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槟榔经济的历史考察

合集下载

海南槟榔业发展的现状及技术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海南槟榔业发展的现状及技术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Industrial Economy产业经济 2016年6月137与互联网结合,让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平台,这个概念最早来源于美国。

O2O 的概念非常广泛,既可涉及到线上,又可涉及到线下,可以通称为O2O 。

颠覆信息不透明的传统摄影行业。

在现有的图片资料库的基础之上升级,将摄影作品电子化、数字化,建立全面社交媒体与客户在线互动、线上线下一体化的营销系统。

同时,依靠互联网的辐射范围,为摄影爱好者提供一个分享、交流原创摄影作品的平台,并以此作为摄影人的网络社交媒介,充分发挥摄影的交际功能,在积累了一定规模的用户群之后,企业可以通过该平台向用户推广其原创摄影作品,介绍其摄影师基本信息并且展示企业自身的精神风貌,将过去用于投资广告的资金转移到互联网上达到对企业的宣传推广效果。

5.4 加强品牌意识,赋予企业人文情怀摄影行业早已达到饱和状态,甚至达到了供求不均的过剩局面,要想在同质化严重的行业内突出重围,企业必须要形成自己独有的企业文化和品牌理念,并且这种文化和理念要时时刻刻以顾客为中心,成功将其品牌形象根植于顾客心中。

这样的文化附加值正是一个企业从整个行业脱颖而出的闪光点,同时也是企业获取丰厚经济利益的有力保证。

海南槟榔业发展的现状及技术创新中存在的问题海南大学 江湛钰摘 要:海南是中国槟榔的最大产地,其种植面积、年产量、收购量占全国的90%以上(不包括台湾),是海南省东部、中部和南部山区200多万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

据此,本文对海南槟榔的发展现状进行研究,从农业技术创新入手,探讨其在技术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并就如何有效解决这类问题,实现槟榔的技术创新提供切实可行的办法。

关键词:海南槟榔 技术创新 实现途径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6)06(a)-137-021 槟榔的经济价值槟榔别名宾门、仁频、仁榔、洗瘴丹、仙瘴丹、螺果,属棕榈科常绿乔木,原产于马来西亚,我国引种栽培已有1500年的历史,海南、台湾两省栽培较多,广西、云南、福建等省(区)也有栽培。

明、清、民国海南方志槟榔习俗变迁研究

明、清、民国海南方志槟榔习俗变迁研究

明、清、民国海南方志槟榔习俗变迁研究明清时海南人用槟榔消瘴、忍饥,在长期的发展中,槟榔成为人们社交和婚礼习俗的载体。

清末民初瘴气渐消;抽烟习俗的形成,香烟取代槟榔成为社交礼仪的载体;自由、平等、民主等思想的传播,社会风气变化,现金取代槟榔成为婚礼习俗的载体。

吃槟榔只是个人饮食行为,槟榔只作为黎族的社交和婚礼习俗的吉祥物,由海南的传统习俗演变为黎族习俗。

槟榔;社交功能;婚礼习俗;聘金;香烟一、海南礼重槟榔习俗的表现(一)明代海南槟榔的社交和婚礼习俗《正德琼台志》和《万历儋州志》记载了槟榔的社交和婚礼习俗功能。

“以槟榔为命……亲宾往来,非槟榔不为礼。

至婚礼媒妁通问之初,其槟榔……凡女子受聘者,谓之吃某氏槟榔。

”【3】140槟榔在人们日常社会交际活动中成为重要礼品。

朋友见面互赠槟榔以示尊重;客人来访以槟榔代茶表达对客人的敬重。

(二)清代海南槟榔的社交和婚礼习俗清朝是地方志的繁荣时期,《康熙万州志》、《光绪崖州志》、《康熙琼山县志》(康熙四十七年本)、《咸丰琼山县志》、《康熙澄迈县志》(康熙十一年本)、《光绪定安县志》、《康熙临高县志》、《咸丰文昌县志》、《康熙陵水县志》、《乾隆陵水县志》、《康熙乐会县志》(康熙八年本)、《宣统乐会县志》、《乾隆会同县志》都有关于槟榔社交和婚礼习俗功能的记载。

