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机原理复习总结
微机原理复习总结资料

重要概念:1、微处理器微处理器:微处理器是一个中央处理器cpu,由算术逻辑部件ALU、累加器和寄存器组、指令指针寄存器IP(程序计数器)、段寄存器、时序和控制逻辑部件、内部总线等构成。
2、微型计算机:微型计算机由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电路和系统总线组成。
微处理器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也称CPU(中央处理器)。
3、微型计算机系统:微型计算机为主体,配上外部输入/输出设备及系统软件就构成了微型计算机系统。
微处理器,微型计算机,微型计算机系统有什么联系与区别?微处理器是微型计算机系统的核心,也称为CPU(中央处理器)。
主要完成:①从存储器中取指令,指令译码;②简单的算术逻辑运算;③在处理器和存储器或者I/O之间传送数据;④程序流向控制等。
微型计算机由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电路和系统总线组成。
以微型计算机为主体,配上外部输入/输出设备及系统软件就构成了微型计算机系统。
4、8086CPU内部结构及各部分功能8086CPU内部由执行单元EU和总线接口单元BIU组成。
主要功能为:执行单元EU负责执行指令。
它由算术逻辑单元(ALU)、通用寄存器组、16 位标志寄存器(FLAGS)、EU 控制电路等组成。
EU 在工作时直接从指令流队列中取指令代码,对其译码后产生完成指令所需要的控制信息。
数据在ALU中进行运算,运算结果的特征保留在标志寄存器FLAGS 中。
总线接口单元BIU负责CPU与存储器和I/O接口之间的信息传送。
它由段寄存器、指令指针寄存器、指令队列、地址加法器以及总线控制逻辑组成。
5、8086CPU寄存器8086CPU内部包含4 组16 位寄存器,分别是通用寄存器组、指针和变址寄存器、段寄存器、指令指针和标志位寄存器。
(1)通用寄存器组包含 4 个16 位通用寄存器AX、BX、CX、DX,用以存放普通数据或地址,也有其特殊用途。
如AX(AL)用于输入输出指令、乘除法指令,BX在间接寻址中作基址寄存器,CX在串操作和循环指令中作计数器,DX用于乘除法指令等。
微机原理期末复习总结

SP/EN D7~D0 RD WR A0 . . . ICW1 ICW2 ICW3 ICW4 OCW1 (IMR) OCW2 OCW3 PR IRR
CAS0 CAS1 CAS2 ISR . IR0 . . IR7
地址 译码
CS
INTA INT
INTA INTR
第八章:串行接口8255
为什么要使用8255 串行接口芯片8255
控制字 寄存器
计数器2
3个独立的计数器:
计数初值寄存器
计数过程:
1、写入计数初值,保存在计 数初值寄存器中;
2、将计数初值装入减1计数器 开始计数;
CLK
减1计数器
OUT
输出寄存器 计数器的内部结构
3、减1计数器在CLK脉冲作用 下递减计数,直至为0时输 出OUT信号; 4、输出寄存器跟随减1计数器 变化,用于锁存输出数据。
A12~A0
第六章:接口技术
了解I/O接口电路的存在意义
解决CPU与外设信息交换时的矛盾 理解接口与端口的概念
端口:接口电路中存储单元地址
了解接口电路的三类寄存器
数据寄存器、状态寄存器、控制寄存器
掌握各种I/O传递方式及特点
程序控制下的数据传送——分为:
无条件传送
查询传送
中断传送
直接存储器存取(DMA)
数据总线、地址总线、控制总线 始终周期、总线周期、指令周期 基本时序(T1/T2/T3/T4)
最小组态下的读总线周期
0~N个
T1
CLK
IO/M A16~19
T2
T3
Tw
T4
低为存储器/高为I/O 地址 地址 地址 数据 状 态
A8~15
AD0~7 ALE RD DT/R DEN
微机原理期末复习总结

微机原理期末复习总结微机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它研究了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以下是对微机原理内容的复习总结,帮助你回顾和巩固所学知识。
1.计算机组成和层次结构-计算机由硬件和软件组成,硬件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输入输出设备等,软件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计算机具有层次结构,分为硬件层、微程序层、指令级层、数据流层和互连层等。
2.计算机的运算方法和编码规则-计算机中的运算是通过算术逻辑单元(ALU)来实现的,包括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等运算。
