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试容量法试题集

合集下载

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试容量法试题集

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试容量法试题集

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试容量法试题集(一)基础知识分类号:G16-0试题同“上册第一章第五节W5-0”。

(二) 氯化氢分类号:G16-1主要内容氯化氢的测定硝酸银容量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一、判断题1.硝酸银容量法测定废气中氯化氢时,硫化物、氰化物、氯气及其他卤化物干扰测定,使结果偏低。

( )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硫化物、氰化物、氯气及其他卤化物干扰测定,使结果偏高。

2. 硝酸银容量法测定废气中氯化氢时,废气中如果含有氯化氢气体、盐酸雾及含氯化物的颗粒物,则本方法测定的是总氯离子含量,并能分别测定三者的浓度。

( )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本方法不能分别测定三者的浓度。

3.硝酸银容量法测定废气中氯化氢时,如果氯化氢浓度高,则可以串联两支吸收瓶采样,然后将样品溶液合并,定容后吸取适量溶液进行滴定。

( )答案:正确4.硝酸银容量法测定废气中氯化氢时,以铬酸钾作指示剂。

用氯化钠标准溶液标定硝酸银时,只能用硝酸银滴定氯化钠溶液而不能用氯化钠滴定硝酸银。

( )答案:正确5.硝酸银容量法测定废气中氯化氢时,配制好的硝酸银溶液转入棕色细口玻璃瓶后,需置暗处保存。

( )答案:正确6.硝酸银容量法测定废气中氯化氢时,应使用优级纯的氯化钠配制标准溶液,且氯化钠预先经105℃烘干。

( )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氯化钠应预先经400~500℃灼烧。

7.若废气中有氯气存在,因为它与氢氧化钠会生成氯离子和次氯酸根离子,因此无法用硝酸银容量法测定废气中的氯化氢。

( )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废气中有氯气共存时,虽然它与氢氧化钠生成氯离子和次氯酸根离子,但可用碘量法测定次氯酸根,再从总氯化物中减去其量,即可得氯化氢。

二、选择题1.硝酸银容量法测定废气中氯化氢的原理是:氯化氢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后,以铬酸钾为指示剂,用硝酸银标准溶液滴定氯离子,生成氯化银沉淀,微过量的银离子与铬酸钾指示剂反应生成——铬酸银沉淀,指示滴定终点。

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试题 氰化物

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试题 氰化物

(九)氰化物分类号:W6—8一、填空题1.根据《水质氰化物的测定容量法和分光光度法》(HJ484—2009),样品采集后,如果不能及时测定,必须将样品存放在约℃的暗处,并在采样后h内进行样品分析。

答案:4 242.根据《水质氰化物的测定容量法和分光光度法》(HJ484—2009),预蒸馏时一般用10m1 g/L 的NaOH溶液作为吸收液。

当水样中存在亚硫酸钠和碳酸钠时,可用g/LNaOH溶液作为吸收液。

答案:10 40二、判断题1.氰化物可能以氰氢酸、氰离子和络合氰化物的形式存在于水中,这些氰化物可作为总氰化物和氰化物分别加以测定。

( )答案:正确2.水中氰化物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水。

()答案:错误3.根据《水质氰化物的测定容量法和分光光度法》(HJ484—2009) 测定水中总氰化物时,若样品中含有大量硫化物干扰氰化物测定,可先加入NaOH固定剂,然后再加入碳酸镉或碳酸铅固体粉末。

( )答案:错误4.根据《水质氰化物的测定容量法和分光光度法》(HJ484—2009),在对测定总氰化物水样进行预蒸馏时,应在蒸馏瓶中先加入10m1 H3PO4,再迅速加入10m1 10g/L的EDTA溶液。

( )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应先加入10m1 10%Na2EDTA溶液,再迅速加入10mlH3PO45.易释放氰化物是指在pH=8的介质中,在硝酸锌存在下,加热蒸馏能形成氰化氢的氰化物。

( )②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在pH=4的介质中。

,6.根据《水质氰化物的测定容量法和分光光度法》(HJ484—2009) 测定某一含多种重金属的含氰废水,分别用磷酸-EDTA和酒石酸—硝酸锌两种方法预蒸馏,测定馏出液中氰化物,其结果是前者比后者含量高。

( )②答案:正确7.用《水质氰化物的测定容量法和分光光度法》(HJ484—2009)中硝酸银滴定法测定氰化物的试银灵指示剂的配制方法是:称取0.02g试银灵溶于100m1水中,贮于棕色瓶中置暗处保存。

