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第161718章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第161718章

第16章:动物的行为知识要点1、动物的行为:受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受遗传物质的控制,这是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先天性行为:一出生就会(如本能)(课本24页)后天学习行为:后天学习形成学习是指动物借助个体生活经验和经历,使自身行为发生的适应性变化的过程。

动物行为的意义:动物个各种行为可以使动物对环境的改变做出有利于生存的反应。

2、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根据动物行为的功能分为:取食行为、领域行为、防御行为、攻击行为、繁殖行为、节律行为、社群行为(判断动物群体是否是一个社群:群体中是否有首领,群体中是否有分工合作)。

3、动物行为的研究:观察法可以没有实验,但实验法离不开观察,实验法以观察法为基础。

而且两种方法的区别在于有没有对所研究的动物产生影响(观察法没有,实验法有)劳伦斯被称为“现代动物行为学之父”第17章:生物圈中的动物知识要点1、动物是生物圈中的消费者,同时促进了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

生产者:绿色植物;分解者:腐生性微生物2、各种生物之间的捕食与被捕食的营养关系形成了食物链。

食物链写法:草→蝗虫→青蛙→蛇→鹰3、动物对环境的影响:依赖→适应→影响→改变。

动物能促进植物的繁殖和分布。

4、我国特产的珍惜动物:大熊猫、扭角羚、褐马鸡、扬子鳄(爬行动物)5、保护动物的多样性要在遗传物质、物种和生态环境三个层次上制定保护战略和采取保护措施。

动物多样性保护:就地保护、易地保护、法制教育和管理。

其中就地保护是最有效的保护措施,而就地保护的主要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卧龙—大熊猫、王朗—金丝猴、洋县—朱鹮、斑头雁、棕头鸥—青海湖)易地保护是补充措施.第18章:生物圈中的微生物知识要点1. 在生物圈中,凡是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低等生物,统称为微生物2. 微生物的种类:单细胞生物(细菌、酵母菌、蓝藻等)多细胞生物(霉菌、大型真菌等)没有细胞结构的微生物(病毒、类病毒、朊病毒)3. 微生物数量多、分布广的原因:代谢类型多,代谢强度高;繁殖速度极快4. 微生物代谢的类型:异养腐生分解者寄生消费者自养生产者5. 腐生:一些细菌和真菌能够分解枯枝落叶、动物尸体等中的有机物,获得生活必需的物质和能量,这种营养方式称为腐生。

北师大版生物八上5.16.2《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课件(共84张PPT)

北师大版生物八上5.16.2《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课件(共84张PPT)
思考
• 在影片中你看到了黑猩猩的哪些活动表现? • 黑猩猩以外的其它动物是否也有类似的行为?
• 动物有哪些主要的行为类型? • 不同的行为对动物有什么意义?
北师大版生物八上5.16.2《动物行为 的主要 类型》 课件(共 84张PP T)
第二节 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
北师大版生物八上5.16.2《动物行为 的主要 类型》 课件(共 84张PP T)
动物的食性不同
北师大版生物八上5.16.2《动物行为 的主要 类型》 课件(共 84张PP T)
北师大版生物八上5.16.2《动物行为 的主要 类型》 课件(共 84张PP T)
动物捕捉食物的方式多种多样
北师大版生物八上5.16.2《动物行为 的主要 类型》 课件(共 84张PP T)
北师大版生物八上5.16.2《动物行为 的主要 类型》 课件(共 84张PP T)
北师大版生物八上5.16.2《动物行为 的主要 类型》 课件(共 84张PP T)
北师大版生物八上5.16.2《动物行为 的主要 类型》 课件(共 84张PP T)
交流展示
• 如何表现更直观? • 突出动物行为的概念与意义
• 合理利用时间 • 注意与同学互动
展示者
北师大版生物八上5.16.2《动物行为 的主要 类型》 课件(共 84张PP T)
北师大版生物八上5.16.2《动物行为 的主要 类型》 课件(共 84张PP T)
分组活动
• 明确学习任务 • (组牌里面夹着纸条)
• 每个小组在规定时间内,参考学习指导,完成一 种动物行为的学习、讨论,做好交流准备。
• (注意分工、合作)
• 按照纸条上的要求,与全班同学交流学习内容。 • (注重倾听、分享)

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八上第五单元16.2《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共31张PPT)-专业PPT文档

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八上第五单元16.2《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共31张PPT)-专业PPT文档
区、筑巢、交配、孵卵、育雏以及哺乳动物对幼仔的
哺育等)。
鸭 孵 卵



