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验人员培训教程
化验操作及注意事项培训

化验操作及注意事项培训化验操作及注意事项培训是为了提高化验人员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保证化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下面将详细介绍化验操作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1. 实验前准备(1)熟悉实验操作手册和化学品安全资料。
(2)检查实验室仪器设备是否完好,必要时进行校准和维护。
(3)检查所需试剂、药品、溶液是否齐全,如有不足及时补充。
(4)戴上实验手套、安全护目镜和实验服,确保实验环境的安全性。
2. 样品处理(1)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样品,并按照操作规范进行采样和准备。
(2)对样品进行必要的预处理,如加热、冷冻、过滤等。
3. 药品配制(1)根据实验要求,准确计量所需的试剂和溶液。
(2)按照规定的配方和操作步骤,向容器中逐一加入试剂和溶剂。
(3)注意试剂之间的顺序,避免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4)搅拌溶液时,应根据要求选择适当的搅拌速度和时间。
4. 仪器操作(1)熟悉所使用的仪器设备,了解其原理和操作方法。
(2)按照仪器操作手册的要求,进行仪器的开启、关机和设置等操作。
(3)仪器开机前,确保试剂和样品已放置在正确的位置上,并检查各个连接是否牢固。
5. 数据记录与处理(1)记录实验数据,包括样品编号、试剂用量、操作时间和观测值等。
(2)注意记录数据的准确性和精度,可使用符合要求的数字仪表进行测量。
(3)对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数据进行必要的处理,如平均值计算、标准差分析等。
注意事项:(1)实验室操作时,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不得违反任何安全操作规定。
(2)实验中需注意个人防护措施,必要时戴上防护手套、眼镜、口罩等防护用品。
(3)严禁将液体或试剂倒入嘴中,不得用手抓取或尝试食用实验品。
(4)使用化学试剂时,需认真阅读安全资料,了解其性质、危险性和注意事项。
(5)严禁在实验室内吃东西、抽烟或饮用饮料,以免误食或饮入化学物质。
(6)实验前应检查试剂的有效期和保存条件,过期或变质的试剂不得使用。
(7)实验操作时应遵循操作规程,按照操作步骤进行,不得随意变动或省略步骤。
化验员培训教程(PPT100页).pptx

相对偏差 =
×100%
五、标准偏差和相对标准偏差
1.标准偏差 是反映一组样品测定值的 分散性的统计指标。
若设样品的测定值为xi,则其平均值 为 ,且有n个测定值,那么标准偏差 为:
2.相对标准偏差(RSD)
六 原始记录/保存
样品分析检测过程中应填写检验记录, 记录应准确、完整、及时。
七、化学试剂等级 1.一级品 即优级纯,又称保证试剂(符号G.R.),我
国产品用绿色标签作为标志,这种试剂纯度很高,适 用于精密分析,亦可作基准物质用。 2.二级品 即分析纯,又称分析试剂(符号A.R.),我 国产品用红色标签作为标志,纯度较一级品略差,适 用于多数分析,如配制滴定液,用于鉴别及杂质检查 等。 3.三级品 即化学纯,(符号C.P.),我国产品用蓝色 标签作为标志,纯度较二级品相差较多,适用于工矿 日常生产分析。 4.四级品 即实验试剂(符号L.R.),杂质含量较高, 纯度较低,在分析工作常用辅助试剂(如发生或吸收 气体,配制洗液等)。
二、精密度和偏差
1.精密度 系指在同一实验中,每次测得的 结果与它们的平均值接近的程度。
2.偏差 系指测得的结果与平均值之差。
三、误差和偏差
由于“真实值”无法准确知道,因此无 法计算误差。在实际工作中,通常是计 算偏差(或用平均值代替真实值计算误 差,其结果仍然是偏差)。
