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孔乙己[1]语文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05课 孔乙己1课件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05课 孔乙己1课件

2.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组( A ) A.书籍 绽开 伤痕 哄笑 B.拖欠 婉惜 服辩 脾气 C.涨红 争辨 大抵 格局 D.奚落 懒散 隔璧 惟一
3.查字典,解释下列词语。 颓唐—— 不屑置辩—— 附和—— 分辩——
4.指出下列各句使用省略号说法不正确的一 项 ( D)
A.“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 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 (表示因被别人抢白而话未说完)
孔乙己
九年级语文下册
孔 乙 己
写作背景
19世纪末期,清朝政府腐败,民不聊生,隋唐 以来的科举制度仍在盛行。少数读书人爬上统治地 位,但大多数下层知识分子穷困潦倒。小说《孔乙 己》的主人公孔乙己就是鲁迅先生笔下的这样一个 典型。
1911年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称帝,复辟势力猖 獗,革命成果被窃夺。五四运动前后,科举制度虽 被废除,但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仍然根深蒂固,封 建教育仍以其他方式推行,人民仍处昏沉、麻木状 态。
写作背景
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 给中国送来了马列主义。中国革 命的知识分子李大钊等领导和策 动了新文化运动,向封建文化教 育进行猛烈抨击。为了愤怒讨伐 封建制度和封建文化,为了“描绘 社会上的或一种生活,请读者看 看以“引起疗救的注意”,鲁迅先 生继《狂人日记》后,于1918年 冬创作了小说《孔乙己》。
1.选出下列画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 C )
A.阔绰(chuò) 绽出(zhàn) 门槛(kǎn) 舀(yǎo)
B.哄笑(hōng) 暂时(zàn)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附和(hè)
蘸(zhàn)
C.打折腿(zhé) 间或(jiàn)
侍候(shì)
羼(chàn)
D.颓唐(tuí) 不屑(xiè)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孔乙己》教学课件(共43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孔乙己》教学课件(共43张ppt)

7.孔乙己最后一次来酒店喝酒与前面来有什么相同? 有什么不同?
相同点:喝酒时都遭到取笑。 不同点:首次出场——身材高大,青白脸色,穿一件长 衫,排出九文大钱,睁大眼睛,尽说些“之乎者也”,急 于争辩 。最后一次出场——盘着两腿、下垫蒲包,脸上黑 而且瘦,穿一件破夹袄,摸出四文大钱,眼色很像在恳求, 单说了一句“不要取笑”,低声说。 以上对比,说明了封建制度不但戕害了孔乙己的思想, 而且摧残了他的肉体。孔乙己已经不成人样儿,周围的人 仍在取笑他,再次反映了民众的冷漠无情、麻木不仁。
第2、3自然段介绍“我”的职务、“我”的见闻, 实际上却是在写封建社会那“教人活泼不得”的阴冷 的一角:气氛单调、无聊,人与人之间对立、欺诈、 猜疑、冷酷。孔乙己处在这样的环境下,他“穿长衫” 又“站着喝酒”的特殊地位,便揭示了人物与社会环 境的尖锐矛盾。孔乙己既不肯脱下长衫,不肯放下知 识分子的臭架子,不肯与劳动人民为伍,又摆脱不了 穷困潦倒的境遇,这就决定了他悲剧的必然性。
8.“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一句中的“摸” 字用得好,请分析好在哪里。
这个“摸”字与前面的“排”字形成鲜明对比,说 明现在的孔乙己再没有了当初炫耀、得意的神气。一 个“摸”字,写出孔乙己穷困潦倒到了极点,再也没 有求生之路可走了。
9.怎样理解“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 己的确死了”这句话?
众人的快乐是靠揭出孔乙己的伤疤、为他制造 痛苦换来的,以乐衬哀,可见民众的冷漠和麻木。 这句话在文中反复出现,更加重了表达的效果,揭 露了当时的一个社会问题:封建等级制度和封建思 想的侵蚀,早已使民众麻木不仁。
5.孔乙己教小伙计写“茴”字和给小孩吃茴香豆 的情节,分别表现了人物的什么性格特点?
教小伙计“茴”字的四种写法,见其毫不热心,便 长叹惋惜,说明孔乙己把僵化无用的“学问”视如至 宝,表现了他的迂腐不堪、中毒甚深。

