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4:3.10交通运输布局对聚落形态的影响
合集下载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十章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第二节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课件

考点 一
考点 二
考点一 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对聚落形态的影响
要点归纳
1.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
考点 考点
一
二
2.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对聚落发展速度的影响
考点 一
考点 二
拓展延伸
内河航运与城市的分布 河流具有运输功能,世界上一些河流的两岸,常布满大大小小的城市,越向下游,河流越开阔,城市也越密 集。
展
城市交通的改善、私人小汽车 多功能的大型购物休闲中心应运而生
的普及
城市中心交通拥挤,郊区交通 大型综合商场、购物中心、超级市场等,多分布在城市边缘交通位置优越的地方;城市中心区不
发达
再是最便捷的购物场所
考点 一
考点 二
活学活用
商业中心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1)在它的周围要有一个比较稳定 的商品来源区和销售区(前者取决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后者取决于人口 密度、数量和消费水平);(2)有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便于商品的集散。
形态的影响
新的交通方式 带动聚落 空间形态的变
嘉兴的城市形态随水路和陆路运输的发展而变化
发展
化
某种交通方式 影响聚落 空间形态的演 京杭运河沿岸城市因运河淤塞,加之海上运输的发展和京沪铁路的建成而发展缓
的衰落
变
慢,保持沿河伸展的空间形态
2.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1)表现:聚落空间形态往往沿 交通干线 扩展,并以此为主要 发展 轴。 (2)实例:株洲沿 铁路 发展,武汉 沿江 分布。
交通运输条件只是影响聚落空间形态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聚落空间形态的形成还受地形、河流及城市规划 等因素的共同影响。
二、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套精品名师制作高分课件: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及其影响(20张)

交通通达度决定了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新的交通线的修建,可以带动沿线旅游业 的发展
考点二
命题视角一
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
下图为107国道邯郸—武汉段及其附近区域简图。读图,回答下题。
考点二
1.(2017北京文综,9,4分)该段国道能够 ( A )
①增加沿线商业网点数量 ②促进沿线地区人口流动
投资大 投资大
考点一
2.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适用范围
考点一
3.交通运输方式选择的原则
(1)本着“多快好省”的原则,在选择交通运输方式时往往要考虑时 间、物品价值大小、重量、运输距离和价格等因素。具体分析如下:
(2)经济性、迅速性、安全性和通达性是运输方式的四大评价指标。因 此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除了上述要求外,还应考虑运输起点与终点之间 的实际交通状况,即现有交通条件;尽量减少调运过程中不必要的中间 环节和重复运输。
考点二
因素 对自然环 境的影响 对农业 的影响
影响 不合理的交通线建设,会破坏地表水的分布,导致洪涝灾害;山区不合理的交通线 建设,会破坏山区的地表状况,导致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交通线对商品农业的影响最明显,商品农业一般沿交通线分布;乳畜业、园艺业等 产品容易变质,需要及时运输,也要沿交通线分布;自给农业对交通线分布要求较 低。交通线的延伸,扩大了商品农业的销售范围
考点二
1.商业网点的布局原则
点拨 城市的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出现大型超市或
批发市场的原因
(1)郊区环路或高速公路附近交通运输便利。
考点二
(2)城市中心商业区建筑物密集、道路狭窄,汽车通行能力受限制,驾车 购物不便。 (3)郊区城市化,人口、企业向城市郊区集聚。 (4)城郊地区土地价格较低。
高三地理复习必备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课件

[例 1] (2011·无锡)读“某地 1965 年和 2005 年区域简 图”,回答下列问题。
