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产后发烧的症状及治疗
母猪产后几种疾病的防治对策

母猪产后几种疾病的防治对策母猪是猪场中非常重要的种畜,它们的健康状况关系到整个猪场的生产效益。
而母猪产后的健康问题是猪场管理中需要重点关注和防治的方面之一。
产后疾病会影响母猪的产后恢复和猪仔的健康成长,故而需要采取相应的预防对策来保障母猪的健康。
本文将就母猪产后几种疾病的防治对策进行详细介绍。
一、产后发热产后发热是母猪产后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表现为母猪的体温持续升高,食欲不佳,乳量减少等症状。
产后发热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母猪在分娩后由于过度劳累和压力等原因导致免疫力下降,从而易受感染。
针对产后发热的防治,首先需要加强对母猪的产后护理工作。
在产后的第一周内,要确保母猪有充足的休息和营养,保持舒适的生活环境。
其次要及时清洁和消毒产房,避免环境污染和交叉感染。
要加强母猪的饲养管理,保障母猪的饮水和饲料的质量,提高母猪的免疫力。
在产后的第三天至第七天之间,可以给母猪注射抗生素,预防细菌感染。
二、子宫炎子宫炎是母猪产后常见的严重疾病之一。
其主要表现为产后发热,流恶臭的子宫脓液,食欲不振等症状。
子宫炎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分娩后子宫内残留物质未能及时排出,从而滋生细菌,引起感染。
三、乳房炎乳房炎是母猪产后的常见疾病之一,其主要表现为产后乳房肿胀、发热及乳汁不畅等症状。
乳房炎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母猪产后休息不足、卫生条件差、泌乳不顺等因素导致的乳房细菌感染。
四、产后贫血母猪产后的健康问题是猪场管理中需要重点关注和防治的方面之一。
针对不同的产后疾病,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预防对策来保障母猪的健康。
加强产后护理工作,保证母猪的饮水和饲料的质量,提高母猪的免疫力,预防产后疾病的发生。
如果发现母猪出现疾病的症状,应及时请兽医进行诊断和治疗,以免病情恶化。
希望猪场管理者和养猪人员能够引起重视,加强母猪产后疾病的防治工作,提高母猪的健康水平,保障猪场的生产效益。
母猪产后疾病及其治疗方法

母猪产后疾病及其治疗方法一、产后疾病概述母猪在分娩后容易出现各种疾病,如产后发热、产后抑郁、产后感染等。
这些疾病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将会影响母猪的产后康复,甚至对后续生产和繁殖产生严重影响。
对母猪产后疾病的治疗要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以确保母猪的产后健康和生产效益。
二、产后发热产后发热是指母猪产后体温升高到39.5°C以上,持续时间超过24小时。
产后发热可能是由于产程过程中受到感染或者未完全清理分娩产物导致的,也可能是由于母猪在分娩后没有得到足够的营养和护理而引起的。
产后发热的母猪通常表现为食欲不振、体温升高、活动减少等症状。
治疗方法:1. 发现母猪出现产后发热后,首先要对其进行体温测量,确诊是否为产后发热。
2. 如果是由于感染导致的产后发热,可根据病情给予抗生素治疗。
3. 同时要给予母猪足够的营养和保温,帮助其尽快恢复体力。
4. 对于产后发热严重的母猪,还可以考虑使用退热药物。