“俗重槟榔。

宾至,必先以敬主,主亦出以礼宾。

婚礼纳采,用锡盒盛槟榔,送至女家。

尊者先开盒,即为定礼,谓之出槟榔。

凡女受聘者,谓之吃某氏槟榔。

”【4】50槟榔成为婚姻缔结过程的载体,几乎有槟榔习俗分布的地方都把槟榔运用于婚礼中,在用量上各地不尽相同,澄迈和定安动辄数以千万计,除用于婚礼外,也成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礼尚往来和约定俗成的礼物载体。

宾朋相见以槟榔相待,这是非槟榔习俗区的人不可想象的。

正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二、海南槟榔习俗的变迁(一)民国海南槟榔习俗的变化《民国琼崖志略》、《民国琼山县志》、《民国文昌县志》、《民国儋县志》、《民国感恩县志》记载了民国时期槟榔社交和婚礼习俗的变化。

海南省槟榔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海南省槟榔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的 目的 。
威Hale Waihona Puke 。据初步调查 ,海南 已有上万 亩槟 榔患上 了黄化
病 ,使农村经济遭受重大损失【 3 j 。由于该病早期为害具
有 较 强 的 隐蔽 性 ,易 与 水 肥 管 理 不 当 的 表现 相 混 淆 ,
从而导致消除病株的有效措施难 以贯彻 。 目前对该病
槟榔 病害最为严重 的是槟榔 黄化病 。该病发病慢
中 。截 至 2 0 年 底 ,海 南 省 槟 榔 种 植 面 积 达 9 .3 08 4 1 万 亩 ,收 获 面积 4 . 万 亩 ,总产 量 1 . 万 吨 ,产 值 2 亿 67 9 15 6 3
术基础。另外还有专门的科研机构从事槟榔科研工作 , 如 中国医药科学院药物所兴隆站和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品种资源研究所等 ,相继对海南省槟榔进行研究并取得 了一批研究成果 。但在19 年以后 ,海南槟榔加工开始 98
出现滞 后 现象 ,大 多数槟 榔 采 摘后 只进 行 简单 初加 工 ,
如槟榔干果初加工 、槟榔制茶与制药等单一产品加工, 而在槟榔的综合开发利用 、产 品的研发 、有效成分的提 取和产业化加工技术研究方面显得滞后,成为湖南的原 料基地。近年来 ,由于湖南槟榔 加工 、营销能力的扩 张,带动了海南槟榔种植规模的扩大。据湖南槟榔协会 统计 ,目前湖南槟榔行业 的从业人员达2 万人 ,全年行 0 业产值达 1多亿元【 0 4 ] 。因此 ,海南槟榔深加工 问题是海 南槟榔业长足发展需要攻克的第一要点。 进一步发展槟榔产业的对策
吕招 兰’ 雷 天z
’ 建 省上 杭县 农 业局 福 建省 上杭 县农 业局 经作 站 福
上 杭 县 果树 生 产 现 状
( )气 候概 况 一

海南槟榔调研报告

海南槟榔调研报告

海南槟榔调研报告海南是中国的槟榔产区之一,槟榔在当地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本次调研报告将围绕海南槟榔的生产、消费、市场情况以及对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影响进行分析。

一、槟榔生产情况海南作为中国的槟榔主产区之一,具有得天独厚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非常适合槟榔的种植。

