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生产课件
合集下载
清洁生产培训课件(PPT 45页)

我国清洁生产开始
一、清洁生产政策动向 1. “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1992年国务院批准) 2.第二次全国工业污染防治工作会议(1993年) 3.“中国21世纪日程”(1994年,国务院批准) 4.“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 (1996年,全国环境保护会议) 5.国家环境保护局关于推行清洁生产的若干意见 (1997年)
实施清洁生产审核。
(超标—强制审核)
使用有毒、有害原料进行生产或者在生产中排放有毒、
有害物质的企业,应当定期实施清洁生产审核,并将审核结
果报告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
门和经济贸易行政主管部门。
1.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文件 环发[2003]60号 关于贯彻落实《清洁生产促进法》的若干意见 (2003.4.4)
清洁生产是一个动态的、相对的概念,所谓先进 的工艺和清洁的产品、以至清洁的能源是和现有的 工艺、产品、能源比较而言的。因此推行清洁生产 本身是个持续完善的过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 科学技术的进步,需要适时地提出更新的目标,争 取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 的方法 。20.1 0.2720. 10.27Tuesday, October 27, 2020
铅锌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火电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电解金属锰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
清洁生产— —
是要从根本上解决工业污染问题,即在 污染前采取防治对策,而不是在污染后采取 措施治理,将污染物消除在生产过程中,实 行工业生产全过程控制。
是一种以源头削减、污染预防为 主要特征的环境战略
节能:节约能源、资源,包括节水、节电、节约蒸
汽、节约燃料(煤、柴油、天然气等)
降耗:降低物料的消耗 减污: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 增效:增加效益
清洁生产PPT课件

时间
25
清洁生产与末端治理对比
比较项目 思考方法 产生年代 控制过程 控制效果
产污量 排污量 资源利用率 资源耗用 产品成本 经济效益 污染转移 目标对象
清洁生产 污染物消除在生产过程中
80年代末期 生产全过程控制
比较稳定 明显减少
减少 增加 减少 降低 增加 无 全社会
末端治理 污染物产生后再处理
7
4、伦敦烟雾事件 1952年
• 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的直接原因是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硫和 粉尘污染,间接原因是开始于12月4日的逆温层所造成的 大气污染物蓄积。烟雾逼迫所有飞机停飞,汽车白天开灯 行驶,行人走路困难,并使呼吸疾病患者猛增。12月5日 -9日共有四千多人死亡,两个月内又有八千多人死亡。
被误解的清洁生产
• 大扫除,卫生保洁? • 6S (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 • 政府的无理要求? • 劳民伤财,增加成本? • 清洁生产就是污染物达标排放? • 清洁生产就是要上马环保设备? • 企业吃饭都成问题,以后再说? • 为什么别人不做? • ……
18
(一)清洁生产基本概念
23
由此可见,我省的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产生的环境 负荷已经大大超过了我省的环境容量,在未来的发展中 任何新增排放的污染物都会是极其有害的,任何新增 “三废”,即便“达标处理”后排放,都可能成为毁坏 某个区域环境的“最后一根稻草”。
24
(三)工业发展与污染防治历程
工
业 发
清洁生产
展
末端治理
稀释排放 直接排放
为重点的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提高能源和原材料的利用 效率。
28
• 清洁的生产过程: ➢ 采用少废、无废的生产工艺和先进的生产设备; ➢ 尽量少用、不用有毒有害的原料; ➢ 减少生产过程中有毒有害的中间产品和各种危险因素,如高温、
25
清洁生产与末端治理对比
比较项目 思考方法 产生年代 控制过程 控制效果
产污量 排污量 资源利用率 资源耗用 产品成本 经济效益 污染转移 目标对象
清洁生产 污染物消除在生产过程中
80年代末期 生产全过程控制
比较稳定 明显减少
减少 增加 减少 降低 增加 无 全社会
末端治理 污染物产生后再处理
7
4、伦敦烟雾事件 1952年
