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状病毒肠炎医院感染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合集下载

儿科轮状病毒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分析与处理对策

儿科轮状病毒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分析与处理对策
中 国初 级卫 生保 健 2 1 0 2年 2月 第 2 6卷 第 2期 ( 第 34期 ) 总 1
儿科轮状病毒医院感染 的高危因素分析与处理对策
: l :
李上 淼① ,李绍锦①
关键 词 轮 状 病 毒 ; 医院 感 染 ; 儿科 ; 高危 因素 ; 对 策
【 图分 类号 】R 2 .1 [ 献 标 识 码】B 【 编 号 】10 — 6X 2 1)2 0 5 — 2 中 731 文 文章 0 15 8 (0 20 — 0 2 0
轮状 病 毒 感 染 容 易 导致 婴幼 儿 发 生 腹 泻 ,是 婴 幼 儿 腹 泻
会 出 现脱 水 的 症 状 . 在 临 床 上 ,抗 生 素 的使 用 、 陪 护 人 员 1 1 。
的 主 要病 原 体 之 一 。轮 状病 毒 的 主要 感 染 部位 为小 肠 的上 皮 细胞 ,因感 染 而 导 致 上 皮 细胞 损 伤 .从 而 引起 腹 泻 。轮 状 病
【】A u H si ,E - h e M, aa yA e 1 D e a aocpc 5 b ahm H l S a i B d w , ta. oslprsoi f
o a i n d a h r y c a e c o p e e e it n COS i t l mi v ra i t e m h ng l mi h n -r ssa t P no co —
资料 进 行 了 回顾 性 分析 ,探 讨 了 导致 儿科 轮 状 病 毒 医 院 感 染 的 高危 因素 ,总 结 了 临床 处 理 儿 科 轮状 病 毒 感 染 的 经 验 。具 体报 告 如 下 。
1 资 料 与 方 法 11 一般 资料 .
7天 左 右 。一 般 都 伴 有 持 续 性 发 热 、呕 吐 和 腹 泻 ,严 重 者 还

护理中的轮状病毒感染护理技巧

护理中的轮状病毒感染护理技巧

02
护理前的准备
了解患者情况
01
了解患者轮状病毒感染的病情状 况,包括感染程度、病程、并发 症等,为制定护理计划提供依据 。
02
了解患者的年龄、体重、健康状 况等基本信息,以便针对不同情 况进行个性化护理。
消毒与防护措施
对病房进行定期清洁和消毒,特别是 高频接触的物体表面,如门把手、床 头柜等。
护理人员应详细记录患者病情发展情 况,为医生提供准确的诊断依据。
04
特殊情况护理技巧
重症患者的护理技巧
密切观察病情
对重症患者进行24小时监测,观 察其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尿量
等指标,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呼吸道护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呼吸道 分泌物,避免因呼吸道梗阻导致的 窒息。
循环系统护理
维持有效的循环血量,保证心、脑 、肾等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
卫生等。
心理支持
鼓励家属给予患者足够 的关心和支持,帮助患 者保持良好的心态,积
极配合治疗。
家属自身的防护
提醒家属注意自身防护 ,避免感染轮状病毒。
医院感染控制
加强病房管理
对病房进行定期清洁和消毒, 保持空气流通,减少交叉感染
的风险。
患者隔离
对确诊或疑似轮状病毒感染的 患者进行隔离治疗,以防止病 毒传播。
确保病房内空气新鲜,每 天定时开窗通风,减少病 毒在空气中的传播。
做好个人防护
护理人员应佩戴口罩、手 套等防护用品,避免直接 接触患者分泌物和排泄物 。
物品清洁与消毒
对患者的衣物、床单、毛 巾等物品进行及时清洗和 消毒,防止病毒通过接触 传播。
饮食护理技巧
鼓励患者多饮水
轮状病毒感染后,患者容 易出现脱水症状,应鼓励 患者多饮水,保持身体水 分平衡。