企鹅哺育后代

孔雀开屏的求偶行为
家燕在筑巢
蛙抱对
交配的蝗虫
鸟孵卵
家燕在育雏
大象养育幼象
4.动物的迁徙行为 是指某些动物随着季节变化而变更栖息场所的行为。
某些鸟类随季节变化而变更栖息场所的行为。 某些鱼类也有周期性、定向性的洄游行为。
一 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
1.动物行为的概念 动物的体态、发声和其他所有 外部可以识别的变化,都是动 物行为(animal behavior)。
1.动物的觅食行为: ⑴概念:动物通过独特的方式获取生存所需 食物的行为
觅食、取食、贮食、捕食、反捕食。“螳螂捕蝉, 黄雀在后” 颇为惊险;草食动物似乎安全些,但因 觅食而丧生于肉食动物者时常有之。
⑵探究蚂蚁的觅食行为:
动物的觅食行有些动物靠积极的狩猎来获取食物,如猛禽、 猛兽。它们或扑杀,或穷追,或相互合作。
②有些动物则采取等待和伏击的方法。
一种生活于地下洞穴 海底鱼类,有发光 中的蜘蛛,总是静伏 的触须,引诱小鱼, 在洞底,当有猎物经 然后突然张开大口 过洞口时, 突然出击, 而吞食之。 抓住猎物。
A.取食行为 B.防御行为 C.生殖行为 D.节律行为
谢谢聆听
蜂王 专职产卵
归纳
蜂王
职能 产卵繁殖后代
发育过程
食物
受精卵发育而成 蜂王浆
雄蜂
与蜂王交尾
未受精的卵细胞 蜂蜜 发育而成
工蜂
清理蜂巢、喂养幼 受精卵发育而成 蜂蜜 虫、筑巢、保卫、
采集花蜜和花粉
狼群
象群
一、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十六章第2节《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精品课件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十六章第2节《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精品课件

同种动物之间的 争斗时,双、方 的身体很少受到 致命的伤害
对动物后代生存 和延续种族有利
课堂练习:
1、两只公羚羊为争夺一只母羚羊而发生的争 斗,这是 ( ) A、 领域行为 B、 攻击行为 C、 取食行为
1、两只公羚羊为争夺一只母羚羊而发生的争 斗,这是 ( B ) A、 领域行为 B、 攻击行为 C、 取食行为
概念 举 例
动物获取营养的 牛羊.猎豹的取
各种活动
食行为,松鼠的
取食行为
贮食
特点
捕食方式多种多 样, 贮食
意义
动物 行为 类型
概念 举 例
动物获取营养的 牛羊.猎豹的取
各种活动
食行为,松鼠的
取食行为
贮食
特点 意义
捕食方式多种多 对动物生活和分
样, 贮食
布起重要作用,
维持正常生活
动物 行为 类型
活动
动物 行为 类型
概念 举 例
动物获取营养的 牛羊.猎豹的取
各种活动
食行为,松鼠的
取食行为
贮食
特点 意义
捕食方式多种多 对动物生活和分
样, 贮食
布起重要作用,
维持正常生活
领域行为
动物在自己的生 狗撒尿,雄鸟在大 存空间所表现的 树尖上鸣叫
活动
能识别和保卫自 己的领域
动物 行为 类型
概念 举 例
2 、草原上一只狮子在追捕羚羊,这是动物的 ( ). A 、 领域行为 B 、 攻击行为 C 、 取食行为
2 、草原上一只狮子在追捕羚羊,这是动物的 ( C ). A 、 领域行为 B 、 攻击行为 C 、 取食行为
3 、豹子把吃剩的羚羊挂在树枝上,这是取食 行为中的( ) . A 、 诱捕 B 、 利用工具 C 、 加工处理 D 、 贮存食物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第16章重点知识:第二节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第16章重点知识:第二节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第16章重点知识:第二节一、动物行为的分类1、根据行为的发生分为:先天性的本能行为和后天性的学习行为。

2、根据行为的功能分为:取食行为、领域行为、攻击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节律行为和社群行为。

