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沥青路面试验段方案
新区大道SMA-13沥青混合料上面层实验段施工方案

新区大道SMA-13沥青混合料上面层实验段施工方案一、地段本试验段经监理工程批准里程桩号为K ~K 幅,宽15.5m,其长度200m,压实厚度4cm,由于SMA骨架结构,可压缩性较小,所以其松铺系数初定为 1.10,根据试验成果调整到最佳。
根据碾压遍数不同,分为两个试验区段,每个区段100m。
二、试验目的1、定松铺系数2、摊铺及碾压机械的最佳组合,压实顺序、速度、遍数。
3、拌和、运输、摊铺、碾压机械的协调和配合。
4、确定松铺厚度。
5、验证生产配合比。
考查计算机打印装置的可信度。
三、施工技术要求和质量检测内容、方法、依据1、JTG F40-2400《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2、JTG F80/-200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3、有关公路工程试验,检测规程。
4、新区大道设计图纸四、施工条件1、试验路段已做完中面层,并经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合格,路面吹扫干净,撒粘层沥青(0.4kg/㎡),每10m测高程、横坡。
2、拌和楼经国家计量部门标定,摊铺机、压路机,运输车已到位(机械名细见附表)3、目标配合比、生产配合比经监理工程师批准。
4、沥青、碎石、机制石、石屑、矿粉等材料检测合格。
五、本工程总体目标1、质量:合格工程2、安全生产防止重伤、杜绝死亡、达到无重大伤亡事故、无重大机械事故、无火灾事故、无食物中毒事故等“四无”要求,按建设部颁发的“一标三规范”达标。
3、文明施工做到规范管理,场容场貌创一流水平,达到***市文明工地标准,实现市政府提出的“净、畅、宁”工程。
4、协调一致在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质检单位及安检单位具体监督指导下进行施工,有问题及时同上述单位沟通,圆满完成施工任务。
六、SMA-13沥青混合料上面层施工(工艺流程见附图3)SMA具有较高耐久性和较高抗永久变形能力,较好的高温稳定性,防止车辙,良好的低温稳定,防止开裂,良好的路面排水性,路面不积水,可降低路面噪音及反光等优点。
SBS改性沥青SMA-13上面层试验段施工方案

250省道邳州铁富至市区段改扩建工程改性沥青SMA-13上面层试验段施工方案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250省道邳州铁富至市区段改扩建工程项目部目录一编制依据 (1)二工程概况 (1)三试验路段施工位置及日期 (2)四试验段目的及试验内容 (2)五施工准备 (3)5.1技术准备 (3)5.2组织机构及人员配备 (3)5.3机械设备配置 (5)5.4试验检测仪器配置 (7)5.5料场及材料准备 (8)5.6上面层改性沥青SMA-13混合料配合比 (12)5.7拟定的松铺系数及松铺厚度 (13)六施工方案 (13)6.1试验段施工工艺流程图 (14)6.2开工前的检查 (14)6.3沥青下面层的检查与清扫 (15)6.4喷洒粘层沥青 (15)6.5施工放样 (16)6.6沥青混合料的拌制 (16)6.7沥青混合料的运输 (18)6.8沥青混合料的摊铺 (18)6.9沥青混合料的碾压 (20)6.10接缝处施工 (21)6.11开放交通及其他 (22)6.12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 (22)七质量保证措施 (24)7.1质量管理组织机构 (24)7.2质量保证体系 (24)7.3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26)7.4质量通病与防治措施 (28)八安全文明环保保证措施 (34)8.1安全管理组织机构 (34)8.2安全生产保证体系 (34)8.3安全施工措施 (35)8.4文明环保施工保证措施 (37)一编制依据1.1 250省道邳州铁富至市区段改扩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2 250省道邳州铁富至市区段改扩建工程《施工图设计》;1.3 《江苏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DB32/T1246-2008);1.4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1.5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1.6 250省道邳州铁富至市区段改扩建工程《上面层SBS改性沥青SMA-13施工指导意见》。
