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 水的组成

合集下载

《水的组成》化学教案1

《水的组成》化学教案1

《水的组成》化学教案《水的组成》化学教案《水的组成》化学教案1 2、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才能。

如在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课堂中学生上台展示预习的内容,在课中实验活动探究中,让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学生来展示自己当堂所学,给学生展示自己的舞台,同时分成小组,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集体观念。

另外,让学生课堂上有充分的时间参与训练,并且尽可能让全体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使学生人人动脑、动口、动手,参与本质性教学活动。

3、运用科学探究的手段来攻破教学难点。

水的组成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本节课对课本的实验[3-1]利用多媒体展示出来(实验室中水电解器上的电极有问题不能做实验),这样全体学生都能看到,防止了演示实验时有一局部同学看不到的敝处,而且现象比拟明显,还节省了时间,当然不能用多媒体演示代替实验。

这个探究过程中贯穿以“提出问题—作出猜测—设计实验—进展实验—表达与交流—得出结论—知识应用”的科学探究环节,学生对这个探究实验很感兴趣,参与度较高,他们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展开探究,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此过程培养了学生的思维才能、合作才能、表达才能、动手才能和应用才能,进步了科学素养。

4、注重拓宽学生的视野,进步学生的科学素养。

展示我们的地球,同时展示没有水的火星,在强烈的比照下,让同学们体会到水对我们地球上一切生命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命的一种情感。

此外,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仍存在需要改良的地方,尤其是在学生进展了探究活动后,应对学生的探究过程进展学习过程性评价,让学生客观地认识到自身的优势与有待进步的方面,发挥评价的诊断功能。

例如,在课堂达标检测中,有的学生的正确率不高,未能当堂及时给与指正和评价,这些存在的问题假设能及时向学生指出,那么更有利于他们下一阶段的开展。

二、教学施行过程中的反思整节课的教学过程顺畅,教学节奏还行,语言的感染力有点欠缺,需要找到学生的学习兴趣所在,进步他们的课堂参与度。

以下两个方面也有待改良:《水的组成》化学教案2 目的要求1、知识与技能:认识水的组成。

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第一节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第一节知识点总结

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课题1 水的组成一、水的组成1、水的组成:(1)电解水的实验A.装置―――水电解器B.电源种类---直流电C.加入硫酸或氢氧化钠的目的----增强水的导电性D.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水(H 2O )氢气(H 2) + 氧气(O 2)化学方程式:2H 2O 通电 2H 2↑+ O 2↑ 产生位置 负极 正极 体积比 2 : 1质量比 1 : 8E.检验:O 2---出气口置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H 2---出气口置一根燃着的木条------气体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2)结论: ①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

②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2、水的性质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液体、40C 时密度最大,为1g/cm3 化学性质:通电分解 文字表达式:水(H 2O )氢气(H 2) + 氧气(O 2)化学方程式: 2H 2O 通电 2H 2↑+O 2↑ 3、氢气1、物理性质:密度最小的气体(向下排空气法)(氢气与其它气体的显著区别之处);难溶于水(排水法)、无色无臭的气体证明氢气密度比空气小的方法:用氢气吹肥皂泡,若肥皂泡上升,则密度比空气小2、化学性质:可燃性(用途:高能燃料;氢氧焰焊接,切割金属)文字表达式:氢气(H 2) + 氧气(O 2)水(H 2O )化学方程式:2H 2 + O 2 点燃2H 2O 点燃前,要验纯 现象: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有水珠产生注意:混有一定量的空气或氧气的氢气遇明火会发生爆炸,因此点燃前必须验纯。

二、物质的分类1、概念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例:氢气、氧气、红磷等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例:水、高锰酸钾等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含有氧元素的纯净物 例:二氧化硫、氧化铁等注意:单质、化合物前提必须是纯净物,即划分单质、化合物的标准是根据纯净物的元素种类来划分的。

若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就属于单质;若含有几种元素的纯净物就属于化合物2、物质分类的步骤①根据物质种类分为纯净物与混合物②写出纯净物的化学符号 点燃 通电通电 电解水口诀:正氧负氢,氢二氧一③根据元素种类将纯净物分为单质与化合物④在化合物中根据氧化物的概念找出氧化物②加热高锰酸钾:表达式:高锰酸钾(KMnO4)△锰酸钾(K2MnO4)+ 二氧化锰(MnO2)+ 氧气(O2)方程式:2KMnO4K2MnO4 + MnO2 + O2↑C、装置:加热固体制气体(加热氯酸钾的为一类)D、操作步骤:(连)查、装、定、点、收、离、熄。

