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中考语文复习:古诗词鉴赏ppt
合集下载
中考语文总复习:《古诗词鉴赏》ppt课件

D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 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①这首诗用“草色遥看近却无”来描写早春,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和趣味。请把该句所呈现的景象描绘出来。 ②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在细雨的滋润下,小草偷偷地钻出地面,远远望去,大地呈现出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当你高兴地走近细看时,小草又似乎悄悄地躲了起来,让你看不清什么颜色了
表达了作者对早春景色的喜爱之情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问:作者登楼为何会流泪?可看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内容 / 情感
题目
作者
朝代
送别诗,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劝勉友人乐观开朗的感情。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唐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唐
离别之诗,抒发对家乡的思念。
《渡荆门送别》
李白
唐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唐
别后对家人,对朋友的思念。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唐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唐
《水调歌头》
苏轼
[答案:刘禹锡的《秋词》是颂秋,表达了乐观豁达、昂扬向上的心境;马致远的《秋思》是悲秋,表达的是失意、凄苦、思乡、感伤的心境。]
体味诗歌的遣词,应从诗歌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形象性三方面来考虑用词的精妙之处。
体味诗歌所表现的情感旨趣、情物之美
体味诗歌的意象(意境)。
体味试题的要求,把握解答的切入点,把握试题的侧重点。
四、牛刀小试
《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1)诗中的千古名句是 ,它抒发了作者___ 的情怀。这首诗写的意境深婉,景情交融,主要选取的景物有 。 (2)诗的颔联中的“阔”表现出一幅怎样的情景?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 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①这首诗用“草色遥看近却无”来描写早春,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和趣味。请把该句所呈现的景象描绘出来。 ②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在细雨的滋润下,小草偷偷地钻出地面,远远望去,大地呈现出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当你高兴地走近细看时,小草又似乎悄悄地躲了起来,让你看不清什么颜色了
表达了作者对早春景色的喜爱之情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问:作者登楼为何会流泪?可看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内容 / 情感
题目
作者
朝代
送别诗,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劝勉友人乐观开朗的感情。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唐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唐
离别之诗,抒发对家乡的思念。
《渡荆门送别》
李白
唐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唐
别后对家人,对朋友的思念。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唐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唐
《水调歌头》
苏轼
[答案:刘禹锡的《秋词》是颂秋,表达了乐观豁达、昂扬向上的心境;马致远的《秋思》是悲秋,表达的是失意、凄苦、思乡、感伤的心境。]
体味诗歌的遣词,应从诗歌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形象性三方面来考虑用词的精妙之处。
体味诗歌所表现的情感旨趣、情物之美
体味诗歌的意象(意境)。
体味试题的要求,把握解答的切入点,把握试题的侧重点。
四、牛刀小试