• 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的直接原因是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硫和 粉尘污染,间接原因是开始于12月4日的逆温层所造成的 大气污染物蓄积。烟雾逼迫所有飞机停飞,汽车白天开灯 行驶,行人走路困难,并使呼吸疾病患者猛增。12月5日 -9日共有四千多人死亡,两个月内又有八千多人死亡。
被误解的清洁生产
• 大扫除,卫生保洁? • 6S (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 • 政府的无理要求? • 劳民伤财,增加成本? • 清洁生产就是污染物达标排放? • 清洁生产就是要上马环保设备? • 企业吃饭都成问题,以后再说? • 为什么别人不做? • ……
18
(一)清洁生产基本概念
23
由此可见,我省的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产生的环境 负荷已经大大超过了我省的环境容量,在未来的发展中 任何新增排放的污染物都会是极其有害的,任何新增 “三废”,即便“达标处理”后排放,都可能成为毁坏 某个区域环境的“最后一根稻草”。
24
(三)工业发展与污染防治历程
工
业 发
清洁生产
展
末端治理
稀释排放 直接排放
为重点的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提高能源和原材料的利用 效率。
28
• 清洁的生产过程: ➢ 采用少废、无废的生产工艺和先进的生产设备; ➢ 尽量少用、不用有毒有害的原料; ➢ 减少生产过程中有毒有害的中间产品和各种危险因素,如高温、
精选清洁生产培训课件PPT38页

不断加重的环境问题
• 全球变暖 • 大气污染 • 水体污染 • 酸雨蔓延 • 海洋污染
• 臭氧层破坏 • 生物物种减少 • 森林锐减 • 土壤荒漠化 • 固体废物污染
• 人类对污染治理方法的逐步转变
清洁生产的提出
• 1987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提出《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提出了可持 续发展的概念,而清洁生产提供了一种把可持续发展从理论框架推 向实际行动的可操作性的途径。
清洁生产与末端治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清洁生产、末端治理、污染预防的差异
1.3 国内外清洁生产的发展
• 1998年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主持,在韩国首尔召开了第5届国际清洁生产高级 会议,并通过了国际清洁生产宣言,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代表我国政府在宣言上 签字。
• “国际清洁生产宣言”提出,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共同的责任,保护地球环境必 须实施并不断改进可持续生产和消费的实践;清洁生产以及其它诸如“生态效 率”“绿色生产力”及“污染预防”等预防性战略是比末端治理为主的环境战 略更佳的选择。
4.将环境因素纳入研究与开发中,创造全新的解决方法; 5.共享经验; 6.采取行动实施清洁生产。
1.4 清洁生产的相关理论
• 环境资源的价值理论 • 环境容载力理论 • 废物与资源转化理论 • 最优化理论 •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生态工业理论
• 环境容载力理论
• 环境容量 • 环境承载力 定义:自然环境系统在一定的环境容量和环境质量支持下对人类活动 所提供的最大容纳程度和最大的支撑阈值。
当代人的公平 公平性原则 代际间的公平
公平分配有限的资源
持续性原则
对人类经济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越资 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
共同性原则
对于世界各国所表现的公平性和持 续性原则是共同的,实现这一总目
化工清洁生产工艺ppt课件

第二节 化工清洁生产技术
u 概述 u 乙苯生产的干法除杂工艺 u 蒽醌制取四氯蒽醌工艺 u 合成氨废水综合利用 u 加压冷凝法回收敌百虫生产副产物氯甲烷 u 尿素的深度水解技术 u 甲醇生产装置的清洁生产 u 催化裂化装置的清洁生产
11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加压冷凝法回收敌百虫生产副产物氯甲烷
20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尿素的深度水解技术
u 尿素的深度水解:即将尿素生产中要排放的工艺冷
凝液中的尿素分解成氨和CO2,再进行解吸将氨和 CO2从工艺冷凝液中分离出来回收至生产系统,使排 放废液中氨氮值低于排放标准。
12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u 原料的绿色化:采用无毒、无害的化工原料或用生
物废物代替剧毒的、严重污染环境的原料,生产特定 的化工产品。 (1)替代光气的绿色原料(P210) (2)替代氢氰酸的绿色原料(P211)
