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后的武侠电影
古装电影《武侠》剧情介绍解说词

古装电影《武侠》剧情介绍解说词
男人刘金喜使云南边境村落的一个普通人,与妻儿过着日出而作的平凡生活,刘金喜享受这样恬静的时光,虽然清贫但悠然自在,可这美好却被两个强盗打破,两人不但抢钱而且要命,这把手无寸铁的刘金喜吓得不轻,但强盗不依不饶,争斗间一系列意外发生,凶神恶煞的两人意外死在了刘金喜的面前,很快县衙来人查看,发现死去的强盗正是通缉犯,刘金喜阴差阳错成为众人眼中的英雄,可捕快徐百九却感觉其中藏有猫腻,他无法相信一个村民能打死两名行事狠辣的逃犯,调查后得知刘金喜是外来人,和妻子结婚后定居这里,徐百九对刘金喜的身份越加好奇,一番推理后,他认定刘金玺是个世外高手。
此后徐百九开始试探刘金喜来证明自己的推测,终于刘金喜在其百折不挠的纠缠下,讲出了实情,刘金喜本来是屠夫的儿子,因为有人欠债不还便逼迫他将其全家杀死,因为十年前的一场大赦,他才恢复自由。
但徐百九依然对其将信将疑,不久后徐百九断定刘金喜正是十年之前的唐龙,他准备返回衙门,带人前来捉拿对方,刘金喜发现他的意图,不但没有把他灭口,而且还亲自把他送下山,与此同时有人将唐龙的行踪透露给七十二地煞的大当家,原来唐龙是大当家最喜爱的义子,对方决议将之带回自己的身边,可唐龙已经厌倦了打打杀杀的生活,最后唐龙自断一臂想要和大当家断绝关系,可大当家只想把他置于死地,一番激战之后,唐龙与徐百九合力将之除掉,可徐百九重
伤不治离开人世,而唐龙则以刘金喜的身份重归平淡的生活。
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有喜欢的可以在下面留言评论。
武侠动作电影《卧虎藏龙》影评

武侠动作电影《卧虎藏龙》影评《卧虎藏龙》电影讲述一代大侠李慕白有退出江湖之意,托付红颜知己俞秀莲将自己的青冥剑带到京城,作为礼物送给贝勒爷收藏。
李慕白隐退江湖的举动实际却是惹来更多的江湖恩怨。
以下是小编收集的《卧虎藏龙》影评,仅供大家阅读参考!武侠动作电影《卧虎藏龙》影评作为华语电影的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小金人,落在武侠类型片的头上实在是再适合不过。
《卧虎藏龙》或许可以算是华语影坛最顶尖的一群高手,联袂奉献的武侠巅峰之作。
李安导演,鲍德熹摄影,袁和平武指,叶锦添服设,谭盾配乐,加上马友友的演奏和一众演员的出色发挥,将儒家的淡雅冲和与道家的抱元守一在如诗般的画面中淋漓展示。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那个获奖季里,《卧虎藏龙》还收获了另外一个看起来不怎么搭界的奖项——雨果奖最佳科幻电影。
中国人或许很难理解,江湖儿女,快意恩仇,怎么就科幻了呢?其实,对于并不习惯于飞天遁地、爆山裂石之类武侠美学的西方观众而言,《卧虎藏龙》完全可以当做是一群异能人士之间的战斗,而对武打设计更加夸张化和浪漫化的《东方不败》等影片,估计即便是将人物放进《X战警》中也毫无违和感。
就像我们常常对印度影片里莫名出现的歌舞片段难以接受一样,观影习惯的不同文化的差异,早就了这个小小的冷幽默。
从影调来看,我们可以将整部影片划分为五个部分。
开篇李俞二人重逢,俞秀莲独自赴京,将青冥剑交到铁贝勒手中,整个影调是明亮的,在青山竹林、古寨奢院的影影倬倬里呈现一派安详,让人沉下心来,用一种内敛的思绪来感受这一段故事。
