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

合集下载

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探讨

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探讨

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探讨目的:探讨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站2011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132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6例。

观察组患者给予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克拉霉素联合果胶铋治疗,在经过医学治疗后,对两组患者进行胃镜复查,统计分析治疗结果。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71.2%)和总有效率(93.9%)均明显好于对照组的治愈率(59.1%)与总有效率(75.8%),组间对比差异明显(x±s),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效果显著,是一种很好的治疗方案,值得推广应用。

标签:慢性萎缩性胃炎;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临床效果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以胃黏膜腺体萎缩为特点的消化道疾病[1],是消化内科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

常表现为上腹部隐痛、胀满、嗳气,食欲不振,或消瘦、贫血等,无特异性,是一种多致病因素性疾病及癌前病变,临床获得有效的治疗方法至关重要。

本次研究随机选取了2011年10月至2014年10月期间我站接收救治的13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对其中66例患者采用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进行治疗,并且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站2011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13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均经过胃镜检查和病理活检确诊[2]。

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6例。

在观察组中,男患者42例,女患者24例;年龄在20-7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6.3±5.2)岁,胃黏膜腺体萎缩程度表现为:重度6例,中度16例,轻度44例;肠上皮化增生程度表现为:重度9例,中度19例,轻度38例;对照组中,男患者45例,女患者21例;年龄在22-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6±4.5)岁。

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探讨_0

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探讨_0

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探讨目的探讨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价值。

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慢性萎缩胃炎患者10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选用克拉霉素结合果胶铋诊疗,治疗组选用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两组均已健康指导。

结果两组患者经过不一样的治疗方法之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的有效率为89.9%,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为68.4%,总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患者服用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很好,无其他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标签:阿莫西林;果胶铋;慢性萎缩性胃炎;饮食慢性萎缩性胃炎也称萎缩性胃炎,主要以胃黏膜上皮和腺体萎缩数目减少,胃黏膜变薄基层增厚,临床上以腹部胀大有酸痛感、偶尔打饱嗝、对食物没胃口或贫血等表现,无其他特异性,在内科属常见病及多发病,严重会引起出血、黏膜表面组织的限局性缺损、胃穿孔等。

慢性萎縮性胃炎的病因较为杂乱,整个发病的过程格外迟缓,对于患者的正常饮食产生了很多的不便,同时要想根治也很困难,致使患者的营养跟不上及心理情况有了很大的变化[1]。

改善患者的生活习惯,采用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来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从而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采用随机法从2015年至2016年在本院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04例,并且所有患者已经进行病例活检。

男67例,女37例,年龄22~75岁,平均51.6岁,病程2~15年,平均7.3年。

运用随机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1.2 方法克拉霉素结合果胶铋诊疗给予对照组,口服果胶铋,每天3次每次2粒,克拉霉素每天2次每次0.5 g。

治疗组选用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果胶铋每天3次每次2粒,阿莫西林每天3次每次0.5 g。

如出现腹部胀大的患者多加服用多潘利酮每天3次每次10 mg,可推进胃动力[3]。

探讨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

探讨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

探讨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摘要:目的:探讨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8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分成对两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克拉霉素联合果胶铋治疗,40例实验组患者采用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结果: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方面,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在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治疗时,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具有比较显著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阿莫西林;果胶铋;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效果【 abstract 】 objective:to study the joint pectic bismuth amoxicillin for treatment of 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Methods:randomly divide 80 cases of 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patients into to two groups,40 cases of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by clarithromycin combined therapy with pectic bismuth,40 cases of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treated by amoxicillin combined pectic bismuth treatment;Results: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in the clinical treatment,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P < 0.05).Conclusion:in treatment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amoxicillin combined therapy with pectic bismuth has significant clinical effect.【 key words 】 amoxicillin.Pectic bismuth;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linical effect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临床中发生率较高的慢性胃炎之一,自身免疫、环境因素、饮食、幽门螺杆菌感染和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病有直接关系[1]。

对于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探讨

对于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探讨

对于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探讨目的探析将阿莫西林与果胶铋相结合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进行临床治疗的效果。