二、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1、取食行为:动物不断从外界获取食物而生存的行为。

特点:动物的食性不同,捕捉食物的方式也我种多样。

2、领域行为:动物为保卫自己的领域而发生的行为。

特点:1领域的大小各不相同。

2领域没有明确的界限,但领域占有者却熟知它的边界。

3动物常用姿态、气味、鸣叫等方式来警告周围的动物,保卫自己的领域。

3、攻击行为:同种动物个体之间常常由于争夺食物、配偶、领域等发生相互攻击或争斗。

特点:双方的身体很少受到致命伤害。

4、防御行为:不同种类动物之间为保护自己、防避敌害的行为。

特点:1警戒色:有些生物往往具有鲜艳的色彩和毒刺或者难闻的气味。

2拟态:尺蠖静止不动时,形状像树枝。

3保护色:比目鱼、变色龙等动物身体颜色能随环境颜色的变化而改变。

5、繁殖行为: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

包括:雌雄两性动物的识别、占有繁殖的空间、求偶、交配、孵卵以及对后代的抚育等。

6、节律行为:动物有许多周期性的、有节律的行为。

举例:生活在海滩上的动物的潮汐节律行为;蝶、蛾类的日节律行为;人类和灵长类动物雌性个体的月节律行为;动物的换毛、迁徙等年节律行为。

生物钟:是动物体内以生物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复杂机制。

7、社群行为:群居生活的动物,各成员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生活所表现出的一系列行为。

⑴特点:营群体生活的各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群体间还形成不同的优势等级等。

(由于受到食物、水源等特定环境因素的吸引而聚集形成的动物群体,各成员间无明确分工,也不需要合作,是简单的聚群,则无社群行为,如成群的蝗虫等。

)精品小编为大家提供的八年级生物第16章重点知识就到这里了,愿大家都能在学期努力,丰富自己,锻炼自己。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的变异知识点(上学期)苏教版八年级生物遗传并和优生优育知识点(上学期)。

北师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

北师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
3.日节律:节律周期为24小时,其行为和白昼黑夜的 交替相关 4.年节律:节律周期为一年
招潮蟹的潮汐节律
大雁南飞的季节节律
夜行性动物
昼行性动物
动物体内有一个生物钟,它是一种以体内的生物 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复杂机制。
青蛙冬眠
七、社群行为
一起生活的动物群体内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 共同维系群体的生活,具有一系列的社群行为。
A.社群行为
B.繁殖行为
C.攻击行为
D.节律行为
课堂检测
4.杜甫诗“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B这描述的是蜻蜓的( )
A.社群行为
B.繁殖行为
C.攻击行为
D.节律行为
课堂检测
5.在哺乳动物的社群行为中( B ) A.个体彼此平等,不分贵贱 B.存在明显的等级制度 C.个体形态上没有差异,彼此十分相似 D.多数个体是最占优势者
意义:利于动 物取食、繁殖 和抚育后代
企鹅捍卫自己的领域
四、防御行为
不同生物之间一切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行为,都是防御行为。
保护色
警戒色
拟态
1.可减少和捕食动物相遇的可能性,不论捕食动物是否出 现,都起作用
2.在捕食动物出现之后才起作用,以增加脱逃的机会。
招潮蟹颜色鲜艳的蟹肢
乌贼喷出墨汁
五、繁殖行为
繁殖行为: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叫动物的繁殖 行为。
雄狮
雌狮
雌雄两性动物的识别
占有繁殖空间
求偶、交配、孵卵及对后代的抚育
六、节律行为
节律行为:动物的活动和行为表现出的周期性现象,称 为节律行为。 1.潮汐节律:随着海洋涨潮落潮动物产生的节律性的变化 2.月节律:节律周期为28天,以月亮的运行为定时因素

初中生物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2节 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

初中生物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2节 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

蛇抬起前身,伸缩舌头 ,还发出嘶嘶之声
刺猬遇到敌害缩成一 团
遇到敌人时,常装死 壁虎遇到敌人时,会自断其 然后伺机逃走。 尾,断尾还在跳动,引诱动
物去捕捉,而自己逃之夭夭 ,然后再生出一个尾巴。
多种甲虫当遭到攻击时,突然以假 死来逃避,卷缩其足,掉到地上,蜘蛛 也类似。
攻击行为和防御行为有什么区别?
举例:如:蜜蜂、蚂蚁、狮子、狒狒
意义:能够使动物的子代数量增加, 有利于种群的繁衍
蚂蚁的生活史
蜜蜂的社群生活
合作的蜜蜂群
工蜂
建筑蜂巢 喂养幼蜂
雄蜂 与蜂王交配
蜂王 专职产卵
归纳
动物种类
形体特征
工蚁(工蜂)( 小 雌性,不育)
兵蚁
颚特别大
雄蚁(雄蜂) 稍大
雌蚁----蚁后 最大
(雌蜂----蜂王 )
斗等。
意义:对动物后代生存和延续种族有利
攻击行为:同种动物 个体之间由于争夺 食物 配偶 领域或巢 穴而相互攻击。
两只羚羊格斗
❖攻击行为的特 点:
❖双方虽然斗争 相当激烈,但 是很少受到致 命性的伤害。
概念:动物用姿态、气味、鸣叫或武力
来保卫、占有自己领域的一种行为.
特点:能识别和保卫自己的领域
二、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
(1)取食行为
动 (2)攻击行为

