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卷尺自校规程

合集下载

钢尺卷尺内部校准规程

钢尺卷尺内部校准规程

对钢尺、卷尺进行内部校准,确保其准确度和适用性保持完好。

2、范围:适用于进料检验所用钢尺、卷尺的内部校准。

3、校准用其标准设备
外校合格的钢尺(精度0.5mm)。

4、环境条件
室温。

5、校准步骤
5.1检查钢尺、卷尺的刻度是否清晰、钢片是否平齐,否则更换。

5.2钢尺校准时,取一基准面,把基准钢尺的零点和待校准的零点贴紧该平面,基准钢尺的刻度对近待校准钢尺的刻度。

5.3卷尺校准时,把基准钢尺平放在桌面上,拉开卷尺,用卷尺零点勾信钢尺的零点的一端并贴紧钢尺。

5.4分别核对被校尺与基准尺的刻度,核对点100mm、500mm、1000mm,第一次完成后,再进行第二次、第三次,三次读数取平均记录在《内校记录表》内,两尺读数之差,100mm时允许误差±0.3mm,500mm时允许误差±0.5mm,1000mm时允许误差±1.0mm。

5.5当被校准的卷尺长度超出基准钢尺的长度时,按每1000mm分段校准,将卷尺全部拉开,先校准前1000mm,记录数据;再在卷尺1000mm点划一条细小的横线,用钢尺的零点对准该条横线,按上述方法核对数据后记录,依次校准下去,重复三次取平均值记录类《内校记录表》,最大允许累积误差±2.0mm。

5.6历次测量值与标准值之差,均在允许允许误差范围围内(且卷尺的累积误差在±2.0mm 范围内),判校准合格。

6、相关记录
《内校记录表》
编制:审核:批准:。

钢尺、卷尺内部校准规程

钢尺、卷尺内部校准规程

1、目的对钢尺、卷尺进行内部校准,确保其准确性和适用性保持完好。

2、范围适用于进料检验所使用的钢尺、卷尺。

3、校准用基准设备外校合格的钢尺(精度0.5mm)4、环境条件室温。

5、校准步骤5.1 检查钢尺、卷尺的刻度是否清晰,钢片是否平齐,否则更换。

5.2钢尺校准时,取一基准平面,把基准钢尺的零点贴紧该平面,基准钢尺的刻度对近待校准钢尺的刻度。

5.3卷尺校准时,把基准钢尺平放在桌面上,拉开卷尺,用卷尺零点勾住钢尺的零点的一端并贴紧钢尺。

5.4分别核对被校尺和基准钢尺的刻度,核对点100mm 、500mm 、1000mm 、第一次完成后,再进行第二次、第三次,三次读数取平均记录在《内校记录表》内,两尺读数之差,100mm时允许误差±1.0mm;500m m 时允许误差±1.0mm;1000mm时允许误差±1.0mm。

5.5当被校准的卷尺长度超出基准钢尺的长度时,按1000mm每分段校准,将卷尺全都拉开,先校准前1000mm,记录数据;再在卷尺1000mm点划一条细小的横线,用钢尺的零点对准该条横线,按上述方法核对数据后记录,依次校准下去,重复三次取平均值记录在《内校记录表》内,最大允许累积误差为±2.0mm。

5.6历次测量值与标准值之差,均在允许误差范围内(且卷尺的累积误差在±2.0mm范围内),判校准合格。

6、相关记录内校记录表。

1、目的对温度计进行内部校准,确保其准确性和适用性保持完好。

2、范围适用于测量溶液温度所使用的水银温度计。

3、校准用基准设备外校合格的数显温度表(精度0.1℃).4、环境条件室温。

5、校准步骤5.1 检查玻璃体是否破裂及刻度是否清晰,否则更换。

5.2用一透明容器盛装适量自然溶解的冰水混合物。

5.3把温度计有水银液体的一端放进冰水混合物中,然后观察水银柱的变化情况。

5.4待水银柱变化稳定,再对照温度计刻度是否在0℃的位置,记录读数。

钢卷尺内部校准规程

钢卷尺内部校准规程

钢卷尺内部校准规程钢卷尺是一种常用的测量工具,用于测量长度、宽度等尺寸。

由于使用频繁,钢卷尺的准确性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为了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需要对钢卷尺进行定期的内部校准。