《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1)诗中的千古名句是 ,它抒发了作者___ 的情怀。这首诗写的意境深婉,景情交融,主要选取的景物有 。 (2)诗的颔联中的“阔”表现出一幅怎样的情景?
语文中考总复习课件:专题6-古诗词赏析(共36张PPT)

3、清新雅致:用语新颖别致,不落俗套,给人一种清新美的愉悦。 如杨万里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4、形象生动:诗歌的语言往往以其生动形象而感人至深。如苏轼的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既是诗又是画,气势雄伟,境 界开阔。
5、绚丽飘逸: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色彩,奇幻的情思。如李商隐、 李白的诗等。
[清]张謇 野静河流阔,芦梢一向风。 船趋①绳力健,水啮岸根空。 村栅牛羊熟,滩菰②雁骛丰。 但无沧海警③,安乐是吾通。 【注释】①趋:疾行。②菰:生长在水里的一种草本植物。③沧海警:海 上传来的倭寇侵扰的警报。 1.本诗颔联中“啮”字用得很巧妙。请说说妙在何处。(3分) 2.请以首联或颈联为例,谈谈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
考点二:单首古诗词内容的赏析
对所给的古诗词进行赏析,并选出对古诗词的赏析正确 或不正确的一项。赏析是多角度的,有写作手法、语言特点、 修辞手法等。
考点三:两首古诗词的对比阅读
给出内容、形式相近或相对的两首课外古诗词进行对比 阅读,考察的题型和单首诗词是相似的。
考点一:古诗词内容的理解
(一)结合诗词的题材
[答案] 6.A 7.B
[解析] 6.两诗确实都描绘了暮春时节落花流水、云雨变幻之景,但是乙诗并未 流露出家国之悲,而是表达羁旅之愁和对污浊现实的憎恶。 7.甲诗中“细”“浮”“别”“断”“孤”这类字眼,更增添了景物的 凄清色彩,烘托了诗人的悲凉情绪。不是“反衬”。
诗词内容鉴赏口诀 1.从题目认识对象 2.从字面读出感觉 3.从注释破解难点 4.从作者了解背景 5.从原作找到根据 6.从题目得到启示 7.从首联找到特点 8.从尾句参透主旨 9.从景物把握情感 10.从意境洞察心胸
1.下列对两首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项是( ) A.两首诗都描绘了幕春时节落花流水、云雨变幻之景,流露出伤春之感 与家国之悲。 B.甲诗首联写诗人因“惜春”而连日喝酒的行为和醉昏昏的状态。 C.乙诗颈联描绘了山回路转、气象万千的景象。 D.甲诗尾联写诗人愧对流莺清晨到西园的厚意,乙诗尾联写诗人喜于山 间怡人之景。
4、形象生动:诗歌的语言往往以其生动形象而感人至深。如苏轼的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既是诗又是画,气势雄伟,境 界开阔。
5、绚丽飘逸: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色彩,奇幻的情思。如李商隐、 李白的诗等。
[清]张謇 野静河流阔,芦梢一向风。 船趋①绳力健,水啮岸根空。 村栅牛羊熟,滩菰②雁骛丰。 但无沧海警③,安乐是吾通。 【注释】①趋:疾行。②菰:生长在水里的一种草本植物。③沧海警:海 上传来的倭寇侵扰的警报。 1.本诗颔联中“啮”字用得很巧妙。请说说妙在何处。(3分) 2.请以首联或颈联为例,谈谈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
考点二:单首古诗词内容的赏析
对所给的古诗词进行赏析,并选出对古诗词的赏析正确 或不正确的一项。赏析是多角度的,有写作手法、语言特点、 修辞手法等。
考点三:两首古诗词的对比阅读
给出内容、形式相近或相对的两首课外古诗词进行对比 阅读,考察的题型和单首诗词是相似的。
考点一:古诗词内容的理解
(一)结合诗词的题材
[答案] 6.A 7.B
[解析] 6.两诗确实都描绘了暮春时节落花流水、云雨变幻之景,但是乙诗并未 流露出家国之悲,而是表达羁旅之愁和对污浊现实的憎恶。 7.甲诗中“细”“浮”“别”“断”“孤”这类字眼,更增添了景物的 凄清色彩,烘托了诗人的悲凉情绪。不是“反衬”。
诗词内容鉴赏口诀 1.从题目认识对象 2.从字面读出感觉 3.从注释破解难点 4.从作者了解背景 5.从原作找到根据 6.从题目得到启示 7.从首联找到特点 8.从尾句参透主旨 9.从景物把握情感 10.从意境洞察心胸
1.下列对两首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项是( ) A.两首诗都描绘了幕春时节落花流水、云雨变幻之景,流露出伤春之感 与家国之悲。 B.甲诗首联写诗人因“惜春”而连日喝酒的行为和醉昏昏的状态。 C.乙诗颈联描绘了山回路转、气象万千的景象。 D.甲诗尾联写诗人愧对流莺清晨到西园的厚意,乙诗尾联写诗人喜于山 间怡人之景。
江西中考语文复习:古诗文积累PPT优秀课件下载(11张)

(一)1轮猜押梳理说明要求61篇(三)3轮难写易错字强化训练
点击链接至 返回目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6.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13年未考 27.渔家傲·秋思:2016、2014、2009、2005年直接型 28.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2012年直接型,2006年理解型 29.登飞来峰:2015年直接型,2006年理解型 30.江城子·密州出猎:2015、2006年直接型 31.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2010年理解型 32.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13年未考
