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癣误诊为离心性环状红斑1例

合集下载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并离心性环状红斑一例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并离心性环状红斑一例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并离心性环状红斑一例
李清群;彭志元;高陆;陈迪;冯永怀;石彬
【期刊名称】《海南医学》
【年(卷),期】2022(33)13
【摘要】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MDS)是一组起源于造血干细胞,以血细胞病态造血、高风险向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转化为特征的异质性髓系肿瘤性疾病。

离心性环状红斑(erythema annulare centrifugum,EAC)又称持久性环状红斑、持久性渗出性红斑.
【总页数】3页(P1754-1756)
【作者】李清群;彭志元;高陆;陈迪;冯永怀;石彬
【作者单位】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医学检验科;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血液内科【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42.8
【相关文献】
1.误诊为体癣的离心性环状红斑一例
2.单侧躯干分布离心性环状红斑1例
3.单侧躯干分布离心性环状红斑1例
4.刺络拔罐疗法与西药治疗离心性环状红斑疗效比较
5.安神抗敏汤与西药治疗离心性环状红斑的疗效比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什么是离心性环状红斑

什么是离心性环状红斑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什么是离心性环状红斑
导语:离心性环状红斑是红斑皮肤病的一种,那么离心性环状红斑长成什么样子的呢?得了这种皮肤病又有哪些症状呢?一般的治疗方法又有那些呢?本文
离心性环状红斑是红斑皮肤病的一种,那么离心性环状红斑长成什么样子的呢?得了这种皮肤病又有哪些症状呢?一般的治疗方法又有那些呢?本文接下来就从这几个方面入手,来向大家介绍什么是离心性环状红斑,大家想了解的话可以继续往下看哦!
离心性环状红斑是一种少见的红斑性皮肤病,以四肢、躯干、臀部出现环形或多环形皮损,并缓慢离心性扩大为特征,多见于青壮年,可自然消退,但易反复发作,夏季和秋季多发。

预后良好。

离心性环状红斑的病因目前尚不十分清楚。

多数认为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变态反应所致,可能与真菌感染、昆虫叮咬、皮炎、过敏、自体免疫缺陷、恶性肿瘤及服用某些药物等因素有关。

离心性环状红斑的皮损好发于四肢、躯干、臀部、股内侧等部位,手足很少累及。

初起为单发或多发的风团样红色丘疹,逐渐向外扩大,中央消退,形成环形或多环形,边缘隆起,表面有细小鳞屑,伴轻度痒感,低热。

皮疹逐渐离心性扩大,甚至多个红斑发生融合,有的皮损直径可达10cm。

大多数病人皮损可在数周后自行消退,但易反复发作。

少数病人旧的皮损消退,新的皮损相继出现,症状时轻时重,反复发作数月,甚至数年。

在诊断离心性环状红斑时,根据典型皮疹,一般诊断不难。

应与湿疹、莱姆病、皮肤癣菌病、结核样麻风等相鉴别。

在治疗离心性环状红斑时,主要是查明并去除病因。

对症治疗,可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儿童体癣误诊病例1例

儿童体癣误诊病例1例

儿童体癣误诊病例1例
高峰;李灵云
【期刊名称】《中国真菌学杂志》
【年(卷),期】2009(4)6
【摘要】报道1例由犬小孢子菌感染引起的儿童以面部皮疹为主的体癣.患儿,女,6岁,以面部、胸前起黄豆至花生米大小圆形、类圆形水肿性红斑,上有丘疱疹、水疱、痒半个月来诊.曾被误诊为丘疹性荨麻疹、多形红斑,皮疹增多来诊,真菌学检查阳性,真菌培养为犬小孢子菌,经口服特比萘芬片、外用特比萘芬软膏后治愈.
【总页数】2页(P361-362)
【作者】高峰;李灵云
【作者单位】沈阳市第七人民医院,沈阳110003;沈阳市第七人民医院,沈阳11000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56.2
【相关文献】
1.儿童脓癣伴全身散发体癣1例 [J], 张秀莲;杨加琳;蒋宏博;张亚芹
2.儿童多发性大动脉炎误诊病例辨析 [J], 黄浩;陈瑜;熊鹏;袁义;刘铜林
3.萘替芬酮康唑乳膏治疗儿童体癣18例临床观察 [J], 王劲风;姜兰香;王宏光
4.高原地区儿童泛发性体癣2例报告 [J], 陈俊
5.从误诊病例分析基层医院儿童慢性咳嗽的鉴别诊断 [J], 涂明辉;朱小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嗜酸性环形红斑1例