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试题集(下册)第五章质量管理

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试题集(下册)第五章质量管理

第五章质量管理分类号:Q一、填空题1、国家环境标准包括国家环境质量标准、环境基础标准、污染物排放(或控制)标准、环境监测方法(或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和环境标准样品标准。

2、我国化学试剂分为四级,优级纯试剂用G.R表示,标签颜色为绿色,分析纯试剂用A.R表示,标签颜色为红色,化学纯试剂用C.P表示,标签颜色为蓝色。

3、生物样品集中,应特别注意防止沾污和样品的代表性。

4、气体标准的传递是指将国家一级标准气体的准确时值传递到例行工作所用的标准气体上的过程。

标准传递的逆过程称为标准的溯源,当进行系统误差分析时,可逆向逐级检查各步骤对误差的贡献,追踪原因,从而保证监测数据质量。

5、在空气和废气监测中,如果现场污染物浓度不清楚,采气量或采样时间应根据标准规定的浓度和分析方法的测定下限来确定。

6、在水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实验室分析中,对有些斜率较为稳定的样准曲线,在实验条件没有改变的情况下,使用以前的样准曲线时,必须测定两个标准点,测定结果与原曲线相应点的相对偏差均应小平 5 %,否则应重新制备曲线。

7、在水污染源在线监测中,运行维护人员每月应对每个站点所有自动分析仪至少进行1次质控样试验,采用国家认可的两种浓度的质控样进行试验,质控样品浓度一种应接近废水实际浓度,另一种应超过相应排放标准浓度,每种样品至少测定 2 次,质控样测定的相对误差应不大于标准值的± 10 %。

二、判断题1、环境质量保证是整个环境监测过程的全面质量管理。

(√)2、进行水样分析时,应按同批测试的样品数,至少随机抽取10%~20%的样品进行平行双样测定。

(√)3、对拟修约的数字,在确定修约位数后必须连续修约到所确定的位数。

(×)正确答案为:对拟修约的数字,在确定修约位数后应该一次修约获得结果,而不得多次连续修约。

4、仪器校准、空白试验、标准物质对比分析和回收率测定,都是减少系统误差的方法。

(√)5、实验室内使用的化学试剂应有专人保管,定期检查使用及保管情况,但是少量酸碱试剂不用分开存放。

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试内部题集(上册)

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试内部题集(上册)

(三)流量分类号:W2-3一、填空题1. 当水深大于Cm,流速不小于m/s时,可用流速计测量流速。

常用的流速计有旋杯式和桨式两种。

2. 水的流量测量方法有流速计法、、容积法、孔板流量计、水平衡法、排水系数法、浓度法、皮托管测速计法、文丘里测速计法等多种方法。

3. 浮标法常用于推算和估计水渠或河段中的流量或期间的河水流量测量。

4. 溢流堰法的测量水流量的主要方法,所用的堰顶的形式或堰壁厚度可分为薄壁堰、和。

其中薄壁堰使用方法简单,精度较高,广泛使用于明渠测流,并可实现自动测量。

5. 《河流流量测验规范》(GB50179-1993)适用于天然河流、水库、潮汐影响和建设工程附近河段的流量测验。

6. 测流河段应选择在顺直、稳定,水流集中,无分流、岔流、斜流、回流及死水等现象的河段。

顺直河段长度应大于洪水时主河槽宽度的3倍,宜避开有汇入或及等大水体产生变动回水的影响。

7. 河道水草丛生或河底石块堆积影响正常测流时,应8. 流速仪法测排污截面底部需要硬质平源,戴面形状为规则的几何形,排污品处有不小于m的平直过流水段,且水位高度不小于m,二、判断题1. 流速计法测定水流速时,要把流速计沉降到指定深度,且把流速计置于正对着水流方向上测定,还应把流速计置于测定人的下游一侧,以避免测定人位置对测速的影响。

()2. 流速计法测定水的流速时,为减少测量误差,当水深小于40Cm时,采用一点法,水深大于40Cm,时,采用两点法()3. 容积法测定污水的流量是将容器放在流水降落地点的同时,卡上秒表,测定容器中装至一定体积水所需的时间。

