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满分作文范例及解析--巴黎圣母院大火反思:莫让文明染上仇恨

合集下载

巴黎圣母院遭遇火灾严重损毁

巴黎圣母院遭遇火灾严重损毁

巴黎圣母院遭遇火灾严重损毁作者:来源:《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2019年第07期当地时间2019年4月15日,一场大火让屹立风雨850多年的巴黎圣母院严重损毁。

主塔尖在大火中倒塌,木质屋顶完全被烧毁……发自现场的照片和视频,瞬间令全世界那些钟爱卡西莫多、艾斯美拉达的情怀变得无处安放。

根据法国多家媒体报道,火灾可能是巴黎圣母院顶楼的电线短路引起的。

火灾发生时,巴黎圣母院正处于维修施工之中。

巴黎市长安妮·伊达尔戈表示,由于修复施工,巴黎圣母院内部部分艺术品早就被转移,得以躲过此劫。

巴黎圣母院文物基金会主任埃里克·费希尔表示,这场大火带来的损失巨大,重建巴黎圣母院需要数十年时间。

巴黎圣母院遭遇火灾之后,在我国的社交媒体上,一些人回忆自己与巴黎圣母院相遇的美好瞬间;一些人哀叹文明的一去不返;也有一些人坦言,对于遥远国度的那栋建筑“无感”;更有少数人拿出“圆明园被烧”做类比,认为英法联军烧毁了我们的圆明园,这是他们的报应。

多维解读珍重与保护都不能少巴黎圣母院是法国哥特式建筑的巅峰之作,也是一部记录法国历史的“石头书”。

1431年,亨利六世在巴黎圣母院加冕;1804年,拿破仑也在这里加冕;1970年,戴高乐的国葬在这里举行。

“这个可敬的建筑物的每一个面、每一块砖头,都不仅是我们国家历史的一页,并且也是科学史和艺术史的一页。

”雨果用一部同名传世之作为巴黎圣母院披上了人文主义色彩,也在世界范圍内为其构建起了一份有关“石头交响乐”的文化记忆,激发了关于真善美的畅想。

全世界只有一座巴黎圣母院,它不仅是法国的,更是全人类的。

2018年9月的一场大火,将巴西里约热内卢的国家博物馆主体建筑几乎完全烧毁,2000多万件藏品只剩10%,巴西乃至拉美地区200多年的文化遗产付之一炬。

人们在这样的失去之痛中不断反思,并回忆拥有这些人类文化瑰宝的美好时光。

这些集体行为所承载的,是对历史文化的痛彻真爱。

2024年巴黎圣母院读后感高中范本(三篇)

2024年巴黎圣母院读后感高中范本(三篇)

2024年巴黎圣母院读后感高中范本美丽而又善良的女神艾丝美拉达,和相貌丑陋却品德高尚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他们演绎着一段传奇,令人久久不能忘怀。

爱斯梅拉达刚满16岁,她美貌绝伦、纯真善良,能歌善舞。

她整个人的灵魂都是美好的。

她有一只聪明绝顶的小山羊,小山羊那活泼可爱的形象时时在我眼前浮现。

她俩,合并起来,就像一幅多彩多姿的风景画。

她们是美丽的化身。

但这颗年轻火热的心却被腐朽的社会所禁锢了。

原本她应有美好的未来,但最后她却以16岁的热情在这个世界消失了。

每当想到这个人我都觉得很惋惜。

我感叹命运对她的不公与不敬。

同时我也看到了她坚强、忍辱负重的良好性格。

卡西莫多的外貌其丑无比。

“四面体的鼻子,马蹄形的嘴巴,茅草似的棕色眉毛所堵塞的细小左眼,完全被一个大瘤所遮盖的右眼,那上下两排残缺不全,宛如城堡垛子似的乱入遭的牙齿”,把这一切综合起来看,我觉得他真是一位恐怖的野蛮人,我认为这世上不会有这么残缺的人吧。

