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饮用水污染事件的应急处置20170606
饮用水源污染事故如何应急处置

饮用水源污染事故如何应急处置水是生命之源,饮用水的安全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饮用水源可能会遭受污染,从而引发严重的事故。
在面对这种突发情况时,迅速、有效地进行应急处置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探讨饮用水源污染事故的应急处置措施。
一、迅速响应与预警一旦发现饮用水源可能受到污染,相关部门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组织力量进行调查和监测。
同时,及时向社会发布预警信息,告知公众可能存在的风险,提醒他们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如暂时停止使用受污染的水源、储备干净的饮用水等。
在预警发布方面,应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包括电视、广播、网络、社交媒体等,确保信息能够快速、准确地传达给受影响的人群。
此外,还应设立专门的咨询热线,解答公众的疑问和担忧,稳定社会情绪。
二、污染源头的控制确定污染源头是应急处置的关键一步。
相关部门应迅速组织人员对污染源进行排查,可能包括工业企业的违规排放、农业面源污染、生活污水泄漏等。
一旦确定污染源,应立即采取措施加以控制,如责令相关企业停止生产、封堵排污口、转移污染物等,以防止污染的进一步扩大。
对于工业污染源,应要求企业立即停止排放,并对其生产设施进行检查和整改。
对于农业面源污染,如农药、化肥的过度使用导致的水体污染,应指导农民采取合理的种植和施肥方式,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对于生活污水泄漏,应及时修复管道,防止污水继续流入水源。
三、应急监测与评估在污染事故发生后,应立即开展应急监测工作,对饮用水源的水质进行全面、实时的监测。
监测指标应包括常规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指标,如水温、酸碱度、溶解氧、化学需氧量、重金属含量、微生物指标等。
同时,还应根据污染源的特征,有针对性地监测特定的污染物。
监测数据应及时进行分析和评估,以确定污染的程度、范围和发展趋势。
这将为后续的应急处置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可以了解污染物质在水体中的迁移和转化规律,预测污染可能对下游地区造成的影响,从而提前做好防范措施。
生活饮用水污染处理的应急预案(精选10篇)

生活饮用水污染处理的应急预案生活饮用水污染处理的应急预案(精选10篇)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有时会面对自然灾害、重特大事故、环境公害及人为破坏等突发事件,为了控制事故的发展,通常会被要求事先编制应急预案。
那么应急预案应该怎么编制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生活饮用水污染处理的应急预案(精选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生活饮用水污染处理的应急预案1一、应急预案目的在发生生活饮用水水污染事故时,能及时控制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的危害,高效、有序地组织开展事故调查、现场处理及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生活饮用水污染对人体危害和经济损失,维护稳定。
二、成立应急处理领导小组为加强对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应急处理工作的统一领导,实施应急处理,成立单位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组长:xxx副组长:xxx成员:xxx班主任主要职责:调查协助组:负责发生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时,及时启动应急处理预案,对事故应急处理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部署协调应急救援工作。
学校有关部门立即上报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同时报市疾病控制中心。
人员救治协助组:协调单位与各级部门及单位内部之间职责范围内的工作,积极配合各个相关部门对学校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开展的各项调查、处理、救援等工作。
医务室做好第一时间抢救并协助卫生机构救治患者,做好记录并通知家长。
后勤保障组:总务处负责保留水样、装置容器、设备和现场,积极配合有关部门进行调查并按各部门的要求如实提供有关材料和样品。
并在各部门配合下,认真落实卫生行政部门要求采取的其他措施,把事态控制在最小范围。
三、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应急处理(1)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发生后,单位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紧急组织有关工作人员,立即赶赴现场,配合卫生行政部门迅速开展现场调查,查找污染原因及污染物,了解污染物的种类、性状、毒性及污染程度,掌握供水范围及接触人群身体健康危害程度等,分析污染的扩散趋势,并据此提出科学、行之有效的紧急控制消除污染措施。
生活饮用水污染突发的应急预案

生活饮用水污染突发的应急预案生活饮用水污染突发的应急预案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难免会出现一些事故,为了避免事情愈演愈烈,通常需要提前准备好一份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应该怎么编制呢?以下是店铺收集整理的生活饮用水污染突发的应急预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生活饮用水污染突发的应急预案1为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进一步做好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迅速查明水污染事故的原因并及时有效地控制疫情,保证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发生后应急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最大限度地保护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现将城固县饮用水污染事故应急预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各乡镇卫生监督组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可行性预案。
