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山PPT课件

合集下载

佛教—普陀山.ppt111. ppt

佛教—普陀山.ppt111.     ppt

到普陀山必看的景点
• 普陀山三寺: 普济禅寺、法雨禅寺、慧济禅寺 • 普陀山三宝: 多宝塔、杨枝观音碑、九龙藻井 • 普陀山三石: 磐陀石、心字石、二龟听法石 • 普陀山三洞: 朝阳洞、潮音洞、梵音洞 • 普陀山十二景:莲洋午渡、短姑圣迹、梅湾春晓、磐陀夕
照、莲池夜月、法华灵洞、 • 古洞潮声、朝阳涌日、千步金沙、光熙雪霁、茶山夙雾、
2 绿色营销概念泛化
3 绿色旅游产品层次太低
旅行社把亲近自然与参与性混为一谈,缺 乏在“亲密接触”自然层次上的提高层次的 学习自然、探索自然及专门层次上的自然保 护内容的设计。
绿色导游服务
生态旅游强调“认识自然、 学习自然、保护自然”。 在旅游过程中,导游肩负 着组织者、服务者、讲演 者等多重角色。
导游应通过讲解,让旅 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生态环 境等较高层次的内容有所 了解,对景区的优美环境 有着亲身的体会、和谐的 交流。
李儒飞
绿色教育
旅行社对旅游者开展的教 育内容大致应有:对生态 保护重要性的认识,目的 地的生态、人文情况,进 行生态旅行的行为规范及 注意事项,目的地的有关 生态保护的法律、规定, 符合生态旅行的行李物品 及垃圾处理措施,有助于 旅游目的地的生态保护和 经济发展的援助计划等。
2 开展了创建示范区活动,进一步 优化了景区环境
3 整顿了旅游市秩序,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了景区管 理
加大了外宣促销力度
近年来,普陀山管理局投入巨资成功地举办了首届中国南海 观音文化节和第十四届《普陀山之春》旅游节,新拍摄了 《中华普陀山》等高文件次电视风光片,还先后到日本、菲 律宾、新加坡、韩国等国家和国内的杭州、北京、新疆、广 东、山西、四川、安徽、武汉、无锡、苏州等省市进行旅游 促销活动,散发《普陀山导游图》、《普陀山旅游丛书》、 《普陀山画册》等旅游宣传品近万册,巩固和建立了一批国 内外客源市场。同时经常邀请海内外媒体记者来山采风,全 方位宣传普陀山得天独厚的风景旅游资源和优美的环境、优 质的服务,进一步提高了普陀山的知名度,招徕了大批海内 外香游客来山礼佛和游览观光。普陀山不仅成了国内和东南 亚一带旅游热量点,而且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取得了令 人羡慕的成绩,旅游经济收入已连续4年超7亿余元,今年可 首次突破8亿元。

南普陀介绍PPT

南普陀介绍PPT

此外,南普陀寺院里还有钟鼓楼、功德楼、海会楼、普照楼、太虚图书 馆、佛学院教室、养正院、万寿塔等建筑,其中的佛学院为1925年,是 国内最早的佛教学府。
南普陀寺还有一个吸引人的地方,那就是素斋。南普陀素饼远近闻名。 南普陀素菜以其清纯素雅的独特风味驰名中外,厨师调煮制作,严守素 菜素料作的工艺,革除素菜仿制腥的传统,以素菜素名而独树一帆,既 讲究色.香.味,又讲究形.神.器,一道菜一个雅名,神韵高雅,诗情画意。 其中"半月沉江"这道菜最为有名。
天王殿位于寺院中轴线的最前端,前殿正中供奉笑容可掬的弥勒佛,两
侧立有怒目环视的四大天王,殿后有韦陀菩萨覆掌按杵而立,威武异常

