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城市总体规划2019 2020

合集下载

巴中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参考Word)

巴中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参考Word)

第九条在城市规划区内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各类建设工程项目的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应根据批准的详细规划确定。

未编制详细规划的,因特殊情况按附表二《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最大值控制指标表》的规定,由城市规划部门核定,但必须按法定程序报批。

第十条对拆迁量较大、情况较复杂或建设用地、建设位置特别重要的建设项目,可先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或建筑方案设计,其建筑容积率和建筑密度由经批准的详细规划和建筑方案设计确定。

第十一条对未列入表二的科研机构、大中专院校、中小学校、体育场馆以及医疗卫生、文化艺术、托幼等设施的建筑容积率和建筑密度控制指标按相关法规、规范执行。

第十二条建设用地内有不同性质建筑的,应分类划定建筑用地范围,分别计算建筑密度及容积率。

属商办或商住综合楼的,建筑密度按附表二中公共建筑指标执行,建筑容积率按不同性质的建筑面积核算合成。

商业面积或办公面积达不到建筑面积10%,或者只有底层为商业或者办公的综合住宅,按住宅面积计算,建筑容积率按附表二中住宅的指标执行。

第十三条建设用地红线图是建设工程选址意见书或规划设计条件的附图。

建设用地红线图必须在1:500现状地形图上绘制,图上必须根据需要绘出规划用地范围线、拆迁范围线、道路红线、建筑红线及绿化、气象、水文、堤坝、水利、文物、市政设施保护范围线,并用坐标限定。

图上还须标明车辆出入口方位或位置。

建设用地线、规划用地范围线、拆迁范围线必须闭合,其面积计算精确到平方米。

第十四条中心城区沿城市道路、广场设置的,为社会公众提供终日开放,能自由、便捷直接进入且实际使用面积不小于150平方米的广场、绿地等空间可统作公共开放空间。

建筑物本身功能要求的开放空间,不视为开放空间。

为社会公众提供开放空间可以相应增加建筑面积,增加的建筑面积不计入容积率控制指标。

(一)核定建筑容积率小于2时,每提供1平方米开放空间,允许增加建筑面积1.5平方米;(二)核定建筑容积率大于等于2而小于4时,每提供1平方米开放空间,允许增加建筑面积2平方米;(三)核定建筑容积率大于等于4时,每提供1平方米开放空间,允许增加建筑面积2.5平方米;增加建筑面积总计不得超过核定总建筑面积的5%。

巴中恩阳全域规划项目

巴中恩阳全域规划项目
固定资产投资 进出口贸易总额 社会零售总额
新疆 西藏
甘肃 青海
内蒙 古 宁夏
陕西
四川
重庆
云南
贵州 广西
西部大开发的持续性政策支持
• 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组织编制的《西部大开发“十二 五”规划》,明确加快十一个经济区的建设发展。
•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应对国际金融危 机保持西部地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
合巴中市、恩阳区自身资源基础条件以及产业发展条件,科学遴选优选适配产业,进行合理产业布局规划,帮助恩阳区产业实现集约式规模 化发展和跨越; 4. 城镇体系构建:在总体发展定位的指导下,城市规划、城乡规划实现与产业研究无缝对接,在全区实现合理的空间结构方案,形成产业发展 与城市(城镇)之间的关系耦合;在交通组织、建设用地、重大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方面合理规划,从全域角度落实战略部署,并构 建新型城镇化发展格局,推动城乡统筹。
国家战略背景1: 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建设
宏观背景
构建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建设美丽中国。
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
——“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 式。”
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
——“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 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2004年,刘斌夫在《中国城市走向》首次提出“西三角”概 念;
——2009年两会,时任重庆市常务副市长的黄奇帆向国家提交西三 角经济圈发展提案。
——2009年5月,三省市发改委签署《关于共同打造“西三角”经 济区的工作协议》; • 定义:以重庆为核心的重庆经济圈、以成都为核心的成都经济圈、以 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城市群联合,促进大西南与大西北联手,共同打造中 国第四增长极。其区域大致包括重庆市、成都市和西安市及其周边地 区,总面积20-30万平方公里,包含约50座城市。 • 发展基础:关中-天水经济区与成渝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西安-成 都高铁与成渝高铁建设,加速两大经济区的融合发展; • 战略意义:促进西南与西北的经济联系,促进要素向西部集聚,并辐 射带动西南、西北腹地的发展。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巴中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巴中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巴中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4.02.27•【字号】川府函〔2024〕65号•【施行日期】2024.02.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规划正文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巴中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川府函〔2024〕65号巴中市人民政府、自然资源厅:你们关于审批《巴中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请示收悉。

