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美丽乡村规划编制思考

新一轮美丽乡村规划编制思考
新一轮美丽乡村规划编制思考

新一轮美丽乡村规划编制思考

摘要:广州的美丽乡村规划是本着对前几轮乡村规划的经验的继承与不足的批判,于2012年提出的。本文先回顾前几轮乡村规划的优缺点,并进行规划理论

研究综述,再以蒙花布村的美丽乡村规划为例,具体阐述了美丽乡村规划的可实施、可管理、可推广的特点,并总结了美丽乡村规划的突破点。

关键词:乡村规划;美丽乡村规划;蒙花布村

1美丽乡村规划的由来

随着全国范围内新型城镇化政策的推进及实施,全国各地新一轮的村庄规划、美丽乡村试点规划及建设工作开展得轰轰烈烈。

如何增强农村的发展活力?城乡一体化发展是新型城市化的本质特征,而建

设美丽乡村正是城乡一体化的重要载体。通过优化提升乡村人居环境,让农民喝

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清新的空气,生活在景色优美宜人的环境中,感受和体会幸福,这是新型城市化进程的必需之路。而建设美丽乡村的重点则在于政府加大对

农村的反哺力度,并大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升农村自身造血能力。

2011年12月12日广州市长办公会(提出结合村庄整治工作,从每个区、县

级市中选取2至3个村庄开展规划编制,作为示范村庄在全市推广的要求。广州

的美丽乡村规划试点工作,于2012年2月份开始调研。定下26个试点村,试点

先行,并于2013年全面推广规划编制工作。

自上而下的传统乡村规划模式导致乡村规划与建设存在信息沟通与反馈不够

充分、多头管理、重复建设、农村风貌特色丧失以及流于表面等问题,需建立以

农村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规划为基础的上下结合的乡村规划模式。

在大城市的聚集人力物力的能力愈发强大的今天,乡村发展活力不足的问题

也愈加凸显出来。发展乡村的产业,增强乡村的活力也是乡村居民一直以来迫切

的愿望。而传统的乡村规划因为其过于追求成果的光鲜,导致投资预算过大、规

划无法落地实施等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一套以“微干预、微改造、原生态、分类指导、四规合一、规划落地”为目标规划正是村民的需求。由此,给乡村一个基于需求的规划,正是广大农村居民的期待。

2美丽乡村的研究综述

2.1美丽乡村的基本理论

我国城乡一体化研究的重点在于把城乡一体化作为一个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研究它的目标、战略、特征、动力机制等方面的内容。杨培峰提出城乡一体

化是“自然-空间-人类”系统,满足人的需求与追求发展是城乡一体化的两大目标,在这样的目标驱使下,通过城乡经济职能变迁,城乡空间结构完善,城乡一体化

研究、规划、管理,形成自然-空间-人类良性循环系统。

城乡一体化发展理论的着力点是在完善城乡空间结构的基础上,满足人的需求、追求发展,而这个基础是建立在城乡共同组成的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之上的。在蒙花布美丽乡村规划中,将小与增城市,大与广州市,建立一体化的复合

系统。

2.2美丽乡村规划的研究评述

在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脉络里来理解美丽乡村规划的意义,今日的美丽乡村规

划是乡村规划建设的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的延伸。在20世纪初的年代,一代乡村

规划轰轰烈烈开始,却因为战争和侵略,生产遭到极大的破坏。解放后,公社化

运动使得农民的生活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到了20世纪90年代末期,三农问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