sma-13沥青上面层施工方案分析

SMA—13沥青玛蹄脂碎石上面层施工方案第一篇工程概况一、试验段概述根据总体施工计划安排,我项目部计划在7月28日进行SMA—13沥青上面层试验段的施工,试验段拟在主线隧道进口左幅ZK104+800—ZK105+660进行,试验段长860m,宽11.5m,压实厚度为4cm。
计划用料965吨。
二、编制说明1、本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以下列文件和资料为依据:1.1 施工承包合同书;1.2 施工图设计文件;1。
3《公路工程国内招标文件范本》;1。
4 交通部现行的公路设计、施工技术规范、验收评定标准等;第二篇施工准备及工作一、人员岗位职责划分及现场施工人员配备1、人员岗位职责划分王贺起:试验段总指挥。
官黎明:负责试验段的组织协调落实,以及技术、质量管理工作,监督现场施工按照预定的方案实施,处理各种技术难题,总结各项技术参数。
王俊昌:负责试验段测量工作的管理,汇总测量成果。
李卫:负责试验段试验检测管理工作,汇总试验检测成果.董赛:负责试验段现场施工组织、协调及人员分工、机械安排及与后场沟通联系。
秦竹青:负责沥青拌合站总体生产,严格按照试验室提供的配合比、温度要求拌合混合料,发现异常及时与现场沟通.薛卫平、康亚奇:负责现场的各项技术指标控制,组织管理工人、机械的施工,报检。
蒲伟峰:负责运料车到场管理,检测混合料到场温度,指挥料车按指定的区域调头倒车至摊铺机,严禁料车撞击摊铺机。
田震:负责摊铺机调试、熨平板加热、参数设置、摊铺速度控制以及离析部位的处理,确保摊铺面平整均匀。
胡顺波、田智:负责组织压路机按预定的碾压组合方式、速度等,做到不漏压、不重压,还应特别注意钢轮喷水量和胶轮擦油量最小化,以不粘轮为宜,确保混合料在高温下碾压成型。
李丰奎、武海江:负责现场的测量工作,包括施工放样、虚铺系数、成品检测等.李文俊:负责试验段成品试验工作,并配合监理抽检。
范建平:负责现场各阶段混合料温度的检测及碾压过程中平整度的检测,发现超标部位及时指挥双钢轮压路机在较高温度下处理,确保终压完成后平整度符合要求。
修改后SMA-13上面层试验段施工方案

SMA-13上面层试验段施工方案一、概述依据<<技术规范>>的要求,我部将在SMA-13型沥青马蹄脂碎石上面层正式开工前,进行试验段施工,以验证配合比,寻求拌和、摊铺、压实及机械设备合理搭配,确定松铺系数、碾压方式及遍数等总结出标准施工工艺,以指导上面层大面积施工。
我部拟定在K + -K + 幅进行沥青上面层的试铺工作,试验路段长度为米,上面层结构形式为SMA-13改性沥青混凝土,设计厚度4cm。
该试验路段上面层宽度为15.25m。
试验段计划铺筑时间:2014年月日,当日完成所有施工任务。
二、原材料和配合比准备工作2.1沥青: SBS改性沥青,其技术指标均符合施工规范要求。
2.2 碎石:采用重庆市九龙坡区陆川碎石场卵石,其各项技术指标符合规范要求。
2.3 细集料:采用铜梁荣丰建材有限公司生产的0~3mm石灰岩机制砂,其各项技术指标符合规范要求。
2.4填料(矿粉):采用重庆北碚区天府白云石有限公司生产的石灰岩质矿粉,外观干燥洁净、无团粒。
其各项技术指标符合规范要求。
2.5 木质素纤维:采用重庆市酬勤建材有限公司生产的木质素纤维。
2.6 抗剥落剂:采用重庆海木交通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AMR(‖)抗剥落剂(参量为沥青质量的0.4%)。
2.5改性沥青马蹄脂碎石上面层配合比试验报告已完成并得到批复。
配合比结果如下:目标配合比:10~15mm碎石39% 、5~10mm碎石37% 、3~5mm碎石2%、0~3mm机制砂11%、矿粉11%,最佳油石比 6.2%,马歇尔标准相对密度2.361g/cm3。
生产配合比:11~17mm(热料仓筛孔)38% 、6~11mm(热料仓筛孔)38% 、3~6mm(热料仓筛孔)2%、0~3mm(热料仓筛孔)11%、矿粉11%,最佳油石比6.1%,马歇尔标准相对密度2.387g/cm3。
三、试验段铺筑目的通过试验段的铺筑,验证施工组织、施工工艺的合理性和适应性。
SMA沥青路面试验段方案

深南路SMA沥青路面上面层试验段施工方案一、简介深南路现状为城市主干道,道路全长23Km,本项目侧重路面修缮及交通功能改善,主车道罩面面层为4cm厚SMA-13沥青玛蹄脂混合料。
为保证高质量地完成本项目沥青路面的施工任务,计划于2006年9月21日进行沥青路面摊铺试验段的施工本试验段经业主、监理、设计等共同协定,里程桩号为K-1-080 ~K-0-780,单向主车道宽12.25m,试验路长度大于200m。