大雄宝殿是整个寺院的中心,具有典型的闽南佛殿的特点, 大殿正中供奉三世尊佛高大的塑像,殿后供奉西方三圣。
在大雄宝殿两侧各有9尊罗汉像,这就是18罗汉
大悲殿呈八角形三重飞檐,中间藻井由斗拱层层迭架而成,无一根铁钉, 构造极其精巧;殿内正中奉祀观音菩萨,其余各面为48臂观音,造型优 美、姿态多样
南普陀
门票:3元/人 最佳旅游时间:南普陀寺每年有5次大型法会,即正月十六日 至正月十八日的拜三千佛法会,四月初八日的浴佛大法会, 七月十五日的盂兰盆大法会,十月十五日至十月二十一日的 水陆法会和十二月初八至十二月十七的拜万佛大法会。
பைடு நூலகம்


南普陀寺是厦门著名古刹,居于鹭岛名山五老峰 前,背依秀奇群峰,面临碧澄海港,风景绝佳。 南普陀寺始建于唐末五代,初称泗洲院。北宋僧 文翠改建称无尽岩。元废。明初复建,更名普照 寺。明末诗僧觉光和尚迁建于山前,殿堂院舍齐 备,住僧常达百余众,清初又废于兵祸。清康熙 二十二年( 1684 年),靖海候施琅收复台湾后驻 镇厦门,捐资修复寺院旧观,又增建大悲阁奉观 音菩萨,并以之与浙江普陀山观音道场相类比, 更名为南普陀寺,此后数百年来,经历代主持景 峰、省己、喜参诸和尚多次重修扩建,至民国初 年,已构成三殿七堂俱全的禅寺格局,成为近代 闽南最具规模的名刹 。

普陀山介绍ppt课件

普陀山介绍ppt课件
海天佛国
——普陀山
1
普陀山简介
普陀山,位于浙江 舟山,与山西五台 山、四川峨眉山、 安徽九华山并称为 中国佛教四大名山, 是观世音菩萨教化 众生的道场。普陀 山是舟山群岛1390 个岛屿中的一个小 岛,形似苍龙卧海, 面积近13平方公里, 与舟山群岛的沈家 门隔海相望,素有 “海天佛国”、“南海 圣境”之称。
法雨寺又名后寺,坐落在普陀 山白华顶左,是普陀山三大寺 之一。明万历八年(1580年) 僧人大智真融始建,初名海潮 庵,后改称海潮寺、护国镇海 禅寺。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 兴修大殿,并赐“天花法雨”匾额, 故得今名。 第一重天王殿, 第二重玉佛殿, 第三重大圆通殿,第四重御碑 殿,第五重大雄宝殿,第六重 方丈殿(旧藏经阁)。各重建 筑均在清康熙年间的不同时期 兴建,都有一定的来历与不同 程度的破坏和修复。
2
普陀山简介
地处浙江省杭州湾东南海中的 普陀山,峰壑竞秀,奇石嶙峋, 花木葱茏,泉流掩映,金沙雪 浪,风光旖旎。如普陀旧志云: “名山胜境,本仙真栖息之乡, 绝岛荒嵎,为贤者避世之地。 伊人宛在,游子关情。”
普陀山的三座寺庙分别为法雨 禅寺、普济禅寺和慧济禅寺, 均为历史悠久的重要宗教建筑。慧济禅寺,亦称佛顶山寺, 位于佛顶山上。属全国重点 寺院。原只有石亭供佛,明 万历间,僧圆慧劈石筑庵, 取名“慧济”。清乾隆五十八年 (1793),临济宗僧恒学建 大雄宝殿、玉皇殿、大悲楼、 斋楼等,扩庵为寺。嘉庆元 年(1796)初开钟板,挂单 安众。光绪三十三年 (1907),僧德化请得《大 藏经》镇寺。随后经文质和 尚等大力扩建,遂成巨刹。 规制与普济禅寺、法雨禅寺 鼎峙。
4
普济禅寺
寺前身为后梁贞明二年(916)始 建之不肯去观音院。宋元丰三年 (1080),朝廷赐银扩建,赐额 “宝陀观音寺”,香火渐盛。 第一重为御碑殿,第二重为天王 殿,第三重为圆通宝殿,第四重 为藏经楼,第五重为方丈殿,第 六重内坛,第七重为灵鹫楼。

