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考政治时事热点专题九关注青少年健康成长
九年级政治课件关注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关注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热点命题解读
命题点一:关注未成年人生命健康
命题点二:关注留守儿童
热点新题预测: 直击中考
热点命题解读
命题点一:关注未成年人生命健康
热点聚焦
材料二
相关设问
6. 王俊胜副委员长作关于检查未成年保护法实施情况的报告体 现了什么问题(或说明了什么)? ⑴ 现实生活中,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和危害未成年人生 命健康的现象还时有发生。
D
B
B
A
12. 四川大竹县周家镇8岁女孩李微微为救落水小同伴, 不幸溺水身亡。事件发生后,当地镇政府曾打算为其 申报“见义勇为”称号,却未获得批准。大竹县综治 办以李微微年龄尚小,拒绝将李微微评为“见义勇为” 先进个人,由此展开了未成年人见义勇为评与不评的 大讨论。见义勇为,何以年龄论大小? 你认为当地镇政府为李微微申报“见义勇为”称 号的做法正确吗?为什么?
正确。原因:①当地镇政府的行为是对李微微的行 为的肯定;②为她申报“见义勇为”称号,是对中华 民族的扶危济困、见义勇为的传统美德的传承与弘扬; ③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④“见义勇为”的 行为是法律所鼓励和提倡的。
⑴ 材料一中胁迫他人“卖血”的行为侵害了未成年人的什么权 利?这项权利的重要性是什么?
14. 关爱“失依儿童”、“流浪儿童”,国家应该怎么做?
⑴ 完善社会救助体系,保障“失依儿童”、“流浪儿童” 的基本权利。
⑵ 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各种求助机构。
⑶ 依靠媒体的力量,动员有能力的人依法领养、收养。 ⑷ 倡导全社会关爱“失依儿童”、流浪儿童。 ⑸ 做好对涉罪的“失依儿童”的挽救等。
15. “杨六斤”们的大量出现,反映了我国社会在发展过程中的什么问题?
热点命题解读
[推荐学习]【中考政治】专题讲解与练习【专题9】青少年健康成长(含答案)
![[推荐学习]【中考政治】专题讲解与练习【专题9】青少年健康成长(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e8a972903d8ce2f0066232a.png)
2016年初中毕业班思想品德专题复习专题设计专题九——青少年健康成长【主要内容】1.珍爱生命。
2.明辨是非。
3.抵制不良诱惑。
4.预防违法犯罪。
5.接受法律保护。
6.加强自我保护。
7.立志成才。
8.实现人生价值。
9.立志成才,报效祖国。
10、对自己行为负责。
【教材内容】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2课;七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15、16课;七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17课;九年级第四单元第10、11、12课。
【学习重点】1、生命无比宝贵,必须倍加珍惜,依法保护自己的生命健康权。
2、全面认识和自觉抵制不良诱惑,预防违法犯罪。
3、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4、明辨是非善恶对我们的影响;面对生活中的是非善恶,我们怎样做出选择;怎样学会对自己行为负责。
5、树立共同理想并为之努力;立志成才、报效祖国、奉献社会的同时实现人生价值。
【主干知识网络】【主要理论观点】1.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学会依法保护自己的生命健康权,无论遇到怎样的危机和挫折,都不能轻易放弃生存的希望。
我们在珍惜、保护自己生命的同时,也要爱护、尊重他人的生命。
2.人生的价值在于创造和奉献,生命的价值靠行动去实现。
3.生活中有是非善恶。
面对生活中的是非善恶,明确正确的判断标准(道德和法律标准);提高辨别能力;增强自控能力。
4.认识到不良诱惑的危害(危害身心健康,影响进步,甚至使人违法犯罪),自觉抵制不良诱惑(提高修养和判断能力,克服猎奇和盲从,依法同其斗争)。
5.预防违法犯罪,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从小加强道德修养,树立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自觉遵纪守法。
6.青少年受特殊保护的原因:由于未成年人各方面不够成熟,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不强,容易遭受不法侵害;未成年人是党和国家的希望,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关系到民族的振兴和国家的富强。
未成年人要自觉接受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的保护,同时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7.遇到不法侵害时,要学会求得法律的帮助。
人教部编版初中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中考热点知识复习课件关爱未成年人促进健康成长PPT

网络作品的审核。
(2)社会:加强舆论监督,弘扬社会正能量,营造健康、文明的社会环
境。
(3)学校:①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学生对不良信息的分辨能
力;②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
4.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我们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1)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明辨是非善恶。
2.教育部办公厅印发《通知》,要求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语文、 历史等科需使用规定教材有何必要性?