-二进制是计算机中使用的编码规则,计算机通过位运算来进行数据处理。
3.存储器的层次结构和存储区域划分-存储器的层次结构包括主存储器(内存)和辅助存储器(硬盘、光盘等)。
-主存储器分为RAM和ROM两种类型,RAM可以读写,ROM只能读取。
-存储区域划分为字节、位、字等不同的单位。
4.输入输出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接口标准-输入输出设备用于与计算机进行信息的输入和输出。
-输入设备包括键盘、鼠标等,输出设备包括显示器、打印机等。
-输入输出设备通过接口标准与计算机进行通信,例如串口、并口、USB等。
5.CPU的结构和工作原理-CPU由运算器、控制器和寄存器组成。
-运算器负责进行算术和逻辑运算,控制器负责指令的解码和执行,寄存器用于存储指令和数据。
-CPU的工作原理是根据指令周期进行工作,包括取指令、分析指令、执行指令等步骤。
6.指令系统和指令的执行方式-指令系统包括指令集和指令格式,指令集是CPU能够执行的指令的集合,指令格式是指令的组成形式。
-指令的执行方式有直接执行方式、间接执行方式和微程序执行方式等。
7.地址总线和数据总线-地址总线用于传递CPU发出的内存地址信号,指示要进行读写的内存单元。
-数据总线用于传递数据信息,包括读取和写入数据。
8.中断和异常的概念和处理方式-中断是计算机正常执行过程中的意外事件,例如外部设备请求、内存访问错误等。
微机原理复习知识点总结

1.所谓的接口其实就是两个部件或两个系统之间的交接部分(位于系统与外设间、用来协助完成数据传送和控制任务的逻辑电路)。
2.为了能够进行数据的可靠传输,接口应具备以下功能:数据缓冲及转换功能、设备选择和寻址功能、联络功能、接收解释并执行CPU命令、中断管理功能、可编程功能、(错误检测功能)。
3.接口的基本任务是控制输入和输出。
4.接口中的信息通常有以下三种:数据信息、状态信息和控制信息。
5.接口中的设备选择功能是指:6.接口中的数据缓冲功能是指:将传输的数据进行缓冲,从而对高速工作的CPU 与慢速工作的外设起协调和缓冲作用,实现数据传送的同步。
7.接口中的可编程功能是指:接口芯片可有多种工作方式,通过软件编程设置接口工作方式。
8.计算机与外设之间的数据传送有以下几种基本方式:无条件传送方式(同步传送)、程序查询传送(异步传送)、中断传送方式(异步传送)、DMA传送方式(异步传送)。
9.根据不同的数据传输模块和设备,总线的数据传输方式可分为无条件传输、程序查询传送方式、中断传送方式、DMA方式。
10.总线根据其在计算机中的位置,可以分为以下类型:片内总线、内部总线、系统总线、局部总线、外部总线。
11.总线根据其用途和应用场合,可以分为以下类型:片内总线、片间总线、内总线、外总线。
ISA总线属于内总线。
12.面向处理器的总线的优点是:可以根据处理器和外设的特点设计出最适合的总线系统从而达到最佳的效果。
13. SCSI总线的中文名为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它是芯的信号线,最多可连接 7 个外设。
14. USB总线的中文名为通用串行接口,它是4芯的信号线,最多可连接127个外设。
15. I/O端口的编码方式有统一编址和端口独立编址。
访问端口的方式有直接寻址和间接寻址。
PC机的地址由16位构成,实际使用中其地址范围为000~3FFH。
16.在计算机中主要有两种寻址方式:端口独立编址和统一编址方式。
微机原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微机原理知识点归纳总结微机原理是计算机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它是学习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原理的入门课程。
本文将对微机原理课程的主要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希望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微机原理,并为日后的学习和工作提供帮助。
一、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系统是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的,硬件是计算机的物理构成,软件是控制硬件工作的程序。
计算机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I/O设备)和总线。