第5课《孔乙己》课件(共58张PPT)

第5课《孔乙己》课件(共58张PPT)
的人。 (5)孔乙己是穷困潦倒偶尔偷窃但又_从__不__拖__欠__ 酒__钱__的人。
(6)孔乙己是热心教小伙计认字,给孩子分茴香 豆但又___屡__遭__冷__遇的人。
合作探究
根据上述已分析的孔乙己形象,谈谈你 的理解。
(1)孔乙己“站着喝酒”是因为他经济 拮据,买不起酒菜,进不了柜台内坐着 喝;“穿长衫”是因为他自视清高,自 以为有地位,不愿与“短衣帮”为伍。
合作探究
掌柜对长衫主顾、短衣帮以及小伙计 态度上有何不同?如何理解“羼水” 这一细节?
掌柜巴结逢迎长衫主顾,唯恐伺候 不周;对小伙计凶脸孔;对短衣帮冷酷 无情,能欺则欺,恣意剥削。
羼水这一细节深刻揭露了掌柜对穷 人欺诈手段的卑劣和冷酷势利、唯利是 图的本质。
合作探究
小伙计所管职务和所处环境有什么特 点?交代这些有什么作用?
背景链接
这篇小说写于1918年冬天。当时国 内军阀年年混战,政治黑暗,人民灾难深 重。在文化教育领域,封建复古逆流仍很 猖獗,封建教育仍是社会教育的核心内容 。为拯救青年一代,不让他们再走“孔乙 己”的老路,鲁迅写了这篇小说,声讨科 举制度和封建文化教育对知识分子的摧残 和毒害。
文体知识
小说 1、小说的三要素:故事情节、人物形象、 典型环境。 2、故事情节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3、人物塑造的方法:概括描写、具体描绘; 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描写;直接 描写、间接描写等。 4、环境包括社会环境、自然环境。 5、阅读小说,应该从故事情节、人物形象、 环境描写几个方面入手。
(1)把“短衣帮”与“长衫主顾”的 喝酒形象作对比,突出了贫富悬殊、等 级森严的社会现实。
合作探究
(2)从“我”职务的变换,可以窥见掌 柜冷酷势利的一面。 (3)掌柜是一副凶脸孔,主顾也没有什 么好声气:冷酷的酒店氛围,以小见大, 更见世态炎凉。

第5课《孔乙己》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5课《孔乙己》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 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 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 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尚有劳动能力但营养不良 饱受生活折磨,常受欺凌
年岁已高但穷苦潦倒、四体不勤。
语言 描写
初读完课文,孔乙己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 不懂” “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 清白……’” “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 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 人的事,能算偷么?’”
……
小组合作任务
第一环节 :前25分钟阅读《阿Q正传》的剩余部分; 第二环节:小组合作完成“阿Q人物形象”和“小说主题”两个任务;
提示:“阿Q人物形象”可包括:阿Q的人物形象、其他人物的 形象、横向链接鲁迅其他作品中的相似人物;
3.读插图五、六、七,品读课文第三部分。
3.孔乙己的长衫被丁举人打掉了,在笑声 里走向死亡,如何理解这一悲剧?
一个人最沉痛的悲剧不是他已经陷 入一种悲剧的处境之中,而是他在自己 悲剧的处境里已经丧失了反抗自己悲剧 命运的精神意志。
任务三:
背景介绍 归纳主题


本文创作于“五四运动”前夕,是鲁迅继《狂人日记》
社会环境:1.交待……的社会背景。 2.突出主题、推动情节发展。
人物传记VS小说
人物传记 传记是遵循真实性原则,用形象化的方法记述人物的生活经历、
精神风貌以及其历史背景的一种文体。
小说 洞见人生
遇见人生 思考人生 国计民生
孔乙己
鲁迅
• 1.以下汉字的读音。 阔绰 侍候 羼水 绽出 间或 不屑置辩 • 2.“孔乙己”是小说中人物的真实姓名吗?人们为什么这么称呼他? • 3.初读完课文,孔乙己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第5课《孔乙己》课件(共44张PPT)