保证党对教育事业的观教育;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
生观和价值观。
3.刘延东为什么提出教材建设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优秀传统文
化、民族精神教育,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热点聚焦 考点链接 材料二: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等科需使 用规定教材 2017年6月26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 2017年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和小学科学教学 用书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语 ③社会主义核心 文、历史等科需使用规定教材,所有教材一律不得出现 价值观 提供额外教学辅助资料的各类链接网址、二维码等信息 ④民族精神 。刘延东强调,教材建设是事关未来的战略工程、基础 工程,教材体现国家意志。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和优秀传统文化、民族精神教育③④,帮助学生扣好人生 第一粒扣子。
热点聚焦
考点链接
材料三: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通报“护苗2017”行 动 2017年7月11日,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对外公布 “护苗2017”专项行动第一批7起典型案件,其中网络案 件4起,非法出版物案件3起。据统计,2017年1至6月,全 国共查缴盗版教材教辅及其他少儿类非法出版物97.9万余 ⑤特殊保护 件。“护苗2017”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各地“扫黄打非” 部门认真组织开展校园周边文化市场及涉未成年人网络 环境专项整治并严厉打击⑤。
2017年中考政治复习:7 加强保护 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共35张PPT)

园等场所相继对中小学生优惠开放。这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A.家庭保护 B.社会保护 C.司法保护 D.学校保护
B
)
第7节 加强保护 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17
堂上即时测试
7.(2016,广州)国家网信办于2015年6月30日发出通知,要求网站不得对涉 及未成年人体罚、侮辱人格尊严行为、校园欺凌等暴力情节进行渲染报道, 不得披露未成年人个人信息,避免对未成年人造成二次伤害,根据未成年人
4.(2015,益阳)开学伊始,中学生小林见校门口多了一位警察。班主任告诉 他,为了保护学生上下学的安全,我市开展“社区民警进校园活动”,同时我
校也更新了校园监控设备。这些变化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A.司法保护和学校保护 B.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 C.社会保护和学校保护 D.社会保护和家庭保护
C
)
第7节 加强保护 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8
堂上即时测试
2.(2016,贵港)2016年4月19日,贵港市港南区八塘工业园路口发生一起悲剧,
一名3岁男童爬到一辆停放在公路边的电动三轮车上玩耍,三轮车突然启动冲上
公路,与一辆正常行驶的重型车发生碰撞,男童被碾当场身亡。发生悲剧的主要 原因是男童缺失了(
A
)
A.家庭保护 B.社会保护 C.自由权 D.生存权
第7节 加强保护 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11
堂上即时测试
3.(2016,定西)学校合理、科学地安排学生的课业,保证学生有足够的休息
时间,保证学生每天有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这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A.家庭保护 B.学校保护 C.社会保护 D.司法保护
B
)
第7节 加强保护 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中考政治:青少年健康成长

②家庭原因:缺乏家庭保护,家长疏于监护,教育 方法不当,家庭成员不良行为的影。
③学校原因:学校忽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法制教 育;管理不力,缺乏心理素质的教育等,没有尽到 学校保护的责任。
④社会原因:缺乏社会保护,社会环境复杂,存在 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因素,一些不良社会风气 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2、如何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如何预防未成年人 违法犯罪?)