课标古诗词曲40首
1.关雎:2013年直接型 2.蒹葭:13年未考 3.十五从军征:2017年直接型 4.观沧海:13年未考 5.饮酒(其五):13年未考 6.木兰诗:2016年直接型 7.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016年直接型 8.登幽州台歌:13年未考 9.次北固山下:2013年直接型 10.使至塞上:2014、2008年直接型,2010年理解型 1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2013年理解型 12.行路难(其一):2015年直接型,2012年理解型 13.黄鹤楼:13年未考
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与积累
专题三 古诗文积累
(近9年8分,近2年只考查直接型默写)
★先背32开《抢分宝》,再做训练效果好;如果懒得看,听61篇MP3朗诵版。
江西13年古诗文积累考情一览表
注:下面篇目名黑底反白的为2018年重点推荐篇目。
课标文言文21篇
1.《论语》十二章:2017、2016、2014、2007年直接型,2015年理解 型 2.曹刿论战:13年未考 3.《孟子》三则 鱼我所欲也:13年未考 富贵不能淫:2016年直接型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010年直接型 4.《庄子》一则(北冥有鱼):2017年直接型 5.虽有嘉肴:13年未考 6.《列子》一则(伯牙善鼓琴):13年未考 7.邹忌讽齐王纳谏:2008年直接型
点击链接至 返回目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6.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13年未考 27.渔家傲·秋思:2016、2014、2009、2005年直接型 28.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2012年直接型,2006年理解型 29.登飞来峰:2015年直接型,2006年理解型 30.江城子·密州出猎:2015、2006年直接型 31.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2010年理解型 32.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13年未考
课标古诗词曲40首
1.关雎:2013年直接型 2.蒹葭:13年未考 3.十五从军征:2017年直接型 4.观沧海:13年未考 5.饮酒(其五):13年未考 6.木兰诗:2016年直接型 7.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016年直接型 8.登幽州台歌:13年未考 9.次北固山下:2013年直接型 10.使至塞上:2014、2008年直接型,2010年理解型 1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2013年理解型 12.行路难(其一):2015年直接型,2012年理解型 13.黄鹤楼:13年未考
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与积累
专题三 古诗文积累
(近9年8分,近2年只考查直接型默写)
★先背32开《抢分宝》,再做训练效果好;如果懒得看,听61篇MP3朗诵版。
江西13年古诗文积累考情一览表
注:下面篇目名黑底反白的为2018年重点推荐篇目。
课标文言文21篇
1.《论语》十二章:2017、2016、2014、2007年直接型,2015年理解 型 2.曹刿论战:13年未考 3.《孟子》三则 鱼我所欲也:13年未考 富贵不能淫:2016年直接型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010年直接型 4.《庄子》一则(北冥有鱼):2017年直接型 5.虽有嘉肴:13年未考 6.《列子》一则(伯牙善鼓琴):13年未考 7.邹忌讽齐王纳谏:2008年直接型
2024届中考语文第二轮专题复习——古诗词赏析 教学PPT课件

2.咏物言志诗 咏物言志诗在内容上以某一物象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 往往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其精神品格;常 用比喻、象征、拟人等修辞方法。 (1)形式标志:以物象为题,或“咏”“题”“赠”“赞”后加相关物象。 (2)内容特点:托物言志,借所咏之物表达自己的志向或品质,或表达 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对人、事的评价。 (3)结构章法:物——人——情。
10.白描 本是国画的一种技法,指纯用线条勾画,不加色彩渲染。后借用于文学 写作,指使用简练的笔墨,不加渲染烘托而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的一 种描写方法。如: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温庭筠《商山 早行》)第二联两句诗,就是六个名词,即六种景物的组合,没有任何 修饰语,集中地表现了早行的辛苦。在鸡鸣声起,残月未落之时,冒着 寒霜上路,可见早行辛苦。
