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一太阳视运动与影子问题习题含解析.docx
【选考专题】高三选考二轮复习微专题(5)太阳视运动

【选考专题】高三选考二轮复习微专题(5)太阳视运动我国某地一同学每天早展在上学路上,习惯性地观察天空中的大阳,下图示意该同学在两个不同日期的7:30(北京时间)经过P点时,所看到的太阳在天空中的a、b位置,图中M、N代表南北方向,PQ垂于MN。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该同学看到太阳位于a位置上升到b位置期间可能是A.6月到7月 B.9月到10月C.2月到3月 D.3月到4月2.如果该同学看到太阳又由b位置降到a位置时,当地A.昼短夜长 B.昼渐短C.正午影子渐短 D.日出东南6月22日,“网络天文爱好者协会”的四位会员展示了各自所在地的太阳视运动状况,如下图所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3.对纬度介于甲、乙之间的地区来说A.正午时,太阳位于当地北方上中天B.正午时,太阳位于当地南方上中天C.6月22日这一天,太阳从东南方向升起,从西南方向落下D.6月22日这一天,太阳从东北方向升起,从西北方向落下4.下列关于昼夜长短的说法正确的是A.此日,乙、丙、丁三地昼长为一年中最大值B.此日在乙地向北L,昼越来越长C.在一年中.丙地的夜长一直短于丁地D.在一年中,甲、乙、丙三地不可能同时出现昼夜平分的现象我国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同一位置、不同季节的三天中的三个时刻拍摄的太阳视运动轨迹(D2这一天学校举行了秋季运动会,当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达40°),经合成整理如下图所示。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5.拍摄的三天中,该地白昼最短的一天是A.D1 B.D2C.D3 D.不能确定6.当太阳视运动轨迹为D3时,下列自然现象可能发生的是A.东非高原的斑马向赤道以南迁徙B.索马里沿岸盛行离岸风,渔业资源丰富C.澳大利亚的小麦进入收获季节D.加拿大的枫树叶大部分已经脱落学校有一日晷,由晷针和晷盘组成,晷针垂直于太阳视运动的轨道平面,上端指向北极星方向。
在晷盘面上刻划出12个大格,每个大格代表两个小时,当太阳光照在日晷上时,晷针的影子就会投向晷盘面,以此来显示时刻。
2021年高考地理(新高考)大二轮复习专题试卷:专题1透视运动特征 观察地理现象

专题1透视运动特征观察地理现象高考评价选择题(共40小题,每小题2.5分,共10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2019·天津高考)假期里,小明同学外出旅游。
某日早晨小明拍摄了日出的照片,随即发到微信朋友圈。
在天津(117°E,39°N)的爸爸和在国外甲城市出差的妈妈马上做出了回复(下图)。
结合图文材料,回答1~2题。
1.小明拍摄日出照片时所在的城市最可能是()A.呼和浩特(112°E,40°N)B.兰州(104°E,36°N)C.杭州(120°E,30°N)D.南宁(108°E,23°N)答案 D解析对话截图显示,小明爸爸说“咱们天津也刚刚日出”,说明父子俩此时大致都在晨线上。
天津位于117°E且在北京时间7:31日出,可判断该日昼短夜长,为北半球冬半年。
此时的晨线位置大致如下图所示:小明的位置,在晨线上,可能在天津北偏东方向,也可能在天津南偏西方向。
南宁在天津西南方向,且其经纬度差在晨线倾斜幅度范围内,D项正确;呼和浩特在天津西北方向,A 项错误;兰州虽位于天津西南方向,但几乎正西,晨线倾斜达不到这个程度,B项错误;杭州在天津东南方向,C项错误。
2.据图文信息,可以推测出甲城市的()A.纬度位置B.经度位置C.当天日落的方向D.当日正午太阳高度答案 C解析根据上题分析,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非极昼极夜地区的日落方向都是西南方,C项正确;甲城市还有2个小时日落,只能判断其位于昏线以西,其经纬度无法判断,A、B两项错误;太阳直射点纬度和甲城市纬度都不能判断,故其正午太阳高度也不能确定,D项错误。