家庭:家长要加强教育和监督,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 长提供适宜的家庭环境。 青少年:(1)提高警惕,增强防范意识,掌握安全常 识和自救常识,远离形迹可疑的陌生人,发现危险及 时向老师报告;(2)学会用智慧保护自己,掌握一定 的自我保护技巧;(3)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侵 害发生后及时寻求有效帮助,拨打110报警。
③学校加强教育、管理和引导,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和 法制观念,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 。
④国家加强立法和执法,贯彻实施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 年人犯罪法,社会要创造一种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 环境。
一、有关整治网络低俗之风(整治手 机淫秽色情信息活动)的问题
1、为什么青少年学生会成为网络低俗信息的最 大受害者?(未成年人的角度) (1)未成年人生理、心理还不成熟,缺乏自我 保护能力 (2)未成年人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相对较差, 缺乏自制力,拒绝不良诱惑的能力较弱,容易受 到低俗信息的侵害 (3)部分青少年的道德水平不高,法制观念不 强,没有正确对待好奇心,容易盲目从众
2017中考政治第二部分时政热点专题解读专题二保护未成年人降成长热点一关注学生身体降复习课件

4.校园伤害事件频发,对我们有何启示?
(1)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自救能力较低,自我保护意识不 强,容易受到伤害,应该对他们进行特殊保护。 (2)政府、社会、学校应该高度重视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安
全,积极采取措施避免伤害事件的发生。
(3)人的生命是宝贵的,我们应该善待生命,关爱生命,尊 重他人的生命。 (4)未成年人自身要加强自我保护,掌握安全自救常识。
考点17:知道不良心理和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分析 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增强自我防范意识。
考点32:知道公民的人身权利受法律保护,任何非法侵害
他人人身权利的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1.每年约有 5.5 万名未成年人意外死亡,这给我们哪些警 示? (1)安全问题必须警钟长鸣,常抓不懈。 (2)社会、学校、家庭要各尽其职,时刻保障未成年人的生 命安全和身心健康。 (3)未成年人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4)司法机关要严厉打击侵害未成年人权,请你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1)国家: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执法,加强监管;
坚决打击侵害或威胁未成年人生命健康的违法犯罪行为。
(2)社会:做好舆论宣传,引导全社会形成关爱未成年人的 良好氛围,发现威胁或侵害未成年人生命健康的行为要及时救 助或举报。 (3)学校:严格管理,确保校园安全;加强安全教育,提高 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的合法权益。
(2)家庭:家长要肩负起对孩子的教育和监护职责,注意自 己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孩子。
(3)学校:①加强法制教育,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培育守 法公民。②重视学生的品德养成和人格发展,加强学生的心理 健康教育,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来充实学生的课余生活。 ③加强管理、严格要求,建立问题学生的跟踪帮教制度。 (4)国家和社会:①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弘扬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②加强对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的监管, 净化文化氛围,严禁渲染、传播暴力文化。③加强校园及其周
2017年中考政治时政专题复习:青少年健康成长篇

青少年健康成长篇热点1校园欺凌与校园暴力材料一:致命的欺凌青海15岁少年不堪同班同学的欺负选择喝农药自杀;因为没洗脸,在河南武僧团培训基地读书的13岁男孩小龙被寝室长用开水撒在脸上,导致严重烧伤;山西运城15岁男孩张超凡被同学殴打四小时丧命……校园欺凌事件愈演愈烈,亟待管理。
材料二:2016年11月23日,北京一中学初三女生小丽(化名)拍照时拍到了该校高一女生若若(化名)的身影,在删除照片并道歉之后,小丽被若若纠集来的30多人轮番扇耳光。
12月22日,海淀法院对此次打人事件公开宣判,打人者刘某、邬某、贾某3人,因犯寻衅滋事罪被分别判处有期徒刑8个月、6个月及7个月。
材料三:多部门联合发文防治校园欺凌和暴力2016年11月11日,多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要求加强教育预防、依法惩戒和综合治理,切实防治学生欺凌和暴力事件的发生。
1.《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的印发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什么保护?除此之外,未成年人还享有哪些特殊的保护?(1)社会保护。
(2)家庭保护、学校保护、司法保护。
2.校园暴力(欺凌)行为侵害了受害人的哪些权利?并列举出我国保护未成年人的相关法律。
(1)生命健康权和人格尊严权。
