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向视觉流程-作品点评.
版式设计基础与实战 第3章 版式的视觉流向与基本版型

3.2 版式设计的基本版型
3.2.1 满版型版式设计
满版型版面在大多数情况下以 图片为主,将图片穿插文字并使其 充满整个版面,在视觉上更直观, 表现强烈,常用在平面广告设计中 。
3.2.2 分割型版式设计
分割指的是对版面进行调整或 重新分配。常用的分割方法主要是 等形分割,是指分割形状完全一样 ,分割后再把分割界限加以强调和 取舍,达到一种良好的效果。
复制图像
18
添加背景
3.3 项目演练—商业广告招贴视觉流向设计
19
05
进一步为画面中的图形增加投影效果,拉开前后的视觉空间 。 到这一步为止,版面主体要素已基本设计好,下面是文字搭 配的部分。文字的搭配要简明突出并能够与图形成统一的版 面流向,所以可以采用竖向的文字排列。
招贴中的纵向直线式视觉流向
招贴设计中的斜线式视觉流向
3.1 版式设计中主要的视觉流向
4
3.1.2 重心式视觉流向
版式设计中的视觉重心是指整个版面最吸引人的位置。不同的版面中,视觉重心的定位 也不一样。
由于现代人的阅读习惯是由左至右,版面 右侧是终止处:
视觉重心偏向画面的右边,给人局限、 拥挤的感觉。
15
版面分割与视觉重心的变化
3.3 项目演练—商业广告招贴视觉流向设计
16
下面我们根据提供的图片素材,以“福缘珠宝”为主题选择一张图片素材组织构图,制作 一张商业招贴,要求画面有明确的视觉流向,版面构图清晰。以下是素材和基本的设计构图提 示与说明。
素材1
素材2
3.3 项目演练—商业广告招贴视觉流向设计
3.1 版式设计中主要的视觉流向
8
3.1.4 导向式视觉流向
导向式视觉流向是将特定的 符号或其他要素(特别是箭头方 向线等符号)布局于版面中,起 到引导视觉流向的作用,这种设 计类型在书籍、宣传册等连续的 版面排版过程中十分好用。
文字是构成版面设计的基本元素

文字是构成版面设计的基本元素,各种字体、字号、字距、行距给我们带来了不同的视觉感受和心理反映,赋予了版面以无限的魅力,因此研究版面中的文字使用,显得尤为重要。
一、字体在雕版印刷术发明之前,书籍上的文字全靠手抄,这种方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大大影响了书的批量生产以及书的传播。
随着宋代雕版印刷的盛行,字体逐渐地得到了发展。
1、宋体所谓宋体字,是后人对宋代雕版印刷中书体的指称,其笔画特征在当时并不是十分明显,其特征真正定型于明代,因此日本也称其为“明朝体”。
宋体基本笔画特征出自于楷体,其中包括点、横、竖、撇、捺、勾、挑、折等笔画。
字体特点概括为:横平竖直、横细竖粗、横画及横、竖画连接的右上方有顿角,撇如刀、点如瓜子、捺如扫等,结构饱满、端庄典雅、整齐美观。
宋体字既适用于印刷刻版,又适合人们的基本阅读需要,因此一直沿用至今,而且成为了当今设计中最常使用的字体之一。
在宋体的基础上发展出了系列接近的字体,如:特粗宋、粗宋、大标宋、小标宋、报宋、书宋、中宋、仿宋、长宋、宋黑等。
其中特粗宋、粗宋、大标宋、小标宋、中宋由于横竖笔画粗细对比较大,不适合于大篇幅地排印正文,因此通常用于标题字的设计,报宋、书宋、长宋适合排印长篇正文,仿宋多用于排印引言、图注等说明性文字。
2、黑体随着无饰线西文字的出现,20世纪初在日本出现了一种新的印刷字体——黑体,也称“方头体”、“平体”。
其特点:横竖笔画粗细一致,没有宋体字角的装饰性,结构严谨、笔力遒劲、庄重醒目、严肃且富有现代感。
黑体字系列通常有:特粗黑、粗黑、大黑、中黑、细黑、中等线、细等线等。
其中特粗黑、粗黑、大黑、中黑适用于编排标题,细黑、中等线、细等线适用于编排正文。
3、楷体楷体是在楷书技术上规范出来的一种字体,与手写体相近似,流畅和谐,富有韵味。
通常用于正文及说明性文字。
近年来,字体设计者又将一些手写字体及POP字体也加工为电脑用字,如行楷、隶书、魏碑、舒体、琥珀体、彩云体、竹节体等。
单向视觉流程-教学设计.

