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执行性评价表
合集下载
法律法规合规性评价记录表(2010)

公司依法遵守本条例。
符合
继续保持
4
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规定
第十一条建筑起重机械使用单位和安装单位应当在签订的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合同中明确双方的安全生产责任。
实行施工总承包的,施工总承包单位应当与安装单位签订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程安全协议书。
公司在建筑起重机械使用单位与安装单位签订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程安全协议书。
第二条 建设单位或其委托的工程招标代理机构在编制资格预审文件和招标文件时,应当明确要求建筑施工企业提供安全生产许可证,以及企业主要负责人、拟担任该项目负责人和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以下简称“三类人员”)相应的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书。
本公司所有项目部有安全生产许可证以及“三类人员”相应的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书。
符合
继续保持
第四条 建设工程实行施工总承包的,建筑施工总承包企业应当依法将工程分包给具有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专业承包企业或劳务分包企业,并加强对分包企业安全生产条件的监督检查。
公司依法将工程分包给具有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专业承包企业或劳务分包企业并进行监督检查。
符合
继续保持
第六条 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加强对本企业和承建工程安全生产条件的日常动态检查,发现不符合法定安全生产条件的,应当立即进行整改,并做好自查和整改记录。
符合
继续保持
2.10按照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需要进行消防设计的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应当自依法取得施工许可之日起七个工作日内,将消防设计文件报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备案,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进行抽查。
本公司自依法取得施工许可之日起七个工作日内,将消防设计文件报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备案
符合
继续保持
2.11国务院公安部门规定的大型的人员密集场所和其它特殊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应当将消防设计文件报送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审核。公安机关消防机构依法对审核的结果负责。
符合
继续保持
4
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规定
第十一条建筑起重机械使用单位和安装单位应当在签订的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合同中明确双方的安全生产责任。
实行施工总承包的,施工总承包单位应当与安装单位签订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程安全协议书。
公司在建筑起重机械使用单位与安装单位签订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程安全协议书。
第二条 建设单位或其委托的工程招标代理机构在编制资格预审文件和招标文件时,应当明确要求建筑施工企业提供安全生产许可证,以及企业主要负责人、拟担任该项目负责人和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以下简称“三类人员”)相应的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书。
本公司所有项目部有安全生产许可证以及“三类人员”相应的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书。
符合
继续保持
第四条 建设工程实行施工总承包的,建筑施工总承包企业应当依法将工程分包给具有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专业承包企业或劳务分包企业,并加强对分包企业安全生产条件的监督检查。
公司依法将工程分包给具有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专业承包企业或劳务分包企业并进行监督检查。
符合
继续保持
第六条 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加强对本企业和承建工程安全生产条件的日常动态检查,发现不符合法定安全生产条件的,应当立即进行整改,并做好自查和整改记录。
符合
继续保持
2.10按照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需要进行消防设计的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应当自依法取得施工许可之日起七个工作日内,将消防设计文件报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备案,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进行抽查。
本公司自依法取得施工许可之日起七个工作日内,将消防设计文件报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备案
符合
继续保持
2.11国务院公安部门规定的大型的人员密集场所和其它特殊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应当将消防设计文件报送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审核。公安机关消防机构依法对审核的结果负责。
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合规性评价表

第4条,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
第5条,负责人安全生产全面负责
第17条,企业主要负责人职责
第18条,资金投入
第19条,设置安全机构
第28条,禁示标志
第37条,劳动防护用品
第42条,发生事故立即抢救
第47条,从业人员有权撤离现场
第71条,事故报告
风险因素清单、各控制程序
高温作业
作业空间窄小
为得到许可擅自作业
1.作业现场乱拖通电电线
2.绝缘工具损坏
3.电器用器具损坏
4.金属外客电器使用前未接地
加强了检查,未发生
符合
保持
**82015.1.5
19
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的规定
有害固废丢弃
100%收集、处置油漆桶等