轮状病毒性肠炎护理查房

轮状病毒性肠炎护理查房
轮状病毒性肠炎护理查房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轮状病毒性肠炎? 2. 谁容易感染轮状病毒性肠炎? 3. 何时需要就医? 4. 怎样进行护理? 5. 如何预防轮状病毒性肠炎?
什么是轮状病毒性肠炎?
什么是轮状病毒性肠炎?
定义
轮状病毒性肠炎是由轮状病毒引起的急性肠道感 染,主要影响婴幼儿。
轮状病毒是儿童腹泻的主要病因,能够导致严重 脱水。
如何预防轮状病毒性肠炎?
如何预防轮状病毒性肠炎? 接种疫苗
定期为儿童接种轮状病毒疫苗,降低感染风险。
疫苗能有效预防严重腹泻和住院。
如何预防轮状病毒性肠炎? 良好卫生习惯
勤洗手,保持环境清洁,避免共用餐具。
特别是在流行季节,需格外注意卫生。
如何预防轮状病毒性肠炎? 健康饮食
确保饮食安全,避免食用生水和不洁食物。
什么是轮状病毒性肠炎? 传播途径
通过口-粪途径传播,常见于不洁饮食或接触污染 物。
家庭环境中,儿童之间的传播尤为常见。
什么是轮状病毒性肠炎? 症状
主要表现为腹泻、呕吐、发热和腹痛。
症状病毒性肠炎?
谁容易感染轮状病毒性肠炎? 高风险人群
何时需要就医?
严重脱水
出现口干、皮肤弹性差、尿量减少等症状时,应 立即就医。
脱水是轮状病毒感染的主要并发症,可能危及生 命。
何时需要就医?
高烧不退
若体温持续超过39°C,需进行进一步检查。
高热可能提示其他并发感染。
何时需要就医?
持续呕吐
呕吐频繁,无法进食或饮水时,也需及时就医。
持续呕吐可能加重脱水状态。
健康饮食有助于增强免疫力,预防感染。
谢谢观看
怎样进行护理?
怎样进行护理? 补液

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腹泻的护理ppt课件

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腹泻的护理ppt课件

2
保证充 分休息 减少氧 耗减轻心 脏负担
3
各项护理 集中进行 减少哭闹 限制活动 量
心理护理
护理的过程中要耐 心的向家长讲解疾 病的发展过程,以 亲切的话语、娴熟 的技术、细心的护 理、真诚的态度赢 得家长的配合
排泄物及呕吐物的处理
患儿入院时发一瓶“84”消毒液消毒物品及 大便小便
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特点
经粪口途径传播 为自限性疾病 潜伏期1-3天 病程约3-8天
发热 咳嗽
起病急 常伴有感冒
体温38-40℃
鼻塞 流涕
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特点
半数患儿会出现呕吐 呕吐症状多数发生在 病程的初期 一般不超过3天
腹泻重者可出现脱水症状 口渴明显 尿量减少 烦躁不安
清理呕吐物、粪便及 尿片时彻底洗净双手
不要带孩子去公共场 合,减少感染机会
学习快乐! 谢谢观赏
SUCCESS
THANK YOU
2019/5/27 43
消毒隔离
空气的消毒
定时开窗通风 每天紫外线消毒一次 每周过氧乙酸消毒一次
地面的消毒
用250ppm“84”消毒液每天擦拭2-3次, 地面被有粪便等污物污染后,及时擦拭消毒
患儿物品消毒
使用的药杯、奶瓶用250ppm的“84”消毒液浸泡后清洗干 净,待用
消毒隔离的方法:
要求及时处理大便,防止造成进一步的空气 传播
粪便污染的一次性尿不湿用塑料袋打包将封 口封死后放到垃圾桶中
棉质尿布要求家长尽量带回家中清洗高温消 毒太阳下暴晒
洗手管理
洗手是控制医院感染最方便、最廉价、最基本、 最有效的方法
有研究显示,洗手率从48%上升到60%,医院感 染率相应的从16.9%下降到9.9%

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治疗及护理干预

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治疗及护理干预

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治疗及护理干预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护理干预对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治疗效果中的影响。

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122例,将所有患儿按照入院顺序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1例。