四、绝对偏差和相对偏差 绝对偏差 = 测得值-平均值
对电子天平进行自校或定期外校,保证其处于 最佳状态。6、如果电子天平出现故障应及时 检修,不可带“病”工作。7、操作天平不可 过载使用以免损坏天平。8、若长期不用电子 天平时应暂时收藏为好。
第二章 有效数字的处理
一、有效数字 1.在分析工作中实际能测量到的数字就称为
分析化验人员培训教程

分析化验人员培训一、溶液配制时常用的计量单位• 1 、质量质量为国际单位制七个基本量之一,用符号m表示,质量单位为千克(kg),分析化学中常用克(g)、毫克(mg)和微克(μg),它们之间的关系为•1kg=1000g,1g=1000mg,1mg=1000μg2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指元素的平均原子质量与12C原子质量的1/12之比。
物质的相对原子质量用符号Ar表示。
此量是无量纲,过去称为原子量。
如Fe的相对原子质量是55.853 、元素的相对分子质量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是指物质的分子或特定单元平均质量与12C原子质量的1/12之比。
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用符号Mr表示。
此量是无量纲,过去称为分子量。
如H2O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8.02• 4 、体积体积用符号V表示,国际单位为立方米(m3),分析化学中常用升(L)、毫升(mL或ml)和微升(μL或μl),他们之间的关系为1m3=1000L,1L=1000mL,1ml=1000μL• 5 、密度密度用符号ρ表示,单位为千克/立方米(kg/m3),常用单位为克/立方厘米(g/cm3)或克/毫升(g/ml)。
用来表示溶液浓度的密度是指相对密度,是物质的密度与标准物质的密度之比,其符号为d,过去称为比重。
对于液态物质,常以4℃时水的密度作为标准,由于温度影响物质的体积,有时密度须标明测定时的温度。
• 6 、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是一个物理量的名称,它是表示物质的基本单元多少的一个物理量,是国际单位制七个基本量之一,国际上规定,物质B的物质的量的符号为nB,单位名称为摩尔,符号为mol,中文符号为摩。
•1mol是指系统中物质单元B的数目与0.012kg碳-12(12C)的原子数目相等。
系统中物质单元B的数目是0.012kg碳-12的原子数的几倍,物质单元B的物质的量(nB)就等于几摩尔。
•单元又称基本单元,单位可以是原子、分子、离子、电子、光子及其它粒子,或者这些粒子的特定组合。
(完整版)化验员培训教程

(完整版)化验员培训教程化验员、质监员培训讲义第⼀部分基本常识第⼀章允许差⼀、准确度和误差1.准确度系指测得结果与真实值接近的程度。
2.误差系指测得结果与真实值之差。
⼆、精密度和偏差1.精密度系指在同⼀实验中,每次测得的结果与它们的平均值接近的程度。
2.偏差系指测得的结果与平均值之差。
三、误差和偏差由于“真实值”⽆法准确知道,因此⽆法计算误差。
在实际⼯作中,通常是计算偏差(或⽤平均值代替真实值计算误差,其结果仍然是偏差)。
四、绝对偏差和相对偏差绝对偏差 = 测得值-平均值绝对偏差相对偏差 = ×100% 平均值若两份平⾏操作,设A 、B 为两次测得值,则其相对偏差如下式计算:A -平均值 A -(A +B)/2 A -B相对偏差(%)= ×100% = ×100% = ×100% 平均值 (A +B)/2 A +B五、标准偏差和相对标准偏差1.标准偏差是反映⼀组供试品测定值的离散的统计指标。
若设供试品的测定值为Xi ,则其平均值为X ,且有n 个测定值,那么标准偏差为:1.标准偏差(SD )S X =2.相对标准偏差(RSD )S XRSD = ×100%六、最⼤相对偏差相对偏差是⽤来表⽰测定结果的精密度,根据对分析⼯作的要求不同⽽制定的最⼤值(也称允许差)。