一、组织机构(一)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崔健儒(二)应急处理分队1、第一小分队:2、第二小分队:(三)信息和后勤保障组:二、应急处理(一)接到报告1、接到水污染突发事件报告时,认真填写《水污染事故报告登记表》,记录污染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污染范围,人员发病情况等。
2、向相关领导报告接报人在接到疑似水污染事件的报告后立即核实后向局领导汇报,准备应急处置工作。
3、出发前准备夜间及节假日:(1)行政值班人员报告情况后根据领导指示,通知相关人员赶赴现场进行调查及监督检查工作;同时通知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到现场采样。
(2)接到通知的监督员立即携带处理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相关文书及快速检验设备赶赴现场进行调查及监督检查工作。
工作日期间:(1)卫生监督所相关科室人员赶赴现场进行调查及监督工作;同时通知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到现场采样。
(2)监督员携带处理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相关文书及快速检验设备赶赴现场,开展调查及监督检查工作。
设备:1、携带应急处理箱。
2、携带采样瓶(理化指标)、余氯比色剂、生活饮用水快速检测设备。
(二)现场调查卫生监督员应在接到通知后30分钟内赶赴现场,有效控制现场并进行卫生学调查。
饮用水源污染事故如何应急处置

饮用水源污染事故如何应急处置水是生命之源,饮用水的安全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饮用水源污染事故时有发生。
一旦发生此类事故,迅速、有效地进行应急处置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探讨饮用水源污染事故的应急处置方法。
一、应急响应机制的建立在面临饮用水源污染事故时,快速而有效的应急响应是关键的第一步。
这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应急响应机制,包括明确的指挥体系、责任分工和信息报告流程。
首先,应设立一个专门的应急指挥中心,负责统筹协调各方力量和资源。
指挥中心的成员应包括政府相关部门(如环保、水务、卫生等)的负责人,以及相关专家和技术人员。
他们要在事故发生后迅速集结,制定应急处置方案,并组织实施。
其次,要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责任分工。
环保部门负责对污染源进行调查和监测,确定污染的性质、范围和程度;水务部门负责采取措施保障供水安全,如调整供水水源、加强水质净化处理等;卫生部门负责对可能受到污染影响的人群进行健康监测和医疗救治。
同时,建立畅通的信息报告流程也非常重要。
一旦发现饮用水源受到污染,相关部门和单位应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应急指挥中心报告,不得隐瞒或拖延。
报告内容应包括污染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污染物的种类和浓度、已经采取的措施以及可能造成的影响等。
二、污染源的控制与消除控制和消除污染源是解决饮用水源污染事故的根本措施。
在事故发生后,应尽快采取行动,切断污染源,防止污染进一步扩大。
对于工业污染源,应责令相关企业立即停止生产,并采取措施封堵排污口,回收和处理污染物。
对于农业污染源,如农药、化肥的泄漏,应及时清理污染物,并对受污染的土壤和水体进行修复。
对于生活污染源,如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泄漏,应迅速采取拦截和收集措施,防止污水进入饮用水源。
在控制污染源的过程中,要加强监测,密切关注污染物的扩散情况,及时调整控制措施。
同时,要对污染源进行深入调查,查明污染的原因和责任,为后续的处理和处罚提供依据。
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应急预案 生活饮用水污染处理应急预案

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应急预案摘要生活饮用水是人类基本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不可避免地会遭受各种污染事故的威胁。
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污染事故,制定一份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应急预案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的定义、影响和处理方法,并提出一个完整的应急预案。
1. 引言生活饮用水是保障人类生存和健康的重要资源,但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水源污染事故的发生频率也在增加。
这些污染事故可能来自于化工厂、废水排放、渗漏的地下油藏等。
针对这些污染事故,制定一份完善的应急预案以及相应的处理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2. 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的影响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对人类的健康和环境都会产生严重的影响。
例如,污染的水源可能导致人们饮用水中毒,引发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疾病。
同时,这些事故还会破坏水生态系统,影响水生物的繁衍和生存。
因此,在污染事故发生时,快速、高效地应对和处理是至关重要的。
