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BS改性沥青混合料AC-20配合比设计步骤

SBS改性沥青混合料AC-20配合比设计步骤
SBS改性沥青混合料AC-20配合比设计步骤

SBS改性沥青混合料AC-20配合比设计步骤

1、经试验确定SBS改性沥青和集料的各种特性:

改性沥青:三大指标、密度(老化、弹性恢复、黏附性需附在配合比内)

集料:石灰岩碎石粗集料1#(19~26.5)mm、2#(9.5~19)mm、3#(4.75~9.5)mm、4#(2.36~4.75)mm;

机制砂细集料5#(0~2.36)mm:吸水率、表观相对密度、毛体积相对密度、筛分

矿粉:筛分、密度、亲水性、液塑限

2、选择一组合成级配进行配合比设计

3、以0.5%间隔变化油石比,3.5%、4.0%、4.5%、5.0%、5.5%制备试件。

5组马歇尔试件结果汇总:对应油石比的最大理论相对密度、毛体积相对密度、空隙率VV、沥青饱和度VFA

间隙率VMA、稳定度MS、流值FL、粉胶比、沥青膜厚度

(最大理论相对密度采用计算法;粉胶比0.6~1.6 ;沥青膜厚度6~9um)

4、绘制油石比与毛体积相对密度、空隙率VV、沥青饱和度VFA、间隙率VMA、稳定度MS、流值FL的关系图。

5、确定最佳油石比:初始值1(OAC1)、初始值2(OAC2)=(OACmin+OACmax)/2

最佳油石比OAC=(OAC1+OAC2)/2

6、检验最佳油石比下的粉胶比和沥青膜厚度

粉胶比FB=P0.075/Pbe Pbe:混合料中有效沥青含量

沥青膜厚度DA=(Pbe*10)/(ρb*SA*Ps) SA:矿料混合后的比表面积

ρb:沥青25度的密度

在最佳油石比下的马歇尔试验结果:毛体积相对密度、空隙率VV、沥青饱和度VFA

间隙率VMA、稳定度MS、流值FL、粉胶比、沥青膜厚度7、性能检验试验

水稳定性:残留稳定度和冻融劈裂抗拉强度

马歇尔稳定度MS、浸水马歇尔稳定度MS1、浸水马歇尔残留稳定度MS0

未经冻融循环Rt1、冻融循环Rt2 、冻融劈裂抗拉强度比

高温稳定性检验:车辙试验

8、结论

油石比:4.3% 掺配比例毛体积相对密度粉胶比沥青膜厚度

AC-20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报告

设计说明 1.AC-20C沥青混合料的级配范围来自于“路面技术交底文件”。 2.AC-20C沥青混合料所用原材料均为委托单位来样,其组成为: (1)集料:**碎石场石灰石碎石。按9.5mm~19mm(1#)、4.75mm~9.5mm (2#)、2.36mm~4.75mm(3#)、0mm~2.36mm(4#)备料。 (2)沥青:**70号A级道路石油沥青。 (3)矿粉:拌合站自制石灰石矿粉。 3.按规范要求,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采用实测法。 4.室内试验的拌和温度为165(℃),试件的击实成型温度为140-145(℃)。5.配合比设计试验及计算参数均以“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中附录B 热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中的程序及公式计算。6.试验结果:经室内配合比设计试验与相关验证,确定AC-20C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的最佳油石比为4.1%,在进行生产配合比设计与试验时,其合成级配应尽可能与目标配合比级配曲线接近。目标配合比的各级材料比例见相关设计图表。

一.原材料试验 1.沥青试验结果 2.集料试验 (1)集料原材料来样筛分试验结果

(3)各级粒径集料的相对密度试验结果

(5)细集料试验结果 二.AC-20C沥青混合料技术要求 1.AC-20C型沥青混合料设计级配范围 2.AC-20C沥青混合料技术指标要求 孔隙率不是整数时,由内插确定要求的矿料间隙率最少值。

三.AC-20C型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试验 1.各级集料在混合料中的比例及合成级配 AC-20C混合料矿料合成级配曲线如下图所示:

2.目标配合比马歇尔试验结果 AC-20C型沥青混合料沥青用量确定图

SBS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法

SBS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法 1前言 随着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的发展、施工设备性能的提高、施工技术规范和设计规范的修订,原工法(YJGF37-2004)有些条款已不适用现在施工的要求,需要对其进行修订。 本次工法的修订依托多个改性沥青路面工程项目,开展了《SBS 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与工艺研究》、《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沥青路面拼接技术研究》等多项施工技术与工艺的研究,吸收了从混合料级配设计、拌和、运输、压实及离析控制等多项研究技术成果和专利,即将“贝雷法”纳入到改性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设计中,补充和完善了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应用大功率摊铺机和对摊铺机布料槽进行了改进,有效地的解决了混合料纵向、横向、竖向离析和温度离析;提出了复压完成温度的控制范围,有效提高压实质量;针对低温环境提出了相适应的施工控制参数,有利指导低温施工;提出接缝处理采用热接缝技术,增强了接缝处抗渗能力等。四项实用型专利是“新旧沥青路面拼接预热装置”、“沥青拌合站回收粉尘排放装置”、“一种设置在冷料仓下料口处控制冷料供给量的挡板”和“粉煤燃烧系统”。所引用的新技术通过了中国公路学会的技术鉴定,总体上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本工法在我局下属各公司推广应用以来,所承建工程较多,不仅路面的施工质量较好,而且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中获国家优质工程银奖3项,中囯土木工程詹天佑奖2项,交通部优质工程一等奖10项,交通部优质工程二等奖4项。 2工法特点 本工法最突出特点就是工艺的大改进,控制措施准确、到位,工艺控制参数选择恰当,能成功的解决了摊铺时混合料纵向、横向及竖向离析;同时也将温度离析控制在允许范围。加之,配合比和压实度的有效控制,施工质量大大堤高,施工组织更加科学、合理。 本工法不考虑改性沥青现场加工,而是使用成品SBS改性沥青,工法只涉及成品检测、试验与储存保管方法。 3工法的适用范围 本工法适用于高等级公路的新建、改扩建、城市干道、厂矿道路、机场跑道等热拌SBS改性沥青密级配面层的铺筑施工。 4工艺原理 把粗、细集料经冷料按目标配合比进行配料,通过充分烘干,加热到规定温度,进行二次筛分,存于各热料仓,然后按生产配合比供料,再加热至规定温度和规定比例的SBS改性沥青、一定比例的填料,一并进入搅拌机中强制拌和,搅拌均匀后,运输车运至现场,采用具有振动夯、自动找平系统的大功率摊铺机进行摊铺作业,压路机碾压成型,使结构层达到使用功能要求。