南普陀PPT (1)

南普陀PPT (1)
天王殿Fra bibliotek大悲殿
• 大悲殿是寺院的另一主殿,奉千手千面观 音。清初施琅始建,称大悲阁 为南普陀改称 之由来。殿立于大雄宝殿后石砌多角形高台 上,中隔两段石阶近三十级。主殿呈八角形三 重飞檐,中间藻井由斗拱层层迭架而成,造型 巧妙,结构严密,俗称蜘蛛结网。闽南信众崇 奉观音菩萨,香火鼎盛。

藏经阁
藏经阁是中轴线上的最高层建 筑,为歇山重檐式双层楼阁, 一层为法堂,是僧人讲经说法 的地方,二层为玉佛 殿,内供 28尊缅甸玉佛,并藏有数万卷 古今中外的佛典经书及一些珍 贵的文物。 藏经阁里珍藏有缅甸玉佛, 宋代古钟、香炉,明代铜铸八 首二十四臂观音清代瓷制济公 活佛以及大量佛典经书著名的 有《明大藏经》《日本大藏经 》等。 藏经阁 后有摩崖石刻多处, 其中有块大石,镌刻着一个特 大的“佛”字,高一丈四宽一 丈,粗犷豪放雄健有力,为国 内罕见。
南普陀素斋: 南普陀寺的素斋独具特 色,素斋因南普陀寺而闻 名,素斋又为南普陀寺吸 引了更多的信众和游客, 素斋变成了南普陀寺的一 宝。南普陀寺的素菜以其 清纯素雅的独特风味驰名 中外。厨师烹调制作严守 素菜素料素做的工艺革除 素菜仿制荤腥模样的传 统,以素菜素名而独树一 帜,既讲究色、香、味, 又讲究形、神、器,一道 菜一个雅名,神韵高雅, 诗情画意。南普陀的素菜 中有“鹭岛南韵”、“前 程似锦”、“香泥藏 珍”、“爆竹迎春”、 “金盅献瑞”等等,红黄 蓝绿,五彩缤纷。其中以 “半月沉江”这道菜尤为 有趣。
二、南普陀历史

南普陀寺始建于唐末五代,北宋僧文翠改建称无尽岩。元朝废了。明朝初重 新建设,改名为普照寺。清康熙二十三年,靖海候施琅收复台湾后驻镇厦 门,捐资修复寺院旧观,又增建大悲阁奉观音菩萨,并以之与浙江普陀山观 音道场相类比且在浙江普陀山的南面,更名为南普陀寺。民国十三年,推选 云门派裔会泉和尚为首任方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地方政府曾多次 拨款维修殿宇院舍。文革十年动乱,寺院历经浩劫。文革后,国家落实宗教 政策,政府重视寺院复建。 建国后,一度蹶而复振。而今,新构楼堂院舍, 鳞次栉比;重修梵宇琳宫,金碧辉煌;常住数百僧众,梵行庄严;复办闽南 佛学院,教学相长。古刹新生,法运昌隆,臻历史之鼎盛,划时代之光辉。