但人不可貌相。

卡西莫多却有着一颗美丽、纯洁、善良的心灵。

他喜爱艾丝美拉达,如同守玉般保护她。

对艾丝美拉达的种种厌恶,他毫不在乎。

我认为这是他最大的弱点,这也是由于社会的制度所造成的。

她试图使艾丝美拉达远离一切伤害。

但个人的实力是很有限的,最终他还是不能保护好她,也只好选择殉情。

这是美与丑的对比,从这我们可以感受到雨果浪漫主义的写作风格!2024年巴黎圣母院读后感高中范本(二)“读一本好书,就象和一位高尚的人谈话。

”今年寒假,我控制不住自己的好奇,翻开了《巴黎圣母院》,走进了作者雨果的内心世界。

这本书讲述了两个完全不是一个世界的人神奇故事。

爱斯美拉达是个美丽的流浪艺人。

她不仅外表美丽,还有一颗高尚的心灵。

当诗人格兰古瓦即将被乞丐王国绞死的关键时刻,她毫不犹豫地以愿意和他结婚的方式救下了诗人;当副主教克洛德利等用种种卑鄙的手段逼迫她时,她也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镇定,她还宁死不屈,在绞刑架前显出了她的大义凛然……卡西莫多是个极其丑陋的聋瞎敲钟人。

巴黎圣母院大火作文800字_高三作文_

巴黎圣母院大火作文800字_高三作文_

巴黎圣母院大火作文800字烈焰中的文明一百六十年前,中国遭强盗践踏,火光熊熊,万园之园毁于一旦;一百六十年后,法国巴黎圣母院失火,浓烟滚滚,曾经直指苍穹的塔尖轰然倒塌。

这场大火让我们不自觉想起了刻骨铭心的国耻,沉痛重重击打心扉;我们为今日文物的损坏伤怀不已,愀然落泪。

圆明园官方发声:愿文物都能远离灾难,代代传承。

这两场大火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多少人匠心独运的设计,多少人日日夜夜的辛劳,多少人的智慧凝集在一起,造就了这两座美和艺术的宝库。

尽管现在有足够先进精细的技术,巴黎圣母院的艺术品可以被复原,但大师们指尖的温度、他们寄托的心血、数百年多少代人的苦心收藏与经营,全都付之一炬,再难追寻,更不必说完全复原圆明园那微乎其微的可能性。

这样的损失是何等的悲怆。

在当下这个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孤岛不复存在,它们已经连成一片大陆。

我们知道,各个国和民族的文明都是人类共同的文明,狭隘的认知应随时代的变迁而消逝,不论是哪国哪族的文明受损,我们都应抱有深切的同情,因为每一点损失都是所有人的损失。

