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形红斑到底是个啥?

合集下载

红斑及红斑鳞屑性皮肤病---精品医学课件

红斑及红斑鳞屑性皮肤病---精品医学课件

第二节 银屑病
psoriasis 俗称牛皮癣。
第二节 银屑病
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
【病因及发病机制】
目前认为,银屑病是遗传因 素与环境因素等多种因素相互作 用的多基因遗传病。发生机制是 一种免疫介导性疾病。
(一)遗传因素 已确定了一些银屑病易感基因 位点。
(二)环境因素 感染、精神紧张或应激事件、 外伤、某些药物作用等。
• 慢性经过,病程数月至数年, 2/3患者在1-2年内自行消退
临床上可见一些特殊类型: 1.急性播散性扁平苔藓 2.肥大性扁平苔藓 。 3.线状扁平苔藓 4.水疱大疱性扁平苔癣 5.毛囊大疱性扁平苔藓 6.其他 萎缩性扁平苔藓,光线性扁 平苔藓等。
【组织病理】有诊断 价值,表现为表皮角 化过度,颗粒层楔形 增生,棘层不规则肥 厚,表皮突呈锯齿状, 基底细胞液化变性, 真皮上部有以淋巴细 胞为主的致密带状浸 润,真皮乳头层可见 红染的胶样小体及噬 黑素细胞。Wickham 纹为表皮颗粒楔形增 生所致。
破裂。约1-2周后脓疱干涸、脱屑,反复 出现 • 常伴甲的病变,甲上有点状凹陷、横沟、 纵峭、甲浑浊、甲剥离及甲下积脓
(三)关节病型银屑病
有银屑病皮损,并有关节病症状 • 关节损害为非对称性外周多
关节炎,呈进行性发展。 • 类风湿因子常阴性。 • X线示软骨消失,关节边缘被
侵蚀,甚至溶骨及关节腔变窄 • 全身症状
(三)物理疗法 1.补骨脂素长波紫外线疗法(PUVA) 方 法为口服8-甲氧基补骨脂素,2小时后照射 UVA,每周2-3次。 2.UVB光疗: 主要为窄波紫外线疗法
3.浴疗 :水浴、矿泉浴、焦油浴、药浴 等。 (四)其他 普鲁卡因封闭疗法、高压氧疗 法。
第三节 红皮病erythroderma

中医辩证多形红斑

中医辩证多形红斑

中医辩证多形红斑
*导读:风湿热型用导赤散加味,生地清热凉血滋阴,竹叶清心除烦,木通利水以降火,甘草清热解毒,石膏泻热,蝉衣祛风,萆渗湿,大黄通腑泻热。

虚寒型以附子理中汤合桂枝汤加减,附子、干姜温阳散寒,白术健脾燥湿,党参、甘草补中益气,加桂枝通心阳,赤芍、当归、川芎、防己和营祛瘀,除湿通络。

……
多形红斑以好发于春秋季节,皮损多发于肢端,重者口舌糜烂为特点。

本病病因病机为心脾久郁湿热,复感风邪,以致风、湿、热三邪搏于肌肤;或心脾素虚,复感风寒,以致营卫失和,寒凝气滞,经脉瘀阻。

风湿热型用导赤散加味,生地清热凉血滋阴,竹叶清心除烦,木通利水以降火,甘草清热解毒,石膏泻热,蝉衣祛风,萆渗湿,大黄通腑泻热。

虚寒型以附子理中汤合桂枝汤加减,附子、干姜温阳散寒,白术健脾燥湿,党参、甘草补中益气,加桂枝通心阳,赤芍、当归、川芎、防己和营祛瘀,除湿通络。

笔者体会风湿热型疗效较好,治愈率较高,且复发少;虚寒型病程长,疗效较差,受气候影响大,复发率较高。

第1 页。

靶形红斑名解

靶形红斑名解

靶形红斑名解
靶形红斑名词解释为:靶形红斑是一种以靶形或虹膜状红斑为典
型皮损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属于临床上常见的皮肤病。

靶形红斑可能是感染、药物、红斑狼疮等原因引起的。
1、感染
如果自身的免疫力比较低,可能会使细菌或者是病毒侵入到皮肤
黏膜等位置,从而出现靶形红斑的情况。

2、药物
如果患者服用青霉素类抗生素药物,可能会损伤到血管的内皮细
胞,从而诱发靶形红斑的情况。

3、红斑狼疮
存在红斑狼疮的患者,未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可能会诱发血管炎
症,在一定程度上也会诱发靶形红斑的现象。