清洁生产的由来
u 清洁技术(清洁工艺):从产品的源头和生产过
程中削减或消除对环境有害的污染物。
u 清洁技术是在人们认识到,被动的末端处理为主的
污染控制战略,难以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后,提出 来的以污染预防为主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u 末端处理:针对日益恶化的环境,治理生产过程中
排放出来的废水、废气和废渣,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保护生态环境的污染控制战略。
清洁生产七个阶段课件

清洁生产审核的目的
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
03
清洁生产审核的对象
企业生产过程,包括原材料采购、仓储、生产、加工、检验、包装、销
售等各个环节。
清洁生产审核的流程
审核准备
了解企业情况,制定审核计划,明确审核目 标和重点。
审核评估
对改进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确定是否 达到预期目标。
审核实施
对企业生产过程进行详细分析,找出存在的 问题和浪费,提出改进措施。
审核报告
编写审核报告,总结审核过程和结果,提出 进一步改进的建议。
清洁生产审核的技巧
分析问题要全面
在审核过程中要全面了解企业情况,包括 原材料采购、仓储、生产、加工、检验、 包装、销售等各个环节。
评估实施效果
在实施改进措施后要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估 ,确定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清洁生产七个阶段课件
目录
• 清洁生产概述 • 清洁生产审核 • 七个阶段概述 • 清洁生产案例分析 • 总结与展望
01
清洁生产概述
清洁生产的定义
清洁生产是一种新的生产模式,旨在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污染和资源浪费,提高生产 效率和质量。
它是一种综合性的生产管理方法,涵盖了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包括原材料采购、 生产、加工、仓储、运输和销售等环节。
04
污染物排放
分析企业的污染物排放情况,包括废 水、废气、固体废弃物等污染物的排 放量、排放途径和排放环节。
生产过程审计案例
审计目的
审计范围
明确生产过程审计的目的,如查找生产过 程中的瓶颈、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源消 耗等。
确定生产过程审计的范围,包括生产设备 、生产工艺、生产过程管理等。
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
03
清洁生产审核的对象
企业生产过程,包括原材料采购、仓储、生产、加工、检验、包装、销
售等各个环节。
清洁生产审核的流程
审核准备
了解企业情况,制定审核计划,明确审核目 标和重点。
审核评估
对改进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确定是否 达到预期目标。
审核实施
对企业生产过程进行详细分析,找出存在的 问题和浪费,提出改进措施。
审核报告
编写审核报告,总结审核过程和结果,提出 进一步改进的建议。
清洁生产审核的技巧
分析问题要全面
在审核过程中要全面了解企业情况,包括 原材料采购、仓储、生产、加工、检验、 包装、销售等各个环节。
评估实施效果
在实施改进措施后要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估 ,确定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清洁生产七个阶段课件
目录
• 清洁生产概述 • 清洁生产审核 • 七个阶段概述 • 清洁生产案例分析 • 总结与展望
01
清洁生产概述
清洁生产的定义
清洁生产是一种新的生产模式,旨在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污染和资源浪费,提高生产 效率和质量。
它是一种综合性的生产管理方法,涵盖了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包括原材料采购、 生产、加工、仓储、运输和销售等环节。
04
污染物排放
分析企业的污染物排放情况,包括废 水、废气、固体废弃物等污染物的排 放量、排放途径和排放环节。
生产过程审计案例
审计目的
审计范围
明确生产过程审计的目的,如查找生产过 程中的瓶颈、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源消 耗等。
确定生产过程审计的范围,包括生产设备 、生产工艺、生产过程管理等。
清洁生产PPT课件

清洁生产是污染控制的最佳模式,与末端治理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有着本质的区别。
① 清洁生产体现的是“预防为主”方针;