之后,玉娇龙黑夜盗剑,俞秀莲城墙缉凶,李慕白点拨娇龙以及碧眼狐狸与刘护院等人之战,影调转为冷峻灰暗,既符合隐藏在光明背面的江湖本质,又暗示着玉娇龙的明珠暗投。
从闪回的玉娇龙与罗小虎邂逅开始,到娇龙离家出走,在酒楼上大战八方、威风凛凛,画面再转至明亮,从大漠黄沙的原始生命感和力量感,到飒爽英姿的剑走身飞,将“一遇风云便化龙”的脱困感与不羁的反叛精神刻画得淋漓尽致。
[中国十大经典武侠电影]被遗忘的10大经典武侠电影
![[中国十大经典武侠电影]被遗忘的10大经典武侠电影](https://img.taocdn.com/s3/m/4b1dd1cb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a9.png)
[中国十大经典武侠电影]被遗忘的10大经典武侠电影篇一: 被遗忘的10大经典武侠电影1、《八百罗汉》导演:王星磊主演:刘振岭、高鸿萍可以认为,《八百罗汉》生不逢时,本片在80年代中期上映,当时国内流行的武侠功夫片基本以《少林寺》《少林小子》等比较轻松的喜剧类型为主,而《八百罗汉》的主题则很沉重,影片讲述了峨眉山报国寺僧众在忍无可忍之下奋起抗击金兵的故事,全片一直处于1种压抑的氛围当中,而且相当的血腥暴力,全片充斥着撕裂飞鸟饮其血、撞石碑脑浆崩裂、挑断筋脉、砍断人腿等血腥残酷场面,至于僧侣苦行、和尚遭金兵殴打等和上述场景相比就更不算什么了。
记得当时在影院看此片时,第一场打斗就接连出现人被踢到撞穿墙壁和被踢到飞起等极具视觉震撼的镜头,而当时国内的功夫片观众是没有在大银幕上见过这些镜头的,于是影院里引起一片惊呼之声。
影片全程在四川峨眉山及周边取景,场景壮观;演员全部选用国内的武术高手和有武打功底的戏曲演员,这些人全都身手敏捷;武指黄哈刘家班出身,也算是香港知名的武术指导,设计的动作既残酷激烈,又有功夫片打斗的美感;动作戏既有单打独斗,也有山石飞落、群猴纷至以及最后僧众群起反抗金人的大场面。
尤其是当僧众们醒悟之后开始反抗的时候,观众压抑了1个小时的心情终于被释放出来,其实这刚好证明了影片的剧情能打动人心。
其实,《八百罗汉》可以说是王星磊导演的呕心沥血之作,他在影片拍摄临近尾声时,由于过度劳累导致癌症复发而猝逝,于是《八百罗汉》便成了他的遗作,影片最后的男女主角大战金国亲王这场BOSS战是别人代替补拍的,和王星磊前面的整体风格稍显不合。
王星磊以执导谭道良主演的功夫片《潮州怒汉》而成名,又以功夫片《八百罗汉》谢幕,也算是有始有终了,虽然他在导演生涯里拍片类型繁多,但是人们认识他还是从功夫片开始。
在20多年后的今天重看《八百罗汉》,其凌厉的影像风格依旧可以带给人震撼,其宣扬的保家卫国的精神依然激动人心!虽然当年《八百罗汉》在香港取得了700多万的票房,但在内地却为人忽视,个人认为,《八百罗汉》在武侠功夫片影史上是应该占有一席之地的。
中国第一部武侠片《火烧红蓬寺》

看不 要 紧 , 他立 时 被深 深 吸引 住 了 , 自言 自 道: “ 大 有 看 头 .怪 不 得 小 赤 佬 看 得 这 样 有
,
外, 又在 世 界书局 的刊物 《 红 杂 志》 上连 载 , 拥
有 无 以数 计 的 读 者 , 还 被 搬 进 了书 场 。
明星影 片公 司 的编剧郑正秋 , 责无 旁贷地
揽 起 了 改 编 剧 本 的重 任 。 此 君 是 张石 川 的 老 搭
心生疑 窦 . 推门而人 , 一把 夺 过 语 文 下 面 的