嗜酸性环形红斑1例

嗜酸性环形红斑1例赵晶;赵天恩;卢宪梅【摘要】A 37-year-old female presented with recurrent annular cutaneous eruption with a slight itching on the trunk for more than one year. Physical examination showed that the red annular infiltrated erythemas varied in different size with light colored centre and raised border. Histo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showed the infiltration of eosinophils in the dermis and subcutaneous fat, but without flame figures or granulomatous in-flammation.%作者单位:1山东省皮肤病性病防治研究所,济南,250022【期刊名称】《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年(卷),期】2015(000)012【总页数】3页(P736-738)【关键词】嗜酸性环形红斑;Wells综合征【作者】赵晶;赵天恩;卢宪梅【作者单位】山东省皮肤病性病防治研究所,济南,250022; 济南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济南,250000;山东省皮肤病性病防治研究所,济南,250022;山东省皮肤病性病防治研究所,济南,250022【正文语种】中文嗜酸性环形红斑(eosinophilic annular erythema,EAE)是一种罕见的皮肤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环形红斑,组织病理学主要为嗜酸粒细胞浸润,无火焰现象或肉芽肿性炎症,不伴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升高。

至今国外仅有数篇文献报道,国内仅1篇报道。

泛发性体癣长期误诊一例

泛发性体癣长期误诊一例

泛发性体癣长期误诊一例发表时间:2020-12-16T02:35:46.985Z 来源:《航空军医》2020年9期作者:吴晗1 袁媛1 袁隆1 岳剑1 杜华2《通讯作者》[导读] 患者,男,33岁,腰臀部、左股部、阴囊部反复红斑、丘疹伴瘙痒2年余。

患者2年前腰臀部、阴囊部开始出现少量绿豆大小红斑、丘疹,自觉瘙痒;于海南某医院就诊,曾诊断为“湿疹”,给予外用激素类软膏(具体不详)、他克莫司软膏治疗1月后,皮损减少,瘙痒症状有所减轻,但停药后逐皮损范围扩大,瘙痒症状加重。

(1.甘肃中医药大学甘肃兰州 730000;2.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甘肃兰州 730000)1临床资料患者,男,33岁,腰臀部、左股部、阴囊部反复红斑、丘疹伴瘙痒2年余。

患者2年前腰臀部、阴囊部开始出现少量绿豆大小红斑、丘疹,自觉瘙痒;于海南某医院就诊,曾诊断为“湿疹”,给予外用激素类软膏(具体不详)、他克莫司软膏治疗1月后,皮损减少,瘙痒症状有所减轻,但停药后逐皮损范围扩大,瘙痒症状加重。

2年来皮损面积逐渐扩大,曾多次于外院就诊,均诊断为“湿疹”,按2年前治疗方法给予类似药物进行治疗,皮损未见好转,逐渐向躯干蔓延,部分皮损融合成片,以臀部、左股部为著,瘙痒明显,遂来我院就诊。

专科情况:腰臀部、左股部、阴囊部可见散在分布、大小不等红斑、丘疹,部分融合成片,红斑表面可见明显的抓痕、鳞屑及结痂(图1、2、3)。

既往无糖尿病史及口服激素类药物史。

实验室检查:真菌荧光蓝色镜检见有菌丝(图4、5)。

诊断:体癣;股癣。

予硝酸咪康唑乳膏 2/日外用,5%水杨酸软膏 2/日外用,百癣夏塔热片0.9g 3/日口服,氯雷他定口腔崩解片10mg1/晚口服,治疗1周后鳞屑脱落,皮损逐渐消退,未见新发皮损。

3 周后复诊,皮损部位皮肤基本恢复正常,再次真菌镜检未发现菌丝。

目前随访中,未见复发。

2 讨论体癣是一种常见的真菌感染性皮肤疾病,是由致病性真菌寄生在人体皮肤上所引起的浅表性皮肤真菌感染,因其致病病原真菌种类多种多样,每个患者的体制与抵抗力又不相同,所以体癣的皮损表现也多种多样。

易误诊之银屑病1例

易误诊之银屑病1例

易误诊之银屑病1例【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11-0757-021、臨床资料患者,男,28岁。