七、误差限度1)(2--∑n x x x误差限度系指根据⽣产需要和实际情况,通过⼤量实践⽽制定的测定结果的最⼤允许相对偏差。
第⼆章有效数字的处理⼀、有效数字1.在分析⼯作中实际能测量到的数字就称为有效数字。
2.在记录有效数字时,规定只允许数的末位⽋准,⽽且只能上下差1。
⼆、有效数字修约规则⽤“四舍六⼊五成双”规则舍去过多的数字。
即当尾数≤4时,则舍;尾数≥6时,则⼊;尾数等于5时,若5前⾯为偶数则舍,为奇数时则⼊。
当5后⾯还有不是零的任何数时,⽆论5前⾯是偶或奇皆⼊。
例如:将下⾯左边的数字修约为三位有效数字2.324→2.32 2.325→2.32 2.326→2.33 2.335→2.34 2.32501→2.33三、有效数字运算法则1.在加减法运算中,每数及它们的和或差的有效数字的保留,以⼩数点后⾯有效数字位数最少的为标准。
《化验员培训教程》PPT课件

2023REPORTING 《化验员培训教程》PPT课件•化验员基础知识•样品采集与处理•化学分析方法与应用•仪器分析方法与应用•数据处理与结果表达•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体系建立目录20232023REPORTINGPART01化验员基础知识化验员职责与素养严格遵守化验室规章制度和操作规范,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负责样品的接收、登记、保管和处置,确保样品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熟练掌握化验室常用仪器与设备的使用方法,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
认真执行化验任务,及时完成实验报告和记录,做好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工作。
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协作精神,积极参加培训和学习,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
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正确使用实验器材和试剂,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
熟悉实验室常见危险源和应急处理措施,掌握基本的急救和消防技能。
正确佩戴和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如实验服、护目镜、手套等,确保个人安全。
保持实验室整洁有序,及时清理废弃物和过期试剂,防止环境污染和安全事故的发生。
01020304实验室安全与防护电导率仪用于测量溶液的电导率,进而推算出溶液的浓度或离子含量。
分析天平用于精确称量样品和试剂,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分光光度计用于测量物质对光的吸收、透射或反射程度,从而确定物质的含量或性质。
pH 计用于测量溶液的酸碱度,为化学实验提供重要的参考数据。
离心机用于分离液体中的固体颗粒或不同密度的液体组分,广泛应用于生物、化学等领域。
化验室常用仪器与设备2023REPORTINGPART02样品采集与处理代表性原则典型性原则无菌操作原则采样方法样品采集原则与方法确保所采集的样品能够真实反映被检测对象的整体情况,避免偶然误差。
在采样过程中,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避免样品受到污染。
针对不同的检测目的和对象,选择有代表性的采样点和采样时间。
根据不同的样品类型和检测需求,选择合适的采样方法,如随机采样、系统采样、分层采样等。
化验员培训教程

它的纯度相当于或高于保证试剂,通常专用作容量分
析的基准物质。称取一定量基准试剂稀释至一定体积,一般可直接得 到滴定液,不需标定,基准品如标有实际含量,计算时应加以校正。
光谱纯试剂(符号S.P.)