等侠 盗片 。 在 中 国 电 影 市 场 颇 受 青 睐 。 而 源 远 流 长 的 中 国 武 侠 小 说 .近 代 以来 数 量 与 时 俱
张石川有 一桩伤脑 筋的家事 , 就是那 段时 间儿子 的学 习成绩走 了下坡路 。 他是公 司的老
增. 内容 E l 趋 完美 . 至上世纪 2 0年代造 就 了灿
各 方 呼 唤 应 运 而 生 1 9 1 3年 , 中国电影第 一部故 事 片《 难夫 难
妻》 诞生 , 特别是 1 9 2 1年 第 一 部 能 放 映 近 两 个 小 时 的常 规 片 《 阎瑞 生 》 问世后 , 故 事 片 逐 渐 成 为影坛 的主流 . 先 是 社 会 新 闻 为 题 材 的 时 装 片 风行。 后 是 取 材 于古 典 小 说 和 民间 传 说 的 古 装
与 张石 川 敲 定 , 取《 江 湖奇 侠 传 》 里 的精 彩 部 分, 改 编为 电影 剧本 , 定名为《 火烧红莲 寺》 。
整个剧 组阵容强 大 , 堪 称 一 时 之 选 。 张石
坐 在马桶上 的张石 川点燃 了一支 烟 , 无 聊
际 信 手 翻开 《 江 湖 奇 侠 传 》,是 第 三 十 六 回 洙旱 魃 连 响 霹 雳 声 , 取天 书合用雌 雄剑 ” 。这
少林寺

•八十年代初,我国一部分优秀武术教练员和运动员与香港中原电影公司在国内拍摄了一部大型彩色宽银幕武打故事片《少林寺》。
影片上映之后不仅受到国内各界人士的赞誉,同时一举轰动了国际影坛,观众遍及全球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
仅国内的观影人数就达到了5亿人次,在日本的票房收入超过了三千万人民币,香港突破功夫片历史最高卖座记录,美国一映再映,这部电影让全世界认识到——武术的真功在中国。
《少林寺》是中国技击武侠电影中的一部经典之作,它最大的特点是由过去的演员学武打发展为武术运动员直接上银幕。
技击武侠片虽然在表现题材上有其自身的限制,它不能像其他类型的武侠影片那样神奇、那么多变,但就武侠电影本身而言,技击武侠片开创了中国武侠电影史上一页颇为辉煌的篇章。
自<少林寺>轰动世界之后,以国内实景、国内武术运动员所拍摄的武打片虽广受欢迎,但没有一部能超过〈少林寺〉所带来的影响。
〈少〉影片不仅使中国武侠电影走向了世界,而且也使武侠电影中所表现的中国文化精神在世界上得以传播。
〈少林寺〉是新中国电影工作者的骄傲,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组成部分,它作为电影史上一页重要的篇章而永远的载入了中国武侠电影的史册之中。
导演张鑫炎浙江宁波人。
高中肄业。
1951年入香港南洋片场学习洗印技术,后学习剪辑。
1957年入长城影片公司,先后任剪辑、副导演,1960年起任导演,与李启明联合导演的影片《心上人》,颇获好评。
1966年与傅奇联合导演的武侠片《云海玉弓缘》,着重人物性格的刻画和形象的塑造,被称为新派武侠片。
1978年导演粤语片《巴士奇遇结良缘》。
1981年导演的《少林寺》,获文化部1982年优秀影片特别奖, 成就了一代工夫巨星李连杰,也造就了功夫片的经典。