8.借古讽今 这是咏史诗中常见的表现手法,借历史上的事件来讽喻当朝。如:折戟 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赤壁》)此诗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历史的慨叹,以两个美女象征 国家的命运,借古讽今,告诫统治者不要寄希望于侥幸。
9.渲染 我国传统画技之一,后借用来指文艺创作中突出人物形象和环境所采用 的强调、反复等多方面着意铺叙的写作技法。如:爷娘闻女来,出郭相 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木兰诗》)这些诗句写花木兰替父从军凯旋后返回故居的情景,充 分渲染了花府一家老小迎接木兰还家的热闹气氛。
二、古代诗歌常用的艺术手法
1.直接抒情 即作者在文中把内心强烈的感情不加掩饰地直接叙述出来,让强烈的感 情直接倾泻而出。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 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全诗以慷慨悲凉的基调,通过登 幽州台直接表达了诗人功业难就、空怀壮志的悲愤和失意苦闷的情怀。
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诗词赏析》课件(共38张PPT)

三、读注释。
1、注释介绍写作背景,暗示诗歌的思想内容。 【示例】初见嵩山·张耒(lěi) 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 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 【注释】张耒:北宋诗人,苏门四学士之一,因受苏轼牵连,屡 遭贬谪。 诗意:多少年来,鞍马劳顿,被困于尘埃之中。还好有青山在, 青山的豁达,让我也有了驰骋的胸怀。天色渐晚,北风萧萧,吹 走一片云雨,此时,晴空一碧,几座山峰就从云后面走出来了, 原来它们是那么的清瘦挺拔、不染一丝尘埃。
李白:浪漫主义诗人,作品豪迈奔放,清新飘逸,想象丰富,意 境奇妙,立意清晰,色彩绚丽,语言清新、自然、明朗、活泼、 隽永。 高适:边塞诗人,以边塞诗著名。其诗情调悲壮苍凉,笔势雄壮 奔放,激昂慷慨。 杜甫: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诗歌在语言上,普遍认为具有“沉郁” 的特点,语言和篇章结构又富于变化,讲求炼字炼句。杜诗对意 象选择的个性化,是杜诗语言的基础。 岑参:边塞诗人,风格与高适相同。后期边塞诗生动夸张,慷慨 激昂,表现了慷慨报国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艰苦的积极乐观精神。 作品气势磅礴,想象丰富,语言变化自如,形成了奇峻壮阔的风 格。
范仲淹:豪放悲凉,文辞秀美,气度豁达。其词仅五首传世,以 善写边塞风光和抒发羁旅情怀为特色,境界开阔而深沉。 苏轼:1、豪放风格,以充沛、激昂甚至略带悲凉的感情融入词中, 突出慷慨豪迈的形象和阔大雄壮的场面。2、旷达风格,表达了诗 人希望隐居、避开乱世、期待和平的愿望。3、婉约风格,这些词 感情纯正深婉,格调健康高远,也是对传统婉约词的一种继承和 发展。 李清照:婉约词派代表人物。前期词描写闺中悠闲生活和夫妇间 离别情绪。后期主要悲叹身世,寄寓家国之思,流露出爱国思想 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艺术上力求专精,富于创造性,语言不假 雕琢,而音调流转和美,形象鲜明生动。
2020年中考语文复习课件(适用江西省):古诗词曲鉴赏(共39张PPT)

古诗词曲鉴赏
古诗词曲鉴赏1
一.六年考情回顾 二.快速读懂古诗词的方法 三.诗词内容理解常考设误点分析 四. 牛刀小试
年 份
篇目
作者
201 《春尽》 9 《春尽》
《临江 8 仙》
201 7
《山行》
201 《浣溪 6 沙》
201 5
《二月
二日出 郊》
201 《春光 4 好》
[唐]韩 偓
[宋]郑 獬
天初暖,日初长。好春光。万汇此时皆得意,竞芬芳。 笋迸苔钱嫩绿,花偎雪坞浓香。谁把金丝裁剪却,挂斜阳? 1.下列对词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全词皆写春光,上片写特定环境的春景,下片写对春天总的印象。 B.“万汇此时皆得意,竞芬芳”写出了万物在春风的吹拂下争奇斗艳的景 象。 C.“笋迸苔钱嫩绿”的意思是春雨之后新笋从点点如钱的绿苔地中迸发出 来。 D、词的下片后两句描绘了早春园林夕照的美景。
主,且近几年诗和词轮流出题;题材上多为即景抒情类、 山水田园类、怀人惜别类等。预测2020年江西中考考查 两首词的对比阅读的可能性较大,但是考生在备考时 也不要忽略对单首诗或词阅读的练习。
6年古诗词阅读考情回顾
③.主要考点:①理解诗句或词句的意思,概括诗词内容, 体会情感态度,体味意象意境,感知艺术形象。②品味诗 词语言,赏析经典名句,鉴赏技巧手法,把握风格特色。 ④.命题规律:第一个小题,通常从诗词内容、思想感情、 典型意象等入手设题(写什么);第二个小题,通常从语言、 技巧手法等入手设题(怎么写),2019/2018/2013/2010 的赏析里,均设一个选项与课内对比,引导学生关注 课内知识。
二、快速读懂古诗词的六看法
5. 看文本。要做到快速浏览和潜心研读相 结合。
(一)抓字词,把握“情感关键字”:《虞美 人》:问君能有几多愁?