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要比对照组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轮状病毒性肠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护理干预明显提高治疗效果,缩短病程,促进患儿早日康复,并且有效降低感染发生率,使患儿得到更加人性化的治疗,值得在临床应用中广泛推广。

【关键词】护理干预;轮状病毒性肠炎;治疗效果【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1-0226-02轮状病毒性肠炎在临床是婴幼儿消化系统比较常见的一种病原体,是造成婴幼儿腹泻的主要原因,而且有极高的发病率,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腹泻、呕吐、发热等。

轮状病毒性肠炎不仅可以造成腹泻,还可能引起肠外感染,导致多种系统受到损害,使患儿的自身免疫力大大降低,严重危及患儿的生命安全[1-2]。

因此,临床如何采取正确的和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护理干预,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将部分研究资料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研究对象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122例,将所有患儿按照入院顺序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1例。

对照组男34例,女27例,年龄3个月~4岁,平均年龄(1.8±0.6)岁,观察组男32例,女29例,年龄4个月~3岁,平均年龄(1.4±0.4)岁。

两组患而的年龄以及性别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新生儿轮状病毒感染爆发流行的病例分析

新生儿轮状病毒感染爆发流行的病例分析

新生儿轮状病毒感染爆发流行的病例分析作者:刘璇殷峰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4年第01期【摘要】目的通过对新生儿科轮状病毒感染爆发病例的分析,采取有效措施应对。

方法采用抽样法、统计法进行分析。

结果医护诊疗活动中对手卫生的重视程度较低,有对患者的护理治疗需要的满足优先于手卫生的错误想法,忽视了洗手。

结论通过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和认真落实消毒隔离措施,保证执行手卫生制度,检测消毒灭菌结果,实施持续质量改进。

并建立对新生儿病房的控制流程,使新生儿感控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不断的总结经验及教训,进而很快地制了院内感染的爆发。

【关键词】新生儿;轮状病毒;爆发;分析新生儿病房收治的患儿多具有病情危重,体重较低,发育不全,营养不良,机体抵抗力差及侵入性操作多等特点,而轮状病毒感染(RV)是引起小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其不仅会引起肠道的菌群失调,还会累及全身多个器官,大大增加了医院感染的危险性。

近年来,已引起各医院的高度重视。

本组资料通过对新生儿病房感染控制的流程等各环节的落实和效果进行评价,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09年3月1日至2009年4月30日我院新生儿病房收治的住院患儿,共计205人,无陪病区125人,有陪病区80人,其中早产儿33人,新生儿病理性黄疸60人,重度窒息2人,轻度窒息8人,缺氧缺血性脑病4人,腹泻15人。

在15例中(其中3例当月确诊,次月出院,2例查粪便中轮状病毒A群抗原为阴性),重型腹泻2例,轻型腹泻13例;男性8例,女性7例;1例为入院时即诊断,余14例均为入院后48小时开始发病,均在治疗3-8天全部痊愈。

余为呼吸系统感染患儿(其中3例为入院后合并上呼吸道感染)。

1.2诊断标准1.2.1轻型腹泻大便每日数次至10多次,性状各不同,腹部可闻及肠鸣音和不定的轻压痛,一般无全身症状。

1.2.2重型腹泻发病多急剧,大便每日10-20次左右,全身中毒症状重,体重明显减低,伴有脱水及电解质紊乱的症状。

轮状病毒性肠炎讲课PPT课件

轮状病毒性肠炎讲课PPT课件

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护理和家庭护 理指导
护理要点:注意饮食卫生,避免生冷食物,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注意保暖,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注意事项:观察病情变化,如出现高热、呕吐、腹泻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注意保持个人卫生,加强免疫力。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 交叉感染
定期消毒患儿接触的物品 和玩具
轮状病毒性肠炎是由轮状病毒 感染引起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
病毒侵入人体后,可引起机体 免疫反应,导致肠道微生态失

