区别只是在于后者把直线推广 到曲线,但莫尔准则把包络线扩大或延伸至拉应力区。
c. 双剪的强度准则Mohr 强度准则是典型的单剪强度准则,没有考虑第二主应力的作用。
我国学者俞茂宏从正交八面体的三个主应力出发,提出了双剪强度理论和 适用于岩土介质的广义双剪强度理论, 并得到了双剪统 ■强度理论: 1一 ,b 2 3 1 b 1 3 t 2 1忒 1 一 ,b 21 3 1 b 1 3t 2 1式中 和b 为两个材料常数,是岩石单轴抗拉强度。
岩石力学考试题(含答案)

岩石力学考试试题1、岩体的强度小于岩石的强度主要是由于( A )。
( A )岩体中含有大量的不连续面( B )岩体中含有水( C )岩体为非均质材料( D )岩石的弹性模量比岩体的大2、岩体的尺寸效应是指( C )。
( A )岩体的力学参数与试件的尺寸没有什么关系( B )岩体的力学参数随试件的增大而增大的现象( C )岩体的力学参数随试件的增大而减少的现象( D )岩体的强度比岩石的小3 、影响岩体质量的主要因素为( C )。
(A)岩石类型、埋深(B)岩石类型、含水量、温度(C)岩体的完整性和岩石的强度(D)岩体的完整性、岩石强度、裂隙密度、埋深4、我国工程岩体分级标准中岩石的坚硬程序确定是按照(A )。
(A)岩石的饱和单轴抗压强度(B)岩石的抗拉强度(C)岩石的变形模量(D)岩石的粘结力5、下列形态的结构体中,哪一种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D )(A)锥形(B)菱形(C)楔形(D)方形6、沉积岩中的沉积间断面属于哪一种类型的结构面?( A )(A)原生结构面(B)构造结构面(C)次生结构面7、岩体的变形和破坏主要发生在( C )(A)劈理面(B)解理面(C)结构(D)晶面8、同一形式的结构体,其稳定性由大到小排列次序正确的是( B )(A)柱状>板状>块状(B)块状>板状>柱状(C)块状>柱状>板状(D)板状>块状>柱状9、不同形式的结构体对岩体稳定性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的排列次序为( A )(A)聚合型结构体>方形结构体>菱形结构体>锥形结构体(B)锥形结构体>菱形结构体>方形结构体>聚合型结构体(C)聚合型结构体>菱形结构体>文形结构体>锥形结构体(D)聚合型结构体>方形结构体>锥形结构体>菱形结构体10、岩体结构体是指由不同产状的结构面组合围限起来,将岩体分割成相对的完整坚硬的单无块体,其结构类型的划分取决于( D )(A)结构面的性质(B)结构体型式(C)岩石建造的组合(D)三者都应考虑1、在我国工程岩体分级标准中,软岩表示岩石的饱和单轴抗压强度为( C )。
岩石力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一、填空题【1】弹性体的特征:在外力作用下物体变形,当外力不超过一定限度时,除去外力后变形能完全恢复。
【2】弹性力学的平面问题包括:平面应力问题和平面应变问题;【3】变质岩分类包括片理状岩类(片麻状构造、片状构造、千枚状构造、板状构造)和块状岩类(块状构造);【4】岩石的密度:岩石单位体积所具有的质量。
【5】岩石的容重:岩石单位体积所具有的重量。
【6】岩石的容重取决于:(1)岩石的矿物成分;(2)孔隙发育程度;(3)含水量【7】岩石强度:是指岩石在外荷载作用下,达到破坏前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
【8】岩石的三轴抗压强度:是指岩石在三围荷载作用下,达到破坏前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应力。
【9】三轴压缩试验的加载方式(1)真三轴加载;(2)伪三轴加载;【10】岩石的变形有:(1)弹性变形;(2)塑性变形;(3)黏性变形;【10】岩体的结构单元有:(1)结构面(坚硬结构面、软弱结构面);(2)结构体(块状结构体、板状结构体);【11】岩体的赋存环境包括:(1)地应力;(2)地下水;(3)地温;【12】根据结构面的成因不同分:(1)原生结构面(2)构造结构面(3)次生结构面【13】流变现象:是指应力-应变曲线与时间因素有关的性质,岩体在变形过程中有时间效应的现象。