试验段工程量:根据业主、设计、监理的意见,确定施工试验的位置、内容,旧路面铣刨4cm:4000m²,粘层油、SMA-13沥青玛蹄脂混合料罩面4cm: 4000m²。
二、试验目的1、确定松铺系数、松铺厚度与合适的作业段长度。
2、验证施工过程中的机械配套设施及辅助人工的配置合理性。
3、验证拌合楼的生产速度,用油量的控制及生产的稳定性。
4、验证沥青混合料的有关质量特性及相关的参数指标。
5、验证SMA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生产配合比的合理性。
6、通过试拌与试铺确定上料速度、拌合时间与温度、摊铺温度、速度与宽度,自动找平的方式要领,摊铺及碾压机械的最佳组合、压实温度与压实方法,压实顺序、速度、遍数。
三、施工技术要求和质量检测内容、方法、依据1、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2、JTG F80/1-200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3、有关公路工程试验,检测规程。
4、深南路设计图纸、相关的文件及补充通知。
四、施工条件1、试验路段由业主、设计、监理及有关专家等共同选定的路段,现状路面是使用多年的沥青混凝土路面,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用铣刨机将旧路面铣刨2~4cm ,然后局部调平处理,并经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合格,路面吹扫干净,撒粘层沥青(0.4L/㎡),每10m测高程、横坡。
2、参加本项目施工的工程技术管理人员及技术工人已就位;拟用于本项目的机械设备进场安装调试完毕,处于完好待用状态;拟用于本项目的配套试验、检验仪器和设备到位并处于工作状态;拌和楼经国家计量部门标定,铣刨机、洒油机、摊铺机、压路机,运输车辆已到位(机械名细见附表)。
高速公路路面整修工程,(SMA罩面试验路段)施工方案

高速公路路面整修工程,(SMA 罩面试验路段)施工方案高速公路路面整修工程,(SMA 罩面试验路段)施工方案v>SMA-13 罩面试验段施工方案为了优质高效的完成我项目部承建的上三高速公路路面整修工程新天段的罩面工程(SMA-13 改性沥青混合料路段),我们根据部颁标准并结合多年的施工经验,作了试验路段的施工组织设计,请监理工程师审批。
一、概述本次试验段的桩号为上三高速公路上虞方向 K,采用 SMA-13 改性沥青混合料,预计 m3,总长度为 m,计划在月日实施。
二、组织机构及机械仪器、工程材料准备情况 1、人员及机械的配置我项目部对所有上岗人员进行了对口安排及技术交底,并配置了全套施工机械,人员安排如下: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现场负责人:质检负责人:测量负责人:试验负责人:安全负责人:现场技术管理人员 5 名摊铺机工 3 名、压路机工 5 名、拌和楼操作工 1 名、装载机工 2 名辅助工 38 名机械设备配置如下机械名称数量规格型号拌和楼2 1200/2500 摊铺机 2 ABG-325、326 钢轮振动压路机 4 BW200AD 滑移机 1 CASS 空压机 1 12m3 DH-50 压路机 1 铣刨机 1 W2000 洒水车 1 东风自卸汽车 20 20T 2、原材料检测及混合料配比 SMA13 型沥青混凝土混合料采用新昌玄武石业的玄武岩集料(嵊州拌合楼采用嵊州雅致石料矿的玄武岩)、富阳双龙的矿粉、南京瑞鹏的木质素纤维及浙江省公路物资公司提供的改性沥青,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
沥青混合料的生产配合比为:养护中心 MARINI 拌合楼:0-4mm 集料:12%、4-6mm 集料:5 %、6-12mm 集料:37%、12-16mm 集料:35%、矿粉:11%、油石比 6.04%、纤维 0.3%。
嵊州 QLB-2500 拌合楼:0-4mm 集料:12%、4-6mm 集料:18 %、6-12mm 集料:46%、12-16mm 集料:15%、矿粉:9%、油石比 6.04%、纤维 0.3%。
试验段施工组织设计(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面层)