3. 生活饮用水污染处理应急预案3.1 预案制定针对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应急预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 污染事故的定义和分类:明确不同类型的污染事故及其特点,便于分析和应对。
- 应急组织架构:明确各个责任部门及其职责,建立应急指挥体系。
- 应急指挥中心的组成和工作职责:组成应急指挥中心,负责协调应急工作,及时采取行动。
- 应急资源准备:准备应急物资和设备,包括紧急供水设备、水质检测仪器等。
- 应急演练计划:制定演练计划,提高各部门的应急响应能力。
3.2 事件响应当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发生时,应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响应: 1. 事故报告:接到事故报告后,应急指挥中心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调度相关人员和设备。
2. 现场调查:派遣专业人员前往现场进行调查和评估,确定事故原因和范围。
3. 分类和级别: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对事故进行分类和级别划分,确定相应的处置措施。
4. 通知相关部门: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环保部门、卫生部门等报告事故并寻求支持和协助。
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处理的应急预案(精选5篇)

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处理的应急预案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处理的应急预案(精选5篇)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有时会面对自然灾害、重特大事故、环境公害及人为破坏等突发事件,为了控制事故的发展,通常会被要求事先编制应急预案。
那么优秀的应急预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处理的应急预案(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处理的应急预案1一、发现学校自来水,开水器的饮用水有异常现象(如有异味、有颜色等),按以下应急方案处置。
二、安全工作组织机构:1、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小组组长:(校长)副组长:(副校长)(副校长)成员:2、救援救护小组:组长:成员:各处室安全员保安人员7名3、善后处理小组:组长:成员:4、事故调查小组:组长:成员:三、应急方案:1、总务处每日巡视发现、教师职工、学生发现应立即报告总务处。
总务处与校医、办公室专职安全员到场查看。
如果属实,立即报告分管校长,启动应急方案。
办公室向都成市教育局、公安局报告,校医向都成市疾病控制中心报告。
2、总务处配合办公室,立即封锁现场,等待主管部门处理。
3、校长立即主持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布置实施应急方案。
4、教育处通知各班;教务处通知各教研组;总务处通知食堂、学生公寓、教师宿舍、以及相关部门,停止使用饮用水。
5、学校各部门按照政府主管部门制定方案,配合实施处理方案,直至恢复正常供应饮用水。
6、教育处立即组织做好学生的思想稳定工作,保持学校良好秩序。
7、学校“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小组”召集有关人员布置任务,迅速投入到抢险、救护和善后工作的处理等各工作之中。
8、由办公室负责及时向上级汇报突发事件的进展情况。
接待媒体、学生家长和教职工家属,处理善后工作。
四、发生饮用水安全事故,如果有人员伤害时,按以下程序实施:1、事发现场组织活动的负责人或任课老师要迅速组织学生自救互救,能到学校医务室治疗的,迅速送达,由校医诊治。
生活饮用水污染事件应急预案

生活饮用水污染事件应急预案生活饮用水污染事件应急预案(精选10篇)在我们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难免会出现一些事故,为了避免事情愈演愈烈,时常要预先开展应急预案准备工作。
应急预案要怎么编制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生活饮用水污染事件应急预案,欢迎大家分享。
生活饮用水污染事件应急预案1为了提高我校预防和控制突发学校饮用水污染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指导和规范学校饮用水污染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减轻或者消除突发饮用水污染事件的危害,保障全体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校园稳定,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此预案。
一、工作目标1、普及各类发学校饮用水卫生事件的防治知识,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
2、完善突发饮用水污染卫生事件的信息监测报告网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3、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突发饮用水污染卫生事件不在校园内蔓延。
二、具体措施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宣传普及突发饮用水污染卫生事件防治知识,提高全体师生员工的防护意识和校园公共卫生水平,加强日常监测饮用水,做好每年两次水处理设备的检测和检修,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迅速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疫情的'传播和蔓延。
2、依法管理、统一领导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突发饮用水污染卫生事件的预防、疫情报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实行依法管理;对于违法行为,依法追究责任。