下面是钢卷尺内部校准的规程。

一、校准前准备工作1.确保校准环境整洁,避免灰尘、油污等杂质对校准结果的影响。

2.确保测量仪器和设备的工作正常,并且在校准前已经经过了外部校准。

3.准备合适的校准装置,包括稳定的测量台、标准块等。

二、校准步骤1.将钢卷尺放在测量台上,确保其能够稳固地放置在平面上。

2.使用标准块校验钢卷尺的零位。

将标准块放在钢卷尺的起点位置,并记录下标准块的厚度。

然后将钢卷尺移至标准块的末端位置,再次记录下标准块的厚度。

比较这两次记录,计算出钢卷尺的零位误差。

3.校准钢卷尺的刻度间距。

使用标准块或其他已知长度的物体,将其放在钢卷尺上的刻度之间。

记录下标准块或物体的长度,然后计算出钢卷尺的刻度间距。

4.校准钢卷尺的切线误差。

使用标准块或其他已知长度的物体,在钢卷尺上摆放成直线,并记录下标准块或物体的长度。

然后将钢卷尺从起点到末端滑动,观察切线误差的变化。

通过计算得出钢卷尺的切线误差。

5.校准钢卷尺的锁紧装置。

在锁紧装置松动的情况下,将钢卷尺从起点滑动到末端,并记录下长度。

然后通过锁紧装置将钢卷尺固定在相同的位置,再次记录下长度。

比较这两次记录,计算出锁紧装置的误差。

三、校准结果评估与处理1.根据校准结果评估钢卷尺的准确性。

将校准值与钢卷尺的规格要求进行比较,判断钢卷尺是否合格。

2.如果校准结果不合格,需要进行修理或更换钢卷尺零件。

常见的修理方法包括调整零位、调整切线误差等。

3.对于允许的误差范围之内的校准结果,可以将校准的日期和结果记录在校准证书上,作为参考。

四、校准频率与记录1.钢卷尺的校准频率一般为一年一次或按实际使用情况决定。

如果钢卷尺使用环境恶劣或使用频率较高,可以适当缩短校准周期。

2.每次校准完成后,需要将校准的日期、结果、校准人员等信息记录在校准记录表上,作为日后参考。

自行校准规程

自行校准规程

作业指导书文件标题:自行校准规程编号: QS/WI15版号: B/0页数:共 2 页(不含本页)拟制:XXX 日期:XXX审批:XXX 日期:XXX生效日期:XXXXX受控印章:分发号:一、钢直尺参照国家计量检定规程《钢直尺检定规程》,为保证公司内使用中的钢直尺量值的准确性,特起草钢直尺自行校准规定如下:1. 外观要求1.1 尺的端边、侧边及背面不应有毛刺、锋口和锉痕现象。

1.2 尺的线纹面必须明晰,不应有目力可见的断线现象存在;同时线纹面不应有碰伤、锈迹及影响使用的明显斑点、划痕。

1.3 尺身应保持平面度,不能有影响测量精确的弯曲现象。

2. 示值误差:标称长度为150m、300m全长允差±0.10mm,标称长度为500mm的全长允差±0.15mm,标称长度为1000mm全长允差±0.20mm,校验方法:用经法定检测机构检定合格的1m钢直尺进行比对,没有超出规定为合格可继续使用,不合格应予作废。

3. 公司内规定钢直尺的校准周期为一年。

4. 塑料直尺、三角尺的校准可参照钢直尺本规程执行。

二、钢卷尺参照国家计量检定规程《钢卷尺检定规程》,为保证公司内使用中的钢卷尺量值的准确性,特起草钢卷尺自行校准规定如下:1. 外观要求1.1 尺面不应有凹凸不平的现象;1.2 尺带拉出和收卷应轻便、灵活、无卡阻现象。