一百六十年前的烈焰里,我们看到的是野蛮对文明的肆意蹂躏;而一百六十年后的烈焰里,我们虽也看到文明的残损,却还看到文明的闪耀——人性的光华与美好正在此刻熠熠生辉。

尽管我们背负了上百年的心灵创伤,但依然没有失去冷静和理智,依然有温暖深情的思想。

在今时这场悲剧中,能让我们欣慰的是,时代在进步,文明在进步。

何为文明?承载历史与艺术的文物是文明,包涵智慧与情感的心灵更是文明。

文明何为?保护自己,更要对别国别族的文明有发自心底的关怀与尊重。

文物该被代代传承,这样美好的人性也应当薪火相传。

如此,文明或许还会因不可抗力而毁灭,但不会再有被人为践踏的命运。

愿文明能永远不被烈焰侵蚀,如果不能,希望每人心中善意的温暖能抚平烈焰带来的创伤,驱散烈焰带来的阴霾,那是文明最强大的力量。

从巴黎圣母院大火谈文物古建筑火灾的防范

从巴黎圣母院大火谈文物古建筑火灾的防范

巴黎圣母院4月15日, 著名的法国巴黎圣母院发生大火,火灾持续了14个小时,造成巴黎圣母院塔尖倒塌,建筑损毁严重。

一场大火,让法国“整个国家都感到心情沉痛”。

据了解,这座有着800多年历史的巨大哥特式建筑虽然在战乱中有所损毁,但整体却保存完好,尤其是两次世界大战中,几乎没有遭受损伤。

谁想和平年代,一场大火,让这座辉煌的建筑遭到如此浩劫。

“我们将一起重建巴黎圣母院。

”火灾过后,法国总统马克龙的话,或许能够重振人们的信心。

但“重建”毕竟是世界遗产存在的“最坏”方式。

圣母院大火,文物之殇,让法兰西流泪,也让全世界伤痛。

俄国著名剧作家果戈里说:“当诗歌和传说都缄默的时候,只有建筑在说话。

”建筑是凝固的历史、时代的缩影,作为世界遗产的巴黎圣母院尤是如此。

其实,每个历史建筑,或辉煌壮丽、或紧凑局促、或标新立异、或古朴简约,无不凝聚着一个时代的记忆。

建筑中发生的故事、保存的器物,更是文明的延续,文化的传承。

让人遗憾的是,近年来有关各种历史建筑和文物被损毁火灾中的报道不绝于耳。

2018年9月,巴西国家博物馆也发生大火,这座拥有拉美洲最大的民族学和人类学收藏的博物馆92.5%文物被毁;2018年6月,苏格兰格拉斯哥艺术学院发生火灾,历史悠久的金托大楼被毁……即便是在国内,也时有发生。

据国家文物局4月16日的官网通报显示,今年以来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云岩寺东岳殿、福建省南平市建瓯市步月桥、江西省南昌市安义县京台曦庐民宅的刘氏宗祠、江西省抚州市乐安县金竹江西保卫局侦察科旧址、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谢林大宅院、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钱头状元第等先后发生了6起文物火灾事故。

每一个当下都是未来的历史,每一段历史都是彼时的当下。

许多世界遗产的失去,有时并不是因为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而是人类自身行为的原因,不少世界文明遗产都是在不慎造成的火灾中消失的。

这场大火,让人们为历史扼腕,消失的珍迹不再,巴黎圣母院的重建也绝非旦夕之功;这场大火,更提醒人们要反思如何保护人类的历史遗存。

关于巴黎圣母院大火的作文_优秀作文

关于巴黎圣母院大火的作文_优秀作文

关于巴黎圣母院大火的作文关于巴黎圣母院大火的作文一当地时间15日下午7时左右,一把熊熊烈焰撩动全世界关注:法国巴黎圣母院突发大火,1小时后,火势蔓延,教堂塔尖损毁坍塌。

巴黎圣母院建造于1163年到1345年间,正式名称为巴黎圣母主教座堂,是天主教巴黎总教区的主教座堂。

教堂藏有13—17世纪的大量艺术珍品,是人类历史文化版图中一颗熠熠生辉的宝石。

有多少读者曾因为雨果的《巴黎圣母院》,无数次幻想自己徜徉在圣母院那宏伟的穹顶下?走过800余年的历史风霜,躲过两次世界大战,而今,在现场巴黎市民焦灼的围观中,圣母院屋顶尖塔在熊熊烈焰中轰然倒塌——如同围观雨果笔下的悲情女子艾思美拉达被当众绞死——悲剧就是将美毁灭给人看。

在巴黎的石板路上,眼泪淌下,圣歌响起,这一刻,全世界对文明的痛惜与哀叹相遇,达到顶峰!从亚述古城到巴米扬大佛,从巴西国家博物馆到如今的巴黎圣母院,许多人类文明长河中的印记苍白失色,如同一盏盏人类文化的指路明灯渐次熄灭,或长或短的历史遭到重创!人类注视着文明星辰从黑暗的天际陨落,这才惊觉:文化也是有生命的,也是会褪色甚至死亡的,或毁于一场洗劫,或毁于一颗炮弹,或毁于群体漠视,或如今天的巴黎圣母院一样,一点星火酿成大祸。