据统计,海南目前种植的槟榔面积约为100万亩,年产量达到300万吨以上。

槟榔的种植主要集中在海南岛中部和南部的农村地区,其中以儋州、洋浦等地最为集中。

二、槟榔消费情况槟榔在海南有着广泛的消费群体,尤其是农村地区。

据调查发现,海南大多数农村居民习惯于嚼食槟榔,其中包括男女老少。

他们认为槟榔有助于口腔护理、提神醒脑,并且作为交际之物。

此外,槟榔的价格相对较低,也是农村居民喜爱的一种零食。

三、槟榔市场情况槟榔作为一种特色农产品,在海南有着较大的市场需求。

主要有两类市场:一是农村市场,主要是以农村居民为主要消费群体的传统市场,槟榔的销售以零售为主;二是城市市场,主要是通过超市、便利店等零售渠道销售的,也包括槟榔加工企业对槟榔的采购。

槟榔在当地市场上的销售价格较为稳定,且有一定的市场涨势。

四、槟榔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槟榔的种植和销售给海南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一方面,槟榔的种植促进了农村地区的农业发展,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另一方面,槟榔的销售促进了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包括槟榔加工、包装、运输等环节,为当地提供了一定数量的就业机会。

此外,槟榔的种植也为当地的环境保护作出了贡献,通过抑制水土流失,减轻了水土资源的压力。

总结:海南槟榔的生产、消费、市场情况以及对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影响都呈现出积极的态势。

然而,也要注意到槟榔的嚼食对人体健康也有一定的影响,如口腔溃疡、牙齿褪色等。

因此,将来在推动海南槟榔产业发展的同时,还要加强科学健康嚼食的宣传和教育,引导人们正确使用槟榔产品。

槟榔的产业现状及研究进展.

槟榔的产业现状及研究进展.

海南大学 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
故此,提高槟榔知名度和构建槟榔文化是槟榔发 展的当务之急,政府相关部门应该站在建设槟榔名牌 产业的高度上,深入挖掘散落于海南名地的槟榔文化, 将其收集,汇总,提升,升华,在全国率先构建浓郁的槟 榔文化,使其成为联络海南与内地乃及海南与世界的 信物。
海南大学 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
海南大学 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
4.土壤: —槟榔喜深厚、肥沃、有机质丰富、排水良好的土壤, 土层厚度以100cm以上最合适,海拔高度则以300m以下 为适宜,一般情况下,往往为了满足光照的需求,导致 土壤遭受干旱,因此需加强土壤管理,可以间作矮杆作 物或绿肥作为活覆盖,以改良土壤环境。
海南大学 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
海南大学 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
(三)产品多元化、多样化的产业发展战略
目前槟榔加工业发展落后,产品单一,档次不高, 且基本上只限于传统食用消费市场,从而导致槟榔产 业发展后劲不足,所以当务之急是以科技注入为根本, 提高产品研发能力,加强成果转化力度,在全国范围内 形成槟榔多元化、多样化的产业链。
海南大学 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
(四)开发槟榔产品深加工
槟榔化学成分的研究
槟榔含有多种药理活性成分,主要包括生物碱、酚类 化合物、多糖、儿茶素、胆碱、槟榔红色素、脂肪 以及多种氨基酸、微量元素和各种各样的矿物质等。
海南大学 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
槟榔的效用
• 槟榔果、种子、皮、花均可入药,槟榔果含有 多种生物碱,主要成分为槟榔碱(含量约为 0.5%),是驱虫的有效成分,对姜片虫等肠道 寄生虫疗效俱佳。 • 其果皮(榔壳)称大腹皮,主治腹胀、水肿、小 便不利等症,其皮可治皮肤生疮,有“洗瘴 丹”之别称。 • 花苞俗称大肚皮,可治腹水,有健胃、散气滞、 止霍乱之疗效。

海南槟榔产业的调研报告

海南槟榔产业的调研报告

海南槟榔产业的调研报告海南槟榔产业调研报告一、概述槟榔是一种非常具有特色的热带作物,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医药功效。

海南作为中国最大的热带岛建设省份之一,具备天然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逐渐发展成为重要的槟榔产业基地。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海南槟榔产业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问题,为推动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建议。

二、产业现状目前,海南已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槟榔种植和加工基地之一。

槟榔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年产量也逐渐增加。

槟榔的主要品种包括台湾红槟榔、台湾白槟榔等。

槟榔产业不仅为农民带来可观的收入,而且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如槟榔加工、包装、销售等环节。