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SMA-13).

沥青SMA 混合料配合比设计(SMA-13) 一、基本情况 杭浦高速公路,拟采用改性沥青SMA-13作为面层。 原材料产地如下: 二、设计依据 1.《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2.《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 3.《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2000) 4.《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规范化施工与质量管理指导意见》 5.《杭浦高速公路道路养护工程招标文件》 三、设计过程 1、原材料 本次室内目标配合比设计所用集料产地为湖州西园坞(辉绿岩)和闲林(石灰岩),沥青采用韩国SK 生产的SBS-改性沥青,外加剂为木质素纤维,密度为0.6g/cm 3表1 集料及沥青密度试验结果 ,掺量比例为沥青混合料总质量的0.3%,试验所用原材料均由委托方提供。各档集料、矿粉及SBS 改性沥青的密度试验结果见表1。

各档集料及矿粉的筛分结果见表2。 表2 各种矿料的筛分结果 2、混合料级配 根据委托要求,SMA-13型沥青混合料工程设计级配范围见表3。 表3 SMA-13沥青混合料工程设计级配范围 3、矿料配合比设计计算 根据各档集料的筛分结果,结合混合料级配要求,首先调试选出粗、中、细三个级配,根据工程经验确定三个级配的初始油石比为6.2%,然后用初始油石比成型试件。表4为三种级配的设计组成结果,表5为初试级配的体积分析结果。 表4 三种级配的设计组成结果 )的质量百分率(%) 1.18 0.6 0.3 0.15 0.075

表5 初试级配的沥青混合料性能指标分析结果 根据各组级配体积指标结果分析,结合以往工程经验选择级配3为设计级配,级配曲线见图1所示。 0.075 0.15 0.3 0.6 1.18 2.36 4.75 9.5 13.2 16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筛孔尺寸(mm) 图1 SMA-13设计级配曲线图 4、马歇尔稳定度试验 按设计的矿料比例配料,采用三种油石比,进行马歇尔稳定度试验,试验结果见表6,设计级配合成毛体积相对密度2.705,级配合成表观相对密度2.751。根据以下数据并确定最佳油石比为6.2%。

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方案

沥青路面施工方案 1、工程概况: 1.1.概况: 道路沥青路面工程,支路1路面长491.97米,路幅宽16米;支路2路面长308.22米,路幅宽16米.道路设计面层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厚度为7cm,分两层施工,用摊铺机摊铺,压路机碾压、成型。我施工段路面施工采用集中拌料的施工法,加强对施工中的材料、施工技术、质量、安全要素的控制,以达到优质高效的完成施工任务。 1.2.主要工程量: 工程量为:支路一4919.7平方米;支路二3082.2平方米。 2、编制依据: 2.1.《道路工程施工合同》; 2.2.《道路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2.3.《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 2.4.《城市道路施工及验收规范》(CJJ-91); 2.5.《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1-90); 2.6.《公路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6-98); 2.6 《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2-96) 3、施工准备 3.1.根据施工场地,做好总平面布置,施工用水、临时排水、用电要接到位。 3.3根据监理单位和业主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组织施工机械、人员进场。 3.4根据基层总进度计划,编制月、周计划,明确分工责任到人。 4、主要机械: 1、压路机2台 2、自卸车4辆 3、经纬仪1台 4、水准仪1台 5、洒水车1辆 6、摊铺机1台

7、切割机1台8、小型夯机1台 5、施工组织机构及劳动力组织 5.1、施工组织领导小组 组长: 成员: 5.2、劳动力组织 土建技术员1名、施工员工1名、质检员1名、安全员1名、压路机操作工2名、摊铺机操作工2名、切割机操作手1名、司机4名、后台配合及壮工20名、技工15名、电工1名。 6、施工方法 沥青砼为商品沥青砼。 6.1、混合料的拌和 (1)粗、细集料应分类堆放和供料,取自不同料源的集料应分开堆放,应对每个料源的材料进行抽样试验,并应经工程师批准。 (2)按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验证三个阶段进行试拌、试铺后,进行大批生产。 (3)每种规格的集料、矿料和沥青都必须分别按要求的比例进行配料。 (4)沥青材料采用导热油加热,加热温度在160-170℃范围内,矿料加热温度为170-180℃,沥青与矿料的加热温度应调节到能使拌和的沥青混凝土出厂温度在150-160℃,不准有花白料、超温料,混合料超过200℃者应废弃,并应保证运到施工现场的温度不低于140-150℃。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见下表所示。 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 沥青加热温度:160-170 矿料温度:170-180 混合料出厂温度:正常范围150-165超过200废弃 混合料运输到现场:温度不低于140-150 摊铺温度正常施工:低于130-140,不超过165 低温施工不低于140-150,不超过175