【14】岩石的流变包括:(1)蠕变(当应力不变时,变形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的现象);(2)松弛(当变形一定时,应力随时间的延长而减小的现象);(3)弹性后效(当瞬间加载或卸载时,应变滞后于应力的现象)。
【15】围岩-支护共同作用:是指围岩与支护形成一个共同体,使其两者之间产生相互耦合和相互影响的情况。
【16】马克斯威尔体(本构方程、蠕变方程、松弛方程)和凯尔文体(本构方程、蠕变方程、弹性后效(卸载效应))的相关方程答:马克斯威尔体具有瞬间变形、等速蠕变和松弛的性质;凯尔文体具有弹性后效、稳定蠕变,没有松弛的性质;【17】岩石种类: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
岩浆岩:深成岩、浅成岩、喷出岩。
岩石力学考试题..doc

岩石力学考试题..doc重庆科技学院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石油工程2012级(钻井工程)《岩石力学》期末复习资料1.什么叫岩石?什么叫岩体?它们之间的区别何在?答:岩石,是组成地壳的基本物质,它是由矿物或岩屑在地质作用下按一定规律凝聚而成的自然地质体。
岩体,是指一定工程范围内的自然地质体,它经历了漫长的自然历史过程,经受了各种地质作用,并在地应力的长期作用下,在其内部保留了各种永久变形和各种各样的地质构造形迹(不整合、褶皱、断层、层里、节理、劈理等不连续面。
岩石和岩体的重要区别就是岩体包含若干连续面,岩体的强度远低于岩石强度。
2. 岩石按照成因分成哪几类?其各自的成因及特征是什么?试举出几种岩石实例。
答:按照成因,岩石可分成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三大类。
岩浆岩是由岩浆冷凝而成的岩石。
组成岩浆岩的各种矿物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较为稳定,它们之间的连接是牢固的,具有较高的力学强度和均匀性(橄榄岩、流纹岩)。
沉积岩是由母岩在地表经风化剥蚀而产生的物质,通过搬运、沉积、和固结作用而形成的岩石。
沉积岩的物理力学特性与矿物和岩屑的成分,胶结物的性质有很大关系,另外,沉积岩具有层理构造(砾岩、页岩、泥岩)。
变质岩是由岩浆岩、沉积岩甚至变质岩在地壳中受到高温、高压及化学活动性流体的影响下发生编制而形成的岩石。
它的物理性质与原岩的性质、变质作用的性质和变质程度有关(片麻岩、板岩、大理岩)。
3.什么叫岩石力学?其研究内容是什么?研究方法有哪些?答:岩石力学是研究岩石及岩体在各种不同受力状态下产生变形和破坏的规律,并在工程地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定量地分析岩体稳定性的一门学科。
岩石力学研究的内容: (1) 基本原理,包括岩石的破坏、断裂、蠕变及岩石内应力、应变理论等的研究;(2)实验室试验和现场原位试验,包括各种静力和动力方法,以确定岩块和岩体在静力和动力作用下的性状及tanti 内的初始应力;(3)在实际应用方面,包括地表岩石地基的稳定和变形问题、岩石边坡的稳定性等问题的研究。
(完整版)《岩石力学》试题及答案A

……………………………………密…………封……………线…………………………………1、岩石力学的定义(5分)2、何为岩石的强度?表示岩石强度的指标有哪些?(5分)3、试述学过的岩石破坏准则(要求列举4个)列出相应的表达式且说明各自的适用情况。