测定一次,记录时间t(s),根据容器容量计算流量。

()4. 溢流堰法测定水流量使用的薄壁堰,根据堰口的形状,可分为三角堰、梯形堰和矩形堰3种,三角堰多用于测定较大的流量,梯形堰和矩形堰用于测定较小的流量。

()5. 对穿过岩石而流出的溪流来说,河流断面和流速分布都很不规则,用一般方法测定流量比较困难,此情况下水体的混合状态良好,适宜于用流速计法测定流量。

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试题集

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试题集

第五节容量法1. 简述容量分析法的误差来源答案:(1)滴定终点与理论终点不完全符合所致的滴定误差;(2)滴定条件掌握不当所致的滴定误差;(3)滴定管误差;(4)操作者的习惯误差。

2. 可以直接配制标准溶液的基准物质,应满足什么要求?答案:(1)纯度高,杂物含量可忽略(2)组成(包括结晶水)与化学式相符。

(3)性质稳定,反应时不发生副反应。

(4)使用时易溶解(5)所选用的基准试剂中,目标元素的质量比应较小,使称样量大,可以减少称量误差。

3. 简述影响沉淀物溶解度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主要有同离子效应、盐效应、酸效应及络合效应等,此外、温度、介质、晶体结构和颗粒大小也对溶解度有影响。

4. 简述滴定管读数时的注意事项答案:滴定管读数时应遵守以下规则(1)读数前要等于1~2min;(2)保持滴定管垂直向下;(3)读数至小数点后两位;(4)初读、终读方式应一致,以减少视差;(5)眼睛与滴定管中的弯月液面行。

5. 适合容量分析的化学反应应具备哪些条件?答案:(1)反应必须定量进行而且进行完全。

(2)反应速度要快(3)有比较简便可靠的方法确定理论终点(或滴定终点)(4)共存物质不干扰滴定反应,或采用掩蔽剂等方法能予以消除。

6. 常量滴定管、半微量滴定管的最小分度值各是多少?答案:常用滴定管:0.1ml;半微量滴定管和微量滴定管0.05ml或0.02ml,微量滴定管0.01ml五、计算题1. 对一滴定管进行校准中,在18℃时由滴定管放出10.00ml纯水,其质量WT,为9.970g,已18℃时每毫升水的质量d t为0.9975g,试求该滴定管误差。

答案:V t=W t/d t=9.9701/0.9975=9.99(ml)10.00-9.99=+0.01(ml)即:在18℃时这一段滴定客量得体积误关是+0.1ml2. 当分析天平的称量误差为±0.0002g时,若要求容量分析的相对误差控制在0.1%以下,则其基准物质的质量必须大于多少克?答案:0.0002/0.1%=0.2 即基准物质的质量必须大于0.2g。

环境监测上岗证考试试题集 (部分)

环境监测上岗证考试试题集 (部分)

m。( )
A.0.25 B.0.5 C.1
14.等比例混合水样为
。( )
A.在某一时段内,在同一采样点所采水样量随时间与流量成比例的混合水样
B.在某一时段内,在同一采样点按等时间间隔采等体积水样的混合水样
C.从水中不连续地随机(如时间、流量和地点)采集的样品
22.测定BOD和COD的水样,如果其浓度较低,最好用
35.水体沉积物可用

或钻探装置采集。
36.水的细菌学检验所用的样品容器,是 瓶,瓶的材质为 或 。
37.对细菌学检验的样品容器的基本要求是


。样品在运回实验室到检验前,应保
答案:32.流量比例 33.同一 已知比例 34.不同采样点 瞬时水样 35.抓斗 采泥器 36.广口 塑料 玻璃 37.能够经受高温灭菌 密封
精品教学课件PPT
2
第一章 水和废水第一节水样采集
8.当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等污染物沿河渠排放或渗漏以带状污染扩散时,地下水污染控制监测点(井) 采用 布点法布设垂直于河渠的监测线。
9.地下水监测井应设明显标识牌,井(孔)口应高出地面
地面应采取
措施,井周围应有防护栏。
m,井(孔)口安装
,孔口
10.背景值监测井和区域性控制的孔隙承压水井每年 采样一次;污染控制监测井逢单月采样 一次,全年6次:作为生活饮用水集中供水的地下水监测井, 采样一次。