三、产后抑郁产后抑郁是母猪在分娩后出现的一种情绪异常,常常表现为厌食、精神萎靡、行为异常等症状。
产后抑郁可能是由于母猪在分娩过程中受到了较大的伤害或疼痛,也可能是由于分娩后的荷尔蒙变化等因素引起的。
治疗方法:1. 针对产后抑郁的母猪,可以给予镇静剂或者镇痛剂,帮助其缓解疼痛和焦虑。
2. 同时要加强对母猪的护理和照顾,保持其环境的清洁和安静,以降低其产生焦虑情绪的可能性。
3. 经常对产后抑郁的母猪进行观察和护理,及时发现并解决其异常行为和情绪问题。
四、产后感染产后感染是指母猪在分娩后由于伤口没有得到及时和有效的处理或者护理不善而导致的感染症状。
常见的产后感染包括子宫感染、泌尿道感染等,母猪可能表现为食欲不振、体温升高、生殖道流脓等症状。
治疗方法:1. 对于产后感染的母猪,要先根据其具体症状和感染部位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和药物,以进行治疗。
2. 同时要对母猪的伤口进行清洁和消毒,避免感染的进一步扩散。
3. 在治疗的要给予母猪足够的营养和保温,帮助其恢复体力和抵抗感染。
母猪产后热的发病特点及防治措施

2020年第2期 吉林畜牧兽医19·养猪专栏·YangZhu ZhuanLan母猪产后热的发病特点及防治措施尹显彬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上河湾镇畜牧兽医站,吉林长春 1305151 母猪产后热的发病特点母猪的产后热是指母猪在生产1~3 d 之后出现的以高热、不食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疾病,在发病期间,母猪的体温升高到41 ℃左右,而且食欲也会大大减少,甚至萎靡不振,导致乳液的分泌量下降,最终造成仔猪的生长发育受到严重阻碍,严重时还会出现腹泻的现象,从而导致母猪和仔猪的死亡。
近几年来,母猪产后热的病例越来越多,从当地的发病情况来看,其发病率大约在10%左右,一般夏天的产后热发病率会相较冬天来说提高很多。
依据母猪在病情复发时所出现的状况和特征,可以将母猪产后热的症状分为四种类型,分别是:子宫炎型、乳房炎型、便秘型以及混合型,这四种类型最统一的发病特点就是体温升高到42 ℃左右,精神状态不佳,会有抑郁的现象,食欲断绝,呼吸不畅甚至会比较急促,仔猪日渐消瘦,母猪大便出现干燥症状,尿液色黄量微。
2 母猪产后热的症状及防治措施2.1 子宫炎型产后热子宫炎型产后热其主要发病特点发生在母猪产仔48 h 之后,母猪的精神萎靡不振,食欲也会大大下降,分泌乳液的量减少且所分泌的乳汁相对较稀薄,阴道中也会排出类似白色豆腐渣样的脓性分泌物,在母猪侧向俯卧时会像水滴一样往下流。
对母猪产后热的治疗原则是对症下药,对于子宫炎型的产后热最先应该注射安痛定注射液20 mL 左右,或者肌肉注射盐酸地塞米松磷酸钾10 mL,坚持3 d,每天注射2次;另外进行阿奇霉素、氟苯尼考混悬注射液,根据母猪重量的不同进行不同量的注射,一般来说注射0.1 mL/kg,在注射完24 h 之后再追加一次用药。
2.2 乳房炎型产后热乳房炎型产后热是发生在产仔36 h 后,这时患病母猪的食欲和精神都不佳,母猪的母性大大下降,而且还会将自己整个身体俯卧到地上,用小腹压着乳头,不让仔猪吮吸乳头。
母猪产后发热的治疗

母猪产后发热的治疗
母猪产后热
母猪产后1-3天内,由产道或子宫细菌感染而引起体温过高。
轻则低烧,精神尚好;重则体温41℃以上,精神沉郁,不食,卧地不起,寒战,阴道中有脓性分泌物流出。
在治疗上可用青霉素、链霉素、四环素、土霉素等抗菌药物杀菌、消炎、退烧;用脑垂体后叶激素促子宫收缩,排出子宫内容物。