(2)《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3.除校园暴力外,校园内及校园周边还存在哪些安全隐患?(1)教师:部分老师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存在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
(2)校内设施:校园公共设施存在安全隐患,如:危房、漏电、楼梯狭窄且照明不好等。
(3)校园周边:校园附近游戏厅、网吧、营业性舞厅非法接纳未成年人;校园周边餐馆、流动商贩食品卫生无保障等。
4.如何看待我国的校园暴力(欺凌)事件?(1)校园暴力(欺凌),既是法治问题,也是教育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
(2)我国校园暴力(欺凌)的问题,是只关注知识教育,忽视学生除知识之外的生命教育、心理教育、法制和规则教育所产生的恶果。
2017年中考政治时事热点汇总

2017年中考政治时事热点汇总国内外时事政治热点是中考政治的的重点关注问题,为帮助各位考生更深入的理解相关问题,下面是由店铺为你汇总了2017年中考政治时事热点,希望能够帮助到你!2017年中考政治时事热点汇总【国内部分】1、国家防总8月1日晚表示,长江中下游干流及洞庭湖、鄱阳湖水位已全线降至警戒水位以下,长江防汛抗洪工作取得阶段性胜利。
2、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8月1日发布数据显示,7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9%,较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
从主要分项指数来看,生产、新订单等指数均有所回落。
3、8月1日,滴滴出行宣布与优步(Uber)全球达成战略协议,滴滴出行将收购优步中国的品牌、业务、数据等全部资产,在中国大陆运营。
4、8月2日14时,我国自主研制的民用航天3米2分段大型固体火箭助推发动机地面热试车圆满成功。
这是国内迄今为止直径、装药量、推力最大的固体火箭发动机。
试验的成功,标志着我国掌握了大型固体火箭助推发动机的关键技术。
5、国家旅游局8月3日通报公布,决定撤消湖南省长沙市橘子洲旅游区、重庆市南川区神龙峡景区2家5A级景区,对安徽省安庆市天柱山风景区、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景区、福建省永定—南靖土楼旅游区3家5A级景区予以严重警告处分,并限期6个月整改。
6、国务院发出通知,对建立健全支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财政政策体系做出部署。
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首要任务,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根本途径,是扩内需、调结构的重要抓手。
7、8月6日0时22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天通一号01星。
天通一号01星是我国首颗移动通信卫星,也被誉为“中国版的海事卫星”,其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进入到了卫星移动通信的手机时代,填补了国内空白,实现了航天人30多年来的夙愿,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8、当地时间8月7日上午,在里约奥林匹克射击中心举行的女子10米气手枪决赛中,中国选手张梦雪以199.4环的成绩夺得冠军,这是中国体育代表团在里约奥运会上收获的首枚金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九关注青少年健康成长
时事背景
材料一:2016年9月1日,《开学第一课》以“先辈的旗帜”为主题,以青少年的视角为孩子们讲述长征路上真实的历史和感人的故事。
材料二: 2016年6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对近期校园暴力频发作出重要批示。
批示指出:校园应是最阳光、最安全的地方。
校园暴力频发,不仅伤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也冲击社会道德底线。
教育部要会同相关方面多措并举,特别是要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坚决遏制漠视人的尊严与生命的行为。
热点解读
1. 当代中学生为什么要传承先辈们为国家奉献的精神?
(1)是弘扬和培育伟大民族精神的需要。
(2)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需要。
(3)是增进中学生的爱国情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需要。
(4)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
2. 校园暴力事件有什么危害?
(1)不利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会对受害者造成严重的身体伤害和心理阴影,施暴者也会因此受到法律的惩罚。
(2)会对双方家庭造成伤害。
(3)破坏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校园氛围。
(4)败坏社会风气,渲染暴力文化,不利于法治社会与和谐社会的建设。
3. 为什么李克强总理要对校园暴力作出特别批示,要求坚决遏制校园暴力现象?
(1)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2)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不成熟,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需要党和国家给予特殊保护。
(3)校园暴力现象已经严重影响到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也破坏了良好的校园氛围、社会和谐。
4. 校园暴力事件频发的原因有哪些?