三、存在的问题然而,海南槟榔产业仍然面临一些问题。

首先,槟榔种植技术有待提高,包括种植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其次,由于市场需求和消费结构改变,槟榔的销售形式和渠道也需要相应调整。

再次,槟榔加工技术相对滞后,产品附加值较低,缺乏品牌和市场竞争力。

此外,槟榔产业对土地、水资源的需求较大,长期种植可能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四、对策建议为了促进海南槟榔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 提高种植技术:加强对槟榔种植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提高槟榔产量和质量。

加强病虫害防治,减少农药使用,推动绿色种植。

2. 拓宽销售渠道:适应市场的需求变化,开拓新的销售渠道,如网络销售、旅游购物等。

强化品牌建设,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3. 加强加工技术研究:提高槟榔的附加值,研发更多槟榔制品,如槟榔饮料、槟榔口香糖等。

加强技术培训和合作,引进高新技术,提高槟榔加工水平。

4.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加强土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引导农民合理种植,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五、结论海南槟榔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也面临一些问题。

通过提高种植技术、拓宽销售渠道、加强加工技术研究、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可以推动槟榔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政府、企业和农民应加强合作,共同推动产业的创新和发展。

槟榔富了边沟村

槟榔富了边沟村
授予 “ 东省 生态示 范村 ”称 广
号 。口
中『 放 2 0 . 蹋冱 老 0 67
3 7
确保排 污畅通。建起 了 90 00多
个 中小垃圾 点,组成 一支 1 0人 的专业清洁 队 ,负责垃圾 的清 理填埋。村里还组成 一支 2 人 0 的环保监察 队,日夜巡查监督, 对不执行环保公 约者 ,由村 委 会 宣布责令 停产 整改 ,达标后 才 给 予复产 。 由于措施 得 力 ,
加工小组 ,先后建起 了 10个槟榔烘干 5 炉灶 。除 了全 部加工本村 的槟榔 鲜果 外 ,每年还从 外乡收购 1 0多万斤鲜槟 榔果运 回村加 工。全村 一年 加工销 售 槟榔干果 4 0多万斤 ,按每斤 比销鲜果 多赚 0 . 6元计,一年就多赚 2 万元。 1 边 沟人 应用 先进科技 ,培 育 良种 槟榔 苗,每年 虽育有 1 0万株 槟榔 苗 ,
80万 元 以 上 的企 业 有 1 0 5家 , 还有 家庭 作 坊 20家 。 20 5 05年 成 了远 近 闻名 的 “ 圾村 ” 垃 ,环
会 和 厂 家 、作 坊 签 订 整 治和 保
护环境责任书。区别不同企业, 按产 值 0 —1 . %收 取 环 保 费 , 5 年 收环保费 30万元左 右 ,全 0 部 用于环境 治理 。村 委会 已先 后 投 入 10 50多万 元 ,整 治 内溪
全村工农业总产值 3 8 . 5亿元 , 8
人 均 收入 58 。 80元
了环境 ,误 了下一代 。他们变 堵 为疏 ,加强规范管理 ,致力 于探 索一条 既能从根本 上解决 收购 、拆解 、转销 废 旧塑料 、
龙港村 收 旧利废 还走过 一
五金 的污染 问题 ,又 能确保 经 济持续速增长 ,实现走保 护环 境与发展经济 “ 双赢”的路子。 村里专 门聘请有关领导 、部 门、

我国槟榔栽培和槟榔产业现状

我国槟榔栽培和槟榔产业现状

我国槟榔栽培和槟榔产业现状我国槟榔栽培概况我国引种槟榔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

西汉司马相如作《上林赋》时写到“……留落胥余,仁频并闾……”。

其中的“仁频”指的就是槟榔。

我国古籍《南方草木状》(公元304年)对槟榔植株形态作了很详细的记载。

海南和台湾两省是我国槟榔的主产区,云南、广东、福建、广西等省区也有少量种植。

海南:据了解,截至2006年底,海南省槟榔种植面积达5.31万公顷,占中国大陆槟榔栽种面积的99%,收获面积2.33万公顷,总产量7.48万吨,产值18亿元以上。