成立学校突发饮用水污染卫生事件防治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挥、协调与落实学校的突发饮用水污染卫生事件的防治工作。
3、快速反应、运转高效建立预警和医疗救治快速反应机制,强化人力、物力、财力储备,增强应急处理能力。
按照“四早”要求,保证发现、报告、隔离、治疗等环节紧密衔接,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快速反应,及时准确处置。
三、组织管理饮用水污染应急处理领导小组成员及分工组长:xx副组长:xx、xx、xx、xx、成员:xx、xx、xx、各班班主任、xx、xx1、报告制度校区水源一旦受到污染,由医务室及时向饮用水污染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组长报告,并向教育局和卫生防疫监督所报告。
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应急预案

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应急预案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应急预案范文(通用12篇)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难免会发生一些不在自己预料之中的事件,为了控制事故的发展势态,总不可避免地需要事先编制应急预案。
那要怎么制定科学的应急预案呢?下面是帮大家整理的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应急预案范文(通用12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应急预案范文(通用12篇)1为指导和规范学校生活饮用水污染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有效预防、积极应对、及时控制和消除生活饮用水污染突发事件的危害,保障全校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教学和生活秩序,依据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国家卫计委《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原则(一)以人为本,减少危害。
保障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应急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在处置生活饮用水污染突发事件时要以生命救助为主,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将生活饮用水污染事件的影响降到最低。
(二)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学校后勤处应加强生活饮用水管理及卫生监督,积极开展生活饮用水污染事件的预防工作,切实做好实施预案的各项准备。
(三)统一领导,部门联动。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统一指挥生活饮用水污染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提高应急处置效率。
(四)信息公开,公众参与。
相关职能部门要积极主动公布相关信息,发动全校师生参与生活饮用水污染事件的应急工作。
相关信息的公布必须经学校有关领导批准,统一发布。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学校供水范围内发生的有毒、有害污染引起的生活饮用水污染突发事件或不明原因的水质突然恶化及介水传染病,造成学校师生病亡或者可能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的重大危害,并造成严重影响的生活饮用水污染事件。
主要包括:生活用自来水、二次供水和直饮水。
三、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一)长沙学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为领导组织机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饮用水物理性污染事件
热污染 放射性污染
二.饮用水污染的原因和途径 (1)
饮用水污染发生的原因和途径主要包
括水源污染、供水污染和二次供水设 施污染。
二.饮用水污染的原因和途径 (2)
(一)、水源污染 污染物随着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的直接排放、泄 漏,生活废弃物(垃圾)、工业固体废弃物(废 渣)不彻底的无害化处理、或降水、山洪爆发等 原因进入水源。
饮用者有共同的症状反映
饮用水用户或者饮用者,有一定数量的人群出现一系列共同 的症状反映或不适反映。其不适症状和表现出现的时间(即潜伏 期),若在饮用水后12~24小时内发生,可能是化学性有毒,有 害物引起的;若是在饮用水后几天或更长时间发生,可能是病原 微生物所致。
污染原因确定
经现场调查,明确饮用水水源或饮用水管网受到污染,主要污 染源基本确定,主要污染物和污染途径得到确认。其中主要污 染源的确定是关键。
1 饮用水浑浊、不透明
水中二价铁盐含量高,与空气接触后产生氢氧化
铁,水出现黄色乳状浑浊;
水被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污染,浑浊度高。
2 饮用水出现异色
植物在水中腐烂,产生棕色、黄色(金属铬污染也可以出现黄色); 当水中繁殖大量水生植物,而水中有含有铁离子时,水生植物的草宁 酸及没食子酸与铁离子化合,使水产生灰白色; 水中含有铁盐、镉盐时,水可出现褐色或黄褐色,只含镉盐时为纯黑 色; 水中含有硫化氢氧化物时,出现浅蓝色;水中含有粘土颗粒时,出现 乳白色; 水中藻类大量繁殖时,出现浅绿色、红色(水中出现红色有时是铁污 染); 水中含有金属锌,出现白色;水中有铜,可以出现绿色或蓝色。
3 饮用水产生异臭
人畜粪便污染,屠宰废水污染,出现腐臭; 水出现草腥臭、沼泽腥臭时,是水中生长、繁殖大量的藻 类; 水中植物性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时,出现芳香臭; 水中蓝藻繁殖和放线菌繁殖时,出现霉臭和土臭; 有机溶剂污染水时,出现药物臭; 输水管生锈,出现金属臭; 生活污水污染,出现腐败臭。
生活饮用水污染事件的应急处置
浙江省卫生监督所 申屠杭 2017年6月
主要内容
1. 2. 3.
4.
5. 6. 7. 8.