(1)社会:电视、网络中充斥着暴力文化,影响了未成年人的价值判断;法制宣传力度不够,对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震慑力不强。
(2)学校:片面重视文化教育,忽视思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校园安全管理存在漏洞。
(3)家庭:家庭教育缺失,父母监护不力,对孩子过于溺爱。
(4)未成年人:身心发展不成熟,自控能力不强,法律意识淡薄,道德修养较低,缺乏宽容、尊重他人等优秀品质。
5. 如何遏制校园暴力事件?
(1)国家: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对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的监管,净化文化氛围,严禁渲染、传播暴力文化;加强对学校及其周围环境的治理,净化社会环境。
(2)学校:加强法制教育,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培育守法公民;注重学生品德的养成和人格的发展,加强管理,严格要求,建立问题学生的跟踪帮教制度。
(3)家庭:家长要肩负起对孩子的教育和监护职责,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孩子。
(4)青少年:学法尊法守法用法,依法规范自身行为;明辨是非,自觉抵制不良诱惑;面对校园暴力侵害时,要采取灵活方式与其斗争;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6. 青少年应怎样避免遭受校园暴力的侵害?
(1)上下学尽量结伴而行,按时回家。
(2)尽量不与同学发生冲突,一旦发生应及时寻求老师、家长的帮助,通过合法途径解决。
(3)遭遇校园暴力时,冷静对待,必要时向家长或老师等求救。
跟踪练习
1. 李克强总理对近期校园暴力频发作出重要批示:校园暴力频发,不仅伤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也冲击社会道德底线。
教育部要会同相关方面多措并举,特别是要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
这一举措 ( B )
A. 能够使青少年彻底远离校园暴力的伤害
B. 能够更好地对未成年人实施特殊保护
C. 能够杜绝校园“小霸王”的出现
D. 对学生的作用不大
2. 2016 年6月16日中新网消息,国务院近日印发《关于加强困境儿童保障工作的意见》。
意见提出,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残疾儿童,要提供包括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在内的12年免费教育。
这一举措 ( B )
A. 彻底解决了家庭困难残疾学生的受教育权
B. 彰显了义务教育的公益性
C. 体现了义务教育的统一性
D. 有利于形成尊师重教的氛围
3. 2016年9月1日,《开学第一课》的第一堂课“信念不移”中,展现了红军战士“为国家奉献一切”的信念。
第二堂课讲述的是“勇往直前”的长征精神。
在第三堂课“百折不挠”中,104岁的老红军
秦华礼讲述了自己和伙伴们在长征中“移动的通信学校”中克服各种困难、坚持学习无线电技术的故事。
第四堂课“坚持不懈”讲述的是对长征精神坚持不懈地继承和发扬。
(1)2016年《开学第一课》的开展有哪些重要意义?
①有利于引导广大学生铭记先辈的丰功伟绩,弘扬长征精神,珍惜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沿着先辈的足迹砥砺奋进;②有利于引导学生树立爱国意识,砥砺民族气节,做到励志、勤学、明德、笃行;③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继承和弘扬革命优秀传统,更好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2)感悟民族精神,学习先辈事迹,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①我们要继承先辈的优秀传统,牢记先烈伟绩,常怀感恩之心;②努力学习,立志成才,报效祖国;③勇敢地面对生活学习中的困难,自立自强;④崇德向善,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 继《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发布之后,已有山东、福建等26个省份出台实施意见,《意见》提出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总体目标,要求2020年,未成年人保护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更加健全,全社会关爱保护儿童的意识普遍增强,儿童成长环境更为改善、安全更有保障,儿童留守现象明显减少。
(1)请你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党和政府为什么重视留守儿童问题?
①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留守儿童群体的问题能否解决好,不仅关系着这些孩子的健康成长,还关系着这些家庭的幸福,关系着社会的和谐,关系着国家未来的发展;②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③我国在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对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作出了明确的规定;④这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需要。
(2)如果你是困境(留守)儿童中的一员,你将如何安排好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1)自觉接受受教育的权利,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2)经常与父母写信、打电话,加强沟通。
(3)敞开心扉,主动与他人交往。
(4)主动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参与公益活动,承担家庭和社会责任。
(5)培养高雅生活情趣,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