(7分)第1页共6 页……………………………………密…………封……………线…………………………………4、什么是岩体初始应力?试简要说明研究岩体原始应力的工程意义?(5分)5、详细介绍压力拱理论?(8分)6、什么叫滑坡?滑坡动面的形式有几种?(5分)7、什么叫岩基极限承载力?计算时应考虑哪能些条件?(5分)第2 页共6 页……………………………………密…………封……………线…………………………………二、作图题:(5分)直剪破坏试验全过程曲线可分几段?各区段的特点是什么?三、选择题:(2/题)(共10分)1、模量比是指:a. 岩石的 单轴抗压强度和它的弹性模量之比。
( )b. 岩石的 弹性模量和它的单轴抗压强度之比。
( )c. 岩体的 单轴抗压强度和它的弹性模量之比。
( )d.岩体的 弹性模量和它的单轴抗压强度之比。
( )2、室内静荷载单轴抗压强度试验要求加荷速度:a.0.5_0.8MPa/s ( )b. 0.5_1.0MPa/s ( )c. 0.3_0.5MPa/s ( )d. 0.3_0.8MPa/s ( )3、 a. γμ)1(+=E k ( ) b. γμ)1(-=Ek ( )c. γμγE k =( ) d. μγ+=1Ek ( )4、下列研究岩石弹性、塑性和粘性等力学性制裁的理想力学模型中,哪一种被称为凯尔文模型?( )(A )弹簧模型 ( ) (B )缓冲模型 ( ) (C )弹簧与缓冲器并联 ( ) (D )弹簧与缓冲器串联 ( )5、岩坡发生在岩石崩塌破坏的坡度,一般认为是( )。
(a )>45°时 (b )>60°时 (c )>75°时 (d )90°时第 3 页 共 6 页\……………………………………密…………封……………线…………………………………五、计算题:(45分)1、将直径为3cm的岩心切成厚度为0.7cm的薄岩片,然后进行劈裂试验,当荷载达到1kN 时,岩片即发生开裂破坏,试计算试件的抗拉强度。
重庆大学采矿考研岩石力学复习重点

P5 岩石力学的基本研究内容和方法
P13 岩石(名词)
P24 岩石的物理性质(问答题,P24--P30页)
P31 岩石的强度(名词)
P32单轴抗压强度(名词)和三种破坏形式(问答)
P43抗剪切强度(名词)
P50全应力应变曲线的三个用途(答三点,叙述)
P53 单轴压缩条件下掩饰的变性人特征(问答,4点)
P60泊松比P61岩石的扩容(名词)
p68影响岩石力学性质的主要因素(问答5点)
p75结构面、岩体、岩体力学性质(名词)
p77岩体结构分类依据(问答)
p82结构面p83构造结构面p88岩体的裂隙度和切割度p90尺寸效应p101岩体强度p110岩体完整性系数(名词)
p90结构面的力学性质(问答,共三点)
p119岩体质量分类的意义(问答)岩体质量指标RQD
p120岩体质量分级(问答)
p129原岩应力(名词)
p131地应力成因p133地应力分布的规律p138地应力测量的方法p146声发射发原理(问答)
p198岩石流变的概念(问答,全答,画图)p200基本元件(考过粘性元件,问答)
p217岩石的长期强度(名词)
p219岩石强度理论(库伦准则,摩尔强度理论,画图记公式背诵)p372边坡的破坏形式及其影响因素(问答)
主要内容就这么多,后边可能还会涉及几个名词解释,自己在看看课本。
这些题都没有给答案,答案你自己总结,总之答的多了没有坏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试述库仑准则和莫尔假定的基本内容。
(20分)
二. 论述岩石在复杂应力状态下的破坏类型,并阐述其在工程岩
体稳定性研究中的意义。
(20分)
三. 论述影响岩石力学性质的主要因素。
(20分)
四. 什么是岩石的水理性?如何描述岩石的水理性?(20分)
五. 什么是岩石的应力-应变全过程曲线,研究应力-应变全过程
曲线的意义是什么?(20分)
一. 试述库仑准则和莫尔假定的基本内容
该准则是1773年由库仑引入的,他认为趋于使一平面产生破坏的剪应力受到材料的内聚力和乘以常数的平面的法应力的抵抗,即 |τ| = S 0 + μσ其中,σ和τ是该破坏平面的法向应力和剪应力,S 0可以看作是材料的固有剪切强度的常数,μ是材料的内摩擦系数的常数。
根据该理论可以推论出,当岩石发生破坏时所产生的破裂面将有两个可能的共轭破裂面,且均通过中间主应力的方向,并与最大主应力方向成夹角(),这里的内摩擦角φπ2141-。