人教版九年级教案 第三章 课题1 水的组成

人教版九年级教案 第三章 课题1  水的组成

第三章自然界的水课题1 水的组成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水的物理性质。

2、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分析推导出水的组成,了解水的化学式。

3、初步建立物质分类的模型。

重点难点电解水的实验和根据实验现象分析确定组成水的元素教学【展示】一杯水【问题】你认识水吗?请大家谈谈对水的认识。

【过渡】水可不可以继续分解呢?让我们从科学实验中寻找答案!【演示】实验3-1水的电解实验(教师边实验边说明实验方法)组织小组交流,观察并记录小组讨论情况。

组织学生进行组间交流。

【讨论问题】水可不可以分解,为什么?大家观察的真细致!化学现象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有没有化学变化发生。

不过,正如大家所想的,判断水是否分解还得找出实验中生成的气体到底是什么气体?【展示史实】18世纪末,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在前人探索的基础上,发现水可以分解,产物为氢气和氧气。

【板书】水→氢气+氧气大家能用实验的方法证明两支玻璃管中的气体分别是氢气和氧气吗?请大家设计实验方案。

【知识链接】氢气的性质。

组织交流通过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介绍史实】化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发现,生成的氢气、氧气都不可以再分了,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提问】那么,水的组成呢?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可以知道,水(H2O )、氢气(H2)、氧气(O2)虽然都是纯净物,但它们的组成却各不相同。

你能说说区别吗?【讲授新知】我们可以把这种组成中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叫做化合物,而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单质。

【提问】想想看,你还知道哪些单质,哪些化合物呢?将你找的物质的化学符号,填在方框呢?比比看,哪个小组在一分钟内找的又多又准!教师组织学生组间交流。

教师指出学生书写的一些物质:CO2、P2O5、Fe3O4、MnO2、CO、SO2……,大家发现这些物质的组成有什么特点?好,我们还可以把这些物质归为一类,叫做氧化物。

物质家族丰富多彩,运用分类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认识这些物质。

第三单元 课题 1《水的组成》教案设计一

第三单元 课题 1《水的组成》教案设计一

第三单元课题 1《水的组成》教案设计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水的组成
了解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定义及区别
过程与方法:
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

通过探究活动,学习对获得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与讨论,清楚表达自己的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和方法,发展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定义
实验设计:
学生电源(9~12V),大烧杯(盛电解液),小试管2支,铜导线若干,酒精灯,木条,烧杯(盛洗手水)。

教师器材:
学生电源(36V),大烧杯(盛电解液),小试管2支,铜导线若干,酒精灯,木条,氢气若干(用排水法收集,置放于烧杯中),烧杯(盛洗手水)。

初三化学上学期课题1-水的组成

初三化学上学期课题1-水的组成

穿着天蓝色面具彩玉袍,手拿深红色圣祖旗的仪仗官就威风凛凛地从天而降……七个仪仗官刚一落地,便同时将手中的淡黄色鱼鳞旗抛出,随着阵辉煌的管弦乐之声,只见猎
猎的旌旗渐渐化作三道飞瀑般的彩虹地毯飞向考场中心,远远看去就像三座古怪野蛮、闪烁争辉的月光般沉静的飞桥……随着一阵辉煌的交响乐起,蘑菇王子小子般地坐在座
水的组成 分子和原子 水的净化 爱护水资源
一、学习目标
1、认识水的组成。 2、了解单质、化合物的区别。 3、了解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和 方法。
二、学习重点
1、电解水的实验确定水的组成
水 的
问题1:关于水的物理性质
你能知道哪些?