1. 中央处理器(CPU)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部件,它负责执行计算机程序的指令和控制计算机的操作。
中央处理器由运算器和控制器两部分组成,运算器负责执行算术和逻辑运算,控制器负责控制指令的执行顺序和数据的流动。
2. 存储器存储器是计算机系统用来存储数据和程序的设备,它分为主存储器(RAM)和辅助存储器(ROM、硬盘等)。
主存储器用来临时存储程序和数据,辅助存储器用来长期存储程序和数据。
3. 输入输出设备(I/O设备)输入输出设备用来与外部环境进行交互,包括键盘、鼠标、显示器、打印机等。
它们负责将数据输入到计算机系统中或者将计算机系统的输出结果显示或打印出来。
4. 总线总线是计算机系统各个部件之间传输数据和控制信号的通道,它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和控制总线。
地址总线用来传输地址信息,数据总线用来传输数据,控制总线用来传输控制信号。
二、数据的表示和运算1. 二进制数计算机是以二进制形式进行运算的,因此需要了解二进制数的表示和运算规则。
二进制数由0和1组成,其表示方法和十进制数类似,但是各位上的权值是2的幂次方。
2. 字符编码计算机系统中的字符是使用字符编码进行表示的,常用的字符编码包括ASCII码和Unicode。
ASCII码是美国标准信息交换码,每个字符用一个字节表示;而Unicode是一种全球字符集,包括了几乎所有国家的字符,每个字符用两个字节表示。
3. 整数表示和运算计算机系统中的整数是通过二进制补码形式进行表示和运算的。
微机原理复习知识点总结

微机原理复习知识点总结微机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的一门基础课程,主要涵盖了计算机硬件与系统结构、数字逻辑、微型计算机系统、IO接口技术、总线技术、内存管理等内容。
下面将对微机原理的复习知识点进行总结。
1.计算机硬件与系统结构:(1)计算机硬件:主要包括中央处理器(CPU)、输入/输出设备(IO)、存储器(Memory)和总线(Bus)等。
(2)冯诺依曼结构:由冯·诺依曼于1945年提出,包括存储程序控制、存储器、运算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等五个部分。
(3)指令和数据的存储:指令和数据在计算机内部以二进制形式存储,通过地址进行寻址。
(4)中央处理器:由运算器、控制器和寄存器组成,运算器负责进行各种算术和逻辑运算,控制器负责指令译码和执行控制。
2.数字逻辑:(1)基本逻辑门电路:包括与门、或门、非门、异或门等。
(2)组合逻辑电路:由逻辑门组成,没有时钟信号,输出仅依赖于输入。
(3)时序逻辑电路:由逻辑门和锁存器(触发器)组成,有时钟信号,输出依赖于当前和之前的输入。
(4)逻辑门的代数表达:通过逻辑代数的运算法则,可以将逻辑门的输入和输出关系用布尔代数表示。
3.微型计算机系统:(1)微处理器:又称中央处理器(CPU),是微机系统的核心部件,包括运算器、控制器和寄存器。
(2)存储器:分为主存储器和辅助存储器,主存储器包括RAM和ROM,辅助存储器包括磁盘、光盘等。
(3)输入/输出设备:包括键盘、鼠标、显示器、打印机等,用于与计算机进行信息输入和输出。
(4)中断与异常处理:通过中断机制来响应外部事件,异常处理用于处理非法指令或非法操作。
4.IO接口技术:(1)IO控制方式:分为程序控制和中断控制两种方式,程序控制方式需要CPU主动向IO设备发出查询命令,中断控制方式则是IO设备主动向CPU发出中断请求。
(2)IO接口:用于连接CPU与IO设备之间的接口电路,常见的接口有并行接口和串行接口。
(3)并行接口:包括并行数据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总线,其中并行数据总线用于传输数据,控制总线用于传输控制信号,状态总线用于传输IO设备的状态信息。
微机原理知识点总结

微机原理知识点总结微机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之间的相互关系。
微机原理主要包括计算机系统的硬件组成和工作原理、计算机内存的层次结构、数据的表示和处理、中央处理器的结构和功能、输入输出设备的工作原理等知识点。
下面是对微机原理知识点的总结:一、计算机系统的硬件组成和工作原理1.计算机系统的硬件组成:计算机系统由中央处理器、内存、输入输出设备和外部存储设备等组成。
2.计算机系统的工作原理:计算机按照指令的顺序执行程序,通过执行指令来完成各种运算和处理任务。
二、计算机内存的层次结构1.内存的层次结构:内存按照访问速度和容量大小可以分为高速缓存、主存和辅助存储器等层次。
2.高速缓存的作用:高速缓存用于提高计算机的运行速度,通过存储最常用的数据和指令,减少对主存和外部存储器的访问次数。