病毒的抵抗力较弱,对热敏 感,紫外线、甲醛等可灭活
传染源:患者和 隐性感染者
传播途径:粪-口 途径传播
易感人群:婴幼 儿、老人和身体 虚弱者
流行季节:全年均 可发病,但春秋季 节更容易流行
注意患儿的饮食卫生,避 免摄入生冷食物
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及 时就医
定期随访:在感染轮状病毒后,应定期进行随访,以确保身体康复。
护理指导:在康复期间,应遵循医生的护理指导,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
注意事项:在康复期间,应避免过度劳累,避免再次感染病毒。
预防措施:在康复后,应采取预防措施,如勤洗手、避免接触患者等,以防止再次感染轮状 病毒。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
01 汇 报 人 员
轮状病毒性肠炎概 02 述
轮状病毒性肠炎的 03 病 理 生 理 学
轮状病毒性肠炎的 04 治 疗 方 法
轮状病毒性肠炎的 05 预 防 措 施
轮状病毒性肠炎的 06 案 例 分 析
单击添加文档标题
轮状病毒性肠炎概述
病原学特征:主要通过消化道 传播,病毒在肠道内复制,引 起肠道炎症和功能紊乱
汇报人:
临床表现:轮状病毒性肠炎的典型症状为腹泻、呕吐、发热等,严重 时可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等。

轮状病毒所致胃肠炎护理PPT

轮状病毒所致胃肠炎护理PPT
信息分享
向患者及其家属提供有关病情和护理的知识,增 强其自我管理能力。
了解病情能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疾病。
谢谢观看
婴幼儿和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最容易感染轮状病毒 。
特别是在冬春季节,轮状病毒感染的发病率较高 。
谁容易感染轮状病毒?
群体聚集
托幼机构、学校和医院等人群聚集的地方易成为 感染源。
定期检查和健康教育尤为重要。
谁容易感染轮状病毒?
预防措施
接种疫苗是预防轮状病毒感染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
及时接种可以大大降低感染风险。
什么是轮状病毒所致胃肠炎?
传播途径
轮状病毒通过口-粪途径传播,污染的食物和水源 是主要传播媒介。
良好的卫生习惯可以有效预防传播。
什么是轮状病毒所致胃肠炎?
症状
主要症状包括腹泻、呕吐、发热和腹痛,通常持 续3-8天。
及时识别症状有助于早期护理和治疗。
谁容易感染轮状病毒?
谁容易感染轮状病毒?
高风险人群
轮状病毒所致胃肠炎护理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轮状病毒所致胃肠炎? 2. 谁容易感染轮状病毒? 3. 何时寻求医疗帮助? 4. 如何进行护理? 5. 如何进行心理支持?
什么是轮状病毒所致胃肠炎 ?
什么是轮状病毒所致胃肠炎?
定义
轮状病毒是一种常见的病毒,主要导致婴幼儿和 儿童的胃肠炎。
此病症表现为呕吐、腹泻和腹痛,严重时可造成 脱水。
勤洗手、避免与他人共用餐具是有效的预防措施 。
如何进行心理支持?
何进行心理支持?
情绪关怀
在护理过程中,给予患者情感上的支持,减少他 们的焦虑感。
与患者沟通,鼓励他们表达不适感。
如何进行心理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轮状病毒肠炎医院感染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发表时间:2013-12-31T14:27:15.170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11月第32期供稿作者:王秀萍
[导读] 轮状病毒(rotavirus,RV)是引起婴幼儿严重腹泻最重要的病原体,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

王秀萍(山西省太原市妇幼保健院 030012)
【摘要】目的分析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院内感染原因,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总结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护理体会,降低其发生率。

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

结论实施有效的护理对策,可减少儿科病房轮状病毒医院感染的发生。

【关键词】轮状病毒肠炎医院感染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2-0279-02 轮状病毒(rotavirus,RV)是引起婴幼儿严重腹泻最重要的病原体,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

轮状病毒肠炎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急性发热、呕吐和腹泻,严重者会发生脱水和电解质紊乱,甚至休克,是引起腹泻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可发生流行或大流行[1]。

加强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预防控制工作已经是一个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1 临床资料
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儿内科收治住院患儿4033例,发生医院感染91例,其中轮状病毒肠炎63例,占儿内科同期所有医院感染病例的构成比最高,达69.23%,男 39 例,女 24 例,年龄在 3个月至 5 岁。