行 (3)领域行为

的 (4)防御行为

要 (5)繁殖行为
类 型
(6)节律行为
(7)社群行为Biblioteka 概念:通过独特的方式获得食物和
处理食物有关的活动行为。
取 特点:捕食方式多种多样, 贮食 食 举例:牛羊.猎豹的取食行为,松鼠、 行 蚂蚁、蜣螂滚粪球等的贮食,黑猩 为 猩用草根掏白蚁吃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上册16.2《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课件(共56张PPT)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上册16.2《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课件(共56张PPT)

特点: 双方身体很少受到致命伤害。
攻击行为有什么意义?
有利于获得食物、领域、配偶;有利于种族的优化。
• 领域行为——动物用姿态、气味、鸣叫或武力来保
卫、占有自己领域的行为。
我的地盘 Leabharlann 做主动物标记领域的方式不同
动物标记领域的方式不同
动物标记领域的方式不同
动物对领域的积极保卫
动物对领域的积极保卫
这种行为有什么意义?
• 提供安全活动场所,享有领域内部资源
• 课堂小结:
• 课堂训练:
• 1. 人类养蜂取蜜,是利用了蜜蜂的( C )
A、攻击行为 B、繁殖行为 C、贮食行为 D、防御行为
• 2.攻击行为和防御行为的本质区别是(C )
A、行为过程是否激烈 B、行为结果有无伤亡
C、行为双方是否同种
• 取食行为—— 与获取食物相关的行为。
肚子好饿呀
动物的食性不同
动物的食性不同
动物的食性不同
动物捕捉食物的方式多种多样
动物捕捉食物的方式多种多样
动物捕捉食物的方式多种多样
动物捕捉食物的方式多种多样
动物捕捉食物的方式多种多样
动物捕捉食物的方式多种多样
树雀能利用仙人掌的刺从树干
的裂缝中挑出昆虫食用。
16.2 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



春 江 水 暖
,
花 三 两 枝



几 处 早 莺 争 暖 树
谁 家 新 燕 啄 春 泥
穿 花 蛱 蝶 深 深 见
点 水 蜻 蜓 款 款 飞
两 个 黄 鹂 鸣
翠 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第二节 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
动 物 按照行为的功能 的 行 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只羚羊格斗
在攻击行为中,同种动物个体之间的争斗有 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双方的身体很少受到致命 的伤害。但是,在某些情况下,战斗的双方或一 方也会打的头破血流。
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攻击行为的是( A )
A.两只雄性海豹为争夺一直雌性海豹 B.一条蛇追击一只青蛙 C.一只鹰捕食一直飞行的小鸟 D.螃蟹举着鳌钳反击天敌的进攻
占有领域的动物个体不同,可以是一个个体如:老虎。 可以是一对配偶:如鸳鸯。也可以是一个动物群,如猩猩。
领域的大小也不同 。如生活在树叶上的蚜虫,最大的领域 就是一片树叶。而老虎的领域可以达到十几平方公里。
领域没有明显的界限,但领域的占有者却熟知它的边界, 它们通常使用姿态(如狼)、鸣叫(如鸟)、气味(如狗、 狐狸)等方式来警告周围的动物,以保卫自己的领域。
比较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的区别
类别 获得途径
先天性行为 生来就有的
后天学习行为 后天学习得来的
决定因素
遗传物质控制的
适应特征 适应相对稳定的环境
以遗传物质为基础,受 环境因素的影响
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稳定性
不会消失
可能会消退
进化趋势 是无脊椎动物行为的主 高等动物行为所占的比
要方式
例大
育雏的母鸡和小猫
第2节
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
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根据行为的发生,可以分为先天 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
1、请举几个动物行为的例子。(至少5个) 先天性行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后天学习行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哪些动物行为都是学习行为( A ) A、惊弓之鸟、黄牛耕地、狮子滚绣球 B、猫捉老鼠、螳螂捕蝉、小羊吃奶 C、大雁南飞、老马识途、家蚕吐丝 D、孔雀开屏、仙鹤跳舞、蜻蜓点水
鮟鱇鱼
有些动物利用工具猎取食物 黑