② 清洁生产实现了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清洁生产与末端治理的对比
类 别 清洁生产系统 污染物消除在生产过程中 20世纪80年代末期 生产全过程控制,产品 生命周期全过程控制 比较稳定 明显减少 减少 增加 末端治理 (不含综合利用) 污染物产生后再处理 20世纪70~80年代 污染物达标排放控制 产污量影响处理效果 无显著变化 减少 无显著变化
近20年来的十大公害事件
事件名称 维索化学污染
发生地 点 发生 年份
危害情况 多人中毒,居民搬迁,几年后婴 儿畸形多
藻类湖间带动物海鸟灭绝,工 农业生产旅游业损失大 周围50英里200万人口极度不 安,直接损失10多亿美元 200万居民饮水污染,44%的 人中毒 4200人伤,400人亡,300栋房 毁,10万人被疏散 1408人伤,2万人严重中毒,15 万人接受治疗,20万人逃离
事件名称 切尔诺贝利核电 站泄漏 莱茵河污染
发生地 点 前苏联 瑞士
发生 年份
危害情况
公害原因 4号反应堆机房爆炸 化学公司仓库起火,硫, 磷,汞大量剧毒物入河
1989 31人亡,203人伤,13万人 疏散,直接损失30亿美元 1986 事故段生物绝迹,100英 里鱼类死亡,300英里不 能饮用 1988 沿岸100万居民生活受严 重影响
清洁生产 Cleaner Production
参考资料
郭斌,庄源益.清洁生产工艺.北京:化学工业出版 社,2003.4 奚旦立.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北京:化学工业出版 社,2005.3 王守兰.清洁生产理论与实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 社,2002.10 中国清洁生产 中国清洁生产网 / 中国清洁生产咨询网 /
清洁生产实例分析课件

烟气脱硫脱硝技术
应用化学吸收、物理吸附等方法,去除烟气中的 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减少大气污染。
噪音控制技术
通过吸声、隔声、消声等手段,降低生产过程中 的噪音污染,保护员工听力健康。
绿色化学技术
采用环境友好的化学原料和催化剂,减少生产过 程中的有毒有害物质排放。
清洁生产技术经济分析
投资回报分析
评估清洁生产技术的投资成本、运行费用及预期收益,为企业决策 提供依据。
法规与标准
遵守国家相关法规,制定企业内部的清洁生产标准,为制度建设提 供科学依据。
监管与考核
设立专门的清洁生产监管部门,对生产过程进行定期检查与考核, 确保清洁生产制度得以贯彻执行。
清洁生产实践与措施
生产过程优化
01
通过改进生产工艺,采用环保技术和设备,降低能源消耗和污
染物排放。
资源回收利用
02
实施废弃物分类回收,促进资源再生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环境成本内部化
将环境污染成本纳入企业生产成本,真实反映清洁生产技术的经济 效益。
生命周期评价
分析清洁生产技术从研发、生产、应用到废弃处置的全生命周期环境 影响和经济成本,为企业选择可持续发展方案提供参考。
清洁生产管理与实践
清洁生产管理制度建设
制度建设目标
构建科学合理的清洁生产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职责,确保清洁 生产工作的有效实施。
清洁生产实例介绍
实例选择背景与原则
背景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清洁生产已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实 例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清洁生产理念和实践。
原则
选择具有代表性、创新性、实用性的清洁生产实例,以便更好地展示清洁生产的 成果和经验。
实例一:化工行业清洁生产实践
应用化学吸收、物理吸附等方法,去除烟气中的 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减少大气污染。
噪音控制技术
通过吸声、隔声、消声等手段,降低生产过程中 的噪音污染,保护员工听力健康。
绿色化学技术
采用环境友好的化学原料和催化剂,减少生产过 程中的有毒有害物质排放。
清洁生产技术经济分析
投资回报分析
评估清洁生产技术的投资成本、运行费用及预期收益,为企业决策 提供依据。
法规与标准
遵守国家相关法规,制定企业内部的清洁生产标准,为制度建设提 供科学依据。
监管与考核
设立专门的清洁生产监管部门,对生产过程进行定期检查与考核, 确保清洁生产制度得以贯彻执行。
清洁生产实践与措施
生产过程优化
01
通过改进生产工艺,采用环保技术和设备,降低能源消耗和污
染物排放。
资源回收利用
02
实施废弃物分类回收,促进资源再生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环境成本内部化
将环境污染成本纳入企业生产成本,真实反映清洁生产技术的经济 效益。
生命周期评价
分析清洁生产技术从研发、生产、应用到废弃处置的全生命周期环境 影响和经济成本,为企业选择可持续发展方案提供参考。
清洁生产管理与实践
清洁生产管理制度建设
制度建设目标
构建科学合理的清洁生产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职责,确保清洁 生产工作的有效实施。