方法将我院2012年2月~2013年3月收治的11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和观察两个小组,其中给予对照组患者果胶铋和克拉霉素治疗,而观察组的患者则给予果胶铋和阿莫西林治疗。

结论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临床治疗之后,观察组的治愈率为70.25%,治疗总有效率为95.12%,而对照组的治愈率为49.12%,治疗总有效率为78.53%,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

结果将阿莫西林与果胶铋相结合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不仅可以有效提高疾病治愈率,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有效降低复发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标签:阿莫西林;果胶铋;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作为一种比较常见的消化内科疾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疼痛或者饱胀以及消化不良等症状,发病时,可导致穿孔、溃疡以及出血等比较严重的并发症,由于该病具有病因复杂、病程长的特点,不仅在临床上比较难以彻底治愈,还不利于患者的正常饮食,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患者的心理状况和营养状况[1]。

据相关报道显示,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我国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身体健康。

因此,本文主要将我院11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阿莫西林与果胶铋相结合对其进行临床治疗,疗效显著,具有应用价值。

现将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2012年2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11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这些患者在入院之后,均经过胃镜检查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其中,60例患者为男性,50例患者为女性,年龄23~74岁,平均年龄为(52.3±6.2)岁,病程1~15年,平均病程为(5.2±3.1)年,70例患者为轻度萎缩,30例患者为中度萎缩,10例患者为重度萎缩,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和疾病程度等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采用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的临床效果

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采用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的临床效果

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采用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的临床效果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指慢性胃炎的一种类型,是一种常见的胃部疾病,临床表现为上腹不适、饱胀、恶心、呕吐和消化不良等症状。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病机制复杂,可能与幽门螺杆菌感染、酸性胃液反流、自身免疫反应和细菌毒素等因素有关。

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主要方法包括改善生活方式、幽门螺杆菌根除和使用药物治疗。

近年来,一些临床研究表明,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联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较好,本文将探讨该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

阿莫西林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对幽门螺杆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果胶铋是一种具有保护胃黏膜和促进溃疡愈合作用的药物,两者联合应用可以发挥协同作用,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在国内外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许多临床研究证实了其良好的疗效。

一项针对8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的患者总有效率达到了85%,症状明显改善,胃部不适感减轻,食欲增加,胃部疼痛减轻。

另一项回顾性研究显示,在经过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后,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明显的缓解,胃部症状得到了有效控制,且药物的耐受性良好,不良反应较少。

这些研究结果表明,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良好,其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阿莫西林具有广谱的抗菌作用,对幽门螺杆菌有较好的杀灭效果,可以减轻幽门螺杆菌感染对胃部黏膜的损害,改善胃部炎症症状。

果胶铋具有保护胃黏膜和促进溃疡愈合的作用,可以减轻胃部不适感和胃痛,促进胃部的愈合和修复。

阿莫西林和果胶铋能够发挥协同作用,改善胃部的微环境,促进胃部疾病的康复。

除了临床研究外,一些基础研究也证实了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有效性。

实验结果表明,阿莫西林和果胶铋可以共同作用于幽门螺杆菌,阻断其生长和增殖,从而减轻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改善胃部黏膜的损伤程度。

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观察

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观察

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观察目的:研究慢性萎缩性胃炎开展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的疗效。

方法:于我院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抽取5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双盲法均分为每组28例,实验组治疗过程中运用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对照组治疗过程中运用克拉霉素联合果胶铋治疗。

结果:观察及分析2组患者组间数据,明显实验组总有效率更高,对比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

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开展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疗效确切。

标签:慢性萎缩性胃炎;阿莫西林;果胶铋临床常见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病情较为复杂,发病率较高且呈现为年轻化趋势,病因较多,根据病理学研究资料所述,临床可将慢性萎缩性胃炎分成非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特殊性胃炎,患者疾病发生相关影响因素包括烟酒茶嗜好、动脉硬化、胃血流量缺失等[1],可对患者胃黏膜屏障机能造成一定损害,临床治疗时间较长,患者癌变风险较高,因此,临床应给予患者实施有效治疗,避免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对患者各项临床症状进行有效缓解。