古诗词曲鉴赏1
一.六年考情回顾 二.快速读懂古诗词的方法 三.诗词内容理解常考设误点分析 四. 牛刀小试
年 份
篇目
作者
201 《春尽》 9 《春尽》
《临江 8 仙》
201 7
《山行》
201 《浣溪 6 沙》
201 5
《二月
二日出 郊》
201 《春光 4 好》
[唐]韩 偓
[宋]郑 獬
天初暖,日初长。好春光。万汇此时皆得意,竞芬芳。 笋迸苔钱嫩绿,花偎雪坞浓香。谁把金丝裁剪却,挂斜阳? 1.下列对词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全词皆写春光,上片写特定环境的春景,下片写对春天总的印象。 B.“万汇此时皆得意,竞芬芳”写出了万物在春风的吹拂下争奇斗艳的景 象。 C.“笋迸苔钱嫩绿”的意思是春雨之后新笋从点点如钱的绿苔地中迸发出 来。 D、词的下片后两句描绘了早春园林夕照的美景。
主,且近几年诗和词轮流出题;题材上多为即景抒情类、 山水田园类、怀人惜别类等。预测2020年江西中考考查 两首词的对比阅读的可能性较大,但是考生在备考时 也不要忽略对单首诗或词阅读的练习。
6年古诗词阅读考情回顾
③.主要考点:①理解诗句或词句的意思,概括诗词内容, 体会情感态度,体味意象意境,感知艺术形象。②品味诗 词语言,赏析经典名句,鉴赏技巧手法,把握风格特色。 ④.命题规律:第一个小题,通常从诗词内容、思想感情、 典型意象等入手设题(写什么);第二个小题,通常从语言、 技巧手法等入手设题(怎么写),2019/2018/2013/2010 的赏析里,均设一个选项与课内对比,引导学生关注 课内知识。
二、快速读懂古诗词的六看法
5. 看文本。要做到快速浏览和潜心研读相 结合。
(一)抓字词,把握“情感关键字”:《虞美 人》:问君能有几多愁?
中考复习指导《古诗词鉴赏》 课件(共41张PPT)

2、看题目。文有文眼,诗有诗眼。所以有时候了解古诗词的 标题也是把握其意的一个重要手段。 3、诗词中的解释及小序。在理解诗文时,必须掌握其部分解 释和写作背景(在小序中有介绍),这样也可以帮助我们理 解诗词。(如:中学语文课本每册后的十篇古诗阅读)
旅夜书怀———杜甫
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因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1、看作者。即明确诗歌是
杜诗最显著的特点是社会现实与个人生活的密切结合,思想内 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统一。杜甫的诗歌深刻地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前 后20多年的社会全貌,生动地记载了他一生所走过的路程,在艺术方 面也达到唐代诗歌的最高成就。因此,他的诗歌主题主要是忧国忧民。
古诗鉴赏表述程式: 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 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 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 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抒情、议论。 (说明) 手法有:比喻、比拟、夸张、对偶、排比、 反复等。 表现手法有:象征、衬托、对比、想象、联 想、照应、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 等。
2、 简要赏析三、四句运用修辞手法的妙处。
三、四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白雪描绘得美好而富 有情趣,表现了它带给人的欣喜之感。白雪等不及春色 的姗姗来迟,特意穿树飞花,装点出一派春色,突出了 雪通人心的灵性。(语意相近即可) 返回
3、能有联想、想象空间,使眼中有诗,脑中有画 古诗词中都一种意境,而我们读诗的人就是从
古代诗歌语言鉴赏类的
(炼字型)
知识积累: 炼字多炼动词和形容词,炼字可以炼数词,炼字也 可以炼特殊词。炼字还可以活用词语。 应答分析:古代诗歌的语言是最凝练的,往往一词 一句就能生动地描摹出事物的特征,深刻地反映作品的 思想内容。这种题型是要求赏析时应联系全诗的主旨, 从遣词、造句、修辞等方面仔细揣摩、推敲,来理解作 者炼字技巧的精妙。 二、提问方式:某一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练(生动) 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作简要赏析。 提问变式: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某句中的某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甲诗中的 某个词与乙诗中的某个词,哪个更好?为什么?请简要 赏析。
中考语文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题课件(18张ppt)

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 由)
四读:中心句(关键词 意象 意境)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温庭筠《望江南》 (肠断白蘋洲)
关注题目,读懂题眼。
➢ 从题目中可了解到一些基本内容: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情感、题材 类型等。
送别类 田园写景类 哲理类
边塞类 咏物类 节日类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李清照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 金兽。