色谱纯试剂 生物试剂
杂质用光谱分析法测不出或杂
质含量低于某一限度,这种试剂主要用于光谱分析中。
不得在同一柜或同一储存室内存放。
6) 食品级化学试剂应单独存放,与非食品级化学试剂隔离, 远离危险品。 7) 危险品应贮藏于专室或专柜中。除符合以上要求外,还 应门窗坚固且朝外开,其中易燃液体贮藏室温度一般不允
许超过28℃,爆炸品贮藏温度不超过30℃, 照明设备采用
隔离、封闭、防爆型。
化学试剂的发放
8) 低沸点试剂用毕应盖好内塞及外盖放臵冰箱贮存。
9) 贮于冰箱的试剂放臵室温后使用,用毕立即放回,防止
因温度升高而使试剂变质。 10)实验室试剂应依次码放整齐,用后归还原处,不要乱放, 防止因紊乱而造成不应有的差错。 11)食品级化学品使用时注意避免其它试剂或杂质污染。
化学试剂的销毁
凡超过有效期的化学试剂均应销毁。 因某种原因倒致试剂变质、发霉的均应 销毁。
高毒品:氯化钡、氯化汞、硝酸银、硝酸汞、苯酚、氟化钠、
三氧化二砷。
剧毒品保管、发放、使用、处理管理
1、剧毒品保险柜必须由两人同时管理。双锁,两人同 时到场开锁。 2、剧毒品保管人员必须熟悉剧毒品的有关物理化学
化验员培训教程
化验员培训教程
一 二 三 四
人员管理 仪器、设备管理 试剂管理 样品管理
一
人员管理
1 更衣
进出化验室应更衣、换鞋、戴(脱)帽 2 化验室卫生
化验员培训教程

化验员培训教程第一节:化验员的职责和工作内容作为一名化验员,你的主要职责是负责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和物理性质测试,以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标准。
你需要准确地进行实验室分析,记录和报告结果,并确保实验室的设备保持良好的状态。
化验员还需要遵守实验室的安全标准,确保实验室操作的安全性。
工作内容主要包括:1. 样品采集和准备:接收并检查样品,做好样品的标识并准备好分析所需的试剂和设备。
2. 分析实验:根据标准操作程序,进行化学分析和物理测试,如PH值、浓度测量等。
3. 数据记录和报告:准确地记录实验结果,并使用适当的工具和软件生成报告。
4. 设备维护:保持实验室设备的正常运行,并进行日常维护和清洁。
5. 安全操作:严格遵守实验室的安全规定,确保实验室操作的安全性。
第二节:化验员的基本技能和知识要求1. 化学基础知识:化验员需要掌握化学分析的基本原理,熟悉各种化学试剂的性质和用途。
2. 实验技能:熟练运用各种实验室设备和仪器,具备准确操作的实验技能。
3. 数据处理能力:能够准确记录和处理实验数据,并使用相应的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报告生成。
4. 安全意识:具备实验室安全操作的意识,严格遵守安全规定,确保实验室操作的安全性。
5. 团队合作: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与同事合作共同完成工作任务。
第三节:化验员培训课程1. 化学基础知识培训:包括常见化学试剂的性质和用途、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等。
2. 实验操作技能培训:学习各种实验室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技巧,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3. 数据处理和报告生成培训:学习如何准确记录实验数据,使用电脑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报告生成。
4. 安全操作培训:学习实验室的安全规定和操作流程,掌握应急处理和危险废物处置方法。
5. 团队合作和沟通技巧培训:学习如何与同事有效地合作,良好的沟通技巧和团队精神。
第四节:化验员培训课程的实施方法1. 理论学习:通过课堂教学和培训材料学习化学知识和实验原理,掌握基础知识。
《分析化验培训》课件

常见的滴定分析方法有酸碱滴定法、络合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等。
分光光度法
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基于物质对光 的吸收特性而建立的分析方法。
通过测量物质在特定波长下的吸 光度,可以计算出待测物质的浓
度。
分光光度法具有操作简便、准确 度高、适用范围广等优点,常用 于测定金属离子、有机物和无机
02
化验基础知识
化验概念