因“躯干四肢散在丘疹、环状红斑伴痒4年”就诊。

入院前4年,患者无明显诱因于躯干四肢出现散在、绿豆大小之红色丘疹,斑丘疹,微痒,外用“皮康王”后可消退,之后反复发作,无明显季节性,每次发作后自行外用上述药约1-2周可消退。

2年前所发丘疹可逐渐向外扩大,中央趋于消退,之后中央消退部位复又出现新的丘疹并向外扩大,皮损呈同心圆状。

多次至外院就诊,每次真菌涂片,多次真菌培养均阴性,诊断不详,给予“卤米松、雷公藤、复方青黛胶囊”等均可好转,患者未予重视,近2月自觉上述药物已不能缓解病情,遂来院。

整个病程中一直不伴发热,关节痛,也无光敏感及脓点、脓疱。

10多年前“乙肝大三阳”,余无特殊;家族无类似病史。

系统检查未见异常。

皮肤科情况:皮损主要分布于躯干四肢,散在,表现为数个同心圆状红斑及绿豆大小之红色丘疹,其上可见极少许细薄鳞屑,奥氏征阴性,(图1)头皮近颈部有少许边界不清之淡红斑,无明显鳞屑,甲未受累。

2 讨论银屑病为皮肤科常见病和多发病,大多数经病史、体征和临床症状即可初步诊断,但临床中也常易被误诊。

二期梅毒、玫瑰糠疹、湿疹、神经性皮炎,皮肤结核,蕈样肉芽肿等都较易被误诊为银屑病,亚急性红斑狼疮表现不典型时误诊为银屑病的也有报道[1];同时,掌跖部银屑病[2]和反向银屑病[3]也常易被误诊为其他疾病。

本例患者以躯干四肢同心圆状红斑为主要表现,临床较易与下列疾病相混淆:1、离心性环状红斑常分布于躯干四肢,初为淡红色丘疹,离心性往外扩展,以后中央消退而边缘隆起形成环状或半环状,数日后可扩展至数厘米,中央消退区可再发皮疹而成双环形或多环形,经1-2周后皮疹消退遗留下色沉,过程慢性且反复发作;临床表现与该病例甚为相似;但组织病理以真皮血管周围炎症细胞浸润为主要表现,可排除。

2、体癣该患者有反复外用强效激素软膏史,应警惕继发真菌感染,但其皮损边缘未见丘疹丘疱疹和小水疱,且患者多次多处镜检及真菌培养均阴性,结合组织病理可排除体癣。

环状体癣1例

环状体癣1例

环状体癣1例发表时间:2014-04-14T14:44:44.640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2期供稿作者:周立奉1 路荣2 [导读] 就诊前2月右膝关节内侧无明显诱因出现6个小指大小红色近圆形斑片,边缘散在红色丘疹。

周立奉1 路荣2(通讯作者)(1解放军第五医院皮肤科宁夏银川 750004)(2解放军第五医院病理科宁夏银川 750004)【关键词】体癣环状【中图分类号】R756.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2-0346-02 1 临床资料患者,男,27岁。

主因右膝关节内侧环状红斑伴痒2月就诊。

就诊前2月右膝关节内侧无明显诱因出现6个小指大小红色近圆形斑片,边缘散在红色丘疹、丘疱疹,表面覆少量细薄鳞屑,瘙痒明显,自行间断外用“皮炎平”治疗,瘙痒减轻,但皮损各自等速呈离心性向外扩展,渐增至铜钱大小。

遂就诊。

既往体健,家族中无类似病史,非摔跤运动员,无接触猫、狗史,平时出汗不多。

体格检查:体型略偏胖,余无异常。

皮肤科情况:右膝关节内侧见6个铜钱大小近圆形红斑,边缘散在红色丘疹、丘疱疹,呈环状隆起,表面覆少量细薄鳞屑,中心炎症轻,边缘炎症明显,6个圆形红斑整体上又排列成大环状。