目前槟榔已是海南省热带作物中仅次于天然橡胶业的第二大支柱产业,已成为海南省东部、中部和南部200多万农民增加收入、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

海南省槟榔产量保持在平均3129kg/hm2左右,单株产量约1.9kg(按种植1650株/hm2计,下同。

)。

台湾:在我国台湾省,槟榔被列入果树类。

2001年产槟榔16.51万吨;2004年槟榔面积5.3万公顷。

台湾的槟榔号称“绿色黄金”,全岛均有种植,以屏东、嘉义、南投、花莲、台东等地为多,合计占全岛总产的74.5%。

栽植容易,回收成本快,利润好,1996年槟榔产值3.47万元/hm2(人民币)。

农民栽植槟榔意愿高,导致槟榔栽植面积不推自广,急速增加。

至1999年台湾栽植槟榔的面积已达5.7万公顷,槟榔年产值超过133亿元(台币),占农畜产值的4.2%,仅次于水稻,为果品类之冠,已成为台湾的高经济作物。

台湾岛虽然不是槟榔栽培的最适宜区,但却保持着世界单产7832kg/hm2的纪录;单株产量约4.75kg(国外以马来西亚单产最高,为1625kg/hm2)。

槟榔产业现状榔干和榔玉是槟榔加工的2种主要产品。

榔干商品名称为枣槟榔,是当年9月至翌年1月间采摘果实已充分生长而种仁未变硬的青果加工制成的产品。

榔玉也称食用槟榔,是用3月以后成熟的果实加工制成的产品。

将采下的果晒2~3d,再用干柴文火均匀烘焙,每天翻动1次,约3d果皮变黑可取出,冷却后用锤子打破果皮取出种仁,再晒1~2d即可成榔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南槟榔经济的历史考察
一、槟榔消费需求的历史变迁
古籍很早就有关于槟榔的记载。

东汉・杨孚在《异物志》对槟榔有如下描述:“槟榔若荀生竿,种之精硬,引茎直上,不生枝叶,…… 因拆裂出若黍穗,无花而为实,大如桃李,剖其上皮,煮其肤,熟而贯之,硬如干枣,以扶留叶、古贲灰并食,下气及宿食、去虫消谷,饮啖设为口实”;又说:“槟榔可以忘忧”。

(1)可见当时人们对槟榔的栽培和效用有了一定的认识。

槟榔作为一种热带植物,古人早就认识到“其性不耐霜,不得北植”,“越徐闻则不宜”,“唯海南地暖,土产最宜”。

由此可见,将槟榔开发为一种栽培植物,海南岛原始居民应是最早的实践者。

在古代,人们对槟榔的认识主要是防治疾病的效用,尤其是“槟榔除瘴说”更是医者认同。

古籍上凡提及槟榔,均指明其:“辟膻、消食、去虫、除瘴”之药效。

晋代陶弘景《名医别录》记载:槟榔,“气味辛温无毒,主治消谷,逐水除痰,杀三虫,伏尸寸白”。

唐刘恂在《岭表录异》记述:“两广地热,食槟榔用以怯瘴疠”;宋代朱熹指出:“槟榔收得为祛疾”。

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指出:槟榔可以“活泻痢,重心腹诸痛,大小便气秘,气喘急,疗诸疟,御瘴疠。