《版式设计》课程项目(任务)教学设计方案
教师:序号:
教学步骤教学内容学生活动时间分配讲授新课
如左图,主要视线是水平的,给人安静、温和、
惬意的感觉。
2.竖线式视觉流程
视觉流向简洁有力,具有稳固画面的作用,在引
导读者的同时稳定了画面。
如图,主要视线是纵向的,给人简洁、有力、稳固的视觉感觉。
3.斜线式视觉流程
主要视线是左上角与右下角之间,给人倾斜的视觉效果与不稳定的心理感受。
斜式视觉流程具有强烈冲击力,能有效地吸引人们的注意。
如图,主要视线在左上角与右下角之间,具有不稳定性,视觉冲击力较强。
认真听讲
5分钟
(注:教学过程设计部分可加页;表格中的单元格可合并、拆分)。
版式设计复习资料

版式设计复习资料20世纪艺术主要经历的四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主要以立体主义、未来主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装饰主义为代表。
第二个时期,以“一战”以后星期的俄国构成主义、荷兰风格派、包豪斯三个重要设计运动为代表,第三个时期:“二战"以50年代至70年代的国际主义主导的设计风格第四个时期为60年带开始的后现代主义片面设计表现形式以电脑、网络多元化媒体传达。
立体主义是现代艺术中重要的运动,也是平面设计形式基础。
它主张不模仿对象,重视艺术的自我表现,对具体对象分析,重构和综合处理的特征。
表现为对版面构成的分析组合和理性的规律探索。
未来主义:是源于20世纪初意大利在绘画、雕刻和建筑上的一场设计运动。
在版面编排上提出反对严谨正规的编排方式,提倡自由组合。
即编排无重心无主次、杂乱无章、字体各异的散构甚至完全散乱的无政府主义形式。
达达主义:是有人们对战争的厌倦以及对战后社会前途的失望与迷惘,在欧洲与美国表现出来的高度无政府主义思想的艺术运动。
在艺术观念上,强调自我,反对理性,认为世界没有任何规律性,表现为虚无主义特点:随机性和偶然性、荒诞和杂乱。
在编排上是一种无规律化、自由化、相互矛盾化。
超现实主义;“一战”后由于人们普遍的悲观和茫然的情绪而出现的虚无主义思想,认为社会的表象是虚伪的,创作的目的是在于中心寻找和了解社会实质。
对平面设计的影响在于对人类意识形态和精神领域方面的探索。
现代主义的特点:是理性主义”功能决定形式”不是一种风格而是一种信仰。
现代主义主张"少则多".它反对装饰的繁琐,提倡简洁的几何形式。
现代主义的贡献:1.创造了无装饰线脚的国际字体为主体的新字体体系,并得以广泛的运用。
2.在平面设计上开始对简洁的集合抽象图形进行了探索设计,3。
将摄影作为平面设计插图的形式进行研究。
4.将数学与几何学应用于平面的设计分割,为骨骼法的创造奠定了基础.俄国构成主义为现代主义的设计奠定了基础。
单项深度法:幼儿园美术作品评价的实践研究