实验室检查:取皮损表面及边界鳞屑直接镜检示大量真菌菌丝。

诊断:环状体癣。

治疗:予以口服盐酸特比萘芬片0.25g,每日1次,共14d,外用复方酮康唑乳膏,每日2次,共14d。

两周后复诊,皮疹全部消退,遗留淡褐色色素沉着,自诉无瘙痒,临床治愈。

图环状体癣患者右膝关节皮损2 讨论体癣特点为单个多发的圆形、境界清楚、淡红色、干燥、鳞屑性斑片,鳞屑性斑片,边缘显著扩展,中央进行性消退形成环状外形。

多见于接触患病的猫、犬而染病。

体癣是摔跤运动员的一个常见问题[1]。

多发于潮湿多汗部位[2]。

本例患者无接触猫、犬史,亦非运动员,平时出汗不多,右膝关节亦无外伤史,发病原因不清,单个环状皮损整体上又排列成大环状,临床少见。

嗜酸性环状红斑1例

嗜酸性环状红斑1例

【引文格式】钟敏华,毛荣军,储开宇,等.嗜酸性环状红斑1例[J].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2019,26(2):94-96.DOI:10.3969/j.issn.1674-8468.2019.02.009.通信作者:莫惠芳,E-mail:fszzh441@163.com ·病例报告·嗜酸性环状红斑1例钟敏华1,毛荣军2,储开宇1,钟卫红1,莫惠芳1(佛山市中医院1.皮肤科;2.病理科,广东佛山528000)[摘要]报告1例嗜酸性环状红斑。

患者男,59岁,双上肢环状红斑伴瘙痒2月余,外院曾按“湿疹”治疗未见明显好转,皮疹反复发作,否认疫区旅游史。

皮肤科检查:双上肢多发水肿性环状红斑,中央消退,外周隆起,逐渐向外扩展。

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真皮胶原及浅中层血管周围致密炎症细胞浸润,以淋巴细胞和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主,未见“火焰征”。

诊断:嗜酸性环状红斑。

予口服氯雷他定片、咪唑斯汀、羟氯喹、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后,皮疹明显消退,目前仍在随访中。

[关键词]环状红斑,嗜酸性[中图分类号]R758.61[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674-8468.2019.02.0091临床资料患者男,59岁,因“双上肢环状红斑伴瘙痒2月余”于2017年9月1日到我科就诊。

患者2017年6月中旬开始双上肢出现多发水肿性环状红斑,中央消退,外周隆起,逐渐向外扩展,瘙痒剧烈,曾在外院就诊,考虑“湿疹”,治疗(具体不详)未见明显好转,皮疹可自行消退,但反复发作,日晒及喝酒后明显。

为进一步明确诊断遂来我院就诊。

起病以来,患者无发热、盗汗,无脱发、光敏感、口腔及外阴溃疡、雷诺现象、关节痛等不适。

否认到疫区旅游或出差史。

精神、睡眠、胃纳尚可,大小便正常。

既往史无特殊。

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好,各系统检查无异常,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