理 纯净的水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
性 质
在101KPa时,水的凝固点是零摄氏 度,沸点是100摄氏度,4摄氏度时密 度最大,为1克/立方厘米。
念中要强调“纯净物”?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氧气(O2) 和臭氧(O3)组成的混合气体,虽然组成元素只有一 种,但不是单质而属于混合物。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物质 也不一定是化合物,如:CO和CO2两种物质,组成 元素只有两种,但此物质不属于化合物而属于混合物
本 一、水的电解及组成

水是由、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闪闪发光的乳白色烛光被霞一耍,立刻变成五彩缤纷的珠光,不一会儿这些珠光就飘舞着飞向庞然奇藤的上空……很快在浅仙境色的硕大丰碑上面形成了墨青色的 ,醒目的
标题是:《W.爱莫乌道长表演学说的十五种崛起》,而全部文字正好一万字,这时丰碑上面的文字颜色开始不断
H2O
பைடு நூலகம்
H2
O2
水是由、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问题3:电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能
A、1:2 B、2:1 C、1:8 D、8:1

水

3、工业和农业生产离不开水
二、水的物理性质
• 水是最常见的物质 • 纯净的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 道的液体。 • 在101千帕时,水的凝固点是0℃,沸点是 100℃ 并且,水在4℃时密度最大为lg/cm3,水结 冰时密度减小,体积膨胀。
三、水的组成
(一)电解水实验 (仔细观察实验现象) 现象:1.正负极都产生无色气体。 2.正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1:2。 验证 : 1.负极产生的气体可以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包焰; 2.正极产生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火柴樟复燃。 结论:1.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 2.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补充:通过计算确定水色、无味的液体,4℃时水的密度 最大;在101千帕时,凝固 点是0℃,沸点是100℃。 2、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一个水分子 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3、水通直流电后在负极产生氢气,在正极产生 氧气,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 体积之比约为2:1。 4 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自然界中的
课题一 水的组成
• 一、学习目标 • 1.了解水的物理性质。 • 2.了解水是由氢元索和氧元素组成的,水的化学 式是H2O。 • 3.了解单质、化合物的区别 • 二、学习重点 • 1、认识水的组成:H和O • 2、区别好纯净物中单质和化合物
一、水对人类的作用
1、动物和植物含有水 2、日常生活不可缺少水
水分子分解的示意图
电解水的实验,我们知道,水在直流 电的作用下, 分解成氢气和氧气,这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 成的,水是一种化合物。
电解水的反应可以表示如下:
通电
• 水 氢 气+氧 气 (H2O)(H2) (O2) 根据精确的实验测定,每个水分子是由2个 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因而水的化学 式是H2O。 • 这个反应也证明了这样一个理论:分子可 以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原子是化 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

水的组成

水的组成

如图所示,图(1)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图(2) 为电解水生成气体体积与时间关系图,试回 答下列问题。
正 极。 排水 (1)若甲管生成气体A,则b应接电源 不易溶于水 燃烧的更旺 (2)气体B用点燃的火柴检验,产生的现象是____ 不与水反应 , 法 助燃性 。 说明气体具有的性质是 (3)用什么方法收集氢气和氧气?这是根据气体的什么性质? (4)0~3min甲、乙排除管内水的体积比为多少?
二、物质的分类
物 质

物 物


质 质 质
试一试:下列物质中
五氧化二磷,空气,二氧化碳,氮气, 高锰酸钾,氯酸钾,稀有气体,铁矿石, 四氧化三铁,氢气,过氧化氢溶液(双氧 水),自来水 。
混合物: 稀有气体,铁矿石,化合物 四氧化三铁,过氧 化氢溶液(双氧 氧化物 水),自来水 ,空 气。 单质 纯净物:
一、水的组成
1、现象:
正氧负氢,氢二氧一
2、气体的检验: 正极:带火星木条——复燃—— 氧气 负极:燃烧着的木条,气体能燃 烧,产生淡蓝火焰——氢气 氢气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3、结论: 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4、注意:
⑴为增强水的导电性,在水中加入适量的 稀硫酸或者氢氧化钠溶液。 ⑵所需电源为直流电 ⑶实际上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略大于2:1。 氧气的溶解性比氢气大,另外因为氧气化 学性质活泼,一部分与组成
三 峡 大 坝
水是地球上最普通、最常见的物质之一。
小结:水的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的液 体,4℃时密度 最大,为 1g/cm3 ,有三态 变化。
我以前还 有什么发 水是由什么组成的? 现呢?
拉瓦锡通过对水的生成和 分解实验的研究,确认水 由氢元素和氧元素两种元 氢元素和氧元素两种元 素组成的化合物。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精选9篇)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精选9篇)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精选9篇)《水的组成》教学设计篇1课型:试验探究课课时:1课时学问目标:1、了解水的物理性质2、通过电解水的试验,了解水是由氢、氧两种无素组成的,它的化学式是H2O科学素养目标:初步培育同学钻研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依据电解水的试验确定组成水的成分元素,引出氢气试验器村,同学电源1只,霍夫曼水电解器1只,玻璃水槽1个,长导线2根,小试管两支,酒精灯1个,火柴1盒,木条1根。