SMA13改性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报告

XXX路 SMA-13改性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报告

XXXX路 SMA-13改性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 设计报告 注意事项: 1.本报告未加盖检测单位报告专用章、缺页、添页或涂改均无效;无相关人员及签发人签字无效;未经检测单位许可复印无效; 2.对检测报告有异议者,请于收到报告之日起十五日向检测单位提出; 3.试验检测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执行,无标准的按双方协议执行。

XXXX检测中心设计报告

1.0 概述 受XXXX委托,XXXX检测中心承担了XXXX路工程上面层SMA-13型沥青混合料的目标配合比设计工作。本次改性沥青混合料SMA-13的目标配合比设计方法依据《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JTG F40—2004)进行设计。 2.0 设计依据 上面层SMA-13改性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依据以下标准规、规程: 1、《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JTG F40-2004); 2、《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 3、《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 E20-2011); 3.0 原材料试验 本次试验所用集料、矿粉、沥青均为委托方送样,各原材料规格及产地如下: 1、沥青:XXX产SBS改性沥青; 2、集料:XXX产玄武岩(碎石1:9.5~13.2mm、碎石2:4.75~9.5mm) 3、细集料:XXX产石灰岩(碎石4:0-2.36mm) 4、矿粉:XXX矿粉厂; 5、木质素纤维:XXX(用量为混合料总质量的0.35%)。 4、抗剥落剂:XXX(用量为沥青质量的0.35%) 沥青、矿粉、粗集料、细集料、纤维试验结果如表3.0-1至表3.0-5。

公路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6-98条文说明

公路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 036-98条文说明 目录 制订说明 1 总则 2 术语、符号 3 基层 4 材料 5 改性沥青 6 改性沥青混合料 7 改性沥青路面施工 8 施工质区管理

制订说明 一、编制过程 交通部以交公路[1994]1265号文下达《公路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的编制任务后,由交通部重庆公路科学研究所拟订出“编写大纲(草案)”,并于1996年3月在重庆市召开了第一次工作会议,会议对“编写大纲(草案)”进行了讨论、修改,形成了正式的“编写大纲”,同时成立了编写组,落实了分工及编制计划。此后,编写组成员按照分工转入正式编写工作。随后,交通部重庆公路科学研究所对各参编单位的初稿进行了汇总、统稿,经编写组成员反复磋商,提出了规范讨论稿,于1997年8月分别寄送各参编单位和部分专家审阅。1997年IO月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了编写组及有关专家参加的《公路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讨论稿)讨论会,会议对讨论稿的内容逐章逐条进行了认真讨论,提出了修改意见与建议;编写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多次修改后,完成了规范送审稿。1998年5月在重庆市,由交通部公路管理司主持召开了《公路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送审稿)审查会,与会专家对送审稿逐章逐节进行了认真的审查和评议,编写组根据专家的修改意见与建议,再次进行修改、完善,最终形成了《公路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报批稿,报交通部审批。 二、主要制订原则 1.规范制订应尽可能系统、完整; 2.规范制订应具有先进性、实用性、可操作性; 3.应与其它有关规范、标准协调,并与国际上同类标准、规范接轨。 三、指导思想 多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交通量的增加,对道路使用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我国许多科研、设计单位,大专院校、工程及养护部门的道路工作者为改善国产沥青特性,提高道路的使用性能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取得了大量的科研成果,促进了改性沥青研究与应用技术的进步。为适应当前改性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的需要,本规范在大量可用于改善沥青特性的改性剂中选取了几种在国内外公认比较成熟、应用比较广泛的聚合物改性剂。 根据已有的资料,美国、日本及一些欧洲国家已制订或准备制订有关改性沥青的标准、规范,但有关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方面的规定、手册、指南、规范等却很少,而且不够系统。比较完整的是日本沥青协会编制的“改性沥青混合料设计施工手册”,但这个手册的编制方法与内容都不符合我国的习惯。其它一些国家也只有一些零星的规定。从发展趋势看,随着改性沥青的大规模应用,改性沥青路面将成为常规施工的沥青路面,因此,制订系统、完整、符合施工要求的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就只是一个时间问题。本规范参考、引用了国外有关技术标准的部分内容。 国内有关单位和部门在研制和使用改性沥青的过程中,针对不同的改性沥青和具体的工程实践,制订了一些相应的技术标准、施工指南、手册、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方法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嘉兴市春秋建设工程检测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CQ/Q040530-2003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 批准人: 状态: 持有人: 分发号: 2003年11月1日批准 2003年11月25日实施 地址:浙江省嘉兴市南湖经济开发区春园路 电话:、2600330 传真: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 1.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基本原则 对于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沥青路面的上面和中面层的沥青混凝土混合料进行配合比设计时,应通过车辙试验机对抗车辙能力进行检验。在温度60℃、轮压条件下进行车辙试验的动稳定度,对高速公路不小于800次/㎜,对一级公路应不小于600次/㎜ 沥青碎石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应根据实践经验和马歇尔试验的结果,经过试拌试铺论证确定。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热拌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应遵照下列步骤进行: ±%等三个沥青用量进行马歇尔试验,确定生产配合比的最佳沥青用量。 2.矿质混合料的配合组成设计

矿质混合料配合组成设计的目的,是选配一个具有足够密实度、并且有较高内摩阻力的矿质混合料。可以根据级配理论,计算出需要的矿质混合料的级配范围;但是为了应用已有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通常是采用规范推荐的矿质混合料级配范围来确定。按现行规范《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092—96)中规定,按下列步骤进行; 确定沥青混合料类型 沥青混合料的类型,根据道路等级、路面类型及所处的结构层位,按表2选定。确定矿质混合料的级配范围 根据已确定的沥青混合料类型,查阅规范推荐的矿质混合料级配范围表即可确定所需的级配范围。 矿质混合料配合比计算 沥青混合料类型表2

AC-13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说明.