生活饮用水污染的种类和特点 生活饮用水污染的原因和途径 生活饮用水污染事件的认定 生活饮用水污染事件的处理原则 生活饮用水污染事件的处理程序 生活饮用水污染事件的调查 卫生监督的职责 若干预案评析
介水传染病发病特点(1)
介水传染病的发生,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1)水源若 为一次性严重污染,呈现暴发流行状态,可在短期内突然 出现大量病例,而且绝大多数的病例的发病日期,都集中 在同一个潜伏期内。如果水源是经常、多次的被污染,呈 现散发流行趋势,病例终年不断;(2)病例分布与被污 染水源的供水范围一致,绝大多数病例都有饮用同一水源 的历史;(3)一旦饮用水的污染源被控制,饮用水加强 净化和消毒后,疾病的流行便会迅速终止。介水传染病传 播范围的大小和发病率的高低,与水源的种类、供水的范 围(或水体污染的范围)、水被污染的程度和频率、病原 体的种类、居民的卫生习惯、饮用水的净化和消毒措施等, 有密切的关系。
4 饮用水出现异味
水中铁盐的含量大于0.3~0.5mg/L时,有蓝墨水味或铁味; 水中含有大量的硫化钙时,有涩味(铁盐污染也可以出现涩 味); 水被硫酸镁,硫酸钠污染时,有苦味; 氯化物污染,有咸味; 水中动物、植物腐烂,有腐败味; 水中含有硫酸钙,有收敛味; 水中有大量腐殖质,有沼泽味。
流行病学调查证实
经流行病学调查,患者集中分布在同一供水区域内;病例的 出现呈现集中的爆发态势;患者的主要症状反映相似;对患者的 体格检查,其体征相似;潜伏期相似;患者的主要症状和表现, 与污染物(病原体)对机体的特异作用一致。
介水传染病发病原因
含有病原体的污水、粪便等污染水源后,未经有效净化和 消毒处理即供居民饮用或处理后的饮用水在输配水和贮水 过程中重新被病原体污染。此外人们在游泳、劳动、抗洪 时,接触了被病原体(如钩端螺旋体、血吸虫尾蚴)污染 的水体,直接通过皮肤或粘膜进入体内引起疾病的传播流 行。 对美国发生的623起介水传染病的原因进行分析后发现, 消毒不当占27.3%,未消毒占35.2%,输水管道污染占 20.8%。 对我国212起集中式给水污染事件,其中水源被污染占70 %,管网被污染占25%,贮水池被污染占4%。
细菌:如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霍乱弧菌、痢疾杆菌、致病 性大肠杆菌等
病毒:如甲型和戊型肝炎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病毒、
人类轮状病毒和腺病毒等 原虫:如贾第氏虫、溶组织阿米巴原虫、血吸虫等。 螺旋体:主要为钩端螺旋体。它们主要来自人畜粪便、生活污 水、医院污水以及畜牧屠宰、皮革和食品工业等废水。
一.生活饮用水污染的种类和特点
饮用水污染包括了生物性污染事件
饮用水化学性污染事件 饮用水物理性(热、放射性)污染事
件。
(一)饮用水介水传染病
指通过饮用或接触受病原微生物污染的水而 传播的疾病,又称水性传染病。
介水传染病污染来源
介水传染病的病原体主要有三类:(1)细菌;(2)病毒; (3)原虫;(4)螺旋体。
管道埋设在污染区内。所谓“污染区”是指垃圾、有毒、有害化学品仓库,货栈;家 禽家畜饲养场;污水暗管、污水阴沟、暗渠等。
饮用水管网通过上述地区时,若没有采取相应的卫生防护措施,饮用水非常容易遭受 污染。
二.饮用水污染的原因和途径 (6)
设计不合理 (1)饮用水管和非饮用水管相联接。如果饮用水管和消防用水水管相连 接,饮用水管和工业用水水管连接,饮用水阀门井与污水井相邻,井壁无防渗措施等; (2)饮用水管和污水管距离、位置不当。将污水管铺设在自来水管上方,自来水管与 污水管平行铺设时,水平间距离小于1.5米,垂直距离小于0.5米,自来水管在污水管 上方交叉铺设时,垂直距离小于0.4米等。在这种情况下,当污水管破裂,自来水管渗 漏时,由于停水,自来水管内形成负压,污水便可以进入。
二.饮用水污染的原因和途径 (5)
(二)、饮用水管网污染
管材质量差 用铸铁管或陶瓷管做饮用水管,铸铁管容易生锈,陶瓷管有渗透性。常因
锈蚀,渗漏引发管网污染。