(1)1965 年时,A、B 均已形成村镇,其中 B 地形成村 镇的条件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
(2)到了 2005 年,该地区已形成了若干个城市。B 地没 有发展成为大城市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
的销售范围
因素
影响
交通线对工业的影响最明显。交通运输成本是 对工业
工业的一项重要支出,因此,工业企业都要布 的影响
(3)E 城镇的发展与____________开发密切相关。但随 着该城镇人口的不断增多,地表水资源短缺将成为影响其 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主要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解析:由上图文信息分析可知:第(1)题,B 处干支流 交汇说明水源充足,运输便利,形成村镇;第(2)题,铁路 修建但未经 B 地使 B 地区域地位下降,导致发展缓慢;第 (3)题,E 处石林广布表明旅游资源开发促进了城镇发展, 喀斯特地貌造成地表水渗漏。
3.对商业中心的影响 (1)大城市的商业中心的________和________,与 交通运输的发展和变化密切相关。
(2)集镇在 交通线路的改 上变 发常 展起 会引 来起集镇的
或
答案:一、1.1带动 水运 陆路 2影响 大运河的淤塞 京沪铁路 沿河伸展 2.1交通干线 交通干线 2铁路 沿江分布 二、1.1交通运输方式 小 2交通线 大 2.便捷的交通 交通最优 市区环路边缘 市区边缘 的高速公路沿线 3.1形成 布局 2交通要道 繁荣 衰落
第 二讲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变化的影响
一、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1.交通线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变化的影响
高考第一轮复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共33张PPT)

高考第一轮复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 影响( 共33张 PPT)
【对点演练】 高考第一轮复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共33张PPT)
资料书P147
(2018·天津卷)随着轨道交通和互联网的发展,天津居民 的生活方式正悄然发生着改变。据此回答
1.为了使中心城区与滨海新区核心区间的客运交通
更加便捷,我市实现了津滨轻轨与市内地铁的连通。
B.在中等城市,高铁站选址常远离城市中心,高铁新 城建设会带来城市空心化
C.在大城市,高铁站常选址于城市中心,高铁新城会 迅速演变为城市CBD
D.在特大城市,高铁站选址常远离城市中心,高铁新 城建设有利于促进郊区城市化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高考第一轮复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 影响( 共33张 PPT)
【对点演练】 高考第一轮复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共33张PPT)
高考第一轮复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 影响( 共33张 PPT)
D.靠近国道,便于产品出口
高考第一轮复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 影响( 共33张 PPT)
(2)图中百货大楼、裕鑫大厦、鲁门商场布局最突出的
优势是 B
A.接近银行,便于金融流通 B.位于市中心,消费人群集中 C.相互靠近,便于互通有无 D.该处地价高,可显现企业实力
【考点2】 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1.交通运输对商业中心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资料书147)
高考第一轮复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 影响( 共33张 PPT)
高考第一轮复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 影响( 共33张 PPT)
2.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分布位置的影响
商业网点的分布一般遵循市场最优原则和交通最优 原则。市场最优的原则是城市中心,多条交通干线交会, 多种交通工具都可方便到达,服务范围遍及全市,形成 商业区。交通最优原则是在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 高速公路沿线,对内外交通便利,形成很多商业网点。 图示如下图:
【对点演练】 高考第一轮复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共33张PPT)
资料书P147