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说明 (AC-13 一.设计依据 1.《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 2.《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2000; 3.《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E42-2005; 4.郑开建管办相关技术文件。 二.原材料 1.沥青。采用中海36-1沥青公司生产的AH-70重交沥青,其质量技术指标见表1。 沥青的技术指标 表1 试验项目单位技术要求试验结果 针入度(25℃, 0. 1mm 60~80 70 100g,5s 延度(5cm/min, cm ≥100150 15℃

延度(5cm/min, cm ≥2050.8 10℃ 软化点(环球法℃>46 48 密度(15℃g/cm3实测 1.010 溶解度sb(三氯 %>99.-- 乙烯 RTFOT后残留物质量损失%≤±0.80.05 针入度比P(25℃%≥6170 软化点增值(环球 ℃—-- 法 延度(10℃, cm ≥611.4 5cm/min 2.集料。采用河南禹州碎石厂生产的碎石,其中分为四档:1#料(10~16mm、2#料(4.75~13.2mm、3#料(2.36~4.75mm、4#料(<2.36mm,其质量技术指标见表2、表3。粗集料质量指标 表2 试验项目单位标准试验结果 视密度1#料g/cm3≥2.60 2.755

2#料g/cm3≥2.60 2.796 3#料g/cm3≥2.60 2.722 石料压碎值%≤2617.2 细长扁平颗粒 1#料%<15 7.8 含量 2#料%<15 8.0 对沥青的粘附 ≥5级5级 性 水洗法 1#料%≤10.2 <0.075mm含 量 2#料%≤10.6 3#料%≤10.8 细集料质量指标 表3 试验项目单位标准试验结果视密度g/cm3≥2.60 2.710

沥青路面施工工艺流程操作要点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1、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T混合料拌T混合料运输T摊铺T碾压T接缝处理T开放交通T检验 1.2 操作要点 1.2.1 施工准备 1) 根据批准的目标配合比对拌和机进行调试,确定各冷料仓的供料比例、进料速度。 2) 经检验,下承层各项指标均符合规范要求,即可进行普通沥青混合料路面的摊铺。 3) 沥青混合料改性添加剂沥青路面的施工,严禁在10C以下以及雨天、路面潮湿的情况下施工。 4) 透层油宜采用高渗透性透层油,用量为1.0?1.2kg/m2(沥青含量50%)。 5) 粘层油宜采用SBS改性乳化沥青,应保证路面均匀满布粘层油,用量0.5?0.7 kg/m2(沥青含量50%)。 1.2.2 实验室操作规定 所有操作规程完全按《JTGE20-2011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进行,有部分注意事项如下 1) 、混合料拌和注意事项: (1)按常规方法准备相应的各种集料、矿料、沥青;各种集料、矿料加热温度:180-195 C,基质沥青加热温度155-165 C; (2)将加热后的集料倒入拌和锅中,加入按比例设计好的沥青混合料改性添加剂样品,干拌90s;再加入(按级配设计最佳沥青用量的)设计好的沥青用量,一起湿拌90s;最后加入矿粉拌和90s ; ( 3)用小铲将拌合好的混合料铲入容器内,进行简单的手工拌合,使混合料中各种粗细集料能均匀分布。 2) 、马歇尔击实成型、车辙件成型及养护要求: (1)马歇尔击实成型温度170 ± 5C,车辙成型温度170 土5C; ( 2)在成型倒料时,请注意集料的均匀性,禁止直接倒入,应用小铲将混合料均匀沿试模由边至中铲入试模内,然后按试验规程④进行夯实; ( 3)成型试件密度应符合马歇尔标准击实试样密度100± 1%的要求; 一般情况下是先试压4次(8个来回),然后调转方向再压24次(48个来回); ( 4)成型后,连同试模一起在常温条件下放置时间48h 为宜; 备注:

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过程

热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 1.矿质混合料组成设计 (1)根据道路等级、路面结构层位及结构层厚度等方面要求,按照上述方法,选择适用的沥青混合料类型,并按照表8-22和表8-23(现行规范)或8-24和表8-25(新规范稿)的内容确定相应矿料级配范围,经技术经济论证后确定。 (2)矿质混合料配合比计算 1)组成材料的原始数据测定