符合
保持
**82015.1.5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第4条,劳动者依法享有职业卫生保护的权利
符合
保持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第2章,合同的订立
第4章,合同的的履行
第6章,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
第15章,承揽合同
与产品有关要求的确定、评审及合同签订
企业在经济往来中,依法与客户签订合同。
符合
保持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第14条,消防安全职责
第18条,持证上岗
建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进行消防演习,按要求配置灭火装置
符合
保持
**82015.1.5
25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2章,车辆和驾驶人
第3章,道路通行条件
第4章,道路通行规定
全国人大/主席令第8号
未发生
符合
保持
**82015.1.5
第5条,负责人安全生产全面负责
第17条,企业主要负责人职责
第18条,资金投入
第19条,设置安全机构
第28条,禁示标志
第37条,劳动防护用品
第42条,发生事故立即抢救
第47条,从业人员有权撤离现场
第71条,事故报告
风险因素清单、各控制程序
高温作业
作业空间窄小
为得到许可擅自作业
1.作业现场乱拖通电电线
2.绝缘工具损坏
3.电器用器具损坏
4.金属外客电器使用前未接地
加强了检查,未发生
符合
保持
**82015.1.5
19
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的规定
有害固废丢弃
100%收集、处置油漆桶等
符合
保持
**82015.1.5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第4条,劳动者依法享有职业卫生保护的权利
符合
保持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第2章,合同的订立
第4章,合同的的履行
第6章,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
第15章,承揽合同
与产品有关要求的确定、评审及合同签订
企业在经济往来中,依法与客户签订合同。
符合
保持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第14条,消防安全职责
第18条,持证上岗
建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进行消防演习,按要求配置灭火装置
符合
保持
**82015.1.5
25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2章,车辆和驾驶人
第3章,道路通行条件
第4章,道路通行规定
全国人大/主席令第8号
未发生
符合
保持
**82015.1.5
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符合性评审表

第六条用人单位必须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
第十三条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的设立除应当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设立条件外,其工作场所还应当符合下列职业卫生要求:(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二)有与职业病危害防护相适应的设施;(三)生产布局合理,符合有害与无害作业分开的原则;(四)有配套的更衣间、洗浴间、孕妇休息间等卫生设施;(五)设备、工具、用具等设施符合保护劳动者生理、心理健康的要求;(六)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关于保护劳动者健康的其他要求。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符合性评价记录表
一、国家法律
序号
法律法规及
其他要求
生效日/
最新修订日
相关条款
符合性
不符合的纠正措施
纠正是
否有效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013年7月1日
第三条 安全生产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第四条 生产经营单位必须遵守本法和其他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完善安全生产条件,确保安全生产。
第三章 保证安全工作的组织措施、
第四章 保证安全工作的技术措施、
第十章 事故的处理和管理
符合
9
《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
1988年9月1日
第三条 凡适合妇女从事劳动的单位,不得拒绝招收女职工。
第四条 不得在女职工怀孕期、产期、哺乳期降低其基本工资,或者解除劳动合同。
第五条 禁止安排女职工从事矿山井下、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其他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
第二十三条 新建、改建、扩建有爆炸危险的工程建设项目时,必须实行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竣工投产的“三同时”原则。
第十三条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的设立除应当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设立条件外,其工作场所还应当符合下列职业卫生要求:(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二)有与职业病危害防护相适应的设施;(三)生产布局合理,符合有害与无害作业分开的原则;(四)有配套的更衣间、洗浴间、孕妇休息间等卫生设施;(五)设备、工具、用具等设施符合保护劳动者生理、心理健康的要求;(六)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关于保护劳动者健康的其他要求。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符合性评价记录表
一、国家法律
序号
法律法规及
其他要求
生效日/
最新修订日
相关条款
符合性
不符合的纠正措施
纠正是
否有效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013年7月1日
第三条 安全生产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第四条 生产经营单位必须遵守本法和其他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完善安全生产条件,确保安全生产。
第三章 保证安全工作的组织措施、
第四章 保证安全工作的技术措施、
第十章 事故的处理和管理
符合
9
《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
1988年9月1日
第三条 凡适合妇女从事劳动的单位,不得拒绝招收女职工。