导演故事片1962:心上人(与李启明合作)1964:五虎将(与傅奇合作)1965:云海玉弓缘(与傅奇合作)1967:双枪黄英姑(与李启明合作)1968:迎春花(与张森合作编剧)过路财神1969:三剑客1971:侠骨丹心1974:红缨刀(与吴沧洲合作编剧)1976:大风浪1977:巴士奇遇结良缘(与吴沧洲合作编剧)1979:白发魔女传(兼编剧)通天临记1981:少林寺1988:黄河大侠1991:东瀛游侠••少林寺的男主角是享誉全球的武打影星李连杰,少林寺(1982)饰觉远少林小子(1983)饰三龙中华英雄(1986)饰小杰《南北少林》中饰志明《黄飞鸿之一壮志凌云》中饰黄飞鸿《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中饰令狐冲《功夫皇帝方世玉》中饰方世玉《太极张三丰》中饰张君宝(张三丰)《新少林五祖》中饰洪熙官《英雄》中饰无名《霍元甲》中饰霍元甲《投名状》中饰庞青云《功夫之王》中饰默僧现在的娱乐圈只要是明星都会或多或少的绯闻,李连杰也不例外,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抛妻弃子案,下面是关于李连杰婚姻纠葛的短片请大家欣赏。
第一代到第六代导演及作品

“第二代导演”最大的成就是,由他们开始,中 国电影就思想内容而言,开始真正从单纯的娱 乐——“玩耍”中解放出来,开始比较深入地反 映社会生活,从娱乐中发挥社会功能。 在艺术 上,这代导演最大的特点是写实主义,同时,他 们注意把“写实”和电影化结合起来,开始逐渐 掌握电影艺术的基本规律。尽管这代导演的“戏 剧意识”还比较强烈,但他们已从对戏剧的摹仿 从形式转向内涵,即逐渐摆脱舞台的局限,充分 发挥电影艺术之所长,只是在故事情节上强烈地 追求戏剧悬念、戏剧冲突、戏剧程式。 可 以这样说,中国电影从这一代导演开始,才显出 自己独立的价值。
1924年闯入电影圈,与田汉、夏衍等成为挚 友。他在复旦大学任教时,领导成立了“复 旦剧社”,推动了大学戏剧活动。接着又与 田汉等人成立了“戏剧协社”和“南国社”。 1924年,发表了中国第一个比较完整的电影 剧本《申屠氏》。1925年秋,受聘于明星公 司任编剧顾问,编导《冯大少爷》和《早生 贵子》。 1928年,他翻译了苏联电影艺术家 爱森斯坦、普多夫金等联合发表的《关于有 声电影的宣言》。后为中国第一部蜡盘发音 有声片《歌女红牡丹》撰写电影剧本。
谢谢大家!
第四代导演有理论有实践,是这一时期获得 重大成就的一支导演力量。主要代表人物吴 贻弓、吴天明、张暧忻、黄建中、滕文骥、 郑洞天、谢飞、胡柄榴、丁荫楠、李前宽、 陆小雅、于本正、颜学恕、黄蜀芹、杨延晋、 王好为、王君正等。第四代导演寻找历史底 蕴,更多地表现对历史和现实、对民族文化 与现代意识交叉契合点的捕捉。在反映现实 的影片中可以看到历史与文化的延续性,看 到历史与文化如何制约着、创造着影片中人 物的行动。是真实化的纪实美学。
4、沈浮 剧作家、导演 1924年沈浮进入天津渤海影 片公司任演员,自编、自导、自演了戏剧短片《大 皮包》,又名《沈少爷》。这是天津历史上拍摄的 第一部滑稽讽刺故事片。1933年加入上海的联华影 业公司,担任编导,先后编导了《无愁君子》等多 部影片。抗日胜利后回到北平,担任中电三厂副厂 长,后来转入昆仑影业公司,在这里沈浮编导了著 名的影片《万家灯火》,获得当时进步电影舆论极 高的赞誉,标志着沈浮的电影艺术登上了一个新的 高峰。新中国成立以后沈浮的艺术才华得到了充分 的发挥,完成了《李时珍》、《万紫千红总是春》 等多部影片,其中影片《老兵新传》于1959年获第 一届莫斯科国际电影节技术成就银奖。
15部百看不厌的经典武侠电影,童年回忆杀!