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巴中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是巴中市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请认真组织实施。

《规划》实施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着力建设全国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示范市和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做强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建设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平台,打造成渝地区绿色产品供给地和产业协作配套基地。

二、筑牢安全发展的空间基础。

到2035年,巴中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378.01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327.12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1673.00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面积控制在160.59平方千米以内。

落实蓝线、绿线、黄线、紫线、历史文化保护线以及防灾减灾等各类控制线,全面锚固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底线。

三、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

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构建“一屏一区、一核三副六廊”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总体格局。

加强生态空间保护,筑牢米仓山生态屏障,强化农牧业特色空间保护利用。

发挥中心城区引领带动作用,打造南江、通江、平昌市域副中心,推动交通干道沿线城镇协同联动发展。

巴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项目前期工作的通知

巴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项目前期工作的通知

巴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项目前期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巴中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8.07.10•【字号】巴府办发[2008]30号•【施行日期】2008.07.1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巴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项目前期工作的通知(巴府办发[2008]30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级各部门,市经济开发区商贸园、工业园管委会:为认真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规范新开工项目管理的通知》(国办发〔2007〕64号)、《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和规范新开工项目管理的通知》(川办发〔2008〕4号)精神,全面落实市委“实施‘四大战略’、推进‘五个突破’,打好老区建设发展翻身仗”的重大战略部署,根据《巴中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项目工作的意见》(巴府发〔2008〕4号)要求,针对我市项目总量不足、投资规模偏小,特别是项目前期工作总体滞后、项目储备不足的实际,现就进一步加强我市项目前期工作通知如下。

一、深化对项目前期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项目是投资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重要载体。

项目从规划、储备、咨询、评估、投资决策到开工建设准备前的一系列必经的前期工作,是推进项目加快实施、促进投资稳定增长的重要基础。

进一步加强项目前期工作和不断提高项目前期工作水平,是增强项目可行性、可操作性,杜绝随意性和盲目性的可靠保证,是增进投资决策科学化、民主化,降低投资成本、防范投资风险、预防投资腐败和提高投资效益的关键环节;是调整优化投资结构,促进优化产业结构的主要途径;是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力促我市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支撑。

因此,各地、各部门务必牢固树立项目前期工作意识,切实增强项目前期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在注重项目可持续发展前提下,积极应对国家宏观调控,准确把握国家投资、信贷支持、土地配套等有关扶持政策,适时启动一批政策推动型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并千方百计加强项目前期工作和提高项目前期工作水平,力求多上项目、上大项目、上好项目,确保每年都有一批项目加快论证、一批项目达到开工建设条件。

2019年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20年)

2019年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20年)

XX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20年)总则1.《XX市城市总体规划(1980─2000年)》于1982年由国务院批准,修订于1988年,经过十多年的实施,XX的城市面貌显著改观,旧城改建和新区建设取得了较大的进展,规划的城市重大基础设施和主要目标已基本实现,城市功能和整体环境得到了相应的改善。

进入九十年代以后,XX相继被批准为对外开放城市、开放港口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城市,党和国家提出进一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以三峡水利枢纽建设和浦东开发开放为代表的长江沿岸经济走廊加速开发,都标志着XX进入了新的重要发展阶段。

根据中共XX市委、XX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改革开放步伐、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建设二十一世纪的现代化国际性城市的战略决策,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的要求,以《XX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1996—2020年)》为指导,特制定XX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20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

2.总体规划本着尊重历史,面向未来,立足XX跨世纪发展的新形势、新格局和新挑战,顺应我国现代化建设总体战略的指导思想,突出“战略性、超前性、适应性、延续性和可操作性”的规划原则,确定规划的重点内容为:(1)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完善市域城镇体系布局,促进城乡协调发展;(2)合理引导城市发展空间,优化城市产业和人口的分布,提高用地集约性;(3)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优化主城功能分区,强化主城服务功能;(4)丰富城市文化内涵,保护历史遗存,继承和发扬独特的历史文化名城风貌;(5)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构筑生态框架,保障城市的可持续发展;(6)完善基础设施系统,提高基础设施服务水平,实现基础设施的现代化。