第四条 不得在女职工怀孕期、产期、哺乳期降低其基本工资,或者解除劳动合同。
第五条 禁止安排女职工从事矿山井下、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其他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
第二十三条 新建、改建、扩建有爆炸危险的工程建设项目时,必须实行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竣工投产的“三同时”原则。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符合性评价记录表

第五十条
符合
6
《特种作业人员
安全技术培训考
核管理规定》
2010年7月1
日
第一条为了规范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工作,提高特种
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水平,防止和减少伤亡事故,根据《安全生产
法》、《行政许可法》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生产经营单位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发证、
第二类、第三类易制毒化学品的生产、经营实行备案证明管理。
第三章生产、经营备案
符合
19
《关于公布首批
重点监管的危险
化工工艺目录的
性论证阶段应当向卫生行政部门提交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
第三章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
第五十条职业病病人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职业病待遇。
3
《中华人民共和
国消防法》
2009年5月1
日
第十九条、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三条、第二十四条、
第二十八条、第三十九条、第四十条、第四十四条
符合
4
《中华人民共和
国劳动法》
全事故而直接发生的抢险、救灾费用支出;(二)为处理本企业生
产安全事故善后事宜而直接发生的费用支出。
第八条企业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产生的抢险、救灾及善后处理费用,
全部由企业负担,原则上应当由企业先行支付,确实需要动用风险
抵押金专户资金的,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及同级财政部门批准,
由代理银行具体办理有关手续。
第六条工会依法参加事故调查处理,有权向有关部门提出处理意见。
第七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挠和干涉对事故的报告和依法调查处
理。
第九条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
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
符合
6
《特种作业人员
安全技术培训考
核管理规定》
2010年7月1
日
第一条为了规范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工作,提高特种
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水平,防止和减少伤亡事故,根据《安全生产
法》、《行政许可法》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生产经营单位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发证、
第二类、第三类易制毒化学品的生产、经营实行备案证明管理。
第三章生产、经营备案
符合
19
《关于公布首批
重点监管的危险
化工工艺目录的
性论证阶段应当向卫生行政部门提交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
第三章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
第五十条职业病病人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职业病待遇。
3
《中华人民共和
国消防法》
2009年5月1
日
第十九条、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三条、第二十四条、
第二十八条、第三十九条、第四十条、第四十四条
符合
4
《中华人民共和
国劳动法》
全事故而直接发生的抢险、救灾费用支出;(二)为处理本企业生
产安全事故善后事宜而直接发生的费用支出。
第八条企业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产生的抢险、救灾及善后处理费用,
全部由企业负担,原则上应当由企业先行支付,确实需要动用风险
抵押金专户资金的,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及同级财政部门批准,
由代理银行具体办理有关手续。
第六条工会依法参加事故调查处理,有权向有关部门提出处理意见。
第七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挠和干涉对事故的报告和依法调查处
理。
第九条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
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
环境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合规性评价表

第二十四条日供水规模在二百吨以上的农村饮用水水源,由县(市、区)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同级环境保护等部
门、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组织划定保护范围,报县(市、区)人民政府批准,并设立警示标志。日供水规模不足二百
9
浙江省饮用水水源保 吨的农村饮用水水源,乡(镇)人民政府应当督促和指导所在地村民委员会制订水源保护公约,明确保护范围,并设立警
写明超过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原因及限期治理措施。 第5条 企业事业单位需要拆除或闲置污染物处理设施的,必须事先向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部门申 报,并写明理由。环境保护部门应当自收到申报之日起1个月内作出同意或者不同意的决定,并予以批复;逾期不批复 的,视为同意。
公司不需要此类许可证,遵守 相关规定
站处理后达标排放。
第22条 企业应当采用原材料利用率高、污染物排放量少的清洁作业工艺,并加强管理,减少水污染物的产生。
第29条 禁止向水体排放油类、酸液、碱液或者剧毒废液。
第30条 禁止在水体清洁装贮过油类或者有毒污染物的车辆和容器。
第31条 禁止将含有汞、镉、砷、铬、铅、氰化物、黄磷等的可溶性剧毒废渣向水体排放、倾倒或者直接埋入地下。
遵守相关规定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