清洁生产实例介绍
实例选择背景与原则
背景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清洁生产已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实 例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清洁生产理念和实践。
原则
选择具有代表性、创新性、实用性的清洁生产实例,以便更好地展示清洁生产的 成果和经验。
实例一:化工行业清洁生产实践
《清洁生产培训课程》PPT课件

中国清洁生产发展历程
中国自20世纪90年代起开始引入清洁生产理念,并逐步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法 规。近年来,中国政府加大了对清洁生产的推广力度,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 会发展规划。
清洁生产政策法规
国家政策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是中国推行清洁生产的基本法律保障。此外,国家还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政策 法规,如《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工业绿色发展规划》等。
物处理规定等,确保清洁生产的顺利实施。
生产过程监控与评估
1 2
建立生产过程监控机制
对生产过程进行全面监控,包括资源消耗、废弃 物排放、能源消耗等方面,确保生产过程符合清 洁生产要求。
实施定期评估与审计
定期对生产过程进行评估和审计,识别存在的问 题和潜在的改进机会,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3
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
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
无害化处理
采用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对废弃 物进行无害化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 污染。
综合利用
将无害化处理后的废弃物与资源化利 用技术相结合,实现废弃物的全面利 用和资源化。
资源化利用技术
通过特定的技术手段,将废弃物转化 为有价值的资源,如提取金属、生产 燃料等。
03
清洁生产实施与管理
积极采用先进的清洁生产技术和设备,提高资源 利用效率和废弃物处理能力,降低环境污染。
员工培训与参与机制
加强员工清洁生产意识培训
通过培训课程、宣传册等方式,提高员工对清洁生产的认识和意 识,培养员工的环保责任感。
建立员工参与机制
鼓励员工积极参与清洁生产工作,提出改进建议和措施,促进企业 内部持续改进。
技术水平和设备落后
员工环保意识不强
中国自20世纪90年代起开始引入清洁生产理念,并逐步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法 规。近年来,中国政府加大了对清洁生产的推广力度,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 会发展规划。
清洁生产政策法规
国家政策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是中国推行清洁生产的基本法律保障。此外,国家还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政策 法规,如《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工业绿色发展规划》等。
物处理规定等,确保清洁生产的顺利实施。
生产过程监控与评估
1 2
建立生产过程监控机制
对生产过程进行全面监控,包括资源消耗、废弃 物排放、能源消耗等方面,确保生产过程符合清 洁生产要求。
实施定期评估与审计
定期对生产过程进行评估和审计,识别存在的问 题和潜在的改进机会,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3
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
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
无害化处理
采用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对废弃 物进行无害化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 污染。
综合利用
将无害化处理后的废弃物与资源化利 用技术相结合,实现废弃物的全面利 用和资源化。
资源化利用技术
通过特定的技术手段,将废弃物转化 为有价值的资源,如提取金属、生产 燃料等。
03
清洁生产实施与管理
积极采用先进的清洁生产技术和设备,提高资源 利用效率和废弃物处理能力,降低环境污染。
员工培训与参与机制
加强员工清洁生产意识培训