和选用深色玻璃降低光敏作用。
23.水质监测中采样现场测定项目一般包括 、 、 、

,即常说的五参数。
24.往水样中投加一些化学试剂(保护剂)可固定水样中某些待测组分,经常使用的水样保护剂有各
种、 和
,加入量因需要而异。

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试题及答案水和废水挥发酚

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试题及答案水和废水挥发酚

一、判断题1.蒸馏后溴化容量法测定水中挥发酚时,硫化物干扰挥发酚测定。

( )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水样中含有少量硫化物时,可在水样酸化后加入适量硫酸铜形成硫化铜沉淀而除之。

而含量高时,则可在酸化后,通入空气逐出。

2.测定挥发酚的水样采集回到实验室后,应检测有无氧化剂存在,如发现有,应加入过量硫酸亚铁消除之。

( )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应在样品采集现场进行操作。

3.测定挥发酚的水样可用塑料瓶或玻璃瓶保存。

( )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不能用塑料瓶保存测酚水样。

4.蒸馏后溴化容量法测定水中挥发酚时,若水样中含有油类,可在碱性条件下用四氯化碳萃取,以消除干扰。

( )答案:正确5.乙醚为易燃、高沸点和具麻醉作用的有机溶剂,要小心使用。

( )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乙醚为低沸点、易燃和具麻醉作用的有机溶剂。

二、选择题1.挥发酚一般指沸点在230℃以下的酚类,通常属酚,它能与水蒸气一起蒸出。

( )A.一元B.二元C.多元答案:A2.蒸馏后溴化容量法测定含酚水样时,若存在硫化物等干扰物质,则在前先做适当的预处理。

( )A.加磷酸酸化B.加硫酸铜C.蒸馏答案:C3.蒸馏后溴化容量法测定挥发酚中,水样在保存时加入磷酸酸化、加硫酸铜是为了。

( )A.抑制微生物对酚类的生物氧化作用B.消除甲醛的干扰C.消除氧化剂的干扰答案:A4.蒸馏后溴化容量法测定苯酚的反应中,苯酚的基本单元是。

( ) A.1/2C6H5OH B.1/3C6H5OH C.1/6C6H5OH答案:C三、问答题1.蒸馏后溴化容量法测定含酚废水时,如何检验其中是否含有氧化剂?如果存在,如何消除? 答案:在采样现场将水样酸化后,滴在淀粉—碘化钾试剂上,如出现蓝色说明含有氧化剂,可加入过量的硫酸亚铁消除此干扰。

2.蒸馏后溴化容量法测定水中挥发酚时,如在预蒸馏过程中发现甲基橙红色褪去,该如何处理?答案:应在蒸馏结束后,放冷,再加1滴甲基橙指示剂,如蒸馏后残液不呈酸性,则应重新取样,增加磷酸加入量进行蒸馏。

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试题集(下册)精品文档17页

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试题集(下册)精品文档17页

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试题集(下册)第一章环境空气和废气第一节环境空气采样一、填空题1、总悬浮颗粒物(TSP)是指能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0um的颗粒物。

可吸入颗粒物(PM10)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um的颗粒物。

2、氮氧化物是指空气中主要以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形式存在的氮的氧化物的总称。

3、从环境空气监测仪器采样口或监测光束到附近最高障碍物之间的距离,至少是该障碍物高出采样口或监测光束距离的两倍以上。

4、气态污染物的直接采样法包括注射器采样、采气袋采样和固定容器采样。

5、气态污染物的有动力采样法包括溶液吸收法、填充柱采样法和低温冷凝浓缩法。

6、影响空气中污染物浓度分布和存在形态的气象参数主要有风速、风向、温度、湿度、压力、降水以及太阳辐射等。

7、环境空气中颗粒物的采样方法主要有:滤料法和自然沉降法。

8、在环境空气采样期间,应记录采样流量、时间、气样温度和压力等参数。

9、在环境空气颗粒物采样时,采样前应确认采样滤膜无针孔和破损,滤膜的毛面向上;采样后应检查确定滤膜无破裂,滤膜上尘的边缘轮廓清晰,否则该样品膜做废,需要重新采样。

10、使用吸附采样管采集环境空气样品时,采样前应做气样中污染物穿透试验,以保证吸收效率或避免样品损失。

11、环境空气24h连续采样时,采样总管气样入口处到采样支管气样入口处之间的长度不得超过3m,采样支管的长度应尽可能短,一般不超过0.5m。

12、在地球表面上空约80km的空间为均匀混合的空气层,称为大气层。

与人类活动关系最密切的地球表面上空12m范围,叫对流层,特别是地球表面上2km的大气层受人类活动及地形影响很大。

13、一般用于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采样的多孔玻板吸收瓶(管)的阻力应为6.0±0.6kPa。