3.虚拟内存的概念:虚拟内存是一种通过将部分主存空间与外部存储器交换,以扩大可用内存空间的技术。
三、数据的表示和处理1.计算机中的数据表示:计算机使用二进制来表示和处理数据,不同类型的数据可以用不同的进制和编码方式来表示。
2.数据的表示和转换:数据可以表示为无符号数和带符号数,通过转化器可以在二进制、十进制和十六进制之间进行转换。
3.数据的处理方式:计算机通过算术逻辑单元(ALU)进行数据的加减乘除和逻辑运算。
四、中央处理器的结构和功能1.中央处理器的结构:中央处理器由控制单元、算术逻辑单元和寄存器等组成,控制单元负责指令的执行和控制,算术逻辑单元负责数据的处理,寄存器用于存储数据和指令。
2.中央处理器的功能:中央处理器负责指令的获取、解析和执行,通过执行指令来完成各种运算和处理任务。
五、输入输出设备的工作原理1.输入输出设备的种类:输入输出设备包括键盘、鼠标、显示器、打印机、磁盘驱动器等。
2.输入输出设备的工作原理:输入输出设备通过输入输出接口与计算机系统连接,通过驱动程序来完成数据的输入和输出。
微机原理复习知识点总结

微机原理复习知识点总结一、微机原理概述微机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是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硬件体系结构和工作原理的理解和掌握的核心课程。
本文将从微机系统概念、基本组成部分、系统总线、存储器等方面进行总结复习。
二、微机系统概念及基本组成部分1.微机系统概念:微机系统由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组成,是由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和系统总线等基本组成部分组成的。
2.中央处理器(CPU):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的大脑,负责执行计算机指令。
它包括运算器和控制器两部分,运算器负责执行算术逻辑运算,控制器负责指令的解析和执行控制。
3.存储器:存储器是用于存储数据和指令的设备,按存储介质可分为内存和外存。
内存按读写方式可分为RAM和ROM两类,外存一般指硬盘。
4.输入/输出设备:输入设备用于将外部数据传输到计算机,如键盘、鼠标等;输出设备将计算机处理后的数据输出到外部设备,如显示器、打印机等。
5.系统总线:系统总线是微机系统中各个组成部分之间传输数据和控制信息的公共通信线路,包括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
三、系统总线1.数据总线:数据总线用于传输数据和指令,一般有8位、16位、32位等不同位数,位数越大,数据传输速度越快。
2.地址总线:地址总线用于传输内存地址和外设地址,决定了计算机的寻址能力,位数决定了最大寻址空间。
3.控制总线:控制总线用于传输控制信号,包括读写控制、时序控制、中断控制等,用来控制计算机的工作状态。
四、存储器1.RA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是一种易失性存储器,读写速度快,存储内容能被随机读取和写入。
分为静态RAM(SRAM)和动态RAM(DRAM)两类。
2.ROM(只读存储器):ROM是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只能读取,不能写入。
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可擦写只读存储器(EPROM)和电可擦写只读存储器(EEPROM)等。
3. Cache(高速缓存):Cache是位于CPU和内存之间的高速缓存存储器,用来存储CPU频繁访问的数据和指令,以提高计算机的运行速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填空。
1.-32的补码是 E0H。
字节补码CAH所代表的真值是-54。
2.压缩BCD数1000H所对应的十进制数为1000;十六进制数为 3E8 H;二进制数为1111101000 B;ASCII码为31303030 。
3.微型计算机主要由 CPU 、存储器、I/O接口、I/O设备、总线组成。
4.8088微处理器的地址总线有20根,数据总线有8 根。
5.已知AX=1234H,BX=5678H,SP=0040H,顺序执行下列程序段并填空:PUSH AX ;(SS:003FH)= 12 H;(SS:003EH)= 34 H;SP= 003EH;PUSH BX ;(SS:003DH)= 56 H;(SS:003CH)= 78 H;SP= 003CH ;6.8086/8088的寻址方式中,操作数在存储器中的寻址方式有直接寻址、间接寻址基址寻址、变址寻址、基址变址寻址。