制动式钢卷尺的按钮装置,应能有效地控制尺带收卷;尺带表面不得有锈浊和明显的斑点、折痕、脱皮、气泡等缺陷。

1.3 尺带两边必须平滑,不得有锋口和毛刺,尺钩应保持直角,不得有目力可见的偏差。

1.4 尺带全部分度线纹必须均匀明晰,便于识读。

2. 示值误差。

标称长度为1000mm、2000mm全长允差±0.2mm,标称长度为3000mm全长允差±0.3mm。

校验方法:用经法定检测机构检定合格的1m钢直尺进行对比,比对段1m、2m钢卷尺不得少于2段、3m钢卷尺不得少于3段。

钢卷尺自校准管理规定

钢卷尺自校准管理规定

钢卷尺自校准管理规定1 目的为保证公司计量管理工作管理有序,认真执行国家计量法和省市技术监督部门的有关方针政策。

为生产经营服务,保证工程质量,特制定本校准规程。

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计量管理。

3适用计量工具5米以下钢卷尺、自制测量器具。

4钢卷尺自校准办法钢卷尺是工程施工中最常用、最易损坏的计量器具,为保证施工质量,制定比对办法如下;4.1.外观检查:5米以下钢卷尺,尺面和尺边不应有凹凸不平现象,卷尺拉出和收卷应轻便灵活,分度线纹必须均匀、清晰,尺带表面不得有锈迹和明显的斑点和划痕。

4.2.比对方法:5米以下的自卷尺、制动尺的比对,直接与标准钢卷尺逐段进行比较,其误差取各段误差的代数和。

4.3.比对误差、全长允差4.4. 做比对用的标准钢卷尺必须到计量测试所进行检定合格并在计量室备案,方能进行比对,不能在施工中使用。

4.5. 钢卷尺的比对应有计管员或质检员进行比对,经比对合格,填写比对记录,贴一次性标识,方可使用。

5自制测量器具的使用5.1. 自制测量机具的使用严格按作业指导书进行。

首件使用自制测量器具的产品,必须严格检验并作记录。

并且每次使用自制测量器具的首件产品都要检查。

使用过程中抽查。

5.2. 自制测量器具的使用过程中,按作业指导书的要求及时加以维护,以防变形、损害或零件丢失。

5.3. 自制测量器具的复检,根据其使用的场所和频度。

由项目技术部会质检部确定其检定周期和使用寿命,并写进作业指导书。

在检定时对其各项性能,技术参数进行全面检查、检定。

检定人员由技术人员,质检人员,施工人员组成。

由质检人员出具鉴定报告。

5.4. 自制测量器具的报废5.4.1 自制测量器具正常使用至寿命周期,经检定无继续使用价值。

准予报废。

5.4.2 自制测量器具由于非正常损坏,经检定无继续使用价值。

准予报废。

5.4.3 自制测量器具的报废需经项目总工批准。

对非正常损坏的自制测量器具在鉴定的同时,划定对非正常损坏的责任。

5.5. 自制测量器具遵守本管理规定,同时遵守本公司《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控制程序》的规定。

钢尺卷尺内部校准规程

钢尺卷尺内部校准规程

钢尺、卷尺内部校准规程
1.0目的
对钢尺、卷尺进行内部校准,确保其准确度、精密度符合要求。

2.0适用范围
适用于所有生产及管理中使用的钢尺、卷尺。

3.0校验基准
外校合格的量块、内校合格的1000mm游标卡尺。

4.0环境条件
室温
5.0校准步骤
5.1检查钢尺、卷尺的刻度是否清晰。

5.2钢尺校准时,将1000mm游标卡尺平放在台面上,并把游标固定在1000mm 处,将钢尺的零点紧贴在1000mm游标卡尺的零点上,对照比较钢尺的刻度。

5.3卷尺校准时,将1000mm游标卡尺平放在台面上,选择任意量度尺寸并固定游标。

取量块紧贴游标卡尺的测量爪,用卷尺零点勾住量块的一端,再拉至量度尺寸的游标爪,对照比较卷尺的刻度。

5.4分别核对被校尺与基准尺的刻度,取3~4个测量点,每点测试3次取平均值记录在《检测设备校验记录表》内。

5.5当被校准的卷尺长度超出基准长度时,将游标固定在待测尺寸处,以卷尺整米刻度处为零点进行分段校准。

5.6每次测量精度允许误差在±1.0mm,超出精度范围则判定不合格。

6.0校准周期
每6个月校准一次。

7.0相关记录
《检测设备校验记录表》
仪器设备校验记录.
doc。

校准记录和自校规程

校准记录和自校规程

校准记录
校准记录
自校规程
(文件号:HG/GL17-2010)
1、适用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3米钢卷尺或5米钢卷尺的校准要求,用于公司检验所用的3米钢卷尺或5米钢卷尺的校准。