”他还列举
了槟榔的附方旧十三条,新增十三条,共二十六方,主治痰涎为害等二十六症。

(2)
值得注意的是,到了宋代,关于槟榔消费的记述已明显侧重于嗜好品的享用特征。

当时海南人已习惯将槟榔当作嗜好品咀嚼,甚至有“以槟榔为命”之说:“食久,顷刻不可无之,无则口舌无味,气乃秽浊。

” 有人甚至用溢美之词来称赞其特殊功能:“一曰醒能使之醉,二曰醉能使之醒,三曰饥能使之饱,四曰饱能使之饥”。

槟榔的一般食法是:用萎叶合贝壳灰同嚼。

初嚼时味甘而微涩辣,继而便脸热面红,如同喝酒抽烟之后的感觉,即所谓“两颊红渐增妩媚,谁知侬是醉槟榔”。

苏东坡当年被贬海南客居儋州,当地人见面就以槟榔来招待他,他在《食槟榔》诗中写道:“北客初未谙,劝食俗难阻。

中虚畏泄气,始嚼或半吐。

吸津得微甘,着齿随亦苦。

面目太严冷,滋味绝媚妩”。

(3)如果说,苏东坡对食槟榔有一种莫明其妙的感觉,那么,屈大均的体会则是妙不可言:“入口则甘浆洋溢,香气薰蒸。

在寒而暖,方醉而醒。

既红潮以晕颊,亦珠汗而微滋。

真可以洗炎天之烟瘴,除远道之渴饥。

”(4)
从周去非《岭外代答》的记述,可知宋代槟榔消费的区域,已从岭南扩展到大陆东南和西南,周去非写道:“自福建下四川舆广东、西路,皆食槟榔者。

客至不设茶,惟以槟榔为礼。

其法,昔刂而瓜分之,水调蚬灰一铢许于蒌叶上,裹
槟榔咀嚼,先吐赤水一口,而后啖其余汁。

少焉,面脸潮红。

无蚬灰处,只用石灰;无篓叶处,只用篓藤。

”(5)宋代,岭南地区的槟榔消费,以广州人花钱最多:“中下细民,一日费槟榔钱百余。

”(5)享用也最为讲究,甚至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周去非这样描写:“(食槟榔)唯广州为甚,不以贫富、长幼、男女,自朝至暮,宁不吃饭,唯嗜槟榔。

富者以银为盘置之,贫者以锡为之。

昼则就盘更啖,夜则置盘枕旁,觉即啖之。

”(5)广州人还别出心裁,发明了一种加香“吃法”:“又加丁香、桂花、三赖子诸香药,谓之香药槟榔。

”因此,外地人嘲笑广人说:“路上行人口似羊。

言以蒌叶杂咀,终日噍饲也,曲尽啖槟榔之状矣。

”(5)外地人话是这么说,但来穗一年半载之后,“则不可一日无此君矣”。

由于食槟榔之风盛行,连居住在广州的外国侨民也嗜好成习。

宋人庄绰在《鸡肋编》记述:“广州波斯妇,绕耳皆穿穴带环,……家家以篾为门,人食槟榔,唾地如血。

北人嘲之曰:‘人人皆吐血,家家尽篾门。

’”(6)为了方便取食,时人还设计制作了一种随身携带的槟榔盒,里面分三格:一格装蒌灰,一格置蒌叶,一格放槟榔。

这种盒子用银或锡制成,精雕细刻,主人爱护备至,甚至成为身份的象征。

粤人嗜吃槟榔的习惯,延续至明清时代更上升为一种时尚的高消费。

丘浚在《赠五羊太守》诗中,有“阶下腥臊堆蚬子,口中脓血吐槟榔”之描写。

明人王士性在其著作《广志泽》
中说:“俗好以萎叶嚼槟榔,盖无地无时,亦无尊长,亦无宾客,亦无官府,在前皆任意食之。

”明人叶权在《游岭南记》中记述:潮州人以口红齿赤为富贵子,盖槟榔不离口也;在广州城中,不时看到少年英俊的公子哥儿束金带、跨骏马,在行进的途中仍不停地咀嚼着槟榔。

屈大均在《广东新语》形容说:“粤人最重槟榔”,“日食槟榔口不空”。

(4)据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所载,到了清朝,连北京人也嗜好起槟榔来了。

他们吃的是一种晒干了的槟榔,“杂砂仁豆蔻,贮荷包中,竟日细嚼,唇摇齿转。

”曹雪芹在《红楼梦》第六十四回中也有这样的描写:“贾琏因见二姐儿手里拿着一条拴着荷包的绢子摆弄,便搭讪着,往腰里摸了摸,说道:‘槟榔荷包也忘记带来了,妹妹有槟榔,尝我一口吃’。