皮肤科情况:双上肢可见多发大小不等的环状水肿性红斑,边缘隆起,触之有浸润感,部分中央消退呈暗褐色,逐渐向外扩大,皮疹持续不退(图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13 —13 . 6 :6 1 6 9
[ ] H w e P M,Xog J eH,e a cur c o an w 8 a ky i ,Y n t .O cr ne f e 1 e
me lIL n t s MP4 cr e n acnuaiepami n t — -aca eI 一 ar do ojgt l di aS ma i v s
4 参 考 文 献
[ ] C S dcm nM10 1.e o ac s na sr nmc ba 1 LI ou et 0- 9Prr ne t dr f t ioi S fm a d oa i r l ss pb i e i : 1t i o aoa spl et [] uc tit tt g e ily sn 9 n r tnl up m n s . h f m i e
T ss o S s e t d e t f r u p c e Cl s A Ca b p n ma e as r a e e s Pr d c in n o u to i
S eiso neo atr ca 『 ] l co i ,2 0 ,7 pce fE trbcei ee J .JCi Mirbo a n l 094
体 癣误 诊 为 离心性 环 状红 斑 1例
周立奉 路 荣 茆建国
一 患 者男 ,O岁 , 因躯 干 、 2 主 股外 侧 皮损 边缘稍 高起 正常皮 肤 , 、 手 足皮肤 皮 损特 点及真菌 镜检 , 般不 易误诊 。 红 斑伴瘙 痒 1个月 就诊 。患 者 1 月 未见异常 。 个 皮屑镜检 : 真菌 阳性 。 以 口 该 患 者误 诊 的主要 原 因是 ( ) 集 病 予 1采 史 不详 细 . 经仔 细询 问病 史 , 者诉 其 患 前 无 明显 诱 因躯干 、 外侧 起红 斑 , 股 红 服盐 酸 西替 利嗪 1 g 1次/ ,伊 曲 Om , d 斑 逐渐离 心性 向四周扩 大 ,呈环 形或 康 唑 2 0mg 2次/ , 0 , d 连用 7d 瘙 痒症 同铺 者先其 已有类 似病史 。( ) , 2 查体 不 半 环 形 , 痒明 显 , 当地 医 院就诊 , 状消 失 , 月后随诊无复发 。 瘙 到 3个 细致 , 皮损 为红斑 , 红斑 逐渐离 心性 向
[ ] 陈 惠玲 , 2 叶惠 芬 , 小棉 , . I P4型金 属 p 内酰 胺酶 周 等 产 M- 一 多药 耐药产酸克 雷伯菌耐药基 因分析 [] 中华 医院感染学 J.
杂志 .20 ,8 1 ) 1 1 — 5 5 0 8 1 ( 1 :5 2 1 1.
( 收稿 :0 10 — 5 编辑 : 2 1- 8 0 陈兵 )
a s c a in wi l r e p a mi c ri d b Ps u o na s o ito t h a g l s ds a re y e d mo s
arg oaio tsf m h epe SR p bi fC ia [ eui s sl e r te P ol eu l o hn J n a o c j
2 ( ) 16 3 . 9 3 :3 -19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Ct b c r o na o ePo l S e u l f h a [] ioat u ge r t ep R p b co C i r ey fm h e i n J.
F MS Mi oilLt.2 0 ,9 ( ) 5 — 7 E c bo e r t 0 1 14 1 :3 5 .
31 2
实用 医学杂 志 2 1 0 2年第 2 卷 第 2 8 期
离 自血液病患者产 I P4型 M L产酸克雷伯菌_, M B 2 _ 显示 产 MB L细 菌在 我 院一 直 存在 ,做 好分 子 水 平 的耐药监测 , 医院感染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为 另外 , 株检测菌 M T阳性 , E T 3 H 但 D A双纸片 增效试 验 阴性 。 未检 出 M L基 因 , 可能存 在其 B 但 他的碳青霉烯酶耐药基 因。这 3株对 E P的 M C T I 升 高 , 对 ME IM 的 MI 2 仍 是 敏 感 。 示 但 M、P C≤ , 提 E P对肠杆 科 细菌 产碳 青霉 烯酶 的筛选 比 IM、 T P ME 敏 感 , E PMI M 当 T C≥ 2 ̄ / L时 , 示 此 肠 gm 提 杆 科 细菌 有 产 碳 青 霉 烯 酶 的可 能 。采 取 严 格 隔离 消毒措施 , 应对 医 护人 员 加 强 无 菌 观 念 , 制 多重 控 耐药克隆株的传播 。
Cl ia n a oaoy Sa d rs Isiue, a n P ,2 0 i c la d L b rtr tn ad n ttt W y e, A. 0 9, n
[] 顾 剑 , 3 彭少华 , 李从 荣 , 获得 性金 属 p 内酰胺 酶初 筛方 等. 一 法 的研 究 [] 中华 医院感 染杂志 , 0 4 1 ( ) 6 3 6 6 J. 2 0 ,4 6 :0 — 0 . [ ] X og J ye M F 4 i ,H n s ,Y n e H,e a.ba I - ) a d i t 1 l( MP9 n t s
2 ( ) 2 3 2 5 7 5 :7 - 7 .
[ ] 冯羡菊 , 6 张燕 , 罗予. 多药耐药肠杆菌科细菌产超广谱 p 内酰 一
胺 酶基 因型研 究 ¨. 中华医 院感 染学杂 志 ,2 1 ,0 1 ) 002 (2 :
l 5 一1 5 6 l 6 3.
[ ] Ps r ,M n e ,G e i oL e a S n t eSr n g 7 a e n F ed z ta T ur e , 1 es i ce i rr t . iv en
Ani co et C e te ,2 0 ,0 1 :5 - 5 . t rbAgns hmo r 0 6 5 ( )3 5 3 8 mi h
[ ] 吴俊 , 5 叶惠芬 , 陈惠玲 , . 等 多重 耐药 铜绿假 单 胞菌金 属 0 一 内酰胺 酶基 因型及 传播机 制 [] 中华传 染病 杂志 , 0 9 J. 20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