通过培训课程、宣传册等方式,提高员工对清洁生产的认识和意 识,培养员工的环保责任感。
建立员工参与机制
鼓励员工积极参与清洁生产工作,提出改进建议和措施,促进企业 内部持续改进。
技术水平和设备落后
员工环保意识不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备配置评价:
设备来源及性能;拟定配置方案;评价 设备的空间布置合理性。
二次污染和积累污染评价:
分析处理处置过程中的问题;明确废物 的转化;分析废物最终处置方式。
05 评价指标
05 评价方法
A B C D E F G 目前,国内常选用的清洁生产分析方法主要有指标对比法和分值评定法:
1)指标对比法:
04
原则:
①选择环境影响小的材料 ②较少材料的使用量 ③生产技术的最优化 ④营销系统的优化 ⑤减少消费过程的环境影响 ⑥延长产品生命周期 ⑦产品处置系统的优化
04
PART FORE
实施途径
04 推行的原则
调控性 现实性 前瞻性
自愿性
动态性
推行清洁生产
综合性 强制性
04 实施的原则
优先使用再生资源原则
①环境友好性 ②材料资源的最大限度利用 ③能源的最大限度节约
03 绿色产品的描述
指以环境和环境资源保护为核 心概念而设计生产的可以拆卸 并可分解的产品,其零部件经 过翻新处理后,可以重新使用。 当其使用寿命完结时,部件可以 翻新和重复利用或能安全的被处 理掉的产品。 符合环境标志的产品,即无 公害,无污染和有助于环境 保护的产品。
①采取强化节能和提高能效的政策 ②实施环境友好的能源战略 ③实施调整和优化能源结构的政策
03 清洁的能源
概述:风能来自太阳能,太阳能照射到地球表面,地球表面各处受热不同产生温差,
从而产生大气的对流运动,风能是地球表面大量空气流动所产生的动能。 风力发电技术的发展:①风能资源的测试与评估 ②风力发电装备和制造技术
02 其他相关理论
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观强调的是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其核心思想是经济发展应当 建立在社会公正和环境,生态可持续的前提下,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 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
基本内容:
●强调发展 ●强调协调 ●强调公平
内涵:
●公平性 ●持续性 ●共同性
特征:
●生态的持续性 ●经济的持续性 ●社会可持续性
环境管理制度与清洁生产:
①环境保护规划制度 ②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④排污收费制度 ⑤期限治理制度 ⑦污染物集中控制制度 ③“三同时”制度 ⑥排污许可制度
04 实施的主要障碍及对策
技术障碍 观念障碍 经济障碍
组织管理障碍
政策原因
推动清洁生产实施的对策:
①加强宣传教育和人员培训。 ②建立专门的清洁生产领导机构,协调和指导清洁生产活动。 ③调动一切因素,解决技术难题。 ④广辟资金渠道,多途径解决经济障碍。 ⑤完善相应的政策激励机制和法律法规规范机制,推动持续清洁生产。
最优化理论
A 4
B 3
废物与资源转化理论 (物质平衡理论)
清洁生产的基本理论
02 末端治理与全过程控制
末端治理
①定义: 指污染物产生以后,在其直接或间接排到环 境之前进行处理以减轻环境危害的治理方式。 ②局限性: ●污染物的治理难以达到国家标准; ●治理污染很难达到彻底消除污染的目的; ●可回收的资源未能有效利用。
与传统概念的末端处理的区别:
07
必要的末端处理
①是清洁生产不得已而采取的最终污染控制手段。 ②作为送往厂外集中处理的预处理措施。 ③重视废弃物资源化。 ④不排斥继续开展清洁生产的活动。
04 实施的政策法规保障
促进清洁生产的经济政策:
税收鼓励政策 财政鼓励政策
促进清洁生产的其他相关政策:
对中小型企业实施清洁生产的特别扶持政策 对生产和使用环保设备的鼓励政策 对相关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鼓励政策 对国际合作的鼓励政策
是在环境和资源危机的背景下,国际社会在总结了各国工业污染控制经 验的基础上提出的一个全新的污染预防的环境战略。它的产生过程就是人类 寻求一条实现经济,社会,环境,资源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的过程。
清洁生产的发展:
末端治理
清洁生产
01 目的
1
自然资源和能源利用的最合理化
用最少的能耗,生产出尽可能多的料(化肥)的生产与实施 ③农药的生产,使用与有害物质的综合防治 ④地膜的生产与使用
03 清洁的生产工艺
02 工业清洁生产技术
工业污染防治的主要任务:
①严格控制新污染 ②巩固和提高工业污染源主要污染物达标排放成果 ③淘汰污染严重的落后生产能力 ④大力推行清洁生产
重点行业的污染防治:
01
02
03
04
05
指那些旨在减少部件数量,合 理使用原材料并使部件可以重 新利用的产品。
从生产到使用,乃至回收的整个过程, 都符合特定的环境保护要求,对生态 环境无害或危害极少,以及能作为资 源进行再生或回收循环再用的产品。
03 产品的生态设计
03 概念:
也称为绿色设计或生命周期设计或环境设计,它是一种以资源为核心概念的设计过程。 是指将环境因素纳入产品设计之中,在产品生命周期的每一个环节都考虑其可能产生的环境 负荷,并通过改进设计使产品的环境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中的定义:
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 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 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 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01 产生与发展
清洁生产的产生:
2
3
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减少能耗,采用高效生产技术和工艺,减少副产品,提高产品 质量等。
对人类和环境的危害最小化
生产不但要满足人类对物质文化在量上的需要,而且要不断提 高人类的生活质量。
01 目标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不断满足市场需求,从需求角度 进行绿色设计,生产绿色产品。 通过对资源综合利用,合理利用,节约使用,减缓资源的耗 竭。 减少污染物和废料的生成和排放,促进工业产品的生产,消 费过程与资源相容,降低整个工业活动对人类和环境危害的 风险,保证生产人员和消费者的安全和利益。
04 主要方法与途径
03
革新产品体系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产品更新速度越来越快,所以不仅在生产产品的过程中会产生污染, 而且产品使用后废弃在环境中也会对环境造成危害。
04
改革工艺和设备
①生产工艺改革:开发并采用低废或无废生产工艺;采用高效催化剂提高产品收率。 ②改进工艺设备:通过改善设备和管线或重新设计生产设备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废物量。 ③优化工艺控制过程:对工艺设备进行操作参数的调整,在最佳工艺参数下操作。 ④加强自动化控制:采用自动控制系统调节工作操作参数,维持最佳反应条件。
内涵:
①废物资源化 ②封闭物质循环系统和尽量减少消耗性材料的使用 ③工业产品和经济活动的非物质化 ④非碳能源
03
PART THREE
主要内容
03 清洁的能源
定义:
能源是可以直接或经转换提供人类所需的光,热,动力等任一形式能 量的载能体资源。可见,能源是一种呈多种形式的,且可以相互转换的能 量的源泉,确切而准确的说,能源是自然界中能为人类提供某种形式能量 的物质资源。
资源消耗减量化原则
循环利用原则
环境影响最小化原则
实施 清洁生产
原料和产品无害化原则
04 主要方法与途径
01
资源的综合利用 原料 过程 产品
资源的综合性,表现在组分的综合性和用途的综合性。 资源综合利用的全过程:
资源
综合 勘探
综合 评价
综合 开发
综合 利用
产品
02
改进产品设计
①消费方式替代设计 ④易于拆卸的设计 ②产品原材料环境友好型设计 ⑤可回收性设计 ③延长产品生命周期设计
02 其他相关理论
生态工业理论
定义:
指在不破坏基本生态进程的前提下,促进工业在长期内给社会和经济利益作出贡献的 生态化模式。其实质是以生态理论为指导,模拟自然生态系统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充分 利用不同企业,产业,项目或工艺流程之间的资源,产品和废弃物的相互关系,使工业系 统内各企业的投入和产出之间像自然生态系统那样有机衔接,物质和能量在循环转化中得 到充分利用,并且无污染,无废物的排出。
风能
太阳能
●太阳能集热器热水器 ●太阳能采暖 ●太阳能发电
概述:生物质能顾名思义就是来源于生物质的能量。生物质是动物,植物,微生物
活体物质的总称。 利用技术: 直接燃烧发电技术 沼气技术与沼气发电技术 生物质气化及发电 生物质液化技术
生物质能
03 清洁的生产工艺
01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
存在的问题:
①化肥的使用及其环境问题 ②农药的使用及其环境问题 ③地膜的使用及其环境问题 ④污灌和农用固体废弃物造成的环境问题
04 主要方法与途径
05
生产过程的科学管理
①调查研究和废弃物审计。 ②坚持设备的维护保养制度,使设备始终保持最佳状态。 ③严格监督。
06
物料再循环和综合利用
工业生产中产生的“三废”污染物质从本质上讲,都是生 产过程中流失的原材料,中间产物和副产物。因此,对于 污染物进行有效处理和回收利用,既可以创造财富,又可 以减少污染。
01 特点
战略性和紧迫性 系统性和综合性
清洁生产
预防性和有效性 持续性和动态性
01 原则
减量化原则 再利用原则
清洁生产
资源化原则 无害化原则
02
PART TWO
理论基础
02 基本理论
环境资源的价值理论
C 1
D 2
环境容载力理论
①环境容量 ②环境承载力 ③环境容载力
①为环境资源的有偿使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②为合理制定环境资源的价格和健全环境资 源市场奠定基础。 ③有利于充分运用经济手段管理环境资源和 进行环境保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