(2018·天津卷)随着轨道交通和互联网的发展,天津居民 的生活方式正悄然发生着改变。据此回答
1.为了使中心城区与滨海新区核心区间的客运交通
更加便捷,我市实现了津滨轻轨与市内地铁的连通。
B.在中等城市,高铁站选址常远离城市中心,高铁新 城建设会带来城市空心化
C.在大城市,高铁站常选址于城市中心,高铁新城会 迅速演变为城市CBD
D.在特大城市,高铁站选址常远离城市中心,高铁新 城建设有利于促进郊区城市化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高考第一轮复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 影响( 共33张 PPT)
【对点演练】 高考第一轮复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共33张PPT)
高考第一轮复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 影响( 共33张 PPT)
D.靠近国道,便于产品出口
高考第一轮复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 影响( 共33张 PPT)
(2)图中百货大楼、裕鑫大厦、鲁门商场布局最突出的
优势是 B
A.接近银行,便于金融流通 B.位于市中心,消费人群集中 C.相互靠近,便于互通有无 D.该处地价高,可显现企业实力
【考点2】 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1.交通运输对商业中心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资料书147)
高考第一轮复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 影响( 共33张 PPT)
高考第一轮复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 影响( 共33张 PPT)
2.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分布位置的影响
商业网点的分布一般遵循市场最优原则和交通最优 原则。市场最优的原则是城市中心,多条交通干线交会, 多种交通工具都可方便到达,服务范围遍及全市,形成 商业区。交通最优原则是在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 高速公路沿线,对内外交通便利,形成很多商业网点。 图示如下图:
新高考版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十章第二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课件

【思路分析】
【解析】选D。市郊铁路的建设,将核心城市和外围城镇的联系变得更为紧密、 形成城市体系,有利于经济上分工合作,A错误;空间距离没有变化,B错误;市郊铁 路的建设会加剧居住地和工作地的分离,因此有利于向外扩散,C错误;由于交通 通达度提高,高等级商业的服务范围会扩大,D正确。
例2 交通运输变化对聚落兴衰的影响 (2015·北京高考改编)北京与河北张家口相邻,地域联系密切。读图,回答下 列问题。
()
【解析】3选C,4选A。第3题,宜昌至重庆车速慢,根据我们对该地区的基本了解 可以得知,宜昌属湖北,两地之间有巫山相隔,巫山为我国阶梯交界处,沿途落差 大,轨道坡度大,影响高铁行驶速度。第4题,城市腹地是城市周围与城市具有紧 密的经济、文化联系的毗邻地区,其大小受自然、资源、社会、经济诸因素制 约,一般腹地范围愈大,经济发展水平愈高,城市发展规模和潜力也愈大。沪成 高铁沿线各城市中,上海市等级最高,辐射带动能力最强,高铁建成前,上海与成 都、重庆等沿线城市的联系,受交通制约明显,随着沪成高铁的建成,上海与高 铁沿线城市的联系更加高效快捷,因此城市腹地面积扩展最大。
C.由南向北 D.由北向南
【解析】4选D,5选C,6选B。第4题,新湖商业主中心位于京沪铁路穿过的城区, 说明新湖商业主中心位于德州市的老城区,老城区历史悠久,交通通达度高,人 口流量大,服务的人口多。第5题,图中甲地带位于城市两片城区之间,附近未布 局商业中心,说明甲地带不是交通干线和农田,也非绿化带(绿化带往往布局在 工业区和住宅区之间),最大可能是河流流经地带。第6题,由图可知,京沪铁路 位于德州市西部,高速铁路位于德州市东部,先有京沪铁路,后有京沪高铁。京 沪铁路的兴起带动了德州市发展,高速铁路的修建促使德州市中心城区向东部 扩展。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张PPT

空间形态
沿交通干 线扩展
基本不变 聚
落
加快
发展速度
缓慢
交
通
线
发 展
交 通
交
条
通
件
线
衰
落
二、对商业网点的影响
每个商 业企业
点
商业 网点
商业 中心
商业网点的概念
若干商业企业依靠交通运输线路所形成的商业 网络。
小知识:商业活动包括产品收购、调运、销 售等环节。每个环节都依附于交通条件。
1. 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密度的影响
图山区商业网点示意
图平原商业网点示意
不同点
相同点
地区 自然 交通运 人口 商业 新中国成立后,现代化陆路交通的发展,加之京杭大运河的大规模疏浚,才使古城扬州焕发了青春。
浙江省嘉兴市的城市形态是随着什么运输的发展而变化的?