按照规定方法对实际工程使用的材料进行取样,测试粗集料、细集料及矿粉的密度,并进行筛分试验,测定各种规格集料的粒径组成。 2)确定各档集料的用量比例 根据各档集料的筛分结果,采用计算法或图解法,确定各规格集料的用量比例,求得矿质混合料的合成级配。矿质混合料的合成级配曲线必须符合设计级配范围的要求,不得有过多的犬牙交错。当经过反复调整仍有两个以上的筛孔超出设计级配范围时,必须对原材料进行调整或更换原材料重新设计。 通常情况下,合成级配曲线宜尽量接近设计级配中限,尤其应使0.075mm、2.36mm、4.75mm等筛孔的通过量尽量接近设计级配范围的中限。对于交通量大、轴载重的道路,合成级配可以考虑偏向级配范围的下限,而对于中小交通量或人行道路等,合成级配宜偏向级配范围的上限。 2.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 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的主要目的是确定最佳沥青用量(以OAC表示)。沥青用量可以通过各种理论公式计算得到,但由于实际材料性质的差异,计算得到的最佳沥青用量,仍然要通过试验进行修正,所以采用马歇尔试验是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基本方法。 (1)制备试样 1)马歇尔试件制备过程是针对选定混合料类型,根据经验确定沥青大致用量或依据表4-10推荐的沥青用量范围,在该用量范围内制备一批沥青用量不同、且沥青用量等差变化的若干组(通常为五组)马歇尔试件,并要求每组试件数量不少于4个。 2)按已确定的矿质混合料级配类型,计算某个沥青用量条件下一个马歇尔试件或一组试件中各种规格集料的用量(实践中大多是一个标准马歇尔试件矿料总量1200g左右)。

沥青混合料配比设计

沥青公路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目录 一、摘要、引言 (1) 二、工程设计级配范围的确定 (1) 三、原材料选择与准备 (1) 四、矿料配合比设计 (3) 五、马歇尔试验 (3) 六、确定最佳沥青用量 (3) 七、配合比设计检验 (4) 八、工程应用实例 (4) 九、结束语 (5) 十、参考文献 (6)

摘要:本文结合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实例,论述了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中影响沥青路面使用品质的几点重要因素,包括工程设计级配范围的确定、原材料选择与准备、矿料配合比设计、马歇尔试验、确定最佳沥青用量、配合比设计检验。 关键词:沥青混合料;级配设计、原材料、马歇尔试验、配合比设计、最佳沥青用量 引言: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交通运输业特别是公路运输业显现出突飞猛进的态势,公路交通量越来越大,轴载迅速增长,车速不断提高,严重影响了沥青路面的使用质量,缩短了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同时,沥青路面的病害现象(如泛油、裂缝、坑槽、局部沉陷、松散、车辙等)的普遍性和严重性,对路面的正常使用已构成了严重的威胁。这给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提出了愈来愈高的要求,而影响沥青面层使用性能的关键是沥青混合料的设计。本文就结合工程实例对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进行探讨。 一、工程设计级配范围的确定 选择合适的沥青混合料级配类型是确保沥青凝土路面面层质量的前提。密级配沥青混合料是设计级配应根据公路等级、工程性质、气候条件、交通条件、材料品种等因素,通过对条件大体相当的工程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后调整确定。夏季温度高、高温持续时间长,重载交通多的路段,宜选用粗型密级配沥青混合料(AC-C型),并取较高的设计空隙率。对冬季温度低、且低温持续时间长的地区,或者重载交通较少的路段,宜选用细型密级配沥青混合料(AC-F型),并取较低的设计空隙率。沥青混凝土面层集料的最大粒径宜从上层至下层逐渐增大。上层宜使用中粒式及细粒式,且上面层沥青混合料集料的最大粒径不宜超过层厚1/2,中、下面层集料的最大粒径不宜超过层厚的2/3。采用双层或三层式结构的沥青混凝土面层中应有一层及一层以上是Ⅰ型密级配沥青混凝土混合料,以防水下渗。若上面层采用Ⅱ型沥青混凝土,中面层应采用Ⅰ型沥青混凝土,AM型开级配沥青碎石不宜作面层,仅可做联结层。 二、原材料选择与准备 要保证沥青混合料的质量,必须对原材料进行严格的选择和检验,这也是在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前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选择确定原材料应根据设计文件对路面结构和使用品质的要求,

AC-25C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报告

沥青砼面层 AC-25C型目标配合比设计 一、前言 由我项目部承担的溧阳市天目湖宾馆道路广场工程沥青砼下面层AC-25C型(粗粒式)最大公称粒径26.5mm,矿料级配如下: AC-25C型沥青砼矿料级配范围表一 试验室根据有关的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现将各项试验及目标配合比情况汇报如下: 二、原材料 1、沥青:采用了韩国70#沥青。针入度、延度、软化点及其他各项 物理指标达到施工规范的要求,现将沥青的试验结果列表如下: 沥青的主要技术性质试验结果 2、矿料 施工中采取的1#料(碎石)、2#料(瓜子片)是石灰岩,3#料(米砂)、4#料(石屑)是玄武岩,填料(石灰岩矿粉)均产自溧阳。各项技术指标

均满足施工规范的要求,试验结果表三、表四、表五。 AC-25C型沥青砼面层粗集料试验结果 AC-25C型沥青砼面层石屑试验结果 AC-25C型沥青砼面层矿粉试验结果

三、目标配合比设计 1、矿料配合比计算 根据各种矿料筛分结果,经反复计算,得出各种矿料用量为1#料:2#料:3#料:4#料:填料=35:27:8:28:2,混合料筛分计算结果均在级配范围内,计算见AC-25C型矿料混合料级配计算表。 AC-25C型矿料混合料级配计算表

2、沥青混合料的拌制成型 根据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参照以往施工经验初定最佳油石比4.0%,并按照0.5%的间隔变化,分别取3.0%、3.5%、4.0%、4.5%、5.0%五个不同的油石比,按照JTJ052-2000《沥青混合料试验规范》严格控制好拌和温度及时间,并按《沥青混合料试验规范》规定的击实次数成型马歇尔试件,因AC-25C型是密级配,试件吸水率很小,故采用《规范》中规定的表干法测定试件的密度,并计算空隙率/沥青饱和等物理指标,进行体积组成分析。3、马歇尔试验 测定马歇尔稳定度及流值等物理力学性质,试验结果汇总如表六:

Ac10沥青混凝土目标配合比

沥青混凝土(AC-10)目标配合比设计说明 一、概述 1、依据 (1)《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2)《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2000) (3)《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 2、粗集料:碎石经试验其表观相对密度、吸水率、针片状含量、<0.075颗粒含量、磨耗值各项指标均符合规范要求。 3、细集料:粗石粉、石屑,经试验其各项指标均符合规范要求。 4、矿粉:经检验其表观密度、亲水系数等各项指标均符合规范要求。 5、沥青,沥青为齐鲁石化70#道路石油沥青。经检验其针入度、延度、软化点、沥青与粗集料的粘附性等各项指标均规范要求。 二、目标配合比设计 1、级配设计:对碎石、粗石粉、石屑、矿粉分别进行了筛分,最终确定各矿料掺配比例为:5-10mm碎石:粗石粉:石屑:矿粉=30:25:40:5 2、最佳油石比的确定 参照试验规程沥青参考用量,结合实际经验,按油石比0.5%变化,制作五组试件,即油石比分别为5.0%、5.5%、6.0%、6.5%、6.10%,每组试件四至五块,冷却12个小时后,测其密度、饱和度、空隙率等指标,然后经马歇尔试验测的稳定度、流值结果汇总下表: 沥青混合料试验结果汇总表

根据以上各项试验结果及计算结果,分别绘制饱和度、矿料间隙率、空隙率、密度、与油石比的关系曲线,最后确定最佳沥青用量为5.75%。 三、室内配合比结论 根据上述试验,实验室建议的沥青目标配合比为: 矿料级配:5-10mm碎石:粗石粉:石屑:矿粉=30:25:40:5 最佳油石比:6.10%,最佳沥青用量5.75%。 本次目标配合比设计可作为工地生产配合比设计依据。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指导书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指导书 1.目的 为了确保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2.适用范围 本指导书适用新建和改建的公路、城市道路和厂矿道路的沥青路面工程中热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3.引用标准 GB50092-96 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 4.一般规定 热拌沥青混合料应选用符合要求的材料充分利用同类道路的施工实践经验。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应按本作业指导书的规定进行。筛分矿料的标准筛应以方孔筛为准,当确有困难时,经主管部门同意也可使用圆孔筛。各种沥青混合料的矿料级配范围应符合本指导书附录表A的要求。除已试验路段铺筑或实践证明附录表A规定的级配范围不适于当地情况外,矿料级配范围不应变更。 经配合比设计确定的各类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技术指标应符合表1的规定,并应具有良好的施工性能。 对于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和城市快速路、主干道沥青路面的上面层和中面层的沥青混凝土进行配合比设计时,应采用马歇尔试验设计方法,并对设计的沥青混合料进行浸水马歇尔及车辙试验分别检验其水稳性和抗车辙能力。对使用钢渣的沥青混合料尚应进行钢渣活性试

验。 表1 热拌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技术指标 ②I型细粒式及砂粒式沥青混凝土的空隙率为2%~6%; 但应测定密度、空隙率、沥青饱和度等指标; ⑤残留稳定度可根据需要采用浸水马歇尔试验或真空饱水后浸水马歇尔试验进行测定。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试验方法应遵照现行试验操作规程执行。混合料拌和必须模拟实际生产情况,采用试验室小型沥青混合料拌和机进行。 配合比设计各阶段都应进行马歇尔试验。经配合比设计得到的沥青

混合料应符合本指导书 热拌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应包括目标配合比设计阶段、生产配合比设计阶段及生产配合比验证阶段,通过配合比设计决定沥青混合料的材料品种、矿料级配及沥青用量。 5 目标配合比设计 材料准备 按相关试验规程规定选取的沥青及矿料试样,应具有足够数量和代表性。按要求试验各项性质,当检验为不合格时,不得用于配比试验。应对粗、细集料、填料进行筛分,得出各种矿料的筛分曲线。 应测定粗、细集料、填料及沥青的相对密度(25/25℃)。 矿料配合比计算 根据道路等级、路面类型及所处的结构层位等选择适用的沥青混合料类型,按照本指导书附录表B确定矿料级配范围。 由各种矿料的筛粉曲线计算配合比例,合成的矿料级配应符合本指导书附录表B的规定。矿料的配合比计算宜借助计算机进行。当无次条件时,也可用图解法确定。合成级配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应使包括、、筛孔在内的较多筛孔的通过量接近设计级配范围的中限。 ②对交通量大、轴载重的道路,宜偏向级配范围的下(粗)限。对中小交通量或人行道等宜偏向级配范围的上(细)限。 ③合成的级配曲线应接近连续或有合理的间断级配,不得有过多的犬牙交错。当经再三调整,仍有两个以上的筛孔超出级配范围时,

SMA改性沥青路面施工工法

SMA改性沥青路面铺装施工工法同济大学技术服务组

SMA改性沥青路面铺装施工工法 1.前言 现代公路和道路发生许多变化:交通流量和行驶频度急剧增长,货运车的轴重不断增加,普遍实行分车道单向行驶,要求进一步提高路面抗流动性,即高温下抗车辙的能力;提高柔性和弹性,即低温下抗开裂的能力;提高耐磨耗能力和延长使用寿命。SMA改性沥青混合料具有孔隙率小、水稳定性及耐久性好、高温抗车辙性能强、抗滑性能好等优点,同时SMA改性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抗老化、抗水损害性能优于普通沥青混合料,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混合料结构。SMA改性沥青混合料普遍应用于各种高速公路、桥面铺装等沥青混合料上面层。 2.工法特点 (1)SMA改性沥青施工原材料价格较普通沥青混合料高,其施工成本高,对路基与路面施工质量要求高;但后期维护成本低,总体上仍将产生重大的经济效益。 (2)SMA改性沥青混合料采用坚硬、耐磨的优质石料(玄武岩);另一方面矿料采用间断级配,路面压实后,构造深度大,使雨天高速行车不易产生水漂,抗滑性能好,路面噪声降低,提高了沥青路面的表面功能。 (3)SMA改性沥青混合料内部被沥青玛蹄脂充分填充,增加了施工难度,但同时也增加了沥青混合料的耐老化性能,大大提高了混