3.总体规划期限为1996年至2020年,对若干重大问题展望到下世纪中叶。

近期规划期限为2000年。

中期规划期限为2010年。

4.总体规划范围分为市域、城镇地区和主城三个层次。

市域规划范围即XX市行政区域,面积8467平方公里;城镇地区规划范围包括主城、外围7个重点镇及其间的农业和生态用地,面积2256平方公里;主城规划范围以三环路以内地区为主,面积约850平方公里(规划范围具体划分见总体规划基础资料汇编第4部分)。

巴中五大新型工业园区构筑“十二五”经济增长极

巴中五大新型工业园区构筑“十二五”经济增长极

巴中五大新型工业园区构筑“十二五”经济增长极为深入推进“两化”互动战略,开启新型工业化支撑巴中市经济快速增长的新局面。

去年以来,全市按照“追赶跨越、加快发展”的总体要求和建设“两地两区一中心”的目标定位,坚持“一县(区)一园区、一园区一主业”的发展思路,现已规划建设5个工业产业园区,幅员达103平方公里。

市级工业园巴中经开区工业园以食品饮料、机械电子、新材料产业为主巴中经济开发区为省级经济开发区,位于巴中市区东部兴文镇,于2011年5月启动建设,幅员50平方公里,可建设用地30平方公里,其中规划建设工业园区用地面积12平方公里,城市功能区用地面积18平方公里,规划人口35万。

按照“一年奠定基础、三年初具规模、五年新城崛起”的发展规划,围绕“产城一体、园城相融、宜居宜业”的发展思路,巴中经济开发区着力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开放型经济先导区、“两化”互动示范区、现代产业集聚区、生态宜居都市区。

目前,规划有工业园区、仓储物流园区、教育科研园区、商贸园区、金融服务区、商住区等六大功能区。

其中,工业园区以食品饮料、机械电子、新材料三大产业为主。

截至目前,中国交通建设集团、四川建设集团、成都置信集团、成都建丰林业集团等13家企业已与园区签订正式入园合同,投资总额达79.1亿元;香港蛟龙集团、成都浩旺集团、上海达芙妮集团、深圳贝特瑞集团等34家企业已与园区达成意向性投资协议,协议投资额达200亿元以上。

到“十二五”末,力争12平方公里工业园区全部建成,入园工业企业突破80家,实现固定资产投资120亿元,年产值突破200亿元,实现利税20亿元。

县(区)级工业园A 巴州区恩阳工业园以食品、中药材加工业为主恩阳工业园位于巴州区恩阳镇白玉村和石马村,规划面积2.18平方公里,现已开发建设473亩。

园区主要以食品加工、中药材加工为主导产业。

现有入园企业11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8家,总投资额达2.5亿元;另有9户企业已正式竣工投产。

巴中市资源调查报告区域分析与规划

巴中市资源调查报告区域分析与规划

巴中市资源调查报告一,前言1,调查目的:了解家乡资源状况,增强家乡自豪感。

2,调查对象:四川省巴中市3,调查方法:图书馆查阅相关图书和上网搜集先关资料。

4,调查时间:2014年12月6日5,调查主体内容:巴中市的地理位置:地理坐标为东经106度21分至107度45分,北纬31度15分至32度45分。

是四川和陕西的交界地区,四川的北部门户。

距离成都约400公里北距西安650公里,与相邻的达州、南充、汉中及宝成铁路、襄渝铁路距离都在200公里左右。

辖巴州、通江、南江、平昌四区县,250个乡(镇)、2354个村。

二,巴中市主要资源调查:1,森林资源:图表4巴中南江森林资源丰富巴中市位于川东北米仓山南麓,全市林地面积984万亩,森林覆盖率54%,林木蓄积量3652万立方米,区划界定生态公益林面积466万亩,商品林568万亩,我市通江县2008年被列为全省生态效益补偿试点县,试点面积60万亩。

全市有国家级森林公园4个,省级自然保护区2个,市级自然保护区1个。

“十一五”期年森林采伐限额44.1579万立方米,其中商品材11.348万立方米,非商品材32.8094万余立方米,年森林实际消耗量近39万立方米,年森林增长量130万立方米,年净增90万立方米。