第5课《孔乙己》课件(共44张PPT)

间或( jiàn ) 拭去( shì ) 门槛( kǎn )
词语解释
【格局】 结构和格式。 【大抵】 大概,大都。 【阔绰】 排场大,生活奢侈。 【君子固穷】语出《论语·卫灵公》。意思是君子能够不因穷
困而改变操守。固,安守。
【恳求】恳切地请求。 【附和】(言语、行动)追随别人(多含贬义)。 【间或】偶然,有时候。 【不屑置辩】认为不值得分辩。
整体感知
梳理故事情节,说说小说从情节上可分为哪几部分。
序幕(1—3):介绍孔乙己生活的社会环境。
在笑声中出场
发展及高潮(4—11):以“我”的口吻,介绍孔乙 己平日来酒店喝酒的状况。
在笑声中度日
结局(12—13):交代孔乙己的悲惨结局。
在沉默中死去பைடு நூலகம்
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整理完成人物档案。
姓名
年龄 学历 特长
迂腐、死要面子。
精读细研
逼真地刻画出孔乙己急于争辩的神态,使人感 到孔乙己额上暴起的青筋似乎清楚可数,刻画 出他窘迫尴尬、又羞又恼的神态。
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
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他把文言词语“窃”与白话词语“偷”,把读书人与其 他人区别开来,借此为自己开脱,这反映了他虽不争气却尚 知羞耻,而遮羞又显得十分荒谬可笑。这种歪解诡辩、强词 夺理,更显其自命清高、迂腐穷酸、自欺欺人的特点。
孔乙己是一个热心的人。从文中第7段“孔乙己
等了许久,很恳切的说道:‘不能写罢?……我教
给你,记着!这些字应该记着’”“见我毫不热心,
便又叹一口气,显出极惋惜的样子”可以看出。
教“我”茴字写法 “我”的不屑 感到深深遗憾
热心 善良

第5课《孔乙己》课件(共99张PPT)

第5课《孔乙己》课件(共99张PPT)

总评价:
孔乙己是个
热衷功名,轻视劳动, 好喝懒做,死要面子、 迂腐可笑而又有诚实善良一面
的读书人。
《孔乙己》这篇小说共选取了4个生活片断, 展示了生活在畸形社会中的孔乙己的畸形性格, 有力地批判了黑暗社会及其科举制度。
请阅读文章第二部分内容,用简洁的语言对 五个片断的内容加以评析,并结合各片断中 的人物描写分析孔乙己的性格特征。
(结局)
小说阅读任务二:环境分析
环境是人物活动的场所。小说中人物总 是与特定的社会环境相依相存,充分理解 小说所描绘的社会环境,有助于读者更好 地把握人物形象,从而抓住小说的主旨。
小说应该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课文1—3段属于小说的环境描写中的 社会环境描写。本文的整体思路是:由典 型环境起笔写到典型人物.
走进孔乙己生活的环境——咸亨酒店
咸亨酒店在清
朝光绪年间,是一
家普通小酒店。自
从小说《孔乙己》
问世以来,咸亨酒
店也随之闻名于世
了。现在的咸亨酒
店,是1981年为纪
念鲁迅一百周年诞
辰而重新修建的。
改革开放使咸亨酒
上海 咸亨酒店(鲁迅笔下的咸 店也成了同外部世
亨酒店原在浙江绍兴)
界联系的纽带。
课文第一部分具体介绍了哪些内容?
• 小说是从哪些方面对孔乙己进行个性刻 画的?除正面描写外,哪些地方是侧面 描写?
由别人之口交代孔乙己的经历(如第五 段和第十段)属侧面描写,丰富了人物性 格。
第5段,描叙人们背地里对孔乙己的议论, 交代孔乙己的身世和经历。这是前面情节的 补充。孔乙己连秀才也没有考中,又不会营 生,好喝懒做,愈来愈穷,弄到将要讨饭, 因而“便免不了偶然做些偷窃的事”。但不 拖欠酒店的钱。这说明他的诚实。