也可结合中药方治疗。
五、母猪产后瘫痪:本病是母猪产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严重的急性、神经障碍性疾病,其特征是知觉丧失及四肢瘫痪。
(一)、病因:病因目前尚不太清楚。
一般认为是由于血糖、血钙骤然减少,产后血压降低等原因,致使大脑皮层发生机能性障碍。
也可能是饲料的钙磷比例失调造成的。
(二)、症状:精神萎靡,一切反射变弱,甚至消失。
食欲显著减退或废绝,粪便干硬且少,以后停止排粪尿。
站立困难或不能站立,或呈昏睡状态。
乳汁很少或无乳。
有时病猪伏卧,不让仔猪吃奶。
(三)、治疗:
1、用硫酸钠或硫酸镁缓泻剂或温肥皂水灌肠,清除直肠内蓄粪;同时静注10%葡萄糖酸钙50-150ml。
2、用草把或粗布磨擦病猪皮肤,以促进血液循环和神经机能的恢复。
3、增垫褥草,经常翻动病猪,防止发生褥疮。
4、对仔猪寄养或喂人工奶。
母猪产后几种疾病的防治对策

母猪产后几种疾病的防治对策母猪在产后易发生一些疾病,给养殖产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母猪产后疾病及其防治对策:一、产后发热症母猪在分娩后3-7天内出现高热、食欲不振、躁动不安等症状,此病称为产后发热症。
此病的主要病因是分娩后由于子宫伤口沾染细菌所致。
预防此病,需要做好妊娠期的免疫接种以及分娩前肠胃道和生殖道的消毒,保持产房的清洁卫生。
治疗方面,可口服或注射抗生素,控制发热,缓解症状。
二、产后乳腺炎母猪在哺乳期间,由于细菌感染或乳头磨损,乳腺局部出现肿胀、硬结、疼痛等,严重者可导致发热、食欲不振等症状,此病称为产后乳腺炎。
预防此病,需要加强饲料卫生,定期消毒猪舍及配备消毒剂。
在母猪哺乳期间,要经常观察母猪的乳房,发现异常及时治疗。
治疗方面,可使用消炎、降温、止痛等药品,并注射抗生素。
三、产后子宫内膜炎产后子宫内膜炎是母猪分娩后较常见的疾病,主要表现为分泌物增多、异味等症状,严重者表现为发热、食欲不振等症状。
预防此病,需要做好产前消毒及隔离管理,保持产床的清洁。
治疗方面,应及时清理产后残留物,使用消炎、杀菌药物,并加强饲养管理。
四、子宫脱垂子宫脱垂是由于母猪分娩后子宫松弱或受力过度导致的一种疾病,病猪会出现下腹部变大、腰部疼痛、食欲减退等症状。
预防此病,需要保持母猪的身体健康,妊娠期间加强饲养管理,分娩时要注意抬腿,防止脱垂发生。
治疗方面,可采用手术治疗,将子宫复位并缝合,术后应进行适当的调理和护理。
总之,对于母猪的产后疾病,要做到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加强养殖管理,提高生产效益。
母猪产后疾病及其治疗方法

母猪产后疾病及其治疗方法一、产后疾病简介母猪在产后由于身体虚弱、免疫力下降以及繁殖期间的应激,容易患上各种疾病。
常见的产后疾病包括产后发热、母猪产后抑郁症、子宫炎、乳房炎等。
这些疾病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会对母猪的身体健康和生产能力造成严重影响。
1. 产后发热产后发热是母猪产后常见的一种疾病,通常是由于生产过程中的应激和身体虚弱引起的。
产后发热的症状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食欲减退、精神萎靡等。
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保持环境卫生:要确保母猪产房的卫生环境干净,定期清理粪便和尿液,保持空气清新。
(2)调整饲养管理:要注意给母猪提供充足的饮水和饲料,保持饲养环境的舒适度,避免受凉和受潮。