多形性日光疹的科普知识

多形性日光疹的科普知识
症状通常在受到阳光暴露后几 个小时内出现。
多形性日光疹的症状
症状的严重程度因人而异,有些人可能 只出现轻微的症状,而有些人可能出现 严重的瘙痒和水肿。
多形性日光疹 的预防措施
多形性日光疹的预防措施
避免阳光暴露是预防多形性日 光疹最重要的措施。 在阳光强烈的时候,选择遮阳 帽、太阳镜和长袖衣物等进行 保护。
多形性日光疹的预防措施
使用防晒霜,选择SPF高的产品,并按 照使用说明正确使用。 请遵循医生的建议,使用抗过敏药物或 局部药物来缓解症状。
总结
பைடு நூலகம்结
多形性日光疹是由紫外线引起 的皮肤过敏症状。
我们可以通过避免过度阳光暴 露、保护皮肤和使用药物来预 防和缓解症状。
总结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皮肤护理是预防 多形性日光疹的重要措施。
多形性日光疹 的科普知识
目录 引言 多形性日光疹的原因 多形性日光疹的症状 多形性日光疹的预防措施 总结
引言
引言
多形性日光疹是一种由日光或 紫外线引起的皮肤病,它会导 致皮肤出现红斑、水疱、丘疹 等症状。
本次PPT将为您介绍多形性日光 疹的原因、症状和预防措施。
引言
了解多形性日光疹的知识,有助于我们 更好地保护皮肤健康。
多形性日光疹 的原因
多形性日光疹的原因
日光疹是由紫外线引起的过敏 反应。 紫外线可以刺激皮肤细胞产生 炎症反应,导致过敏症状的出 现。
多形性日光疹的原因
遗传、免疫系统失调和阳光暴露是导致 多形性日光疹的常见原因。
多形性日光疹 的症状
多形性日光疹的症状
多形性日光疹的症状包括皮肤 红斑、水疱、丘疹等。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红斑狼到底是什么样的?

红斑狼到底是什么样的?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红斑狼到底是什么样的?
导语:红斑狼疮是对身体危害比较大的一种皮肤的疾病,因为对于这种疾病并不是十分的了解,所以当我们的皮肤出现异常的时候,可能只会当做是普通的
红斑狼疮是对身体危害比较大的一种皮肤的疾病,因为对于这种疾病并不是十分的了解,所以当我们的皮肤出现异常的时候,可能只会当做是普通的皮炎湿疹,那么就会耽误最佳的治疗时间,红斑狼疮不仅会对皮肤造成伤害,还会对肝脏、肾脏等器官造成危害,所以及时治疗很重要,那么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红斑狼疮的病症。