随之而凋零失色的,不止是那扇雕花玫瑰玻璃窗与一些文物,还包括人们所付出的不懈努力、凝结的知识结晶、难以割舍的文化归属,以及踯躅前行的探索脚步。

数百年艰难积累,几小时灰飞烟灭——虽然通过三维激光测距技术,巴黎圣母院所有的全息三维数据得以保留,但即便按照最保守计算,修复火损部分也需要上百亿欧元资金、至少十年以上时间。

而且,能否“如旧”尚难断定,一些珍贵的文物和景象有可能再也无法回到从前。

当我们亲历这段历史,小说《巴黎圣母院》的前瞻性拷问再度回荡在耳边:“时间和人使这些卓绝的艺术遭受了什么样的摧残?”而我们将给出怎样重若千钧的解答?由此,才终于明白几任故宫博物院院长肩头所传承的那种沉甸甸的责任:“把壮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给下一个600年。

关于巴黎圣母院火灾的议论文:火,在毁灭文明_优秀作文

关于巴黎圣母院火灾的议论文:火,在毁灭文明_优秀作文

关于巴黎圣母院火灾的议论文:火,在毁灭文明火,在毁灭文明熊嘉敏它躲过了成火,却坍塌在和平年代。

一题记2019年,法国当地时间4月15日下午,法国著名建筑巴黎圣母院起火,大火熊熊燃烧,著名的哥特式塔尖在大火中倒塌,完工于1260年的一扇玫瑰花窗,也没能幸免于难。

巴黎圣母院负责人说:"一切都在燃烧,木制框条上什么也没留下。

”不觉让人心寒泪落,更让人为这一世界伟大建筑的被毁痛惜不已!得知这一消息,不少法国人民跪地祈祷,祈求大火早点灭掉;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发文表示“今晚,我的心将与法国人民同在,与正在圣母院扑灭大火的紧急救援人员同在”;加拿大总理也发文表达对法国人民的支持和对巴黎圣母院失火的心碎……但在这一片惋惜声中却接连出现另一种漫骂的声音:”圆明园的断壁残垣算什么?”“活该,报应来了!烧得好!”等。

顿时,网络舆论开始导向幸灾乐祸!确实,看到巴黎圣母院的这场熊熊大火,我们无法不去想起曾经那场连烧三天三液的大火——万园之园留下的断壁残垣,是中国历史耻辱柱上最疼的一根钉子,每每提及,哪个华夏子孙能不痛心落泪?但是,这不能成为我们在巴黎圣母院大火旁冷嘲热讽的理由。

我们记住圆明园是为了让所有人记住懦弱的代价,以此激励我们向前;所有美丽的艺术品都不应该承载国家与战争的重量,文明无国界!任何一场毁灭文明的大火,都是一场文化之殇。

铭记历史与屈辱的方式绝不是看到其他民族经历文化苦楚时的冷朝热讽!身为中国人,我们更应有大国风度,更应深明大义!我们应当铭记圆明园之痛,也为这场文明之殇惋惜,更提醒我们自己尽最大的能力保护好属于世界的文明!一把大火,连烧三天三夜,把我们的“万园之园”烧得只剩断壁残垣,圆明园只能留在历史的长河里;一把大火,把刚过200岁诞辰的巴西国家博物馆毁得一片狼藉,2000万件藏品全部受损,据不完全统计,仅10%的藏品幸存;一把大火,把经过几个世纪匠人努力建成的巴黎圣母院毁得面目全非……这些无疑全都是类文明的劫难。