μφ1tan -=莫尔假定是莫尔于1900年提出的一种剪切破坏理论,该理论认为岩石受压后产生的破坏主要是由于岩石中出现的最大有效剪应力所引起,并提出当剪切破坏在一平面上发生时,该破坏平面上的法向应力σ和剪应力τ由材料的函数特征关系式联系: |τ| = f (σ)按莫尔假定可以看出:①岩石的破坏强度是随其受力条件而变化的,周向应力越高破坏强度越大;②岩石在三向受压时的破坏强度仅与最大和最小主应力有关,而与中间主应力无关;③三向等压条件下,莫尔应力圆是法向应力σ轴上的一个点圆,不可能与莫尔包络线相切,因而岩石也不可能破坏;④岩石的破裂面并不与岩石中的最大剪应力面相重合,而是取决于其极限莫尔应力圆与莫尔包络线相切处切点的位置,这也说明岩石的破裂不仅与破裂面上的剪应力有关,也与破裂面上出现的法向正应力和表征岩性的内聚力和内摩擦角有关。
总之,莫尔假定考虑了岩石的受力状态、周向应力约束的影响和岩石的本身性能,能较全面的反映岩石的破坏强度特征,但该假定忽视了中间主应力对岩石破坏强度的影响,而事实证明中间主应力对其破坏强度是有一定程度影响的。
二. 论述岩石在复杂应力状态下的破坏类型,并阐述其在工程岩体稳定性研究中的意义在关于岩石破裂的所有讨论中,破裂面的性质和描述是最重要的,出现的破裂类型可用下图中岩石在各种围压下的行为来说明。
在无围压受压条件下,观测到不规则的纵向裂缝[见图(a)],这个普通现象的解释至今仍然不十分清楚;加中等数量的围压后,图(a)
中的不规则性态便由与方向倾斜小于45度角的单一破裂面所代替[图(b)],这是压应力条件下的典型破裂,并将其表述为剪切破坏,它的特征是沿破裂面的剪切位移,对岩石破裂进行分类的Griggs 和Handin(1960)称它为断层;因为它符合地质上的断层作用,后来有许多作者追随着他们;然而,更可取的似乎是限制术语断层于地质学范围,保留术语剪切破裂于试验范围更好;如果继续增加围压,使得材料成为完全延性的,则出现剪切破裂的网格[图(c)],并伴有个别晶体的塑性。
破裂的第二种基本类型是拉伸破裂,它典型地出现于单轴拉伸中,它的特征是明显的分离,而在表面间没有错动[图(d)]。
在较为复杂的应力条件下出现的破裂,可以认为上述类型之一或其它。
如果平板在线载荷之间受压[图(e)],则在载荷之间出现一个拉伸破裂,如果这些载荷是由环绕材料的外套挤入材料的裂缝中引起的,则将破裂表述为侵入破裂,当检查图(a)情况中的破裂面时,它们中的一些部分有剪切破裂的状态。
而其他一些部分显然是拉伸破裂。
岩石破裂中,注意力还将集中于重要的扩容现象,它发生于岩石试件的单轴
和三轴受压期间.通常,在三轴试验中,围压是由流体通过一个刚度可忽略不计的不渗透膜来施加的,在这样的试验中,试件的径间膨胀和扩容显然不会由于围压的增加而被局部或均匀地阻挡;如果试件被更多的岩石包围,象实际情形中听发生的那样,那就将是这种情况,不管围岩是否破坏,预料它所提供的阻力会有增加最小主应力值的效应,因此趋于阻止破坏和集中破裂于有限的体积内。
三. 论述影响岩石力学性质的主要因素
回答要点:
论述影响岩石力学性质的因素很多,如水、温度、风化程度、加荷速度、围压的大小、各向异性等等,对岩石的力学性质都有影响。
现分述如下:
1、水对岩石力学性质的影响。
主要表现在连接作用、润滑作用、水楔作用、孔隙压力作用、溶蚀及
潜蚀作用;2、温度对岩石力学性质的影响。
随着温度的增高,岩石的延性加大,屈服点降低,强度也降低;
3、加荷速度对岩石力学性质的影响。
随着加荷速度的降低,岩石的延性加大,屈服点降低,强度也降低;
4、围压对岩石力学性质的影响。
随着温度的增高,岩石的延性加大,屈服点降低,强度也降低; 风化对岩石力学性质的影响。
产生新的裂隙、矿物成分发生变化、结构和构造发生变化。
四. 什么是岩石的水理性?如何描述岩石的水理性?岩石遇水作用后,会引起某些物理、化学和力学等性质的改变,水对岩石的这种作用特性称为岩石的水理性。
岩石的水理性主要包括吸水性、抗冻性和软化系数三个方面。
岩石的吸水性是指岩石吸收水分的性能,其水量的大小取决于岩石孔隙体积的大小及其敞开或封闭程度等,描述岩石吸水性的指标有吸水率、饱水率和饱水系数。