要求玻板2/3面积上发泡微细而且均匀,边缘无气泡逸出。

14、短时间采集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样品时,U形玻板吸收管内装10ml吸收液,以0.5L/min的流量采样;24h连续采样时,多孔玻板吸收管内装50ml吸收液,以0.2-0.3L/min的流量采样,连续采样24h。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试容量法试题集
(一)基础知识
分类号:G16-0
试题同“上册第一章第五节W5-0”。

(二) 氯化氢
分类号:G16-1
主要内容
氯化氢的测定硝酸银容量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
一、判断题
1.硝酸银容量法测定废气中氯化氢时,硫化物、氰化物、氯气及其他卤化物干扰测定,使结果偏低。

(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硫化物、氰化物、氯气及其他卤化物干扰测定,使结果偏高。

2. 硝酸银容量法测定废气中氯化氢时,废气中如果含有氯化氢气体、盐酸雾及含氯化物的颗粒物,则本方法测定的是总氯离子含量,并能分别测定三者的浓度。

(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本方法不能分别测定三者的浓度。

3.硝酸银容量法测定废气中氯化氢时,如果氯化氢浓度高,则可以串联两支吸收瓶采样,然后将样品溶液合并,定容后
吸取适量溶液进行滴定。

( )
答案:正确
4.硝酸银容量法测定废气中氯化氢时,以铬酸钾作指示剂。

用氯化钠标准溶液标定硝酸银时,只能用硝酸银滴定氯化钠溶液而不能用氯化钠滴定硝酸银。

( )
答案:正确
5.硝酸银容量法测定废气中氯化氢时,配制好的硝酸银溶液转入棕色细口玻璃瓶后,需置暗处保存。

( )
答案:正确
6.硝酸银容量法测定废气中氯化氢时,应使用优级纯的氯化钠配制标准溶液,且氯化钠预先经105℃烘干。

(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氯化钠应预先经400~500℃灼烧。

7.若废气中有氯气存在,因为它与氢氧化钠会生成氯离子和次氯酸根离子,因此无法用硝酸银容量法测定废气中的氯化氢。

(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废气中有氯气共存时,虽然它与氢氧化钠生成氯离子和次氯酸根离子,但可用碘量法测定次氯酸根,再从总氯化物中减去其量,即可得氯化氢。

二、选择题
1.硝酸银容量法测定废气中氯化氢的原理是:氯化氢被氢
氧化钠溶液吸收后,以铬酸钾为指示剂,用硝酸银标准溶液滴定氯离子,生成氯化银沉淀,微过量的银离子与铬酸钾指示剂反应生成——铬酸银沉淀,指示滴定终点。

( )
A.蓝色 B. 红色 C.浅砖红色
答案:C
2.硝酸银容量法测定废气中氯化氢时,方法的测定范围为: mg/m3以上。

( )
A.40 B.80 C. 100
答案:A
3.用硝酸银容量法测定废气中氯化氢的操作中,在采集后的样品中加1滴酚酞指示剂,再滴加硝酸溶液至红色刚刚消失,其作用是。

( )
A.消除干扰离子 B.调节溶液pH值 C.加快反应速度
答案:B
4.采用硝酸银容量法测定废气中氯化氢,在配制氯化钠标准溶液时,如果分析人员使用的氯化钠已受潮,则标定的硝酸银溶液浓度将。

( )
A.偏高 B。

偏低 C.无影响
答案:B
5.采用硝酸银滴定法测定废气中的氯化氢,通常滴定时溶液的pH值范围为。

( )
A.6.5~10.5 B.6.5~8.5 C.6.5~11.5
答案:A
三、问答题
1.简述以铬酸钾作指示剂,采用硝酸银滴定法测定废气中氯化氢的优缺点。

答案:适用于高浓度氯化氢的测定,方法简单易行,但受硫化物、氰化物及其他卤化物的干扰。

2.采用硝酸银滴定法测定废气中氯化氢时,在用铬酸钾作指示剂的滴定操作中,为什么要以蒸馏水作空白对照来观察终点?
答案: 由于微量的银离子与铬酸钾指示剂生成砖红色铬酸银沉淀的终点较难判断,所以要以蒸馏水作空白对照来观察终点,使终点色调一致。