合料的耐疲劳性能。 (4)碾压难以达到密实效果,而且碾压中会有负面效应,可能产生推拥,只有在高温状态下碾压才能达到密实效果,且不产生推拥。 (5)冷却后的改性沥青及SMA混合料非常坚硬,具有较高的强度。 3.适用范围 目前改性道路沥青主要用于机场跑道、防水桥面、停车场、运动场、重交通路面、交叉路口和路面转弯处等特殊场合的铺装应用。近来欧洲将改性沥青应用到公路网的养护和补强,较大地推动了改性道路沥青的普遍应用。 4.工艺原理 SMA改性沥青路面施工工艺,相对普通沥青路面而言,对施工工艺也有特殊的要求。 (1)SMA改性沥青混合料为间断级配,而普通沥青混凝土一般为连续级配,在拌和过程,对各种集料的掺加应严格按照配合比进行拌制,很小的集料级配的波动都有可能影响SMA沥青混合料的质量,对配合比的控制为拌和的关键点; (2)由于SMA改性沥青混合料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对温度的要求是很高的,比普通沥青混合料均高10-20℃,在工艺上对温度的控制是整个施工的重点;

AC-20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说明

AC-20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说明 该配合比是根据原材料的性能及混合料的技术要求进行计算,并经试验室试配、调整后确定,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配合比设计中沥青采用韩国SK株式会生产的SK牌AH-70道路石油沥青,现将试验成果报告如下: 一、试验内容 1、原材料试验 对平度市黑羊山碎石场提供的石灰岩集料和大沽河砂进行筛分试验及表观密度、毛体积密度和吸水率等试验;对莱西望城谭格庄石粉加工厂的矿粉进行了亲水系数、筛分和表观相对密度试验;对韩国SK株式会生产的SK牌AH-70道路石油沥青进行了针入度、延度及软化点三大指标试验. 2、AC-20型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试验 在规范要求AC-20型级配范围基础上,对设计级配曲线进行优化设计,通过马歇尔试验,确定最佳沥青用量。并对AC-20型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目标配合比水稳定性检验。 二、试验说明 1、本次试验严格按照交通部颁发的《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2000)和《公路集料试验规程》(JTJ E42-2005); 2、在沥青混合料时间的成型过程中,沥青加热温度为158℃、矿料加热温度为180℃,沥青混合料拌和温度为160℃、击实温度为145℃。 3、沥青混合料最大相对密度采用真空法实测,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件

毛体积密度采用表干法测定。 三、计算说明 1、合成矿料的有效相对密度γse γse=(100-P b)/(100/γt-P b/γb) 式中:γse——合成矿料的有效相对密度;本次试验矿料有效相对密度根 据真空法实测最大相对密度进行反算。 P b——试验采用的沥青用量(占混合料总量的百分数),%; γt——试验沥青用量条件下实测得到的最大相对密度,无量纲; γb——沥青的相对密度(25℃/25℃),无量纲。 2、矿料全体的合成毛体积相对密度r sb r sb=100/(P1/γ1+P2/γ2+…+P n/γn) 式中:P1、P2、…、P n——各种矿料成分的配合比,其和为100; γ1、γ2、…、γn——各种矿料相应的毛体积相对密度,矿粉以 表观相对密度代替。 3、试件的最大理论相对密度γt 本次试验该指标采用了理论密度仪实测。 4、矿料间隙率(VMA)(%) VMA=(1-γf / γsb×p s)×100 式中:γf——试件的毛体积相对密度,无量纲; p s——各种矿料占沥青混合料总质量的百分率之和,即 P S=100-P b,%; 5、试件的空隙率VV(%) VV=(1-r f /γt)×100 式中:γt——沥青混合料的最大理论相对密度,无量纲。 6、沥青饱和度VFA(%) VFA={(VMA-VV)/VMA}×100 7、集料吸收沥青含量P ba(%)

SBS改性沥青路面面层施工

3.6SBS改性沥青路面面层施工 3.6.1施工准备 3.6.1.1技术准备 (1)提前对现场情况进行调查,并制定出详细的100m~200m试验路段摊铺、碾压方案、质量保证措施和预防措施,对参施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并做好试验段施工总结工作,并据此制定正式的施工程序,以确保良好的施工质量和路面施工顺利进行。 (2)对各种计量仪器、设备进行调试、标定。 (3)建立测量控制系统:按施工要求加密坐标点、水准点控制网,按照设计位置、宽度和高程测设出边线、桩位,调整好摊铺机熨平板横坡、虚铺厚度。 3.6.1.2材料要求 改性沥青混合料应符合设计和施工规范的要求,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和水稳定性能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公路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6)及有关公路沥青路面设计、施工规范的规定。进场商品沥青混合料应提供配合比文件、原材料试验报告单、出场温度记录等质量证明材料。 3.6.1.3 机具设备 (1)摊铺、碾压设备:改性沥青路面常用于高等级路面,质量标准高,要求的摊铺及碾压设备应具有性能优良、稳定的特点,常用设备有摊铺机、压路机等。 (2)其他设备:15t以上自卸汽车、浮动基准梁或非接触式基准平衡梁、空压机、装载机、水车、加油车、移动照明车。 (3)小型施工工具:手推车、铁锹、扫把、铁钎、耙子。 (4)检测、测量设备:平整度仪、水准仪、全站仪、钢卷尺、3m直尺、摆式摩擦仪、构造深度仪、核子密度仪等。 3.6.1.4作业条件 (1)正式施工前应准备好改性沥青混合料运输、摊铺、压实等相关设备,并进行必要的校验调试工作。 (2)铺筑改性沥青混合料前,应检查下承层的质量,检验合格方可铺筑沥青混合料。路缘石与沥青混合料接触面应涂刷粘结油。 (3)在旧沥青路面或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改性沥青面层时,应修补破损的