化验定义
化验应用
化验是一种通过实验和检测手段对物 质成分进行分析和测定的科学方法。
化验广泛应用于化工、医药、食品、 环保、农业等领域,对于产品质量控 制、新药研发、环境监测等方面具有 重要意义。
化验目的
化验的目的是为了了解物质的组成、 性质、结构和功能,为生产、科研、 教学等领域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 。
THANKS
感谢观看
了解化学品的性质和危险性,正确使 用和储存化学品,避免泄漏和误操作 。
防护措施
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实验服 、护目镜、手套等,以降低实验操作 过程中的风险。
应急处理
熟悉常见事故的应急处理措施,如火 灾、泄漏、中毒等,以便在紧急情况 下迅速采取有效措施。
环保要求
减少废物
优化实验操作,减少废物的产生,提倡废物 减量化。
食品化验案例
总结词
食品化验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通过食品化验可以检测食品中的各种有害物质和营养成分,确保食品的质 量和安全。
详细描述
食品化验通常包括对食品中的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微生物、营养成分等指标的检测。通过食品化验, 可以及时发现食品中的安全隐患,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保障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权益。同时,食品化验也为食 品生产企业和监管部门提供科学依据,促进食品产业的健康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化验人员培训一、溶液配制时常用的计量单位• 1 、质量质量为国际单位制七个基本量之一,用符号m表示,质量单位为千克(kg),分析化学中常用克(g)、毫克(mg)和微克(μg),它们之间的关系为•1kg=1000g,1g=1000mg,1mg=1000μg2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指元素的平均原子质量与12C原子质量的1/12之比。
物质的相对原子质量用符号Ar表示。
此量是无量纲,过去称为原子量。
如Fe的相对原子质量是55.853 、元素的相对分子质量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是指物质的分子或特定单元平均质量与12C原子质量的1/12之比。
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用符号Mr表示。
此量是无量纲,过去称为分子量。
如H2O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8.02• 4 、体积体积用符号V表示,国际单位为立方米(m3),分析化学中常用升(L)、毫升(mL或ml)和微升(μL或μl),他们之间的关系为1m3=1000L,1L=1000mL,1ml=1000μL• 5 、密度密度用符号ρ表示,单位为千克/立方米(kg/m3),常用单位为克/立方厘米(g/cm3)或克/毫升(g/ml)。
用来表示溶液浓度的密度是指相对密度,是物质的密度与标准物质的密度之比,其符号为d,过去称为比重。
对于液态物质,常以4℃时水的密度作为标准,由于温度影响物质的体积,有时密度须标明测定时的温度。
• 6 、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是一个物理量的名称,它是表示物质的基本单元多少的一个物理量,是国际单位制七个基本量之一,国际上规定,物质B的物质的量的符号为nB,单位名称为摩尔,符号为mol,中文符号为摩。
•1mol是指系统中物质单元B的数目与0.012kg碳-12(12C)的原子数目相等。
系统中物质单元B的数目是0.012kg碳-12的原子数的几倍,物质单元B的物质的量(nB)就等于几摩尔。
•单元又称基本单元,单位可以是原子、分子、离子、电子、光子及其它粒子,或者这些粒子的特定组合。
•例如:单元可以是H2、NaOH、1/2H2SO4、e等等。
•在使用摩尔时,必须指明其基本单元,要用元素符号、化学式或相应的粒子符号标明其基本单元。
•相同质量的同一物质,由于所采用的基本单元不同,其物质的量也不同。