谈谈“巴黎圣母院的火”【精品范文】

谈谈“巴黎圣母院的火”【精品范文】

谈谈“巴黎圣母院的火”谈谈“巴黎圣母院的火”巴黎圣母院,始建于1160年,用了整整一百年时间,于1260年完工,距今约760年的历史,但是却在近日的一场意外大火中遭受严重损毁,这必是世界文明史上的一场灾难。

而对于这场灾难的应对,法国政府的具体做法值得我们在工作中加以借鉴。

查找根源,警惕“城门失火”,防范细节问题。

虽然目前巴黎圣母院大火的起因尚不明确,但无论是专家分析的线路失火,还是可能存在的有人恶意放火,都可以说是“城门失火”,但它殃及的不是池鱼,而是城楼自身。

这再次告诫我们,一个细节的疏忽一定程度上也会导致整体的溃败。

工作中,常常存在材料上报了,任务完成了,却被领导批评了。

等回过头来自我校对,发现多是粗心大意惹的祸。

也有的时候办文办会,一切准备就绪,却临时有了变动,打了个措手不及,回头想来,原来是对于沟通时的信息掌握不够全面导致。

可见,“祸患常积于忽微”是对我们工作的警醒,对于细节,当慎之!找对方法,切忌“抱薪救火”,注重把握大局。

在扑灭巴黎圣母院大火过程中,法国政府出于保护内部文物的角度没有采用空中洒水灭火的方法,单从出发点考虑,是顾全大局的得当举措。

习总书记多次讲话中教导我们要树立大局意识,而在基层工作中怎样树立大局意识,从法国政府的决策中可以找到借鉴,那就是把握最核心的。

对于当前工作来讲,以经济发展为中心就是最核心的工作,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竭力奋斗的最终目的所在。

所以,要从千头万绪的工作中理出一条围绕经济发展工作的线来,无论是下基层调研还是日常材料撰写,都要紧紧围绕这条线来思考,对于问题要列出清单,具体对策当深思熟虑,确实在点滴工作中关注大局,服务大局。

集聚力量,点燃“星星之火”,重塑辉煌过往。

巴黎圣母院火灾发生后,法国总统随后宣布,将重建巴黎圣母院。

同时,亿万富翁皮诺出资1亿欧元帮助重建,这只是一个开始,相信未来一定可以再见巴黎圣母院的风采。

对于工作中的过失或是问题,也应该像总统一样,自己主动点燃“星星之火”,或请教其它同志,或进一步深入研究,或重头再来。

巴黎圣母院失火议论文高中【通用7篇】

巴黎圣母院失火议论文高中【通用7篇】

巴黎圣母院失火议论文高中【通用7篇】巴黎圣母院失火议论文高中【通用7篇】一古老的街道洋溢着玫瑰的芬芳,歌特式的教堂传来厚重的钟声。

一群白鸽结队而飞,在巴黎圣母院的上空流下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风儿吹,花儿飞,在夕阳下诉说着那遥远时空中的凄美故事……爱斯梅拉达,一位身段苗条,皮肤棕褐的吉卜赛少女。

她不仅拥有美丽的容颜,还拥有绝妙的舞姿,美妙的歌声。

她犹如一朵盛放的玫瑰,妩媚而单纯。

只因菲比斯的表面文章,完全地动了芳心。

殊不知着爱情背后的“阴谋”,完全被菲比斯玩弄于股掌之上。

她梦幻般的爱情只是个泡影,当梦破碎时,她被强加上巫女的罪名,并将被处以绞刑。

然而,她还期盼着她的骑士菲比斯来救她,这是多么美丽又单纯的想法!爱斯梅拉达的美丽、纯洁、善良,以及对爱的憧憬,在那黑暗的社会中只能一闪而过。

也许在黑暗中生长的玫瑰,只能悠悠飘落……在我看来,爱斯梅拉达的毁灭,在于她对社会没有清楚地认识。

如果她能清楚地看出社会的等级差别,人们的虚伪,就不会断送自己宝贵的生命。

如果她能知道这点,就不会那么天真,也就不会失去自己的生命,更不会深刻地折射出社会的腐败,这或许也是雨果先生的高明之处吧!但在现在的社会中,如果对社会没有清楚地认识,很容易被淘汰。