施工质量留下的隐患 (1)管道连接前和连接后不冲洗,使得管道中积存的污物,长 时间的、间断性的污染饮用水;施工时饮用水管道连接不严,造成接口处渗漏,一旦 停水,水管内便形成负压,水管外的污水,污染物就会渗入水管内,一旦恢复供水, 水管内的污染物便污染了饮用水。
常见的介水传染病
我国法定8种介水传染病,法定传染病的种类(传 染病防治法第三条):该法规定的传染病甲类2种, 乙类25种,丙类10种。其中甲类的霍乱,乙类的 病毒性肝炎(甲肝、戍肝)、脊髓灰质炎、细菌 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钩端螺旋体、 血吸虫病,丙类中的感染性腹泻,其中传播途径 之一,可经饮用水传播,为介水传染病。 此外为非法定的介水传染病。如军团菌病及隐孢 子虫、贾第鞭毛虫引起的介水传染病等。介水传 染病一般以肠道传染病多见。
二.饮用水污染的原因和途径 (4)
地下水源污染 水源井单井及井群的影响半径范围内,有排放工业废水、生 活污水的渗水坑(井)、渗水厕所(旱厕);对方生活垃圾、 工业废渣;农田使用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灌溉;使用难降解 的或者有毒、有害的农药、化肥。 在水源井的影响半径范围内,破坏深水土层,如修建没有防 渗措施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的排放水渠、沟;修建垃圾、 粪便处理厂;填埋工业废渣、生活垃圾;挖沙、挖土;修建 养鱼池等。 水源井井壁裂缝渗漏,使得生物性或化学性污染物通过裂缝、 渗漏处进入水源井。 用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回灌,或用流经生活垃圾堆放场或工 业废渣堆放场的地面径流回灌。
确定主要污染源,必须掌握水源防护防护范围内工业企业的生 产情况,废水(污水)的处理及排放情况,垃圾及粪便无害化 处理情况等前提下,对废水排放量比较大的企业和单位的废水
量、主要污染物逐一进行调查、监测、比较、分析才能确认。
水质检验证实
通过测定水源水,出厂水,末梢水及用户水中有代表性的龙头水,可 测出共同的污染源物,并与所确定的主要污染源及其排放的废水中所含有的 主要污染物一致,其检出量可成倍、成几倍,几十倍超过生活饮用水卫生标 准规定的限值。如果是生物性污染物,可同时在罹患者的排泄物中检出病原 微生物,在其家中的龙头可检出相同的或者同属的病原微生物。
用户违章连接 用户未经过供水部门同意,未加卫生、安全措施,将饮用水管与其他水 管连接,用于污物洗涤、物品浸泡、冲刷厕所,配制化学药品等。一旦停电自来水停 水,饮用水管内产生负压,便把其他水管内的污水吸入饮用水管内。
二.饮用水污染的原因和途径 (7)
Βιβλιοθήκη (三)、二次供水设施污染 设计不合理 二次供水的管线,与消防用水管线、工业用 水管线连接;储水池(水箱)的溢水管和排水管直接与下 水道管线连接;水箱的出水,无防止二次污染的消毒措施; 水箱内壁涂料不符合卫生要求,涂料易发生溶出赫脱落。 水箱的结构不合理 水泥水箱内壁部光滑,不利于清洗; 钢板水箱易生锈,污染水质;水箱观察孔(人孔,出入孔) 无盖,无锁;水箱无通气孔,溢水管的开口无防护网罩。 管理不善 不定期清洗、消毒;消毒设施不能正常运转, 出水无余氯;二次供水不定期检测或监测的项目达不到要 求;水箱周围环境脏乱,水箱盖不严密等。
三、饮用水污染事件的认定
饮用水的感官性状发生改变 饮用者有共同的症状反映 污染原因确定 水质检验证实 流行病学调查证实
饮用水的感官性状发生改变
饮用水用户或者引用者有较为一致的物理感官性 状反映,即在供水区域内发现饮用水出现异色、 异臭、异味,浑浊和肉眼可见物。可以是其中的 一项,也可以是其中的若干项。有机污染或生物 性污染多见,特别是人或者是动物粪便污染时较 明显,化学污染有时不是很明显。 符合卫生要求的饮用水:透明、不浑浊、无异色, 异臭和异味,无肉眼可见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