本次研究纳入56例患者,研讨慢性萎缩性胃炎开展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1.1资料从我院临床诊断、治疗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选择56例,选自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均知情同意,利用随机双盲法将患者分成2组,实验组28例,男女患者比例18:10,年龄26岁至73岁,中位年龄46.5岁;对照组28例,男女患者比例17:11,年龄25岁至74岁,中位年龄46.0岁。

对比分析2组患者入组数据,统计学意义不存在,P>0.05。

1.2方法對照组治疗过程中运用克拉霉素联合果胶铋治疗:每次用药剂量分别是0.25g、2粒,每天用药次数分别是2次、3次,用药途径均为餐后口服。

实验组治疗过程中运用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每次用药剂量分别是0.5g、2粒,每天用药次数分别是3次、3次,用药途径均为餐后口服。

2组患者用药期间,均应根据患者实际病情来有效调整患者用药剂量,连续治疗2周。

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2019年4月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9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组。

对照组给予单一阿莫西林治疗,观察组则给予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

比较两组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胃黏膜病灶平均闭合时间、嗳气、反酸等症状消失时间;治疗前后患者血清胃泌素和胃蛋白酶原、生活质量;药物不良反应率。

结果:观察组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胃黏膜病灶平均闭合时间、嗳气、反酸等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胃泌素和胃蛋白酶原、生活质量相近,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胃泌素和胃蛋白酶原、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率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改善血清胃泌素和胃蛋白酶原,提高生活质量,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阿莫西林;果胶铋;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慢性萎缩胃炎是一种临床常见消化系统疾病,是指胃黏膜发生萎缩性改变。

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多表现为上腹部疼痛、消化不良、胀痛,患者进食后症状加重,部分病例也会出现食欲减退、嗳气、乏力以及消瘦等症状。

现阶段,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晰,临床治疗多以缓解症状为主[1]。

因此,本次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90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效果显著,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7年3月至2019年4月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9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组。

观察组男22例,女23例;年龄25~74岁,平均(37.12±2.13)岁。

发病时间1~7年,平均(3.21±0.77)年。

合并糖尿病4例,合并高血压7例。

对照组男23例,女22例;年龄26~74岁,平均(37.11±2.16)岁。

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采用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的临床效果

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采用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的临床效果

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采用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的临床效果【摘要】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胃部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较大影响。

本研究旨在探讨使用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

研究发现,该联合疗法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方面具有较好的疗效,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和病情。

临床试验设计合理,方法操作简便,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结果显示,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不仅有效,而且安全性高,不良反应较少。

本研究认为该联合疗法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一个有效方法,并具有较好的临床前景。

未来的研究应进一步探讨该疗法的治疗机制和优化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阿莫西林、果胶铋、临床效果、治疗、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试验、安全性、不良反应、效果评价、未来研究。

1. 引言1.1 胃炎的定义与流行病学调查胃炎是一种常见的胃部疾病,主要表现为胃黏膜的炎症反应。

根据其发病过程可分为急性胃炎和慢性胃炎两种类型,其中慢性胃炎又分为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等不同类型。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其主要病理生理特点为胃黏膜的腺体萎缩和萎缩性变,伴随有不同程度的黏膜萎缩和幽门螺杆菌感染等。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慢性萎缩性胃炎在我国呈现出较高的患病率,尤其在中老年人群中更为常见。

一些研究表明,饮食习惯、生活方式、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因素与慢性胃炎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慢性萎缩性胃炎也常伴随有萎缩性贫血、胃癌等严重并发症,给患者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及早发现和有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对患者的健康至关重要。

针对该疾病的治疗方案是个研究热点,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在临床上备受关注,对其疗效进行深入研究,有望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提供新思路和方法。

1.2 阿莫西林和果胶铋的作用机制阿莫西林和果胶铋是当前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常用的药物,它们有着不同的作用机制。

阿莫西林是一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通过抑制细菌的细胞壁合成来达到治疗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讨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
发表时间:2017-07-25T16:12:34.317Z 来源:《医药前沿》2017年7月第19期作者:曾越栋
[导读] 探讨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