环境 输线 大同、鹤岗、抚顺、开滦
另一方面,交通方式的衰落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典型案例:扬州 因航道延伸或交通线路的改线 扬州发展和衰落的原因各是什么? 小知识:商业活动包括产品收购、调运、销售等环节。
交通 分布在城市道路交叉点
交通最优原则
说明交通最优原则代替了市场最优原则。
(1)1949年以前株洲城市用地规模小,主要沿着 呈带状分布。 城市形态逐渐演变成星状 航道的起点、终点或交通的交叉点 分为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 自清代中叶以后,随着大运河的淤塞,加之海上运输的发展和京沪铁路的建成,扬州城市发展缓慢,甚至停滞,城市沿河伸展的空间 形态基本保持不变。 铁路客站由前门迁至东单附近,加强了王府井的区位优势。 因航道延伸或交通线路的改线 10 沈大高速公路边的服装市场 (1)1949年以前株洲城市用地规模小,主要沿着 呈带状分布。 如:沈大高速公路边上的服装市场 交通优,人流拥,物流丰,便集散,多网点。 到了清代,扬州城市人口超过50万,为当时世界上著名大城市之一。 分为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 商业中心指多个商业企业在空间上积聚形成规模大的物资集散地。 扬州发展和衰落的原因各是什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课件 新人教版

第 2讲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
[2015·权威预测 ]
2015年高考对本讲内容的考查可能以某
一交通工程建设为切入点或以某一城市交通发展为命题背景,
通过交通图判断交通网络及特点,并分析问题,提出措施。
01 教材基础夯实
一、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1.交通方式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一个地区主要交通方式 ①发生变化 ,会引起该地区聚落空 间形态的变化。
(1) 私人小汽车普及;商业中心趋于分散;商业中心辐射范 围扩展。 (2) 高速公路建设,城郊快速道路网形成;发达国家的传统
中心商业区衰落,新的商业网点配置于城市边缘交通位置优越
的地方。 (3) 城市郊区交通运输布局改变;城市郊区形成新的商业中 心。
2.形成商业中心应具备哪两个条件?
提示: (1)有比较稳定的商品来源和销售区,也就是服务区。
交通方式的
变化 式发展
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典例 嘉兴的城市形态随水路和 陆路运输的发展而变化 京杭运河沿岸城市因运河
新的交通方 带来聚落 ___________________ ②空间形态的变化
某种交通方 影响聚落 式的衰落 ___________________ ③空间形态的演变
淤塞,加之海上运输的发
山区 小
地势起伏→交通运输线 路稀少,方式单一→商 品流通,尤其是区际商 品流通难以建立和发展 →商业网难以伸展
平原 大
平原地区→交通运输便利→ 区际商品流通便利、居民点 多→商店众多,尤其是道路 交叉路口和居民点较集中的 地区商店密度更大
成因
2.交通运输影响商业网点分布的位置
商业网点遵循市场最优原则,为接近最大消费人群,多分
不会形成CBD,故A项错误。城市空心化是逆城市化现象导致的,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
[2015·权威预测 ]
2015年高考对本讲内容的考查可能以某
一交通工程建设为切入点或以某一城市交通发展为命题背景,
通过交通图判断交通网络及特点,并分析问题,提出措施。
01 教材基础夯实
一、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1.交通方式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一个地区主要交通方式 ①发生变化 ,会引起该地区聚落空 间形态的变化。
(1) 私人小汽车普及;商业中心趋于分散;商业中心辐射范 围扩展。 (2) 高速公路建设,城郊快速道路网形成;发达国家的传统
中心商业区衰落,新的商业网点配置于城市边缘交通位置优越
的地方。 (3) 城市郊区交通运输布局改变;城市郊区形成新的商业中 心。
2.形成商业中心应具备哪两个条件?