四、计算题
硝酸银容量法测定废气中氯化氢时,按程序称取氯化钠
0.5684g,溶解于水并定容100.0m1容量瓶中,问此容量瓶中氯化钠溶液的摩尔浓度是多少?准确吸取此氯化钠标准溶10.00m1用于标定硝酸银溶液,消耗硝酸银溶液10.75ml,同时作空白滴定消耗硝酸银溶液0.25ml问硝酸银溶液的浓度是多少? (氯化钠摩尔质量为58.44)
答案:C NaCl(mol/L)=W×l000/(V×58.44)=0.5684×1000/(10.00×58.44)=0.09726
C AgNO3(mol/L)=C×l0.00/(V-V0)=0.09726×
10.00/(10.75-0.25)=0.09263
参考文献
[1]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
编委会.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4版.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
[2] 刘瑞雪.化验员习题集.2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3]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环境水质监测质量保证手册》编写组.环境水质监测质量保证手册.2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4.
[4] 谢庆娟.分析化学实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命题:段再明张荣辉
审核:李振声梁富生彭刚华夏新(三) 二氧化碳
分类号:G16-2
主要内容
公共场所空气中二氧化碳测定方法容量滴定法(GB/
T18204.24-2000)
一、填空题
1.容量滴定法测定公共场所空气中二氧化碳时,在采样前
后,吸收管的进、出口均需用乳胶管连接,以免进入。

答案:空气
2.采用容量滴定法测定公共场所空气中二氧化碳时,空气采样器在采样前和采样后要用皂膜流量计校准其流量,流量误差不得大于%。

答案:5
3.采用容量滴定法测定公共场所空气中二氧化碳时,实验用水均为经煮沸除去的去离子水。

答案:二氧化碳
二、判断题
1.容量滴定法测定公共场所空气中二氧化碳时,采样吸收管和碘量瓶事先应充氮或充入钠石灰处理的空气。

( ) 答案:正确
2. 采用容量滴定法测定公共场所空气中二氧化碳时,如果采样时间过长,吸收液逐渐变稀,使测定结果偏高。

(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使测定结果偏低。

3.采用容量滴定法测定公共场所空气中二氧化碳时,指示剂的用量对分析结果没有影响。

(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滴定到终点时,指示剂要消耗一定量的滴定剂,从而给分析带来误差,而且指示剂的用量过多或浓度
过高会使终点颜色变化不明显,因此在不影响滴定终点变化灵敏度的前提下,一般用量少一点为好。

三、选择题
1.根据《公共场所空气中二氧化碳测定方法容量滴定法》(GB/T18204.24-2000),当采样体积为5L时,可测二氧化碳的浓度范围是。

( )
A.0.001%一0.5% B.0.01%~0.5% C.0.1%~0.5%
答案:A
2.当采样体积为5 L时,《公共场所空气中二氧化碳测定方法容量滴定法》(GB/T18204.24-2000)方法的检出下限为%。

( )
A.0.001 B.0.01 C.0.1
答案:A
3.容量滴定法测定公共场所空气中二氧化碳时,空气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及乙酸等酸性气体对本法的吸收液产生中和反应,但是由于一般环境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在 mg/m3以上,而相比之下,空气中上述酸性气体的浓度要低得多,所以它们对二氧化碳测量的干扰不太大。

( )
A.50 B.100 C.500
答案:C
4.采用容量滴定法测定公共场所空气中二氧化碳时,按标
准方法配制的草酸标准溶液,样品溶液每消耗lml草酸标准溶液,相当于 ml二氧化碳(标准状况0℃,
101.325kPa)。

( )
A.0.1 B.0.2 C.0.3
答案:A
5.采用容量滴定法测定公共场所空气中二氧化碳时,用内装50m1吸收液的多孔玻板吸收管采集二氧化碳,以0.3L/min流量采样时,玻板阻力为 Pa。

( )
A.329.27~490.33 B.370.22~480.43 C.480.43~580.23
答案:A
6.采用容量滴定法测定公共场所空气中二氧化碳时,采样的吸收液应在采样前 d配制,配制好的吸收液要密封保存,避免接触空气。

( )
A.2 B. 3 C.4
答案:A
7.采用容量滴定法测定公共场所空气中二氧化碳时,标准方法规定在配制草酸标准溶液时,应使用。

( ) A.无水草酸 B.二水合草酸 C.四水合草酸
答案:B
四、问答题
1.简述容量滴定法测定公共场所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原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