教学过程:复习争论:讨论性学习,调查本县的空气,水源等污染状况,同学们调查状况如何,相互展现成果,污染现状如何,污染缘由有哪些,应如何消退或削减污染。

参考要点:①污染形势较为严峻。

②污染缘由a工业“三废”b农业生产上不合理施用农药,化肥的污染。

c生活上的污染③消退或削减污染的建议a严控工业“三废”b严控农业上的污染c严控生活上的污染设问导入:水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它属于纯洁物还是混合物?是单质还是化合物?叙述:水在地球上分布很广,地球表面积的约3/4为水掩盖,地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可以被称之为“水球”。

水与我们人类的关系特别亲密,例如,人体含水约占人体质量的2/3,这就需要我们搞清晰有关水的学问,今日,我们一起来讨论水的组成。

板书课题:水的组成叙述:下面大家一起来观看玻璃水槽中的水你能得出哪些有关水的物理性质?同学争论:小组汇报要点:1、无色无味液体2、在/0/KPa时,凝固点是O℃沸点是100℃3、40℃时密度最大,为1g/cm34、水结成冰时,冰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同学试验:讨论水的组成(试验3-1)经过试验,同学得到下列结论给水通电一段时间后,正负极产生气体体积大约为1:2同学如若测得数字误差较大,应要求他们重做,以培育严谨的科学态度。