红藕香残玉簟(diàn)秋,轻解罗裳, 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 月满西楼。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 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 山坡羊 潼关怀古
——表现诗人怀亲之悲。
元·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③久居边关的乡愁,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惨烈;
答题规范:要具体、准确、直接
忧国伤时:如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反映离乱的痛苦 ;同情人民 的疾苦;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建功报国:如建功立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 ;报国无门的悲伤; 山河沦丧的痛苦 ;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 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 思乡怀人:羁旅愁思;思亲念友;边关思乡;闺中怀人。 生活杂感: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昔胜今衰的感慨 ;借古讽今的情 怀:青春易逝的伤感;仕途失意的苦闷;告慰平生的喜悦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从军行
——表明羁旅思乡之切。
王昌龄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四读:中心句(关键词 意象 意境)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温庭筠《望江南》 (肠断白蘋洲)
关注题目,读懂题眼。
➢ 从题目中可了解到一些基本内容: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情感、题材 类型等。
送别类 田园写景类 哲理类
边塞类 咏物类 节日类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李清照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 金兽。
红藕香残玉簟(diàn)秋,轻解罗裳, 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 月满西楼。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 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 山坡羊 潼关怀古
——表现诗人怀亲之悲。
元·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③久居边关的乡愁,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惨烈;
答题规范:要具体、准确、直接
忧国伤时:如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反映离乱的痛苦 ;同情人民 的疾苦;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建功报国:如建功立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 ;报国无门的悲伤; 山河沦丧的痛苦 ;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 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 思乡怀人:羁旅愁思;思亲念友;边关思乡;闺中怀人。 生活杂感: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昔胜今衰的感慨 ;借古讽今的情 怀:青春易逝的伤感;仕途失意的苦闷;告慰平生的喜悦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从军行
——表明羁旅思乡之切。
王昌龄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考点分析表
考点 诗(词)意理解 意境意象 11年13考 2017 内容分析 11年20考 把握情感 11年8考 7D 语言风格 11年5考 7A 诗词赏析 表现手法 11年4考 7B 修辞手法 11年5考 —— 表达方式 11年7考 ——
年份
6B、C、D (首、颔、 6A;7C 颈联)
2016
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与积累
专题一 古诗词鉴赏
(11年11考,近6年每年2道选择题4分)
江西11年中考命题规律
内容 篇目 《山行》 朝代·作者 唐·项斯(曾任吉州刺史) 体裁 七言律诗 题材 山水田园
年份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浣溪沙》
《二月二日出 郊》 《春光好》
宋·张孝祥(曾任抚州地方官) 词
—— ——
—— ——
2007
8(整首) ——
考情 总结