2、校验器具
新购钢卷尺经检定合格并封存作为标准尺的3米或5米钢卷尺一把。

3、校验方法
经检定的钢卷尺与被校准钢卷尺比对。

3.1 外观
被校准的钢卷尺外观为刻度清晰,无明显的锈蚀的视为外观合格,否则为不合格。

3.2 刻度误差
3.2.1 经检定的钢卷尺与被校准的钢卷尺对准零点。

3.2.2 分别观察3米钢卷尺的50㎝、150㎝、250㎝、300㎝点处,5米钢卷尺的50㎝、150㎝、250㎝、350㎝、450㎝、500㎝点处。

3.2.3 被校准的钢卷尺所观察点与经检定钢卷尺误差为±1㎜时,则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

3.2.4 其他钢卷尺参照3.2.2要求,适当增加比对点进行比对校验。

4、判定
外观与刻度误差项目均合格的,校准结论为合格;否则校准结论为不合格。

5、校验周期
钢卷尺正常使用情况下,每12个月进行一次。

编制:日期:
批准:日期:。

钢尺卷尺内部校准规程

钢尺卷尺内部校准规程

钢尺、卷尺内部校准规程
KLD/ZY-10-2009
1、目的
对钢尺、卷尺进行内部校准,确保其准确度和适用性保持完好;
2、范围
适用于测量、检验所使用的钢尺、卷尺;
3、校准用基准设备
外校合格的游标卡尺精度㎜;
4、环境条件
室内常温
5、校准步骤
检查钢尺、卷尺的刻度是否清晰,钢片是否平齐,否则更换;
钢尺校准时,把游标卡尺的零点和待校准的钢尺对齐,游标卡尺的刻度对准待校准钢尺的刻度;
卷尺校准时,拉开卷尺,用卷尺的零点对准游标卡尺的零点,并贴紧;
分别核对被校钢尺和游标卡尺的刻度,核对点100㎜、200㎜、300㎜,第一次完成后,再进行第二次、第三次,三次读数取其平均值记录在内校记录表内,两尺读数之差,100㎜时允许误差±㎜;200㎜时允许误差±㎜;300㎜时允许误差±㎜;
当被校准的卷尺长度超出游标卡尺的长度时,按每300㎜分段校准,将卷尺全部拉开,先校准前300㎜记录数据,再在300㎜点划一条小的横线,用游标卡尺的零点对准该条横线,按上述方法,核对数据后记录,依次校准下去,重复三次取其平均值记录在内校记录表内,最大允许累计误差为±㎜;
历次测量值与标准值之差,均在允许误差范围内且卷尺的累计误差在±㎜范围内,判校准合格;
6、相关记录内校记录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检定钢卷尺的操作规程
1.适用范围
2.适用于测量范围为(0-50)m;不确定度为1级的钢卷尺的校准。

3.校准依据
JJG4-1999《钢卷尺规程》
4.校准条件
4.1.检定Ⅰ级钢卷尺时室内温度在(20±5)℃,检定Ⅱ级钢卷尺时室内温度在(20±8)℃
4.2.检定前检及在规定温度下恒温时间应不少于4小时。

5.校准项目:见表1
表1 钢卷尺校准项目
注:表中“+”表示应该检定,“-”表中可不检定
6.操作步骤
6.1.外观检查:
6.1.1.钢卷尺尺带的拉出和收卷应轻便灵活、无卡阻现象,各功能装置应能有效控制尺带收卷。