提示: (1)有比较稳定的商品来源和销售区,也就是服务区。
交通方式的
变化 式发展
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典例 嘉兴的城市形态随水路和 陆路运输的发展而变化 京杭运河沿岸城市因运河
新的交通方 带来聚落 ___________________ ②空间形态的变化
某种交通方 影响聚落 式的衰落 ___________________ ③空间形态的演变
淤塞,加之海上运输的发
山区 小
地势起伏→交通运输线 路稀少,方式单一→商 品流通,尤其是区际商 品流通难以建立和发展 →商业网难以伸展
平原 大
平原地区→交通运输便利→ 区际商品流通便利、居民点 多→商店众多,尤其是道路 交叉路口和居民点较集中的 地区商店密度更大
成因
2.交通运输影响商业网点分布的位置
商业网点遵循市场最优原则,为接近最大消费人群,多分
不会形成CBD,故A项错误。城市空心化是逆城市化现象导致的,
高考地理一轮专项复习ppt课件-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人教版)

如图为库里蒂巴公交网络模式图。
(1)指出库里蒂巴以公交为主导的交通方式对解决城市问题的作用。 (6分)
答案:(1)减少交通拥堵和通勤时间,节约能源,减少汽车尾气排放(空气污染)。
解析:第(1)题,需要调动所学知识——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思考 以公交为主导的交通方式对解决这些问题的作用。在大多数城市,随着城市人口 和规模的扩展,交通拥堵、通勤时间长是最为突出的城市问题,而以快速交通为 轴线、以公交为主导的交通方式(相比于以私家车为主导)则具有减少交通拥堵和 通勤时间的作用。很多大城市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而修建地铁,与地铁和私家车 相比,以公交为主导且使用大容量低排放公交车则可以起到节约能源的作用,同 时也可以减少汽车尾气排放。节约能源、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有利于改善城市空 气质量、实现低碳发展。当然,还可引申到很多方面,如有利于城市有序运转、 人居环境优化(如市容整洁、绿地增多)、市中心人口和产业合理分流等。
答案:投资少, 工程量小(建设难度 小),建设时间短; 交通组织灵活,方 便乘客换乘。
[解题能力培养]
[2023·全国乙卷,36(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库里蒂巴是巴西东南沿海城市。自20世纪60年代,为解决城市快速 发展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该城市编制了以公交为主导的交通规划和 城市规划并得以实施。经过多年建设,库里蒂巴形成了5条由市中心 向外辐射的基于快速交通线的发展轴,同时有多种类型的公交线与快 速交通线相连。沿快速交通线两侧进行高密度开发,发展轴间为绿地。 快速交通线使用大容量低排放公交车辆。目前,库里蒂巴人均小汽车 拥有量位居巴西前列,但公交出行率远高于其他城市。
对城市 交通便利(不便),城市众多(稀少);交通条件的变化,促 的影响 进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沿交通线往往形成城市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从城市略图中可以看出该城市早期( ) A.沿铁路延伸 B.沿垂直于公路走向的方向延伸 C.受地形的影响 D.沿河流延伸
[解析] 读图可知早期的城市沿河流延伸分布。 [答案] D
4.从1980年到2013年该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的主要原因 是( )
A.矿产开发和人口数量的变化 B.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 C.生活方式和消费水平的变化 D.地表形态和河流径流的变化
聚落空间形态的发展变化与交通运输方式及布局的变化 密切相关,可从以下两方面理解。
1.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
2.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影响聚落发展速度
(1)交通运输条件对城市的影响是动态的,某一时期主 要交通方式的繁荣,往往会促进城市的发展;反之,会阻碍 城市的发展。
(2)交通运输条件只是影响聚落空间形态形成的一个重 要因素;聚落空间形态的形成还受地形、河流及城市规划等 因素的共同影响。
2.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的影响 (1)表现:聚落空间形态往往沿 交通干线 扩展,并以 此为主要 发展轴 。 (2)实例:株洲沿 铁路 发展,武汉 沿江 分布。 3.交通运输网的形成会促使 大城市带 的形成。
(1)交通运输并不是影响聚落形态的决定因素。 交通条件对聚落的形态影响很大,但并非起决定作用。 因为聚落形态的形成受地形、河流、政策、城市规划等因素 的共同影响,并非一个因素决定的。 (2)并非各种交通运输方式都对聚落形态产生很大影响。 公路、铁路、河运对聚落形态的影响很大,但航空、管 道运输对聚落形态的影响较小,因为飞机场远离聚落,管道 线路一般在地下。
[探究追问] 上题中福建省在西北山区修建交通线时会 遇到的困难和容易造成的地质灾害有哪些?