通过控制易感因素,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对降低儿内科病房轮状病毒医院感染率有明显效果。

2 感染原因分析
2.1 住院患儿处于疾病时期机体抵抗力差,孩子本身的免疫力较弱,消化系统尚未发育成熟,存在诸多易感染因素。

2.2 儿内科一般以药物治疗为主,长期使用抗生素易引起肠道菌群失调,黏膜屏障功能下降,这也是引起 RV 院内感染重要危因素之一。

2.3 内在环境因素由于医院本身条件的限制,旧式建筑结构,住院床位紧张,卫生间、洗漱间公用等,导致病区不同病种无法彻底隔离;患儿之间互串病房,交换玩具、食物,也是导致医院交叉感染的原因。

2.4 外在环境因素患儿大多为独生子女,一人住院全家上阵,过多的陪护和探视者使病房空气不良,更不能排除其中有病原携带者,因此存在交叉感染隐患。

2.5 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知识掌握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个别医务人员未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污染的手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均是发生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

2.6 认识误区医患家属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住院患儿大多是呼吸道感染,家长怕着凉、感冒,大多门窗紧闭,室内通风不畅,空气污浊是呼吸道交叉感染的主要媒介。

3 护理对策
3.1 入院时做好轮状病毒筛查检查,入科患儿首先询问病史,评估症状,有臀红腹泻史的患儿安置隔离病室,并与医生达成共识,有腹泻史的患儿常规粪便轮状病毒采样后收住人院。

3.2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观察患儿的精神状态、皮肤黏膜、呼吸、脉博、体温、血压、末梢循环、尿量等各项数据的变化,同时观察有无酸中毒表现,有无低血钾等表现。

注意患儿有无口渴、眼窝及前囟凹陷,记录患儿排大、小便及呕吐物的性质、次数、量、时间,掌握脱水程度,及时报告医师。

当患儿呕吐时,采取头侧卧位,以防呕吐物吸入呼吸道引起呛咳或窒息。

3.3 加强消毒隔离工作 RV主要经粪—口传播,少数可经呼吸道传播,经粪—口和密切接触传播,是暴发流行的主要原因[2]。

腹泻患儿入院后应快速诊断,明确病原。

对于符合RV性肠炎诊断标准的患儿,应合理安排床位,安置在同一病房或单独房间,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隔离区做明显标志,床单元及地面用含氯消毒剂消毒,每日2次,每天用含氯消毒剂擦拭门把手、水龙头、餐桌等公共设施。

隔离患儿用物专人专用,输液架、输液泵、雾化泵等医疗设备固定使用,做好清洁消毒工作;擦拭布巾、地巾用后及时清洗消毒,避免清洁工具成为传播媒介。

3.4 加强医护人员手卫生重视培训学习, 提高医护人员的业务素质及对医院感染的危险性和预防医院感染重要性的认识。

手是主要的传播媒介之一,洗手是控制医院感染最方便、最廉价、最有效的方法。

要求医护人员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治疗车和查房车上及病房门上配备快速手消毒剂并按要求使用。

3.5 饮食护理指导合理喂养,腹泻停止后给予营养丰富的饮食,少量多餐,注意饮食卫生,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喂食患儿前应洗手,餐具应经常消毒。

3.6 加强健康宣教利用病房如入院宣教、宣传栏、图片、网络等各种途径宣传RV性肠炎的疾病知识、感染途径、预防知识及保健信息,规范行为,相互配合,提高患儿及其陪侍家属的自我保健能力,提高患儿家长对RV性肠炎的认识。

指导家长正确洗手方法,正确处置患儿排泄物和用物。

防止轮状病毒感染的流行及医院感染的发生,应采取综合措施。

除加强消毒隔离措施外,加强医务人员及家属的手卫生,加强患儿的粪便管理是预防控制轮状病毒肠炎的关键环节。

通过采取以上一系列护理措施,有效预防和控制RV性肠炎医院感染的发生,提高患儿治疗效果,缩短病程,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殷忠芳.新生儿合并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J].临床护理,2010,48(31):55-58.
[2] 马金凤.护理干预对降低儿科病房院内感染的效果评价[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15(20);123-12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