《锦州北普陀山》课件

《锦州北普陀山》课件

自然景观方面,北普陀山的奇 峰、怪石、古树、清泉等景观 独具特色,给人以美的享受。
02
锦州北普陀山风景
主要景点
01
02
03
千佛洞
位于北普陀山核心区域, 内有大量佛像,是游客必 游之地。
观音阁
供奉观音菩萨,建筑风格 独特,是北普陀山的标志 性建筑。
石林
由各种形态奇特的石头组 成,是自然景观和人文景 观的完美结合。
佛教教义
锦州北普陀山的佛教教义强调慈悲 、智慧和觉悟,吸引了众多信众前 来朝拜和修行。
民间艺术
民间音乐
锦州北普陀山的民间音乐具有浓 厚的地方特色,如鼓乐、笙等传 统乐器演奏的音乐,给人以美的
享受。
民间舞蹈
这里的民间舞蹈形式多样,如龙 舞、狮舞等,是中华传统文化的
重要组成部分。
民间工艺
锦州北普陀山的手工艺品制作技 艺精湛,如刺绣、剪纸等,是民
自然景观
奇峰异石
北普陀山地形独特,有多 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峰异石,如“石猴望 海”、“狮子峰”等。
森林覆盖
山上森林覆盖率高,植被 丰富,空气清新,是天然 的大氧吧。
溪流飞瀑
山中有多个溪流和飞瀑, 如“九曲溪”、“玉龙瀑 布”等,景色优美。
人文景观
寺庙建筑
北普陀山有多处寺庙建筑,如“大雄 宝殿”、“天王殿”等,具有深厚的 历史文化底蕴。
旅游产品创新
结合市场需求,开发多元化、个性化的旅游产品 ,满足游客的多样化需求。
旅游设施完善
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旅游服务水平,提 高游客满意度。
环境保护措施
生态保护
加强对锦州北普陀山生态环境的保护,严禁乱砍乱伐、非法捕猎 等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

普陀山南海观音文化节活动策划PPT

普陀山南海观音文化节活动策划PPT

VS
道具布置
结合活动主题和节目内容,设计并制作相 关道具,如舞台背景、观众席装饰等,营 造浓厚的观音文化氛围。
宣传物料制作:宣传册、邀请函等
宣传册制作
设计并制作精美的宣传册,内容包括普陀山 南海观音文化节的介绍、活动亮点、节目安 排等,方便嘉宾和游客了解活动信息。
邀请函设计
针对嘉宾和重要合作伙伴,设计并制作精美 的邀请函,体现活动的专业性和高品质。
团队分工协作
成立策划组、执行组、宣传组等,明确各组职责,确保活动顺利进 行。
安保措施
与公安、消防等部门沟通协作,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定详细的安全保卫方案,确保活 动期间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06
活动预算与招商方案
资金来源及预算分配
政府拨款
积极向政府申请资金支持,包括文化、旅游等相关部门。
企业赞助
寻求与活动相关的企业合作,如旅游、酒店、餐饮等行业,提供资金或物资支持。
经验总结与分享:成果展示、表彰先进等
成果展示
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活动成果,包括活动亮点 、精彩瞬间等。
表彰先进
对在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志愿者、工作人员等进行表彰 和奖励,以激励更多人积极参与类似活动。
经验分享
组织参与者进行经验分享和交流,总结活动中的成功 经验和不足之处,为今后的活动策划提供参考。
南海观音
普陀山标志性建筑之一,高33米 ,重70余吨,为铜质观音立像, 手持净瓶和杨柳枝,面容慈祥, 衣袂飘飘。
文化节历史与意义
文化节历史
普陀山南海观音文化节已有数十年历 史,逐渐成为国内外知名的佛教文化 盛会。
文化节意义
弘扬观音文化,促进佛教文化交流, 推动普陀山旅游经济发展,增进社会 和谐。

浙江大地精品游之普陀山(高中选修课)

浙江大地精品游之普陀山(高中选修课)

