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学知识点整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域经济学知识点整理

卷面安排:1、填空(10)2、名词解释5-6 3、简答题3-4 4、计算题5、论述题

第一章导论

1、区域】:是国家的一个特殊的经济上尽可能完整的地区。这种地区由于自然特点、以往的文化积累和居民及其生产活动能力的结合而成为国民经济总链条中的一个环节。

2、区域的经济学概念】:是指便于组织、计划、协调、控制经济活动而以整体加以考虑的,并考虑行政区划基础上的一定的空间范围,它具有组织区内经济活动和区外经济联系的能力,常由一个以上高级循环占重要比重的中心城市、一定数量的中小城镇以及广大乡村地区所组成。

3、区域的内涵

1)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同时也是有限的空间范围。

2)区域一般来说包括于某一主权国家的疆域内(有时可能相等),中央政府对它拥有政治、经济方面的控制权,或中央政府的代表代理中央政府行驶控制权。3)区域在经济上尽可能是一个完整的地区。具有比较完整的经济结构,能独立的组织与其他区域的经济联系。

4)任一区域在全国或更高一级的区域系统中担当某种专业化分工的职能。

4、区域分异的客观基础

1)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

2)经济活动的不完全可分性

3)创新能力的部分排他性和竞争性

4)商品和劳务的不完全流动性

5、区域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区域结构、区域经济活动自组织、区际分工和联系、区域地理结构及组成单元、区域经济政策。

区域结构是由中心城市、中心城镇、广大乡村以及各种网络组成,正因为这种核心、节点、网络的有机组成,去也内任何经济活动能够把其影响波及到区域的任何部分。(待补充)

第二章经济活动的区位

第一节基本概念

一、区位】某一主体或事物所占据的场所,具体可标识为一定的空间坐标。经济区为是某一经济体为其社会经济活动所占有的场所。

二、区位经典理论:

1、古典区位论

18世纪,欧洲古典经济学家,如康提隆、斯密、毕什等探讨并论述过运费、距离、运输等对工业分布的影响。特点:从单一的企业或中心出发,研究成本和运费的最低化

2、杜能的农业区位论

杜能V.Thünen,区位论的鼻祖,《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

开创经济过程与空间的联系1820-1830

背景:19世纪初,德国农业面临由庄园式向自由式转变,提出耕作业和畜牧业的土地利用以及同市场的关系问题。杜能从区位地租出发,得出农产品种类围绕市场呈环带状分布理论化模式。

3、龙哈德区位三角形理论

背景:19世纪中叶以后,西欧的机器大生产空前发展,基础性工业特别是钢铁工业的区位问题提到日程。1880,德国经济学者W·Launhaldt提出由原料产地、燃料产地和销售市场构成的“区位三角形”。(此处计算题)

4、韦伯工业区位论

背景:十九世纪初,产业革命,人口向大城市集中。

韦伯(A·Weber)据1960年代后德国和西欧工业发展,吸收龙氏最小费用区位的概念,补充修正,加以数学推导,建立推理和应用的区位论体系。

理论假设

企业以成本极小化为原则决定设厂区位。成本因素中只有运费和劳动费和区位相关,进一步专注于运费最小地点的计算。最小费用点的三个指向,即决定工厂最佳位置的因子主要有:运输成本、劳力成本、集聚

近现代区位论:

5、克里斯托勒的中心地理论也称城市区位理论

理论背景:德国,Walter. Christaller,把区位论由古典学派转换为近代学派。1930《德国南部的中心地》。

建立步骤:

既运用经济学原理,又通过地理调查树立样板,从研究地图上聚落分布开始,通过调查研究,据已有区位理论,确定个别经贸活动市场半径。

引进空间组合概念,形成多中心商业网络。

将各种经贸活动(工业区位、城市、交通线等)的集聚纳入一套多中心网络的等级序列中。

在探讨市场中心和服务范围关系结构时,形成六边形市场区模型。确立中心地原理。

6、廖什景观

理论假定:工业中心周围是农业区域,居民是工业品的购买者;居民偏好相同,有相同个人需求曲线。

工厂规定价格,运费由消费者负担。只要这些居民的需求有价格弹性,有两种情况并存:距离中心点越远的居民需求越少;以工业所在地为中心的半径越大,到中心点购买工业品的消费者就越多。

没有新企业加入,工业区位主要由对产品需求量来决定。

工业如果设在它能够吸引足够数量的消费者的地点,就能获得利润,否则就不能获利,不能获利地点,就不宜成为工业所在地。

廖什公式:

RK=(PK-CKX)QK-FK

或单位产品利润公式:

rK(x)=pK(i)-aK(j)-cKx

PK 、pK(i)是区域j生产的产品或单位产品k在i区域的售价,

CK X分别是单位产品k的单位距离运费和i到j的距离,

QK FK分别是产品k的生产产量规模和固定成本。

aK(j)是区域生产单位产品k的成本。

对产品的需求取决于4个因素

价格高低、需求强度、市场半径、单位距离的产品运输成本。

廖什景观:将市场网络按照经济法则排列,所形成的具有等级序列的空间分布称为经济景观。

在自然条件和人口分布密度均质的情况下,经济景观有规律扩展,形成三角形、聚落和城市分布、六边形市场区形。六边形最接近圆,具有比其他多边形运送距离最短的特点。所以,需求可达极大化

7、现代区位论的进一步发展

区域科学:以区域经济综合开发和组织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计量经济学、系统分析方法,编制区域总体模型。艾萨德把单个厂商最佳区位扩展为区域的综合发展,建立区域空间的总体均衡,完成区位论向区域经济学的转变。

人文地理学:从区域角度,考察区域系统的结构和内部机制,模拟和预测区域的发展过程,用数量统计、投入—产出、线性规划等数学方法。贝里、赫格尔斯特兰、巴尔特尔斯、哈格特。

第三章: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工与区域空间的形成

第一节经济聚集与城市的形成

1】规模经济:伴随生产能力的扩大而出现的单位成本(长期平均成本)下降的趋势,包括工厂和企业规模经济。

2】聚集经济:即外部经济,指某一经济行为者带来的,但他本人无法占有而其他人也能获取的利益。

聚集经济的表现:1)社会生产条件和辅助行业所提供的专门服务的共享;2)技术和知识的溢出效应;3)形成有较高效率的地方劳动力市场;4)企业之间增强信任感,促进合作,结成企业之间网络;5)竞争与合作为技术创新创造良好氛围。

第三节城乡联系与区域的形成

一、城乡联系的有关理论

1、马克思恩格斯的阶段论:分工导致城市和乡村的分离;

2、非均衡增长理论和城市中心论:经济增长的不平衡导致资源要素至上而下的流转。城市→乡村。

3、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有关城乡联系的新的理论

1)利潽顿:发展政策对城市偏向的城乡关系导致城乡差距;

2)科布纳基:社会基本结构作用的结果,是依附于社会进程的一种关系。

3)朗迪勒里:对相对分散的聚居区的战略性投资,促进自下而上的发展。城乡平衡发展模式;

4)斯多尔和泰勒:农村自下而上发展的成功四个方面:政治相对自主;价格偏向;剩余出口;网络交通联系。

5)麦吉:提出DESAKOTA概念即同一地理区域上同时发生的城市性和农村性的行为。

二、城乡联系模式

1、城市-工业导向模式:以城市为中心,吸收农业中隐蔽的劳动力,促进国民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