13 放 标 准 》 GB16297- 二级标准(无组织排放最高浓度)苯(0.4mg/m3);甲苯(2.4mg/m3);二甲苯(1.2mg/m3)
遵守相关规定
1996
第5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大气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大气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
第11条 新建、扩建、改建向大气排放污染物的项目,必须遵守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规定。 建设项目的环境
方有关标准规定。
第8条 对符合规定标准的排水户,经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授权单位审查合格后,颁发《排水许可证》。《排水许可
适用法律法规标准清单及符合性评价表范例

2006-6-29
15 30-31 134-136 139 146 338-339 425条
公司
■是□否
3
国家主席令第1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全国人大常委会
2014-12-1
3-6 13-18 20-24 28-43 45-51 70-71 73-75 80-83 85 88-91 93 95-97条
全部
公司
■是□否
二、行政法规(6个)
1
国务院令第493号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国务院
2007-6-1
1-4 7-9 12-14 16 19 26 32-33 35-38 40条
公司
■是□否
2
国务院令第591号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11年修正)
国务院
2011-12-1
2-5 9 10 13 15 19-22 24 28 70 71 80条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_第2部分:物理因素
卫生部
2007-11-1
全部
公司
■是□否
第二部分:特种设备方面(4个)
1
国家质监总局令第92号
起重机械安全监察规定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2007-6-1
第四章37-39 42-43条
安全科
■是□否
2
TSGQ0002-2008
起重机械安全技术监察规程-桥式起重机
动力科
■是□否
第四部分:劳动防护方面(9个)
1
劳部发(1996)138号
劳动防护用品管理规定
劳动部
1996-6-1
第四章22条
生产科
■是□否
2
15 30-31 134-136 139 146 338-339 425条
公司
■是□否
3
国家主席令第1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全国人大常委会
2014-12-1
3-6 13-18 20-24 28-43 45-51 70-71 73-75 80-83 85 88-91 93 95-97条
全部
公司
■是□否
二、行政法规(6个)
1
国务院令第493号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国务院
2007-6-1
1-4 7-9 12-14 16 19 26 32-33 35-38 40条
公司
■是□否
2
国务院令第591号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11年修正)
国务院
2011-12-1
2-5 9 10 13 15 19-22 24 28 70 71 80条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_第2部分:物理因素
卫生部
2007-11-1
全部
公司
■是□否
第二部分:特种设备方面(4个)
1
国家质监总局令第92号
起重机械安全监察规定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2007-6-1
第四章37-39 42-43条
安全科
■是□否
2
TSGQ0002-2008
起重机械安全技术监察规程-桥式起重机
动力科
■是□否
第四部分:劳动防护方面(9个)
1
劳部发(1996)138号
劳动防护用品管理规定
劳动部
1996-6-1
第四章22条
生产科
■是□否
2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要求符合性评价表

符合
29
平安生产检测检验机构管理规定
全部条款
符合
30
平安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分方法
第4、16、42~48、50、54、55条
符合
31
平安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
全部条款
符合
32
生产平安事故应急预案管理方法
全部条款
符合
33
建立工程平安设施“三同时〞监视管理暂行方法
全部条款
符合
34
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平安生产许可证实施方法
平安生产法律法规、标准与其他要求符合性评价表
序号
法律法规名称
适用条款
评价情况
符合
不符合原因分析
整改措施
一、安 全 生 产 法 律
1
中华人民共与国平安生产法
第3--7、10、13条,第二章、第三章、第57、59、64、69、70、73--75、80--91、93、95条
符合
2
中华人民共与国消防法
第5、6、9、16、19~24、26~28、39~41、44条
相关条款
符合
88
?国务院关于加强与改良消防工作的意见?
相关条款
符合
89
?关于开展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申报工作的通知?
相关条款
符合
90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平安生产工作的通知?
相关条款
符合
91
?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化学品企业平安生产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
相关条款
符合
92
?特种设备注册登记及使用管理规那么?
相关条款
符合
98
?锅炉压力容器使用登记管理方法?
相关条款
符合
99
29
平安生产检测检验机构管理规定
全部条款
符合
30
平安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分方法
第4、16、42~48、50、54、55条
符合
31
平安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
全部条款
符合
32
生产平安事故应急预案管理方法
全部条款
符合
33
建立工程平安设施“三同时〞监视管理暂行方法
全部条款
符合
34
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平安生产许可证实施方法
平安生产法律法规、标准与其他要求符合性评价表
序号
法律法规名称
适用条款
评价情况
符合
不符合原因分析
整改措施
一、安 全 生 产 法 律
1
中华人民共与国平安生产法
第3--7、10、13条,第二章、第三章、第57、59、64、69、70、73--75、80--91、93、95条
符合
2
中华人民共与国消防法
第5、6、9、16、19~24、26~28、39~41、44条
相关条款
符合
88
?国务院关于加强与改良消防工作的意见?