6.1.2.将尺带平铺在检定台上,加上规定的张紧力,尺面不应有凹凸不平及扭曲现象,尺带两边缘
必须平滑,不应有锋口和毛刺,尺带宽度应均匀。

尺钩应保持直角,不得有目力可见的偏差。

6.1.3.尺带表面应有防腐层,且要牢固、平整光洁,色泽应均匀,无明显的气泡、脱皮和皱纹,无
锈迹、斑点、划痕等缺陷。

6.1.4.尺带全部分度线纹必须均匀、清晰并垂直到尺边,不能有重线或漏线。

个别线纹允许有不大
于线纹宽度的断线。

6.1.5.摇卷式普通钢卷尺的零值线一般距拉环100mm。

终点线纹距尺盒口250mm。

测深钢卷尺的
零位在尺砣的端部,终点线纹距盒口250mm。

6.1.6.普通钢卷尺的分度值为1mm、5mm、10mm三种,它们的线纹长度应有明显区别,测深钢卷尺
和钢围尺的分度值为1mm。

同类线纹应等长。

6.1.
7.在每一分米(dm)内,厘米(cm)分度线应标上以厘米(cm)为计数单位的数值。

全长在5m
以下的钢卷尺,分米(dm)和米(m)分度的线纹应自零点线纹算起,标上以厘米(cm)为计数单位的数值。

全长在5m以上的钢卷尺,分米(dm)分度线纹应在每一米(m)内标上以厘米(cm)为计数单位的数值,米分度线纹自零位线纹算起,逐米(m)标上以米(m)为计数单位的量值;10m以后可不标注单位m。

6.1.8.钢卷尺各连接部分应牢固可靠,且不易产生拉伸变形。

6.1.9.尺带截面为弧形的普通钢卷尺的挺直度应为:当尺带沿水平方向伸出如表1所规定的长度时,
不能出现下折现象。

表1
6.1.10.钢围尺的尺带在任意部位围成直径为30mm的圆时,尺带不出现曲折现象,放开后应自然恢
复,不允许产生塑性变形,涂层不允许出现裂纹。

6.1.11.钢卷尺的尺带或尺盒上,应标明全长、型号、制造厂名(或商标)、出厂编号和生产年月。

数字和文字必须清晰、工整。

尺盒(或框架)表面应光洁,不允许有裂纹、锈迹及残缺现象。

新制的钢卷尺的外观及各部分相互作用应符合以上要求,使用中的钢卷尺不应有影响准确度的外观缺陷。

6.2.线纹宽度:
6.2.1.要求
线纹宽度及误差检表2
表2
6.2.2.检定方法
目力观察,发现有疑问时,可用分度值为0.01的读数显微镜进行检定。

6.3.示值误差
6.3.1.零值误差
6.3.1.1要求
测深钢卷尺的零值误差是从尺砣的端部到500mm线纹处的误差,其允许误差为±0.5mm。

6.3.1.2检定方法
将尺端装有尺钩或拉环的普通钢卷尺铺在钢卷尺检定台上,加上规定的拉力后,与经检定合格的Ⅰ级标准钢卷尺进行比较。

使表示零位位置的尺钩(或拉环)与标准钢卷尺的零值线纹对准,在100mm处读出误差值。

6.3.2.示值误差
6.3.2.1要求
任意两线纹间的允许误差△,在检定的标准条件下钢卷尺按不同准确度等级由下列公式求
出:
Ⅰ级:△=±(0.1+0.1L)mm
Ⅱ级:△=±(0.3+0.2L)mm
式中,L是以米为单位的长度,当长度不是米的整数倍时,取最接近的较大的整“米”数。

对拉环或尺钩型普通钢卷尺(即零点在拉环或尺钩的端面上),由该卷尺的一个端面至任一线纹间隔长度的允许误差△的绝对值可增加:
对Ⅰ级尺为0.1mm;对Ⅱ级尺为0.2mm
6.3.2.2任意段钢卷尺示值误差的检定方法
在钢卷尺检定台上用经检定合格的Ⅰ级标准钢卷尺与被检尺进行比较测量(钢卷尺检定台面与被检尺的摩擦力应≤4N)。

首先用压紧装置将标准钢卷尺和被检钢卷尺紧固在检定台上,分别在标准尺及被检尺的另一端规定加上拉力。

调整检定台上的调零机构,使被检尺的零值线纹与标准尺的零值线纹对齐,按每米逐段连续读取各段和全长误差。

全长不足3m的钢卷尺,受检应不小于3段。

任意两线纹间的示值误差是在逐米进行检定的同时在全长范围内任选2~3段进行评定,其示值误差不得超过相应段允许误差的要求。

当被检尺全长大于检定台长度时,可用分段法进行检定,其全长误差为各段误差的代数和。

7.对校准结果进行处理,并判定受检钢直尺是否合格。

8.合格钢卷尺填发合格证书和在钢卷尺上粘贴绿色合格证,不合格者填发检定结果通知书,对新
购给予退货或更换,已用过钢卷尺予以报废处理,粘贴不合格标示。

9.附表格1:钢卷尺校准原始记录
10.附表格2:钢卷尺合格证书
11.附表格3:钢卷尺检定结果通知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