15部百看不厌的经典武侠电影,童年回忆杀!很多⼈⼼中都有⼀个武侠梦。
西风呼啸,落⽇天涯,飒踏江湖,爽快恩仇。
今天河马哥就来盘点15部那些年的经典武侠电影。
《卧虎藏龙》导演: 李安主演: 周润发/ 杨紫琼 / 章⼦怡这应该是最成功的武侠电影了,拿下了当年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电影奖。
导演李安⽤西⽅戏剧框架去讲述了⼀个东⽅故事。
但很多⼈觉得这部电影的打戏有点“软”和“飘”。
蜻蜓点⽔、飞檐⾛壁,借⼒⽽不留痕迹。
灵活缥缈,带着股仙⽓。
这种虽然轻巧,但有⼈却质疑,没有那种⼑⼑见⾎的实在感和钝感。
关于这个争论,那就仁者见仁了。
《笑傲江湖之东⽅不败》导演: 程⼩东主演: 李连杰/ 林青霞/ 关之琳⽆以伦⽐的经典。
徐克颠覆了笑傲江湖中东⽅不败的概念,独辟蹊径,⾛出了⼀条另类的道路。
李连杰的出演让功夫更加的把写实与写意所结合,程⼩东也让“独孤九剑”⾛向了银幕。
⽽林青霞的迟暮美⼈反串东⽅不败更是惊艳,那种感觉不是随便谁都能表现出来的。
《新龙门客栈》导演: 李惠民主演: 张曼⽟/ 林青霞 / 梁家辉风流却不下流,风骚却不下贱。
感觉这才是中国的西部⽚。
茫茫⼤漠⾥⼀间⼩客栈⾥⾯各种势⼒的冲突纠葛。
到现在河马哥都记得那个将甄⼦丹庖丁成⾻架的那个厨⼦,也算是童年的⼀道阴影了。
但该⽚最让⼈印象深刻的就是,张曼⽟饰演的⾦镶⽟,风骚狠辣、世故贪财,却⼜不失⾎性。
今后恐怕没⼈能⽐张曼⽟演江湖客栈⾥的⽼板娘演得更好了。
《黄飞鸿》导演: 徐克主演: 李连杰/ 元彬 /关之琳侠之⼤者,为国为民。
洋⼈靠不住,朝廷靠不住,⿊社会猖獗,内⽃正欢,名不聊⽣,⼈民能依靠什么?惟有“⾃强”。
《笑傲江湖》导演: 胡⾦铨/ 徐克 / 李慧民主演: 许冠杰/ 叶童 /张学友当年⾹港那场武侠电影潮的开场的经典。
⾦庸的原著,徐克的改编,胡⾦铨的武侠意蕴,程⼩东的武术指导,许冠杰的喜剧性的武侠演出,黄沾的⾳乐······使得这部作品成为了经典,也使得这场新武侠电影潮汹涌了多年。
中国武侠电影的文化溯源与艺术嬗变

632020中国武侠电影,以“武”为形,以“侠”为魂,是形魂一体的银幕审美升华。
自1905年《定军山》中京剧艺术家谭鑫培饰演黄忠的武打动作起,就已经为中国电影的武侠探索开辟了道路,发展至今经历了早期尚武、侠义升华、市场推动、视觉奇观、复归超越5个阶段。
在这一百余年的探索中,武侠电影在审美上逐步形成了以阳刚之美为底色,兼具悲剧英雄般的沉郁和江湖游侠般的飘逸等中国古典意蕴之美,而这一切还要从“侠”之文化源泉谈起。
一、溯源:银幕侠客的文化由来武侠电影的经典之作《少林寺》(张鑫炎,1982)引得万人空巷,彪炳银幕史册。
《少林寺》表现了反抗暴政的民间抗争与义薄云天的正义保卫,唤起了人们内心对“侠义”精神的共鸣。
这是“侠”文化在影像时代的精神投射与社会反响。
这种投射与反响具有深刻的历史文化之源。
墨子提出,“天下有义则生,无义则死;有义则富,无义则贫;有义则治,无义则乱。
”其对“义”的强调适应了社会底层锄强扶弱的需求,这些来自民间底层的追随者被称为“墨侠”。
到了秦汉,原先的“墨侠”转为江湖游侠,依然秉持着“义”的旨归,以江湖方式来行侠仗义、除暴安良,因此受到民间底层的崇尚。
班固在《汉书》中记录了朱家、剧孟、郭解、万章、楼护、陈遵、原涉等七个汉代游侠的事迹,也凸显了其义薄云天、锄强扶弱的本质特色。
这些“侠”的精神旨趣都流淌于今天的银幕世界。