(平昌县人民医院四川巴中 636400)
【摘要】目的:探讨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在本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间接诊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随机选取90例进行此次研究,对病患实施分组治疗,45例采用阿莫西林治疗的为对照组,45例采用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的为观察组。

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

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明显好于对照组的80.00%(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病理变化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具有非常好的临床疗效,临床推广应用价值显著。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阿莫西林;果胶铋
【中图分类号】R57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9-0059-02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amoxicillin bismuth pectin in treatment of 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Methods The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from December 2015 to December 2016 among patients with 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90 cases were randomly selected for the study of patients with treatment group, and 45 cases were treated with amoxicillin treatment as the control group, with 45 cases amoxicillin bismuth pectin treatment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95.56%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80%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after treatment,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pathological changes of integral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Amoxicillin combined with bismuth pectin treatment of 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has a very good clinical efficacy,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Keywords】 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amoxicillin colloidal bismuth pectin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常见慢性胃炎,其临床表征为胃黏膜腺体数量逐渐减少、萎缩。

发病原因较为复杂,多与饮食不规律、幽门螺杆菌感染、自身免疫因素、遗传因素、胃黏膜损伤因子持续作用等有密切关系[1]。

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多有上腹部不适、隐痛、胀气、嗳气、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上腹部受纳障碍症状[2]。

本病有食后加重、病程绵长、迁延不愈等特点。

一旦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出血、穿孔、癌变等,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危及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

本次研究着重探讨分析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基本资料
在本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间接诊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随机选取90例进行本次研究,并对病患实施分组治疗,45例采用阿莫西林治疗的为对照组,45例采用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的为观察组。

对照组中男性23例,女性22例;年龄32~76岁,平均年龄(46.5±3.5)岁;病程2~11年,平均病程(7.2±2.1)年;临床表现:18例腹胀,8例恶心呕吐,19例纳差;腺体萎缩程度:3例重度,12例中度,30例轻度;肠上皮化增生程度:4例重度,10例中度,31例轻度。

观察组中男性22例,女性23例;年龄33~77岁,平均年龄(46.8±3.9)岁;病程2~12年,平均病程(7.5±2.6)年;临床表现:17例腹胀,9例恶心呕吐,19例纳差;腺体萎缩程度:4例重度,11例中度,30例轻度;肠上皮化增生程度:3例重度,11例中度,31例轻度。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在性别、年龄、临床表现等方面都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示组间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两组患者均经胃镜及病理检查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且符合《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治共识意见》[3]中的相关诊断标准,临床表现多有上腹部不适、隐痛、胀气、恶心、嗳气、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上腹部受纳障碍症状。

排除标准:排除胃溃疡、糜烂性胃炎、消化道出血、心肝肾肺等严重疾病、糖尿病、恶性肿瘤、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近期接受过抗菌素治疗等。

1.2 方法
1.2.1对照组患者给予阿莫西林治疗,口服阿莫西林胶囊(珠海联邦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44021351),服用方法:0.5g/次,3次/d。

1.2.2观察组患者给予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山西云鹏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9949)治疗,服用方法:阿莫西林为0.5g/次,3次/d;果胶铋为3粒/次,4次/d。

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

1.3 观察指标[4]
1.3.1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

显效:治疗后所有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症状全部消失,胃镜病理检查结果提示黏膜病灶基本消失或转为浅表性胃炎,黏膜颜色表现为粉红色。

有效:治疗后所有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胃镜病理检查结果提示黏膜病灶较治疗前缩小1/2,黏膜颜色为粉红色与苍白色相间。

无效:治疗后所有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症状依然存在,胃镜病理检查结果提示黏膜病灶无任何改变。

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3.2观察两组患者胃镜病理检查结果中胃黏膜腺体萎缩、异型增生、肠上皮化增生、慢性炎症及活动性等病理变化积分情况。

1.4 数据处理
将本次研究中所得数据均录入到SPSS17.0统计软件中进行统计分析处理,其中计数资料用(%)表示,两组间同类数据的对比实施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同类数据的对比实施t检验;若比较结果提示P<0.05,则可以认定此项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
对照组治疗有效例数为36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0.00%;观察组治疗有效例数为4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

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χ2=5.075,P=0.024<0.05为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详见表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