XXXXXX区国道G319线路面维修整治工程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面层(SMA-13)试验段施工技术方案编制单位:XXXXXXXXXXXXXXXX项目部编制日期:2015年8月31日目录1、试铺时间、地点 (1)2、试验段的目的及计划安排 (1)3、工、料、机的准备 (2)4、配合比的准备 (3)5、施工现场准备工作 (4)6、粘层油的施工 (4)7、沥青混合料的场内生产与运输 (6)8、沥青混合料的摊铺 (7)9、沥青混合料的碾压 (9)10、施工温度管理 (11)11、施工缝及构造物两端连接的处理 (11)12、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 (12)13、安全及文明施工 (13)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面层(SMA-13)试验段施工技术方案沥青混凝土面层位于路面基层上最重要的路面结构层,它直接承受车轮荷载和大气自然因素的作用,应具有平整、坚实、耐久及抗车辙、抗裂、抗滑、抗水害等多方面的综合性能。
1、试铺时间、地点1.1试铺时间:2015年9月5日1.2试铺路段:K2448+000~K2448+700;长度700m。
2、试验段的目的及计划安排我部计划在选定的路段上按照技术规范等级要求,在严密的组织和监督下,摊铺试验段。
通过试验段想确定以下内容:2.1拌和机的操作方式,如上料速度、拌和数量与拌和时间、拌和温度等能否适应正常生产需要。
2.2验证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和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和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性质,决定正式开铺用矿料配合比及油石比。
2.3摊铺机的操作方式,摊铺温度、速度、初步振捣夯实的方法和强度,自动找平方式等。
2.4初步制定正式采用的碾压方案,如碾压时间、顺序,碾压温度、速度,静压与振压的最佳遍数,压路机类型的组合,压路机型号与吨位,压路机的振幅频率及行走速度的组合等。
2.5施工缝的处理方法。
2.6松铺系数的确定。
2.7初步确定施工产量及作业长度,修订施工组织计划。
2.8全面检查原材料及施工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细粒沥青混凝土路面上面层试验段施工方案

细粒沥青混凝土路面上面层试验段施工方案细粒沥青混凝土(Stone Mastic Asphalt,SMA)是一种以高质量石料为主要骨料,添加沥青和特定添加剂的路面上面层材料。
它具有较好的抗剪能力、抗裂性和疲劳抗性。
为了确保细粒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质量,需要进行试验段施工。
以下是一个细粒沥青混凝土路面上面层试验段施工方案。
1.材料准备-石料:选择质量良好、坚硬且稳定的骨料。
根据设计要求准备不同规格的石料。
-沥青:选择适合的沥青级别。
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建议使用高粘度沥青。
-添加剂: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添加剂,并进行充分搅拌。
2.施工条件要求-温度:施工时环境温度应在5摄氏度以上,沥青温度应在120摄氏度左右。
-湿度:施工时相对湿度应小于75%。
-风速:施工时风速应小于5米/秒。
3.基层处理-清理基层:清除基层上的杂物,确保基层干净。
-基层修复:对于发生破损的基层,进行修复,并保证其平整度。
4.试验段标线确定-根据试验段位置和长度,在路面上标明试验段的起始点和终点,并进行标线。
5.石料拌和-将石料输送到拌和设备中,按照设计要求加入适量的沥青和添加剂。
-经过充分的搅拌,确保石料与沥青和添加剂充分混合,形成均匀的石料混合料。
6.施工细节-沥青均匀地喷洒在基层上,厚度控制在设计要求范围内。
-利用摊铺机将石料混合料均匀摊铺在基层上,厚度控制在设计要求范围内。
-使用振动式滚轮压实机对摊铺层进行初压实,然后使用振动式钢轮压实机进行压实,确保摊铺层的密实度和平整度。
-对压实后的摊铺层进行修整,并清理掉多余的材料。
7.试验段养护-摊铺完毕后,进行养护,防止沥青表面受到污染。
-可以覆盖一层细沙或用覆盖膜进行覆盖,防止水分蒸发。
-养护时间一般为3-5天,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养护期间需要保证车辆不经过试验段,避免对路面产生额外的负荷作用。
8.试验段验收-试验段养护期满,对路面进行验收。
-通过对试验段的观察、测试和实测数据进行分析,判断其质量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南路SMA 沥青路面上面层
试验段施工方案
一、简介
深南路现状为城市主干道,道路全长23Km ,本项目侧重路面修缮及交通功能改善,主车道罩面面层为4cm 厚SMA-13 沥青玛蹄脂混合料。