6.若将AL的高4位清零,低4位保持不变,可用指令 AND AL,0FH 实现。
若将AL的高4位取反,低4位保持不变,可用指令XOR AL,0F0H实现。
若将AL的高4位置1,低4位保持不变,可用指令OR AL,0F0H实现。
7.写出执行下列程序段的中间结果:(1) MOV AX, 5634HADD AL,AH ;AX= 568AHDAA ;AX= 5690H(2) MOV AX, 0809HADD AL, AHMOV AH, 0 ;AX= 0011HAAA ;AX= 0107H1.符号数-8192的补码用十六进制数表示为 E000H。
2.8位补码数CBH的真值用十进制表示为-53。
3.十进制数1025所对应的十六进制数为 401 H;所对应的压缩BCD数为1025 H;所对应的ASCII码为31303235 。
4.将8为无符号数A2H扩展为16位形式,则应为 00A2 H;将8为补码数F3H扩展为16位形式,则应为FFF3 H。
5.在8086/8088的通用寄存器AX、BX、CX、DX中,用作存储器间址的寄存器为BX ;用作I/O端口间址的寄存器为 DX ;用作循环控制指令(LOOP)的寄存器为 CX 。
6.8086/8088有 4 段寄存器。
其中用来存放数据段段首地址的段寄存器为 DS ;用来存放代码段段首地址的段寄存器为 CS;用来存放堆栈段段首地址的段寄存器为SS。
7.若DS=095FH时,物理地址是11820H。
当DS=2F5FH时,物理地址为 37820 H。
8.8086/8088微处理器堆栈的伸展方向是高地址向低地址。
堆栈的操作是以字为单位进行的。
9.AX中有一个负数,欲求其绝对值,若该数为补码,则用指令 NEG AX;若该数为原码,则用指令AND AX,7FFFH 。
在循环程序设计中,对于控制循环的DEC CX和JNZ AGAIN两条语句可合并用一条语句 LOOP AGAIN 代替。
10.写出执行下列程序段的中间结果:MOV AX, 0809HMOV DL, 10XCHG AH, DLMUL AH ;AX= 005AHAAM ;AX= 0900HADD AL, DL ;AX= 0908H11.现要用6116(2K×8位)静态RAM芯片构成8K×32位的存储器,共需此种芯片16片。
12.8086/8088微处理器对I/O设备的管理是利用IN 和OUT指令来实现的。
13.已知中断向量表中,001C4H中存放2200H,001C6H中存放3040H,则其中断类型码是71H,中断服务程序的入口地址的逻辑地址和物理地址分别为3040H:2200H和32600 H。
二、单项选择。
(1)在计算机系统中能直接执行的程序是( A )。
得分A.汇编语言源程序B.对源程序汇编以后的程序C.对源程序汇编,链接以后的程序D.任何形式的程序(2)8088CPU的标志寄存器中,( D )标志位用于反映带符号数运算结果是否溢出。
A.IFB.DFC.TFD.OF(3)指令一般包括( B )两部分。
A.操作码和地址码B.操作码和操作数C.操作数和地址码D.操作码和数据码(4)二进制数11001100逻辑左移两位,所得的数与11001100进行“与”运算,最终结果为( A )。
A.00H B.80H C.03H D.0FFH(5)当8086访问存贮器0010:4000H单元时,其物理地址为( A )A.04100HB.40010HC.10400HD.01040H(6)指令MOV [BX+SI+5], AX中目的操作数的寻址方式为( C )A.间接寻址B.基址寻址C.基址变址寻址D.变址寻址(7)下列8086指令中,对AX的结果与其他三条指令不同的是(D)A.MOV AX,0B.XOR AX,AXC.SUB AX,AXD.OR AX,0(8)计算机系统总线中,可用于传送读、写信号的是( C )A、地址总线B、数据总线C、控制总线D、以上都不对(9)若用128*8的RAM芯片组成1K字节的存储器,则需要( B )这样的芯片A.4片B.8片C.12片D.6片(10)8255是一个可编程I/O并行接口器件,其中( A )可为位控方式。
A.C口B.B口C.A口D.控制口1.算式65H-3EH的运算结果是否有溢出,结果的真值为(C ) C.无、392.CPU执行算术运算指令不会影响的标志位是(D )A.溢出标志B.符号标志C.零标志D.方向标志3.已知AL,BL中为无符号数, 若使AL≤BL时转到标号AGAIN, 哪个程序段不能实现此功能( D) D. CMP AL, BL JNB AGAIN4.下列指令中不会改变指令指示器IP的是( A )A.MOVB.JMPC.CALLD.RET5.使用移位指令,把寄存器的最高位移入CF,并在最低位补为0时使用( D )A.ROLB.SARC.SHRD.SAL6.已知下列程序段DATA DW 04H,05H,06H::::LEA BX,DATAMOV AX,3ADD BX,AXMOV AX,[BX]::当程序执行完MOV AX,[BX]指令后,AX=( C ) A.0400H B.0500H C.0600H D.8000H7.某存贮器的容量为4K字节,则CPU至少应提供( C )根地址线才能对所有存贮单元进行寻址。