下图为河南省登封观星台(34°N,113°E),台下有一长堤,横梁位于长堤上方6米高位置,长堤位于观星台的正北方。
据此完成3~5题。
3.图中照片,摄影师面向()A.正北B.正南C.正东D.正西答案 B解析结合图和材料,长堤位于观星台的正北方向,那么横梁位于长堤的正南方向,则摄影师面向正南方向。
新教材适用2025版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第1部分专题突破专题1地球运动规律微专题1太阳视运动教师用书

微专题1 太阳视运动微点精讲太阳视运动轨迹图是以观测点为中心,目视太阳在天球上运行所形成的轨迹示意图,能直观地反映出某地全年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的改变,也能反映某地全年日出、日落方位的改变。
1.太阳视运动轨迹图(以北半球为例)(1)北极点(2)北极圈内(3)北极圈上(4)北温带(以40°N为例)(5)北半球热带(6)赤道2.太阳视运动规律的应用(1)推知时间(季节)信息①推断季节(或节气):若太阳东北升起、西北落下,则为北半球的夏半年(夏至);若太阳东南升起、西南落下,则为北半球的冬半年(冬至);若太阳正东升起、正西落下,则为北半球的春、秋分。
②推断时间:若太阳在东南天空、太阳高度渐渐增大,则为上午;若太阳在西南天空、太阳高度渐渐减小,则为下午。
太阳位于正南或正北方向,太阳高度最大时,则为当地的12时。
(2)推知空间(方位)信息(极昼、极夜地区除外):夏至日太阳升起的方位是东北方,太阳落下的方位是西北方;冬至日太阳升起的方位是东南方,太阳落下的方位是西南方。
春、秋分日太阳日出正东,日落正西。
(3)太阳视运动与物体影子①影子长短:与太阳高度大小呈负相关,日出时影子最长,之后变短;正午时最短,之后变长;日落时达最长;直射点上无影子。
②影子方向:与太阳方位相反。
③影子移动方向:与太阳视运动方向相反,呈顺时针在地面上移动。
微点精练(2024·河北邯郸)2024年2月4日,恰逢二十四节气之首的立春,第24届北京冬奥会正式开幕,开幕式上的倒计时环节采纳了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的创意元素,呈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让全世界感受了“中国式浪漫”。
据此完成1~2题。
1.立春季节,我国华北地区( D )A.昼晷已云极B.荷风送香气C.露从今夜白D.寒风尚未消2.冬奥会开幕当日,北京太阳视运动轨迹是( B )【解析】第1题,“昼晷已云极”描述白昼时间到了极限,是夏至时的景象,A错误;“荷风送香气”描述的是盛夏景象,B错误;“露从今夜白”描述的是白露节气,大约为9月上旬,C错误;立春季节,华北地区依旧受冬季风影响,气温较低,“寒风尚未消”符合要求,D正确。
2021新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习题:微专题(一)太阳视运动与影子问题

2021新⾼考地理⼆轮总复习习题:微专题(⼀)太阳视运动与影⼦问题微专题(⼀)太阳视运动与影⼦问题中国第35次南极科考队昆仑队在抵达南极昆仑站(80°5'01″S,77°6'58″E)后,于2019年1⽉5⽇全⾯展开天⽂、冰川和测绘等项⽬的科研⼯作。
下图为1⽉5⽇当地时间10时在昆仑站上拍摄的⾃动监测设备及其周边景观图。
据此完成1~2题。
1.图⽰时刻()A.北京时间约为6时B.伦敦和上海⽇期相同C.⾚道上东半球⼤部分为⿊夜D.我国东部沿海吹陆风2.图中⾃动监测设备的⽇影朝向再次出现时,可能为()A.6⽉9⽇B.7⽉5⽇C.次年10⽉5⽇D.次年12⽉9⽇下图是某旅游者2020年5⽉1⽇即时发布在微信朋友圈的照⽚,下⽅显⽰的拍摄时间是北京时间。
据此完成3~4题。
3.该旅游者所在的旅游地是()A.阿根廷B.南⾮C.加拿⼤D.澳⼤利亚4.照⽚中地物的⽇影此刻指向()A.正北B.东北C.正南D.西南某游记记载:“我驾车离开P地时,太阳已经在巴尔喀什湖的⽔⾯上了。