[解析] 本题考查地形对交通线修建的影响知识。 [答案] 困难:山区山峦起伏,地势起伏大,施工难度 大;造价高。地质灾害: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崩塌 等。
交通运输条件对聚落空间的影响越来越深刻,一个城市 新建一条交通干线,城市就会以此为主要发展轴向外扩展而 影响城市形态,同时聚落空间变化也会促进该地区交通运输 条件的变化。
(2)从图中获取信息:
[解析] 第(1)问,应从交通运输方式、交通运输线路里 程、交通运输线密度、交通运输线的空间分布、交通运输网 的构成等方面进行描述。第(2)问,应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 (包括工业化进程、产业结构、人口迁移等)及城市化特征(包 括城市数目、城市等级、城市规模、城市的空间分布、城市 等级体系等)两方面进行说明。
(2015·安徽卷)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 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为福建省1982年和2005年交通与城市发展示意图。 改革开放后,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福建省经济得到快速发 展,地区生产总值由1982年的117.81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 6554.69亿元,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1)简述福建省交通运输网的变化特点。 (2)说明交通条件改善对福建省城市化的促进作用。 [思路引导] (1)从文字中获取信息:交通条件改善,促 进福建省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化水平提高。
[答案] (1)交通运输线路里程增加,站点增多,密度增 大;高速公路从无到有,沿海地区及其与中西部之间的交通 线明显增多,交通布局更加合理;形成了以铁路、公路、水 运、航空等为主的省级综合运输网。
(2)加强了区域内外联系;促进了经济发展,推动了工 业化进程和产业结构调整,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城市数量 增多,规模扩大、等级提升,布局合理,沿海地区城市密 集,城市等级体系更加完善。
[解析] 1980年以来,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形态的变化与 城市桥梁、公路以及铁路的建设与布局有着密切的联系,由 此判断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原因是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 变化。
[答案] B
交通运输布局对聚落形态的影响
1.交通方式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交通方 式的变
化 新的交 通方式 发展
某种交 通方式 的衰落
对聚落空间形 态的影响
带来聚落__空__间_ _形演__变__
典例
嘉兴的城市形态随水路 和陆路运输的发展而变 化 京杭运河沿岸城市因运 河淤塞,加之海上运输 的发展和京沪铁路的建 成而发展缓慢,保持沿 河伸展的空间形态
[答案] A
2.图示城市扩展产生的不利影响是( )
A.城市规模过大
B.人口过于密集
C.导致城市环境问题恶化 D.城市连接成片
[解析] 图示城市扩展大都以原有的城市为中心,城市 的快速扩张,城市规模的扩大,会导致各种城市环境问题的 出现。
[答案] C
(2015·河北模拟)读某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示意图,回答3~ 4题。
角度: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2015·淄博模拟)读沪宁交通走廊与城市扩展关系图,回 答1~2题。
1.如图所示,城市扩张的特点主要是( ) A.沿主要交通线扩展 B.垂直于主要交通线扩展 C.以老城区为中心,均衡扩展 D.向郊区航空中心扩展 [解析] 结合图例可以看出城市扩张方向并不均衡,与 主要交通线的走向一致。
[解析] 读图可知早期的城市沿河流延伸分布。 [答案] D
4.从1980年到2013年该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的主要原因 是( )
A.矿产开发和人口数量的变化 B.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 C.生活方式和消费水平的变化 D.地表形态和河流径流的变化
聚落空间形态的发展变化与交通运输方式及布局的变化 密切相关,可从以下两方面理解。
1.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
2.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影响聚落发展速度
(1)交通运输条件对城市的影响是动态的,某一时期主 要交通方式的繁荣,往往会促进城市的发展;反之,会阻碍 城市的发展。
(2)交通运输条件只是影响聚落空间形态形成的一个重 要因素;聚落空间形态的形成还受地形、河流及城市规划等 因素的共同影响。
2.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的影响 (1)表现:聚落空间形态往往沿 交通干线 扩展,并以 此为主要 发展轴 。 (2)实例:株洲沿 铁路 发展,武汉 沿江 分布。 3.交通运输网的形成会促使 大城市带 的形成。
(1)交通运输并不是影响聚落形态的决定因素。 交通条件对聚落的形态影响很大,但并非起决定作用。 因为聚落形态的形成受地形、河流、政策、城市规划等因素 的共同影响,并非一个因素决定的。 (2)并非各种交通运输方式都对聚落形态产生很大影响。 公路、铁路、河运对聚落形态的影响很大,但航空、管 道运输对聚落形态的影响较小,因为飞机场远离聚落,管道 线路一般在地下。
[探究追问] 上题中福建省在西北山区修建交通线时会 遇到的困难和容易造成的地质灾害有哪些?