• 慧济禅寺建于佛顶山上,又名佛顶山寺。 是普陀山第三大寺,建筑倚山势而建,颇 具江南园林特色。正殿大雄宝殿正中供奉 释迦牟尼及二弟子佛像,这是普陀山寺庙 中主殿不供奉观音而供奉佛祖唯一的一座 寺庙。在岛上最高处供奉佛祖,以示信徒 对佛祖的崇敬。
磐陀石
• 磐陀石相传是观音大上说法处,石上有 “磐陀石”(候继高书)“大土说法处”、 “金刚宝石”、“西天”、“天下第一石” 等题刻。磐陀石上凿有石阶,可缘梯而上 到石顶。每当夕阳西下,石披金装,灿然 生辉,人们如能在此时登上石顶,环眺山 海,洋洋大观,景色壮奇,”磐陀夕照”, 便成为普陀山之一大奇观。
• 据传观世音菩萨曾在此石上讲说“心经”。佛家 以修心为上,人们到普陀山礼佛,都喜欢到心字 石,或绕着心字环行抚摩,或坐在心字中摄影留 念,以作对佛诚心或人间友情的象征。 • 有《心字石》诗云:“海山胜迹在西天,一字红 心耀眼光。恒作人间功德事,是心即佛量无前。” • 心字石右上方约5米处的峪谷间有一石向外伸展, 隐现于草莽荆棘之间,其状酷如蛇头。距此石不 远处的西天门西侧又有一石,形肖似蛤蟆,翘首 向蛇,坦然自若。传说有一蟒蛇精经观音菩萨指 点而得道。一天,观音菩萨在蛇背上放上一只蛤 蟆,以试蛇心,可那蟒蛇寂然不动,丝毫没有伤 害蛤蟆之意……这便是“佛试蛇心”故事的由来。 后来便有人在蛇首右左下角平坡巨石上刻了个大 大的“心”字,更是妙笔点题,耐人寻味。
• 观世音菩萨是西方极乐世界 “阿尼托佛” 坐下的上首菩萨,同大势菩萨一起是阿弥 陀佛的胁侍菩萨,誉为“西方三圣”。 (即释迦穆尼佛、地藏王菩萨、观世音菩 萨) • 观世音菩萨同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地藏 王菩萨、称为佛教上的四大菩萨。 • 观世音菩萨是最勤奋、最精进、最不爱休 息的千手千眼的观世音菩萨
• 寺内中轴线上依次为御碑殿、天王殿、大圆通殿、 法堂、藏经阁、方丈殿、内坛,两厢有钟鼓楼、 祖师殿、罗汉堂,还有普门、文殊、普贤、地藏4 个配殿,称得上是“五步一楼,十步一阁”。 • 主殿大圆通殿,宽敞雄伟,百人共入不嫌宽,千 人齐登不觉挤,人称“活大殿”。大殿正中塑高 8.8米毗卢观音坐像,妙相庄严,身旁站着善财童 子和龙女;两壁各塑有16尊不同形象与身份的观 音化身,称“三十二应身”,以示观音“法力广 大”,能以各种形象显于世间,“随类化度”, 是全国最精彩的观音大殿。

普陀山景区介绍-普陀山景点PPT(经典版)

普陀山景区介绍-普陀山景点PPT(经典版)