AC-13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模板

控制编号:TJSZ—512—02 报告编号:2005—LQ0752 委托协议编号:2005—LQ0752 报告总页数:12 二赛一级公路二合同AC—13型改性 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报告 (GTM配合比设计方法) 委托单位:路桥集团一局内蒙古二赛项目二合同 天津市市政工程质量检测中心站 报告日期:2005年07月27日

报告批准: 报告审核: 负责人及报告编写: 参加人员: 注意事项:1.本报告无质检报告专用章无效。 2.报告涂改作废。 3.本报告结果只对来样负责。 地址:天津市河西区平山道39号邮编:300074 电话:(022)23351120

1. 任务来源 受路桥集团一局内蒙古二赛项目二合同委托,进行二赛一级公路二合同表面层AC-13型改性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 2. 依据主要技术规范、试验规程 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J052—2000《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JTJ058—2000《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3. 原材料性质分析 二赛一级公路二合同表面层采用AC-13型改性沥青混合料。各原材料产地为:内蒙朱日和石料厂产玄武岩粗集料,朱日和石料厂产机制砂、天然砂,苏尼特右旗碱矿产石灰岩矿粉及生石灰粉;盘锦中油辽河沥青有限公司产SBS改性沥青。试验样品由委托方提供。 3.1 沥青 对石油沥青按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要求进行了规定项目的试验检测。试验检测结果见表1。检测结果表明该SBS改性沥青样品符合I-C级沥青技术要求。

3.2 矿料 沥青混合料中的矿料包括粗集料、细集料及矿粉和生石灰。 3.2.1 粗集料 粗集料规格为10mm~15mm、5mm~10mm、3mm~5mm,试验项目及试验结果见表2。试验结果表明,粗集料各项指标均符合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关于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沥青混合料用粗集料的技术要求。 3.2.2 细集料 细集料采用机制砂和天然砂,试验项目及试验结果见表3。试验结果表明,细集料各项指标符合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关于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沥青混合料用细集料的技术要求。

AC-25C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报告

AC-25C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报告

沥青砼面层 AC-25C 型目标配合比设计 一、前言 由我项目部承担的溧阳市天目湖宾馆道路广场工程沥青砼下面层 AC-25C 型(粗粒式)最大公称粒径26.5mm ,矿料级配如下: AC-25C 型沥青砼矿料级配范围 表 一 试验室根据有关的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现将各项试验及目标配合比情况汇报如下: 二、原材料 1、沥青:采用了韩国70#沥青。针入度、延度、软化点及其他各项物理指标达到施工规范的要求,现将沥青的试验结果列表如下: 沥青的主要技术性质试验结果 试验项目 规范要求 试验结果 针入度(0.01mm )(25℃、100g 、5s ) 60-80 68 延度(15℃、5cm/min ) >100 >100 软化点(℃)(环球法) 44-54 49.0 与矿料的黏附性 >4级 5级 相对密度 实测 1.030 2、矿料 施工中采取的1#料(碎石)、2#料(瓜子片)是石灰岩,3#料(米砂)、 筛孔尺寸(mm ) 31.5 26.5 19.0 16.0 13.2 9.5 4.75 2.36 1.18 0.6 0.3 0.15 0.075 通过率 100 90- 100 75- 90 65- 83 57- 76 45- 65 24- 52 16- 42 12- 33 8- 24 5- 17 4-13 3-7

4#料(石屑)是玄武岩,填料(石灰岩矿粉)均产自溧阳。各项技术指标均满足施工规范的要求,试验结果表三、表四、表五。 AC-25C型沥青砼面层粗集料试验结果 指标规范要求试验结果 石料压碎值不大于(%)28 1#料17.6 2#料18.4 毛体积相对密度不小于 2.50 1#料 2.703 2#料 2.680 3#料 2.860 表观相对密度不小于 2.50 1#料 2.735 2#料 2.734 3#料 2.982 吸水率不大于(%) 2.0 1#料0.44 2#料0.71 3#料 1.42 对沥青的黏附性(不小于)4级5级 细长扁平颗粒含量不大于(%)18 1#料8.5 2#料10.2 水洗法<0.075颗粒含量不大于(%) 1 1#料0.1 2#料0.4 3#料0.8 AC-25C型沥青砼面层石屑试验结果 指标规范要求试验结果毛体积相对密度不小于 2.50 2.848 表观相对密度不小于 2.50 2.964 砂当量(%)≥60 72 水洗法<0.075颗粒含量 不大于(%) 15 9.3 AC-25C型沥青砼面层矿粉试验结果 指标规范要求试验结果密度不小于(t/m3) 2.50 2.716 亲水系数(%)<1 0.6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