从考查点来看,主要考查了画面描述、内容分析、情感主旨、品味词句、 语言特色、表现手法、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等。
江西5年中考真题(2013~2017)
诗
一、(2017江西)[详见P47页“读懂古诗词辅导攻关”]
二、(2015江西7~8题4分)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1~2题。
6B(词句) 6A(整首)、 C(词句); 7B、C(下 6D(下阕) 7D(整首) —— 阕) 7A、B、C (首、 7D(整首) —— 颔、颈联) ——
——
7A(描写 手法)
2015
8B(描写 8C(颈、 8A(拟人) 角度: 尾联反衬) 远近结 合)、D
2014
7B、D(词 句); 8A(整首)
的推移和景致的转换。
C.全诗紧扣“泛”字进行景物描写,移步换景,富有动势。
D.这首诗风格清幽激越,语言清新自然,浑然天成,体现出一种兴味
深长的意境。
【解析】这首诗开篇“幽意无断绝”一句,以“幽意”二字
透露了全诗的主旨,即幽居独处,不问世事,放任闲适的意
处不是反衬,而是正衬,即用鸟类逢春之乐衬托“田家”早
耕归来的愉快心情,所以C项表述错误。
【答案】C
三、(2013江西7~8题 4分)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 1~2题。 春泛若耶溪① 唐·綦毋潜 幽意无断绝,此去随所偶。 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 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②。 潭烟飞溶溶,林月低向后。 生事且弥漫③,愿为持竿叟。 【注释】①若耶溪,相传为西施浣纱处。作者綦 (qí)毋潜,江西赣州人,其诗喜写山林,此诗为 诗人归隐后的作品。②南斗:指天空中的南天斗宿。
的态度。
【解析】“潭烟”是溪上的水雾。“溶溶”是夜月之下雾气腾
腾的景状,而“飞”字,把水色的闪耀,雾气的飘流,月光的 洒泻表现得淋漓尽致。“潭烟”并非人间烟火中的炊烟袅袅。 所以C项说法有误。 【答案】C
2.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诗句“此去随所偶”与《与朱元思书》中的“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有异曲同工之妙,流露出诗人随遇而安的闲适心情。 B.“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一联运用对偶修辞,写出泛舟时时间
7A(整首)、 C(词句) ——
— —
—— 8C(后 两句衬 托) 10(首 联对比 对照)
8B(拟 8D(借景 人)、 抒情) C(对 仗) 8B(对 8C(描写: 偶) 移步换景) 8A(拟 人) ——
2013
7A(整首)
7B(整首)、 7D(诗 C(诗句) 句); 8D 8A(诗句) 7A(整首)、 B(词句)、 8B(整首) 8D D(整首)
C.颈联描绘了一幅黄鹂轻语、紫燕翻飞的生机盎然的图景。
D.全诗描写了作者郊游时的所见所闻。
【解析】颔联写的是远景,前一句写天晴了,山把帘幔卷起
来了;后一句的意思是云彩朵朵,好像山石披上了白衣,写 天虽然晴了,但许多云还未散去。所以B项的“云雾完全消 散”说法不恰当。
2.下列对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云犹含态石披衣”一句采用拟人手法,赋予“云”和 “石”以人的情态。 B.诗的颔联写远景,颈联写近景,远近结合,使景物富有 层次感。 C.最后两联用鸟类逢春之乐反衬“田家”早耕归来的心情。 D.全诗借景抒情,表达了作者热爱田园风光的感情。
【解析】“谁似田家知此乐”意思是“谁能像农人一样知道
此中乐趣”,所以“田家”早耕归来的心情也是愉快的,此
宋·王庭珪(今江西人) 唐末五代·欧阳炯 七言律诗 词 五言律诗 词
爱国忧民
山水田园 山水田园 山水田园 感慨抒怀
《春泛若耶溪》 唐·綦毋潜(今江西赣州人) 《玉春·戏赋 云山》 南宋·辛弃疾(常居上饶)
2011
《落日怅 望》
唐·马戴
五言律诗
思乡怀人
2010
2009 2008
《晚次乐 乡县》 《晚春》
唐·陈子昂
五言律诗
七言绝句 词
思乡怀人
感慨抒怀 思乡怀人
唐·韩愈(曾在江西袁州 区待过) 《菩萨蛮》 宋·高观国
2007
考情总结
《题西太 宋·王安石(今江西抚州 六言古体诗 思乡怀人 一宫壁二 临川人) 首》 江西古诗词以课外律诗和词为主,且均为唐宋诗词,所选古诗词 可能与江西相关,主要以山水田园和思乡怀人为主。从2011年起, 诗和词交替考查,预测2018年考查词的可能性较大。
③生事且弥漫:人生世事如溪水边弥漫的烟雾。
1.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 )
A.诗中描写了诗人春花月夜泛舟溪上所见的幽美景色。
B.诗中“晚”字点明泛舟的时间,“花”字切合诗题中的“春”。
C.诗句“潭烟飞溶溶”写出水潭边云雾弥漫、炊烟袅袅的清幽宁静。
D.诗句“愿为持竿叟”表明作者热爱若耶溪的山水,追慕幽意人生
二月二日出郊
王
天忽作晴山卷幔,云犹含态石披衣。
烟村南北黄鹂语,麦垅高低紫燕飞。
谁似田家知此乐,呼儿吹笛跨牛归?
1.下列对诗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B ) A.首联点明了刚出郊时太阳未出、江城隐于雾中的情景。 B.颔联描写了天气晴朗、云雾完全消散的景象。
2012
7C(词句)
2011
——
——
9(诗句) — —
——
——
——
2010 —— 2009 ——
9(整 首)
10A(整 首)、B (诗句)
—— 10简答 (活泼 自然)
——
——
10C(情景 交融)、 D(直抒胸 臆)
2008
7(整首,意 6(整 象) 首)
—— 6、 7
8简(活 泼自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