பைடு நூலகம் 1
景区概况
景区概况
普陀山
普陀山,位于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杭州湾南缘,舟山群岛东部海域,相传是观世音菩萨教化众生的道场。
国家重点风景名 胜区
世界文化遗产
国家文化产业示 范基地
国家5A级景区
景区概况
普陀山地形呈菱形状,是舟山群岛1390个岛屿中的一个小岛, 形似苍龙卧海,面积12.52平方千米,与舟山群岛的沈家门隔海 相望,素有“海天佛国”、“南海圣境”之称,南北长8.6千米,东西 宽约3.5千米,岸线长30千米。中部佛顶山天灯台最高,海拔 291.2米,向四面延伸,西为茶山,北为伏龙山,东为青鼓垒山, 东南为锦屏山、莲台山、白华山,西南为梅岑山,主峰均在100 至200米间,连绵起伏。
2
景区历史
景区历史
据史书记载,早在2000多年前,普陀山即为道人修炼之 宝地。普陀山名几经更变。春秋越王勾践时(前497年— 公元前465年)与舟山等岛统称甬东。
相传西汉成帝时(前32年—7年),南昌尉梅福来山隐居, 采药炼丹,自此称梅岑山。普陀山作为观音道场初创于 唐代。
普陀山
1958年起,因受“左”的影响和“文化大革命”之各乱, 党的宗教政策遭严重破坏,宗教活动一度中止,粉 碎“四人帮”之后,党的宗教政策得以重新落实。
普陀山景区介绍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contents目录景区概况overviewscenicspot01景区历史historyscenicspots02主要景点mainattractions03旅游攻略tourismstrategy04overviewscenicspot景区概况景区概况普陀山普陀山位于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杭州湾南缘舟山群岛东部海域相传是观世音菩萨教化众生的道场国家5a级景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遗产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景区概况普陀山地形呈菱形状是舟山群岛1390个岛屿中的一个小岛形似苍龙卧海面积1252平方千米与舟山群岛的沈家门隔海相望素有海天佛国南海圣境之称南北长86千米东西宽约35千米岸线长3千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陀山简介(三)
普陀山四面环海,风光旖旎,幽幻独特,被誉为“第一人 间清净地”。山石林木、寺塔崖刻、梵音涛声,皆充满佛国 神秘色彩。岛上树木丰茂,古樟遍野,鸟语花香,素有“海 岛植物园”之称。全山共有66种百年以上的树木1221株。 除千年古樟,还有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我国特有的珍稀 濒危物种普陀鹅耳枥。岛四周金沙绵亘、白浪环绕,渔帆竞 发,青峰翠峦、银涛金沙环绕着大批古刹精舍,构成了一幅 幅绚丽多姿的画卷。岩壑奇秀,磐陀石、二龟听法石、心字 石、梵音洞、潮音洞、朝阳洞等。大多名胜古迹,都与观音 结下了不解之缘,流传着美妙动人的传说。它们各呈奇姿, 引人入胜。普陀十二景,或险峻、或幽幻、或奇特,给人以 无限遐想。
普陀山概要
普陀山简介 四海尊崇 典故传说 普陀山景点 文化活动 奇异天象 总结
普陀山简介(一)
普陀山是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 素有“海天佛国”、 “南海圣境”之称,同时也是著名的海岛风景旅游胜地。
普陀山是东海舟山群岛中的一个小岛,南北狭长,面积 约12.5平方公里。岛上风光旖旎,洞幽岩奇,古刹琳宫,云 雾缭绕。普陀山与九华山、峨嵋山、五台山合称中国佛教四 大名山,而且又以山、水二美著称的名山,普陀山这座海山, 充分显示着海和山的大自然之美,山海相连,显得更加秀丽 雄伟。 是全国最著名最灵异的观音道场,佛教圣地,其宗 教活动可追溯于秦。至唐朝,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促进了 普陀山观音道场的形成,并迅速成为汉传佛教中心,传至东 南亚及日、韩等国。至清末,全山已形成3大寺、88禅院、 128茅蓬,僧众数千。寺院无论大小,都供奉观音大士。可 以说是“观音之乡”了。每逢农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 月十九分别是观音菩萨诞辰、出家、得道三大香会期,全山 人山人海,寺院香烟缭绕,一派海天佛国景象。