相关条款
符合
89
?关于开展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申报工作的通知?
相关条款
符合
90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平安生产工作的通知?
相关条款
符合
91
?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化学品企业平安生产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
相关条款
符合
92
?特种设备注册登记及使用管理规那么?
相关条款
符合
98
?锅炉压力容器使用登记管理方法?
相关条款
符合
99
法律法规合规性评价表

1、场内运输、土方施工等施工作业,使用符合要求的机械车辆。
2、认真做好车辆年审工作。
3、釆购符合环保要求的车辆、机械。
4、加強进场验收。
5、严格执行报废审批制度。
6、项目编制环境管理制度和保证体系。
7、施工现场进行全封闭围挡,场地硬化且专人负责清扫散水,对现场材料建筑垃圾进行密闭网和彩条布覆盖。
8、严格按西安市政要求在围挡粘贴项目环境保护责任牌。
1、执行公司成本核算管理办法,降低成本。
2、编制临时用电方案,并制定项目用电管理规定。项目所有人员严格执行用电管理制度。
3、优先采购节能电子产品。
4、每月进行用电专项核算和考核。
符合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
第二十三条具体建设项目需要使用土地的,必须依法申请使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的国有建设用地。
2、建立并完善了相关规章制度,在签订合同同时,加强对工人进行进场教育,保障了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
3、组织职工、民工学习劳动合同法相关内容,维护职工、民工的合法权益。
4、根据工人岗位发放相应的劳保用品。如:安全带、安全帽、防护罩和口罩等。
5、现场安装农民工权益保障公示牌。
6、对劳动者无发生侵权事件,无工人投诉事件。
1、编制项目物资管理办法,严格组织采购招标程序,严格进行材料验收。
2、项目部模板工程选用能够周转倒用的钢质模板或竹胶板,尽量避免使用木板。
3、项目物资严格把关材料指标,严禁使用有毒、有害物质超过国家标准的建筑和装修材料。
符合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第八条单位和个人有节约用水的义务。第二十八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引水、蓄水、排水,不得损害公共利益和他人的合法权益。第五十八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权的部门在处理水事纠纷时,有权采取临时处置措施,有关各方或者当事人必须服从。
2、认真做好车辆年审工作。
3、釆购符合环保要求的车辆、机械。
4、加強进场验收。
5、严格执行报废审批制度。
6、项目编制环境管理制度和保证体系。
7、施工现场进行全封闭围挡,场地硬化且专人负责清扫散水,对现场材料建筑垃圾进行密闭网和彩条布覆盖。
8、严格按西安市政要求在围挡粘贴项目环境保护责任牌。
1、执行公司成本核算管理办法,降低成本。
2、编制临时用电方案,并制定项目用电管理规定。项目所有人员严格执行用电管理制度。
3、优先采购节能电子产品。
4、每月进行用电专项核算和考核。
符合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
第二十三条具体建设项目需要使用土地的,必须依法申请使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的国有建设用地。
2、建立并完善了相关规章制度,在签订合同同时,加强对工人进行进场教育,保障了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
3、组织职工、民工学习劳动合同法相关内容,维护职工、民工的合法权益。
4、根据工人岗位发放相应的劳保用品。如:安全带、安全帽、防护罩和口罩等。
5、现场安装农民工权益保障公示牌。
6、对劳动者无发生侵权事件,无工人投诉事件。
1、编制项目物资管理办法,严格组织采购招标程序,严格进行材料验收。
2、项目部模板工程选用能够周转倒用的钢质模板或竹胶板,尽量避免使用木板。
3、项目物资严格把关材料指标,严禁使用有毒、有害物质超过国家标准的建筑和装修材料。
符合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第八条单位和个人有节约用水的义务。第二十八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引水、蓄水、排水,不得损害公共利益和他人的合法权益。第五十八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权的部门在处理水事纠纷时,有权采取临时处置措施,有关各方或者当事人必须服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