二姐道:‘槟榔倒有,就只是我的槟榔从来不给人吃’,贾琏便笑着欲近身来拿……”。

可见,吃槟榔作为一种时尚的消费也进入了京都大观园之中。

千百年来,随着嗜吃槟榔蔚然成风,风之传播便潜移默化为一种具有岭南地方特色的槟榔文化现象。

明《正德琼台志》指出:海南人“俗重此物,交接以为先容,婚姻以为定礼”。

即有客人来访,必先用槟榔向主人表示敬意,主人也要拿出槟榔待客致谢。

媒约婚礼更必用槟榔做为信物,形成一套约定俗成的礼仪。

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描写了这种文化现象:“聘妇者施金染绛以充筐实,女人既受槟榔,则终身弗贰;
而琼俗嫁娶,尤以槟榔之多寡为辞”。

(4)槟榔成为为婚俗中的必备礼物之后,需求量明显增大:“富者用槟榔一百斤或三二十斤亦可,贫者用四半,以为定亲之礼”。

(4)广西壮族群众举办“定命礼”时,男家送的礼品中也必有槟榔。

在广东人日常生活中,敬槟榔甚至可以化仇为友,屈大均特别提到:“有斗者,甲献槟榔,则乙者之怒立解。

至持以享鬼神。

”(4)看来粤人连拜神祭鬼也用上了槟榔。

综上所述,海南槟榔在古代一开始是作为药材采摘种植,用于防瘴治病;自宋代以后,逐渐演变成风糜岭南闽蜀、甚至京城的时尚嗜好品,因此而产生了巨大的市场需求,经历了千百年的岁月孕育,最终使槟榔这一土产俗果演化为岭南文化的特色元素。

所有这些消费需求的发展变化,对海南乃至大陆广大地区经济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海南槟榔营销及其对粤闽经济的影响
古代海南槟榔大多是在家前屋后种植,槟榔果的使用价值,仅是被受瘴疠之苦的土著流民及过往商贾以作治病的药材,或作为老百姓日常待客和婚寿的礼物,偶而也因其婀娜多姿的树形花果,让文人墨客作为抒怀咏叹的题材。

然而,这种状况到了宋代,则发生了槟榔果从产品到商品的性质转变,大陆市场的热切需求,刺激海南槟榔完成“惊险的一跳”,从此产销两旺。

宋人赵汝适在《诸蕃志》(7)中,较为详细地记述海南槟
榔种植和营销的概况:①“漫山悉槟榔、椰子树,”“鲜槟榔、盐槟榔皆出海南。

”②他列举了海南沉香、槟榔、吉贝等24种土特产品,并指出:“其货多出于黎峒,省民以盐铁鱼米转博,与商贾贸易。

泉船以酒、米、面粉、纱、漆器、瓷器为货,岁杪或正月发舟,五六月回船;若载鲜槟榔搀先,则四月至。

”提到泉州商船如装运鲜槟榔就要提前回航,可知槟榔占有相当大的装载比重;③“商舶舆贩,泉广税务收数万缗,惟海南最多”,“惟槟榔、吉贝独盛,泉商兴贩,大率仰此”。

海南岛四面环海,宋代以后槟榔的市场需求主要来自两广和福建,因此,海运是当时槟榔外销的唯一途径。

自海上丝绸之路开通,东南沿海一带造船和航海技术日趋成熟,为商品货物的运输提供了基本条件。

北海、海安、雷州、赤坎、江门、广州、潮州、泉州等滨海港埠,先后成为海南槟榔的主要集散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