为保证高质量地完成本项目沥青路面的施工任务,计划于2006 年9 月21 日进行沥青路面摊铺试验段的施工本试验段经业主、监理、设计等共同协定,里程桩号为K-1-080 ~K-0-780 ,单向主车道宽12.25m ,试验路长度大于200m 。
试验段工程量:根据业主、设计、监理的意见,确定施工试验的位置、内容,旧路面铣刨4cm:4000m 2,粘层油、SMA-13 沥青玛蹄脂混合料罩面4cm: 4000m 2。
二、试验目的
1、确定松铺系数、松铺厚度与合适的作业段长度。
2、验证施工过程中的机械配套设施及辅助人工的配置合理性。
3、验证拌合楼的生产速度,用油量的控制及生产的稳定性。
4、验证沥青混合料的有关质量特性及相关的参数指标。
5、验证SMA 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生产配合比的合理性。
6、通过试拌与试铺确定上料速度、拌合时间与温度、摊铺温度、速度与宽度,自动找平的方式要领,摊铺及碾压机械的最佳组合、压实温度与压实方法,压实顺序、速度、遍数。
三、施工技术要求和质量检测内容、方法、依据
1、JTG F40-2004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2、JTG F80/1-2004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3、有关公路工程试验,检测规程。
4、深南路设计图纸、相关的文件及补充通知。
四、施工条件
1、试验路段由业主、设计、监理及有关专家等共同选定的路段,现状路面是使用多年的沥青混凝土路面,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用铣刨机将旧路面铣刨2~4cm ,然后局部调平处理,并经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合格,路面吹扫干净,撒粘层沥青(0.4L/川),每10m测高程、横坡。
2、参加本项目施工的工程技术管理人员及技术工人已就位;拟用于本项目的机械设备进场安装调试完毕,处于完好待用状态;拟用于本项目的配套
试验、检验仪器和设备到位并处于工作状态;拌和楼经国家计量部门标定,
铣刨机、洒油机、摊铺机、压路机,运输车辆已到位(机械名细见附表)。
3、编制试验路段施工方案、SMA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目标配合比、生产配合比)经监理工程师批准。
4、原材料(如沥青、碎石、砂、石屑、木质素纤维矿粉等)检测合格,并经业主、设计、监理同意使用。
5、现场实测里程、标高数据依据(附表,注:本表的高程采用的是相对标高,里程为业主、设计、监理初步选定试验路段长度标记,初始标高为0.000 、
里程为0+000 )。
五、工程总体目标
1、工期
试验段计划工期:3 天(铣刨、清扫、冲洗:1 天,路面晾干:1 天,罩面:1 天)。
2、质量达到《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规定的质量标准,符合设计要求;确保施工质量的稳定性,精心施工、质量第一。
3、安全生产
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防止重伤、杜绝死亡、达到无重大伤亡事故、无重大机械事故、无火灾事故、无食物中毒事故等“四无”要求,按建设部颁发的“一标三规范”达标。
4、文明施工做到规范管理,创一流水平,达到深圳市文明工地标准,实现市政府提出的“净、畅、宁”工程。
积极做好交通疏解措施,尽最大努力降低交通拥堵情况,保证路上施工安全以及交通安全。
5、协调一致在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以及有关的技术评价专家,质检单位及安检单位具体监督指导下进行施工,有问题及时同上述单位沟通,圆满完成施工任务。
六、旧路面铣刨
采用铣刨机将旧沥青混凝土路面表层进行铣刨,以现场实际测量的有关
数据为参考,铣刨深度为2~4cm ,边铣刨边装进自卸汽车弃运,检查井周围、雨水口附近,小路口等机械铣刨不到的地方,采用人工凿毛。
铣刨完毕,及时安排人员清扫、冲洗路面。
由于本项目是旧路改造,主要对路面进行修缮及交通改善,设计基本上没有改变现状道路的横坡、纵坡,只对局部特别突出不能满足设计坡度要求的部位,才作必要的挖除、新建、调整坡度等施工内容。
本着对改造后整体效果的高度期望与责任,在进行铣刨前先对拟施工的路段的标高进行复测,网格控制间距纵向10m ,横向4.0m ,以便确定铣刨深度,使施工现场的横坡、纵坡接近设计的要求;铣刨后,局部难以达到设计要求的部位采用沥青混凝土预先调平,尽最大的努力,使道路在进行改造罩面后,提高路面的平整度。