自观音道场开创以来,观光揽胜者络绎不绝。宋陆游、 明董其昌等历代名士,都先后登山游历。历朝名人雅士、文 人墨客,或吟唱,或赋诗,留下了大量珍贵的诗文碑刻,使 普陀山文物古迹极为丰厚;唐宋元明清五朝近20位帝王为了 祈求国泰民安,特遣内侍携重礼专程来普陀山朝拜观音。明 太祖朱元璋、清圣祖康熙还多次召见普陀山高僧,赐金、赐 字、赐佛经、赐紫衣,礼遇有加;新中国历任中央领导人也 都亲自莅临普陀山视察、指导工作。五朝恩宠,千年兴革, 佛国香火,由是鼎盛,赫赫声名,广播远扬。
海天佛国 观音道场
四海尊崇 (四)
历经数十年艰辛的建设、开发和保护,普陀山风景名胜区 管理日趋规范化、制度化,旅游秩序井然,景区社会稳定, 相继荣获了“国家级安全山、文明山、卫生山”、国家5A 级旅游区、全国旅游消
费者权益示范单位、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等荣誉, 还通过了ISO14001环境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和获得全国第 四家ISO14001国家示范区荣誉等。
普陀山四面环海
四海尊崇 (一)
每年农历二月十九观音诞辰日、六月十九观音得道日、九 月十九观音出家日,四方信众聚缘佛国,普陀山烛火辉煌、 香烟燎绕;诵经礼佛,通宵达旦,其盛况令人叹为观止。每 逢佛事,屡现瑞相,信众求拜,灵验频显。绵延千余年的佛 事活动,使普陀山这方钟灵毓秀之净土,积淀了深厚的佛教 文化底蕴。观音大士结缘四海,有句俗语叫:“人人阿弥陀, 户户观世音”,观音信仰已被学者称为“半个世界的信 仰。”
优越的人文环境、一流的旅游服务使普陀山常年游人如 织,四季佛事不断。2004年接待游客230多万人次。每年 三大香会节以及中国普陀山南海观音文化节、“普陀山之春” 旅游节期间,游客更多,香火更旺。路上行人摩肩接踵,虔 诚朝拜,一派“海天佛国、琉璃世界”庄严而又繁荣的景象。
四海尊崇 (二)
普陀山的佛教历史悠久,作为观音道场初创于唐代。唐大 中(公元847—860)年间,有梵僧(又说西域僧)来山礼 佛,传说在潮音洞目睹观音示现。唐咸通四年(公元863), 日僧慧锷从五台山请得观音像回国,途经普陀山海面时触新 罗礁受阻,于潮音洞登岸,留佛像于民宅中供奉,称“不肯 去观音院”,观音道场自此始。宋元两代,普陀山佛教发展 很快。宋干德五年(公元967),赵匡遗内侍(太监)王贵 来山进香,并赐锦幡首开朝廷降香普陀之始。元丰三年(公 元1080),朝廷赐银建宝陀观音寺(即今前寺)。当时, 日韩等国来华经商、朝贡者,也开始幕名登山礼佛,普陀山 渐有名气。绍兴元年(公元 1131年)宝陀观音寺主持真歇 禅师奏请朝廷允准,易律为禅,山上700多渔户全部迁出, 普陀山遂成佛教净土。嘉定七年(公元1214),朝廷赐钱 万锣修缮圆通殿,并指定普陀山为专供观音的道场,与五台 山(文殊道场)、峨眉山(普贤道场)、九华山(地藏道场) 合称为我国四大佛教名山。
普陀山简介(二)
普陀山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44个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之 一,AAA***国家旅游区,全国文明山、卫生山,浙江省唯 一的ISO14000国家示范区。普陀山位于舟山群岛东部海域, 与世界著名渔港沈家门隔海相望,在浙江省舟山岛东侧,属 于舟山市。浙江沿海渔民早就来此捕鱼,最早寺庙建於858 年,由日僧慧锷主持其事。现有普济寺、法雨寺、盘陀庵、 灵石庵等寺庙和潮音洞、梵音洞等名胜。
普陀山全国著名的观音道场,其宗教活动可溯于秦。原始 道教及仙人炼丹遗迹随处可觅。唐大中元年(公元847年) 有梵僧来谒潮音洞,感应观音化身,为说妙法,灵迹始著。 唐咸通四年(公元863年)日僧慧锷大师从五台山请观音像 乘船归国,舟至莲花洋遭遇风浪,数番前行无法如愿,遂信 观音不肯东渡,乃留圣像于潮音洞侧供奉,故称“不肯去观 音”。后经历代兴建,寺院林立。鼎盛时期全山共有4大寺、 106庵、139茅蓬,4654余僧侣,史称“震旦第一佛国”。
四海尊崇 (三)
普陀山凭借其特有的山海风光与神秘幽邃的佛教文化,很, 早在2000多年前,普陀山即为道人修炼之宝地。秦安其生、 汉梅子真、晋葛雅川,都曾来山修炼。普陀山作为中国古代 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唐代就成为日本、 韩国及东南亚国家交往的必经通道和泊地。至今山上仍留有 高丽道头、新罗礁等历史遗迹,流传着韩国民族英雄张保皋 等事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