譬如,在电影《英雄》(张艺谋,2002)中,四个段落围绕“刺秦”展开,并由“人剑合一”“手中无剑,心中有剑”至“手中无剑,心中亦无剑”的三个层次精神升华,以“剑”为喻,将“武”与“侠”的关系层层剥茧,最后将心中“大义”推向极致,即对天下的义。
这也是影片情节由精心策划刺秦而最终放弃刺秦的缘由所在。
由秦汉至盛唐,经历了若干次改朝换代和群雄逐鹿的乱世,但是“侠”文化经久不衰,“从司马迁到班固,从曹植到李白,从王公贵族到下里巴人,文人墨客无不向往快意恩仇的公平正义,无不崇尚书剑飘零、行侠仗义的豪放潇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中国后的武侠电影
1前言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大陆政治文化因素的影响,武侠电影主要在香港开始了大规模的复兴,主要代表作是香港导演胡鹏的《黄飞鸿》系列影片。
香港武侠电影发展到六、七十年代,迎来了黄金时期,《大醉侠》、《独臂刀》、《醉拳》、《侠女》、《精武门》、《唐山大兄》、《一代剑王》、《流星蝴蝶剑》、《天涯明月刀》、《天下第一拳》等具有标志性的武侠电影登上大荧幕进入了观众视野。
《侠女》在戛纳电影节上荣获技术大奖,首次将中国武侠电影推上国际舞台。
2新中国后的武侠电影
在这一时期,随着武侠电影的卖座大热,在影片中巧妙音乐元素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加强武打动作的节奏感和听觉冲击,成为武侠电影音乐创作和运用的主要目的。
例如香港著名作曲家王福龄(1925-1989)曾为《白蛇传》0982 ),《独臂刀》(1987), 《天下第一剑》0988 ),《唐山大兄》(1971),《冰天侠女》(1971),《笑傲江湖》(1978)等多部武侠影片进行配乐创作。
基本上,这一时期的武侠电影音乐,开始注重主题歌和插曲的创作,在纯音乐的形式上配乐,大量汲取民间音乐元素和使用民间乐器,运用如琵琶、pJ}:呐、鼓来加强武打动作的节奏和激烈程度等等,王福龄还曾引用越剧曲式与旋律为武侠影片进行配乐创作。
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古装武侠影片受到导演们的推崇,古装武侠片开始融入越来越多的文艺色彩、喜剧色彩、荒诞色彩、魔幻色彩,其代表作品有《东邪西毒》、《新龙门客栈》、《大话西游》等。
由于武侠电影题材本身发生了变化,加之受到后现代艺术思潮的影响,武侠电影音乐在历年来的不断提高和创新上,又吸纳了更多的音乐元素和音乐形式,使武侠电影音乐本身可运用的类型得到大量扩充。
例如代表影片《大话西游》,作为一部非传统、甚至可谓游离于武侠影片边缘的武侠影片,它既富有少许情侠精神、武打元素,又饱含荒诞的魔幻、喜剧色彩。
因此在配乐和插曲上,使用了各种形式的音乐一一片首紫霞在大漠中出场,低婉浑厚的箫声与西洋乐器大提琴奏出悠扬的背景乐;唐僧深情演唱的《only you》,是一曲通俗的英文歌,凸显了影片无厘头的搞笑色彩;市场和婚礼画面上的背景乐则采用传统的民间乐器pJ}:呐和锣。
又如代表影片《东邪西毒》,作曲家陈勋奇细致地选用了真实乐器和MIDI 音乐相配合,为配乐增添了深远的意境。
全片音乐以磅礴气势、精致的配器,直抵内心,营造出奇异的江湖世界。
剧中每个人物都有专属他自己的一段音乐,诉说着人物性格、不可预估的命运以及人性的本色。
九十年代的武侠电影音乐,创作者们开始挖掘出音乐与电影之间相互独立而又相互依赖、相得益彰又相辅相承的关系。
在传统的民间乐器和音乐元素的基础上,开始吸纳西洋乐器和现代音乐形式进行创作,采用管弦乐、甚至交响乐形式的配乐开始在武侠电影中出现。