棍 上 爬 满 白 蚁 再 取 出 美 餐
猩 能 将 草 棍 伸 入 白 蚁 窝 中 ,


贮食行为:
北方松鼠
金仓鼠
有些动物还有贮食行为。它们在食物丰富的时
候,把食物贮藏起来,以供短缺时食用。
动物的贮食行为
蚂蚁在贮藏麦粒
金钱豹在树上挂着捕食的羚羊
动物的贮食 行为有何意 义呢?
动物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行为。包括警 戒色、保护色、拟态、假死、断尾等。
黄鼬释放臭气
乌贼释放墨汁 乌鸦聚众鸣叫
警戒色——章鱼
保护色-美洲豹
拟态--兰花螳螂
蚕蛾(silk moth)毛虫有一个假头,甚至连假触角都配齐 了,在天敌攻击时诱惑对方咬它的后部。
遇到敌人时,常装死 然后伺机逃走。
壁虎遇到敌人时,会自断其 尾,断尾还在跳动,引诱动 物去捕捉,而自己逃之夭夭, 然后再生出一个尾巴。
每一种贮食行为都与动物 的生活环境有密切的关系。 每一种贮食行为对于这种动 物度过食物稀少的时期,特 别是度过冰雪遍地的严冬, 维持动物正常的生命活动, 都十分有利。
下列动物的取食行为中与其他几种明显不同的 是( C )
A.老虎捕食羚羊
B.蛇吞噬鸟蛋
C.黑猩猩用木棍取食白蚁
D.鸬鹚捕鱼
动物生存需要一定的空间,这个空间就是动物生存的领 域。在这个领域里,动物可以取食、繁殖、抚育后代。
追捕和诱捕是常见的捕食方式。
另外有些动物利用工具猎取食物,对捕获 的食物进行初步的加工,贮存食物等。
老虎捕食一头小牛
狮子捕食一头斑马
深海鮟鱇鱼生活在珊 瑚礁附近,经常大张 着口静止不动,形状 和周围的珊瑚礁非常
相似,它的头上有一 棒状附属物,末端像 一条小鱼在水中游泳, 一些肉食性动物往往 经不住诱惑前来,正 好为鮟鱇鱼所吞食。
多种甲虫当遭到攻击时,突然以假 死来逃避,卷缩其足,掉到地上,蜘蛛 也类似。
下列动物行为中,不属于防御行为的是 ( C) A.蝗虫的体色与周围的环境颜色十分相似, 有利于隐藏自己
蜜蜂借助跳圆圈舞和摆尾舞 (又称8字舞)可以传递蜜源 和距离的方位的信息。
根据动物行为的功能,可以将动物的 行为分为:
取食行为 领域行为 攻击行为 防御行为 繁殖行为 节律行为 社群行为
动物要生存,就必须不断地从外界获 取食物。动物从外界环境获取食物的行为, 称为取食行为。动物的食性不同,捕捉食 物的方式也多种多样。
PPT模板:/moban/ PPT背景:/beijing/ PPT下载:/xiazai/ 资料下载:/ziliao/ 试卷下载:/shiti/ PPT论坛: 语文课件:/kejian/yuw en/ 英语课件:/kejian/ying yu/ 科学课件:/kejian/kexu e/ 化学课件:/kejian/huaxue/ 地理课件:/kejian/dili/
PPT素材:/sucai/ PPT图表:/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范文下载:/fanwen/ 教案下载:/jiaoan/ PPT课件:/kejian/ 数学课件:/kejian/shu xue/ 美术课件:/kejian/me ishu/ 物理课件:/kejian/wul i/ 生物课件:/kejian/she ngwu/ 历史课件:/kejian/lish i/
• 领域行为使动物群疏散,不至因密度太 大而造成食物不足,从而保证生殖力。
• 动物各自的领域大小不是固定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变的。 例如,当食物缺乏时,动物占有的领域 必须扩大,否则将无法生存。
同种动物个体之间常常由于争夺食物,配偶、领域、 巢区等发生相互攻击或争斗,这种行为称为攻击行为。
动物的攻击行为有些是非肉体的(装腔作势、恐吓、 驱逐等动作),如狗和狼。有些是肉体的,如蟋蟀,羚 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