在约200千⽶的⾏程中,车的影⼦始终在我的右侧⼀路伴⾏,快到终点时远处的雪⼭开始出现在我的视野中,雪峰在远处闪耀着亮的⽩光。
”读图,完成5~6题。
5.游记中的P地最可能位于图中的()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6.此段旅⾏发⽣的时间最可能在()A.3⽉B.7⽉C.9⽉D.12⽉2019年12⽉16⽇,具有巨⼤意义的徐宿淮盐铁路、连淮铁路正式开通运营。
连云港的李教授18⽇乘坐动车到徐州出差,12⽉26⽇原路返回。
下图为徐宿淮盐铁路、连淮铁路⽰意图,下表为李教授乘车的班次信息。
据此完成7~8题。
7.往返途中李教授均坐在动车前进⽅向的右侧。
为避免阳光照射,⼤部分时间需要拉上窗帘的是()A.D5683B.D5682C.D5685D.D56888.李教授出差期间,徐州()A.正午树影逐⽇变长B.⽩昼时间短于宿迁C.冬⼩麦已开始返青D.尼罗河正进⼊汛期青岛(36°N,120°E)的⼩明同学计划在2020年五⼀期间到乌鲁⽊齐(44°N,88°E)探亲,下图⽰意⼩明打算预定的2020年4⽉30⽇车票信息(车票时间均为北京时间)。
2021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高频考点突破:太阳周日视运动【含答案】

2021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高频考点突破1-2 太阳周日视运动知识系统考点精讲一、太阳周日视运动轨迹图为了能快速厘清太阳的实际运动轨迹及快速判断出太阳在一天中某一时间(地方时)的大致位置,在此提出“三点定轨迹”。
“三点定轨迹”:此三点为日出,日落,及正午太阳三点的位置。
在探究过程中,因为是利用光照图进行辅助,要理解日出、日落的方位就要找出并识别晨昏线。
【思维构建步骤】:1.根据材料给出的时间确定直射点所在半球,得出日出、日落方位。
直射点位置决定了日出日落方位。
注意:这里讨论日出日落的地区不包括发生极昼极夜现象的地区。
2.根据此时直射点与分析地区的位置关系,判断正午时,直射点是位于已知地区的正南还是正北。
3.确定三点绘制轨迹。
在绘制图的过程中,学生只需要根据材料提示的时间,知道是北半球的夏半年还是冬半年即可得出日出日落方位,再结合此时直射点的纬度与考察地区(十字坐标中心的黄色)的位置关系,画出正午时太阳的位置,三点连线,即为一天中太阳的轨迹。
地区时间直射点以北直射点以南二分日北半球夏半年北半球冬半年注意:依据“三点定轨迹”方式绘制出的是太阳周日视运动的简图,可把一天中的时间进行加载,6时太阳位于正东方向,18时位于正西方向。
直射点位于正南正北时是12点,因此可以判断一天中该地任一地方时太阳的大致方位及物体影子朝向。
1.【太阳周日视运动】雾灵山位于北京与承德交界处,海拔2118米,素有“京东第一峰”的美称,是观赏日出和日落的理想之地。
表l为“雾灵山部分日期的日出和日落时刻表”。
据此回答题目。
表1日期日出时刻日落时刻①7:3217:08②6:3118:15③4:4519:39④7:2216:491.一游客于7月某日去雾灵山旅游,当日的太阳视运动轨迹是【解析】对于太阳轨迹的分析,目标应该很明确:首先是判读是时间,七月为北半球的夏半年→日出东北,日落西北;其次确定直射点的位置,该地为北京(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正南。
2023新教材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微专题1太阳视运动的判读及应用课件

【对 点 精 练】 考法一 结合日出和日落考查太阳视运动应用
[2022·南通二模]下图示意12月21日某地日出和日落时间(伦敦时间)。 据此完成1~2题。
1.当地的经度为( A.1.5°E C.121.5°E
) B.12.25°W D.118.5°W
3.该中学所在城市最可能是( )
A.海口
B.长沙
C.乌鲁木齐
D.杭州
答案:A