(3)适当饮药:对于产后发热的母猪,可适当使用解热镇痛药物进行治疗,但要注意剂量和频率,避免对母猪身体造成负面影响。
2. 母猪产后抑郁症母猪在产后也会出现抑郁症的症状,通常表现为精神状态不佳、食欲下降、活动减少等。
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重视产后抑郁症的预防:在母猪的怀孕期和产后,要注意给予适当的营养和护理,避免过度的应激和疲劳。
(2)保持饲养环境的舒适度:母猪产后应该保持饲养环境的舒适度,避免因为环境不良引起母猪的情绪波动。
3. 子宫炎子宫炎是母猪在产后容易发生的一种疾病,通常表现为产后子宫内膜炎症、伴随有脓液或渗出液。
子宫炎会严重影响母猪的生产能力和健康状况,因此需要及时进行治疗。
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手术治疗:对于子宫炎严重的情况,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清除子宫内的脓液和渗出液,恢复子宫的正常功能。
(3)加强护理:在治疗子宫炎的也要加强对母猪的护理工作,保持干净的饲养环境,提供充足的饮食和营养,帮助母猪尽快恢复健康。
4. 乳房炎(1)药物治疗:可使用抗生素和消炎药物来治疗乳房炎,帮助母猪减轻炎症和恢复健康。
(2)适当按摩:对于患有乳房炎的母猪,可以适当进行乳房按摩,帮助排出乳汁和减轻乳房的胀痛。
母猪产后热得诊治

母猪产后热又叫产后败血症,是常见产科病之一。
发病规律母猪产后没有较好地护理,受到病菌的感染,或者由于产道损伤,病菌感染而发病。
症状和诊断病猪表现为全身性症状。
阴门中经常流出少量带血液、恶臭的褐色液体,阴道肿胀,体温急剧上升,稽留在40℃~41℃,是此病的特征。
病猪常有腹膜炎症状,食欲废绝,躺卧,不愿起立,精神极为委靡。
防治措施可用脑垂体后叶素10~20国际单位,或乙酚3~10毫克肌肉注射,以促进子宫收缩,排出脓液。
应用抗生素类或磺胺类药物,抑制病菌的繁殖和消灭病菌。
青霉素使用量为每天2次,每次80万国际单位,肌肉注射。
硫酸链霉素每天2次,每次100万国际单位。
如病猪脱水,应静脉注射5%的葡萄糖生理盐水和5%碳酸氢钠溶液。
按症状类型治疗母猪产后热

按症状类型治疗母猪产后热猪产后热是母猪产后1~3 天出现以高热、不食为特征的一种疾病,母猪体温升高到 41 左右,食欲减少甚至废绝,泌乳量下降,从而造成仔猪生长发育受阻、仔猪腹泻,甚至造成母猪和仔猪的死亡。
近两年来,猪产后热病例的增多,从本地发病情况看,发病率在10%左右,夏天发病率比冬天发病率高。
笔者在治疗该病取得了良好效果,得到一点体会如下。
1发病原因及类型根据母猪发病时出现的症状一般分为四种类型:子宫炎型、乳房炎型、便秘型、混合型,这四种类型共同的症状为母猪体温升高到41℃,精神沉郁,食欲减退甚至废绝,呼吸急促,泌乳量下降,仔猪消瘦,母猪大便干燥,尿色黄、量少。
1.1子宫炎型产后热 1.1.1发病原因分娩较大胎儿的过程中.使产道剧烈扩张、摩擦,使母猪的产道损伤、污染,胎衣碎片残存在子宫,子宫弛缓时恶露滞留难产时手术不洁,都是造成本病发生的主要原因。
1.1.2主要临床症状一般发生在产仔48小时以后,母猪精神沉郁,食欲废绝.体温升高到4l℃ .泌乳减少,乳汁稀薄,从阴道中排出白色豆腐渣样的脓性分泌物,在侧卧时如水滴住下流。
1.2乳房炎型产后热 1.2.1发病原因母猪产后抵抗力降低,圈舍消毒不严,经乳头感染链球菌、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或绿脓杆菌等病原菌,引起乳房炎。