红斑狼疮的早期症状之一
全身症状
1.红斑皮疹呈多样型。

颧面部蝴蝶状红斑和甲周、指端水肿性红斑为SLE特征表现。

形状有盘状红斑、环形红斑、水肿性红斑,多形红斑等。

有红色丘疹、斑丘疹,一般不痒或轻微瘙痒,在身体多个部位都能发生。

光敏感,约有1/3病人一遇阳光即出现面部发红或出现阳光过敏性皮疹。

2.发热高热、中等热、低热等均可出现,高热者稽留热为多;长期发热者,呈不规则热,或高热低热交替出现。

红斑狼疮的早期症状之二
皮肤症状
粘膜溃疡和脱发粘膜损害,累及口唇、舌、颊等,出现无痛性粘膜溃疡;头发失去光泽、干燥、易断、稀疏,称为“狼疮发”。

红斑狼疮的早期症状之三
其他脏器的损害
1.心脏损害患者可伴有心包炎、心肌炎、心内膜炎,偶有心衰。

可。

医学PPT课件大全红斑狼疮Lupus

医学PPT课件大全红斑狼疮Lupus
受损的细胞核
抗核蛋白 抗体
吸引 PMN
均匀体
被 PMN 吞噬
花簇细胞
狼疮细胞
〔实验室检查〕
特异检查(1)狼疮细胞(细胞涂片)
〔实验室检查〕
特异检查 (2)ANA
(间接免疫荧光法) (3)ENA
(免疫印迹法) (4)LBT
(直接免疫荧光法)
〔诊断〕
DLE 依靠典型皮疹
盘状红斑 粘着性鳞屑 角质栓 中央萎缩 色素增加或减退 毛细血管扩张
〔病因〕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有关。
遗传因素 100 例红斑狼疮家系调查结果:
家族史阳性者 12 % I 级亲属发病率 1.84 % 遗传度为 56 % 提示 : 红斑狼疮为多基因遗传方式;
环境因素起较大的作用。
〔病因〕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有关。
环境因素 病毒感染 其他细菌感染少见 物理因素 日光、射线、寒冷、潮湿 精神因素 创伤、紧张、忧郁 内分泌因素 高雌激素、泌乳素 药物 苯妥英钠、青霉素等 20余种可 诱发“狼疮样综合症”
LE 基本的病理改变:
结缔组织的纤维蛋白样变性
淋巴细胞为主的炎症性浸润
坏死性血管炎
血管壁变性,血栓形成,出血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
一、皮肤与粘膜的损害 皮肤损害见于80%以上的患者,常是SLE 最初发的症状和最突出的表现。 光照是诱发皮疹、加重皮疹的重要因素。 皮疹表现多形性:红斑、丘疹、血疱等。 特征性的皮疹:
〔发病机理〕
遗传素质
环境因素(感染、日光、药物)
免疫调节功能紊乱 ( Ts ↓,B 细胞↑)
自身抗原形成
多种自身抗体
致敏 T 淋巴细胞

多形红斑可能由六大因素引起

多形红斑可能由六大因素引起

多形红斑可能由六大因素引起*导读:由于多形渗出性红斑的病因迄今尚未明确,所以病因学说较多。

主要指对具有过敏体质者而言,他们在使用某些药物后,容易引起变态反应,在皮肤、粘膜上出现多少不等的多种形态的红斑、水疱、糜烂等。

常见的有关致敏药物如磺胺类、抗生素、巴比妥类、保泰松、退热药、代兰丁或卡马西平等。

……由于多形渗出性红斑的病因迄今尚未明确,所以病因学说较多。

一、药物过敏反应主要指对具有过敏体质者而言,他们在使用某些药物后,容易引起变态反应,在皮肤、粘膜上出现多少不等的多种形态的红斑、水疱、糜烂等。

常见的有关致敏药物如磺胺类、抗生素、巴比妥类、保泰松、退热药、代兰丁或卡马西平等。

二、免疫因素许多学者研究了免疫与多形渗出性红斑的关系,认为免疫因素也是发病的一种可能的因素。

如Kraeger等(1973)测定了5例多形渗出性红斑患者的巨噬细胞集聚活性(macrophageaggregationactivity,MAA),其中2例MAA增加。

Safai等(1975)报告了两例由临床与组织学诊断的大疱性多形渗出性红斑患者血清和疱液中IgG均有升高现象;而早期疱液中补体成分下降,免疫复合物升高。

Kazmicrowski等(1978)用直接免疫荧光法观察17例多形渗出性红斑的皮肤切片,发现所有在发病24h内早期损害的标本中,均在乳头层的小血管上显示有C3和/或IgM沉积。

三、病毒感染Soltz-Szots(1963)报告用单纯疱疹病毒疫苗治疗复发性单纯疱疹时诱发了多形渗出性红斑。

Shelley(1967)用单纯疱疹病毒疫苗0。

01ml作皮下注射,复制了多形渗出性红斑的发生。

除单纯疱疹病毒外,柯萨奇病毒、麻疹病毒、埃可病毒、脊髓灰白质炎病毒等都可作为抗原而诱发本病的发生,故多形渗出性红斑被公认为系一种变态反应。

四、细菌感染主要是化脓性球菌感染,它们作为抗原而致病。

包括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布鲁氏杆菌、白喉杆菌、类丹毒杆菌等。

靶形红斑名词解释

靶形红斑名词解释

靶形红斑名词解释
靶形红斑(targetoid erythema)是一种皮肤病变,其特征是在皮肤表面形成类似于靶目标的红斑。

这种红斑通常有一个中心的红色或紫色斑块,周围是一个较浅的环,再外围是一个更深的环。

这种特殊的外观使得红斑看起来像一个靶子或目标。

靶形红斑是多种疾病的症状之一,包括一些感染性疾病、过敏反应、自身免疫性疾病和其他炎症性疾病。

其中最常见的疾病是肉芽肿性结节病(granuloma annulare)和紫癜性荨麻疹(urticarial vasculitis)。

肉芽肿性结节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通常发生在皮肤的肢体表面,特别是手指、手腕和脚踝周围。