第5课《孔乙己》课件(共32张ppt)2024(2024)

第5课《孔乙己》课件(共32张ppt)2024(2024)
5
本课学习目标与要求
2024/1/29
学习目标
了解《孔乙己》的故事情节和人 物形象;理解作品所反映的社会 现实和主题思想;培养阅读能力 和文学鉴赏能力。
学习要求
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做好笔记 ,及时复习;多读多背,加强积 累。
6
02
文本解读与赏析
2024/1/29
7
文本结构分析及写作特点
精巧的叙事结构
8
关键人物形象塑造及其意义
孔乙己
一个落魄的读书人,好喝懒做, 自命清高,最终因偷窃被打折了 腿,悲惨死去。他的形象揭示了 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以
及社会的冷漠无情。
酒店掌柜
一个精明市侩、唯利是图的商人 形象。他对孔乙己的嘲笑和冷漠 ,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弱势群体的
无情和歧视。
小伙计
一个善良、有同情心的小人物。 他对孔乙己的关心和帮助,展现 了人性中的善良和温暖,与周围
反思社会现象
通过对孔乙己命运的描写,引发读者 对当时社会现象的反思,如贫富差距 、教育不公等。
挖掘现实意义
作品所揭示的社会问题在当今社会依 然存在,引导读者思考如何改进社会 制度,实现公平正义。
2024/1/29
13
正确价值观树立和传播途径
树立正确价值观
作品通过孔乙己的悲惨经历,引导读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如尊重他人、平等待 人、积极向上。
表演者要熟悉自己所扮演角色 的台词和动作,并尽可能地还
原故事场景。
观众要仔细观察表演者的表现 ,并在表演结束后给予反馈和
建议。
通过角色扮演,加深对故事情 节和人物性格的理解,提高阅
读体验。
2024/1/29
25
思考题解答及疑难问题探讨

第5课《孔乙己》课件(共62张PPT)

第5课《孔乙己》课件(共62张PPT)

孔乙己是一个迂腐可笑、自命清高、自欺欺人 的人。从文中第4段“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 者也,教人半懂不懂”“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 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孔乙己便涨红了 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 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可 以看出。
孔乙己的现实意义
身材高大:先天优势,却不劳作,突出好 性的外在特
吃懒做
点,揭示人
青白脸色:营养不良,食不果腹
物身份、背
皱纹、伤痕:苍老、受人凌辱,照应下文 偷书。
景、性格。
长指甲:不从事体力劳动、养尊处优
语言描写突显个性
写人犀利传神
孔乙己之乎者也:符合读书人身份,体现他的迂腐 不合群
众人对孔乙己的嘲笑,掌柜的催债,这些对话让声 音有了画面,虽然他们的神情模糊,但能让读者想 象到他们眼神的冷漠无情、精神的空虚无聊。
次要人物视角
两种视角转换
我曾问鲁迅先生,其中哪一篇最好,他说他最喜 欢《孔乙己》,所以译了外国文。
——孙伏园《关于鲁迅先生》
可笑的外貌: 可笑的神态: 可笑的语言:
可笑的行为:
“暴君的臣民,只愿暴政暴在他人的头上,他却看着高兴,拿“残酷” 做娱乐,拿“他人的苦”做赏玩,很慰安。”
——《暴君的臣民》
待人热情
走近孔乙己
【任务三】悲剧中的自省
如果你是孔乙己,你回顾自己 的一生,你会悔于自己

好高骛远,自恃清高,不 肯放下身段劳作,踏实生活。
快速跳读课文,找出描写孔乙己外貌、语言、 神态的语句,并对孔乙己的人物形象做简要分析。
运用“我眼中的孔乙己是一个__________的人, 从文中__________可以看出”的句式,分析孔乙己的 形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