〔创创作者开始关注武侠电影音乐的创作技巧和审美功用,利用音乐充当旁白、完成剧情的起承转合、体现人物的内心世界等等;武侠电影音乐与画面的关系也逐渐完善,既有音画同步,亦有音画对位,亦有音画平行,为新世纪武侠电影音乐的发展打下了稳固基础。
总的来说,武侠电影音乐的发展流变,除了作曲家们在电影音乐上的不断探索创新和提高,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武侠电影音乐与武侠电影自身风格的发展演变是分不开的。
武侠电影音乐也遵循电影音乐的相应划分,根据有无歌词内容可以划分为纯音乐形式的武侠电影场景配乐、背景配乐和武侠电影主题曲、插曲、片尾曲;根据电影音乐的呈现方式,划分为武侠电影的画内音乐、画外音乐等。
画内音乐指的是有声源音乐,也即画面音乐,是为了增加影片环境的真实性,在影片画面中出现的音乐;画外音乐则是电影的配乐,与画面有音画同步、音画对位、音画平行三种关系。
画内音乐与画外音乐既可以相互独立,也可以相互配合,例如在《十面埋伏》中,小妹跳舞时侍女伴奏的乐器中并未出现二胡,二胡是通过画外音进行协奏的;刘德华与金城武长达数分钟的雪地打斗场景中,画外音乐从人声伴唱到二胡独奏,烘托出情节凄凉的气氛。
我们这里讨论的武侠电影音乐主要流派,是以音乐自身的风格为切入点,进行的划分。
就音乐的风格而言,我国的武侠电影音乐可以笼统地划分为民族音乐风格和现代音乐风格,随着中西音乐文化交流融合的口益紧密,我国武侠电影音乐越来越向着中西合璧的方向发展。
民族音乐风格的武侠电影音乐主要出现在我国早期的武侠电影中,影片中所采用的配乐构建在民族乐器之上,插曲风格也依托于民间的戏曲风格,构成整部武侠影片的民族风,如《断臂刀》中采用了二胡、琵琶、木鱼、笛子等民间乐器进行编曲配乐,女声伴唱部分则采用了地方民歌作为插曲。
现代音乐风格的武侠电影音乐是指以通俗音乐、流行音乐、电子音乐等现代音乐形式为主构成的武侠电影音乐风格,也是当代武侠电影音乐的主要潮流,在八九十年代后的武侠电影中表现地愈加明显,主要特征是武侠片均配以主题曲,主题曲大多采用通俗歌曲进行演绎、插曲配乐融合现代音乐元素或西方音乐形式。
现代音乐风格的武侠电影音乐的出现,与当代武侠电影题材发生转变不无关系,例如富有文艺气质的《东邪西毒》,富有喜剧意味的《大笑江湖》,富有魔幻色彩的《画壁》,贴近史实题材的《赤壁》等;在武侠影片《投名状》中,整个故事的
配乐从头至尾采用西洋管弦乐器小提琴,加以交响乐队合奏,在魔幻武侠影片《画皮》中,主要是采用如泣如诉的钢琴进行配乐伴奏这些武侠电影中所采用的音乐元素更加现代,音乐元素更加多元化,音乐形式也更加丰富。
3结语
严格来说,纯粹民族风格的武侠电影音乐和纯粹现代风格的武侠电影音乐都是不存在的,武侠电影本身诞生在音乐风格己趋于多元化、中西音乐元素交互融合的时代,在对武侠电影进行配乐时,除了要考虑与发生在古代的故事场景一脉相承,同时也要考虑满足现代观众的音乐审美要求,一部武侠电影中所采用的音乐元素,既可能包含中国的民间乐器如洞箫、竹笛、二胡、高胡、琵琶、pJ}:呐,也可能包含西洋乐器如钢琴、电子琴、小提琴、手风琴、吉他等,甚至还包含西方的交响乐,用于烘托军事战争的宏大场面;有的武侠电影采用的主题曲,甚至是英文歌曲,如经典武侠影片《十面埋伏》的主题曲《Lovers》;荒诞派武侠电影中出现的画内音乐,甚至是英语等其他国家语言的乐曲。
我们只能说,某一部武侠电影,依照其整体呈现的音乐风格,是偏重于某一音乐流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