•7、摩尔质量•摩尔质量定义为质量(m)除以物质的量nB,其符号为MB,MB =•摩尔质量的单位为千克/摩(kg/mol)、克/摩(g/mol)•物质B的摩尔质量,以符号MB表示,摩尔质量是一个包含物质的量nB的导出量,因此,在使用摩尔质量时,亦必须指明其基本单元,对于同一物质,规定的基本单元不同,则其摩尔质量就不同。
•例如:硫酸若以1/2H2SO4为基本单元,则M (1/2H2SO4)=49.04g/mol,若以H2SO4为基本单元,则M (H2SO4)=98.08g/mol二、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及其计算•在化验工作中,随时都要用到各种浓度的溶液,溶液的浓度通常是指在一定量的溶液中所含溶质的量,在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中,溶剂用A表示,溶质用B表示。
化验工作中常用的溶液的浓度表示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B的质量分数•1、定义•物质B的质量分数是指B的质量与混合物的质量之比。
以ωB 表示•物质B的质量分数(ωB)=•物质B的质量分数为无量纲量,如ω(KNO3)=10%,即表示100g该溶液中含有KNO310g。
•如果分子分母两个质量单位不同,则质量分数应写上单位,如mg/g 、μg/g等•如某化工产品中含铁ωFe=5×10-6,也可以写成5 μg/g,但不可以写为5ppm。
•2、配制方法•由于浓溶液以量取体积比较方便,故通常需查酸、碱(氨水)溶液浓度与密度关系表,用查得的密度计算出体积,然后进行配制。
计算的依据是溶质的总量在稀释前后不变。
ρ0V0 ω0 =ρV ω•V0=•式中•V0:浓溶液的体积,ml•ρ0:浓溶液的密度,g/ml•ω0 :浓溶液的质量分数,m/m%•V—欲配溶液体积,ml•ρ—欲配溶液密度,g/ml•ω—欲配溶液的质量分数,m/m%•例如:欲配30%H2SO4溶液(ρ=1.22)500ml,如何配制:•解:查得市售浓硫酸ρ0=1.84g/ml。
ω0=96%(m/m%)•ρ0V0 ω0 =ρV ω•V0==103.6ml•配法:量取市售浓硫酸103.6ml,在不断搅拌下慢慢倒入适量蒸镏水中,冷却后用蒸镏水稀释至500ml,混匀即可(切不可将蒸镏水往浓硫酸中倒)。
•(二)、B的体积分数•1、定义•体积分数:混合前B的体积除以混合物的体积称为B的体积分数。
物质B的体积分数通常用于表示溶质为液体时的溶液浓度。
•物质B的体积分数(ψB)=•物质B的体积分数为无量纲量,以ψB表示。
•如ψC2H5OH=0.70,也可以写成ψC2H5OH=70%•如:欲配制ψ(C2H5OH)=50%乙醇溶液1000ml,如何配制?•VB=1000ml×50%=500ml•配法:量取无水乙醇500ml,加蒸镏水稀释至1000ml,混匀。
•体积分数也常用于气体分析中表示某一组分的含量。
•如空气中含氧ψO2=0.20或写成ψO2=20%•(三)、B的质量浓度•B的质量浓度是指B的质量除以混合物的体积,符号为ρB,ρB= ,常用单位为g/L ,mg/L•如:欲配制20g/L亚硫酸钠溶液100ml,如何配制?•解:•ρB=m===2g•配法:称取2g亚硫酸钠溶于蒸镏水中,加蒸镏水稀释至100ml,混匀。
•(四)、比例浓度•比例浓度包括体积比浓度和质量比浓度。
•1、体积比浓度是指A体积液体溶质和B体积溶剂相混的体积比,常以•(V A+VB)或A:B表示•如:(1+5)HCl溶液表示1体积市售盐酸与5体积蒸镏水相混合而成的溶液。
•2、质量比浓度是指两种固体试剂相互混合的表示方法。
•如(1+100)钙指示剂-氯化钠混合指示剂,表示一个单位质量的钙指示剂和100个单位质量的氯化钠相互混合,是一种固体稀释方法。
•(五)、滴定度•滴定度是指单位体积的标准溶液A,相当于被测物质B的质量,常以符号TS/X表示,其中S代表滴定剂的化学式,X代表被测物的化学式,滴定剂写在前面,被测物写在后面,中间的斜线表示“相当于”,并不代表分数关系。
常用单位为g/ml,mg /ml•例:T EDTA /Ca =3mg/ml 即表示1mlEDTA标准溶液可定量滴定3mgCa•(六)、相对密度•相对密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一定体积溶液的质量和4℃时同体积纯水质量的比值。
溶液的相对密度是随溶液的质量百分浓度/温度而变化的,对一个未知浓度的溶液,若测出其相对密度后,便可以根据密度-质量百分浓度关系查得其质量百分浓度。
•(七)、物质的量浓度•1、定义•物质的量浓度是指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或1L溶液中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