所以对爱斯梅拉达,我们只能给予深切地同情,并与时代同步,去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卡西莫多,是一位奇丑无比、又聋又哑的巴黎圣母院敲钟人。

他的外表虽然丑陋,却有着天使般的心。

“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是他的真实写照。

只因爱斯梅拉达在他受刑时送上了清水,他便下定决心守护这位美丽善良的天使。

与此同时,他也深爱着这位天使。

但仅凭他一人的单薄之力,注定是不会成功的。

所以,他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爱斯梅拉达走向死亡的深渊。

而后,他也陪伴着爱斯梅拉达化为白骨,随风碾尘……与卡西莫多相反的菲比斯,他虽有着英俊的外表,但是一个粗野、浅薄的花花公子。

他与卡西莫多是非常鲜明的对比组合。

卡西莫多散发的是人性的光辉,他有着无穷的内在美,而菲比斯是徒有其表,从他灵魂深处我们看到了人性的丑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据法国《费加罗报》报道,当地时间4月15日下午6时50分左右,法国巴黎圣母院发生严重火灾。

作为超过800年历史的古建筑,在巴黎圣母院标志性的哥特式尖顶坍塌的那一刻,全球都为这一世界文化遗产的损坏而感到痛惜。

法国《费加罗报》说,这场大火“烧在整个法国的心上”。

德国总理默克尔叹息,巴黎圣母院起火令人悲痛,它是法国和欧洲文化的象征。

当全世界都在为巴黎圣母院惋惜时,也出现了一种不一样的声音。

有网友表示,法国巴黎圣母院火灾让他们联想到被英法联军焚毁的圆明园,还有部分网友说巴黎圣母院的焚毁是“因果报应”。

对此,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阐述你的看法。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题目自拟;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答案解析】
巴黎圣母院大火反思:莫让文明染上仇恨
巴黎圣母院被烧了。

标志性的塔尖烧塌,美丽的玫瑰花窗损毁……作为超过800年历史的古建筑,在巴黎圣母院标志性的哥特式尖顶坍塌的那一刻,全球都为这一世界文化遗产的损坏而感到痛惜。

法国总统马克龙现场坐镇指挥,并在推特上感叹,“眼睁睁看着我们的一部分在燃烧”。

法国《费加罗报》说,这场大火“烧在整个法国的心上”。

德国总理默克尔叹息,巴黎圣母院起火令人悲痛,它是法国和欧洲文化的象征。

中国网友也有不少人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巴黎圣母院的花窗图片,怀念这一消逝的伟大奇迹。

巴黎圣母院失火,在网上引发激烈争论。

巴黎圣母院是建筑史上的经典杰作,是雨果同名名著的故事舞台,而其中更收藏着众多珍贵艺术品,无疑是无价的世界文化遗产。

它的焚毁不仅是法国文明的消损,更是人类历史文明的重大遗憾。

然而,在巴黎圣母院失火的新闻下面,竟有不少网民拍手称快,更是称这场大火是当初法军焚烧圆明园的报应,相关微博评论中“天道有轮回”字眼层出不穷。

1860年,英法联军冲进圆明园烧杀抢掠,大火燃烧三天三夜,这座中国有史以来最宏伟的皇家园林最终付之一炬。

诚然,圆明园被焚毁是我国历史上不可抹去的耻辱,给国人带来难以抚平的伤痛。

但是,将这段历史放到今天来看,与巴黎圣母院并无可比性。

圆明园被抢掠焚烧是野蛮战争的结果,是历史的伤痕,而巴黎圣母院火灾事故是和平时期由消防安全造成的遗憾。

两者都是人类文明与智慧的结晶,面对文明与智慧的消逝,我们不能抱有仇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