岩石的吸水率V 1为标准大气压力下,岩石吸入水的重量W 1与岩石干重量W d 之比:
%10011⨯=
d W W V 岩石的饱水率V 2为高压(150个大气压)或真空条件下,岩石吸入水的重量W 2与岩石干重量W d 之比: %10022⨯=d
W W V 岩石的饱水系数K s 为吸水率V 1与饱水率V 2之比:
21
V V K s =
显然,吸水性较大的岩石在吸水后往往会产生较大的膨胀,它将会给地下空间的支护造成很大的压力。
岩石的抗冻性是指岩石抵抗冻融破坏的性能,它是评价岩石抗风化稳定性的一个重要指标。
当岩石经过反复冻结和融解时,由于岩石中含各种矿物的膨胀系数不同,岩石产生不均匀膨胀而导致岩石结构破坏,同时由于岩石中的水分冻结对岩石产生膨胀压力,这都将致使岩石强度降低,甚至引起岩石的破坏。
岩石的抗冻性可用抗冻系数C f 表示,它是指岩石试件在±250C 的温度区间内,反复降温、冻结、升温、融解,然后测量其抗压强度的下降值,以此强度下降值与冻融实验前的抗压强度之比的百分率作()cf c σσ-c σ为抗冻系数C f :
%100⨯-=c
cf c f C σσσ其中,冻融实验前岩石试件的抗压强度,冻融实验后岩石试件的抗压强度。
c σcf σ岩石中含水量的多少也会影响岩石的强度,一般而言,岩石含水越多,其强度就会越低,通常可以用软化系数来反映岩石的这种关系。
所谓软化系数,是指岩石试件在饱水状态下的抗压强度与干燥状态c ηc ηc σ下的抗压强度的比值:
'c σ 'c c c σση=
各类岩石的软化系数一般在0.45-0.90之间变化。
五. 什么是岩石的应力-应变全过程曲线,研究应力-应变全过程曲线的意义是什么?所谓岩石的应力-应变全过程曲线是指采用刚性材料试验机对岩石试件在外载荷作用的全过程中所测取的的应力与应变所绘制的
应力-应变关系曲线。
一般而言,在不同应力条件下,岩石材料的
完整应力-应变全过程曲线可分为以下四个部分,亦即是岩石变形
的四个基本阶段(如右图所示):①OA 段,曲线稍向上凹,为岩石材料的孔隙压密变形阶段,对于孔隙度较大或结构较为松散的岩石
类材料,该变形阶段较为明显;②AB 段,曲线非常接近直线的部
分,为岩石类材料的弹性变形阶段,并将B 点所对应的应力值称为
屈服应力或弹性极限,对于坚硬致密的岩石类材料,该直线部分十
分明显;③BC 段,曲线稍向下凹,到达点时岩石发生宏观破坏,当在BC 中任意点K 卸载后再加载时,则其B 点将移至K 点,因此,称此阶段为岩石材料的应变硬化变形阶段,对于软弱类岩石,该应变阶段较为明显;④CD 段,岩石此时虽然已经发生宏观破坏,但由于尚未完全破裂仍能够承受一定载荷,但其承载能力将随变形的逐渐增大而减小,当在BC 中任意点Q 卸载后再加载时,则其所能达到的最高应力值将比Q 点的应力值要低,所以称此变形阶段为应变软化变形阶段。
研究应力-应变全过程曲线的工程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从岩石应力-应变全过程曲线中可以看出,岩石即使在发生破坏而且变形很大的情况下,也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事实上,在矿井中所看到的岩体都有程度不同的破裂,但仍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也就是这个原因;二是从岩石应力-应变全过程曲线中可以判定该种岩石在高应力作用下是否会易于发生岩爆,因为一般而言,岩石试件中的应力在达到峰值以前,积蓄于岩石试件内部的弹性应变能就约等于应力-应变全过程曲线峰值左侧的面积A ,而
岩石试件破坏时所消耗的能量也就等于应力-应变全过程曲线峰值右侧的面积B ,若A>B ,则表示该岩石在高应力作用下破坏后尚剩余部分能量,这部分能量的突然释放就及有可能会引起岩爆。
另外,也可以通过岩石的应力-应变全过程曲线预测其是否发生蠕变破坏和循环载荷条件下是否发生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