(图一) 如图(一)所示,“单项深度法”运用的操作模式:a.欣赏作品:教师一定要用欣赏的眼光、欣赏的心态、欣赏的语言去看、想、评价每个幼儿的美术作品,因为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艺术家。
b.作者介绍:根据每个幼儿自己想表达的内容,可以对绘画内容、绘画灵感、绘画特点进行自主表达,教师也可以从中提取到很多作品解读的信息。
c.单项深入:教师可以从画的表面、绘画技巧、绘画过程、绘画故事等方面提取某一层面的内容与幼儿进行深度的挖掘绘画的更多可能性、d.互动对话:师幼对话、同伴对话等形式是穿插在评价的过程中,是全体幼儿都参与的过程。
e.再次创作:在评价互动中,幼儿会生成更多、更丰富的绘画内容,这就是再次创作的灵感。
3.幼儿美术作品评价中“单项深度法”运用的评价方法如图(二)所示,幼儿美术作品评价中“单项深度法”的运用,每个单项深度内容中,教师可以多维度的互动评价。
a.画的表面:色彩搭配、构图比例…b.绘画技巧:夸张、重复、对比…C.绘画过程: 情绪情感、绘画灵感…d.画中故事:生活故事、想象故事…(图二) …(三)研究过程1.准备阶段(2016.3)查阅文献,寻找理论依据。
在广泛调查研究和深入论证的基础上,制订研究方案,确定研究的指导思想,研究目标,研究步骤和方法。
2.实施阶段(2016.4—2017.1)实施研究方案,做好研究记录,收集资料,积累研究成果。
(1)研究针对幼儿美术作品的评价策略;(2)对单项深度法进行分析解读,总结方法,优化策略;(3)定期对实施情况进行分析总结,调整实施方案;(4)及时总结实施情况,积累相关资料。
3.总结阶段(2017.2—2017.3)在实施阶段全面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整理分析,撰写论文,形成课题的研究报告。
(四)研究方法: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辅助以案例分析法、经验交流法。
1.行动研究法;2.案例分析法;3.经验交流法。
版面设计的视觉流程

版面设计的视觉流程
版面设计的视觉流程是一种引导观众视线在页面上移动的方式,通过规划元素的布局和顺序,使观众的视线能够按照设计者的意图自然地移动。
视觉流程可以分为直线视觉流程和曲线视觉流程两种。
直线视觉流程是一种简单直观的视觉流程,通过竖向、横向或斜向的直线元素引导观众的视线。
竖向视觉流程给人以坚定、直观的感觉,横向视觉流程则传达出稳定、恬静之感,而斜向视觉流程以其不稳定的动势引起观众的注意。
曲线视觉流程则更具韵味、节奏和曲线美,由视觉要素随弧线或回旋线运动而形成。
曲线视觉流程可以分为弧线形视觉流程和回旋形视觉流程两种形式。
弧线形视觉流程具有扩张感和方向感,使页面具有很强的扩张性;回旋形视觉流程则是两个相反的弧线产生的矛盾回旋,在平面中增加深度和动感。
在设计版面时,设计者需要根据内容和主题的需要选择适合的视觉流程。
通过合理规划版面布局和元素顺序,以及运用不同的视觉流程形式,可以引导观众的视线,突出重点内容,增强版面的层次感和动态感,提升整体的美感和阅读体验。
网页设计 视觉流程及版式类型