同学试验:(试验3-2)验证正负极气体的属性,推断是何种气体。

要点:正极气体具有助燃性,是氢气,负极气体能燃烧,是氢气电解水的表达式:水通电,氧气+氢气属于分解反应,同学结合上述试验结论争论水的组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区别下列的物质是混合物还是纯净物并 且分出单质和化合物: (1)空气 (2)水 (3)二氧化碳 (6)氧气 (7)矿泉水 (8)氢气 (9)稀有气体(12)铁 (13)高锰酸钾
混合物: 混合物: 空气 矿泉水 稀有气体 纯净物: 纯净物: 水 二氧化碳 氧气 氢气 铁 高锰酸钾 单质: 单质: 氢气 氧气 铁 化合物: 化合物:水 二氧化碳 高锰酸钾
三、单质和化合物
1、你能说出下列物质各由哪几种元素组成吗? Fe O2 H2O KMnO4 SO2 CO2 HgO
2、试着制定标准,将上述物质分类
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Fe、 O2) 、 单质 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H2O 、 KMnO4 等) 化合物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氧化物 的化合物(如H2O、 SO2、 HgO等) 、 等 、
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
课题1 水的组成
课题1 水的组成
• • • • 一、学习目标 1、认识水的组成。 、认识水的组成。 2、了解单质、化合物的区别 、了解单质、 3、学会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归纳 、学会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 和总结。 和总结。 • 二、学习重点 • 1、认识水的组成 、 • 2、区别好纯净物中的单质和化合物 纯净物中的 、区别好纯净物
前提测评: 前提测评:
1、元素的定义 、 2、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3、填空:氧气(O2)是由 、填空:氧气( 氧分子 构成的,由 构成的, 构
氧元素 组成的,一个O2分子由 组成的,一个 构成的。 成;Fe是由 铁原子 是由 构成的。
两个氧原子
归纳:正氧体小能助燃 正氧体小能助燃 负氢体大能燃烧
表达式: 表达式:水 通电 氢气+ 氢气+氧气
在通电的情况下,水分子被破坏, 在通电的情况下,水分子被破坏,分裂成氢原子 和氧原子,每两个氢原子重新构成一个氢分子,许多 和氧原子,每两个氢原子重新构成一个氢分子, 氢分子聚集成氢气; 氢分子聚集成氢气;每两个氧原子重新构成一个氧分 许多氧分子聚集成氧气。 子,许多氧分子聚集成氧气。 可见,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被破坏分成原子, 可见,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被破坏分成原子, 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通电
氧气 + 氢气
(H2) + (O2)
(H2O)
•在实验中,有新物质生成吗?水发生了什么变化? 在实验中,有新物质生成吗?水发生了什么变化? 在实验中 •决定元素种类的是什么? 决定元素种类的是什么? 决定元素种类的是什么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交流与反思: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 交流与反思: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构成物质的分子 没有 填 ( 间隔 没有” 发生变化, “有”或“没有”)发生变化,只是分子的 运动状态 和 改 原子 变了;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 重新组 变了;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构成反应物分子的 分子 合成新的 。
挑战自我: 挑战自我: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C ) A.烧开水 B.水结冰 C.电解水 D.蔗糖溶于水 2,下列关于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B ) A、水被污染后,不会给人类造成危害 B、生物体中含量最大的物质是水 C、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D、生活用水不会造成水源污染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水是由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B、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 C、水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D、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二、水是由什么组成的呢?
实 验 摸 Βιβλιοθήκη 器实验现象: 通电一段时间后, 实验现象: 通电一段时间后,电极上出现了气 泡,负极产生的气体与正极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 为2:1 。 正极产生能使带火星的复燃 产生能使带火星的复燃, 在正极产生能使带火星的复燃, 木条复燃的气体—— 氧气 ; 负极产生的气体能燃烧 产生的气体能燃烧, 在负极产生的气体能燃烧, 发出淡蓝色火焰—— 氢气 。
1、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2、氧分子是由氧原子构成的,氢分子 、氧分子是由氧原子构成的, 是由氢原子构成的; 是由氢原子构成的; 3、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4、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 而原子不能再分。 而原子不能再分。 ……
下图是某同学自己设计的装置:用大塑料瓶子截去 瓶底,留瓶口一段约8cm~10cm,瓶口配一胶塞由里 往外塞紧。A、B两极是用镀铬曲别针伸直做成,由塞 子露头处连接导线。试回答: (1)其所用电源为直流电 由图可知A (1)其所用电源为直流电,由图可知A端 其所用电源为直流 正 为 极。 (2)与 (2)与A端相连按的试管中得到的气体 氧气 是 ,可用 带火星的木条 来检 验。 (3)如果与 如果与B (3)如果与B端相连的试管中气体的体积为 8mL,则与A 8mL,则与A端相连接的试管中气体的体 4ml 。 积为
4、有关电解水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B ) A.正极产生一种可以燃烧的气体 B.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是正极产生气体体积的2倍 C.负极产生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D.两极产生的气体都比空气轻 5、能准确描述水的物理性质的是( D ) A、水不能燃烧 B、水电解后能到两种无色气体。 C、水的沸点是100℃ D、在101千帕下,水在4℃时密度最大 6、改善生态环境,我们应该把防止大气和水源污染作为重中 之重。下列可以减少大气和水源污染的措施是( C ) ①控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生长 ②农业上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 ③开展环境科学研究,合理进行工业布局 ④工业“三废”经处理后再排放 ⑤退耕还林还草,退田还湖 A.①②③④⑤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④⑤ D. ①②④⑤
4、化学变化的实质是什么?(“破而立”) 、化学变化的实质是什么?(“破而立” ?(
一、水是地球上最普通、最常见的物质之一, 水是地球上最普通、最常见的物质之一, 你对它有哪些了解呢? 你对它有哪些了解呢?
1、水的存在: 江、河、湖泊、海洋中都含有大量的水(占地 水的存在: 球表面积的四分之三),地壳、大气中都含有 大量的水,各种生物体内也含有水。 2、水的作用: ①农业上用于灌溉和养殖 、水的作用 ②工业上洗涤、溶解、水力发电、交通运输以及 以水为原料制取化工产品等 ③人和动植物的生存都离不开水 3、水的物理性质: 纯净的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 水的物理性质: 的液体。在101千帕时,水的凝固点是0℃, 沸点是100℃, 4℃密度最大,为1g/Cm3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