它的症状包括形成圆形或弧形的红色或紫色结节,边缘清晰,中心可能有淡黄色的沉积物。

这些结节可以逐渐扩大,形成靶形红斑。

紫癜性荨麻疹是一种血管炎症性疾病,其特点是荨麻疹样的皮疹和血管炎症。

当血管内的血液渗漏到周围组织时,会形成红色或紫色的斑块,这些斑块可以合并形成靶形红斑。

对于出现靶形红斑的患者,确切的诊断需要进一步的临床评估、实验室检查和其他相关的病史信息。

医生通常会综合考虑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实验室结果,来确定导致靶形红斑的具体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因此,如果您或他人出现类似的症状,建议尽快咨询医疗专业人员以获得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形红斑到底是个啥?
看到这张图片,你会认为这是什么呢?
这是多形红斑。

临床上多形红斑以靶形或虹膜样红斑为典型皮损,有红斑、丘疹、风团样损害和水疱等多形性皮损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可不同程度的累及黏膜,有时可有内脏损害。

多形红斑为自限性炎症性皮肤病,常有黏膜损害及全身症状。

病程2-4周,好发于春秋季,易复发。

病因
1、感染:约占90%,包括病毒、细菌、支原体或真菌等,以单纯疱疹病毒Ⅰ和Ⅱ型感染最常见(约占50%);
2、药物:少于10%,主要有磺胺、青霉素、巴比妥类和解热镇痛药等;
3、物理因素:寒冷、日光、放射等;
4、接触物:如长青藤、报春花、氯化氨基汞等;
5、风湿性疾病或自身免疫病:如红斑狼疮和炎症性肠病;
6、血液系统疾病及恶性肿瘤: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等。

发病机制:尚不清楚
可能与免疫相关的炎症反应有关:
细胞毒性变态反应(超敏反应)
迟发型变态反应(超敏反应)
临床表现
前驱症状:咽痛、头痛、发热、全身不适,乏力、关节、疼痛等;
典型皮疹:皮疹多形,可有风团、丘疹、紫癜、水疱等;
临床可分为三型:
红斑—丘疹型(轻症型)
水疱—大疱型(中症型)
重症型
多形红斑典型皮损的三带组成
内带:中央为暗红斑或紫癜,或可呈扁平丘疹、水疱或有结痂中带:色淡的水肿性隆起
外带:较清晰的一圈红斑
鉴别诊断
●固定性药疹 : 好发于皮肤黏膜交界处,也可散发全身。

皮损表现为局限性圆形或类圆形境界清楚的水肿性暗紫红色斑,重者红斑上可出现水疱或大疱。

●冻疮: 发生于寒冷季节,妇女好发,皮损多位于手背、指(趾)
背、耳等外露处,表现为暗紫红色水肿性红斑,严重者可有水疱、破溃,自觉瘙痒,转暖自愈。

●冻疮样狼疮: 受冷后出现,好发于指趾、足跟及鼻等处,表现为冻疮样水肿性暗红斑,可有抗磷脂抗体阳性。

●急性发热性嗜中性皮病:起病急骤伴发热, 好发于四肢和颈面部,躯干,口腔黏膜亦可累及,皮损常为痛性红色丘疹和浸润性斑块,表面可呈假水疱样外观,外周血白细胞增高;组织病理:真皮上部嗜中性粒细胞弥漫浸润。

●离心性环状红斑: 皮疹好发于躯干及四肢近端,手足很少累及。

红斑逐渐向外扩大,呈环形或多环形,可达数十厘米。

环状边缘呈活动性而稍隆起,其内侧有少许鳞屑。

可自行消退,常反复发作。

组织病理与多形红斑不同。

●荨麻疹性血管炎: 躯干或四肢近端风团样红斑或斑块,常持续24-72小时以上,皮损表面可有紫癜样损害,常伴有关节痛及关节炎。

组织病理示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改变。

●二期梅毒疹: 斑丘疹是最常见的皮损,可分布于全身,也可局限于掌跖部,典型的皮损呈铜红色、表面有领圈状白色鳞屑。

● Stevens-Johnson综合征:暗红斑数量更多、分布更广和严重程度更重,无典型靶形损害,有表皮松解性大疱, 出现表皮剥脱(尼氏征阳性),累及面积<10%黏膜损害更广泛,至少累及2个部位以上的黏膜, 全身症状明显, 内脏损害明显,可致死。

●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 早期有红斑、紫癜、水疱,皮肤受累范围更广,程度更重,表皮剥脱(尼氏征阳性)累及面积>30%,黏膜损害更广泛且严重,至少累及2个部位以上的黏膜,全身症状明显,内脏损害明显,并发症多,致死。

治疗
健康教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