七、SMA —13沥青玛蹄脂混合料面层施工
SMA-13沥青混合料试验段施工工艺流程图
沥青玛蹄脂碎石(SMA )是一种由沥青、纤维稳定剂、矿粉及少量的细集料组成的沥青玛蹄脂填充间断级配的粗集料骨架间隙组成一体的沥青混合料。
SMA 具有优良的抗车辙性能和抗滑性能,能有效地提高路面耐久性,增强路用性能,减少道路维护费等优点,能够适应大交通量及大吨位为特征的现代交通对路面的要求。
为保证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质量,必须从原材料采购、配合比设计、拌和工艺、碾压工艺等各方面制定严格的质量保证措施,进行全过程控制,确保工程质量达到优良。
1、SMA-13 配合比设计
SMA-13 配合比设计原则:粗集骨架间隙率VCA 的关键性筛孔为
2.36mm ,VMA>17%,VCAmix<VCA DRC , 已确定的配合比马歇尔试件各项试验指标除符合规范要求外,要进行谢伦堡沥青析漏试验和肯塔堡飞散试验进行验证。
确定最佳级配按照SMA 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以4.75mm 通过率为26% ,29%,32%作为三种级配,测定粗集料的毛体积相对密度及捣实法粗集料松方毛体积相对密度,计算粗集料骨架间隙率VCA DRC ,三个级配分别按6.0%沥青用量进行马歇尔试验,最终确定P4.75 = 29%的级配为推荐级配。
确定最佳沥青用量按JTJ052-2000、T0709-2000 规程进行了SMA-13 目标配合比马歇尔最佳沥青用量试验,最终初步确定SMA-13 沥青混合料改性沥青油石比。
沥青混合料
马歇尔试验(包括浸水马歇尔试验)的技术指标应符合《技术规范》
的要求,并按照目标配合比、生产配合比及试拌试铺验证三个阶段,
确定最终石料级配及最佳沥青(或改性沥青)用量。
同时,应通过试
验沥青(改性沥青)的粘温关系,确定沥青混合料拌和与压实的等粘温度和操作条件。
集料与结合料拌和后应进行析漏试验及沥青混合料车辙动稳定度试验。
其设计要点如下:
(1)选定符合要求的沥青、改性剂、纤维素、粗集料、细集料和矿粉并进行材料性能指标检验。
(2)确定矿料配合比,根据选定的混合料矿料级配范围(曲线)及各原材料实际粒径级配,计算出各种矿料用量百分比,使初配的矿料粒径,基本接近级配曲线的中值。
(3)确定沥青用量,按沥青参考用量选定一组接近中值的百分比,作为基准组,再上下变化两组沥青用量,其中SMA 每组间隔0.3% ,对于其它沥青混合料每组间隔0.5% ,共五组,每组按照要求测定其沥青混合料的实际性质,选定符合各项要求的配合比,作为适用的配合比。
如均不能符合要求,则须另配。
(4)SMA 经马歇尔试验确定的混合料用量应采用《公路工程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 )中,“谢伦堡沥青析漏试验”及“肯塔堡沥青混合料飞散试验方法”进行检验,如不合格,应调整结合料用量或重新进行混合料设计。
(5)试拌复核,根据选定配合比,上机试拌,实测试件复核各
项指标,必要时可略作调整,作为生产用标准配合比,记录试验过程中的参数,以备查验。
2、原材料
(1)、粗集料
采用具有中性或碱性岩性的碎石(如玄武岩、辉绿岩等),要求
石料坚硬。
耐磨耗、表面粗糙,外观接近立方体,深南路采用辉绿岩,原材料质量根据本地石料供应的实际情况,经业主、设计、监理等实地考察,并通过质量检验方可采用。
为保证具有良好的与沥青的粘附性,其各项物理指标均符合规范要求。
沥青混合料用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
2.45t/m 3,吸水率可放宽至 3%,但必
<0.075mm 含量可放宽到 3%
注:1、坚固性试验可根据需要进行。
2、 用于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时,多孔玄武岩的视密度可放宽至
须得到建设单位的批准,且不得用于 SMA 路面.
3、 对S14即3〜5规格的粗集料,针片状颗粒含量可不予要求,
粗集料与沥青的粘附性、磨光值的技术要求
级配碎石的颗粒组成范围要求
(2)、细集料
石屑:
粒径为0~5mm,洁净、无杂质,有适当级配,泥土含量小于3% , 其规格符合JTG F40 —2004中的有关规定。
沥青混合料用机制砂或石屑规格
注:当生产石屑采用喷水抑扬扬顿挫尘工艺时,应特别注意含粉量不得超过表中要注。
矿粉:
用石灰石磨制的石粉,其技术指标符合JTG F40 —2004中有关规定,表观密度小于2.5 t/m3,无团粒结块,小于0.075mm部分不小于75%,亲水系数小于1,含水量小于1。
沥青混合料用矿粉质量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