全市森林面积、蓄积持续增长,林分质量逐年不断提高,从根本上奠定了绿色巴中、生态巴中地位。

在这些丰富的森林资源中,共有木本植物九十一科,二百三十三属,六百余种。

特别是南江的光雾山原始森林保存完整,被专家成为“四川盆地北缘山地重要基因库”南江境内的巴山水清杠被英国剑桥大学皇家物种协会鉴定为世界稀有树种,被列为世界保护树种,是生产各类人造板和家具上等的优质木材。

林副产品丰富,银耳香菇核桃板栗银杏生漆杜仲黄柏厚朴等畅销三十六个国家和地区,通江县陈河乡被誉为“中国银耳之乡”。

林下蕨菜山露菜等已批量出口日本新加坡等国。

2,动物资源巴中市共有野生动物一百九十九种,其中兽类五十六种,鸟类一百二十三种,爬行类一十四中,两栖类十一种,鱼类七十六种。

巴中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巴中市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

巴中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巴中市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

巴中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巴中市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巴中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4.03.19•【字号】巴府发〔2024〕5号•【施行日期】2024.03.1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正文巴中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巴中市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巴府发〔2024〕5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巴中经开区、文旅新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直属事业单位,有关单位:现将《巴中市碳达峰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巴中市人民政府2024年3月19日巴中市碳达峰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决策,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扎实推进全市碳达峰行动,确保实现碳达峰目标,夯实碳中和工作基础,根据《四川省碳达峰实施方案》,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十二届二次三次四次全会和市第五次党代会、市委五届五次六次七次全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长期和短期、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

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引领,以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为关键,以科技和制度创新为动力,稳妥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确保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