1.2.2主要临床症状猪可转入孕期监测:对测定可疑或阴性的母猪在3天和16天后再分别监测,若仍为阴性(未孕)则可及时转栏作相应处理。
作孕期监测可每周一次.或半月,或一月监测一次,每次监测结果均需制表记录,项目与早孕监测类似。
对发现死胎、气肿胎、流产和胚胎吸收的母猪应淘汰或治疗处理。
孕期监测正常的母猪在配种后100天左右转入产仔舍,作进一步的观察和监测。
所有监测记录最好输入电脑存贮、统计、分析,也许能从中发现问题和疫情隐患。
比如在某段时间内发现配种成功率显著降低或死胎、流产率显著提高。
就应及时检讨饲养管理是否妥当.饲料质量是否正常,公猪精液是否合格,是否存在细小病毒病、猪瘟等疫情隐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母猪产后发烧的症状及治疗
产后发烧
母猪产后发烧,多发生在产仔后3~7天,体温升高至35~41℃。
由于母猪发烧、食欲减退或废绝,使泌乳减少或停止,造成仔猪吃
不饱奶而影响生长发育,甚至造成全窝仔猪死亡,给养猪户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一)症状
母猪产仔后,在短期内体温突然升高,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泌乳减少或无乳,仔猪因吃不饱奶而乱叫。
患有肺炎的病猪,体温升高至40~41℃,精神高度沉郁,食欲废绝,眼结膜潮红、呼吸加快、气喘、咳嗽,鼻孔流出黄白色粘稠鼻
液,肺部听诊有明显的炎症变化。
发生胃肠炎的病猪,体温升高至39.5~40℃,精神沉郁、不吃食、喜喝凉水和污水。
有的病猪呕吐出黄色粘稠的胃内容物,粪便呈
稀糊状,带有粘液和粘膜,腥臭难闻。
发生子宫内膜炎的病猪,体温升高至39.5℃左右,精神不振,食欲减退。
病猪出现弓腰、努责及排尿姿势,从阴门排出灰白色混浊
絮状物或脓性物。
发生乳腺炎的病猪,可见1个或数个乳腺潮红肿胀、疼痛,挤出的乳汁稀薄,含有絮状物,化脓者可挤出脓汁,母猪抗拒仔猪哺乳
,体温升高至39.5℃。
(二)防治
由于母猪产后发烧情况比较复杂,临床上应该辩证施治。
对体温偏高,但有食欲的病猪,应用青霉素400~500万国际单位、链霉素
100~200国际单位、安痛定20~30毫升,肌肉注射;或先锋9号3克、安痛定15毫升、地塞米松5毫升,肌肉注射,每日2次。
对体温高
、食欲废绝的病猪,应用5%葡萄糖盐水500~1000毫升、青霉素400~500万国际单位、维生素C10毫升、地塞米松5毫升;或5%葡萄糖液
500毫升、10%磺胺嘧啶钠20~40毫升、5%碳酸氢钠20毫升,耳静脉滴注,每日1~2次。
对于有肺炎咳喘症状的病猪应内服清肺止咳散50
~100克,每日2次;胃肠炎病猪,内服痢菌净粉20~30克,或磺胺脒20片、碳酸氢钠10片,每日2~3次,呕吐严重者肌注爱茂尔6~8毫
升;子宫内膜炎病猪,用生理盐水或0.2%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并排净冲洗液,然后注入2.5%恩诺沙星10毫升、庆大霉素5毫升和氯霉素5
毫升混合液;乳腺炎病猪,公英散100克,开水冲调,灌服或拌入饲料中,每日1次,连服3~4次。
与此同时,还要加强饲养管理,给
母猪饲喂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饲料,搞好圈舍卫生和消毒,做好冬春寒冷季节的防寒工作。
同时认真做好仔猪的护理,及时补喂牛奶,减少仔猪的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