C.128.8086/8088指令OUT 80H,AL表示( C)A.将80H送给ALB.将80H端口的内容送给ALC.将AL的内容送给80H端口D.将AL内容送给80H内存单元9.若8255 A口工作于方式1输出,B口工作于方式0输入,C口工作于方式0输入,则方式控制字应为( B )。
A.0A9H B.0ABH C.0A3H D.1BH10.80X86有几种类型的中断。
( B ) A.1种 B.2种 C.3种 D.4种四、简答题。
(15分)得分1.分别指出下列指令中目的操作数的寻址方式。
(5分)(1) MOV AX, 1000H (2) MOV AX, ES:1000H(3) ADD AX, [BX+4] (4) SUB AX, [BX+DI+5](5) MOV [BX], AL(1).立即寻址(2).直接寻址(3).基址寻址(4).基址变址寻址(5).寄存器寻址2.分别写出实现下列功能的程序段。
(10分)(1) 将AX中间8位(作高8位),BX的低4位和DX的高4位(作低4位)拼成一个新的字。
MOV CL, 4SHL AX, CLSHL BL, CLMOV AL, BLSHR DH, CLOR AL, DH(2) 将AL中一个两位的十六进制数变换成为其所对应的ASCII码,存放到AX中。
MOV AH, ALAND AL, 0FHCMP AL, 0AHJB G1ADD AL, 7G1: ADD AL, 30HMOV CL, 4AND AH, 0F0HSHR AH, CLCMP AH, 0AHJB G2ADD AH, 7G2: ADD AH, 30H三、判断下列指令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说明原因。
(10分 2分/题)(1)MOV AX, DL 错。
目的操作数和源操作数的类型不一致。
(2)MOV BX, [DX+10] 错。
用于基址或变址寻址的寄存器只能为BX、BP、DI、SI。
(3)SHR AX, 4错。
在移位操作中,移位次数为多次时,必须将移位次数存放到CL寄存器中。
(4)MOV [BX], [SI] 错。
目的操作数和源操作数的类型不明确。
(5)MOV CX, 1000H 对四、设AX=1122H,BX=3344H,CX=5566H,SP=0040H,下述程序执行后AX,BX,CX,DX等通用寄存器的内容各是多少?画出堆栈存储器的逻辑地址及其存储内容和SP指向的示意图。
(10分) PUSH AXPUSH BXPUSH CXPOP BXPOP AXPOP DX解: BX=5566HAX=3344HCX=5566HDX=1122H堆栈存储器的逻辑地址、堆栈指示器的指向及栈区的内容如图1-1所示。
三、一数据段定义如下: ORG 0000H DATA SEGMENTS1 DB 1,2,3,4,5S2 DB ‵12345′COUNT EQU $-S1NB DB 3 DUP (2)NW DW -120,-3P DW -2, S2DATA ENDS画出该数据段中数据的存储形式。
(10分)1、8086 CPU 可分为两个独立的工作部件 总线接口部件BIU 和 指令执行部件EU 最大可寻址 1M 字节的存储空间。
2、系统总线按照其功能可分为 数据总线 、地址总线 和控制总线 三类。
3、已知CS=2000H ,IP=1000H ,则指令所处的物理地址= 21000 H 。
4、若寄存器AX 、BX 、CX 、DX 的内容分别为10,11,12,13时,依次执行PUSH AX ,PUSH BX ,POP CX ,POP DX 后,寄存器CX 的内容为 11 。
5、I/O 端口编址方式有_存储器映像的I/O 寻址方式和I/O 映像的I/O 寻址方式6、按存储器在计算机中的作用,存储器可以分为高速缓冲存储器、内存和 外存7、8086 CPU 中断系统具有 256 级中断,以不同的序号分别表示。
8、A/D 转换器的功能是 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 。
1.RESET 信号到来后8088/8086 的CS 和IP 分别为_ FFFF _H 和_ 0000_H 。
2. 在特殊全嵌套方式下,8259 可响应 同级或高级 中断请求。
3. CPU 与外设接口通过 数据 总线传送状态信号与命令信号。
4. 8255 有3 种工作方式, 其中 方式2 只允许A 口使用。
5. 有地址重迭现象的译码方式为 部分译码 和 线选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