(二)工作原则。

坚持统筹部署,综合考虑全市发展定位、产业基础、重大项目布局、能源资源禀赋等方面,科学制定碳排放目标任务。

坚持资源节约,大力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持续降低单位产出能源资源消耗和碳排放,积极倡导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秦巴山区 (四川部分 )扶贫开发规划纲要》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巴中革命老区发展的意见》(川府函 [2009]228
号)
?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全面突破 ——使得巴中原有的劣势区位转变为优势区位,成为串联 “成渝经济区与关天经济区”的交通枢纽
?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速
?国家将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作为“十二五”时期的重要战略 任务
巴中市城市总体规划 (2019-2020)
纲要阶段重点问题讨论
城市总体规划修编背景
?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指标
按照新《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2019年1月1日实施),现状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对规划人均建 设用地指标有较大影响。
?产业结构的调整
城市发展新阶段强调的是两化互动、产城一体的发展
?交通体系
市域交通布局较大调整——强化市域内中心城市与周边三县之间的快速交通 中心城区综合交通网络的调整
?市域城乡统筹
——统筹区域的人口、产业、基础设施以及公共设施的布局
?规划区拓展
——在市域与中心城区之间增加规划区的控制
?城市用地发展方向的调整 ?用地规模与人口规模
——规划中心城区的人口规模与用地规模均有较大突破
天然气制烯烃(NG-MTO)及深加工的石 的产业项目,翁福磷硫化工和氟化工等以气
化项目
协同发展的产业项目。
巴中未来化工产业发展应与达州 错位发 展,相互补充,并不断向天然气的精深 加工发展。最终形成 有机化工、合成材 料和精细化工相结合的天然气化工生产 基地。
达州 的天然气化工已经向精细化工发展。
重点问题 2——市域城乡统筹
规划构建以巴中市为核 心,辐射市域内三县的 “半小时”经济圈。
重点问题 2——市域城乡统筹
主动对接《四川省域城镇体系规划》,避免新一 轮的发展机遇期内又被边沿化。 ?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交通、水利、电力等) ?产业引导与发展主导方向 ?人口规模 ?用地规模
明确市域城镇空间发展模式: 促进人口和 产业向中心城市、重点城镇集聚,提升城 市和重点镇的竞争力和聚集力。
重点问题 1——城市性质
? Strength (优势)
?矿产资源丰富 ?森林绿色资源:森林覆盖率达到 53% ?红色旅游资源:全国第二大苏区
? W(劣势)
?经济总量小、产业层次低、基础薄弱
( 2019 年GDP全省排名 19名)
?交通限制因素
? O(机遇)
?西部大开发向纵深推进 ?对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加大
? T(挑战)
?周边城市产业同质性竞争 ?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
重点问题 1——城市性质
关 中 天 水 经 济 区
旅游产业
巴中在成渝经济区与关中天水经济区内产业对接引导 旅游产业
文化产业 资源加工 装备制造
装备制造
冶金建材
天然气精细 化工
农副产品 加工
生物制药
航空航天
装备制造
汽车、摩 托车制造
重点问题 2——市域城乡统筹
明确市域城镇空间发展模式,促进 人口和产 业向中心城市、重点城镇集聚,提升城市和 重点镇的竞争力和聚集力。
城镇空间结构: 一主三副五廊三区
电子信息 航空航天 冶金和材料
化工
轻纺食品 生物制药
成渝经济区主导产业
重点问题 1——城市性质
年产气能力 发展 目标
项目
巴中
78亿立方米 四川天然气能源化工发展区
达州
100亿立方米 中国西部天然气能源化工基地
天然气生产合成氨及其后加工;以乙炔 九源化工三聚氰胺等以气为原料的产业项目,
制1,4丁二醇以及1,4一丁二醇的深加工; 川投天然气发电、正源微玻纤等以气为燃料
对外交通网络:
“三纵”即成都经南部经巴中至陕西 (在建)、 重庆经巴
中至陕西 (初设阶段); 南充经巴中至汉中 (规划)
“三横”即广元经巴中至达州 (广巴通车、巴达在建) ;
绵阳经巴中至万源 (规划); 广元经巴中至达州 (在建) ; “两环” 即巴城绕城环线 (规划)、 环巴中旅游快速通道 (规划); “一航” 即航空运输(规划)。
国家森林城市评价的主要控制指标: 1.城市森林覆盖率南方城市达到 35% 以上,北方城市达到 25% 以上 ; 2.城市建成区 (包括下辖区市县建成区 )绿化覆盖率达到 35% 以上,绿地率达到 33% 以上,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9平方米以上,城市中心区人均公共绿地达到 5平方米以上 ; 3.城市郊区森林覆盖率因立地条件而异,山区应达到 60% 以上,丘陵区应达到 40% 以上。
城市等级提升后带来的若干重大问题: 原有公共设施规模的扩大 与区域性公共设施的增加 ?铁路、公路、机场的选址; ?大型公共设施的定点、定量; ?人口规模与用地规模的变化
? 现代森林公园城市
现代——主要体现产业发展 森林——主要体现在城市周边山体的利用 公园——主要体现在城市中心城区内公园的小而多密布
? 红色之城
——作为革命老区,红军文化和景点众多,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 绿色产业基地——
?旅游产业 (旅游目的地、城市旅游配套加工业、旅游服务) ?绿色食品生产基地 ?清洁能源和天然气化工产业 ?特色资源新材料加工基地 ?机械电子产品配套加工基地 ?医药健康产业等
? 中心城市
——作为川陕渝三省市交接地带,区域交通逐渐改善,为巴中市成为川 陕渝边界地区交通枢纽和商贸物流业的发展奠定基础,推动巴中成为该 地区中心城市。
市域人口: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规划引导 南江、通江 人口向巴中市 中心城 区集聚; 争取 平昌 人口向巴中市的集中。 乡村人口 向县城、重点镇、中心村 集中。
南江 通江
平昌
重点问题 2——市域城乡统筹
产业向园区集中:
规划市域内主要企业向巴中经 济开发区集中;其它乡镇企业 向工业园区集中。
六个工业组团
?巴中经济开发区组团 ?平昌星光工业园区组团 ?南江建材工业园区组团 ?通江工业园区组团 ?驷马工业园区组团 ?乐坝—正直组团
?重大基础设施
——巴中机场、快速铁路的建设等
重点问题
1. 城市性质 2. 市域城乡统筹 3. 规划区范围的确定 4. 城市发展方向探讨与城市功能结构 5. 中心城区综合交通 6. 中心城区用地规划 7. 中心城区重大基础设施规划
重点问题 1——城市性质
城市性质: 全国第二大苏区、 红色之城 ,西部绿色产业基地、 绿色之城 ,川陕渝边界地区 中心城市 ,川 东北重要的 现代森林公园城市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