视觉流程及版式类型(一)2006-08-0708:52:53大中小在视觉心理学家的研究中,视觉运动规律是其成果之一。
一条垂直线在页面上,会引导视线作上下的视觉流动;水平线会引导视线向左右的视觉流动;斜线比垂直线、水平线有更强的视觉诉求力;矩形的视线流动是向四方发射的;圆形的视线流动是辐射状的;三角形则随着顶角之方向使视线产生流动;各种图形从大到小渐层排列时,视线会强烈地按照排列方向流动。
视觉流程,是视线在观赏物上的移动过程,是二维或三维空间中的运动。
这种视觉的流动线极为重要,同时又是很容易被网页设计者忽视的因素。
经验丰富的设计者都对此非常重视,他们善于运用这条贯穿页面的主线,设计易于浏览的页面。
从某个角度讲,视觉流程的设计结果就是版式。
本章也将对网页设计的版式设计进行总结和阐述。
1.视觉流程的筹划视觉流程是网页版式设计的重要内容,可以说,视觉流程运用的好坏,是设计者技巧成熟与否的表现。
视觉流程的筹划包括几个重要的因素,下面就对它们作具体的归纳与分析。
页面中不同的视域,注目程度不同,给人心理上的感受也不同。
一般而言,上部给人轻快、漂浮、积极、高昂之感;下部给人压抑、沉重、限制、稳定的印象;左侧,感觉轻便、自由、舒展,富于活力;右侧,感觉局促却显得庄重。
网页中最重要的信息,应安排在注目率最高的页面位置,这个位置便是页面的最佳视域。
图1 页面的设计轻松而具均衡的形式感,把最佳视域留给了横贯页面的大Banner图 2 作为个性化的视觉元素,拼贴剪纸式的文字分别占据了三个点,吸引视线在它们之间流动人们阅读材料时习惯按照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
浏览者的眼睛首先看到的是页面的左上角,然后逐渐往下看。
根据这一习惯,设计时可以把重要信息放在页面的左上角或页面顶部,如公司的标志、最新消息等,然后按重要性依次放置其他内容。
重要的信息应该让浏览者最容易发现,而不是深藏在多层链接之后。
图3浏览者的眼睛首先看到的是页面的左上角视觉流程及版式类型(二)2006-08-0907:32:30大中小2 视觉流程类型视觉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线型视觉流程、曲线视觉流程、焦点视觉流程、反复视觉流程、导向视觉流程、散点视觉流程等。
版式设计教案

当今视觉传达设计大多都带有商业色彩,主要宣传的是企业与品牌形象。因此如何让企业形象得到很好的传播和留存是许多设计师强调的重点。因此说优秀的版式设计,能够激发人们的兴趣,使画面生动、有趣、幽默,这样能够深度刺激大脑皮层,保持信息的持续留存。
二、组版原则
1、主题鲜明突出
按照主从关系的顺序,使放大形象成为视觉中心,以此来表达主题思想。将文案中的信息作整体编排设计,有助于主体形象的建立。在主体形象四周增加空白量,使被强调的主体形象更加鲜明突出。
个性对比
这种对比存在于不同的版式之间,作为版式的设计者,在设计不同的版式时应了解版式持有者的工作单位性质和个人的职务特点,从而设计出符合其身份的版式。每个人的工作单位,植物特点各个相同,所持有的版式就应该存在着明显的个性差别。设计师依据持有者身份特点确定版式的构图,字体,色彩等。例如:一张政府官员的版式,一般采用对称式或集中式构图,字体简洁大方,主题明确清晰,色彩单纯,对比强烈,不需要更多的情节要素。而一张企业经理人的版式就有所不同,他可以有较灵活的构图,具有企业特点的色彩等。只有抓住个性对比才能设计出更具情节个性,更多更好的版式。
1、版面设计的基本要素
版式设计实际就是如何编排好点线面。一行文字可以看作一条线,一个字母可以看作点,几行文字可以看作面。
(1)点在版面构成上的作用。版面中的点是由形状、方向、大小、位置等形式构成。
(2)线的构成。线是点的移动轨迹,有实线,有虚线,也有流动线,将各种不同的线运用到版面中,就会获得不同的效果,在各种场合都能表现独特的个性和情感。能否善于运用线是判断设计师设计能力的强弱基本标准之一。方向性、流动性、延续性与远近感,使画面产生空间深度和广度,线的情感构成,线的力场和等量分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