以CB表示,单位为mol/L。
CB是浓度的国际符号,下标B指基本单元。
•CB=•式中:•nB—物质B的物质的量,mol•CB—物质B的物质的量浓度,mol/L•V-溶液的体积,L•凡涉及物质的量nB时,必须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指明其基本单元。
•例如:•C(H2SO4)=1mol/L硫酸溶液,表示1L溶液中所含H2SO41mol,即98.08g,•C(1/2H2SO4)=1mol/L硫酸溶液,表示1L溶液中所含(1/2H2SO4)1mol,即49.04g。
•物质B的摩尔质量MB、质量m与物质的量nB之间存在关系m=nBMB•所以m=nBMB=CBVMB(V单位为L时)•或m=CBV (V单位为ml时)•2、计算方法• 2.1溶质为固体物质时•例欲配制C(NaCO3)=0.5mol/L溶液500ml,如何配制?•解:或m=CBV ==26.5g •配法:称取NaCO326.5g,溶于适量蒸镏水中,并稀释至500ml 混匀。
• 2.2溶质为液体物质时•例欲配制C(H3PO4)=0.5mol/L溶液500ml,如何配制?(浓H3PO4密度ρ=1.69g/ml,m/m为85%,浓度为15mol/L)•解:•方法一•溶液在稀释前后,其中溶质的量不会改变,•C浓V浓=C稀V稀•V浓==≈17ml•方法二•根据m=CBV =C(H3PO4)×Vו•=0.5×500ו•=24.5g•V0==•≈17ml三、溶液浓度间的换算•1、物质的量浓度的稀释方法•加水稀释时,溶液的体积增大,浓度相应降低,但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并没有改变。
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量相等的原则,得到•CB1V1=CB2V2•式中•CB1 CB2—分别表示浓溶液和稀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mol/L •V1V2—分别表示浓溶液和稀溶液的体积,ml•例:用浓度为C(H2SO4)=18mol/L的浓硫酸溶液,配制500ml C(H2SO4)=3mol/L的稀硫酸溶液,需浓硫酸多少毫升?怎样配制?•解: CB1V1=CB2V2•18×V1=3×500•V1=83.3ml•量取83.3ml C(H2SO4)=18mol/L的浓硫酸慢慢加到蒸镏水中,至500ml,即配成500ml C(H2SO4)=3mol/L的稀硫酸溶液.•2、质量体积浓度与物质的量浓度间的换算•例:100g/L的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C(NaOH)为多少?•解:• C (NaOH)= = =2.5mol/L•3、质量体积浓度与体积浓度间的换算•质量浓度与体积浓度间互相换算时,必须知到溶液的密度,借助于密度可以得知溶液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例:市售H2SO4密度ρ=1.84g/L,质量分数为98%,求其物质的量浓度C(H2SO4)=?•解:1L H2SO4中含H2SO4的质量为:1.84×1000×98%=1803g •1L H2SO4中含H2SO4的物质的量为1803÷98=18.4mol •C(H2SO4)= = =18.4mol/L四、常用溶液的配制•溶液配制包括:标准溶液配制、一般溶液配制•(一)、标准溶液配制包括标准滴定溶液的配制、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的配制•1、标准滴定溶液的配制:直接配制法和标定法• 1.1直接配制法:在分析天平上准确称取一定质量的乙干燥的基准试剂,溶于适量蒸镏水中,转移到已校正的容量瓶内,用蒸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计算出准确浓度。
如NaCl/K2 Cr2 O7等基准溶液的配制。
1.2标定法:很多物质不符合基准物条件,先将这些物质配成近似•所学浓度溶液,再用基准物测定其准确浓度,这一操作叫“标定” 。
•标定的方法有两种:直接标定/间接标定• 1.2.1直接标定法(用基准物标定):准确称取一定量的基准物,溶于适量蒸镏水后,用待标溶液滴定,至反应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