[解析] 本题考查地形对交通线修建的影响知识。 [答案] 困难:山区山峦起伏,地势起伏大,施工难度 大;造价高。地质灾害: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崩塌 等。
交通运输条件对聚落空间的影响越来越深刻,一个城市 新建一条交通干线,城市就会以此为主要发展轴向外扩展而 影响城市形态,同时聚落空间变化也会促进该地区交通运输 条件的变化。
(2)从图中获取信息:
[解析] 第(1)问,应从交通运输方式、交通运输线路里 程、交通运输线密度、交通运输线的空间分布、交通运输网 的构成等方面进行描述。第(2)问,应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 (包括工业化进程、产业结构、人口迁移等)及城市化特征(包 括城市数目、城市等级、城市规模、城市的空间分布、城市 等级体系等)两方面进行说明。
(2015·安徽卷)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 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为福建省1982年和2005年交通与城市发展示意图。 改革开放后,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福建省经济得到快速发 展,地区生产总值由1982年的117.81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 6554.69亿元,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1)简述福建省交通运输网的变化特点。 (2)说明交通条件改善对福建省城市化的促进作用。 [思路引导] (1)从文字中获取信息:交通条件改善,促 进福建省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化水平提高。
[答案] (1)交通运输线路里程增加,站点增多,密度增 大;高速公路从无到有,沿海地区及其与中西部之间的交通 线明显增多,交通布局更加合理;形成了以铁路、公路、水 运、航空等为主的省级综合运输网。
(2)加强了区域内外联系;促进了经济发展,推动了工 业化进程和产业结构调整,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城市数量 增多,规模扩大、等级提升,布局合理,沿海地区城市密 集,城市等级体系更加完善。
[解析] 1980年以来,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形态的变化与 城市桥梁、公路以及铁路的建设与布局有着密切的联系,由 此判断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原因是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 变化。
[答案] B
交通运输布局对聚落形态的影响
1.交通方式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交通方 式的变
化 新的交 通方式 发展
某种交 通方式 的衰落
对聚落空间形 态的影响
带来聚落__空__间_ _形演__变__
典例
嘉兴的城市形态随水路 和陆路运输的发展而变 化 京杭运河沿岸城市因运 河淤塞,加之海上运输 的发展和京沪铁路的建 成而发展缓慢,保持沿 河伸展的空间形态
[答案] A
2.图示城市扩展产生的不利影响是( )
A.城市规模过大
B.人口过于密集
C.导致城市环境问题恶化 D.城市连接成片
[解析] 图示城市扩展大都以原有的城市为中心,城市 的快速扩张,城市规模的扩大,会导致各种城市环境问题的 出现。
[答案] C
(2015·河北模拟)读某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示意图,回答3~ 4题。
角度: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2015·淄博模拟)读沪宁交通走廊与城市扩展关系图,回 答1~2题。
1.如图所示,城市扩张的特点主要是( ) A.沿主要交通线扩展 B.垂直于主要交通线扩展 C.以老城区为中心,均衡扩展 D.向郊区航空中心扩展 [解析] 结合图例可以看出城市扩张方向并不均衡,与 主要交通线的走向一致。