解析:从图中信息可知,根据该地冬至日、夏至日杆影长度和方向可以判断, 甲日杆影是冬至日的杆影,较长,乙日杆影是夏至日的杆影,较短。夏至日9时 的杆影朝向西南方向,说明该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地区,太阳位于当地北方天空 的位置。在海口、长沙、乌鲁木齐、杭州四座城市中,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只有 海口。故A正确,B、C、D错误。
(1)该地夏至日的太阳视运动为轨迹①,该日日出东北,日落西北(极昼、 极夜地区除外)。
(2)该地春秋分日的太阳视运动为轨迹②,该日日出正东,日落正西。 (3)该地冬至日的太阳视运动为轨迹③,该日日出东南,日落西南(极昼、 极夜地区除外)。
微点拨:不同日期的太阳视运动轨迹的异同(北半球)
相同点
不同点
的连线跟地面的夹角,用H表示)和太阳直射点纬度,然后利用“当地 纬度=90°-H±直射点纬度(同半球用+,异半球用-)”即可确定 观测点纬度位置。
4.太阳视运动与物体影子 (1)影子长短:与太阳高度大小呈负相关,日出时影子最长,之后变
短,正午时最短,之后变长,日落时达最长;直射点上无影子。 (2)影子方向:与太阳方位相反。 (3)影子移动方向:与太阳视运动方向相反。 5.特殊地点的太阳视运动 (1)有极昼现象的地区(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当发生极昼时,一天
地理影子问题试题及答案

地理影子问题试题及答案1. 影子的长度与太阳高度角的关系是什么?答案:影子的长度与太阳高度角成反比。
太阳高度角越大,影子越短;太阳高度角越小,影子越长。
2. 在赤道地区,影子最短的时间是什么时候?答案:在赤道地区,影子最短的时间是正午,此时太阳高度角最大。
3. 影子的方向是如何变化的?答案: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移动而变化。
在北半球,影子在早晨指向西方,中午指向北方,下午指向东方。
4. 影子的长度在一年中是如何变化的?答案:影子的长度在一年中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在冬季,太阳高度角较低,影子较长;在夏季,太阳高度角较高,影子较短。
5. 影子的长度与物体的高度有什么关系?答案:影子的长度与物体的高度成正比。
物体越高,影子越长。
6. 在极地地区,影子在一年中的什么时候最长?答案:在极地地区,影子在冬季最长,因为此时太阳高度角非常低,甚至可能出现极夜现象。
7. 影子的长度与地球的自转速度有关系吗?答案:影子的长度与地球的自转速度没有直接关系。
影子的长度主要受太阳高度角和物体高度的影响。
8. 在不同纬度地区,影子的长度变化有什么不同?答案:在不同纬度地区,影子的长度变化主要取决于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纬度越高,太阳高度角变化幅度越大,影子长度变化也越明显。
9. 影子的长度与大气折射率有关吗?答案:影子的长度与大气折射率有关。
大气折射率会影响光线的传播路径,从而影响影子的长度。
10. 在一天中,影子的方向是如何变化的?答案:在一天中,影子的方向会随着太阳的东升西落而变化。
早晨,影子指向西方;中午,影子指向北方;下午,影子指向东方。
高考地理专题:太阳视运动图的判读(真题展示+方法指导+提升训练)

高考地理专题:太阳视运动图的判读(真题展示+方法指导+提升训练)真题展示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在我国某地二至日太阳视运动轨迹示意图中,O点为观察者所在位置,A、B、C、D为观察者所在地的地平面上四个方位, E、F为观察者在二至日观测到的正午太阳位置,其中OE⊥AC。
(1)图中地平面上A、B、C、D四个方位中表示南方的是,O点的纬度是。
(2)若位于O点的观察者测得某日正午太阳高度为66°34′,且当天日落时刻的北京时间为18点16分,据此可推算出观察者所在地的经度是,当天日出的北京时间为,该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分布规律是。
(3)在图中画出冬至日下午15:00时,O点观察者影子的大致延伸方向。
方法指导(1)根据我国二至日太阳视运动轨迹示意图,夏至日,太阳从东北升起,西北落下;冬至日,太阳从东南升起,西南落下;正午时刻,太阳位于正南,由此可判断A点表示南方。
OE⊥AC,E为正午时刻,也就是表明夏至日太阳直射O地,O点的纬度是23°26′N。
(2)由该地地理纬度为23°26′N,当某日正午太阳高度为66°34′时,此时由正午太阳高度角公式可计算出太阳直射纬度为赤道,全球昼夜平分,日落地方时为18时,而北京时间为18时16分,由时间差可计算经度差,得出该地经度为116°E。
太阳直射赤道,日出地方时为6时,北京时间(120°E)为6时16分。
此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分布规律是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3)冬至日下午15时,太阳位于西南方向天空中,O点观察者影子向东北方向延伸,即BOC之间,画出即可。
答案:(1)A 23°26′N(2)116°E6:16 自赤道向两极递减(3)画图略。
(位于BOC象限之内)建立模板太阳视运动轨迹是以观测点为中心,目视太阳在天球上运行的轨迹。
太阳周日视运动实质上是地球自转运动的反映。
以下图为例:图中北极星的仰角为40°,故该地纬度为40°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专题(一) 太阳视运动与影子问题
中国第35次南极科考队昆仑队在抵达南极昆仑站(80°5'01″S,77°6'58″E)后,于2019年1月5日全面展开天文、冰川和测绘等项目的科研工作。
下图为1月5日当地时间10时在昆仑站上拍摄的自动监测设备及其周边景观图。
据此完成1~2题。
1.图示时刻( )
A.北京时间约为6时
B.伦敦和上海日期相同
C.赤道上东半球大部分为黑夜
D.我国东部沿海吹陆风
2.图中自动监测设备的日影朝向再次出现时,可能为( )
A.6月9日
B.7月5日
C.次年10月5日
D.次年12月9日
下图是某旅游者2020年5月1日即时发布在微信朋友圈的照片,下方显示的拍摄时间是北京时间。
据此完成3~4题。
3.该旅游者所在的旅游地是( )
A.阿根廷
B.南非
C.加拿大
D.澳大利亚
4.照片中地物的日影此刻指向( )
A.正北
B.东北
C.正南
D.西南
某游记记载:“我驾车离开P地时,太阳已经在巴尔喀什湖的水面上了。
在约200千米的行程中,车的影子始终在我的右侧一路伴行,快到终点时远处的雪山开始出现在我的视野中,雪峰在远处闪耀着亮的白光。
”读图,完成5~6题。
5.游记中的P地最可能位于图中的(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6.此段旅行发生的时间最可能在( )
A.3月
B.7月
C.9月
D.12月
2019年12月16日,具有巨大意义的徐宿淮盐铁路、连淮铁路正式开通运营。
连云港的李教授18日乘坐动车到徐州出差,12月26日原路返回。
下图为徐宿淮盐铁路、连淮铁路示意图,下表为李教授乘车的班次信息。
据此完成7~8题。
7.往返途中李教授均坐在动车前进方向的右侧。
为避免阳光照射,大部分时间需要拉上窗帘的是( )
A.D5683
B.D5682
C.D5685
D.D5688
8.李教授出差期间,徐州( )
A.正午树影逐日变长
B.白昼时间短于宿迁
C.冬小麦已开始返青
D.尼罗河正进入汛期
青岛(36°N,120°E)的小明同学计划在2020年五一期间到乌鲁木齐(44°N,88°E)探亲,下图示意小明打算预定的2020年4月30日车票信息(车票时间均为北京时间)。
据此完成9~10题。
9.从青岛北站出发及到达乌鲁木齐车站时,小明看到两地的太阳方位分别是( )
A.西南方向、东南方向
B.西北方向、西南方向
C.西南方向、正南方向
D.西北方向、正南方向
10.Z105列车到达乌鲁木齐车站时,小明马上给在青岛的妈妈打电话报平安,小明和妈妈手表
显示的时间是( )
A.9:52、10:00
B.10:00、10:00
C.10:00、12:00
D.12:00、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